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範文5篇
海上鋼琴師這是一部盪氣回腸的電影,我個人認為可以和《肖申克的救贖》比肩的電影,經典中的經典。以下是我整理的海上鋼琴師的 觀後感 範文 5篇精選,歡迎閱讀分享。
更多「海上鋼琴師」的相關 文章 推薦【↓ ↓ ↓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6篇500字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心得範文
電影海上鋼琴師專業影評5篇
《海上鋼琴師》電影影評及觀後感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絕響的鋼琴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1
近來天氣寒冷,下班晚上回到家閑時就宅在床上看電影,IPAD被我看得一天一充電,看過的多部電影中,唯有《海上鋼琴師》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是憂郁、單純的1900個人非凡的鋼琴天賦?是為了堅守精神家園而舍棄愛情的勇氣?……或許都是,或許都不是。
該片以回憶和現實交叉的敘述方式講述了一位被命名為1900的鋼琴天才,在一艘遠洋客輪上的傳奇一生。那無處不在的鋼琴聲,將觀眾帶入1900心靈深處,影片採取最極端的浪漫主義風格,以嫻熟大氣的拍攝手法,時而氣勢磅礴,時而溫柔抒情的音樂,讓我這個樂盲的人都感到繞梁三日,非常好聽。
1900年,在一艘豪華游輪的頭等艙里一個被遺棄的男嬰,被一個手水收養,由於不知道他的爸爸和媽媽叫什麼,所以按年代給他取名叫1900,隨著小1900在船上一天天的長大,展示出非凡的鋼琴天賦。長大後,在船上的樂隊當鋼琴手,他把這艘弗吉尼亞號船當作唯一的家,他也不想從這個船上走下去,來到船所停靠的繁華都市。他身邊有個朋友吹小號的,叫麥可斯,多次勸他,「你鋼琴彈得這么好,應該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到陸地上去。」而1900堅持自己的看法,不下去,甚至為此錯了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段愛情,他不肯下船。
後來隔了多年以後,麥可斯早已經從船上離開了,他得到一個消息,說這個叫弗吉尼亞號的遊船要被炸掉,他才想起了1900是不是還沒有下船,他回到這個船上,放起當年1900彈奏的曲子,這個1900真的從一個角落裡出來了,和他見面了,他說,「我生在這條船上,死也要在這條船上,我不下去。」後來麥可斯很無奈地離開這條船,遠遠的看著1900和這條弗吉尼亞號船被炸的粉碎,沉入大海。
這個片子拍得磅礴大氣而又低沉深婉,有些地方通過優美的音樂,來表達人物內心的情感,我特別喜歡這部電影的配樂,超級棒。
這部片子給我帶來深刻的印象就是所無不在的音樂。從頭到尾,鋼琴、小號和爵士樂,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電影的開始就是在音樂中開始,小號手麥可斯在窮困潦倒時把小號拿到一個店鋪里換點錢,麥可斯拿到錢後把小號交了店主時,他很捨不得跟了自己半輩子的小號,拿著小號又吹了一首曲子,他吹的就是當初1900在船上正在錄制唱片時,突然瞧見一個特別漂亮的姑娘,他很喜歡這個姑娘,這個姑娘造成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段愛情,他當時即興彈奏的一首曲子。這里頭有麥可斯知道的一段 故事 ,他在船上也學會了這首曲子,他當時也勸這個1900,你鋼琴彈的這么好,你還這么喜歡這個女孩,為什麼不走下船和她一起生活?而且你這水平,到陸地一定能嫌好多錢,過上好的生活。
1900聽了勸告,收拾好行李,和船上的成員擁抱告別,就在1900走下船梯,眼前突然看到了繁華的紐約的時候,他愣住了,他有點害怕了。他突然發現眼前的這個花花世界,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園不在這里,面對如此龐大的的陸地、如此光怪陸離的世界,他恐懼了,他不知道何去何從。回頭再看看船上,那是生他養他的家園,是他的精神家園,在這里有他的音樂,有他的夢想,這陸地太可怕了,1900沒有下去,他把禮帽投入大海,和陸地作個決別,他又回到了船上。
回到船上這個唱片就沒有在陸地上流行開來,也沒有發行,後來陰差陽錯的這個唱片就到了這個店老闆手中,店老闆一聽,你吹這個小號和唱片上一樣,你咋會吹這個?就把這個唱片拿出來了,這時麥可斯才發現了塵封多少年的舊物,所以麥可斯才拿著這個唱片一聽說弗吉尼亞號要被炸,他知道1900一定在船上,他一定要找到1900,放唱片找1900後,1900表明:生,生在這船上;死,死在這船上。不打算離開這艘船!
