㈠ 冰山下的來客的電影評論
援疆施大愛,牽手鑄真情——電影《冰山下的來客》評論
作者:黃義明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著名電影藝術家梁音領銜主演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以其獨到的視覺,把新疆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維護民族團結,誓死捍衛祖國統一的感人故事以及故事中的楊排長、阿米爾、古蘭丹姆等人搬上了銀幕。較好地把握住了那個時代的脈搏,用電影載體反映了那個年代的特徵,體現了藝術服務於社會,服務於生活的方向,發揮出了先進文化為引領所產生出的正能量。
為了使主觀訴求和表現形式完美結合,影片把樸素的英雄形象和充滿新疆本土氣息的音樂元素,做到了有機的結合與互融。凝重的主題賦予了音樂的創新與生命,音樂的創新與生命又作用於主題的張力與升華,使其音樂與主題更加鮮活精彩,更加富有生命力。
幾十年過去了,但只要一提起《冰山上的來客》,人們依然對這部電影充滿懷舊之情,對影片中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記憶猶新,對影片表現的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懷念無比,對影片插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不僅抒發於情,更沉醉於美。充滿西域風情和新疆元素的音律曲調,委婉動聽,令人陶醉,更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影片放映到哪裡,「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就會唱到哪裡,甚至會唱紅到哪裡。也正是這部影片的影響力,讓億萬觀眾尤其是內地觀眾,了解認識了新疆,愛上了新疆。
如今已進入二十一世紀,《冰山上的來客》描寫的那個年代已經成為久遠的過去。經過幾十年的團結奮斗,新疆歷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新疆廣闊而富蘊的大地,煥發青春,蒸蒸日上,充滿生機。為了進一步加快新疆的發展步伐,黨中央專題召開了新疆工作座談會和對口援疆工作會議,提出了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兩大歷史任務的重大戰略決策,並確定了奉全國之力支援新疆發展建設、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對新疆未來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根據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擔負對口援疆任務的省區,迅速到位並及時展開工作。天山南北盡顯援疆者的身影,從東到西隨處可見援疆帶來的變化。中共阿克陶縣委、縣政府出於對口援疆,自身受益的感動;出於對援疆者信奉職守,忠誠工作,辛勞付出,同甘共苦的見證;出於對中央政策的感恩;出於對社會責任的擔當與敏感,與烏魯木齊千禾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攝制完成了電影《冰山下的來客》。且不說內容,僅就片名而言,它就是亮點,就有看點。「冰山上的來客」和「冰山下的來客」,說的都是來客,而不同的是分別來自「山上」和「山下」,這「上」和「下」的一字之別,就會引起人們的關注與興趣,就會喚起人們觀看這部電影的慾望,片名《冰山下的來客》可謂是點睛出彩的一筆。
《冰山上的來客》與《冰山下的來客》,拍攝時間相隔幾十年,但兩者以推動新疆歷史文明進程為己任的目的是相同的。二者都是從宏觀大局立項,從微觀典型著墨。《冰山下的來客》是《冰山上的來客》故事的延續與接力,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冰山上的來客》中楊排長未完成的事業,由孫子楊冰在援疆大背景中去完成。不僅是楊冰,故事主人公和《冰山上的來客》故事原型人物都有聯系,在承上啟下的同時,極大地增加了對電影《冰山下的來客》主題定位的認同感。這種人物關系的安排,是遺願與意志的對接與延伸,是歷史推動力的傳承與弘揚,是對美好事物的企盼與祝福。
