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天的氛圍(2016)》百度網盤免費資源在線觀看,曹圭章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NksX7kJjRViG3D4aKHdX_g
2. 《聽見天堂》觀後感範文5篇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售賞過後的感觸。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聽見天堂》觀後感範文5篇,歡迎借鑒參考。
《聽見天堂》觀後感範文5篇(一)
有幸在運河影評院觀看了《聽見天堂》。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名叫米可的義大利男孩,因為一次意外事故,眼睛只能看見物體模糊的影子。根據法律規定,米可只好進了盲人學校。盲人學校的校長堅信自己的教育方法——只讓學生學習紡織和接線,因為他認為,盲人不會獲得自由。一次關禁閉,米可意外地發現了一台舊錄音機,在唐老師的點撥下,他把興趣轉向了錄音。後來,米可提出在校慶大典上表演錄音話劇,得到了夥伴的支持,幾經波折,在校慶那天,向父母們展現出了一個神奇的聲音世界。
「千里馬常有,然伯樂不常有。」唐老師那句「人有五個感官,你不過是眼睛看不見了,為什麼要放棄別的器官呢?」就是因為唐老師的這句話讓米可重新點燃了生活的希望,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夢想。
小時候的我,有許許多多夢想,但,大多都隨著時光流逝而漸漸消失。而米卡沒有放棄夢想。他堅持他努力,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做一位聲音剪輯員!
夢想,要去努力實現。
《聽見天堂》觀後感範文5篇(二)
前些天看了一直想看的電影《聽見天堂》,這是一部義大利的影片,雖然我不懂義大利語,但絲毫不影響我看原語言版本,我可以從屏幕上的中文字幕去理解故事情節。以前一直覺得天堂是用眼睛看到的,看完電影才知道原來天堂也可以用耳朵來「聽」。
故事主要講的是主人公米克在他十歲那一年,趁家裡大人不在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玩起了家中的獵,但是卻不小心摔倒,誤扣了扳機而導致獵走火造成了終生遺憾。從那以後,米克陷入了巨大的黑暗中,這一度讓米克失去了生活的動力,因為米克一直有個當電影大師的夢想。
「告訴你一個秘密,我注意到音樂家在彈奏時,他們會把眼睛閉上,為什麼?這樣可以感受更強烈的音樂,音符會蛻變,變得更有力量,音樂彷彿變成具體的觸感。你有五個感官,為什麼只用一個呢?」這是影片中對米克影響最大的一段話。也正是聽了這些話以後,米克開始正視自己已經是一個盲人的事實,然後開始去改變,努力開始新的生活。感動我的是米克哪怕失去了光明卻始終存在對自由的渴望、對生活的嚮往。他的眼睛是盲了,但是他無時無刻不充滿了活力,充滿了想像力與創造力,誰都沒有權利剝奪他表達自我的自由。在我看來,這種改變與適應是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對抗精神,也是一種對未來無限可能的探究精神。而對於我們這些健全的人來說,大部分人在日復一日的瑣碎的生活中消磨掉了對生活的勇氣,碌碌無為,也因此丟掉了創造的能力。
西方人常說,上帝在關上你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是的,缺陷也是另一種美。早晨迎著朝陽開始新的一天,耀眼的陽光、藍色的天空、黑色的柏油路……我能清晰的看到這么多東西,但是我似乎從來沒想過這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因為當我們擁有時,往往忘記了珍惜跟感動。
人無完人,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缺陷,既有先天性的,也有後天某種原因造成的。有缺陷的人都比較自卑,事實上,只要你有勇氣與毅力,正視自己,努力拚搏,還是可以獲得成功的。斷臂的維也納依然楚楚動人,折翼的天使更加美麗。缺陷是一筆財富,既然無法改變,我們就換個角度去欣賞它,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包容它,接納它。缺陷也是生命的另一種賜予,肯定它,相信它,用缺陷來造就自我的另一種完美。有時候失去一樣東西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好與壞的界定只是我們對待事情的態度。就像殘疾與否沒有區別,只有有夢想的人跟沒有夢想的人。
輕輕的閉上雙眼,打開耳朵,用心聆聽,你會聽到來自天堂的聲音,溫暖而有力。
《聽見天堂》觀後感範文5篇(三)
今晚看了《聽見天堂》。看之前,我瀏覽了一下電影簡介。本認定是一部勵志片,也醞釀好了「悲憤」的情緒去看。而看著看著,我卻發現這些純系個人偏見。這更是一部有趣的童年故事片。除此之外,如《海上鋼琴師》一樣,是一部要用心去聽的電影。
本片取材於義大利一位著名電影音效師的真實故事。劇情簡單,說的是主人公米可在十歲時的一場意外,致使雙目失明,而後在父母師友的關愛下漸漸挖掘出在電影音效製作方面的天賦。
電影氣氛舒緩,善於捕捉細膩的情節。故事人物的每一寸感想,通過意象唯美的畫面、和諧的配樂層層剝筍。
「褐色,就如樹皮,摸起來有點粗糙。我喜歡藍色,就像踩著單車時,微風拂過臉頰的感覺……藍色,也是大海的顏色。」米可憧憬的是心靈的自由。
失明是悲慘的。而這部電影卻不用這個去鋪開話題,賺取觀眾的眼淚。童趣是這部電影的基調。因為有愛,就有晴朗的天空,再大的悲哀不過是一時遮蔽的烏雲罷了。
這也是本片格調不俗一面,不刻意製造悲傷氣氛,讓人一哭到底。而是告訴你什麼是夢想、勇氣和愛。
童趣在整部影片中無處不在,米克一進學校就跟小夥伴打架,和同伴偷偷溜進校長室偷錄音帶,學黃蜂的嗡嗡叫聲,騎單車去劇院「聽」電影,組織一群同學進行音頻劇的創作……無不讓人回憶起生氣勃勃的童年。
雖是盲人,可他們那顆心卻無比清
朗,他們執著於自己的興趣,追求著自己的夢想,彼此關愛。不屈服於陳腐的校規。否則,這個世界只可能多了一個編織工,而少了一位電影音效大師。
如我,很多人童年夢想,隨著童年的逝去而完全褪色。也許,夢想不在乎大小與時限,而在於熱情和勇氣,也算是生活的一種態度吧。
讓人感動的是,唐老師付出的關愛。他能夠寬容米可的任性,並時時鼓勵著他,逐漸使他內心生長出一股力量。
「米可,無論你到什麼地方,一定要堅信自己身上的天賦……」叔本華說,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人格完善過程。(這里的人格,是一個更廣泛的意義,例如關愛、寬容、誠信等等在內)。也許,電影想告訴人的就是這些。開頭提到這是要用心去聽的電影。(我坐在最後排,聲音特別大啊:)。通過一個個婉妙的音符將人物內心一層層傳遞給觀眾。
《聽見天堂》觀後感範文5篇(四)
觀看了《聽見天堂》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故事主要講的是主人公米可在他十歲那一年,因為好奇,玩起了家中的獵,結果不小心摔倒,誤扣了扳機而導致走火,從此,米可便只能與五彩繽紛的世界永遠告別,只能在特殊學校讀書。
人們常說:上帝關上了你的一道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米可無意間用雙手摸到了錄音機。漸漸地,他明白了錄音機的功能,也喜歡上了這個「神奇的小盒子」,並用它來領略這個多彩的世界。經過老師的幫助,米可最終成為了著名的電影音效大師。
是呀,正如電影里的唐老師所說:人有五個感官,為何只選擇其中一個?失去了雙眼,還可以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說,用大腦去思考。有些名人,像愛迪生,他兒時雖然生活艱苦,甚至被學校老師稱為「低能兒」,但是經過不懈的努力,他依然研究出了多項發明。
通過這部電影,也讓我想到了自己。我們身心健全,生活的也無憂無慮。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也許會嘲笑那些在某一方面有所缺陷的人。其實,他們和我們沒什麼兩樣,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諷刺、嘲笑他們呢?只要肯花功夫,肯努力,任何人都有追求夢想,取得成功的權利!
《聽見天堂》觀後感範文5篇(五)
看完《聽見天堂》這部電影,我的感觸很深,陷入了沉思。
《聽見天堂》是真人實事改編,講述了一個男孩米可出生於托斯卡尼,從小就熱愛電影,可因為一次意外眼睛失明,只能到政府規定的盲人特殊學校就讀。然而在唐老師的幫助下,他的心態和生活開始轉變,一個嶄新的世界為他而開啟。然而主張盲人不該擁有夢想的校長打斷了米可的夢想。雖然並不被校長認同,但米可仍為著夢想而努力,他的熱情逐漸感染周圍的同學,引導著他們重新定義自己的夢想與能力。雖然米可是盲人,但是他以一個盲人的身份,用聲音演繹生活,最終成為聞名全歐洲的聲音剪接師。
影片中我最敬佩唐老師。當米可無法適應自己是個盲人的事實時,唐老師告訴他,「人有五個感官,你不過是眼睛看不見了,為什麼要放棄別的感官呢?」;在米可屢次被校長打擊時,唐老師總是適時地出現,並肯定他。而他最後決定做他自己認為正確的事,而不是服從於校長。
而我心中又有一股憤怒。片中,在校長的眼中,孩子們就該好好地走大人們已經規定好了的路,而當他無法改變米可的時候,就把米可趕出學校,不要讓他帶「壞」了別的盲人孩子。雖然他同為盲人,但他在與唐老師的對話當中大聲呵斥「因為他們是瞎子!」說明他早已經被當時黑暗的社會吞沒了。
當時的社會使盲人只能到政府規定的盲人特殊學校就讀,否則就算是犯法,這就是對盲人的不公平與歧視,義大利直到1975年經過數年的壓力後才通過律法廢除盲人學校,這才讓盲人能進入一般學校就讀。而還有社會中許多這種類似的對殘疾人的不公平現象呢?
