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戲》
《社戲》,是魯迅先生選自《吶喊》的一篇小說。初讀課文,十分生疏與乏味。不像小說,小說的情節應該是跌宕起伏,而這篇文章似乎更像散文。甚至連老師也說過:"若是不讓我看出處,我會以為是《朝花夕拾》里的節選。"
《社戲》講的是魯迅先生少年時到趙庄平橋村看戲,發生了各種冒險經歷。全文表達了魯迅對兒童鏈正時期生活的美好懷念。
由於這篇課文較長,老師為了方便我們理解,便把這篇文章分段,用幾個小標題的形式給我們展示了出來,分別是:平橋概況,夥伴遊玩,無船看戲,夏夜行船,趙庄看戲,偷豆吃豆,趙庄返回,送豆吃豆。
文章第一段是講第一個小標題的內容。確實,寫出了平橋村的具體位置,以及那裡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若說是看戲,我便發現魯迅先生小時候太可愛了,為了去趙庄看戲而發脾氣,還不吃東西。從文中"這一天我不釣蝦,東西也少吃。"就可看出魯迅兒時的那份童真。
因為這確實是那樣,我們兒時為了一個自己心儀已久玩具,而哭著央求父母給我買。他們因為拗不過你,所以買了。而魯迅的外祖母與母親就是這樣,再加上雙喜的"包票"。她們便放心的讓魯迅去趙庄看戲了。
在去看戲的路上,消昌魯迅寫了很長一段的風景。風景隨著心情變化著。慢慢的從期待驚喜轉化為沉靜悠揚。"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可以看出小孩子急切,迫不及待想看戲的心情。
接著,課文用了七段來寫社戲。戲裡面的內容豐富多彩,有鐵頭老生,蛇精與老虎,最好的一場小丑的。以及孩子們最怕的老旦。孩子們從那種新鮮刺激感默默走向安靜。
回去的路上,孩子們都餓的不成樣子。於是偷摘了六一公公和阿發家的羅漢豆。偷用了八公公的鹽和柴。燒火,開開心心的吃豆子。這是孩子們的天棚橋悔堂。沒有詩經,沒有父母。是無憂無慮的。偷豆子吃的那一段經歷一定在魯迅腦中緊緊的記住著,很多年後還依然記得。
因為從最後一段"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就可以看出魯迅先生一定十分開心與懷念那段時光。
Ⅱ 魯迅社戲佳句賞析
1、我們魯鎮的習慣,本來是凡有出嫁的女兒,倘自己還未當家,夏間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
那時我的祖母雖然還康健,但母親也已分擔了些家務,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歸省了,只得在掃墓完畢之後,抽空去住幾天,這時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親住在外祖母的家裡。(簡單交代了當地習俗,去平橋村的緣由。)
那地方叫平橋村,是一個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莊;住戶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極普通的一個小山村,「極偏僻」、「住戶不滿三十家」「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說明不但普通,還很落後。
與下文是「樂土」極不相配,這便是矛盾之所在,形成了一種張力。)但在我是樂土:因為我在這里不但得到優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在我是樂土,對原因的解釋更是令人值得玩味,完全是一個兒童的視角和想法,讓人忍俊不禁,「優待」和「免念」充滿了兒童的情趣。普通的小村能成為樂土,對一個孩子來說,這兩條理由也就足矣了。)
2、和我一同玩的是許多小朋友,因為有了遠客,他們也都從父母那裡得了減少工作的許可,伴我來游戲。(享受「優待」的體現之一,如果對「遠客」不重視,能得了減少工作的許可嗎?)在小村裡,一家的客,幾乎也就是公共的。
我們年紀都相仿,但論起行輩來,卻至少是叔子,有幾個還是太公,因為他們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們是朋友,即使偶爾吵鬧起來,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決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而他們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識字。
(不會想到「犯上」、「百分之九十九不識字」可以看出平橋村人的淳樸。)3、我們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來穿在銅絲做的小鉤上,伏在河沿上去釣蝦。
蝦是水世界裡的獃子,決不憚用了自己的兩個鉗捧著鉤尖送到嘴裡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釣到一大碗。這蝦照例是歸我吃的。
(釣蝦是在平橋村裡的主要活動之一,蝦歸我吃――優待的體現。)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為高等動物了的緣故罷,黃牛水牛都欺生,敢於欺侮我,因此我也總不敢走近身,只好遠遠地跟著,站著。
這時候,小朋友們便不再原諒我會讀「秩秩斯干」,卻全都嘲笑起來了。(放牛――活動之二,充滿了童真童趣,孩子的天真爛漫在一個「不再原諒」一個「嘲笑起來」便充分體現出來。
同時也看出這群小夥伴的淳樸。)4、至於我在那裡所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庄去看戲。
(趙庄看戲――活動之三,也歷雀並歲沖是「第一盼望」,足見戲的誘惑及在「我」心中的地位,為下文一看戲不能及時實現而著急、哭鬧埋下了伏筆。)趙庄是離平橋村五里的較大的村莊;平橋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戲,每年總付給趙庄多少錢,算作合做的。
當時我並不想到他們為什麼年年要演戲。現在想,那或者是春賽,是社戲了。
5、就在我十一二歲時候的這一年,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不料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
平橋村只有一隻早出晚歸的航船是大船,決沒有留用的道理。其餘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鄰村去問,也沒有,早都給別人定下了。
外祖母很氣惱,怪家裡的人不早定,絮叨起來。母親便寬慰伊,說我們魯鎮的戲比小村裡的好得多,一年看幾回,今天就算了。
