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評價《狗鎮》這部電影
天堂:
要理解結尾為什麼這么安排,要先理解grace和她爸爸的那一段互相指責。他們並沒有指責對方的人性墮落,而是指責對方「arrogant」。這個詞,就是理解這個片子的關鍵。要理解,整部電影中,哪怕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狗鎮的居民都並不認為自己在做壞事,而且因為做壞事而受到了懲罰。他們的思維方式是:我保護了你grace,你要為你的受保護付出一定的價格(我不想用代價這個給人很多聯想的詞)。保護你的成本提高,我們自然要提高價格。你要逃跑,我給你枷鎖,不過是阻止你逃跑。他們自始至終是站在一個施捨者的角度作惡,所以他們不覺得自己在作惡。他們的病因是arrogant,一種站在高人一頭角度的洋洋自得。一旦這種高人一頭的地位被徹底鞏固,也就是片中grace不惜任何代價也要留在狗鎮,這種arrogant就自然而然的演化成惡了。我們可以看看歷史上以善的名義作惡的具體事例,文革,十字軍東侵,等等等等,太多了。後面之所以選擇讓grace報復,實際上點明的是,grace也是一樣的人。這種arrogant是人性之惡,不是少數人身上的惡,grace不是天使,她一旦有了施惡的機會,她也會這么做。而且她也是以懲罰為目的,不是以惡本身為目的來做這件事情的。惡的發生並不一定要有惡的理由,而是需要一個具有絕對權力的條件和arrogant
公路:
arrogant在影片的開頭即出現過,在末尾更是作為主題出現,但是在整部影片中,這個詞沒有被用到狗鎮居民身上過。我認為狗鎮居民所象徵的東西很簡單,就是普通人的罪惡。所以,我不贊同arrogant是惡的來源。
其實,這部影片的寓意是非常明顯的。在基督教話語中,grace這個詞就是「上帝的恩典」的意思,在很多情況下都可以用來指耶穌。我們把基督教文化和古典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區別開來,認為古典的特徵在於「此世道德」,其核心是一種善惡報應的質朴的正義觀,而基督教的特徵在於「彼岸信仰」,其核心是絕對寬容,以寬容來超越此世道德的善惡之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古典世界中,人和人是不平等的,有德性的人比沒有德性的人更高貴,而區別一個人有沒有德性的最明顯的標准,就是他的行為是不是好的。而在基督教,不管一個人行為好不好,在理論上是無所謂的,哪怕是無惡不作的罪犯和一個虔誠的修道士,在上帝面前也是平等的,信仰的超越性要求寬容一切罪惡。
我們承認,基督教的「寬容」是一種優秀的精神和高貴的理想。但是這種絕對寬容的精神,如果發展到極端,就失去了人性的支撐,因為人生在世,是不可能完全寬容一切罪惡的;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善惡之分,恰恰需要古典的「正義」來承擔。因此,即便在一個基督教的世界中,最高的境界也不是純粹基督教的寬容和博愛,而是如何在基督教的寬容邏輯中,最大程度地容納古典的正義精神。
這是哈姆雷特的主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貫的主題,也是狗鎮的主題。而狗鎮的特點在於,它把上帝的形象(grace的老爸,一個黑幫首領)直接等同於古典精神,並且借他的口,講出了基督教的寬容邏輯的內在弊病,那就是arrogant
基督教的寬容,本來是從arrogant講起的。基督教講,用道德審判別人的人,是一種arrogant,因為真正的審判權在上帝手中,人不可僭越。而grace的老爸指出這種邏輯的吊詭之處,那就是企圖寬容一切,恰恰是最大的arrogant。這句話是grace的老爸講出來的,也就是基督教的上帝自己說出來的,那麼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既然只有上帝才有審判的權力,那麼也只有上帝才有寬容的權力。其實,無論是審判還是寬容,都有正確和錯誤之分。錯誤的審判,是僭越的,錯誤的寬容更是僭越的。基督教的真正精神,應該結合審判和寬容,那就是,即便是承認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罪人最終會得到上帝的寬容,但是人間的事務,還是必須在人間的正義精神之下得到真實的執行,不能以寬容的名義敷衍了事。
行者:
「arrogant是人性之惡」。確實。
關於「基督教的絕對寬容超越了善惡,是神才能達到的境界,而面對人間真實的善惡區分,這種不現實的理想卻無法承擔正義的要求。」
我這樣理解:
種種的惡和罪,在神成為神之後,自然無法也不會加之於神之身上。他所看見的種種,不過是人所受而已。所以,他可以去要求別人絕對寬容。哈哈。看起來,神也arrogant。《MR73左輪手槍》里,老警察最後幹掉了兩個惡人。一個是壞警察,一個是大惡人。干壞警察時,是用手槍柄將他在妓女床上生生敲死,因為老警察恨死他了,那個垃圾警察。干大惡人時,簡單的一槍。 痛快淋漓。 決不寬恕。
連遲到的正義都是非正義的,何況無法伸張的正義?