當我們看到,雪山冰峰下,綠草大漠間,神聖的五星紅旗,每天從阿米爾老人和千萬人手中冉冉升起;看到阿米爾老人常到埋葬自己戰友的地方,給他們彈奏庫姆孜,和他們拉家常;看到為配合國家在高原上修水庫,以覆蓋國旗的最高尊重,把沉睡在庫區的戰友們安置在更加神聖的地方;看到阿米爾老人在新修建的墓碑前,看著難以忘懷,記憶更加清晰的戰友們已經十分模糊的相片,飽含熱淚莊重敬禮等感人場面等等,展示出邊疆各族人民的愛國精神,大愛情懷,大局意識,令觀眾肅然起敬。
我們還看到,楊冰在爺爺墳前百感交集,長跪不起。彷彿讓觀眾聽到了他那繼承祖輩遺志,把未竟的事業完成好,讓邊疆人民過上好日子的錚錚心聲。
楊冰的妻子丁一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眼科醫生。為了挽救她和楊冰瀕臨破碎的婚姻,為了得到一個生孩子的機會,她瞞著楊冰毅然參加了援疆醫療隊,來到新疆楊冰工作的地方,久別的夫妻相遇了。當二人相見時,突如其來的喜悅讓他們不知所措。楊冰在一片「阿米爾,沖;楊冰,沖!」的助威聲中,將自己的妻子緊緊地擁抱在懷里。妻子不停的拍打著丈夫,以這種最簡單而又是最復雜的方式,傾訴著對愛人楊冰的思念與愛戀之情。
阿米爾老人為了幫助楊冰和丁一竹解決生育問題,帶著百靈柯孜上雪山給他們采草葯。不料遭遇危險,老人的腿部受了重傷。楊冰聞訊帶人趕到了雪山上,老人的腿不能再騎馬,楊冰急忙背起阿米爾爺爺走下山來。當村民趕到接應現場,從楊冰背上接過阿米爾爺爺。因高山反映,勞累過度的楊冰卻昏倒在地上。
老人得救了。
楊冰在醫院三天後才蘇醒過來。見妻子緊握著自己的手守在床前,楊冰十分感動。
楊冰作為鄉黨委書記、援疆幹部,他的宿舍里擺著一張再簡單不過的木床,一本吊著的掛歷,一個布質衣櫃,一張老式普通木桌。作為鄉黨委書記的卧室,似乎太過於簡單、寒磣、不可思議。但這正是援疆幹部工作與生活的一個縮影。
妻子到丈夫宿舍沒見到人,卻看到丈夫寫給她的一張字條,她沒有責怪,卻撿起楊冰還沒來得及洗的衣服。楊冰回來看到一件件干凈的衣服,撫摸親吻,思存良久。
阿米爾爺爺在家的舊址前撫今追昔等。
以上幾場戲,如果處理得不好,就會顯得蒼白無力或落入俗套。而該片則不然,導演把畫面交給了觀眾,把思考空間留給了觀眾,與觀眾互動,想必觀眾朋友想的會更多、更遠。
援疆人員集體宣誓;村民們揮鎬揚鍬刨土篩砂;藍天白雲下,清水綠草旁,片片新村,棟棟新房;村民們興高采烈的搬進新家;歡騰熱烈的一幕幕場景;處處春光的山川湖海,把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完美結合的一幅幅畫面,使《冰山下的來客》流光溢彩,處處生輝。
說到角色,演員們貼近人物,融入生活,出神入化的個性化表演,令人折服。楊冰的扮演者於洋,阿米爾爺爺的扮演者艾克巴爾·牙合甫,丁一竹的扮演者朱戈,縣委副書記的扮演者李書迪,村長的扮演者桑宗中,古蘭丹姆的扮演者古麗加孜·買買提尼亞孜,百靈柯孜的扮演者夏提古麗·卡德爾等等,均為國家級表演藝術家。他們把握角色准確到位,情感演繹真實感人,與原型人物貼切吻合。就象放下馬鞭從氈房走來,收起鋤頭從田間走來的生活中的原型,在鏡頭前自己演自己,不加修飾,真實感人。
《冰山下的來客》這部電影,從立項立意,創新創意,場景變換,人物塑造,鏡頭運用等方面,可見周文揚導演的匠心獨具。
《冰山下的來客》是中共阿克陶縣委、縣政府和烏魯木齊千禾文化有限公司為廣大觀眾提供的第一部以弘揚援疆精神為主題的電影,是一部故事新穎,場景美觀,演技精湛,凝聚力量,令人鼓舞,催人奮進,值得觀賞的好電影。
通過「上」與「下」的對接,挑戰電影藝術極限——評電影《冰山下的來客》
作者:張嫻婷
可以說,通過《冰山上的來客》和《冰山下的來客》這「上」與「下」交錯對接的電影蒙太奇藝術實現影片對「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忠誠戍邊、富民強疆」等諸多崇高精神傳承的表達意願,在《冰山下的來客》這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作為我國第一部弘揚現代援疆精神的主題電影,影片片名最初即以「上」與「下」之間形成的落差讓觀眾最初就在一種錯覺的引導下展開聯想——該片不會是對那部始拍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冰山上的來客》的高仿吧?