只有我急得要哭,母親卻竭力的囑咐我,說萬不能裝模裝樣,怕肢跡又招外祖母生氣,又不準和別人一同去,說是怕外祖母要擔心。(為下文與小朋友一起看戲埋下伏筆,「不準和別人一起同去,怕外祖母要擔心。」
可又和小朋友一起去看戲了,足見小朋友的聰明與智慧。)6、總之,是完了。
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戲已經開場了,我似乎聽到鑼鼓的聲音,而且知道他們在戲台下買豆漿喝。(完全是兒童的視角和想法,用一種想像、相思表達了對看戲的渴望。)
7、這一天我不釣蝦,東西也少吃。(失落之情)母親很為難,沒有法子想。
到晚飯時候,外祖母也終於覺察了,並且說我應當不高興,他們太怠慢,是待客的禮數里從來沒有的。吃飯之後,看過戲的少年們也都聚攏來了,高高興興的來講戲。
只有我不開口;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小夥伴群相圖,他們都富有同情心,為「我」不能看社戲而感到惋惜。)
忽然間,一個最聰明的雙喜大悟似的提議了,他說,「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來了么?」十幾個別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攛掇起來,說可以坐了這航船和我一同去。(雙喜的大悟,得到了一致擁護,足見其聰明。)
我高興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不可靠;母親又說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們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
在這遲疑之中,雙喜可又看出底細來了,便又大聲的說道,「我寫包票!船又大;迅哥兒向來不亂跑;我們又都是識水性的!」(雙喜「又」「看出底細來了」,加上後面的語言,雙喜不僅聰明還很成熟與善解人意。)(已看過社戲,為「我」再去一次難道不能看出這群小夥伴的熱情和熱心嗎?優待也可見一斑。)
8、誠然!這十多個少年,委實沒有一個不會鳧水的,而且兩三個還是弄潮的好手。9、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便不再駁回,都微笑了。
我們立刻一哄的出了門。(「一哄」,寫出了孩子們的興奮、高興。)
10、我的很重的心忽。
《社戲》是魯迅的文章,很高興為您賞析裡面的句子。
(1)總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戲已經開場了,我似乎聽到鑼鼓的聲音,而且知道他們在戲台下沒豆漿喝。
這個心理描寫特別生動,「似乎」表明迅哥兒甚至通過想像到了那個地方去,可以看見他十分想去看戲又看不成的沮喪。
(2)在這遲疑之中,雙喜可又看出底細來了,便又大聲的說道,「我寫包票!船又大;迅哥兒向來不亂跑;我們又都是識水性的!」
這里可以看出雙喜非常聰明有考量,這些語言描寫從外界條件、內在條件和極端條件三種情況都說得清清楚楚,讓大人無法反駁,真的很聰明。
(3)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
用比喻來寫景色,原本靜止的群山像會動一樣往後跑,這么快的形勢下,我還覺得慢,可以看出我內心想看社戲的急切心情了。
(4)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
還是比喻,船像魚兒一樣靈活,不正是因為小孩子技藝高超嗎?而且這自由歡快的魚兒似乎也映襯了孩子們的心情。
《社戲》全文原有前後兩個部分,課文節選自後一部分,描寫作者幼時一段看社戲的往事,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
童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快樂美好的,是一段難忘的體驗。在成人後回憶往事時,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懷著一種浪漫的情感。
本文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如雙喜、阿發、桂生等。這些小夥伴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
「我」看不成戲,「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開船時「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萬一;看戲時桂生殷勤地為「我」買豆漿舀水;回家的路上阿發以「我們的大得多」為由,建議去「偷」自家的豆。這些都是他們純真童心的突出表現。
雙喜是小夥伴中「最聰明的」,好像小夥伴的小領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現得最為突出:他心細如發,聰明伶俐,當「我」看不成戲,「急得要哭」時,雙喜馬上能想出「好主意」,並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的理由;鐵頭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 很失望,雙喜又用「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來安慰「我」,表現了大哥哥般的親切體貼;他能拿主意,當老旦唱個沒完沒了,大家都已經厭倦但又不好說回去的時候,又是他提議回家;回程時大家偷阿發家的豆,雙喜後又勸止大家「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說明他善於為他人著想。 本文的景物描寫極具特色。
作者採用寫意筆法,從色彩、氣味和聲響等方面,描繪了月夜行船、船頭看戲、午夜歸航這幾個畫面,情景交融,充滿水鄉特色。色彩如豆麥的「碧綠」,遠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潔」,漁火、燈光的「紅」,航船的「白」;氣味如豆麥和水草的「清香」等;聲響如船行的「潺潺」聲,孩子們的笑聲,橫笛的「宛轉,悠揚」,諸方面寫得簡潔干凈,生動傳神。
作者還運用各種比喻、擬人等手法,如表現船行之快,用遠山來陪襯,「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寫船,「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化靜為動,增強了景物描寫的效果。 二、問題研究 1.作者為什麼說平橋村「在我是樂土」? 民風淳樸的鄉村,對一個在封建家庭中生長、受各種規矩束縛的孩子來說,確實是快樂自由的天堂。
