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天堂柏林電影節

天堂柏林電影節

發布時間:2022-11-19 03:31:32

Ⅰ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哪些

歐洲三大電影節分別是: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

1、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獅獎」,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於每年8月至9月間在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行。在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之間,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世界電影大師的搖籃。

2、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康城或坎城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46年,因兼有大海(Sea)、美女(Sex)和陽光(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最初是為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而創辦,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戛納國際電影節於每年5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

3、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創立。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熊獎」,以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為宗旨。柏林國際電影節於每年2月間舉辦,為期兩周。

(1)天堂柏林電影節擴展閱讀

歐洲三大電影節「三大滿貫」獲得記錄

1、最高獎大滿貫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夜》柏林金熊(1961)、《紅色沙漠》威尼斯金獅(1964)、《放大》戛納金棕櫚(1966)。

羅伯特·奧特曼:《陸軍野戰醫院》戛納金棕櫚(1970)、《西塞英雄譜》柏林金熊(1976)、《人生交叉點》威尼斯金獅(1993)。

2、最佳導演大滿貫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狂野之愛》戛納最佳導演(2002)、《血色將至》柏林最佳導演(2008)《大師》威尼斯最佳導演(2012)。

3、二等獎大滿貫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1964年《馬太福音》威尼斯評審團大獎、1971年《十日談》柏林評審團大獎、1974年《一千零一夜》戛納評審團大獎。

張藝謀:1991年《大紅燈籠高高掛》威尼斯銀獅獎、1994年《活著》戛納評審團大獎、1999年《我的父親母親》柏林評審團大獎。

4、最佳男演員大滿貫

傑克·萊蒙:1979《中國綜合症》戛納影帝、1981《奉獻》柏林影帝、1982《大失蹤》戛納影帝、1992《大亨游戲》威尼斯影帝。

西恩·潘:1996《死囚漫步》柏林影帝、1997《可人兒》戛納影帝、1998《浮世男女》威尼斯影帝、2003《21克》威尼斯影帝。

5、最佳女演員大滿貫

朱麗葉·比諾什:1993《藍》威尼斯影後、1997《英國病人》柏林影後、2010《合法副本》戛納影後。

朱麗安·摩爾:2002年《遠離天堂》威尼斯影後、2003年《時時刻刻》柏林影後、2014年《星圖》戛納影後。

6、終身成就獎滿貫

讓娜·莫羅:1992年終生成就金獅獎、2000年終生成就金熊獎、2003年終生成就金棕櫚獎。

7、主演最高獎滿貫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1960年《甜蜜的生活》戛納金棕櫚獎、1961年《夜》柏林金熊獎、1962年《家庭日記》威尼斯金獅獎。

鞏俐:1987年《紅高粱》柏林金熊獎、1992年《秋菊打官司》威尼斯金獅獎、1993年《霸王別姬》戛納金棕櫚獎。

Ⅱ 第57屆柏林電影節

57屆柏林電影節
時間:北京時間2月8日至2月18日 頒獎地:主會場 Berlinale Palast

評委陣容
第57屆柏林電影節日前公布了評委會陣容,今年將有七位國際影星和電影專家參與第57屆柏林電影節,一同決定金熊與各項銀熊獎的歸屬。《計程車司機》的編劇保羅·施拉德將出任評委會主席,中國香港製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將同巴勒斯坦女演員希亞姆·阿巴斯、德國老牌演員馬里奧·阿多夫、墨西哥當紅小生蓋爾·加西亞·貝爾納、美國影星威廉·達福,以及丹麥電影剪輯師莫莉·瑪琳·斯坦斯加德出任評委。

評委會主席:保羅·施拉德

作為導演,《美國舞男》是保羅·施拉德最為著名的作品,當然,施拉德更為著名的身份是《計程車司機》(1976年)的編劇,該片的劇本幾乎改寫了美國電影發展史。他與馬丁·斯科塞斯之後還成功合作了《憤怒的公牛》(1980年)和《耶穌最後的誘惑》(1988年),延續了這對黃金搭檔的輝煌。1978年,施拉德首執導筒推出影片《藍領》,1985年又執導了《三島由紀夫傳》,1991年,他改編自伊恩·麥克尤恩小說的影片《迷情殺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1992年,他執導的犯罪劇情片《迷幻人生》曾參與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角逐。

評委

施南生

香港知名製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曾被美國權威業內雜志《綜藝》評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50位電影人之一。由她監制的影片包括曾創造香港電影神話的《無間道》以及徐克的《七劍》。

希亞姆·阿巴斯

這位巴勒斯坦女演員同時也為電影創作劇本並曾任導演。2004年的《生生舞不息》和2004年的《敘利亞新娘》中,她充分展現了自己超寬的戲路。去年,由她主演的《天堂此時》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此外,她還曾出演斯皮爾伯格的《慕尼黑》。

馬里奧·阿多夫

德國演員馬里奧·阿多夫曾出演過超過120部電影和電視劇,在德國是家喻戶曉的知名演員。他曾出演過德國著名導演施隆多夫執導的《喪失名譽的卡塔琳娜》和《鐵皮鼓》、法斯賓德的《羅拉》和迪特爾執導的《羅西尼酒店》。

蓋爾·加西亞·貝爾納

他的銀幕表演處女作就是阿萊杭德羅·岡薩雷斯·伊納利度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愛情是狗娘》,這位墨西哥男演員的魅力自此一直在國際影壇閃光。巴西導演沃爾特·薩勒斯之後選擇他在《摩托車日記》中出演青年時代的切·格瓦拉,還曾主演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不良教育》。他主演的《睡眠科學》去年曾入圍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他與伊納利度二度合作的新片《通天塔》也是今年奧斯卡獎的有力爭獎影片。

威廉·達福

威廉·達福位列當今口碑最佳的幾位美國實力派演員之一。他塑造過無數復雜、陰暗、內心糾結的角色,1980年,他憑邁克爾·西米諾的《天國之門》一鳴驚人,1986年在奧利弗·斯通的《野戰排》中的表現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近年來,他在商業和藝術電影兩方面平均用力,在《蜘蛛俠》大獲票房成功的同時,他還不斷與科南伯格、拉斯·馮·特里爾、斯科塞斯等導演合作。

莫莉·瑪琳·斯坦斯加德

她曾擔綱丹麥知名導演拉斯·馮·特里爾迄今為止幾乎每一部作品的剪輯師,其中包括《醫院風雲》、《白痴》、《黑暗中的舞者》、《狗鎮》以及《曼德萊》。

開幕片《玫瑰人生》

另據電影節組委會本周三發布的消息,法國「小鳥歌後」埃迪思·皮亞芙的傳記片《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將開啟本年度的「金熊」之爭。