由片名造成的懸疑,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了觀眾對影片內容的好奇心,通過挑戰人們慣性思維的方式吸引觀眾眼球,是製片方為實現「上」與「下」的對接特意設置的第一個心理陷阱。
緊接著,影片創作者們又通過與《冰山上的來客》影片人物關系的緊密關聯實現了「上」與「下」的再一次巧妙對接。而且,這次對接,不僅是時間上的,也是空間的。既延續了《冰山上的來客》中戍邊、強疆的精神線索,又通過楊排長後人援疆幹部楊冰(中國國家話劇院 於洋飾)和退伍邊防老戰士阿米爾老人(新疆影視劇團 艾克巴爾·牙合甫飾)自然真摯的情感交流,抒發了帕米爾高原各族人民對援疆大業的感激之情,展示出新世紀帕米爾冰山腳下各民族團結奮進、富民強疆的理想生活。
這二代代表人物的對接,由於巧妙的人物關系設置,對整部影片無疑起到開門見山和畫龍點睛的神奇效果。
其次,從表面看,影片男主角楊冰,只是一名普通的援疆幹部。但這種看似普通的關系中依然隱藏著一條「上」與「下」緊密關聯的暗線,即楊冰的職務是從富裕江南到邊緣窮縣的自上而下,以及楊排長和阿米爾老人與楊冰在肉體與精神上一脈相承,自上而下的延續。
面對普遍使用維吾爾族語與外界交流的南疆廣大農牧民,該片為消除援疆幹部與當地農牧民之間的語言交流障礙,不失時機地設計了阿米爾老人的孫女百靈克孜(克州歌舞團夏提古麗·卡德爾飾)在內地高中班上學並學成歸來。這一完全符合新疆實情的情節設計,既是電影藝術與平實生活的「上」「下」對接,也是劇中人物關系「上」與「下」的對接。否則,從上面來的援疆幹部與下面的地方百姓間無形中就形成一條領導幹部與群眾脫離的巨大鴻溝,使「上」與「下」的對接出現瑕疵,造成小小的遺憾。
恰是這種從始至終、精心設計的「上」與「下」的「明修棧道」和「暗渡陳倉」,實現了國產電影創作者在主旋律電影的表現手法上一次大膽的嘗試。
作為一部旨在勵志的主旋律影片,該片既保留了傳統影片在鏡頭語言、音樂、音響運用等有助於表達人的復雜思想和內心世界方面的合理展現(比如影片一開始就出現了百靈克孜的旁白,這種突破鏡頭限制,以聲畫錯位的「畫外音」表現方式,是傳統電影的特徵之一);又糅合了現代影片對於人性本原的探索以及在意識流領域對於結構、意識、表現手段多元化方面的積極因素,是集傳統與現代為一體的電影藝術形式的創新(比如為烘託人物心理,給影片增加亮色,該影片時常會不失時機地融入一些新疆唯美的自然風景畫面和動人的柯爾克孜族本土音樂,這種通過視聽藝術強化完成向觀影者內心感受的升華,是現代電影的特徵之一)。
當前國產大片,普遍喜好用超大場景、奢華服飾以及誇張另類的扮相去吸引觀眾眼球以贏取票房收入。這種看起來高高在上,其實毫無靈魂的奢華攀比,根本經不起觀眾的理性審視,是電影從業者藝術生命末路窮途時的垂死掙扎,終究難逃其過客般的命運。