吳功青:
閑來又看了一遍《狗鎮》,來翻師弟的文字。大體都是同意的,覺得師弟一開始問題就把的很准,大的方向我覺得都沒有問題。提幾個小點,一起討論。
1,首先,我並不是太同意拿基督教這個大概念來與古典比。這是因為,「超善惡」的觀念雖然蘊涵在《聖經》之中,但並非本來如此。嚴格來說,我們或許應當斷定,是新教改革對「因信稱義」的極端強調才導致了尼采總結出來的「超善惡」。這也就是說,「超善惡」本身是新教的,是現代性的一種體現。我們很難說天主教里有絕對的寬容。而且,就《聖經》本身來說,雖然福音的精神是寬容的,但也有《啟示錄》的存在。並且歷史上也一直都在爭論這兩種邏輯的統一性問題。這就表明,基督教自身在對待寬容問題上也是復雜的,也是歷史地變化著的。
2:我當然同意這部影片是對福音書的改寫,如你所說,或許可以稱為「另類福音書」。或者說是,「反福音書」的「福音書」。基本的原因在於,影片的最終目的是拯救,但是渠道與《聖經》的基本精神不統一。
但是,如果仔細推敲最後一段話並把Grace本人也當成一個歷史中的神,那麼還有兩個問題:1,影片假定了Grace是神,因而當然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惡。通過和父親的爭論,她清楚地知道了狗鎮里的人都是不好的。這是她最後審判的基礎。但是,就影片所企圖達到的社會言說來講,這個神其實也必須過渡到人和國家。這樣,他們本身還能知道什麼是好嗎?2,即使我們假定了狗鎮的是不好的,人也知道他人的惡,但是,審判的權利在哪呢?這是我覺得影片主題的一個危險性所在。拒我說知,導演對社會的丑惡和不公極度不滿,並且苛求政治言說。這,其實也就是影片末尾的「權力」之爭。從這個邏輯,我們可以認為:在導演的邏輯里,只要我們的權力是用來行善的,能達到善的目的的,手段的不正義或許是可以原諒的。導演是反美主義者,他想做的當然是可以猜想。但問題是,即便他真的知道了善,並且擁有權力,他就真的可以用這個權力去行使他要做的事情嗎?