作者作為客人,「在這里」「得到優待」,釣到蝦「照例是歸我吃」,小夥伴們對「我」無微不至地體貼照顧,「看社戲」一節這種友愛和照顧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陳腐無用的經書,而且也沒有那麼多規矩可蹈,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決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 2.六一公公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六一公公是淳樸鄉民的形象。
六一公公對於孩子們偷他的豆,只是責備「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 」,聽說摘豆是為了請客,馬上說「這是應該的」,他並不是吝嗇的人;後來他又親自送豆,表現了他熱情好客的性格。「我」誇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來」,體現了他的老實厚道的農民本色。
至於他誇「我」「讀過書」「將來一定要中狀元」之類的話,只不過像今日誇某個孩子聰明,將來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學一樣。也有觀點認為六一公公雖是個好人,但是有農民的局限。
他誇「我」的話,表明他意識深處受封建禮教的影響,這在當時也是難免的。 3.為什麼在「我」的感覺里,那夜看到的戲是平生最好的戲,那夜吃到的豆是平生最好的豆? 從全文看,「我」為什麼十分懷念那夜看到的戲和那夜吃到的豆,關鍵不僅在於看戲和吃豆本身,更在於「我」和平橋村的孩子一起參加了看戲和吃豆的全過程,「我」懷念的不僅僅是好戲和好豆,更多的是平橋村那種朴實真摯、和諧親密的人際關系。
練習說明 一、課文結尾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對這個結尾應該怎樣理解?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會嗎? 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其實那夜的戲,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罵」,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來也實在平常。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二、夏夜行船、月夜歸航在寫景敘事上都非常精彩。夏夜行船通過哪些所見所聞所感來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月夜歸航中「我」的心情與去看戲時有什麼不同? 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所見: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
……漸望見依稀的趙庄,……還有幾點火,…… 所聞: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 月下歸航寫了眾小夥伴去「偷」羅漢豆的趣事。去時「我」的心情很急迫,總「以為船慢」,而此時「我」和小夥伴們偷豆吃豆,心情無比歡暢。
三、揣摩下列詞語,回答括弧中的問題。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
(「輕松」和「舒展」表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
「看戲」亦精彩——賞析《社戲》中的「看社戲」
作者:「菲妖」 出自:守 望 飛 翔
《社戲》是一篇充滿生活情趣的美文,作品通過記敘「我」在平橋村夜航到趙庄看社戲的一段經歷,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的形象,孩子們的天真率直、活潑可愛得到了盡情的展現,讀後不禁令人會心一笑。
月下出航,魯迅先生運用白描手法,勾畫了一幅江南水鄉的美麗圖畫;深夜歸航,又運用比喻描寫行船的情景,極富有童話色彩。在如詩如畫的景色中,孩子們的自由天性充分得到彰顯,我以為是真正達到了「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對此,各種分析作品中,已有很多的精彩點評,我不再贅言。我翻閱了很多資料,發現對「觀看社戲」這個片段的評析都很簡略,甚至一筆帶過。如江蘇教育出版社的《語文教學參考書》對這部分的分析真的就很「簡」,只有這樣的一句話:作者寫看戲的情況,把角色的出場表演同孩子們的反應(語言、動作、心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寫得波瀾起伏,情景交融。是的,粗略地讀去,許多人會以為「看社戲」這一部分的描寫,作者似乎並沒有像以上兩部分內容那樣作細致逼真的描繪,以致於以為只是平淡的敘述,推動情節的發展,甚至理解為是對下文的「深夜歸航偷豆」作一個鋪墊,在兩個高潮之間作一個低回,形成行文的波瀾。難道這部分內容真的只是一個陪襯嗎?我不以為然。細細讀來,慢慢玩味,「觀看社戲」這一部分的內容也是妙趣橫生的呢。下面就是我淺陋的理解,與大家交流,以求教於大方。
從社戲的內容來看,並不精彩: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輪番出場,「我」想看的沒看到——能連翻「八十四個筋斗」的鐵頭老生「卻又並不翻筋斗」,最願意看的蛇精、跳老虎「等了許多時都不見」;「我」看到的多是不感興趣的——小旦「咿咿呀呀的唱」,小生卻「很老」,老旦「是我最怕的東西」,偏偏「竟在中間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來唱,在「我」看到他「將手一抬」,以為他「就要站起來的時候」下場去的時候,又「仍舊」唱;當晚「算得最好的一折」就是「一個紅衫的小丑被綁在台柱子上」被鞭打了。並不精彩的社戲內容,在作者筆下原汁原味地一一道來,要知道,這都是以一個孩子的眼睛來看的,非常鮮明地反映著孩子的喜好:喜打鬥、愛熱鬧,要的就是兩個字「好玩」!對自己的想法一點也不加掩飾,這就是孩子的率真和坦白。
從孩子們的反應來看,社戲本身對他們的吸引力也是很小的:「疲倦了」,只想喝豆漿來提神;「多打呵欠了」、「只管自己談話」,戲台上的表演已經不能收在眼裡;雙喜他們「破口喃喃的罵」,終於 「熬不住了」,在罵聲中回轉船頭,離開趙庄而去。這就是孩子,心裡怎麼想,嘴上就怎麼說,沒有任何顧忌,沒有半點虛偽,就這樣在戲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揚長而去。雖然嘴上罵著,一旦離去,情緒絲毫不受影響,如同老時一樣開心、歡快。你能不為孩子純凈的心地而深深打動嗎?