3. 那天的氛圍電影講了什麼 那天的氛圍電影劇情介紹 評價怎麼樣介紹
由曹圭章編劇執導的愛情喜劇電影《那天的氛圍》由柳演錫、文彩元、趙在允、朴珉宇、李妍斗、柯得熙、李海英等加盟出演。
那天的氛圍電影講了什麼 那天的氛圍電影劇情介紹 評價怎麼樣介紹
影片主要講述了偶然於KTV中相遇的一對男女,在釜山度過了率真淡泊的24小時。以美麗的海濱城市釜山為背景,全面描述了男女主人公從相遇到相戀再到分手的愛情故事。
網友熱評: 不知道為何這部片評價不高。兩位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文彩媛即使臉有點肉肉的看著也還是很美很舒服。風景美,劇情雖然略為老套,但起承轉合還是做的極為扎實的,比很多國產愛情片的做作實在好太多。晚上或者周末看還是很令人輕松愉悅的。
4. 電影《那天的氣氛》片中那首英文歌曲
If You Love Me Let Me Go
播放
歌手:Colbie Caillat
語言:英語
所屬專輯:Gypsy Heart Side A
5. 經典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長篇影評
《天堂電影院》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執導,菲利浦·諾瓦雷、薩瓦特利·卡西歐等主演的的劇情片,我為大家帶來幾篇《天堂電影院》 觀後感 供大家閱讀。下面是我為你們整理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更多「天堂電影院」的相關 文章 推薦【↓ ↓ ↓ 】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5篇長篇影評
《天堂電影院》5篇專業影評分析
老電影《天堂電影院》5篇影評分析
《天堂電影院》1000字大學生觀後感
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1
童年的多多和天堂電影院的放映員阿爾夫萊多有著命中註定的緣分,小多多對放映室充滿了好奇,阿爾夫萊多審片,剪切親吻片段,對光,舉手投足間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多多的人生。啟蒙的 教育 在小孩子的童年記憶里是很難泯滅的,天堂電影院在那個時代的鄉鎮是人們最熱忱的,最依靠的娛樂生活場所。他們瘋狂地聚集在電影院門前,電影從來不單單充當一個娛樂品,它還是人們的一個精神寄託,一種宣洩感情的媒介。在電影院里人們能夠嬉笑怒罵,能夠看到感人肺腑處痛苦流淚,暗自悲傷,看到滑稽無厘頭處,又會毫不忌諱地仰面大笑,人們看電影里的戲,戲里人又在看外面的世界。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童年的多多喜歡上了電影這個東西。
小多多用媽媽買給他東西的錢用作了看電影,提到媽媽,在影片我覺得她是一個其實是個平凡卻又悲情的人物,她苦苦守著丈夫歸來,卻盼來了死訊,這對一個為人母的女人來說是一個很打擊性的事。也反映了那個年代的給一些家庭帶來的災難和不幸。母親期望孩子乖乖的,因為她自己已經心力交瘁,但是得知自己的孩子跑去看電影,打他情理之中。這個時候阿爾夫萊多出現了,他用他的幽默和善良幫小多多避過一難。從小缺少父愛的小多多,是這個男人給了他啟蒙的教育,給了他機會能夠與自己喜歡的電影結緣。
影片中有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情節,當人們蜂擁在電影院門口爭吵著要看遲放的電影,就在這個時候,阿爾夫萊多將光聚到了窗外,影像照到了建築的牆上,人們詫異,不可思議,歡呼,亢奮。人們對著牆歡笑,電影的魅力就是這樣,不管它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它永遠是這么受青睞,那麼浪漫,阿爾夫萊多的此舉,填補了人們的空虛不滿,也讓小多多目睹了他的善良純粹的人性。但是有時候老天卻喜歡作弄人,一個凡人的善舉卻被無辜地釀造成一個災禍,火燒了膠卷,燒到了阿爾夫萊多,燒毀了天堂電影院,也燒了人們的精神寄託,小鎮沉默了,人們沉默了,大火燒了很多人的夢。直到天堂電影院的重生,人們又能夠但是有些人的命運就將從此改變,比如阿爾夫萊多。他瞎了眼卻沒有盲了心,他瞎了眼卻見證了薩爾瓦多的成長。影片中薩爾瓦多的感情很好萊塢式,那份懵懂的,青澀的,熱烈的,卻又糾結的。感情在薩爾瓦多的詮釋下變成了電影朦朧的的畫面,是巷口的守望,是放映間的邂逅,是滂沱雨中的熱吻。感情是個成長路上的烙印,等待,煎熬,失落,幸福,是必然,但是現實有時就像剪刀,殘忍地剪掉心裡剛剛茁壯的感情萌芽。我想中年的薩爾瓦多想到曾深愛的女孩,必須很心酸吧。空曠的廣場,嘴角的鬍渣,掉漆的行李箱,靜
謐的氣氛,灰白的色調,凝固了一般讓人心裡失落,導演這樣的安排讓人悵然若失,對時過境遷的唏噓不已。懷舊的印象貫穿了整個影片。
薩爾瓦多回來了,心中慘淡的阿爾夫萊多卻要他離開,阿爾夫萊多明白只有外面的世界適合他,鴻鵠之志不能在一個有限的空間里被抹殺掉,追求自己熱忱的,渴望的,就要定位在更高更廣的方向。他的成功與阿爾夫萊多的先見是不可分割的。阿爾夫萊多是前輩,是朋友,是導師,盡管他的人生並不是那麼地幸運,但是他用自己平凡的閱歷,平凡的說教改變著引導著薩爾瓦多的人生,就是這么簡簡單單,單純的,卻就是這樣平凡的人是影響自己一生的。
長大的薩爾瓦多沉浸在事業之中的時候,阿爾夫萊多也是欣慰的,而他自己的生活就像熄滅的蠟燭,失去了光輝被塵封在歲月的記憶中,他真的只是一種回憶。阿爾夫萊多悄然離開,連同天堂電影院一齊消失在塵埃中。禮葬上,薩爾瓦多回顧了當年那個有著自己深厚情意的天堂電影院,重拾多年的記憶,座椅上人們的歡笑,影屏上唐突的被掐掉的接吻場景痕跡,充滿神秘的獅子頭,放映間的戀人之吻,阿爾夫萊多的背影……眼前的一切都物是人非了,即使氣氛靜謐,但看的人心裡的那份懷舊感會一向涌現,變成一曲動人的輓歌。
天堂電影院,帶著阿爾夫萊多去了天堂,在那裡他能夠做他平凡的電影事業。電影的最後,是阿爾夫萊多留下的所有他以前剪切掉的吻戲,一個個吻,連貫地串在一齊,它們記載了多少電影的情濃,記載著死去的人的余溫,記載著青年阿爾夫萊多的心酸而熱烈的感情,記載著多年來人們的完美願景……記載了太多太多的回憶,我想只有經歷過的人會懂。
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2
那被放逐的夢――《天堂電影院》
三十年後,你會是什麼模樣你會躺在誰的身邊夢到的又是什麼樣的 故事 你會為誰哭泣為誰而歡欣誰將牽著那手,誰將親吻那唇,誰的耳朵聆聽你美妙的聲音,誰的眼睛注視著你的面龐
三十年後,功成名就的導演薩爾瓦迪維塔在睡夢中醒來,被告之阿爾弗雷多的死訊,默默地起來,看著一片黑暗。閉上眼睛,過往歲月的片段彷彿斑駁的影片飄忽而過,那初戀的女孩,那等待著的母親,那些熟悉的居民,那久不曾回去的故鄉小鎮,每個細節都那麼生動鮮活;驀然發覺,原先自己一向就在原地,從不曾離開過。
薩爾瓦迪維塔回到了故鄉的家中,等待了三十年的母親放下手中未織完的毛衣,蹣跚著跑過去擁抱兒子,慌亂中卻忘記把線頭放下,於是那毛衣任毛線拉扯,一圈圈縮小,歲月也隨著那毛線,倒流回三十年前。那時的薩爾瓦迪維塔還是那個小鎮上的多多,一個愛看電影的孩子。電影放映員阿爾弗雷多教會了多多放映電影,放映著那些被神甫刪去親吻鏡頭的感情故事,放映著那時小鎮上人們唯一的夢幻世界。然後多多戀愛了。
多多愛上了艾蓮娜,卻不敢向這位美麗的銀行家的女兒表白。他把心事向阿爾弗雷多傾訴,阿爾弗雷多給多多講了一個關於士兵和公主的故事:「一個士兵愛上了高貴的公主,最後有一天,士兵向公主表白。驕傲的公主說:假如你在我的窗下等待一百個日日夜夜,我便屬於你。士兵聽了便一日、二日、十日、二十日等下去。公主每晚往外看,無論雨雪風霜,他動也動,九十天過去,他變得完全蒼白、枯槁,淚水從臉上流下來,最後,在第九十九天晚上,軍人站起來,離去了!」
這是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阿爾弗雷多讓多多不要問為什麼,自己想,想明白了再告訴他。於是多多開始那個士兵一樣的等待,日復一日地站在艾蓮娜的窗下,等待著他的姑娘敞開窗戶。最後姑娘被多多的執著所感動。「大抵好物難長久,彩雲易散琉璃脆」,多多的初戀遭到了艾蓮娜父母的反對,最終兩人斷開了。
應對著大海,眼睛失明的阿爾弗雷多對失戀後鬱郁寡歡的多多說:「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幸福的星辰。天天待在這個小鎮上,會以為那裡就是世界的中心,你會相信事物永遠不會改變,會變得比我更盲目。然後你離開,一年、兩年,當你回來時,一切都改變了。你與這土地的聯系已斷,你要找的已不在了,原先屬於你的也不復存在。」也許這也正是那個士兵和公主的故事好處之所在。
第一次遇到這部片子,是一個放學後的下午,那時我還是個高中生,趁著父母還未回家,偷偷地打開電視機,立刻被電視里這不知名字的電影吸引,看到一半,卻聽見父母的腳步聲,只好匆匆關上電視。沒有開頭和結尾,這部片子像迷一樣繚繞在我的腦海里,年少的我以為士兵之所以離開,是因為尊嚴。很久以後,我才明白,在愛面前,尊嚴是一個吊詭的字眼。在我工作的第一年,偶然的一次機會,讓我再次遇到這部當時不知名字的片子,再一次聆聽了那個故事。是的,此刻我能夠說我明白它的好處了。
愛不是佔有,愛是一種夢,一種能夠永恆的夢。人生是那樣的艱難,而愛是那樣脆弱,當你佔有它,那麼難保那愛會慢慢腐壞,破碎。我曾眼見了那麼多感情的聚合離散,眼見了現實是如何把愛慢慢剝離、扼殺,最後變成了隱瞞和怨恨,我懷疑這世上真有那麼幸運的一對,能夠一樣的堅強和執著,來保護他們的感情。那麼把愛埋藏在心裡,成為那一生追逐的夢,在愛還在盛開的時候,像那士兵一樣轉身,離開。那麼經過歲月的磨礪,濾去那些平淡無奇和讓人厭惡的,在人生的最後留下一個驚心動魄的感情記憶。就像《卧虎藏龍》里李慕白說的:「當你握緊拳頭,你什麼都得不到;當你松開,你得到全世界。」正因為如此,我們也該能理解,為何阿爾弗雷多要對艾蓮娜撒謊,扼斷那段感情最後一絲期望。
於是年少的多多離開家鄉,帶著愛之夢一齊被放逐。「別回來,不要想念我們,不要為鄉愁所牽絆。假如你真回來,不要來見我。不論你將來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敬業樂業,就像當年還是小鬼頭時,一心一意愛護放映室那樣。」光陰彈指,剎那芳華,三十年後的多多雙鬢斑白,聲名顯赫,他身邊不乏女人,卻一向不曾結婚。多多的母親說:「每次都有不同的女人接我的電話,但是我聽得出,那裡沒有愛。」是的,沒有愛,三十年的放逐,用孤寂來保護心底的夢。多多再回到當初的小鎮,除了年邁的母親和破敗的天堂電影院,再也沒有熟悉的東西。原先只有自己一向留在原地,原先只有自己從未曾離開。
多多在即將被拆毀的天堂電影院里徘徊,撫摩著每一件黯淡卻熟悉的器物,以前那裡盛滿了他年輕的快樂和關於她的記憶。是的,曾在那裡擁抱她;是的,曾在那裡親吻她;是的,曾在那裡與她做愛。多多獨自看著阿爾弗雷多送給他的禮物,那是以前被神甫搖著鈴鐺要求刪去的親吻片段。看著銀幕上那以前的人物在老舊斑駁的影片里纏綿繾綣,深情擁吻,多多最後微笑著流出眼淚。最後片子里出現了當年多多拍下的艾蓮娜的影像,那樣美麗,那樣幸福,一點都不曾老去,就彷彿是夢一樣。
據說這部電影有兩個不同的結尾,其中一個是多多最後見到了昔日的愛人,依然美麗,擁抱著化解了一切誤會和遺憾。但是,三十年過去了,你要找的已不在了,原先屬於你的也不復存在,又有什麼可見的呢。「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執 手相 看,也必是無語凝噎。以前握過的紅酥手早已老朽粗糙,那皓齒紅唇,那善睞明眸、如黛娥眉,早已不復舊觀,而以前熾熱愛戀的心也早已屬於他人,屬於她的孩子和家庭了,罷了罷了,相見真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於是我還是愛著另一個結局,在當年等待的窗下,多多撥通了艾蓮娜的電話,卻激動著說不出話來,第二次才開口問候。「我們都老了,還是不見的好。」三十年後的艾蓮娜如此說。《情人》的最後,在多少個歲月之後,女主角的情人來到巴黎,撥通她的電話,告訴她只是想聽聽她的聲音,他說他和從前一樣,仍然愛著她,說他永遠無法扯斷對她的愛,他將至死愛著她。
天堂電影院最終被拆毀了,所有關於年輕時代的一切聯系都已經消亡,那小鎮,那天堂電影院,那初戀的愛人,都成了一個夢,一個畢生放逐的夢。阿爾弗雷多用那樣決絕的辦法,抽離了現實的愛,把它變成了多多的一個夢,讓多多成為一個追逐著夢的人。用三十年的孤寂,換來功成名就,換來心底的那份愛的永恆。
但是,換做是我,我依然貪心地期望著能遇到那一樣堅強和勇敢的情侶,來一齊保衛現實中的感情;三十年的放逐,三十年的孤寂,永恆的虛幻之愛和功成名就,於我寧可換取剎那的耳鬢廝摩,平平淡淡地在小鎮當著電影放映員,和心愛的女子一齊生活。就算是多多,也是如此想的吧。
「這討人厭的夏天何時才能結束,在電影里它早已結束了。」多多不明白電影和人生不同,人生的炎夏要更漫長酷熱。「人生不是電影,人生比電影苦多了!」現實是苦難而乏味的,寄寓我們夢想的天堂電影院終將坍塌,我們不能在現實里實現那些夢,就只能帶著夢放逐,漂泊在這個荒謬和苦難的世界裡。這個世界是虛妄的,真實的惟有陪伴著我們放逐的心底的夢。
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3
在靜靜的放映廳里,我看著《天堂電影院》,淚在不知不覺中落了下來。 三十年算不算太久,我不知道,但這樣的等待讓我動容,我本來是准備笑著看完整場電影的,卻在退場時淚流滿面。