我說的第二點,簡單地表達出來就是:影片的基督教邏輯和其政治—社會邏輯是有張力的。雖然在相當的意義上,這個影片揭露了基督教的困境。但是,在我看來,當它以一種反基督教的方式去實現福音時,我覺得他的邏輯有些簡單、甚至有些危險。基督教誠然是講對人的寬恕,可並不意味它沒有懲治人罪惡的手段。基督教自身、基督教所影響的法律精神都是一種體現;用暴力的權力方式誠然可以消除惡,但這自身並不一定就達到了善。Grace把狗鎮消除了,但其實自身又處在罪里。這樣看,影片最後的討論也有很多模糊和伸展的空間。
隨手寫了兩點,也不大嚴謹。你覺得有問題我們繼續討論。
公路:
我先簡短回復如下,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詳談
1,我認為新教是更徹底的基督教,它沒有創造新的原則,而是把內在於基督教的邏輯發揮到了極端。說它是現代性,沒有問題,可是現代性也是基督教的子嗣。
2,消除狗鎮並不是惡,正如哈姆雷特殺死叔父不是惡,二者都是正義的實現。正義的實現要求人不要執著於脆弱而敏感的良心:殺戮是雖然是暴力的,可是正義常常需要暴力來實現。真正惡毒的,是殺戮背後的仇恨。Grace的殺戮並沒有仇恨,狗鎮的人們該死,Grace只是替天行道而已。
我知道這些提法都太簡單,只是這里不可能展開來講,只能表明我的基本傾向。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再重申一下:認為消滅狗鎮也是一種惡,從而受制於良心、憐憫而下不了手,這恰恰是基督教超善惡邏輯的體現,它可以是一種偉大的博愛和善良,但是它對人間的善惡也會造成傷害。我認為另一種選擇是更加高貴的:毫不猶豫地做該做之事,但是不要有仇恨之心。即便說暴力始終都是惡,但是人間的正義就是由善惡的輪回來實現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永恆的道理,不要用所謂絕對的善來救贖這個人間,它需要安排,而不需要救贖。
很期待你的回復,另外,一切都順利吧?
夜奔在第九街:
關於基督教的這些概念 想到另外一部電影《密陽》
母親在痛失兒子之後從宗教教義中尋求慰藉,終於有一天在教友的鼓勵下前往監獄告知殺死自己兒子的罪犯,自己原諒了他。當罪犯回答自己也信仰了基督並覺得自己已經被上帝原諒時,她崩潰了。
靠信仰維持自己苦心建立的心理防線瞬間崩潰了。
吳功青:
公路,
1,權且按你說的吧。沒有根本分歧
2:你講的這點很深,也很儒家。但問題是影片中的惡是否需要這樣強烈的方式來實現?我認同適當的暴力,但我也警惕於它的簡單和可怕後果。我我之所以覺得影片的結尾是惡的,是因為從神義的角度他雖然是正義的;但是對人來講,他是否還有更好的方式?影片的前半部分積蓄的東西全部被後面極端地釋放出來了。那麼我們是否也該問:如果你是上帝,你之前的縱容是惡嗎?你憑什麼用這種方式來掩蓋自己的過去?如果你不是上帝,你為何可以這么做,你怎麼可能有這么大的權力?所以,我認為影片結尾的價值只能是在極端抽象的角度上是有效的。具體的說,則很有問題。
公路:
我同意。我也是在很抽象的意義上理解結局的。
吳功青:
所以到現在,我最感興趣的不是電影的核心主題,而是他想帶起來的東西,比如:1,Tom的人性刻畫。為什麼他一直苦苦地尋求文學體裁?為什麼他要試圖把一切東西都納入到文字之中?對我而言,或者對其他有同樣毛病的人而言,直接地問就是:我們如何用文字和思想的方式脫離了原初的生活與困難、罪惡和墮落,從而在虛幻的關注中自我麻醉?2:和Grace對著乾的小孩。不知道為什麼,我對這段場景極其心痛。因為我幾乎在這里看到了人類可憐的影子。如果影片一直試圖著力描繪上帝的遭遇,那麼這一幕絕對是核心。無疑,上帝是Grace,是恩典。但恩典之於人,並非很容易就得到實現。人為了自己的罪惡,會排斥恩典,甚至妒忌恩典。甚至,我們可以象宗教大法官那樣說,當上帝出現時,人依舊會殺死他。真正說來,人需要的恩典不是上帝的,而是屬人的。他必須是寬恕人的罪惡的恩典,而不能是道德拯救的恩典,後者太沉重,不適合於人。如果我們這樣看,Grace最後的憤怒和暴力或許更加合理一些:正是因為她無限地用愛來施與自己的恩典,但人卻一次次固執地抗拒它(包括砸壞代表七封印的玩具),上帝才需要用極端的暴力(極端的恩典)來懲罰人的自由。因此,這里也就蘊涵了我們一直探討的主題:恩典與人的自由。3,從中,我們可以再深入思想的一個問題是:基督教究竟意味著什麼?