《冰山下的來客》卻不同,雖然它描寫的是21世紀中國新疆最邊遠地區各族人民的美好新生活,卻通篇傳承了《冰山上的來客》那種樸素淳樸的自然格調,第一次用電影的語言,將朴實無華的援疆之情和古樸醇厚的高原民俗風情以高端藝術的形式錯落有致地呈現給觀眾。讓觀眾通過生活化的語言、質朴自然的表演和婉轉動人的新疆本土音樂「花兒為什麼那樣紅」【博文作詞,葉林華作曲,井怡丹演唱】,重溫那些久違的電影藝術的原生態,極大程度地規避了當前國產大片普遍存在的食如雞肋的弊端。其產生的最終效果,必將如一壇釀造精良其味醇香的美酒,歷久彌鮮。
從另一層面說,該片完全可以稱其為高屋建瓴,因為無論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楊冰帶領群眾協助修水庫),還是從官民平等【援疆幹部楊冰在縣委方副書記(原新疆軍區話劇團 李書迪飾)大力支持下,與群眾同甘共苦,為當地農牧民分憂解難,體現了「上」與「下」對接後的和諧平等】的角度,更或者從國家長治久安和諧統一的政治角度去考慮,該片都做到了合理的安排和展示,與同類題材的影片相比,的確是絕無僅有的。
作為新疆本土電影的作品,《冰山下的來客》依然融入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視聽語言,同時讓一對愛侶的婚姻在新疆這塊大地上得到了奇跡般的洗禮。
只不過,60年之後的人們不再可能有《冰山上的來客》中真假古蘭丹姆與阿米爾之間的那種反特式愛情懸疑。於是,影片創作者們通過集思廣益,運用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巧妙結合的手法,讓楊冰與丁一竹(新疆藝術劇院話劇團 朱戈飾)因為生育引發危機的婚姻,通過阿米爾老人一家智慧善良的幫助得到化解,既實現了劇情的跌宕起伏和感人至深,又跳出了世俗愛情的千篇一律。
這種來源於生活的朴實情感,其感人程度,相信絕不亞於60年前的《冰山上的來客》中阿米爾和古蘭丹姆的傳奇愛情。即便如此,影片創作者們依然不甘心用一個簡單俗套的方式草草了結這場銀屏上的曠世情緣。為了不在觀眾心裡留下絲毫的缺憾,他們妙筆生花,在影片的最後,又別出心裁地製作出兩朵更加精彩的片花,即楊冰喜得貴子與楊冰和夫人丁一竹向縣委方副書記提出繼續援疆三年的鄭重請求。
這個結局,既合乎現實中國的國情,又大大出乎觀眾的預料,在充分表現影片一號人物崇高愛國主義精神的同時,又展示出了作為一個普通援疆幹部的家國情懷兩不誤。
這種在同一部影片中實現N次「上」與「下」無縫對接的設計,令人拍案叫絕。
畢竟,這是在無形中,實現影片政治與藝術雙重魅力的高品質提升,而這種堪稱挑戰電影藝術極限的方式,在同類題材的影片拍攝乃至整個國內電影製作業,都不能不說是一次令人稱絕的嘗試。
《冰山下的來客》上映,屆時一定會吸引很多觀眾前往影院觀看。能夠給觀眾們帶來一次愉悅的觀影感受,相信這就是參與這部影片的所有創作者們最最期盼的獎章。

㈡ 有哪些菜鳥用的編曲軟體,最好可以模擬各種樂器,組合成好像樂隊一樣的伴奏。各位 跪求了!!