所以,我以為,高明就在於社戲本身並不精彩,而魯迅先生卻能出神入化地把「看社戲」的過程寫精彩。同樣還是運用了白描手法,把角色的表演、孩子的心理緊密結合在一起,把整個看社戲的過程寫得妙趣橫生。如文中這樣的一句話:「我不喝水,支撐著仍然看,也說不出見了些什麼,只覺得戲子的臉都漸漸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漸不明顯,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沒有什麼高低。」我清楚地記得,學生們讀到這一句的時候沒有不笑的,我也是。為什麼?為孩子的真實而幼稚的心理,更為魯迅先生簡潔而傳神的文字:其實,此時的迅哥兒上眼皮和下眼皮已經開始打架,戲子的臉自然變得朦朧,似乎成了一個平面圖形,再也看不出哪是眼、哪是鼻、哪是嘴了,這樣的臉還能算是臉嗎?當然令讀者忍俊不禁,這樣毫不雕琢、渾然天成的語言怎不叫人拍案叫絕?再如寫老旦「後來竟在中間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不料他卻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舊唱」,一個「竟」字,一個「不料」,把孩子對老旦的不喜歡、一心希望他早點下去的心理生動地傳達給讀者,讓人不禁為孩子的率直、坦誠甚至粗野(破口喃喃的罵)發出理解的一笑。
所以說,社戲本身不精彩,不代表「看社戲」的內容不精彩,這是兩碼事。綜上所述,我覺得「看社戲」這一部分的內容雖然沒有誘人的色彩,沒有豐富的聽覺形象,沒有江南水鄉特有的清新,但是同樣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這群孩子天真無暇、質朴坦誠的性格以及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畫面得到了生動的表現,有力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題,值得好好咀嚼、細細品味。
一、課文結尾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對這個結尾應該怎樣理解?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會嗎?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其實那夜的戲,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罵」,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來也實在平常.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二、夏夜行船、月夜歸航在寫景敘事上都非常精彩.夏夜行船通過哪些所見所聞所感來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月夜歸航中「我」的心情與去看戲時有什麼不同?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所見: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漸望見依稀的趙庄,……還有幾點火,……所聞: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月下歸航寫了眾小夥伴去「偷」羅漢豆的趣事.去時「我」的心情很急迫,總「以為船慢」,而此時「我」和小夥伴們偷豆吃豆,心情無比歡暢.三、揣摩、1.「輕松」和「舒展」與前文因看不成戲而沮喪形成鮮明對比,表現「我」歡喜輕快的心情.2.以動詞「踴躍」寫山,把靜物寫活了.這個詞的含義與現在不一樣,作者在這里是創造性地賦予了這個詞以新的含義.3.「回望」兩字,表現「我」依依的心情.「罩」通過視覺表現戲台如夢如幻的情景,與來時呼應.4.因為城裡讀過書的「我」對他的豆子的誇獎.表現了六一公公淳樸厚道的性格.《社戲》分段第一部分(1-3):平橋村「在我是樂土」第二部分(4-30):到趙庄看社戲的全過程第三部分(31-40):看社戲後深夜歸航《社戲》中心思想《社戲》通過「我」和少年夥伴們夏夜行船、船頭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的描寫,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經歷,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德.。
1,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
(環境描寫,優美的夏夜,美在「清香」「朦朧」烘託了「我」當時愉快、興奮的心情。)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
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庄,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台,但或者也許是漁火。(「還以為船慢」、「似乎」「料想」二句寫出看戲的急切、興奮心情。)
2、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陶醉之情、之狀、之思)3、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庄。
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去遊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在草里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於是趙庄便真在眼前了。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qq44652284 《社戲》賞析從魯迅先生的《社戲》中,我看到一種天真爛漫的東西,作者通過對童年趣事的回憶,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因為書上寫的大多都是反映農村景物的,因此讀起來就顯得特別親切。一幅美麗的「農村夜景圖」彷彿映入我的眼簾:藍藍的天空、圓圓的明月、石板型的小橋、小巧玲瓏的劃船。