表面上看來,基督教有了上帝就有了確定的善惡標准,以及人類最好的精神走向。但另一方面,影片也向我們揭示出:恰恰是因為基督教的寬恕,才把人推向一個無窮的罪惡深淵;恰恰因為上帝存在,那個小孩才有了作惡的動機,也就是所謂的「為惡而惡」;這么說,基督教彷彿是人類給自己製造的一個幻影,將古典時人性的問題轉化過來,因此也變得更加突出。但這作用實在是雙重的:在加深人性困境的同時,基督教也極大地提升了人的精神張力,將之推向一個絕對的深度。而對我們而言的難題就是:總是要在這種張力去中去思考基督教對於西方,從而對於中國的思想意義。這就是我寫康德的論文認識到的東西:任何近現代的思想家思考問題,都一定是從對基督教最深刻的領悟中開始的。他們裹著基督教的問題,但又深入挖掘了其中偉大的精神。簡單地看一方面都很成問題。
其他的下次說,一會上課。
吳功青:
狗鎮人內心的惡跟Grace無限制的寬容有內在的關系;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出賣Grace,更主要的和他們的處境有關系。正是因為害怕自己會遭受不幸,他們才一次次地要挾Grace。這其實只是說明:普通人的道德總是有限甚至是虛偽的。我想,影片已經客觀地表明:人性的這種局限是人的基本本性,並不能說完全說成是Grace刺激的結果。
不過,就象我們上面的討論已經呈現的那樣:基督教的普遍寬恕確實又在激發惡。人作為人,其道德永遠是不足甚至是虛偽的。關鍵的是,怎麼看待這種虛偽?這里,古典和基督教的理解確實是很不同的。古典時代的人並非不知道人的道德如此,但是,他們願意承認這是事實,然後在可能的基礎上追求它的改善。這樣,面對惡就應當是以正面的方式去回應,因為這種回應是人的自然本性;基督教恰恰相反,它知道人性是不足的但是它認定人性應當是更完美的,人應當以上帝的樣子為榜樣,克服私心,達到寬容和救贖。但問題是:基督教的這種做法有無人性基礎?也就是說:人是否可以象上帝這樣做到對一切善惡的寬容?在這個意義上,基督教確實是很不自然的。回到影片,我們看到:Grace在影片前面部分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基督徒的理想:用普遍的寬容去接納人類,企圖用這種東西去感動人,實現他們道德的提升。但問題是,對人來講,這種寬容對他們的道德無益,甚至激發了人們內心的罪惡。對Grace自己,她實際上又不是上帝,所以註定在人和神的兩重面向上掙扎。按道理,Grace的結局應該如同耶穌一樣,被那些民眾釘死,但導演卻做出了極大的革新:耶穌不僅不應當被釘死,反而應當去審判人。但問題是:Grace的做法是不是對的呢?
我們可以比較下Grace和耶穌本人。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似乎都認為她就是耶穌基督。她受苦,承擔,骯臟。但是,她又實實在在的不是基督。因為,基督作的這一切是他的自然,他實在的就是神;而Grace的一切卻是在痛苦和嘗試中完成的。Grace象神但又不是神。他沒有神的力量和本性,她無法真正寬容這些人。所以,當最後影片以神義的方式懲罰罪惡時,Grace的形象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如果她只是人,她的一切合理性何在?如果她是神,她怎麼解釋她過去的一切行為?
這兩重面向的糾結和矛盾,深刻反應了導演在這個問題上的模糊,或者說:困境。現代社會的基本語境已不再是神,但我們又必須藉助基督教的邏輯想問題。面臨人性的墮落,誰可以執掌公義,誰可以作出判決?影片想說的是,用權力的方式來實現公義是正確的,因為這種公義正是對他既有遭遇的一種正常回報。但是,我們還是要質問的是:一:他既有的遭遇是什麼?二:他是否知道善好?三:當他知道了善好,他是否就可以判定人?一一對應的看,影片的邏輯都成問題。
所以,影片的結尾似乎最大限度地呈現了基督教邏輯在現代社會的張力:我們總是需要藉助正義來審判罪惡,但我們自身又總是陷入在基督教之中。現代社會的人對基督教是如此不滿,但是又總在基督教的邏輯里想問題,做事情。(結尾的極端做法難道不是很基督教的嗎?對比《論語》就知道了)這樣,表面上看,他們試圖回到古典,或者說重塑一種不同於基督教邏輯的現代邏輯,但結果又是非常成問題的。這種困境迫使我們追問:基督教的語境之於現代西方究竟意味著什麼?