或許,每個人都會害怕等待的落空,就像《天堂電影院》里的老放映師艾弗達講的那個故事一樣,一位發誓用100天的等待來換回一位公主的愛情的男子卻在等待後的第99夜悄然離去,"因為他害怕當第100天來臨時,聽到的是公主拒絕的聲音。"他害怕接受這樣的結局,所以他選擇了離去。與其讓希望徹底破滅,還不如讓自己存有一絲幻想。
與艾弗達講的故事中的男子相反,影片中的主人公多多從來也沒有放棄過等待與追求,他一直在積極地等待和追求著屬於自己的愛情,無論是最初的相遇還是錯失後的苦苦尋找……即使是三十年的久別。
三十年後,已成了著名導演的多多,重返家鄉見到容貌酷似艾琳娜的女孩子時,那難以言述的詫異、激動和心痛洶涌而至,出現在眼前的彷彿三十年前攝影機中的艾琳娜的形象。酒杯自手間遽然而落,一地晶瑩的碎片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終於見面了,在寧靜的海邊,艾琳娜彷彿有所預知般地來到了多多的面前,他們在汽車里寂寞地相擁。"你還是那麼漂亮。"多多說。這忽然讓我想起了葉芝最著名的一首詩《當你年老的時候》中的兩句"多少人愛你年輕歡暢時的容顏,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臉上蒼老了的痛苦的縐紋,愛你那朝聖者般純潔明凈的靈魂。"我想這才是世間真正的愛情,超越了時間的遙遙無期,超越了空間的層層阻隔,也超越了生命的無常和冷漠,這是一種任何歲月、任何破壞、也無法抹去的永恆的印記。
影片的結尾是一盤在多多童年時禁放的鏡頭剪輯的放映帶,當一個個快樂或悲傷或感懷或調侃或憂郁或深情的接吻鏡頭在屏幕上紛至沓來時,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已經放過了的情節:我想起了小時候好奇地爭著要被剪鏡頭膠片的多多,我想起了初遇時那拿著攝像機拍著艾琳娜一顰一笑的多多,我想起了單戀時在雨中苦苦等待著艾琳娜能打開窗子給他一個微笑的多多,我想起了熱戀時看到艾琳娜在大雨滂沱中趕到他身邊時興奮的多多,我想起了因找不到艾琳娜而在艾琳娜家門口狂呼著艾琳娜名字的多多,我想起了悲喜交加時酒杯自手間滑落的多多,我想起了重逢時再次凝視艾琳娜說"你還是那麼漂亮"的多多--我終於理解了片末在只為他一個人放映影片的影院里哭泣的多多。
《天堂電影院》講述的不僅僅是電影發展的歷史,也不僅僅是多多的情感歷程,它要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成長。從天真無邪走向浪漫理想,再歷經理想實現或者破滅,從童年走向青年、中年,直到老年,從離開家人到重返故鄉,我們都在漂泊中尋找停靠,停靠過後又開始漂泊。有希望的產生,也有希望被打破,不變的只是這簡單、反復的循環。
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4
年輕是一種資本,而懷舊只屬於老年人。
當一個世界坍塌的時候,你總會看到一些人在哭,而另一些人的臉上,掛著笑。那笑的,總是年輕人,因為他們向前看著,舊世界的毀滅,意味著新世界的誕生。
不知道為什麼,看完《天堂電影院》,腦海里最深的畫面,竟是當電影院倒塌時,那一張張年輕人的笑臉,那轟然的掌聲彌漫在硝煙四起的小鎮,伴隨的,是年老的人們的嘆息。
天堂屬於懷舊者,因為那是過去一種朴實而純真的理想。過去猶如夢境,因此它才美麗。時間會美化一切殘忍的東西,給痛苦戴上朦朧的面紗。
年老的艾佛特對年輕的沙維圖說:「你如此年輕,世界是你的。而我老了。我不要再聽你說話,我要聽別人談論你。 」如此誠摯的一片心,隱藏的,卻全是對未來的憧憬。只有年輕才是永遠向前看的,在綿延的時間之流中,是對信仰的一點樂觀和希冀。
於是沙維圖走了,帶著失落的愛情和一顆受傷的心,從此不再回來。
如果沒有對永恆的期待,那麼愛情只是過眼煙雲的一場夢幻,可是,留下那一點期待,人生從此就背負上如此沉重的十字架。
不朽的十字架,沙維圖怎麼可能不明白?電影中一晃眼的三十年,在現實中卻是真真切切的三十個三百六十五天。剪輯去了平庸、瑣碎、現實的細節,於是,三十年前的過往成為如此美好的一段故事。
可惜的是,那隻是故事而已。
孩子們總是喜歡童話,他們沒有過去,無暇回憶那並不豐富的人生,他們期待著聽到「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樣的結局。年少的時候,是決不會去想,其實那結局僅僅是一個開始,而真正的結局,是書寫背後的無盡瑣碎和煩惱。
國王也有可能某天戰死沙場,留下寡居的皇後獨守空房。他們的孩子可能是痴呆,王宮花園的某個角落,愛情正在腐爛變質。有一天,當所有人都老了,只有布滿皺紋的眼角還閃爍一點清澈的餘光,也許只有這時候,才是書正結局的時候。
可是大家都不愛聽這樣的故事,年輕的人們,樂意見證新世界的誕生,卻不願去緬懷那個曾經充滿著快樂的舊世界。當我們去緬懷的時候,或許,我們的心已經老了。
我想我就是這樣。
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5
看完這部片子以後感覺有太多的話要說,然而卻一齊涌在心裡,纏在一塊,不知先說哪個好。
天堂,對於人們來講是一個什麼概念哪?是一種極致的境界,是每個人都想要去的地方,然而片子卻巧妙的營造出了這樣一個天堂,一個專門看電影的天堂,在那個年代,我想他們唯一的娛樂和最大的快樂就是來自那個小小的破舊的電影院吧,在那時那地,它就是人們的天堂。
片中有兩條感情線,多多與愛弗特,多多和艾琳娜,到此刻我也說不出哪條線才是片中的主要線索,或許兩個都是吧。
多多與愛弗特
多多的父親在戰爭中犧牲了,多多年輕的媽媽不得不帶著多多和多多的妹妹艱難度日,小多多聰明可愛,對電影和那個叫做天堂的電影院充滿了興趣,盡管多多媽媽並不支持他,甚至是相當地反對他,可多多依舊一有時間就鑽進電影院,多多並不只是為了看電影,他更大的興趣在於電影的製作過程。天堂電影院放電影的愛弗特並不是一個十分和藹的人,甚至是有些粗魯,雖然他很喜歡多多,但是在多多媽媽的警告下,他並不讓多多接近他。即使是這樣,多多也能很簡單地掌握放電影的技巧,一次偶然的機會,多多在考試中想要挾,於是,愛弗特便開始了多多的電影之路。
他們之間的感情就好像父子一樣,愛弗特教多多放電影,而在一次意外的大火里,小多多也冒著生命危險奮力救出了愛弗特。多多長大了以後,正是愛弗特用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才使多多有機會出去闖盪,成就了自己的大事業。然而,對於愛弗特的這個做法,我並不十分贊成。沒錯,多多在事業方面確實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是,這些年他並不快樂,他生活在許多女人之間,然而,那裡並沒有他所愛的人。人這一生,事業雖然無比重要,可快樂卻是人生最終和一向所要追求的。愛弗特死了,多多回來看望,愛弗特的太太說,從多多走後,愛弗特總是叨念著多多,可卻從不肯提過讓多多回來,即使是在他生命垂危時,他仍然期望多多以事業為主,他如此愛多多,卻都不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讓多多分心來看他,他對多多的愛,他的用心良苦,不只是多多,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再責怪他當時的那個善意的謊言的。
多多和艾琳娜
一段孽緣,一段美麗的孽緣。多多與艾琳娜相識,相愛,卻沒能相守一生,這未免讓人覺得有些遺憾。他們是經歷了很多坎坷的,然而最後卻由於種.種原因,他們竟然都各自帶著對對方的誤解度過了30年,最後,在人到花甲的時候才解除了誤會。在多多事業有成再次回到家鄉的時候,看見了那個酷似艾琳娜的女孩,手中的酒杯掉在了地上,這就證明了多多對艾琳娜的愛並沒有因為時間而淡化;再說艾琳娜,她在電話中拒絕了多多,可卻能在第一時間在海邊找到多多,兩個人的默契依舊如故,他們都還深愛著對方,然而,一夜的溫馨過後,一切卻又都恢復了正常。這個故事很容易讓我想起了《半生緣》的結局,男女主人公同樣是多年以後重新相遇,短暫重逢,最後各自回到了倫理的軌道上,各自過各自的生活。
世界真的不很大,艾琳娜的另一半竟然是多多的小學同學,一個5乘以5得 聖誕節 的傢伙,但是不管是個怎樣的傢伙,艾琳娜已經有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她不管自己有多愛多多,卻只能跟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過完剩餘的人生。其實,這樣的結局也許就是最好的結局了,此刻不是有句很時髦的話嗎?「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以前擁有」,是呀,他們擁有過,他們有太多的回憶供他們去細細品位,他們之間已經沒有隔閡,他們完成了年輕時候為完成的夢想,這對他們來講就足夠了。
那個故事
愛弗特給多多講的那個故事留給了我很深的印象,一個士兵,愛上了一個公主,這兩個身份就足以說明了這段姻緣並不是一段快樂簡單的緣分。士兵發誓,要在城樓底下守候公主100天,如果100天公主還沒有出現,那麼他就放下就段感情,士兵果然這樣做了,他歷盡了千辛萬苦,風雨無阻,然而,就在第99天的時候,他放下了。()多多問愛弗特,愛弗特沒有回答。我也沒有很明白,我猜的是,99天,士兵為公主這樣地吃苦受罪,可公主卻無動於衷,這樣的感情,即使到手了又能怎樣?然而,似乎我這個想法太自私了。最後,多多明白了,因為士兵害怕當第100天來臨時,聽到的卻是公主拒絕的聲音,他害怕承受這樣一個結果,所以他選取了離去,他寧願讓自己對這段感情充滿了幻想,而不是絕望。因此,在多多同樣守候在艾琳娜窗前的最後,多多也選取了離去,只是同士兵命運不同,艾琳娜實現了多多的願望。
最感動的情節
本片中感動的情節實在是數不勝數,然而最另我感動的是多多和艾琳娜在海邊的重新相遇,他們彼此看著對方的眼神,在誤會並未解除時,卻不能從他們的眼神中讀出絲毫怨恨,有的只是對彼此的想念,應對已經人老珠黃的艾琳娜,多多說:「你還是那麼漂亮。」除了因為他們之間偉大的愛,沒有其他任何理由。
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愛弗特對多多說,「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一句話道出了現代人的心聲,生活,確實不是那麼容易的,人生有太多的無奈,生離死別,愛與不愛,走與不走,分與不分,太多的抉擇,人從出生開始就註定了要奔波一生。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人出門旅行,一開始他只帶了一個包袱,之後,沿路上,他又撿起了很多包袱,越來越重,可包袱還在不停地增加著,人沒有任何辦法,他只能背著,因為如果一旦他扔下了,那麼在前方的道路中需要這些包袱的時候就措手不及了。這就像人生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職責越來越重,但是,你不能扔下它們,因為它們是你的牽掛,沒有了這些牽掛,你的人生也就沒有好處了。生活就是這樣的,充滿了矛盾,只有妥善地條理好了,才能過上充滿好處充滿快樂的人生。
經典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長篇影評相關文章:
★ 經典電影《天堂電影院》觀後感5篇長篇影評
★ 經典老電影《天堂電影院》5篇影評分析
★ 《天堂電影院》5篇專業影評分析
★ 《天堂電影院》1000字大學生5篇觀後感
★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七年級作文
★ 老電影《天堂電影院》大二寫1000字觀後感作文
★ 影評《天堂電影院》電影講了什麼故事
★ 《天堂電影院》300字學生觀後感
★ 《囧媽》觀後感最新影評10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6. 韓國電影《那天的氛圍》百度雲資源,謝謝,緊急求
《那天的氛圍》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dW6yJ--c_fdixd6R3AImPg
《那天的氛圍》是由曹圭章執導,柳演錫、文彩元主演的愛情電影,於2016年1月14日在韓國上映。
7. 《聽見天堂》觀後感
《聽見天堂》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聽見天堂》觀後感範文(通用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幸在運河影評院觀看了《聽見天堂》。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名叫米可的義大利男孩,因為一次意外事故,眼睛只能看見物體模糊的影子。根據法律規定,米可只好進了盲人學校。盲人學校的校長堅信自己的教育方法只讓學生學習紡織和接線,因為他認為,盲人不會獲得自由。一次關禁閉,米可意外地發現了一台舊錄音機,在唐老師的點撥下,他把興趣轉向了錄音。後來,米可提出在校慶大典上表演錄音話劇,得到了夥伴的支持,幾經波折,在校慶那天,向父母們展現出了一個神奇的聲音世界。
「千里馬常有,然伯樂不常有。」唐老師那句「人有五個感官,你不過是眼睛看不見了,為什麼要放棄別的器官呢?」就是因為唐老師的這句話讓米可重新點燃了生活的希望,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夢想。
小時候的我,有許許多多夢想,但,大多都隨著時光流逝而漸漸消失。而米卡沒有放棄夢想。他堅持他努力,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做一位聲音剪輯員!