天才音樂家、cutemidi、band in box都可以吧。。不過可能都是收費軟體。。一般共享版和試用版都不能保存文件,自然也不能導出MP3文件了。。。
不過我,我可以教你個辦法。。比如用cutemidi,找個4.6.1版的,把譜子打上,然後各種樂器自己配好,自動生成伴奏。然後雙擊屏幕右下角的小喇叭,選項-屬性,混音器改成input,下面勾上立體聲混音,確定。選擇立體聲混音,調到適當大小,這時候最好不要連麥克風哦~然後打開錄音軟體開始錄音,用cutemidi播放剛剛生成的伴奏,歌曲結束時停止錄音,這樣就把伴奏內錄下來了~保存一下就好了~~
㈢ 西域三十六國中最強大的是哪個
樓主問的是漢朝西域三十六國,不是南宋時的西域。
應該是烏孫,有士兵18萬8千8百人。最早是塞人(白種人)最強,後來塞人被月氏人擊敗。漢景帝時烏孫又把月氏人打敗了。失敗的月氏又擊敗了大夏,於是居住在大夏,有兵十萬人。樓蘭比較出名,但只有兵二千九百十二人。西域大國還有康居國有兵十二萬人,大宛國有兵六萬人。
烏孫國,大昆彌治赤谷城,去長安八千九百里。戶十二萬,口六十三萬,勝兵十八萬八千八百人。相,大祿,左右大將二人,侯三人,大將、都尉各一人,大監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騎君一人。東至都護治所千七百二十一里,西至康居蕃內地五千里。地莽平。多雨,寒。山多松B322。不田作種樹,隨畜逐水草,與匈奴同俗。國多馬,富人至四五千匹。民剛惡,貪狼無信,多寇盜,最為強國。故服匈奴,後盛大,取羈屬,不肯往朝會。東與匈奴、西北與康居、西與大宛、南與城郭諸國相接。本塞地也,大月氏西破走塞王,塞王南越縣度。大月氏居其地。後烏孫昆莫擊破大月氏,大月氏徙西臣大夏,而烏孫昆莫居之,故烏孫民有塞種、大月氏種雲。
《漢書 卷九十六西域傳第六十六 》
㈣ nero對光碟名稱和文件名的長度有限制嗎
這個是不行的,不支持。
㈤ 柯爾克孜族最新電影
您在優酷裡面輸入框裡面輸入kyrgyz最新電影就可以看到最新電影。
㈥ 嘎納電影節獲獎者烏拉爾是柯爾克孜族還是哈薩克族
這個獲獎的是哈薩克族的,這是他們第一次獲獎
㈦ 有哪個軟體可以將國內少數民族的語言翻譯成漢語
google trsanlate。支持中文翻譯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蒙古語苗族語
㈧ 急需能翻譯柯爾克孜族語言的軟體 謝謝
柯爾克孜語(Kyrgyz Language)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在吉爾吉斯斯坦稱「吉爾吉斯語」。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使用人口11萬多。在國外,主要分布於中亞吉爾吉斯斯坦和阿富汗斯坦。新疆的柯爾克孜語分南、北兩個方言,文學語言以北部方言為基礎。柯爾克孜文採用阿拉伯字母。
柯爾克孜語或吉爾吉斯語(西里爾字母:Кыргыз тили,阿拉伯字母:قىرعىز تىلى)是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語言,與俄語一同是吉爾吉斯斯坦的官方語言。吉爾吉斯語有約500萬使用者,為柯爾克孜族使用,來自吉爾吉斯斯坦、中國、阿富汗、哈薩克、塔吉克、土耳其、烏茲別克和俄羅斯。
①有14個母音,其中8個短母音:a、?#91;、o、u、e、i、═、y,6個長母音:aa、oo、uu、ee、══、yy。
②有22個輔音:b、p、m、f、v、d、t、n、l、r、ɡ、k、嬜、x、q、惒、扵、掵、∫、j、s、z,其中f、v、x只出現在借詞中。
③少數音節末尾出現復輔音-rt、-st、-ld。
④固有詞的音節結構有下列形式:母音、母音+輔音、輔音+母音、輔音+母音+輔音、母音+輔音+輔音、輔音+母音+輔音+輔音。
⑤重音多落在詞的最後一個音節上,詞形變化時,重音位置有移動。
⑥母音的唇和諧和齶和諧都很嚴整。
⑦輔音有同化、弱化現象。