公路:
吳功青,
我現在比較能夠理解你最初的意思。影片結局的處理,看似是要以一種完全符合古典正義觀念和復仇觀念的極端形式來批判基督教的無限寬容,結果正是其完成方式的極端性,恰恰失卻了古典意義上的「節制」。無論是荷馬史詩還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都沒有對這樣殘忍的復仇的描繪。如果說哈姆雷特最終是在「聽天命」的前提下實現了好的復仇,那麼Grace則是在上帝(她老爸)的命令下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無限制的寬容走向毫無憐憫。
❷ 奇異恩典最好聽的版本是哪個
hayley westenra這個版本的最好聽最經典。
《奇異恩典》這首歌曲最初由英國牧師約翰·牛頓作於1779年,開始是一首傳統的民謠,或黑人靈歌,它表達了宗教的忠誠,其中包含著一個平淡但是極富深意的贖罪的故事。
但借著主耶穌基督的豐盛憐憫,得蒙保守,與神和好,罪得赦免,並蒙指派宣傳福音事工。」這首詩歌就是他一生得拯救的見證。在歌中充滿了他對自己過去販賣奴隸的悔恨,和對不計較這些仍賜福於他的上帝的感激之情。
❸ 奇異恩典這部電影的名字有什麼含義
《奇異恩典》創作於18世紀的贊美歌,歌詞作者是由1725年出生於倫敦的美國白人約翰牛頓John Newton ,歌詞簡潔充滿敬虔、感恩的告白,也是他的生命見證,約翰牛頓本是一名黑奴船長,無惡不作,後來反而淪落非洲。在一次暴風雨的海上,他蒙上帝的拯救,於是決心痛改前非,奉獻一生,宣揚上帝的福音,成為19世紀偉大的傳道人。去世之前,他為自己寫了墓誌銘:「約翰牛頓牧師,從前是個犯罪作惡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隸之仆。但借著主耶穌基督的豐盛憐憫,得蒙保守,與神和好,罪得赦免,並蒙指派宣傳福音事工。」這首詩歌就是他一生得拯救的見證。在歌中充滿了他對自己過去販賣奴隸的悔恨,和對不計較這些仍賜福於他的上帝的感激之情。
❹ 哪些電影里用到了奇異恩典
《西藏往事》
一個軸心國戰俘死在美國飛行員羅伯特的懷里,而雍錯和其他的藏民用三跪九叩五體投地的方式行進在朝聖的路上,這是《西藏往事》中最能揭示主題的段落,而這一切都被包容在由口琴吹奏漸變為管弦樂的《奇異恩典》旋律之中。這時amazing grace不僅僅是羅伯特和雍錯藉以為愛定位的道具細節音樂,而是恢復了它悲憫的情懷屬性。這首誕生已經200多年的黑人福音歌曲,現在已經成為屬於全人類遊走在愛情情仇邊緣時藉以自慰的心靈雞湯。《西藏歲月》中的男女主角的愛情其實是建立在文化隔閡基礎上的,當他們用藏語和英語進行雞同鴨講式的交流時,能將兩顆心靈拉近的也只有人類共通的情感方式和性本能,這也讓影片具有了一種在中國電影中不常見的普世價值觀,僅從這一點上說,《西藏往事》是值得肯定和關注的。這樣的人文色彩應該是來自影片的原著和編劇扎西達娃,事實上在看這部電影之前,這個名字也已經被我遺忘了好久了
❺ 恩典的介紹
《恩典》是2012年2月16日上映的德國劇情電影,馬提亞·甘斯勒執導,波奇特·密尼梅雅主演。《恩典》講述了馬瑞亞回家的路上,似乎撞上並攆過什麼東西一直受著良心的譴責。
❻ 感人電影
看電影時,淚幾乎從頭流到末,幾乎從來沒有一部影片令我如此。下面就由我為大家推薦一些感人的電影,希望大家喜歡!