夢想,要去努力實現。
前些天看了一直想看的電影《聽見天堂》,這是一部義大利的影片,雖然我不懂義大利語,但絲毫不影響我看原語言版本,我可以從屏幕上的中文字幕去理解故事情節。以前一直覺得天堂是用眼睛看到的,看完電影才知道原來天堂也可以用耳朵來「聽」。
故事主要講的是主人公米克在他十歲那一年,趁家裡大人不在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玩起了家中的獵,但是卻不小心摔倒,誤扣了扳機而導致獵走火造成了終生遺憾。從那以後,米克陷入了巨大的黑暗中,這一度讓米克失去了生活的動力,因為米克一直有個當電影大師的夢想。
「告訴你一個秘密,我注意到音樂家在彈奏時,他們會把眼睛閉上,為什麼?這樣可以感受更強烈的音樂,音符會蛻變,變得更有力量,音樂彷彿變成具體的觸感。你有五個感官,為什麼只用一個呢?」這是影片中對米克影響最大的一段話。也正是聽了這些話以後,米克開始正視自己已經是一個盲人的事實,然後開始去改變,努力開始新的生活。感動我的是米克哪怕失去了光明卻始終存在對自由的渴望、對生活的嚮往。他的眼睛是盲了,但是他無時無刻不充滿了活力,充滿了想像力與創造力,誰都沒有權利剝奪他表達自我的自由。在我看來,這種改變與適應是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對抗精神,也是一種對未來無限可能的探究精神。而對於我們這些健全的人來說,大部分人在日復一日的瑣碎的生活中消磨掉了對生活的勇氣,碌碌無為,也因此丟掉了創造的能力。
西方人常說,上帝在關上你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是的,缺陷也是另一種美。早晨迎著朝陽開始新的一天,耀眼的陽光、藍色的天空、黑色的柏油路,我能清晰的看到這么多東西,但是我似乎從來沒想過這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因為當我們擁有時,往往忘記了珍惜跟感動。
人無完人,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缺陷,既有先天性的,也有後天某種原因造成的。有缺陷的人都比較自卑,事實上,只要你有勇氣與毅力,正視自己,努力拚搏,還是可以獲得成功的。斷臂的維也納依然楚楚動人,折翼的天使更加美麗。缺陷是一筆財富,既然無法改變,我們就換個角度去欣賞它,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包容它,接納它。缺陷也是生命的另一種賜予,肯定它,相信它,用缺陷來造就自我的另一種完美。有時候失去一樣東西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好與壞的界定只是我們對待事情的態度。就像殘疾與否沒有區別,只有有夢想的人跟沒有夢想的人。
輕輕的閉上雙眼,打開耳朵,用心聆聽,你會聽到來自天堂的聲音,溫暖而有力。
今晚看了《聽見天堂》。看之前,我瀏覽了一下電影簡介。本認定是一部勵志片,也醞釀好了「悲憤」的情緒去看。而看著看著,我卻發現這些純系個人偏見。這更是一部有趣的童年故事片。除此之外,如《海上鋼琴師》一樣,是一部要用心去聽的電影。
本片取材於義大利一位著名電影音效師的真實故事。劇情簡單,說的是主人公米可在十歲時的一場意外,致使雙目失明,而後在父母師友的關愛下漸漸挖掘出在電影音效製作方面的天賦。
電影氣氛舒緩,善於捕捉細膩的情節。故事人物的每一寸感想,通過意象唯美的畫面、和諧的配樂層層剝筍。
「褐色,就如樹皮,摸起來有點粗糙。我喜歡藍色,就像踩著單車時,微風拂過臉頰的感覺……藍色,也是大海的顏色。」米可憧憬的是心靈的自由。
失明是悲慘的。而這部電影卻不用這個去鋪開話題,賺取觀眾的眼淚。童趣是這部電影的基調。因為有愛,就有晴朗的天空,再大的悲哀不過是一時遮蔽的烏雲罷了。
這也是本片格調不俗一面,不刻意製造悲傷氣氛,讓人一哭到底。而是告訴你什麼是夢想、勇氣和愛。
童趣在整部影片中無處不在,米克一進學校就跟小夥伴打架,和同伴偷偷溜進校長室偷錄音帶,學黃蜂的嗡嗡叫聲,騎單車去劇院「聽」電影,組織一群同學進行音頻劇的創作,無不讓人回憶起生氣勃勃的童年。
雖是盲人,可他們那顆心卻無比清朗,他們執著於自己的興趣,追求著自己的夢想,彼此關愛。不屈服於陳腐的校規。否則,這個世界只可能多了一個編織工,而少了一位電影音效大師。
如我,很多人童年夢想,隨著童年的逝去而完全褪色。也許,夢想不在乎大小與時限,而在於熱情和勇氣,也算是生活的一種態度吧。
讓人感動的是,唐老師付出的關愛。他能夠寬容米可的任性,並時時鼓勵著他,逐漸使他內心生長出一股力量。
「米可,無論你到什麼地方,一定要堅信自己身上的天賦……」叔本華說,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人格完善過程。(這里的人格,是一個更廣泛的意義,例如關愛、寬容、誠信等等在內)。也許,電影想告訴人的就是這些。開頭提到這是要用心去聽的電影。(我坐在最後排,聲音特別大啊:)。通過一個個婉妙的音符將人物內心一層層傳遞給觀眾。
觀看了《聽見天堂》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故事主要講的是主人公米可在他十歲那一年,因為好奇,玩起了家中的獵,結果不小心摔倒,誤扣了扳機而導致走火,從此,米可便只能與五彩繽紛的世界永遠告別,只能在特殊學校讀書。
人們常說:上帝關上了你的一道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米可無意間用雙手摸到了錄音機。漸漸地,他明白了錄音機的功能,也喜歡上了這個「神奇的小盒子」,並用它來領略這個多彩的世界。經過老師的幫助,米可最終成為了著名的電影音效大師。
是呀,正如電影里的唐老師所說:人有五個感官,為何只選擇其中一個?失去了雙眼,還可以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說,用大腦去思考。有些名人,像愛迪生,他兒時雖然生活艱苦,甚至被學校老師稱為「低能兒」,但是經過不懈的努力,他依然研究出了多項發明。
通過這部電影,也讓我想到了自己。我們身心健全,生活的也無憂無慮。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也許會嘲笑那些在某一方面有所缺陷的人。其實,他們和我們沒什麼兩樣,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諷刺、嘲笑他們呢?只要肯花功夫,肯努力,任何人都有追求夢想,取得成功的權利!
看完《聽見天堂》這部電影,我的感觸很深,陷入了沉思。
《聽見天堂》是真人實事改編,講述了一個男孩米可出生於托斯卡尼,從小就熱愛電影,可因為一次意外眼睛失明,只能到政府規定的盲人特殊學校就讀。然而在唐老師的幫助下,他的心態和生活開始轉變,一個嶄新的世界為他而開啟。然而主張盲人不該擁有夢想的校長打斷了米可的夢想。雖然並不被校長認同,但米可仍為著夢想而努力,他的熱情逐漸感染周圍的同學,引導著他們重新定義自己的夢想與能力。雖然米可是盲人,但是他以一個盲人的身份,用聲音演繹生活,最終成為聞名全歐洲的聲音剪接師。
影片中我最敬佩唐老師。當米可無法適應自己是個盲人的事實時,唐老師告訴他,「人有五個感官,你不過是眼睛看不見了,為什麼要放棄別的感官呢?」;在米可屢次被校長打擊時,唐老師總是適時地出現,並肯定他。而他最後決定做他自己認為正確的事,而不是服從於校長。
而我心中又有一股憤怒。片中,在校長的眼中,孩子們就該好好地走大人們已經規定好了的路,而當他無法改變米可的時候,就把米可趕出學校,不要讓他帶「壞」了別的盲人孩子。雖然他同為盲人,但他在與唐老師的對話當中大聲呵斥「因為他們是瞎子!」說明他早已經被當時黑暗的社會吞沒了。
當時的社會使盲人只能到政府規定的盲人特殊學校就讀,否則就算是犯法,這就是對盲人的不公平與歧視,義大利直到1975年經過數年的壓力後才通過律法廢除盲人學校,這才讓盲人能進入一般學校就讀。而還有社會中許多這種類似的對殘疾人的不公平現象呢?