在埃迪思·皮亞芙逝世近40年後,由法國投拍的影片《玫瑰人生》從追思和揭秘這兩個角度出發,重現了這位法國傳奇香頌女伶充滿激情的生平故事。該片由音樂錄影帶導演奧立維埃·達昂執導,瑪麗昂·歌蒂亞主演,「大鼻子情聖」德帕迪約將飾演發掘皮亞芙的伯樂。

生前,皮亞芙與讓·谷克多、瑪琳·黛德麗、伊夫·蒙當是好友,而她天鵝絨般高亢婉轉的嗓音以及獨特的舞台風格永遠與《玫瑰人生》、《不,我沒有遺憾》、《愛之頌》等經典香頌名曲被歌迷永遠銘記。在輝煌的舞台燈光以外,皮亞芙在其喧囂的一生中曾被指控謀殺、經歷獨子夭折的悲痛,以及兩次失敗的婚姻,並捲入了法國保衛戰……現年30歲的女演員歌蒂亞表示,即便皮亞芙並不是一位如此著名的歌手,她跌宕起伏的一生也絕對是電影的好素材,「不管你愛不愛皮亞芙,是不是了解她,你都會願意去看一看這位不凡女人的不凡故事。」

----------------------

柏林電影節的來歷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等

------------
又:
柏林國際電影節始於1951年,最先是出於美國文化政治的動機,讓西方世界的三條聯盟有更為廣泛的理念。在二戰結束後的第六年,柏林成為自由社會的樣板,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這一電影節就成為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英格瑪-伯格曼,薩提瓦伊提-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以及法國導演古塔德、特拉甫特和夏伯勒,都在柏林電影節中贏得了國際輝煌。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有一段很明顯的停滯期。1970年出現了公眾呼聲,但與越戰影片的出現並非巧合。1971年,除了傳統競爭以外,還開創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第一部蘇聯電影在該電影節參展,東德也參加了這一屆電影節。政治氣候發生了改變,兩德之間的各種協議紛紛簽署。從此,柏林電影節重新被定位,一方面它是國際電影製作的一面鏡子,另一方面它在東西方之間的政治文化方面起到一個橋梁作用。
有四位導演對柏林電影節產生過舉足輕重的影響。阿爾福雷德-鮑爾是奠基者;沃爾夫-唐納引入了改革,烏爾里奇-格雷格創立了論壇,莫里茲-德-哈德恩則是自1979年以來競爭機制、全景電影、電影回顧和兒童電影節和歐洲電影市場開創的功臣。
雷尼-辛特尼斯和柏林熊
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1988-1956)因為她的動物塑像而一舉成名。從柏林工藝學校畢業後,二十年代她的名氣急升,1931年她進入了普魯士藝術學院。由於國家社會主義的提升,1934年她被迫離開了學院,但二戰以後,她又重新得到了認可,有各種教學講座邀請她,獎項和榮譽紛紛踏至。而自1951年開始的為獲獎者頒發的的金銀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創基礎上製作而成的。
電影節的金熊像雛形是雷尼-辛特尼斯在1932年設計而成的,一直沿用到1959年。從1961年開始,原先抬起致意的右臂變為左臂,和其他各處那些歡迎來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來。電影節的熊像原鑄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諾的諾阿克鑄制廠所擁有。他們曾與辛特尼斯有過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為電影節提供熊像。
皮爾-雷本和柏林電影節主題樂
為紀念柏林電影節50周年,電影作曲家皮爾-雷本譜寫了新的電影節主題樂。新主題樂強調了電影節的片頭,每部電影在播放前都要播出這段片頭。
雷本與法斯賓德合作多年,還與70年代的其他著名德國導演有過合作。如今他被認為是享有國際名聲的最為著名的德國電影作曲家之一。
皮爾-雷本早在1982年就有了為柏林電影節創作主題樂的想法。那時法斯賓德因為影片Veronika Voss獲得了金熊獎,為此雷本覺得應該給電影節一個音樂禮物,一個特別的主題樂。作品在1990年第40屆電影節為官方電影節所認可,自此每部在電影節放映的影片的片頭都要播出這段主題樂。

--------------------

第57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 《圖雅的婚事》(中國,王全安導演)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其他》
最佳導演銀熊獎 約瑟夫-希達(《波弗特》)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胡里奧-查維茲 Julio Chávez (《其他》El otro)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尼娜-霍斯 Nina Hoss(《耶拉》 Yella)
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 《哈勒姆》
傑出藝術成就銀熊獎 《牧羊人》 The Good Shepherd
最佳電影處女作獎 《Vanaja》導演:Rajnesh Domalpalli
阿爾弗萊德獎(敢斗獎) 《電子人也無所謂》 I'm a Cyborg,But That's OK
最佳影片金熊獎(短片) 《Raak》 導演:Hanro Smitsman 荷蘭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短片) 《Decroche》 導演:Manuel Schapira 法國
《美》 導演:陳駿霖(Arvin Chen) 中國台灣/美國
終身成就獎 阿瑟·佩恩

Ⅲ 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的獲獎影片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 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1959年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1980年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獎。
1983年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 《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1986年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1987年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1989年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1990年
《黃河謠》獲第14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山水情》獲最佳短片獎。
《本命年〉獲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菊豆》法國第43屆戛納電影節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第35屆巴利亞多利德電影周金穗獎。
《晚鍾》獲哥倫比亞第7屆波哥大電影節最佳影片、導演和音響效果獎。
《童年往事》獲美國洛杉磯奧斯卡學院電影節銀獎。
《芙蓉鎮》獲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1989年發行影片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
《三個女人的故事》獲第12屆克雷黛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

1991年
《出嫁女》獲第17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中國岩溶》獲西班牙巴塞羅那國家地質學電影節大獎棗最高藝術質量獎。
加拿大、香港、中影合拍故事片《秦俑〉獲法國巴黎奇情動作電影展大獎----最受歡迎影片;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配樂。
西影廠和台灣合拍故事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第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國際影評人獎和艾維拉諾莉特別獎。
北影廠香香港合拍故事片《過年》獲第4接訥京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趙麗蓉獲
最佳女演員獎。