①從詞的構成來看,分為根詞、派生詞、合成詞、諧音詞。構詞附加成分非常豐富,派生詞在詞彙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②反映畜牧業生產的詞很多。
③有漢語、阿拉伯語、波斯語、蒙古語和俄語借詞。
①名詞有數、格、領屬人稱、謂語性人稱等語法范疇。名詞復數附加成分有-lar/-ler/-lor/-l═r/-dar/-der/-dor/-d═r/-tar/-ter/-tor/-t═r。 格分主格、領格、與格、賓格、位格和從格。
②形容詞有單純形容詞和合成形容詞,單純形容詞又分為非派生形容詞和派生形容詞。形容詞分原級和比較級,比較級在原級後加附加成分-raaq/-reek/-rooq/-r══k/-?#91;raaq/-ireek/-uraaq/-yr══k表示,形容詞另有減抑和加強形式,都由附加成分構成。
③動詞有式、時、人稱、態等語法范疇。式有陳述式、祈使式、條件式和願望式;時分過去時(一般過去時、短時過去時、歷史過去時、多次過去時)、現在進行時(一般現在進行時、長時間的現在進行時)和現在將來時(一般現在將來時、表示可能的現在將來時);態分基本態、交互態、反身-被動態、使動態;有助動詞、副動詞和形動詞形式;動詞詞根+-a/-e/-o/-═/-j(動詞詞根以母音結尾時)+elek構成的過去時形動詞的否定式,在突厥語族其他語言中是少見的。
④單純的副詞較少。
⑤後置詞要求它前面的體詞帶有一定格的附加成分。
⑥助詞多為語氣助詞和強調助詞。
⑦嘆詞中包括一批呼喚牲畜時用的詞。
⑧象聲詞較豐富。
⑨語序是:主語在謂語前,賓語在動詞謂語前。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㈨ 索姆是哪個國家的貨幣
吉爾吉斯斯坦貨幣是索姆(吉爾吉斯語:Кыргыз сом,ISO 4217代碼:KGS)是吉爾吉斯共和國的法定貸幣,1索姆可分為100提因(тыйын)。索姆在1993年5月10日起通用,以1索姆比200盧布的兌換率取代蘇聯盧布。幣面圖案介紹:
一、老版:
1索姆:作曲家,演員,歌劇男高音歌唱家阿布迪拉·馬爾蒂巴耶夫(1906-1978),火不思、庫布孜(英語:kylkyak)、比什凱克交響樂團
5索姆:第一位柯爾克孜族芭蕾舞者布布薩拉·比舍納里耶娃(1926-1973),吉爾吉斯國家歌劇院
10索姆:柯爾克孜族科學家,政治家,詩人卡西姆·提尼斯塔諾夫(1901-1938),吉爾吉斯斯坦山脈與傑季-奧古茲地帶
20索姆:柯爾克孜族詩人托戈洛克·莫爾多(1860-1942),塔拉斯州的瑪納斯陵墓
50索姆:女政治家庫爾曼江·達特卡(1811-1907),奧什州烏茲根11-12世紀的建築群
100索姆:著名民間歌手,詩人托克托古爾·薩特爾干諾夫(1864-1933),汗騰格里峰
200索姆:柯爾克孜族詩人阿雷庫爾·奧斯莫諾夫(1915-1950),伊塞克湖州的伊塞克湖
500索姆:柯爾克孜族詩人薩亞克巴伊·卡拉拉耶夫(1894-1971),薩亞克巴伊·卡拉拉耶夫、 瑪納斯史詩中的場景
1000索姆:11世紀的塔吉克詩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1019-1085),蘇萊曼山
二、新版:
20索姆:柯爾克孜族詩人托戈洛克·莫爾多(1860-1942),納倫州的塔什拉巴特
50索姆:女政治家庫爾曼江·達特卡(1811-1907),宣禮塔,陵墓
100索姆:著名民間歌手,詩人托克托古爾·薩特爾干諾夫(1864-1933),賈拉拉巴德州的托克托古爾水庫
200索姆:柯爾克孜族詩人阿雷庫爾·奧斯莫諾夫(1915-1950),伊塞克湖州的伊塞克湖
500索姆:柯爾克孜族詩人薩亞克巴伊·卡拉拉耶夫(1894-1971),塔拉斯州的瑪納斯陵墓
1000索姆:11世紀的塔吉克詩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1019-1085),蘇萊曼山
5000索姆:柯爾克孜族作家,電影演員蘇伊曼庫爾·喬克莫洛夫(1939-1992),比什凱克的阿拉多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