我最喜歡的影視劇作品是一部名叫《聽見天堂》的電影。它講述了一個從小失明的孩子--米可,他從小出生在托斯卡尼,從小便熱愛電影,卻因為一次意外,而讓他不得不與黑暗為伍,只能到政府規定的盲人的特殊學校就讀,然而這一切的挫折直到他在學校找到一台老舊的錄音機開始轉變,一個嶄新的世界為他而展開。然而這個生命中重新點燃的希望卻被主張盲人不該擁有夢想的校長硬生生地打斷。即使不被認同,米可仍是朝著夢想邁進,他的熱情逐漸感染周圍的同學,引導著他們重新定義視障者的夢想與能力。
影片中米可那盪人心腹的話語令人刻骨銘心。「褐色,或許就像樹皮,摸起來有些粗糙。喜歡藍色,就像踩著單車時,微風拂過臉頰的感覺。藍色,它是象徵著天空和大海的顏色。」他所憧憬的是心靈的自由。
失明是悲慘的。而這部電影卻不用這個去鋪開話題,賺取觀眾的眼淚。童趣是這部電影的基調。因為有愛,就有晴朗的天空,再大的悲哀不過是一時遮蔽的烏雲罷了。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就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只是有時候我們會被現實中的冷落和自卑所蒙蔽,擁有的時候並不知道它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只有到真正失去它的時候,你才會感到,其實它早已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及生命。高雅並不是建立在物質之上的,只有對人內心的挖掘才可以獲知生的意義。即使自己平凡又怎樣,一定要成為那樣的人嗎,他們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是因為他們的出生?我想我會盡力拚搏,不讓自己淪落到社會底層,如果、如果我更加努力呢?只要我努力,我將離成功近,觸手可及。當我快要走進成功的時候,我想我會覺得我自己很幸運,因為對我來說從來就沒有任何安全感,於是我只能被迫向前走,我必須這樣做。世上沒有回頭路,當我意識到這點我就想,那麼好吧,我要盡我的所能努力奮斗,看看究竟會怎樣。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很累。可是無論我們多累,或者別人對我們的處境有多大偏見,每天只是想熬過夜晚,直到太陽升起,這時一切可以重新開始,重新再來。生活總是這樣:一會兒所有東西都有意義,下一刻一切又都變了。人會生病,家人會離開,你的朋友會關閉曾對你敞開的那扇門。我坐在那裡,經歷過的那些快速的變化折磨著我,心裡卻沒有悲傷。不知從哪裡,也不知為什麼,一種異樣的感情偷偷地佔據了悲傷的位置,那就是希望。我想,如果生活可以變得很糟糕,那麼,它就可以變得更好。努力吧,我知道了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人時刻准備著告訴你事情應是怎樣的,什麼事情是現實可行的,但同時我也體會到其實沒有人知道事情的結果會是怎樣,除非他親自去嘗試了。
這動人心弦的清潔,讓多少觀眾的眼淚悄然落下;這震撼人心的故事,讓多少人認識到了生命的可貴。
《聽見天堂》是一部義大利的關於夢想與勇氣的電影,在這部電影裡面,我們看到了純真與希望。
在盲人的世界,興許剛開始的時候剩下是絕望。兩種對於我們來說的世界,恐怕是光明與黑暗的對比吧。
我想說,我認識一個小男孩,他叫米可,一個勇敢的孩子。
米可出身在窮鄉僻壤,但從小就有一個夢想,成為一流的電影大師。只因他是那麼的熱愛電影,然而上帝跟他開了一個最殘酷的玩笑。在他十歲那年,米可玩弄一支來復槍時不幸走火。鏡頭緩慢而又那麼的殘忍。即使再次看到那個場景,也會捂住耳朵,緊閉雙眼,不忍看到。"這僅是上帝開的一個玩笑嗎?"我想。也許是人生途中不可避免的考驗吧。
從此米可的世界是模糊的,父母再三決定把他送入盲人學院。只是,這樣的做法難道不覺得是對一個還是孩子的米可一種侮辱嗎?
對於才進學院的米可是不順利的。但他卻遇到了很好的老師,唐老師。曾在冬季交流會上,米可的作業受到了校長的批評。原因是米可拿了學校的錄音機。任性的孩子,在第二天沒去上課。唐老師去看望米可。米可躲在了床下面。但是不小心被老師看見了。唐老師為了滿足孩子的感受,特意對著空盪的房間喊了幾聲:"米可。"接著就坐在了床邊的椅子上。
"奇怪他跑到哪裡去了。我有東西要給他。嘿,給他留個字條好了。好,就這么辦。來,開始吧。""米可,我是你的老師。我代表你的同學們給你寫信,我們都非常的想念你。關於你對大自然的觀察作業,其實沒那麼糟。有點怪就是了。也許我們的批評太嚴厲了。所以我決定給你一個禮物。也許你會用的到。"唐老師把包放到地上,慢慢推進床下面。"但別告訴別人,這是我們的秘密。可惜米可不喜歡學點字,所以他看不懂我的留言。我想我還是拿走好了。"說完,便想將包重新拿回,米可拽著包不說話。
"我不應該帶走嗎?"唐老師輕聲問著。
"不要。"米可回答道。
"我真希望米可學會點字。那他就會讀懂我的留言了。他會好好學點字嗎?"
"會。"那個孩子應了聲。
"好極了。"說完,老師便走了出去。
這個老師啟發了米可的天然的物資,這個天分是別人沒有的。還記得因為被校長發現米可和他的朋友們在演習一個故事。錄音機被沒收,學校決定開除米可。米可對唐老師說:"我沒有和別人說你給我錄音機的事情。"
最後的表演,很精彩。每個家長將眼睛蒙住,一次特殊的表演,讓所有家長萬分感動。
最後的最後,場景再現,米可和他的朋友們一起奔向廣闊的草地,耳邊還回盪著那句:"米可,我們好想你!"不再是譏諷,只剩溫暖。
透過《聽見天堂》傳遞著一個共通的理念:不論處在何種狀態中,每個人都有勇敢去追求夢想的權利!
時間就在慢慢的流動,有快樂,有傷心,也有你一輩子都不想得到的事情,每分鍾,就可以讓你開開心心,但有時候,卻讓你獲得一生的不幸。
主人公是一個名叫米克的小男孩,他從小家裡經濟困難,他有一個偉大的夢想,就是能成為一位一流電影大師,他對自己的夢想從來都沒有過抱怨,可是上天就是不願意讓他為人生開啟一條路,讓他在一次意外負槍走火,而失明了,但他沒有放棄希望,就這樣,父母把他送到了盲人學校,他第一次觸摸了音樂,對音樂有了美好的感覺,對音樂有了希望。
米克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音樂大會,讓他的父母大吃一驚,本以為兒子對生命失去希望,對未來的路放棄,他的父母想到恰恰相反,讓這兩位人為兒子而驕傲。
人生中有許許多多的陷阱,米就是在農民的手下長出來的,那有可能有害蟲,那你也必須把它找出來,不要為意外而放棄人生後面的精彩。
有些東西不能光用眼看,啊。還要用心聆聽才行!
常言道「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自然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啊。就像這部影片的主人公一樣,不要總是埋怨這抱怨那的要學會面對生活。
不知道為什麼失眠老是困擾著我自己去找了一些催眠的CD來聽,近一年來。這句話我印象很深:靈魂和心靈永遠堅持清明的關照,能照見一切卻什麼也不是。准確的說,從未被真正的催眠過,每次我都很清醒,做不到放鬆下來,從未體會過這種感覺。完全的相信一個人,完全的依照他暗示去睡眠,想電影里的主角米克一定能夠體會到這樣美妙的感覺,今天看了這部電影我大概找到答案,什麼讓我如此緊張?一直很疑惑。太依賴外界的一些繁瑣的東西,依賴我眼睛,近視450度,看東西很模糊,於是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戴眼鏡,沒有眼鏡我茫然不知所措。
每天要接受很多聲音,依賴我耳朵。不敢戴團購來的MP3上街,怕因此錯過車子的鳴笛聲;依賴我嘴巴,每天要說很多話,要吃很多東西,不敢讓它停下它工作,每天要拿很多東西,走很多路,需要他帶我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甚至依賴著我自身製造進去的很多東西,比如電腦、電視、電話,如果有一天,依賴我四肢。這些消失,會煩躁不安,總覺得自己缺失了什麼。
這遠遠不夠,盲校的唐老師這樣跟米克說:也能看見。當你看到一朵花,不想去聞聞它味道嗎?下雪時,不想走在上頭嗎?捧著它看著它手中融化。注意到音樂家在彈奏時,告訴你一個秘密。會把眼睛閉上,為什麼?這樣可以感受更強烈的音樂,音符會蛻變,變的更有力量,音樂彷彿變成具體的觸覺。有五個感官,為什麼只用一個呢?
突然變的有那麼一點點清明起來,看到這里。失去一樣東西,也許還不算太壞,還擁有著其他東西。不戴眼鏡,還能依稀看見影象,有敏銳的耳朵,不太壞;戴上耳機,還能看見周圍事物的發展,不太壞;閉上嘴巴,還有鼻子可以呼吸,還有手可以寫字,同樣能表達我想法,不太壞。
還有身體可以挪動,綁上手腳。不太壞;不上網,不看電視,不說電話,還能看書,看風景,穿越千山萬水來到電話的另一端,不太壞。突然發現,這個世界也許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壞,只要你靈魂和心靈永遠堅持清明的關照。
還有敏銳的耳朵,米克眼睛看不見。於是選擇了用聲音來記錄他所看到一切。也學著閉上眼睛,相信自己的耳朵。
聲音粗而短促的客車,聽到很多車呼嘯而過。聲音尖銳而刺耳的摩托車,聲音處於兩者之間的轎車;聽見雨夾著風凜冽的撲面而來,聽得我打了一個冷顫;聽見往來的人談話聲吵鬧聲孤獨行走的落寞聲;偶爾還有一隻小狗的'吠聲。原來聽的世界也可以這樣的豐富多彩。米克依靠著這些聽得到世界,成為義大利電影界最著名的聲音剪接師。
聽到世界,看到世界。品嘗到世界,聞到世界,觸摸到世界,底有什麼不同呢?可以看見一朵花開的艷麗,可以聽見一朵花開的聲音,可以品嘗一朵花開的甜蜜,可以聞一朵花開的芬芳,可以觸摸一朵花開的綻放。所有事物就象這朵花,美麗而充滿芳香,不只僅可以用眼睛去看到還可以聽到品嘗到聞到觸摸到原來沒有什麼不同。
不只可以看見天堂,所以天堂也是如此。還可以聽見天堂,品嘗到天堂,聞到天堂,觸摸到天堂。
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寂寞的夜晚。眼裡看著影片中的畫面,手裡拿著燒烤,腦海里回憶著過往的總總一切,頗有感觸!
不久前,無意間打開網頁,看了電影網的提到的電影《聽見天堂》,於是就在網上搜索來看。靜靜地觀看了這部義大利的影片,雖然全是義大利文,但從屏幕上的中文字幕絲毫不影響我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影片大意是一個義大利小鎮的男孩米可,因為一時的貪玩和好奇,被槍射傷了眼睛,只能夠看見朦朦朧朧的影子,從此他的世界從天堂掉落到地獄。更悲慘的是,根據當時的政府規定,年僅十歲的他被迫離開了父母的身邊,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教會制盲人學校里住讀,在那裡認識了許多與他相同的盲人小孩,以及頑固保守的校長,善良的引路人唐老師,可愛的法蘭絲(米可的女朋友),煉鋼廠的盲人青年艾特瑞等各式各樣的人物。
影片中唯一的反派校長先生,雖然同為盲人,但他卻早已經被眼前的黑暗給徹底吞沒了,也許他根本沒有去努力,去奮爭過,早早就向現實妥協,他無法理解孩子們對光明和顏色的渴望,在他的眼中,孩子們就該好好地去做個紡織工或是接線生,走大人們已經規定好了的路,而不是突發奇想搞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當他無法制伏和改變米可的時候,他唯一的方法就是想把米可趕出學校,不要讓他帶「壞」了別的盲人孩子。
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是真有一種靈魂深處的某種東西被喚醒的感覺良知被所謂的傳統壓制,自由被所規定條條框框。如果說應試教育是一間鐵屋子的話,對於這些昏睡的孩子,你怎麼辦?