「我」和一群活潑可愛的農村孩子來到河邊,他們下船、點篙,飛一般的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呀!豆麥散發出草香味,河邊的小草、朦朧的月色、淡黑的群山、依稀的趙庄、宛轉悠揚的笛聲,還有點點漁火等等。這些本來是農村中很普通的景色,但經過魯迅的一番藝術加工,看上去簡直變成了人人嚮往的神仙美景了。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魯迅對農村的懷戀,對他小時候在外婆家的眷戀之情,同時更激起了我們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我反復地讀著這篇我最喜歡的小說《社戲》,彷彿感到整篇作品中的每一個詞都傾注著作者對農村孩子深深的愛。
《社戲》全文原有前後兩個部分,課文節選自後一部分,描寫作者幼時一段看社戲的往事,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童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快樂美好的,是一段難忘的體驗。
在成人後回憶往事時,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懷著一種浪漫的情感。本文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如雙喜、阿發、桂生等。
這些小夥伴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我」看不成戲,「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開船時「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
Ⅲ 《社戲》第22段運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你加以賞析
《社戲》第22段運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你加以賞析?運用了一種表明身份的修辭手法,即運用代詞作為從屬的關系代詞加在對象身上構成了反身的對比,提示作者主題。
通過諷刺和貶低男性在社會中不能長期維持美好的品格而獲得滿足,為主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運用代詞如下:不知多少男性,無論多麼美麗智慧,總是選擇了以兩腿站立,導致男性爭相追求,總是從內而外的空虛,直到填補了缺陷,獲得滿足。
人性總是趨利避害的,除了佔有其他一切,他們便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美好品格。好,關鍵是詞語結構,段首點題,點明男性為高等級身份,製造困擾,脫穎而出,社戲是《教父》作者讓兒子反戈一擊收復家業。。
。
。好,再點明作者從小就認識到,人性趨利避害,不是美德,而是迷失!。。
。
。身為男性,應該堅守自己的美好品格,如果以為高級身份,便獲得美好品格,無疑是把自己置於不利地位,從而丟掉正常男性該有的品格。雖然放棄重要品質,但是有機會還是可以的。
我應該生活在一個真正的時代,一個可以不斷犯錯的時代,以救世為己任的時代。當然社戲的內容和社戲的詞語就需要我們自己體會,詞語與社戲的內容息息相關,如何運用典故也是必須的,不要生搬硬套,要有自己思考深度。
最後附上自己不能生搬硬套整理出來的模板,根據情況自行補充。古代男權現象已經非常明顯,劇里的男主和女主的遭遇是真實的社會現實寫照,於是就有了底層男人氣節盡失,女人傍大款,男權逐漸隱蔽的現象胡嵐原本只想要一個公主,沒想要強奪兩公主。所以自己救了老婆和兩公主。
男權社會更要求公主性格陽剛,女人柔弱。
不算,但是有一條很微妙。她說,這並不代表著她比他強大,她本來就是二等公民。看完電影,和其他答主的想法不一樣。
就我個人看法:不是。借用一個網上的評論:《社戲》中的社戲是廣義上的《社戲》。羅老漢說社戲的對象是社會,是人民,具有廣義。
而我認為,電影中的社戲是指慾望與權力的故事。
廣義的社戲就是人性問題,在廣義社戲中,故事和人性並不是對立的。
電影中的人性,故事和女主是對立的。現實中的人性也如此。
追求慾望,放大慾望,支撐慾望,推動慾望發展的是慾望本身。
有錢才能有慾望,沒錢的時候人性淪為了慾望的代名詞。但人性的人設,並不是慾望最終的屬性。更何況這一切都是寫在人的基因里的。
社戲如果不是對的人,本身就是荒誕,都是另外一個故事。
拋開這些顯而易見的顯而易見的主觀問題,其實還是得承認有深層次的東西在其中的。首先,在唐方回自殺後,醫生發現眼睛裡竟然有兩個。
Ⅳ 社戲有電影嗎
日前,昌平區流村鎮長峪城村永興寺古戲台上正唱著傳統社戲,台下圍滿前來看戲的市民,不少觀眾邊看邊跟著台上演員哼唱。這些觀眾中有不少年輕人,他們是看了該村拍攝的《社戲》微電影,特地趕來學戲的。
今年30歲的李帥,家住海淀區,自小就喜歡民俗傳統文化。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社戲》這部微電影,從此對社戲著了迷。在得知長峪城村要演出社戲時,他驅車70多公里,拉著同樣喜歡民俗傳統文化的朋友,來村裡看社戲,學社戲。
「這社戲非常有韻味,所有的曲調都是靠口口相傳,非常獨特。」來自昌平區的趙曉東自從看了《社戲》微電影後,成了地道的社戲迷。他不僅拍攝了很多社戲化妝、演出時的照片,還錄了不少社戲片段,沒事時就在家跟著錄音唱上幾嗓子。
引來市民學社戲熱潮的《社戲》微電影,是去年底由市農委宣教中心與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合作拍攝的,演員和樂隊成員都是村內普通村民。
今年60歲的徐立春是長峪城村社戲劇團副團長,他和妻子趙俊榮共同參加了《社戲》微電影的拍攝。「拍戲時心裡特緊張,山溝里的民俗戲,能走上大屏幕,感覺很自豪。」《社戲》微電影在網上播出時,徐立春和老伴兒反復看了好幾遍。「之前,我一直發愁社戲傳承後繼無人的問題。微電影播出後,常有年輕人到村裡來學社戲,還有大學的文藝社團想把社戲定為社團的學習內容,這對社戲的傳承是件好事。」徐立春說。