1992年
《來自火焰山的鼓手》獲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義大利大衛獎評選活動「最佳外語片獎」。
《四十不惑》獲第四十五屆瑞士洛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評獎」。
《秋菊打官司》獲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留守女士》獲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金字塔金像大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心香》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1993年
《香魂女》(導演:謝飛)、《喜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雙旗鎮刀客》、《媽媽》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
《天堂回信》(導演:王君正)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兒童青年電影中心獎」;荷蘭第7屆國際兒童電影電視節最高獎「兒童電影節獎」;美國芝加哥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成人評委和兒童評委兩項最佳影片獎;伊朗第9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找樂》(導演:寧瀛)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和特別榮譽獎;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項目金櫻花獎和東京都知事獎;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青年導演大獎」首獎,獎金35萬美元;第十五屆法國南特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金熱氣球獎,男主角黃宗洛獲最佳男演員獎。
由田壯壯執導、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藍風箏》獲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大獎,最優秀女演員獎(呂麗萍)、新人特別推薦獎和東京都知事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菊豆》(導演:張藝謀)獲保加利亞瓦爾納市首屆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鞏俐),鞏俐還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秋菊打官司》(導演:張藝謀)獲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並名列香港第12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十大華語片之冠。
《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張藝謀)獲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比利時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 動畫片:上海美影廠《12隻蚊子和5個人》獲法國第19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獎。《悍牛與牧童》獲第3屆伊斯梅利亞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塔胡特銀像獎。謝晉導演獲法國首屆《軒尼詩》創意和成就獎。

1994年:
《火狐》(導演:吳子牛)獲第四十四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和在法國蒙彼利埃舉行的中國電影節金熊貓獎。
中國遼寧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兩個孤兒的故事》獲第二屆亞洲電視映像節最高獎賞——最優秀獎,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片《姊妹溪》獲優秀獎。
《炮打雙燈》獲第42屆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女主角寧靜獲最佳女演員獎。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在第11屆國際農業電影上,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獎。

1995年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黑駿馬》(導演:謝飛)獲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藝術節最佳導演獎,男主角騰格爾獲最佳藝術獎。
《紅櫻桃》(導演:葉大鷹)獲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軒尼詩記者杯棗最佳創意獎」。女主角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二嫫》(導演:周曉文)獲第四屆國際電影節「瑪雅美洲豹」金獎,女主角艾麗婭獲最佳女演員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日本東京東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張國榮獲最佳男主角獎。同時該片還獲得日本東京每日新聞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男主角夏雨獲第一屆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影片被美國《時新周刊》評為年度國際「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技術獎」;被美國全美影評人聯盟評為年度格里菲思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獲美國第61屆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攝影獎」。
《女兒紅》(導演:謝衍)女主角歸亞蕾獲捷克第30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蘭陵王》(導演:胡雪樺)獲美國洛杉磯桑塔·克拉里德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出品人鄭凱南獲榮譽獎狀;攝影顧長衛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攝影獎」。 《與往事乾杯》(導演:夏鋼)獲葡萄牙第24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俱樂部聯合榮譽獎。
《活著》獲香港第14屆電影金像獎評選「十大華語片」之一;男主角葛優獲「第4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6年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69屆奧斯卡攝影獎提名。
《太陽有耳》(導演:嚴浩)獲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最佳導演「柏林銀熊獎」。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紅櫻桃》獲第5屆不結盟及發展中國家平壤電影節大獎「火炬金獎」,導演葉大鷹獲最佳導演獎,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7年
《鴉片戰爭》(導演:謝晉)獲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金秋鹿鳴》獲第七屆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長故事片金獎和兒童評委獎。

1998年
《變臉》(導演:吳天明)獲第29屆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獎」。
《我也有爸爸》獲印度海德拉巴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高榮譽獎「金象獎」。
兒童演員王泉(影片中飾病童大志)獲本屆影展「特別獎」。導演黃蜀芹獲由兒童和青少年觀眾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頒發的「最受歡迎的兒童故事片」--「金匾獎」。
《紅色戀人》獲第2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獎」銀獎,片中女主角扮演者梅婷被評為最佳女演員。

1999年
《紅河谷》獲第十七屆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幕獎」。
《永樂大鍾》獲第一屆布達佩斯國際科學電影節「國際電影、電視和廣播合作理事會獎」。
《一個都不能少》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2000年 張藝謀 《我的父親母親》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2000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獲第53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梁朝偉)及技術大獎;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獲評委會大獎;台灣導演楊德昌執導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1年 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王小帥 《十七歲單車》
2001年 林正盛導演的《愛你愛我》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2001年 法國愷撒電影節 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獲「最佳外語片」獎
2003年 李楊導演的《盲井》 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2004年9月第二十八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看車人的七月》獲得評委會特別獎,主演范偉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2004年 陸川導演的《可可西里》東京電影節的評委特別獎
2005年 王小帥導演的影片《青紅》獲嘎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2005年 顧長衛導演的《孔雀》獲柏林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銀熊獎

Ⅳ 世界各大電影節的區別

唔,說說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比較大型的有法國戛納,主要側重藝術類的影片或者特別出位的片子,一些剛出道的導演一般喜歡把自己的一些實驗作品拿來參展,藉此揚名。
德國柏林電影節,喜歡把大獎發給政治性比較強的電影,好多電影那叫一個枯燥乏味,金熊還就喜歡發給那樣的,而且喜歡發給拿種族blablabla說事的。
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和戛納的風格很相似,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電影節,值得一說的是比較青睞中國電影。
美國聖丹斯電影節:獨立電影的天堂,發現小成本獨立製作電影,比如當年的《陽光小美女》。
中國上海電影節:這個不多說了吧……你懂的。
暫時就想起來這么多……

Ⅳ 有哪些國內比較冷門的電影在國外卻獲獎

白日焰火在國內並沒有獲得太多的獎項認可,而且票房成績也僅僅達到了1億的水平,然而在國外白日焰火這部電影卻獲得了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影片以及最佳男演員兩項大獎。所以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白日焰火這部電影更受到影評人以及電影節的青睞。可以說白日焰火的觀影門檻還是非常高的,可以說刁亦男並不是為了大眾而拍攝的這部影片,因為白日焰火的藝術性以及故事的完成水平也是非常高的,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白日焰火的拍攝目的就是為了參加國際電影節拿到獎項。

其實藝術片和商業片都需要在電影市場上存在,因為像白日焰火這樣的藝術片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國內電影的高度。而商業片在某種程度上也在養活一大批從事電影工作的人員。可以說兩者是相互依存的,而並不是存在著某種隔閡。