有百年歷史的這所義大利盲人學校的教學方法很簡單,就是讓盲童學會簡單的識字,然後重點學習紡織和接線一類的工作,將來做紡織工人或者接線員,有一個可以糊口的一技之長。因此,在這里只有訓誡,並無真正的自由可言。唯有極具天賦的盲童米可,借一個錄音機來捕捉和表達自己對世界的感受,最終影響了一批盲童,他們錄制了自己製作的故事,在優秀的唐老師的協助下,感動了所有家長,改變了這所學校。
感動我的,不是這群孩子特別是米可的天賦,而是他在黑暗世界中始終存在的對生活,對自由的渴望。在我看來,米可的意義不在於天賦,而在於始終保持著的這種渴望,這種對於世界的敏感,這種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不屈的探究精神。而對於我們這些健全的人來說,或許真的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在日復一日的瑣碎的生活中消磨掉了生活勇氣以及對生活的新鮮感覺,也因之失掉了創造力,離天堂越來越遠。
人有無限可能,沒有人有許可權制了任何人的發展,但有些人往往都被「理所當然」的偏見,而限制了自己及別人。眼盲心不盲,人的世界還是可以很豐富,而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像巨龍校長先生那樣心盲的人?
缺陷雖然使人無法很方便,一樣還有前進的能力,只是不在那條主流的路線,但同樣可以做到成功。所以前進不了,不該怪環境,也不是沒能力,只是沒有去找路或沒有走對路。
貝多芬同樣是殘疾人,走的路比很多人都成功,不是因為天賦,也不是沒能力,而在於始終保持著的一種種渴望,而不是理所當然。
痛苦能夠毀滅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毀滅。創造就需苦難,苦難是上帝的禮物。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生活之路從來都是曲折的,願我們每個人都懷揣夢想,像米可一樣不折不撓地把夢想變成現實。不要成為可怕的巨龍校長先生。
;8. 那天優秀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那天優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家鄉最有特色的節日——端午節。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每年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
我很喜歡吃粽子,媽媽經常帶我去五芳齋吃粽子。今年的端午節,媽媽又從五芳齋買來了很多粽子:有中肉的,有豆沙的,有蛋黃的……我和爸爸喜歡吃蛋黃棕,奶奶喜歡吃豆沙棕,媽媽喜歡吃中肉棕。粽子可真香呀,我們一家人有說有笑,吃得津津有味!
端午節這天下午,媽媽提議去看龍舟賽,一家人立即響應!吃好了粽子,我們出發了!到了賽龍舟的南湖,哇,湖邊早已是人山人海!盡管我們沒有很好的位置來觀看這精彩的賽龍舟,但是能親眼看看這個熱鬧的場面,我們仍然覺得很高興!
看完了激動人心的賽龍舟,我們又來到了梅灣街觀看內容豐富的文藝演出。有小朋友表演的戲曲連唱,有奶奶們表演的模特秀,有姐姐們表演的肚皮舞……節目精彩極了,觀眾們的掌聲可熱烈了!
晚飯的時候,媽媽又買來了黃魚、黃鱔、小黃瓜等端午節吃的小菜!
這次端午節,過得太有意思了!我想明年的端午節一定會更有意思,我期待著!
今年暑假的第一天,爸爸單位組織去關山漂流,我很興奮,也不知道漂流是怎麼一種玩法。
一大早,我們就興高采烈地出發了。一路上歡聲笑語,不知不覺就到了目的地。一下車,滿眼綠色盡收眼底,空氣好舒服,小鳥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歡迎你們的到來。」
到了水邊,我和爸爸還有小全叔叔被分到了一組,我們快速穿好救生衣,拿上水槍登上橡皮舟開始漂流。橡皮舟在水裡一搖一晃,我的心裡又恐懼、又擔心,就在這時,突然來了一個大大的「浪花」打在我們身上,哦,原來是有人向我們挑戰,我們齊心拿起「武器」向敵人還擊,頓時,平靜的水面熱鬧起來,大夥戰斗得都很激烈,歡呼聲,被沖擊的尖叫聲,洋洋得意的咆哮聲,混在一起,似乎是一首萬馬奔騰的交響曲。
最後,我們組齊心協力,擊敗了向我們挑戰的「敵人」,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今天玩得好爽哦,夕陽西下,該回家了,我真有點兒依依不捨,再見了關山,我還會再回來的。現在,無形中想起那天,熱鬧,快樂的精彩瞬間,心又回到了那裡。
畢業,對於剛升上七年級的我來說,感覺,一切還遠,可時間漸漸將我的觀點給了一個叉。
今天早上,九年級的學哥學姐聚集在校門口,乘上了通往考場的車,我深深地感覺到:中考離我們只有兩年,而我的初中生涯也已過去了三分之一。
老師曾讓我們想:三年後,你們會怎樣?是高高興興地拿著錄取通知書,還是看著別人榜上有名,而你垂頭喪氣地走出去?以我們現在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成績,我們只有垂頭喪氣的份!
我媽常要求我考上一個重點的高中,可是以我現在的成績、學習方法能考上重點高中嗎?不,我必須要更加勤奮,更加刻苦,要有好習慣,要明確每天的學習任務,要不斷訓練記憶力,上課要更認真地聽講,課後要更認真地復習,爭取考上重點高中。我不能再貪玩下去了,為了畢業那一天,我必須以更高的要求來給自己設計目標,爭取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
我覺得這個班的學習氣氛還不足,上課走神、玩、不聽講的都有,有些人在晚自習時還唱歌,看課外書,這些人的學習意識還不強。照這樣下去,我們班必會是五個班中最弱的一個班,我們每個人都應加強學習的意識,這樣,我們班的同學才能以最好的成績笑著走出學校。
畢業那天,我希望我們班全班同學都能考上理想的高中。
暑假的一天,媽媽和爸爸帶我到佘山國家森林公園。
我們先來到集科普觀賞為一體的鳥類景觀-百鳥園,那裡有五千多隻飛禽,棲息於茂林修竹間。撥開鐵鏈組成的門簾,我們可以如此近距離地,和這些平時難得一見的珍禽親密接觸。瞧,振翅盤旋的老鷹,閑庭信步的丹頂鶴,亦步亦趨的鴕鳥……我興奮地走近鳥兒們的身邊,它們一點也不慌張,有的甚至連眼皮也沒抬一下,繼續梳理著自己的羽毛。
離開百鳥園,走進鹿苑,只見一隻只鹿或閑適地散步,或自得地吃草,所有的鹿都顯得那麼寧和、溫良。當拿著鹿愛吃的樹葉去喂鹿時,我的心怦怦直跳,生怕鹿會咬我的手指。沒想到鹿一見樹葉就像饞嘴的孩子,脖子伸得長長,嘴一直跟著葉兒轉,直至吃到嘴才罷休。然後用它那熱乎乎的舌頭把我的手舔了兩下,又用頭碰碰我,媽媽說,這是鹿兒在表示感謝和親昵呢。
我們漫步在竹林石徑上,微風拂過,沙沙的竹葉聲,夾雜著鳥兒的歌聲,真令人陶醉……
畢業晚會上。
我們之間的友誼會就這樣結束嗎。我六年來最好的朋友突然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
當然不會。我很開心的回答。
同時,也回憶起了原來的點點滴滴。原來一年級的時候,大家都剛進學校,誰也不認識誰。但我卻記得她,扎者一個馬尾辮,很愛笑。而且她還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董倩。
在班上同學的眼裡,這六年來似乎我們從來沒有過爭吵,可是又有誰知道,我們之間的爭吵那可是經常發生的。
小爭吵我是記不到的,但是那一次,我卻記得。
那年我們二年級吧。
班上有兩個女同學發生了爭吵,我和董倩分別幫兩人,所以我們之間的爭吵也越來越多。
你為什麼要去幫她。我十分氣憤的問她。
不為什麼,那你為什麼要去幫她呢。她似乎也很生氣。
好吧,那我們就繼續爭吵吧。以後我們就各不相幹了。
從那次以後我和她的爭吵也越來越多。
突然我感到我的嘴角有一點咸鹹的味道。我知道,我哭了。
我知道,同學們最終還是卸下了最後一層防備,眼淚一下子斷了線。
後來,我們抱頭痛苦。
1997---2003,小學六年,給我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憶。
2003年,我的小學再見。
我的同學,永遠的友誼。
那天,我感受到了其實生命只在一瞬間而已;無數次的輪回卻換來一次凄涼的凋謝。
時間是在早上十點多鍾,我跟著媽媽來到醫院取葯,就在回去的時候我突然聽到一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我隨著哭聲走過去時看到了一幅感傷的畫面——冰冷的賓床上躺著一個襁褓嬰兒,她緊閉著雙眼一動不動似乎已經沒有了呼吸,伏在床邊痛苦的大概就是他的母親,她不住地哭喊著:「時間為什麼這么不公平,在如此眾多的生命當中為何偏偏選中了我的孩子?蒼天啊!你也可以選擇帶走我啊卻為何選擇了一個連話都不會說的嬰兒,啊!難道這世間就沒有公平可言了嗎?」
當我看到這時淚水己經占據了我的眼眶。我替這位母親感到十分不幸;替這個弱小的生命感到惋惜;替世間的不公平感到憤怒。
的確,我以前從未發現過,體會過生命原來可以這樣短暫這樣卑微,我曾經天真的以為生命是一條沒有盡頭的小溪,永遠不會消失,只是在不斷的輪回而已。可是,我發現我錯了其實生命就好像地上的水窪一樣太陽一出來它就會蒸發掉,不見蹤影,只剩下乾裂的泥巴。
那天,我終於感受到了生命就僅僅只在花開花謝的一瞬間,或許,他喊沒有被發現被認可時就已經被塵世埋沒了。我們來自偶然,生命是最寶貴的禮物,讓我們心存感激的生活吧!
我已經小學畢業了,那些曾經與我一起生活了三年的同學,說分開就分開了;那些曾經與我一起哭過、笑過、打過、鬧過朋友說見不著就見不著了。
那天的氣氛是愉快的,每個人都非常開心,絲毫沒有捨不得的樣子,大家的心思只在暑假能開開心心的玩了。後來,在每人真情告白一分鍾的時候,大家的情緒才有點低落。時間到了,要離開了,終於要離開了,離開了我的另一個家,離開了我的'家人,我隨著爸爸慢慢走出教室門,看了我的同學,我的班級最後一眼;我隨著爸爸慢慢走出校園,看了我的校園最後一眼。
晚上,我拿著畢業照,不舍之情在心中漸漸蔓延開來,平時的歡聲笑語在耳邊響起,如今那些可愛的同學們,已變成了照片上不能動的影子。平時天真活潑的我,在現在也變得傷感起來,我明白了傷感的滋味,我已經開始走入社會,開始感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在今天我長大了,我以後再也不能在家人的保護下生長了,我要自己去迎接種種困難了,長大的滋味是苦的。
我輕輕合上眼睛,過完了我小學的最後一天了,過完了我童年的最後一天。今天我真的長大了!
今天是黃岡中學的入學自主招生考試,我很緊張,昨晚因為怕太早而無xu法趕到的爸爸媽媽在黃岡中學對面的賓館開了間房,以防萬一,而爸爸有事情回家了,由媽媽擔任我的「考試護送官」
第二天早上,我和媽媽早早就起床了,吃了早餐,提前20分鍾來到黃岡中學,媽媽不能進,我只好自己找考試場地了,是11試室,我在這發現了也來考試的同班同學,別提i有多開心了!
開始考語文了,老師發下試卷,我一審題,呀,好簡單啊!第一題竟然是抄寫句子,嘿嘿,我一定能拿高分,但是我想想,我會,別人也會啊,我把驕傲的情緒收了起來,考試那天作文。「嘩,嘩,嘩」地開始動筆,不一會兒就把試卷「搞掂了」。
考試結束了,我連忙與同學對答案,他也說簡單,哎呀,那我就不能和別人拉開距離了,幾千人考試,只招400,麻煩!
這次考數學,嘻嘻……,這可是我的絕頂強項,我是奧數班的,這點題目難得倒我?繼續「嘩,嘩,嘩」,雖然遇到奧數題,但是簡單中的簡單!我想,那個一定不能做對吧!
果然,他栽了個跟頭,哈哈,我和許多人的距離可以拉開咯!中午,我睡了半個鍾,養足精神,備戰英語!