Ⅳ 《社戲》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社戲》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魯迅以「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留給世界一個鬥士的背影。他激情地吶喊:「掀掉這吃人的筵席」!「毀掉這廚房!」「打碎這鐵屋子!」「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他的文章被稱為匕首和投槍,因為他總是那麼無情地解剖自己的醜陋(如《風箏》)、解剖社會的醜陋(如《狂人日記》)、解剖民族的醜陋(如《看客》)給麻木的國人看。他給人的感覺是冷峻的,是犀利的。然而,魯迅畢竟不是天生的戰士,他首先是一個人,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以,魯迅自有他溫情的一面,象戰士在未褪盡的硝煙中遙想和平。
七年級下冊《社戲》是魯迅作品中少見的充滿溫情的文章。然而,它是一篇被節選的面目全非的小說。這一點是我在初次教學本課時所沒有注意到的。三年後,我重新翻閱資料,再讀《社戲》,就決定換一種方式詮釋這一課。
《社戲》選自《吶喊》。為什麼充滿詩情畫意的《社戲》會和魯迅同期的作品《狂人日記》、《阿Q正傳》收錄在一起呢?因為小說本身具有「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兩面。小說寫的是作為成人的「我」兩次去北京看戲,痛感座椅如刑具,人情冷似鐵,「覺得此地是不適合生存的」,於是回憶起兒時一段快樂的經歷。如果把課文作為單一的文本來講,勢必會減損原作的本真。所以,我嘗試從鑒賞「情趣」的角度入手,讓學生理解《社戲》不單是寫一群孩子的游戲,更是寫一個成年人的精神返鄉。
魯迅是文學大家,他的深刻不是瀏覽所能體會的。《社戲》中的情趣以及道不盡的「人生經驗通感」是它令我產生鑒賞教學嘗試的根源。
看社戲是《社戲》一文中的中心事件,也是最令「我」難忘的。那麼,社戲真的很好看嗎?學生從文章中發現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渴望看的能連翻84個跟頭的鐵頭老生偏不翻跟頭,蛇精和套了黃布衣跳老虎也始終沒有出現,最怕看到的老旦卻令人頭疼地唱個沒完。我是不是煩躁之下義無返顧地拂袖離去呢?學生從「回望」一詞中讀出了「我」的留戀。我追問學生,除了抱有「老旦也許已經進去了」的幻想之外,難道沒有別的原因了嗎?學生聯想自己生活的實際,讀出了戲前波折的鋪墊作用,如此難得的看戲機會,「我」付出了如此多的期盼、焦慮、失望、欣喜,就算戲不好看,「我」也不可能走得頭也不回啊!更何況期間還有夥伴們的熱情、關懷、體貼、照顧,這所有的真心真情,怎一個「走」字了得?「我」回望的不僅僅是「飄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似的」戲台,更是因想看社戲而產生的種種經歷和體驗!反觀自己,我們誰不曾有過費盡心血擁有卻悵然若失,但決不肯輕易拋棄的情感經歷?瞧,魯迅先生的一個「回望」,能勾起我們多少似曾相識的回憶啊。小夥伴之間的淳樸友情,是作者動情描繪、潑墨最多的`。為了滿足遠道來做客的「我」看社戲的渴望,小夥伴拍著胸脯「打包票」!決不吹牛!大的能把船駕得如「大白魚背著孩子在浪花里躥」,而「迅哥」有小的陪坐在船艙里。多麼懂事的淳樸少年!「我」看不到翻跟頭的鐵頭老生,有雙喜善解人意的勸解;「我」有些倦了,馬上有桂生舀來水喝;歸心似箭的行船想必也是操心雖「打包票」大人也會惦記。特別是可愛的阿發,大家想吃羅漢豆時,他並沒有開口就表明自己的大方,而是「往來的摸了一回」,才鼓動大家:「偷我們的吧,我們的大的多呢!」坦白赤裸的真情讓人怦然心動!生活中,我們每一次的大度是否都如阿發般的由衷呢?後來雙喜的阻止不過是想到阿發的娘,才又偷了六一公公家的。這是一群多麼懂事體貼,善良真誠的鄉下孩子啊。他們難道不是比城裡穿名牌、賽闊氣的小新新人類更能讓我們體會到少年之美嗎?當然他們也是蠻調皮的,「豆莢豆殼全拋在河水裡,什麼痕跡也沒有了。」一種偷偷做了壞事後不會被人發現的竊喜!不少學生在我談到此處時相視莞爾,課後他們寫的《童年趣事》,證明很多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歷!
有同學對六一公公送豆的行為不以為然,覺得他做作,甚至有巴結之嫌。我就和學生談起人的種種需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首先需要滿足的是生理需要,這和一般的動物沒有什麼區別。但是作為高等動物的人來說,他還有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抱負需要。別人偷吃了自己的辛勤勞動成果,六一公公為什麼要再送豆「巴結」一個孩子呢?因為這個遠方來的小客人誇自己的豆好!自己的勞動被認可,自己的尊重需要得到滿足!況且,在中國這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傳統國度里,讀過書的「迅哥」的誇獎又有了更高的意義。中國崇尚「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那麼,六一公公的送豆就有被尊重後的報答之意。
學這一課時學生熱烈的反應讓我明白,語文課教無定法,換一種角度去理解和引導學生閱讀,在增強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開拓了我們的教學思路。如果一定要說有一點點成功,那也是嘗試的結果。
有人說教《社戲》課文最後一段是理解本文的鑰匙。在備課的時候,我也在考慮,作者為什麼把文中的戲和豆說的那麼好?我們知道,這篇文章是作者對童年生活回憶。大抵來說,回憶的總是美好的事物。那麼,該如何來引導學生來理解這篇文章呢?從《社戲》文章來看,那晚的戲並不好看,豆呢也僅僅是水煮豆。而作者呢,卻說是:「我實在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為什麼作者如此難忘呢?
