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特效
太空科幻大片《星際迷航:暗黑無界》難得一見的用IMAX攝影機拍攝了其中三十多分鍾的場景,堪稱科幻題材片中IMAX3D版先河之作,同時也受到超過90%的科幻迷熱烈期待。
電影特技作為電影藝術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為其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旨在為觀眾營造出一個獨一無二的視覺盛宴,給觀眾們真切地感受到"身臨其境"的觀影感受。
好萊塢大片大量運用了電影後期製作技術,尤其是數字特效,在創造影視藝術中的現實世界時,又在創造異乎尋常的"夢幻世界"及"超人"故事。
一些高難度、大投入的科幻片、災難片、動作片廣泛地使用了數字特效,變幻出了"虛擬現實"和"未來世界"。
那麼,這些電影特效到底是如何運用的呢?
微型模型
人、妖怪、建築物,以及交通工具的模型都被用來製作電影特效。
當模型必須被移動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來移動它們:用手、機械,或者電來使它們移動。運用手工來移動它們需要很長時間,因為模型在銀幕上一秒種內的活動,至少需要有24個動作。
電影中的假象
按正常的速度,電影膠片在每一秒內能拍攝24張靜止的圖片。改變每一秒內拍攝的畫面數量可以製造出一些基本的特效。
每秒內拍攝的畫面多於24張,就會產生一種慢動作的效果。相反,如果每秒內的畫面少於24張,那麼電影中的動作就會加快,這樣就會顯得更加劇烈,刺激。
電腦合成圖象
人們對電腦的使用,使得電影特效製作的速度以及質量都有了巨大的進步。
影視特效具體是做哪些工作?
在影視電影中,人們通過計算機技術製造出來的假象和幻覺,被稱為影視特效。
電影攝制者利用它們來避免讓演員處於危險的境地、減少電影的製作成本,或者理由更簡單,只是利用它們來讓電影更扣人心弦。在影視拍攝中,經常用微型模型,例如:人、妖怪、建築物等各種,來實現電影中特效的需要。
伴隨著計算機圖形計算技術的發展,使電影特效的製作速度和質量有了巨大的進步,製作者可以在電腦在完成更細膩、真實、震撼的畫面效果。
比如可以使用Maya軟體來製作風雨雷電、山崩地裂、幽靈出沒、異形、房屋倒塌、火山爆發、海嘯等用實際拍攝或道具無法完成的效果,也可以使用Maya軟體製作模擬的角色,例如:精靈鼠小弟中的老鼠,冰河世紀中的松鼠、星球大戰中的Yoda大師等等。
關於流體、粒子、剛體、柔體、摳像等常用特效專業術語解析
流體是基於動力學計算的,可以產生真實的流體運動效果。流體可以模擬霧、火焰、煙、雲、水等效果。粒子是動力學的一部分,而動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用來描述物理世界物體的運動方式。
粒子在製作特效時是非常有用。粒子有很多種表現形式可以製作水花、火焰、沙塵、煙霧等等。
比如用來表現船在海上航行與海面產生飛濺的水花,人站在甲板看到海里的魚群,那些魚群可以通過粒子來完成,先是得到粒子類似魚群效果的運動路徑,再讓每一個粒子去替代不同類型的魚模型,這樣可以在每一個粒子的位置上放一個魚上去,得到群集動畫的效果。
剛體則可以使三維軟體中的物體模型參與動力學的解算(理解為電腦計算),比如我手上一個物體掉到地上,在地上彈跳的過程,其實動畫師可以根據運動規律的理解,去手動的定義這個動畫過程。
但如果是有無數碎塊掉落相互碰撞的效果,比如說有一面牆,一個炮彈打過去飛沫四濺,這一系列復雜的運動過程由動畫師逐一完成,工作量非常龐大,這就需要把物體碎塊模型轉化為剛體,轉化為剛體就可以參與一系列的動力學解算,通過解算得到模擬的運動。
柔體,簡單說柔體就是柔軟的物體,在Maya將通過動力學的解算,使物體得到柔軟的運動,例如:衣服、國旗、有彈性的皮膚、窗簾或者是會隨風飄動的毛發等等。
摳像,屬於後期特效部分,摳像就是摳素材,去除實拍素材中的多餘部分。比如我們在看電影時經常看到很壯觀的場景,有一個人站在山上,在遠處火山爆發,火光沖天,實際上拍的時候一般找不到這種景觀,這就需要做後期處理。