1.螢火蟲之墓
珍惜眼前,珍惜當下,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螢火蟲之墓》
推薦理由:催淚神器,戰爭的殘酷和親情的溫馨,不只是宮崎駿,一樣能感動到你內心的最深處。
2.追逐繁星的孩子
即便再悲傷也要勇敢活下去,這是人類的詛咒,但一定,也是一種祝福。
——《追逐繁星的孩子》
推薦理由:我們會幸福,會痛苦,但一定要活下去,緬懷逝者,珍惜生者,承受著喪失,繼續存活,人就是這樣的生物啊。我們是如此渺小,可正是因為太過渺小,才要愈發珍惜。
3.馴龍高手
只有陽光而無陰影,只有歡樂而無痛苦,那就不是人生。
——《馴龍高手》
推薦理由:每個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總有那麼一瞬間會渴望擁有這樣一隻寵物,和它一同在天際飛翔,這部電影幫你圓了這個夢
4.天才眼鏡狗
我不知道將去何方,但我已在路上
——《天才眼鏡狗》
推薦理由:一部大人比孩子更愛的電影,各種歷史和文明的穿越,如果你能看懂它的每一個笑點,就會感覺到編劇這個職業的偉大之處
5.穿越時空的少女
一舉一動,都是承諾,會被另一個人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的——《穿越時空的少女》
推薦理由:只因不知道如何面對你的告白,所以只能選擇以時空跳躍的方式跳過,看著正值青春的他們,我們也彷彿回到了17歲的那個下午
6.穿靴子的貓
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能隨波逐流
——《穿靴子的貓》
推薦理由:那眼神,那舞步,那身段,那劍術,那舔牛奶的姿態,還有最後那蛋碎的基情,就這些,還需要什麼其他的推薦理由么
7.哈爾的移動城堡
世界這么大,人生這么長,總會有這么一個人,讓你想要溫柔地對待
——《哈爾的移動城堡》
推薦理由:不同於宮崎駿以往平滑、綿長的敘事風格不同,跳躍的跳躍,鋪天蓋地的隱喻,宮崎駿能給我們的,除了感動,還有深刻
8.小倩(倩女幽魂動畫版)
一個人的時候,怎麼過
就算再難以承受,其實到最後我們總能走得過來
——《小倩》
推薦理由:《倩女幽魂》動畫版,看這部電影時還不知情為何物,卻依然記得「情比金堅」四個字,最具中國特色的鬼怪,也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愛情。PS下,這個也是鬼才徐克拍的,後期是在日本製作的,可惜太短了,意猶未盡。
9.帕布莉卡
不了的地方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世界都叫做家鄉,我一直嚮往的卻是比遠更遠的地方
——《帕布莉卡》
推薦理由:動畫版的《盜夢空間》,但內容對於夢境的解讀遠比《盜夢空間》復雜的多,其在對於現實和愛的理解也要跟深刻,喜歡這類型電影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10.秒速五厘米
因為愛你,只要你一個肯定,我就足夠勇敢
——《秒速五厘米》
推薦理由:當我們30歲時,分別有了各自的生活,卻還會偶爾會夢到17歲時的那段青澀時光,才明白當年怎麼也說不出口的那個字就是愛
1.《不能沒有你》
「海水那麼深,你要怎麼看到我?」
「我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就看到了。」
2.《白兔糖》
所有人總有一天會長大,戀愛,然後結婚生子,為人父母,他們的孩子又會成為父親,這么一想,無論在哪裡,不都全是爸爸媽媽嗎?不是都充滿了愛嗎?
3.《愛,回家》
外婆,如果你病了,給我寄張空信,我就知道是你,我會馬上來,好嗎?