我想,作者在寫社戲的時候,也僅僅是把社戲作為一個引子而已,真正要寫的是他們自己表演的戲,自己演的戲那才是真正難忘的好戲。
趙庄的戲在文章中只是一個引子,他們的戲才是文章的主體,在這出戲里,主角是一群十二、三歲的孩子。戲台是大航船。戲份是月下行船、趙庄看戲、歸航偷豆。舞台背景是月下河流、豆、麥田。(我把這個板書在黑板上)在這樣的背景中,再這樣的舞台上,一群朝夕相處的孩子,他們心裡是快樂的!
小時侯,我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那時侯,臨村放電影,村裡的夥伴們老早就知道了。相約晚上一起去看。夜裡,爸媽一般是不會讓我們出去,更何況是去臨村。但看到一大群夥伴一起去,也就沒說什麼了。月夜,一群人,唧唧喳喳,有說有笑直奔二三里外的臨村。一路上,腳下高低不平,但也沒能阻止我們的興致。有時候,等我們跑到的時候,電影都快散場了,又跟著人群往回趕,在人群中東奔西突,快活無比。當然了,在路上也會埋怨今萬拖後腿的那個夥伴,相約下次一定早些出發。早到的時候,大夥擠在一起,席地而坐,很興奮。看著看著,銀幕上的人物就漸漸依稀了。等到人聲鼎沸的時候,才知道電影散場了。揉揉模糊的眼睛,把還在睡的夥伴推醒。路上照舊快活。現在才知道,看什麼電影無所謂,看電影那隻是一個借口,關鍵是大夥在一起。
在社戲里也是如此,到趙庄看戲也只是一個借口,一個引子。骨子裡,他們是希望能大夥一起去。只要大夥在一起,就是快樂無比!
你看那月下行船,大夥搖擼的搖櫓,陪我說話的說話,不亦樂乎!船外,月色如水;夾岸,豆麥清香。當真令人心曠神怡了!至於在趙庄看的戲那就不用說了:我看不清、聽不見,只覺得戲子的臉都漸漸的有些依稀了。夥伴呢,年小的在大哈欠,大的在說各自的話,都沒心思看戲。而回去的時候,大家又象來時一樣踴躍,拔櫓、搖櫓,大船快的就象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或笑或罵,又都興奮了!
至於那水煮羅漢豆真的好吃嗎?未必,只不過是夥伴們自己動手做的罷了,才覺得食之如飴。小時侯,在家鄉放牛,荷花塘乾涸了,許多的小魚小蝦,都躲在一個個水窟里苟延殘喘。我們找來幾個大的河蚌殼,洗凈,再舀上些水,架在土塊堆的灶上。把那些抓來的小魚小蝦放在蚌殼鍋里煮,等魚變白了,蝦變紅了,沒鹽沒油的抓起來就吃,而且還你爭我搶的,好似什麼龍肝風膽似的。吃完以後,發現手上全是黑灰,臉也成了大花臉。現在回憶的時候,覺得那時侯真快樂!
這篇文章,我象這樣講的時候,同學們都很活躍,都回憶說他們都有個類似的經歷。書中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以自己的生活經歷來感悟書中的內容,比起我們空洞的說教好得多了!
《社戲》其實就是孩子們自己演出的一出快樂的夜戲。
《社戲》是學生在初中語文學習中接觸到的第一篇魯迅先生的文章。這是魯迅小說中為數不多的充滿溫情的一篇,從理解難度上來講也不艱澀。教材做這樣的設置,我認為有利於減輕學生對魯迅文章的畏難情緒,讓他們在文章的學習中,看到魯迅深刻冷峻背後溫情的一面。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進一步閱讀《朝花夕拾》,從這些對往昔生活的回憶中,讀出一個有血有肉的魯迅。這將為以後學習魯迅的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社戲》的教學成功與否十分重要。所以,這篇課文我用了4個課時,備課也下了工夫,整體上到達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反思。
其一,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小說體裁的基本文體知識不扎實。普遍認為小說中的我即作者本人。這可能和這篇文章體裁特徵不鮮明有關。所以我又結合文章將小說的虛構性這一知識點講解了一下,對這一知識點個別同學的理解程度不高,具體體此刻答題的時候,還是用作者二字來作答。所以在以後的小說學習中,還是要反復強化文體特徵。並且許多學生的作文也存在著文體不清的問題,例如在記敘文中穿插很多議論,本末倒置,文章所以變成大雜燴。由此看來,目前淡化文體界限、按資料來來編排教學資料的做法還是值得商榷的。我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應當有意識地強化這些知識點,引導學生按照行文規范來寫作。