Ⅵ 三大電影節是哪三個分別是些什麼獎啊

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柏林電影節--金熊

威尼斯電影節--金獅

Ⅶ 柏林的旅遊

城市彷彿沉浸在一片綠色海洋中,施普雷河從南面緩緩流過市區。四周環以現代化的旅館、商店、會議廳、教師會館的亞歷山大廣場電視塔氣魄雄偉、造型美觀。庫爾費斯騰達姆商業街長3千米,商店、服飾店、畫廊鱗次櫛比。著名的菩提樹街,是歐洲最著名的林蔭大道。此外,用乳白色花崗岩築成的勃蘭登堡門、有800年歷史的聖母教堂、市政廳、博物館島上的古老建築群、「水晶宮」共和國宮、洪堡大學等亦十分著名。
市內米特區西南緣挺立著勃蘭登堡門, 是曾經作為柏林象徵的凱旋門,建於1791年,全部用乳白色花崗岩築成,門樓上聳立著用青銅鑄造的勝利神像。勃蘭登堡門東側延伸著菩提樹下大街,為長1.2公里,寬 60米的林蔭大道,兩旁宮殿林立,和現代化建築群交相輝映。威廉大街由北往南穿過菩提樹下大街,曾是希特勒政府活動中心。東為亞歷山大廣場,有新建的辦公大樓,是原東柏林市政府所在地。旁有宏偉的共和國宮,外表全部用巨型特製玻璃鑲嵌而成,是原民主德國人民議院召開會議的大廈。勃蘭登堡門西側有過去的帝國大廈,已部分修復。
往西蒂爾加滕區中聳立著1957年落成的議會大廈,是現代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在此舉行過上百個國際會議。該區西端為柏林動物園,建於1841年,飼養著許多珍貴動物,為世界最大的動物園之一。蒂爾加滕區西南延伸著庫爾菲爾斯特達姆林蔭大道,兩旁現代化商店林立。柏林植物園和植物博物館建於17世紀,原是皇家花園,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建。
市區西部沿哈弗爾河分布著大片湖泊和森林,其北是奧林匹克體育場,1936年為舉行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專門修建,體育場周圍有佔地 100多公頃的游泳場、冰球場、網球場和賽馬場。市內還有洪堡大學(建於1809 年)、自由大學 、工業大學、藝術科學院、博物館、圖書館及歌劇院等文化設施,文化事業發達。由於特殊的歷史和宜人的景觀,旅遊業發達。
著名景點:柏林中央車站、博物館島、德國總理府、德國科技博物館、德國國家博物館、國會大廈、勃蘭登堡門、六月十七日大街、菩提樹下大街、查理檢查站、柏林電視塔、波茨坦廣場、御林廣場、聖赫德韋格大教堂、柏林大教堂、尼古拉小區、亞歷山大廣場、柏林動物園、選帝侯大街、夏洛滕堡宮、柏林猶太人博物館、東柏林、西柏林、聖母教學、市政廳、共和國宮、威廉皇帝紀念教堂、仁義大廳。
勃蘭登堡門
1788 至 1791 年由 C.G.朗漢斯 (C.G. Langhans) 設計的勃蘭登堡門 (Brandenburger Tor) 位於柏林市中心, 坐落在巴黎廣場 (Pariser Platz) 旁,是舉世聞名的柏林標志性建築。 隨著 1961 年柏林牆的建造,勃蘭登堡門在其後 28 年間始終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城門。 作為德國重新統一的標志和象徵,它凝聚著這座城市的當代與歷史。 勃蘭登堡門前後各以六根多立克式立柱為支撐,通道只對行人開放。 著名的女神四銅馬 (Quadriga) 雕像於 1794 年安放在城門上,展現勝利維多利亞 (Viktoria) 女神駕駛一輛四馬兩輪戰車的英姿。
政府區
跨過威廉大街 (Wilhelmstraße) 的一條道路橫穿新舊政府區 (Regierungsviertel) 和使館區 (Botschaftsviertel),通往勃蘭登堡門 (Brandenburger Tor) 和國會大廈 (Reichstag) 方向。 政府區將新老建築巧妙結合,極具代表性又不失典雅之風,聯邦總理府 (Bundeskanzleramt) 尤為醒目。 您可在此瞭望國會大廈 (Reichstag),柏林最重要景點之一。 英國明星建築師諾曼·福斯特 (Norman Foster) 為其設計的圓形玻璃穹頂魅力無限,牢牢吸引各國遊客的目光。
柏林電影節
與美國奧斯卡頒獎禮一樣,德國柏林電影節 (Berlinale Filmfestspiele) 是這座城市最隆重的文化事件之一,也是國際電影界最重要的盛事之一。 這場匯聚明星與新星、藝術與商業、光彩與魅力的頂級盛宴,吸引著 27 萬遊客及 4000 名記者的關注和參與。400 部影片在此爭芳斗艷,這里通常是它們的世界或歐洲首映之處。 這是一次聲勢浩大的集會,也是一個相約電影、討論電影的節日。 國際化影院、獨立的影院、藝術的影院、年輕的影院、德國電影新發現、「遙遠的」電影國度、實驗性影院:柏林電影節囊括萬象於其中 。
博物館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博物館島」(Museumsinsel) 坐落於柏林市中心,是全世界遊客甚至柏林本地人都十分熱衷參觀的最具吸引力的景點之一。 這座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館群之一由老博物館 (Altes Museum)、新博物館 (Neues Museum)、老國家美術館 (Alte Nationalgalerie)、博德博物館 (Bode-Museum) 和佩加蒙博物館 (Pergamonmuseum) 五部分構成,展覽無與倫比的世界級文化瑰寶,帶領參觀者一路從兩河流域到埃及、希臘、羅馬、拜占庭、伊斯蘭世界,再到中世紀、現代, 及至 19 世紀浪漫主義時期,堪稱一場精彩絕倫的藝術與文化之旅。
弗里德里希劇院
弗里德里希皇宮劇院 (Friedrichstadtpalast) 是德國最值得推薦的 20 世紀 20 年代傳統歌舞劇院。 它為觀眾奉獻奢華的歌舞劇、燈光與色彩襯托下的迷人演出,以及各種舞蹈和雜技表演,傾力打造輝煌與魅力——此外,各國演藝明星也紛紛在這個充滿文化歷史氛 圍的舞台上登場亮相。 這座位於弗里德里希大街廣場 (Friedrichstraße Platz) 附近的劇院可以容納近 1,900 名觀眾,也用作各種規模媒體活動的舉辦場所。
哈克庭院
哈克庭院 (Hackesche Höfe) 以其獨特的環境講述著柏林米特區 (Berlin-Mitte) 的歷史和這里曾經的生活方式。 這里是德國最大的庭院區,1977 年成為文物保護建築。 這片極受歡迎的建築群重新喚醒了真正老柏林片區的生命。 在典型的柏林後院氛圍中,藝術畫廊、電影院、劇院、音樂廳、酒館、餐館、酒吧、可愛的小店鋪、大公司的旗艦店等完美融合,異彩紛呈。
柏林牆博物館