4.《我是山姆》
沒關系,爸爸,沒關系,不要難過,我是幸運的人,別人的爸爸都不會帶孩子去公園。
5.《小鞋子》
不要冠軍,只要第三名,第三名就好……我一定會拿到第三名的,放心,我有把握!
6.《美麗人生》
這是我的經歷,這是我父親所做的犧牲,這是父親賜予我的恩典。
7.《兒子》
等待了15年的美麗一天,終於可以見兒子了。
8.《我們天上見》
我和你,平淡的生活里,一直在一起,相依為命,彼此守護,直到有一天,你離我遠去了,但我沒有哭,因為,說好的,我們上天見。
9.《婚紗》
你才是我想要的一切,我已經開始想念和你在一起了,為什麼你要一直說再見。
1.《風雨哈佛路》,一個最貧困的哈佛女孩從不退縮的奮斗,看完讓人滿身溫暖
2.《奔騰年代》,真實故事改編,一個中年喪子富翁,一個不得志的賽馬教練,一個從未獲得成功的騎師以及一匹瘸馬共同創造的奇跡。
3.《鐵拳男人》,拉塞·爾克勞主演,一個過氣拳擊手在拳台上為生存為榮譽而戰。
4.《聽見天堂》,一個熱愛電影的盲童選擇了用耳朵代替眼睛,去記錄他生活的點點滴滴。-
5.《洛奇》,史泰龍的經典勵志片。
6.《卡特教練》,一個籃球教練率領一群看不到出路的孩子們為夢想作戰。
7.《荒島餘生》,湯姆·漢克斯主演,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能給人們巨大的精神力量。
8.《追夢女孩》,碧昂斯主演,3個黑人女孩踏上充滿未知的星途最後獲得成功的故事。
9.《陽光小美女》,充滿親情溫暖的勵志片。
10.《聞香識女人》,阿爾帕·西諾主演,裡面的一曲《一步之遙》探戈舞曲奏響生命的熱情。
11.《放牛班的春天》,即使是被社會遺忘的孩子,也有可能綻放生命的光芒。
12.《當幸福來敲門》,威爾·史密斯難得的非商業電影,和兒子一起出演,很有噱頭,而且很勵志,很好看。
13.《側耳傾聽》,宮崎駿編劇近藤喜文導演的動畫,一個少女初戀和成長的故事。
14.《黑暗中的舞者》拉爾斯·馮·特里厄的歌舞經典作品,一部別出心裁且唯美感性的歌舞片,有一點浪漫,也有一點灰色,但是卻充滿力量。
15.《心靈捕手》,馬特·戴蒙和本·阿弗萊克兩哥們的劇本,羅賓·威廉姆斯出任綠葉,一個天才少年的非典型成長片。
16.《永不妥協》,茱莉亞·羅伯茨藉此片獲得影後,十分真誠的勵志電影。
17.《死亡詩社》,羅賓·威廉姆斯主演的經典勵志電影,還是扮演一個春風化雨的老師,絕對推薦。
18.《百萬寶貝》,奧斯卡最佳影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一個女子拳擊手的奮斗里程。
19.《跳出我天地》,一個11歲小男孩破除重重阻礙追求夢想的芭蕾之路。
20.《荒野生存》,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傳奇,一個流浪的故事,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以堅韌的毅力,實踐著尋找自我的夢想。
21.《阿甘正傳》執著每次想起阿甘在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奔跑,心裡都會止不住的傷感,還有振奮。
22.《美麗心靈》一個80歲時憑自己20歲的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一個偉大的學者,一個生活的強者,一輩子都在和自己嚴重的幻想症做斗爭。
23.《喜劇之王》小人物的辛酸歷程,周星馳自己的真實的寫照。"如果人活著沒有理想,那和咸魚有什麼分別?"