其二,《社戲》這篇文章的教學,最終一個自然段十分重要。這一段既是文章的切入點,也是文章的題旨所在。我設計教學過程時,安排學生在第一課時先談談自我對這一段落的理解,在第四課時學完整篇課文以後,再重新來談這一問題。經過比較考察學生對課文關鍵點的理解程度。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能就真正懷念的不是豆和戲這一點闡述自我的觀點。由此,在教時上我做出了調整,較快地引出人生經驗通感這一深層次的概念,引導學生結合自我童年生活的回憶,聯系自我以往歷過的事、相處過的人、吃過的東西、聽過的歌等等,談一談對再也沒有看過那夜似的好戲、卻並沒有昨夜的那樣好吃兩句話的理解。這一環節的設置使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課堂氣氛也是我在之前的教學中比較忽略的問題,有時為了趕進度或者想盡快地將學生引到正確的答案上,自我講解和灌輸的部分所佔比例偏大,學生容易走神和倦怠。所以多設置一些活動和討論環節我認為還是很有必要的。緊之後學生在交流中大致能體會這樣一種感覺:物是人非,每每回憶卻再也找不到那時的感覺,令人悵然若失。因為即使一切都沒有變,但歲月無痕,當時的情感和體驗已一去不復返了。就在學生若有所悟的時候,趁熱打鐵點出魯迅作品的高妙之處,就是能喚起大家人生經驗的通感,寫到每個人的心裡去。這樣使學生在認識到魯迅溫情一面的同時,對他思想的深刻性和強大的洞察力也有了感性的直觀的認識。水到渠成地到達預期的教學效果。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社戲》是魯迅作品中少見的充滿溫情的文章。《社戲》選自《吶喊》,看社戲是《社戲》 一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最令「我」難忘的。
那麼社戲真的很好看嗎?學生從文章中發現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渴望看的是「能連翻84個跟頭的鐵頭老生」,但他偏不翻跟頭,「蛇精和套了黃布衣跳老虎」也始終沒有出現,最怕看到的「老旦」卻令人頭疼地唱個沒完,此時的「我」真有點失望。但學生從「回望」一詞中讀出了「我」的留戀,我追問學生,除了抱有「老旦也許已經進去了」的幻想之外,難道沒有別的原因了嗎?學生聯想自己生活的實際,讀出了戲前波折的鋪墊作用,如此難得的看戲機會,「我」付出了如此多的期盼、焦慮、失望、欣喜,就算戲不好看,「我」也不可能走得頭也不回啊!更何況期間還有夥伴們的熱情、關懷、體貼、照顧,這所有的真心真情,怎一個「走」字了得?「我」回望的不僅僅是「飄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似的」戲台,更是因想看社戲而產生的種種經歷和體驗!魯迅先生的一個「回望」能勾起我們多少似曾相識的回憶啊!
小夥伴之間的淳樸友情,是作者動情描繪,潑墨最多的,為了滿足遠道來做客的「我」看社戲的願望,小夥伴拍胸「打包票」!大的能把船駕得如「大魚背著孩子在浪花里躥」,而「我」有小的陪坐在船艙里,多麼懂事的淳樸少年!「我」看不到翻跟頭的鐵頭老生,有雙喜善解人意的勸解,「我」有些倦了,馬上有桂生舀來水喝,特別是可愛的阿發,大家想吃羅漢豆時,他並沒有開口就表明自己的大方,而是「往來的摸了一回」才鼓動大家:「偷我們的吧,我們的大的多呢!」坦白赤祼的真情讓人怦然心動!後來雙喜的阻止不過是想到阿發的娘,才又偷了六一公公家的。這是一群多麼懂事體貼善良真誠的鄉下孩子啊!當然,他們也是蠻調皮的,「豆莢、豆殼全拋在河水裡,什麼痕跡也沒有了。」一種偷偷做了壞事後不會被人發現的竊喜!不少學生在我講到此處時都相視莞爾,課後布置他們寫的《童年趣事》,證明很多學生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歷。
魯迅先生寫出了孩子之間的純真,寫出了勞動人民的純朴和厚道,留給我們的是人生經驗的通感:我們難忘的,留戀的其實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新連帶出來的種種情感歷程。
教這課時,學生的熱烈反應讓我明白,語文課教學無定法,換一種角度去理解和引導學生閱讀,在增強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開拓了我們的教學思路,如果一定要說有一點點成功,那就是嘗試的結果。
Ⅵ 《社戲》一系列問題 幫幫我把 滿意我給10分
1.六一公公是淳樸鄉民的形象。六一公公對於孩子們偷他的豆,只是責備「不肯升咐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聽說摘豆是為了請客,馬上說「這是應該的」,他並不是吝嗇的人;後來他又親自送豆,表現了他熱情好客的性格。「我」誇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來」,體現了他的老實厚道的農民本色。至於他誇「我」「讀過書」「將來一定要中狀元」之類的話,只不過像今日誇某個孩子聰明,將來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學一樣。也有觀點認為六一公公雖是個好人,但是有農輪遊民的局限。他誇「我」的話,表明他意識深處受封建禮教的影響,這在當時也是難免的。
4.我所難忘的是平橋村的老人孩子那種淳樸、善良、真
摯的感情和他們的勞動的本領、辦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農村風光,
自由的空氣,入吵桐純與人之間的和諧親密的關系。這一切都是「我」童年時代
在城鎮未曾見到過。在以後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見到的。「我」對這段往
事的回憶,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