我們經常在電影花絮中看到,演員站在以藍色或綠色布為背景的前面進行拍攝,這樣使前景角色和背景之前產生顏色差異,由製作人員將藍色或綠色拍攝區域摳掉,然後再通過電腦圖形技術將特效場景與拍攝人物合成在一起,得到真實的震撼效果。
影視特效分類
特效可以分成兩大部分,一是三維特效,二是後期特效。兩者在特效領域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相鋪相成。
三維特效很容易理解,即通過三維軟體技術,製作三維相關的內容。
後期特效指通後實拍內容、照片素材和三維軟體渲染的素材進行合成,得到最終的效果。
這兩部分相輔相成,熟知後期特效,可以幫忙製作人員在三維製作過程中提供更多的想法思路和解決方案。有些效果可以在三維中完成,也可以後期下完成,而有些效果只能在後期下完成。如果製作人員熟練掌握後期特效和三維特效的應用,可以選擇一條最好的製作方案,在高效率情況下追求最好的品質。
Maya等軟體在影視製作中的運用
現在在電影特效製作領域,應用Maya軟體的用戶群很多,Maya非常適合團隊合作,其製作流程比較科學先進。
在一個團隊中,Maya可以根據實際的製作情況進行二次開發,它提供了很強大的流體、粒子、剛體等系統,再配合Maya周邊的軟體和插件就更強大了。
例如RealFlow強大的流體軟體,Renderman渲染器在電影製作中使用廣泛,屬於頂級渲染器。在後期軟體方面,有很多不錯的軟體可以選擇,其功能都很強大。
推薦是Fusion,因為Fusion與Maya結合的很完美。Fusion有三維功能,其中有:物體動畫、相機動畫、紋理、點雲信息和粒子,這些都可以和Maya交互相兼容。
特效製作除此之外還需要運用一些跟蹤軟體,跟蹤軟體就是將實拍素材作反求,求出當時攝像機的運動軌跡,使三維或後期的內容與實拍素材無縫結合,例如:電影《加菲貓》中,電腦製作的加菲貓與拍攝場景結合。跟蹤軟體是非常有必要的。
影視製作流程詳解1前期拍攝
使用電影攝像機、數字高清攝像機、數字BETACAM、DVCAM、DVCPRO等各種專業攝像機,配合搖臂軌道車燈光等輔助設備,拍攝出精美的畫面 。
2後期製作
使用3Ds MAX、MAYA、SOFTIMAGE等工作站軟體製作片頭動畫,高級非編工作站進行畫面剪輯,音頻電腦工作站進行錄音、配音;再加上廣播級字幕系統、特技系統使製作出的影片達到預期效果 。
3簡單流程
1、撰寫方案:全面、概括的介紹企業。 2、寫腳本:將方案內容進行分鏡頭,搜集相關的視頻、音頻素材。 3、根據腳本進行拍攝內容。 4、設計製作片頭。 5、後期編輯:剪輯、配音、配樂、字幕、特技轉場,全成VCD或DVD。
4復雜流程
1、拍攝前准備:
製作腳本( Shootingboard )、導演闡述、燈光影調、音樂樣本、堪景、布景方案、演員試鏡、演員造型、道具、服裝 …… 等有關廣告片 拍攝的所有細節部分進行全面的准備工作,以尋求將廣告創意呈現為廣告影片的最佳方式。
2、第一次製作準備會:
PPM 是英文 Pre-Proct Meeting 的縮寫。在 PPM 上,製作公司就廣告影片拍攝中的各個細節向客戶呈報,並說明理由。
3、第二次製作準備會:
經過再一次的准備,就第一次製作準備會 (PPM1) 上未能確認的部分,製作公司將提報新的准備方案,供客戶及廣告公司確認。
4、拍片前最後檢查:
在進入正式拍攝之前,製片人員對最終製作準備會上確定的各個細節,進行最後的確認和檢視,以杜絕任何細節在拍片現場發生狀況。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場地、置景、演員、特殊鏡頭等方面。
5、拍攝:
按照最終製作準備會的決議,拍攝的工作在安排好的時間、地點由攝制組按照拍攝腳本 Shooting board 進行拍攝工作。為了對客戶和創意負責,除了攝制組之外,通常製作公司的製片人員會聯絡客戶、有關創作人員等參加拍攝。
6、沖洗作業:
就像拍照片之後需要洗印一樣,拍攝使用的電影膠片需要在專門的沖洗廠里沖洗出來。
7 、轉磁:
也叫作 Film-to-Video Transfer ,沖洗出來的電影膠片必須經過此道技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