「新年到了!」「新年到了!」。新年娃娃來到人間,向人們獻上最衷心的祝福。讓人們在新的一年裡更加快樂!一年比一年過得好!
看,藍天突然變成了火紅,紅色充滿了喜悅的味道。人們看了非常高興!這時,柏油小路似乎變成了一張華麗的地毯,地毯的兩邊都是鮮花。走在上面真的感覺像在仙境,世界一下子變成了天堂!人們還在門前掛了紅燈籠,整潔、繁榮、美麗!
聽著!遠處傳來「新年之歌」,人們彷彿陶醉了,不是在這首歌里,而是在人間仙境里!火紅的天空,五彩繽紛的大地,歡樂的燈籠,甜蜜的「新年之歌」真是一個好場景!
人們穿上新衣服,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他們挨家挨戶,互相祝福,非常幸福。
但是,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大家都是這樣考的吧?新年娃娃看到很多從災難中倖存下來的窮人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吃喝穿新衣服,仍然生活在飢寒交迫之中。新年娃娃流下真情的一滴淚,飄向貧困災區。一瞬間,受害者也過上了美好的生活,臉上不再有悲傷和痛苦,取而代之的是幸福和安逸。新年娃娃露出可愛的笑容,悄悄地走了。
新年娃娃為新的一年獻上了珍貴的禮物,這不僅是一份美好的祝福,也是受害者美好的生活。它走了,但它的祝福永遠留在人們心中。「給予,總是比索取更快樂。」只要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伸出愛的雙手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個世界就會處處充滿歡笑、幸福和光明。
今年春節很有趣,豐富多彩的事情好多,就來說說除夕那天的事吧!
除夕那天,早晨六點多,爺爺和奶奶就起來准備早飯,早飯還很豐盛呢。然後奶奶就准備壓歲錢,說誰表現好就給誰發壓歲錢,我跟弟弟都做好表現好的准備,呵呵,都想拿到壓歲錢,所以,我跟弟弟這天表現的一個比一個棒。爺爺奶奶一高興,不但我倆每人都得了壓歲錢,還每人又多給了十元錢。我跟弟弟高興極了,又能多買十元錢的鞭炮了。
除夕這天,我跟弟弟去大街玩鞭炮了,大街上人山人海的,放震天雷的人好多呢。街上還有好多賣炮的呢,有賣年貨的,賣彩燈的,各式各樣的彩燈,蠻好看的,我跟弟弟經受不住彩燈的誘惑,一人買了一個彩燈籠,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除夕晚上,我們痛痛快快的吃了個飽,飯菜的香味吸引的我們差點撐破了肚皮。晚飯過後,很快就到了春節晚會的時間,我跟弟弟也跟大人們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看晚會。每次到小品的時候,弟弟其實什麼也沒看懂,但笑得比我們都厲害,原來他見我們笑他也笑,看我們不笑他也就不笑了,弟弟真有意思。
一年一度的除夕很快就過去了,但是在除夕發生的那許多美好的事情卻永遠留在了我的心中,還有弟弟那天真無邪又爽朗的笑聲。
在一個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的下午,我做了一件令我後悔終生的事。
那年,我剛滿6歲。有一天我待在外婆家裡無所事事,於是,我與表哥來到了鴨圈,准備給小鴨子餵食。小鴨子們可活潑啦!我們一邊餵食,它們一邊吃,吃飽了它們就在鴨籠里歡快的嬉戲,有時奔跑,有時吵架,連把水食潑在身上也毫不在意,看著它們,我們不約而同的冒出了一個想法:給小鴨子洗澡。
說干就干,我們選了兩只小鴨,放在臉盆里,還找了兩個牙刷,輕輕的刷干凈它們金黃而柔軟的絨毛,不時哼著小曲,可休閑了!我們開心,可小鴨子們可遭罪啦,蹦著跳著想逃出來,可都被我們摁了下去,說:「乖,洗個澡就干凈了。」洗完後,我們還給它們蓋上了厚厚的毛巾,放在太陽底下曬曬,但小鴨們動彈了幾下後便沒有知覺了。我們慌了,急忙喊來外婆。外婆看了看兩只小鴨,又把目光轉向了我們,說:「小鴨子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用你們來幫忙,不然就會害了它的!」說罷,外婆把兩只小鴨拎起,扔入了蘆葦叢中。
我與表哥在蘆葦叢旁獃獃的看著,剛才還活蹦亂跳的兩條小生命,現在也只能躺在那冰冷的蘆葦叢中。狗在吠,雞在叫,還附著炒菜聲,叫喚聲,可我們什麼也聽不見;天漸漸暗了,黑暗掩蓋了藍色的天空,卻掩蓋不了我們的悲傷與後悔。我們看著看著,一直看到月亮出來才回家。此時此刻,我只想對那兩只小鴨說:「小鴨,對不起!」
那天是星期六,是個春意盎然的好日子。我和幾個小夥伴興高采烈地來到廣場上放風箏。
來到廣場上,我挑了一個章魚樣的風箏,我覺得它很威武,就選了它。
開始放風箏了,我把線栓到風箏上,左手拿著線輪,右手放線,放了七八米,我覺得差不多了,就讓一個小夥伴把風箏拋起來。我趕緊往後跑,邊跑邊放線,「章魚」像活了一樣往上升。但誰知,不一會兒,「章魚」在空中搖搖擺擺,一頭栽下來。可能是我技術不過關吧!我又放了幾次,可風箏還是飛不上去,我非常沮喪。
我又換了一個五彩斑斕的小風箏。嘿!小風箏真好用,一下子就飛了起來,風箏越飛越高。這時湛藍深遠的天空上已經飄滿了風箏,有狗頭樣的風箏,有大金魚樣的風箏,還有引人注目的喜羊羊風箏呢!突然,天空中飛過一對小燕子,它們還沒有我們的風箏飛得高呢!我非常高興,因為我成功了!
時間過得真快呀,已經日上三竿了,我依依不捨的收起了風箏,意猶未盡的離開了。那天我真高興!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
端午習俗,我從懂事起知端午乃為紀念屈原而設,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亦與紀念屈原有關。然網上有人說是為紀念孝女曹娥,也有謂為紀念秋瑾而設。曹娥和秋瑾都是我們紹興的,我並不清楚到底是否與端午有關,有待於專家學者進一步考證。
記憶中,我小時候過端午節很講究:端午前幾天,家家戶戶門上必定掛起了菖蒲、桃枝和艾條;端午這天家家忙著殺雞宰鴨,村子裡做戲必定是越劇《白蛇傳》,有的時候放露天電影也是越劇《白蛇傳》;臨村有的還劃龍舟,看熱鬧的人很多;吃的是五黃——黃魚、黃鱔、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洋爸小時候很少喝雄黃酒,因為雄黃有毒,一般用我們紹興黃酒代替雄黃酒,而雄黃酒只是用來在額頭上寫個「王」字避邪,剩餘的則噴灑在房屋的角角落落驅蟲。
這幾年過端午節的程序越來越簡單。今天早上,金樂洋起床吃的是買來的2個肉粽子,上午點心是黃瓜,下午黃金瓜。洋媽買了一隻鴨,我圖省事,清蒸了事。我做了乾菜毗豬肉、洋蔥炒土豆、炒蔊菜(據說是避痧的)和榨菜扁筍紫菜湯。
吃中飯的時候,我陪洋媽喝了點黃酒,金樂洋喝的是椰子汁。飯桌上黃魚照例是少不了的。清蒸鴨肉蘸著醬油吃很鮮美,一家人簡簡單單地享用午餐。
我點了一盤檀香(蚊香),室內香煙裊裊,沁人心脾……
端午這一天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去了。
"冬風似虎狂,書齋皆掩窗。整日呼呼響,鳥雀盡潛藏。"這句話講得不是很准啊,對於上周一的狂風來講應該是"人們盡潛世藏"。
在當天上午,我在上學的路上一陣狂風吹來,一位姐姐的裙子被狂風掀了起來,不過還好當時沒什麼人啊。隨後又吹來一陣風,讓原本堆在草坪里的落葉形成了一股上型的龍卷風。我當時就想:"這位風大哥真好色,不過很有智慧呢!我一定要學習他這聰明才智,不過好色這一點嗎,還是不要學了。"
到了班裡,本以為會比外面安全得多,嘆,不料班裡更危險。窗戶是對門敞開的,風哥哥還變本加利地刮啊,頓時,書本被吹地滿屋子飛,垃圾也跟著書本一塊兒翩翩起舞了起來,"噼哩叭啦,噼哩叭啦"這聲音像鬼故事中的鬼屋的聲音呀!"呀!"一本書飛到了我們小徐班長的臉上,看得大家哈哈大笑,不一會兒風哥哥看滿了大家的笑話,便悠閑地走了。
教室里又恢復了以往的安寧,大家紛紛議論著剛才發生的事。八卦的甲甲還親切地把風哥哥稱作"笨風飄零",逗得大家直笑, "這陣風颳了整整一天呢,大街上看不到幾個人,不過不用做操了,哈哈哈,多謝謝啦!"我一陣竊喜。
現在終於安寧了,那天的風弄得大家雞犬不寧,不過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想來——那天的風真有趣啊!
一束帶露的白菊花、一座平凡的墳墓。
這簡簡單單的掃墓,卻是掃墓者深深的懷戀。你平靜的走了,卻不為後人想想。在臨走前他們哭的傷心,心被狠狠的刺痛。一年後的清明,身穿白衣,懷中抱著白菊花。那一天是安靜的、是悲傷的,空氣中殘留著懷戀的味道。
那天天空中纏綿的小雨下個不停,渲染了迷濛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懷戀死去的親人,腦海還固執的幻想,他們可能現在在世界的某一個地方快樂的生活著,有一天他們會向我們炫耀他們生活的多麼幸福、多麼快樂!可是幻想總是幻想,冰冷無情的雨滴打在我臉上,無情的將我唯一的自我安慰給打破了。
苦笑著、悲痛著,明明四月是象徵希望的啊!為什麼偏偏插個清明?