柏林牆博物館 (Mauermuseum) 於 1962 年柏林牆建成不久後對外開放。它位於極富傳奇色彩的過境關卡查理檢查站 (Checkpoint Charlie) 旁邊,記錄了德國分裂的歷史,是這座城市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之一。 作為世界強國之間斗爭的標志,查理檢查站曾是當時內城最著名的檢查點。 查理檢查站旁的柏林牆博物館常年展出柏林牆歷史及諸多相關主題——從前東德國家安全到反對、抵抗,再到 1989 年 11 月 9 日柏林牆倒塌。
猶太人紀念碑
位於威廉大街 (Wilhelmstraße) 北端、勃蘭登堡門 (Brandenburger Tor) 附近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 無聲訴說著那源於柏林的無以名狀的罪行。 在近 19,000 平方米的土地上,豎立著由紐約建築師彼得艾森曼 (Peter Eisenman) 設計的 2,711 根碑柱。 波浪起伏的碑柱區地下設有一個「信息廳」(Ort der Information) ,以展覽的形式再現歐洲猶太人遭迫害和殺害的情況。 這是一個悲傷之地、撫慰之地,或許還是一個寬恕之地,但更是一個永不忘卻之地。
柏林大教堂
柏林大教堂 (Berliner Dom) 建於施普雷島(Spreeinsel) 北部,是柏林最大的教堂,德國新教教會中心之一。 每年有成千上萬名國內外遊客慕名前來教堂參觀,遠不止教區和這座城市的居民。 教堂於 1894 年至 1905 年由尤利烏斯·拉什多夫 (Julius Raschdorff) 設計建造,這座帶有巴洛克和義大利文藝復興鼎盛時期風格的大教堂是德國最重要的教堂建築之一。 穿過盧斯特花園 (Lustgarten) 的公園小道就可到達教堂正門。
凱撒-威廉教堂
1895 年 9 月 1 日落成的凱撒-威廉紀念教堂 (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 是一座融入了哥特式元素的新羅馬式建築。 著名藝術家們為其鑄造了宏偉的馬賽克裝飾、浮雕和雕塑。 1943 年 11 月,這座教堂在一次空襲中被摧毀;其塔樓廢墟不久後被布置成紀念碑,並最終成為這座城市西部的標志性建築。 由埃貢·埃爾曼 (Egon Eiermann) 設計的新教堂於 1961 年 12 月竣工,以其藍色的玻璃牆和令人難以置信的內部音效聞名於世:站在這座百萬人口大都市的市中心,竟然可以聽見大頭針掉在地上的聲音。
206區購物中心
柏林206區購物中心(Departmentstore Quartier 206)
柏林中心。弗雷德里希大街上,在御林廣場和勃蘭登堡門,阿德龍酒店和國立劇院之間,映入人們眼簾的是歐洲最美麗和最高檔的購物天堂之一:206區百貨商廈。它堪與世界大都市相配的星級建築出自著名的紐約建築師事務所Pei, Cobb, Freed & Partners之手,採用玻璃棱鏡、地中海中庭和威尼斯馬賽克的建築風格值得細細品味。 奢華時尚的服裝、化妝品和室內裝飾品! 在這里,您將發現阿瑪尼,愛馬仕,寶緹嘉,卡地亞,杜嘉班納,普拉達,拉爾夫勞倫,華倫天奴,范思哲,軒尼詩,凱蘭帝筆,萊柏妮美容化妝用品,唐那凱倫(DKNY)、艾特羅 (Etro)、斯坦伯麗 (Strenesse)、史瑞莉 (Gabriele Strehle)、古琦 (Gucci)、B54 光學眼鏡 (Optiker B54)、Out of Asia 家居用品店的身影。柏林206區購物中心(Departmentstore Quartier 206) 為您精選世界各地最美(也最奢侈)的用品、收藏品和服裝,部分商品更是德國市場上的「首發品」。
柏林猶太人博物館
柏林猶太人博物館 (Jüdisches Museum Berlin) 是每位柏林遊客的必游之地。 這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博物館由建築師丹尼爾·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 設計,其常年展覽邀您進入一場德國猶太史的探索之旅。 在從中世紀到現代的 13 幅時代影像中,向遊客介紹猶太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藝術品、照片、信件,以及猶太文化在德國的互動元素和媒體站,展示著猶太人生活與德國歷史的密切聯系。 博物館還舉辦各種專題展覽進行補充和完善。
德國歷史博物館
現今的德國歷史博物館 (Deutsches Historische Museum) 由兩座建築構成:位於菩提樹下大街 (Unter den Linden) 的軍械庫大樓 (Zeughaus) 是一座獨具特色的巴洛克式建築,這里常年舉辦「德國歷史——圖片與見證」展 (Deutsche Geschichte in Bildern und Zeugnissen),陳列的 8,000 多件展品在歐洲背景下為您講述德國歷史。 由著名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I. M. Pei) 設計的現代展覽館 (moderne Ausstellungshalle) 分為四層展區,舉辦大量專題展介紹重要歷史事件。
白湖猶太公墓
白湖猶太公墓 (Jüdische Friedhof Weißensee) 是歐洲最美麗的地方之一。 這里以特殊的方式映照出 19 世紀和 20 世紀初 猶太人社區的繁榮興旺,同時也訴說著他們毀滅的慘劇。 這座公墓建於 1880 年,有 115,000 座墳墓,是歐洲現存面積最大的猶太人公墓。 20 世紀 70 年代,這里被列為文物保護建築。 在公墓主路旁和特別修建的榮譽墓地中,安眠著榮譽猶太公民;這里還建有一座紀念碑,悼念被納粹殺害的猶太人。
萬湖
每到陽光普照時,萬湖 (Wannsee) 總是吸引著柏林人的眼光。 這里不僅彌漫著遠離大都市愜意散步的悠閑氛圍,也是水上運動愛好者們的真正天堂。 這里交通便捷,距萬湖市郊火車站 (S-Bahnhof) 僅幾分鍾路程。這里項目多樣,您可以游泳、潛水、劃船、賽艇、駕駛帆船——盡情享受輕鬆快樂的一天。 如果乘船游覽萬湖,周圍的各式園林將為你奉上壯麗美景,一眾小湖灣是休憩和野餐的絕佳選擇。 在綠樹成蔭的花園飯店中品嘗柏林白啤 (Berliner Weiße) 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亞歷山大廣場
亞歷山大廣場曾是東柏林的主要廣場,成為百貨公司、辦公大樓、高級飯店林立的商業中心。這里的柏林酒店高123.2 米,共39 層,是柏林第二高建築物。廣場上最引人注目的368 米高的電視塔,建於1956~1969 年,它是柏林最高的建築,比巴黎鐵塔還高45 米。電梯只用4 0 秒鍾就把前來觀光的遊客送上207.54 米的旋轉咖啡屋。
勃蘭登堡門