24.《一球成名》一個關於奮斗和成長的故事一名毫無背景卻才華橫溢的足球青年,一度因為生活的窘迫而無緣踢球,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
25.《勇敢的心》勇氣也許英雄並不是無所不能的神明,但英雄一定是無所畏懼的勇士。-
26.《肖申克的救贖》信念「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一個人能夠在15年痛苦的牢獄生活里,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力量?所以他成功了,成功奪回了自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話:體制化是這樣一種東西,一開始你排斥它,後來你習慣它,直到最後你離不開它。
1、《紅犬歷險記》Red Dog(2011年,澳大利亞)
有歡笑,有淚水,有無盡的感動,這就是觀影的全過程!講述名叫Koko的小狗穿越澳大利亞尋找曾經的主人的真實感人故事。
2、《狗狗旅館》Hotel for Dogs(2009年,美國)
影片改編自同名兒童讀物。講述幾個孤兒收養狗狗並建立「流浪狗旅館」的喜劇故事,最具有愛心的人往往是最需要被愛的人。新好萊塢四小花旦中的艾瑪·羅伯茨主演。
3、《忠犬八公的故事》Hachi: A Dogs Tale(2009年,美國)
改編自1935年日本的真實故事,有關於狗的電影最感人的一部,我想它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將重點正確放至在了對Hachi內心的刻畫上,觀影者自然而然會買單。
4、《狗狗與我的十個約定》犬と私の10の約束(2008年,日本)
比較溫馨的一部日本電影,小女孩和狗狗共同成長的故事。
5、《馬利和我》Marley & Me(2008年,美國)
電影片尾的那段台詞寫的真好,「一隻狗可能不如別墅,名車,名牌服裝那樣值錢,可是,它不論你的貧窮、富裕、聰明或是笨拙,只要你付出你的真心,它就會用它的真情來回報你。試問,茫茫人海中,有幾人能做到?」這是一部很溫暖的電影。
6、《愛犬的奇跡》マリと子犬の物語(2007年,日本)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一條名叫瑪麗的寵物狗創造的奇跡事件,將人與動物的溫情作為主題,用最自然質朴的東西來打動人心。
7、《南極大冒險》Eight Below(2006年,美國)
這是一個有關於狗的電影,也是一個冒險的故事,主角是已故的《速度與激情》男主角保羅·沃克,該片有八條雪橇犬,非常的漂亮。
8、《人狗奇緣》(2006年,韓國)
有關於狗的電影大多數很感人,感人的電影怎麼能少了韓國。喜歡韓國電影物朋友不能錯過。
9、《狗狗心事》いぬのえいが(2005年,日本)
全劇以胖柴犬「波奇」的四段故事為主幹,精心打造11段關於小狗的心情故事,片中狗狗的數量驚人。
10、《導盲犬小Q》クイール(2004年,日本)
改編自小說《再見了,可魯》,現實中也曾經有過可魯其狗。
❼ 《奇異恩典》的背景故事是怎麼樣的
《奇異恩典》背景故事是,一個黑奴船長為自己贖罪的故事。是一個平淡,但卻有深刻意義的故事。
講的主人公約翰牛頓是一個作惡多端的人,販賣了許多黑奴,但是後來卻淪落到了非洲,在一次去往非洲的海上,由於遇到暴風雨,但他幸運沒有遇難,他認為是上帝對他的仁慈。於是他下定決心想要改變自己,為自己犯下的過錯而贖罪,詩歌中充滿了他的悔恨和對上帝的感激之情。
這首歌在英國被人廣為熟知,在18世紀,英國有一個貴族年輕人,威伯福斯,他放棄政治和富貴,想要堅持自己的信仰,想要侍奉上帝。而且他反對奴隸制度,反對黑奴交易制度,並且在國會中高唱這首《奇異恩典》,他歌頌約翰·牛頓為自己懺悔的行為,鼓勵基督徒活動家門推翻黑奴制度。
而約翰牛頓這個作惡多端的人,不僅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英國的奴隸制度,他的行為鼓勵著這個英國貴族年輕人一直去努力爭取解放黑奴,後來也由這首歌曲和故事上映了電影,被無數的聽眾觀眾所接受和熱愛,並不斷地鼓勵著那些不斷掙扎和與命運抗爭的人。
❽ 小兵牧師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小兵牧師不是異端,他跟平約瑟是一脈相傳的,講的是恩典的福音。這是保羅所講的這個福音的內容啊!這是正確的。感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