人走了,雨停了,依舊那束帶露的白菊花、依舊一座平凡的墳墓,但多了一份惦念。
9. 天堂電影院--熱愛永不褪色
我爸昨晚又問了我這個問題:你一個理工科的畢業生浪費那麼多時間在看電影、彈琴、寫評文這些所謂的愛好上能有什麼用呢?然後我想起了前幾天發的一個關於海賊王漫畫的朋友圈被同學不理解的事情。
抱著這個問題,我又重溫了一遍《天堂電影院》,加長版。
許多人把這部電影奉為人生向導,也有許多人對其不屑一顧,電影里的價值觀至今都被許多人所津津樂道。
電影的1988年國際公映版時長為123分鍾,並榮獲1989年第42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1990年第52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但上映12年後,像片中艾費多留給多多的那捲膠片一般,導演推出了加長版,173分鍾的電影時長足足比公映版多了50分鍾,至此,觀眾看到了一個完整的《天堂電影院》。
這是個很有趣的動作,因為公映版和加長版可以說是兩部電影,講的故事和人物性格都不大一樣。這就很有意思,有點像片中牧師「閹割」電影的諷刺一樣,也像是導演給世人開了一個時間跨度很長的玩笑——「處理」後的作品反而獲獎,功成名就,但裡面的東西卻不是導演真正想表達的,評審們自以為是的理解變作了自作多情。
同樣的,有人覺得加長版完整了角色的刻畫,使觀眾能真正理解片中人物的內心,能觸碰到導演真正想表達的故事內核;也有人覺得加長版故事交代得太清楚,失去了懸念,沒有了電影的韻味故事就變得俗套。
當然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我的感覺是,120分鍾是電影的藝術,180分鍾才是真實的人生。所以公映版能受到評審們的青睞,加長版能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很有想法。
每次遇到這種典型的愛好無用論問題,我都會想起《天堂電影院》,裡面有個概念我一直都認為它應該是正確的價值觀:熱愛的東西永不褪色。
其實我一直相信,熱愛的東西永不褪色。不管是寫作也好,唱歌追星也罷。這些你所熱愛的東西,在外人看來,它既不能填飽你的肚子,也不能帶來額外的物質需求。但只有你知道,它曾經在多少個搖搖欲墜的人生節點上,默默地拯救過你。
這就是為什麼它看起來如此無用,而我卻依舊熱愛它們的原因。
好像跑題了,還是回到電影。
三十年後,功成名就的導演薩爾瓦迪維塔在睡夢中醒來,被告之艾費多的死訊,默默地起來,看著一片黑暗。閉上眼睛,過往歲月的片段彷彿斑駁的影片飄忽而過,那初戀的女孩,那等待著的母親,那些熟悉的居民,那久不曾回去的故鄉小鎮。
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義大利西西里島上寧靜的吉安加村,在這個村子裡有座小教堂,教堂前有一家電影院,叫做「天堂電影院」,這是這個偏僻落後的小村莊唯一可以消遣的地方。因為父親的失蹤,8歲的多多不得不到教堂當助祭,但也因此在教堂里古靈精怪的多多的認識了天堂電影院的放映員艾費多。
童年的多多不但喜歡看電影,還樂於看艾費多「剪」電影。在40年代的義大利小鎮上,電影都要經過牧師的嚴格檢查才能放映,試映時每當銀幕上出現不宜的鏡頭時,神父就會在觀眾席上搖鈴,艾費多會把搖鈴的地方拿一張紙標記住,隨後剪掉。
但這樣,當觀眾發現接吻鏡頭被刪去之後,就會起鬨甚至吐口水;當觀眾看到極度煽情的鏡頭時,會嚎啕大哭;當觀眾觀看卓別林的嬉皮動作時,又會滿堂大笑,每次放映電影,電影院里總是熱鬧非凡。
多多總是饒有興趣地觀看艾費多的剪片過程,每次他都請求艾費多將剪下的膠片送給他。多多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成為艾費多那樣的電影放映員。
一天晚上,多多珍藏的膠片不幸起火,還差點燒死了自己的妹妹,後來艾費多讓小多多跟隨自己放映電影,每天學習電影放映。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電影,善良的艾費多決定放一場露天電影,但不幸的是膠片著了火,多多冒死將艾費多救出火場,但不幸的火災已經導致艾費多雙目失明,連唯一的天堂電影院也被燒毀。
從此小鎮上只有多多會放映電影,他成了小鎮唯一的電影放映員。多多慢慢長大,他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艾琳娜,但現實的無奈讓他們無法在一起,多多要去參加兵役,艾琳娜要去讀大學,美好的初戀就這樣消失了,傷心的多多在艾費多的勸導下離開了小鎮,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再次回到家鄉,多多已經人過中年,這時的他已經是一名著名的電影導演,在家鄉的小鎮,等待了三十年的母親放下手中未織完的毛衣,蹣跚著跑過去擁抱兒子。
他再次邂逅昔日的戀人艾琳娜,才知道當年的艾費多為了讓多多去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對自己隱瞞了艾琳娜的消息。這時的小鎮電影已經被電視取代,連昔日美好的天堂電影院也要被改造成停車場,亦師亦友的艾費多也離開了人世,他留給了多多一份珍貴的禮物,一盤當年被剪掉的電影膠片,當初被刪去的接吻鏡頭都被接在一起,看到這些珍貴的鏡頭,多多彷彿理解了生命的一切。
簡單的倒敘結構,卻營造出一個溫馨而動人的氣氛。敘事節奏對普通觀眾而言有點拖,但情節發展的很快,期間的轉場很有鏡頭感,很有創意。音樂與攝影搭配的很棒,尤其是音樂,以弦樂和鋼琴搭配的主題旋律以不同變奏的形式貫穿整部影片,風格上竟然讓我覺得有點與久石讓的曲風相似。
電影的最後,曾經娛樂了萬家燈火的天堂電影院被時代所淘汰,在一陣炸葯聲中轟然倒塌。
在圍觀的人群里,有新一輩的年輕人,他們對電影院的印象只來自於長輩的故事,因此湊熱鬧似的在拆遷後的影院廢墟中嬉戲;
同時也有曾經的影院老闆、經理、保安、售貨小伙和在影院中度過許多或悲或喜時光的村民,他們早已滿頭白發,但天堂影院承載著許多他們過往的美好,物是人非的時代發展、回憶的崩塌,讓他們不勝唏噓。
在每個人的回憶里,總會有那麼幾座建築物,讓你不時想起曾經單純的笑容。「天堂電影院」是影片中一個物化的具體意象,它是每個人的童年,每個人的家鄉,每個人的初戀,是最後綿綿長長一直伴隨到死,滲透到了血液里靈魂里的記憶和感覺。
引文所述是多多為他與艾琳娜的戀情煩惱時艾費多對他講的故事。愛情觀是本片最引人辯論的原因之一,上面這個故事的結局到底是表達了士兵和公主什麼的心思呢?這是導演給場外觀眾對於愛情的一個開放性探討課題。
有的人為士兵感到可惜,他們認為等到100天公主肯定因感動而接受士兵。因為總會有一些人在愛情里就是願意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考驗那一份愛是否真心是否持久,或許他們是因為對愛不自信缺乏安全感,亦或許只是變態的想享受那種被愛被捧的滋味;
有的人認為公主並不愛士兵,立下這個承諾是想讓士兵知難而退。畢竟真愛士兵的話一定不會讓他等那麼久,愛一個人是捨不得他受苦的,他的一舉一動都將牽絆著你的心,夠愛就一定會放下驕傲去擁抱他;
有的人把愛情與承諾掛鉤。士兵等了99天,但他承諾的是100天,因此公主會讓士兵等待100天,不管愛不愛,既是考驗也是尊重。作為男人,最重要的是責任,自己的承諾都做不到何談責任,不管公主心意如何,她對愛自己的男人給與了充分的尊重;
有的人選擇理性分析。很多時候,在一段感情里人們總習慣強制性付出,自以為是的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俯視別人,在付出了情感與精力卻得不到別人的回應時,或者說得不到你想要的回應時就「黯然離去」「自怨自艾」,完全忘了當初自己做出的承諾,這樣的愛一般都只是為了得到,有點狹義有點自私,因為沒有人規定你的付出就一定要有回報。
導演借多多之口向我們表達了他的看法,那就是士兵之所以離開是因為他害怕最後一天被公主拒絕,自己會心碎而死。經歷了刻骨的初戀但拿不到美好的結局,多多深知這種心碎的痛苦。
但在我看來,愛情永遠都是付出,只因對象而異,若二人相戀,互相付出的同時當然也會互相收獲。
所以我覺得士兵的離開,是他害怕公主只是因為他等了100天怕拒絕會令他心碎而死才去答應他,士兵不想讓自己心愛的人為難,所以他離開了,也希望這樣能讓公主永遠記住他。如果公主愛他,少這一天也不妨礙她以身相許,反之,如果公主不愛他,士兵也給了她一個台階。士兵要的是真愛,而不是憐憫。
很多時候,人真的很容易因為沒有得到而念念不忘,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有的時候並非多麼喜歡,只是未得到的那份執念弄人罷了。
同樣艾費多對多多戀情的自私干預也為許多人所詬病,有人覺得每個人有不同的價值觀,事業、愛情與親情孰輕孰重人人自有判斷,不能隨便強加於人,所以十分反感艾費多的做法,他的干預分開了兩個真正相愛的人,使他們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也有人認可艾費多的做法,畢竟多多的戀情與理想始終都是沖突的,初戀永遠都美好,但很多時候也只是美好而已。
電影的一個精妙之處在於雖然它以多多和艾琳娜黯然分離的故事做結局,但卻沒有明確批判過每一個角色心中的愛情觀,只是單純的敘說他們各自對多多戀情這個矛盾所做的事而已。因此不同觀念的觀眾總能在影片中看到他們所認可的愛情的美好和遺憾,和而不同,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和思考。
影片中艾費多多次像父親般為多多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加長版電影長達3個小時,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這三個小時裡面是有著明顯的分節的。這個分節處大概是在1小時05分處,多多第一次在火車站看見女主角艾琳娜,這是多多萌生愛情的開始。
從感情色彩來說,前半節可以定義為多多與艾費多的友情(盡管奧弗雷多與多多的友情貫穿了整部電影,但依舊有個主次之分),後半節則是重點描寫多多的愛情與成長。
影片最關鍵的鑰匙是艾費多去世後留給多多的那捲膠片,裡麵包含了艾費多擔任放映員時剪掉的所有「大尺度」片段和一些分離片段的集合,也是多多童年渴望擁有的東西。影片最後多多觀看那份膠片時的熱淚就涵蓋了他對艾費多完整的理解。
從整個故事來看,這些「大尺度」片段都是多多擔任放映師之前所放映的戲。那個時候,電影的放映是掌控在牧師的手上,所以電影的放映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查與剪輯,吻戲以及情愛的場景在電影院裡面是看不到的。
直到後來,電影院起火,艾費多變瞎了,奇奇歐重開了電影院,並且聘用多多擔任放映師之後,人們便能夠看到吻戲甚至是更大尺度的戲。這里實際上也代表了新舊兩種觀念在社會發展中的交接與輪換。
多多是很喜歡看電影的,從他千方百計接近艾費多就可以看出來。在經過不懈的努力之後,他終於和艾費多成為了一對忘年交。
但其實從艾費多的角度來看,或許並沒有把失去父親的多多當成朋友,而更多是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徒弟、兒子或者學生。反正這些身份所帶來的感情都遠遠要比這個朋友的感情來得深刻。
因此艾費多把自己所有電影的知識都教給了多多,但是在多多表示有了放映員工作要休學的時候,艾費多勸阻了他。艾費多站在一個長者的角度,提出了一個有遠見的話題——這不是一個終身事業,這是第一次艾費多向多多灌輸人生觀。
到了後來,多多失戀了之後,退伍回到家鄉,艾費多對他說了上述引文的話,他干預了多多與艾琳娜的戀情,極力要求多多走出去,去尋找更加廣闊的天地,去做出更大的作為。在達到高成就之前不能回家鄉,不能前功盡棄,否則不讓多多進他家的門。
所以結合二人的角色刻畫,電影結尾的「吻戲」合集膠片,可以這么理解:
作為一個長者,一個喜愛多多的人,艾費多實在不願意看見多多屈居在這個小城市荒廢人生,因此在多多第一次想要因為當上了放映員休學的時候,他阻止了他。在多多失戀後茫然無措時,他又開導了他。艾費多對多多傾盡了心血,他教授了多多一切關於電影的知識,給了多多關於電影夢想的最初啟蒙,但是卻不想他只做一個碌碌無為的電影放映員。
最後給多多的這卷膠卷,實際上就是當年多多小時候想要得到又不能得到的東西,那就是夢想。或許小時候的多多不明白夢想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夢想,就正如小時候的他也不懂這些吻戲所能代表的含義一樣。艾費多啟迪了多多夢想的萌芽,又將這株萌芽扶正成為參天大樹。
因此當多多看到這段影片的時候,想到的既有自己小時候不能如願的遺憾,又想到而今自己達成所願的欣慰。他明白了艾費多的一片苦心,在外拼搏的這30年中,或許他不會想起這個老頭子,可是一旦停下來思考著前因後果,他不禁對艾費多充滿了深深的感激。他們兩個之間的感情沒有千言萬語,只有隱藏在這卷膠片中的他們兩人才懂的私語。
講完這部經典的電影,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
知乎上有個問題,問的是「有哪些瞬間讓你突然覺得電影真有用?」
其中一個回答是這么寫的:「生活真的很殘酷,我們總需要一些可以治癒和療傷的良葯,而電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毫無疑問,我熱愛電影。
10. 韓國電影《那天的氛圍》中dealbreaker是誰翻唱的,有沒有可以下載的,大神們。
Coming Home Part II
播放
歌手:Skylar Grey
語言:英語
所屬專輯:2011年12月歐美新歌速遞
發行時間:201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