勃蘭登堡門位於市中心,在菩提樹下大街西端,它是柏林的象徵,也是德國的象徵。這是柏林昔日18座城門中最後一座。早在1769年,查理大帝就提出建造勃蘭登堡門計劃,1788年勃蘭登堡門開始動工修建,1791年完工。這座庄嚴肅穆、巍峨壯麗的建築充分顯示了處於鼎盛時期的普魯士王國國都的尊嚴,仿古希臘雅典衛城城門的建築用乳白色花崗岩建成,寬60.5米,高11米,進深11 米,有5 條通道,中間的通道寬於兩側的4 條通道,是專為皇家成員通行而設計的。6 根大型石柱支撐的門樓頂上,聳立著青銅鑄造的趕著一輛兩輪四馬戰車疾駛的勝利女神。
菩提樹下大街
德人特別喜愛菩提樹,這種樹樹葉婆娑,清香撲鼻,很早以前,人們就把柏林市最好的一條街取名為「菩提樹下大街」。這條大街東起馬克思一恩格斯廣場,西至勃蘭登堡門,全長1390 米,寬60 米,已有300 多年歷史。街道兩邊4 行挺拔的菩提樹,像翠綠的長廊,筆直地伸向勃蘭登堡門。
柏林牆
柏林牆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圍繞西柏林建造的界牆,始建於1961 年8 月13 日。柏林牆最壯觀的地段有2處,最嚴密的一處在波茨坦廣場,這里有兩道牆,兩牆之間有一大片開闊地,地上重重疊疊地擺著防坦克用的白色三角鐵架。另一處是勃蘭登堡門一帶,整個門在東柏林界內,往西走幾步就是柏林牆外牆,牆外北面是原德意志帝國的國會大廈。1989 年底柏林牆被推倒。1990 年10 月3 日兩德重新統一後,聯邦政府幾經周折終於在1993年春取得市民們的諒解,決定重建一堵象徵性的柏林牆。新柏林牆長只有70米,但完好的體現了原貌,崗亭、「死亡地帶」、鐵絲網等一應俱全,並定於當年8 月13 日開放,供遊人參觀。
博物館島
博物館島在柏林市中心,由新博物館、國家畫廊、佩加蒙博物館、博德博物館組成。因位於施普雷河的兩條河道的匯合處,故有博物館島之稱。這個小島街道整潔,綠樹成蔭,空氣清新,風景優美。島上的主要建築基本上都是博物館。其中以佩加蒙博物館最為著名。這里展出了許多古巴比倫、埃及、波斯等地文物。佩加蒙是約公元前200年間小亞細亞一個王國的首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博物館島受到極大破壞,戰後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工作。
國家歌劇院
柏林德國國家歌劇院位於在柏林市中心的菩提樹下大街,最初建於1743年。1843年劇院在一次大火中被毀,後又按原樣修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劇院再次毀於炮火之中,1951~1955年又重建。這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築物,其外形以及內部的裝飾體現了德國民族建築和藝術風格。劇院內精美的雕像和繪畫,比比皆是。
共和國宮
共和國宮是柏林最大的現代化建築物,位於馬克思——恩格斯廣場南側。經過2年零8個月的施工,於1976 年4 月落成。為一長方形大廈,長180米、寬85米。大廈內有議會大廳、劇院、畫廊、飯店、商店、郵局、俱樂部等。議會大廳內有541 個議員座席和246 個列席者座位,周圍有小型會議室和休息室。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51年創辦於當時的西柏林,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 提前至 2~3 月間舉行,為期兩周。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 ,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主要活動有 :① 舉行影片比賽評獎,設有金熊、銀熊獎,評委會特別獎,分別授予最佳影片、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等;②舉行會外放映;③舉辦回顧展;④開設電影市場;⑤舉辦宣傳品展覽。80年代後,平均每年有30~40個國家參加,放映影片近 300 部。1988年,中國影片《紅高粱》獲金熊獎。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
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有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等 。 2007年3月7日,由德國柏林工商總會,柏林外國人管理局和柏林夥伴公司共同成立的簽證快速通道順利開通。
據了解,所謂的簽證快速通道,是指「商業移民服務中心」(BIS)成立以後,到柏林投資開設公司的企業家將不再需要經歷繁瑣的簽證申請手續,他們可以在這里得到一站式的服務,以最快的速度,最簡捷的方式拿到德國居留簽證。這項特殊的服務並不是所有的簽證申請人都可以享受,它主要針對柏林夥伴公司的合作夥伴、跨國公司的高級職員以及他們的家庭成員。早在2005年,新嘉源公司就結識了柏林夥伴公司。經過了一年多的考察,新嘉源公司最終以其誠信和實力贏得了柏林政府的充分信任,於2006年10月和德國柏林夥伴公司簽署了正式合作協議,新嘉源成為他們在中國唯一的民營合作夥伴,其客戶享有此優惠待遇。
中國公民赴德國,申請三種簽證較為方便,這三種簽證是旅遊探親簽證、工作簽證和留學簽證因私申請入境簽證,需提供護照、邀請電函,逗留德國不超過3個月,填黃色申請表,否則填寫白色申請表;交2-3張照片、經濟擔保書(須經德有關當局認可)、親屬關系公證書。超過3個月,還須交體格檢查表。申請學生簽證者須交護照,填寫3份白色申請表,交3張照片、入學通知書、經濟擔保書、體格檢查表。中國公民因私赴德國辦理簽證,可通過兩個渠道進行,一是委託中國旅行社代辦,出國者可將本人護照與有關證件交給他們,並填寫申請簽證的表格所需提供的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婚姻狀況、國內永久地址、居住地址、工作單位及職務、旅行目的、逗留期限。另一途徑是,旅客直接前往德國駐華使館辦理簽證。
申請旅遊簽證的手續:申請有效期不超過3個月的德國旅遊簽證,須遞交以下材料並符合下列條件:
探親旅遊入境居留的規定:德國對外國人入境和居留還規定:(1)外國人前往德國探親,獲得入境簽證後,還應申領居留許可證。可先委託在德國的親屬朋友事先向外國人管理局申請代辦,也可在入境後再申辦。(2)入境後如果變更居留地點,要及時向外國人管理局報告。(3)旅遊簽證持有者,不能從事任何工作。如果想從事何種工作,必須獲得外國人管理局簽發的工作許可。如果入境者臨時發生種種特殊情況,如意外傷害事故、交通事故、疾病等,在簽證限期內不能按時離境的,可以再簽證。德國駐華使館簽發的旅遊簽證,一般對一次進入下列的申根國家有效:比利時、德國、法國、希臘、義大利、盧森堡、奧地利、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

Ⅷ 中國電影在世界各電影節或電影展上獲獎的歷史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 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1959年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1980年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獎。
1983年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 《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1986年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1987年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1989年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1990年
《黃河謠》獲第14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山水情》獲最佳短片獎。
《本命年〉獲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菊豆》法國第43屆戛納電影節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第35屆巴利亞多利德電影周金穗獎。
《晚鍾》獲哥倫比亞第7屆波哥大電影節最佳影片、導演和音響效果獎。
《童年往事》獲美國洛杉磯奧斯卡學院電影節銀獎。
《芙蓉鎮》獲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1989年發行影片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
《三個女人的故事》獲第12屆克雷黛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

1991年
《出嫁女》獲第17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中國岩溶》獲西班牙巴塞羅那國家地質學電影節大獎棗最高藝術質量獎。
加拿大、香港、中影合拍故事片《秦俑〉獲法國巴黎奇情動作電影展大獎----最受歡迎影片;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配樂。
西影廠和台灣合拍故事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第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國際影評人獎和艾維拉諾莉特別獎。
北影廠香香港合拍故事片《過年》獲第4接訥京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趙麗蓉獲
最佳女演員獎。

1992年
《來自火焰山的鼓手》獲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義大利大衛獎評選活動「最佳外語片獎」。
《四十不惑》獲第四十五屆瑞士洛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評獎」。
《秋菊打官司》獲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留守女士》獲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金字塔金像大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心香》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1993年
《香魂女》(導演:謝飛)、《喜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雙旗鎮刀客》、《媽媽》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
《天堂回信》(導演:王君正)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兒童青年電影中心獎」;荷蘭第7屆國際兒童電影電視節最高獎「兒童電影節獎」;美國芝加哥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成人評委和兒童評委兩項最佳影片獎;伊朗第9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找樂》(導演:寧瀛)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和特別榮譽獎;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項目金櫻花獎和東京都知事獎;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青年導演大獎」首獎,獎金35萬美元;第十五屆法國南特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金熱氣球獎,男主角黃宗洛獲最佳男演員獎。
由田壯壯執導、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藍風箏》獲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大獎,最優秀女演員獎(呂麗萍)、新人特別推薦獎和東京都知事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菊豆》(導演:張藝謀)獲保加利亞瓦爾納市首屆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鞏俐),鞏俐還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秋菊打官司》(導演:張藝謀)獲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並名列香港第12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十大華語片之冠。
《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張藝謀)獲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比利時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 動畫片:上海美影廠《12隻蚊子和5個人》獲法國第19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獎。《悍牛與牧童》獲第3屆伊斯梅利亞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塔胡特銀像獎。謝晉導演獲法國首屆《軒尼詩》創意和成就獎。

1994年:
《火狐》(導演:吳子牛)獲第四十四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和在法國蒙彼利埃舉行的中國電影節金熊貓獎。
中國遼寧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兩個孤兒的故事》獲第二屆亞洲電視映像節最高獎賞——最優秀獎,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片《姊妹溪》獲優秀獎。
《炮打雙燈》獲第42屆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女主角寧靜獲最佳女演員獎。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在第11屆國際農業電影上,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獎。

1995年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黑駿馬》(導演:謝飛)獲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藝術節最佳導演獎,男主角騰格爾獲最佳藝術獎。
《紅櫻桃》(導演:葉大鷹)獲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軒尼詩記者杯棗最佳創意獎」。女主角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二嫫》(導演:周曉文)獲第四屆國際電影節「瑪雅美洲豹」金獎,女主角艾麗婭獲最佳女演員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日本東京東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張國榮獲最佳男主角獎。同時該片還獲得日本東京每日新聞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男主角夏雨獲第一屆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影片被美國《時新周刊》評為年度國際「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技術獎」;被美國全美影評人聯盟評為年度格里菲思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獲美國第61屆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攝影獎」。
《女兒紅》(導演:謝衍)女主角歸亞蕾獲捷克第30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蘭陵王》(導演:胡雪樺)獲美國洛杉磯桑塔·克拉里德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出品人鄭凱南獲榮譽獎狀;攝影顧長衛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攝影獎」。 《與往事乾杯》(導演:夏鋼)獲葡萄牙第24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俱樂部聯合榮譽獎。
《活著》獲香港第14屆電影金像獎評選「十大華語片」之一;男主角葛優獲「第4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6年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69屆奧斯卡攝影獎提名。
《太陽有耳》(導演:嚴浩)獲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最佳導演「柏林銀熊獎」。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紅櫻桃》獲第5屆不結盟及發展中國家平壤電影節大獎「火炬金獎」,導演葉大鷹獲最佳導演獎,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7年
《鴉片戰爭》(導演:謝晉)獲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金秋鹿鳴》獲第七屆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長故事片金獎和兒童評委獎。

1998年
《變臉》(導演:吳天明)獲第29屆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獎」。
《我也有爸爸》獲印度海德拉巴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高榮譽獎「金象獎」。
兒童演員王泉(影片中飾病童大志)獲本屆影展「特別獎」。導演黃蜀芹獲由兒童和青少年觀眾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頒發的「最受歡迎的兒童故事片」--「金匾獎」。
《紅色戀人》獲第2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獎」銀獎,片中女主角扮演者梅婷被評為最佳女演員。

1999年
《紅河谷》獲第十七屆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幕獎」。
《永樂大鍾》獲第一屆布達佩斯國際科學電影節「國際電影、電視和廣播合作理事會獎」。
《一個都不能少》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參考資料:

Ⅸ 介紹點好看的系列電影

1 《教父》三部曲 《教父》無疑是一部難得的上乘佳作,作為男人的奮斗史,作為理解人性的絕好之作,也作為對精湛演技的欣賞。 2《黑客帝國》三部曲 《黑客帝國》是部意義很深刻的電影,這也是基努·里維斯的代表作,能讓Neo(尼奧)成為里維斯在人們心目中的代名詞,這不僅是他自己的努力,更體現了從導演到編劇到演員再到觀眾的全方位成功。 3《藍白紅》三部曲 三部電影各自成章,但卻聯系緊密,從各種神秘兮兮的時空鏈接中,聯系起整個三部曲結構,表達導演宿命的終極論點。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無疑是三部影片里都出現的老太婆,《藍色》的主角茱麗無意中闖入到《白色》里的法庭,以及經典的《紅色》結尾,三部曲在這里形成了匯合,世界的聯系在這七個人身上體現了出來。 4 時空三部曲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導演托納托雷的三部作品:《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合稱時空三部曲。又稱尋找三部曲。導演在三部作品中,運用了相同的敘事結構——「回到」,讓我們不斷穿梭於「現在」與「過去」之間,獲得異樣的體驗。 5 《諜影重重》系列 根據羅伯特·魯德魯姆(Robert Ludlum)的同名系列小說改編,迄今為止已拍了三集《伯恩的身份》(Bourne Identity)、《伯恩的霸權》(Bourne Supremacy)、《伯恩的最後通牒》(Bourne Ultimatum),全球累計票房高達9.44億美元。 6 比爾-道格拉斯《三部曲》 此三部曲由比爾-道格拉斯於1972-1978年執導,被經驗豐富的批評家德里克-馬爾科姆(Derek Malcolm)稱作「真正的詩化電影經典之作」。這三部影片在柏林電影節(Berlin Film Festival)上榮獲費比西影評人獎(Fipresci prize)和其他兩個獎項,並榮獲薩瑟蘭郡獎(Sutherland Trophy)。三部曲分別是《我的童年》,《親人們》,《回家的路》。 7 《茜茜公主》三部曲 。《茜茜公主》系列影片(《茜茜公主》、《年輕的皇後》和《皇後的命運》三部曲)是由德國和奧地利1954-1957年間合拍的,著名的導演恩斯特·馬利斯卡(Ernst Marischka)執導,這三部影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推出就轟動了世界,兩位演員也因此馳名於世界影壇。 8《星球大戰》系列 ,《星球大戰》三部曲的出現,不僅深刻影響了後來拍攝的一系列科幻電影,而且對整個美國和世界流行文化都產生了極其巨大的影響。它的出現標志著好萊塢改變了七十年代以來拍攝表現復雜的精神狀態和政治上憤世嫉俗的影片為主的傾向,轉而拍攝更脫離現實、更講究特技效果的影片,而且這已成為支配八十年代以來世界主流商業電影的一種趨勢。 9《加勒比海盜》系列,很爽的感覺,無論情節還是配樂,都恰如一首--自由之歌。 10《奪寶奇兵》系列 《奪寶奇兵》由喬治·盧卡斯編劇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本片曾於1981年獲得奧斯卡最佳視效、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輯、最佳音響、特別成就獎及多項提名。此片被稱為電影史上的「動作片經典」有兩個原因:第一,從這部電影開始,世界發現了這個叫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的人在電影方面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第二,本片產生了人類電影史上最賣座的票房巨星--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時間有限,以下系列不過多簡介了。11《虎膽龍威》系列 12《殺人三部曲》13《碟中諜》系列14《X戰警》系列15《第一滴血》系列16《侏羅紀公園》系列17《木乃伊》系列18《刀鋒戰士》系列19《白頭神探》系列20《終結者》系列21《蜘蛛俠》系列22《哈利波特》系列23《黑夜傳說》系列24《暮光之城》系列25《納尼亞傳奇》系列26《上帝也瘋狂》系列27《電鋸驚魂》系列28《怪物史瑞克》系列29《冰川時代》系列30《超級無敵掌門狗》系列31《死神來了》系列32《驅魔人》系列33《殺死比爾》系列34《的士速遞》系列35《小鬼當家》系列36《異形》系列37《大白鯊》系列38《驚聲尖笑》系列39《一球成名》系列40《指環王》系列41《星河戰隊》系列42《絕地戰警》系列43《007》系列44《鋼鐵俠》系列45《古墓麗影》系列46《美國派》系列47《精靈鼠小弟》系列48《超人》系列49《極限特工》系列50《11度青春》系列 這個國產的就作為最後的壓軸吧!

Ⅹ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柏林國際電影節主辦方28日宣布,中國香港導演王家衛將出任第63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電影節主席迪特·科斯里克評價王家衛為「當代最著名的電影導演之一」,稱贊他的作品「特點鮮明、充滿詩意」。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柏林電影節一直將自己作為中國當代電影的一個展示平台,」科斯里克說,「這也是我們有幸邀請王家衛出任2013年(電影節)國際評委會主席的另一個原因。」
王家衛生於上海,長於香港。1988年,他執導的第一部影片《旺角卡門》在香港上映,1991年《阿飛正傳》在柏林電影節展映。此後,他執導的《重慶森林》《墮落天使》和《一代宗師》等影片先後在柏林亮相。1997年,王家衛憑借《春光乍泄》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6年,王家衛成為戛納電影節歷史上首名來自中國的評委會主席。
獲知將出任第63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王家衛表示榮幸。他說:「很高興回到柏林,看到全球各地導演們最新的作品。這對於任何一名電影人都是一次充實的體驗。」
柏林國際電影節創始於1951年,以突出文藝色彩和鼓勵新人新作著稱,與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電影節」。第63屆柏林電影節定於2013年2月7日至17日舉行。
入圍名單當地時間12月13日,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公布首批入圍名單,格斯·范·桑特執導,馬特·達蒙編劇兼主演的《應許之地》入圍主競賽單元,並將在電影節舉行國際首映。夢工廠3D動畫《克魯德一家》進入非競賽單元展映,同時會在電影節舉行全球首映禮。
《應許之地》的故事靈感源自曾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的《天然氣之地》,講述了兩個天然氣公司職員來到小鎮尋找天然氣的故事。這部針砭實事的作品也是今年好萊塢頒獎季的熱點影片之一,將於12月28日在北美上映。《克魯德一家》則是夢工廠在明年春季檔主打的力作,將於3月22日在北美上映。
此外,韓國知名文藝片導演洪常秀的新作《惠媛》也入圍了主競賽單元,奧地利導演尤里西·塞德爾《天堂》系列三部曲的收官作《天堂:希望》同樣在主競賽單元榜上有名。此前的《天堂:愛》與《天堂:信仰》分別入圍了今年戛納和威尼斯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天堂》系列成為繼《藍白紅》之後又一套分別入圍三大電影節的三部曲電影。
2013年開幕的第63屆柏林電影節,目前已經公布了第一批入駐全景單元的影片名單,這個單元,將集結大量的來自歐洲、北美、亞洲和拉丁美洲的電人,為他們步入國際影壇提供平台。在已經公布的第一批影片中,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的導演長片處女作《唐璜之癮》赫然在列,而講述《深喉》艷星琳達·拉芙蕾絲生平故事的傳記片《拉芙蕾絲》也將在參加完聖丹斯之後來到柏林。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將於2013年2月7日至17日舉行。知名香港導演王家衛擔任評委會主席。
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作為第63屆柏林電影節開幕影片。

閱讀全文

與天堂柏林電影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