這部片子成功得闡釋了它對於人生價值,社會的一種表現表現態度。這艘船,1900,象徵著人生過程中一種儉朴淡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追求過分的慾望;這艘船象徵著我們理想中純朴的人生觀;陸地象徵著什麼?無邊無際的慾望;1900象徵著什麼?堅守自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我不被物慾所俘虜;片子最後,1900和弗吉尼亞號一起沉入海底,象徵著電影對這種樸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種堅守。
看過電影後,讓我最惋惜的是天才鋼琴師與船同葬大海,看著火光沖天的畫面,一代天才鋼琴師隨著爆炸聲,灰飛煙滅。讓人痛心不已,而我除了惋惜外無能為力。
這部電影最大的隱喻是人生在世時,你可以被無窮的慾望所沉迷,但是千萬不要忘了,在合適的時候回歸自己的心靈。在自己的心靈里,要放著一艘象弗吉尼亞號這樣的船,在適當的時候,人不能被物慾所迷失,能回到自己的理想之舟中,這樣起碼能保證你在人生的大海中,不會隨時被顛覆盡無邊的波濤中;當你感到無助的時候,還能回歸這個理想和精神的家園,能夠感到人生的一絲絲安慰。所以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的心靈,把它當作一種港灣,當你感到迷失和疲倦時,這個港灣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前進的動力,所以這需要我們有種看破世事,參透慾望的一種智慧,而這種智慧被揉進了這部電影當中。
人在路上走得太快時,有時真的需要等等靈魂。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2
或許每一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專屬他的聖地,在心百回千轉的褶皺。
——題記
海邊的細沙洴澼在湛藍的淺灘里,微風拂過海面,泛起世間最美的漣漪。無邊的光向四面聚攏,投射世間的美好。黃昏的海,晚霞與蔚藍釀就炫目的暈。那一抹光的猩紅,海底深處,恍惚中那是絢爛的聖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驀地想起《海上鋼琴師》中的一句話:你只要留神,就能從那些人眼中看見自由女神像,看見美國。或許在那一刻,美國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美國。就像在布達拉宮山腳下,聽著古老梵唱那鍾聲想起,從頭往下精神的肅穆。或許那就是聖地的意義。
不知道為何,這幾天難以入眠,耳畔總是響起流水的聲響。又或許是在睡夢的世界裡下起了雨。每一滴的雨倉促砸在我的眼前,我的耳畔。鼻子能嗅出那潔凈中淡淡的海腥味,感受那從天穹微弱的呼喚,血脈中來自蔚藍的亘古復鳴。那是海水聖潔的遺體,滌盪世間的黑暗。或許這個世界就是一艘大船,而我們乘著它,在茫茫大海之中泅渡,尋找人生的聖地。殊不知我們早已身處其中。
側耳聆聽的少年,化作萬千,溯游歲月的聖地。那一刻,心與精神同在,遁入無邊的浩渺。
人們從中誕生,海就是我們的母親。從氨基酸道蛋白質,從細胞到胚胎,從弱小到強大,我們從中一步步地走來。而她已矢志不移的心包容著我們,為我們孕育文明。人類同時也一步一步了解自己的母親。新航路的開辟,航海貿易的發展,我們進一步了解她,同時她也進一步地付出。當海上軍事的發展,一個又一個的強國拔地而起,那不也有她的功勞。當無邊的硝煙蔓延,一條又一條的破船流淌水面,她只能暗自神傷。
海洋的歷史就是一段人類的發展史。海洋與中華民族亦是不可分割的。我們擁有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積,擁有者「四海」,擁有悠久的海洋歷史。在海上,我們既有過卓越的功勛,也有著屈辱的曾經,但我們相信長風大浪,任重道遠。
經久的回憶在腦海緩緩流淌。一切投入深不可測的海洋,聖潔覆蓋了一切。曾幾何時,我們忘卻了一切,以為離開了海。但海與天空一樣,包裹著我們孱弱的身軀,用溫暖的心為我們付出一切。我們其實並沒有離開海,血液是聖潔的分流,他與我們同在。
詹·耶·沃爾德曾言:日子像紙牌搭的房子崩塌了,我在海底醒來。是的,那是我們共同的聖地,永遠……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3
一直以來,都很羨慕會彈奏鋼琴的人,覺得那在琴鍵上靈活躍動的手指像活潑的的精靈一樣,那悅耳的音樂更讓人痴迷不已。於是在高中 畢業 之後,懷著對鋼琴的熱衷,我也開始學習鋼琴,但學習的過程讓我很失望。呈現在我面前的是,年幼的孩子被家長送到老師面前,然後開始無止盡的練習,這些孩子不是極其厭倦彈琴就是在期待一次在世人面前炫耀的機會。很多家長送孩子去學琴只是為了拿那個所謂的等級證書,而老師也只要求學生把考級的樂曲彈好就行了。沒有真實的感情,沒有耐心的聆聽,一切只是機械。於是我悄然退出這個潮流,不是因為我的毅力不夠堅強,而是我沒有看到我所期望的場景。
這樣的失望纏繞了我很久,直到我遇到他——1900,那個天才海上鋼琴師。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僅僅為了他如行雲流水般的琴聲而折服,為他的驚人的技巧而贊嘆不已。可是當我一遍遍再次觀看後,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尤其是關於鋼琴,我好像找到了我所期望的場景,雖然是在電影里。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名為1900的天才鋼琴師從出生到死亡始終沒有踏上過陸地的故事。整部影片與《天堂電影院》一樣,都採用回憶的方式講述了1900傳奇的一生。
很多人稱其為天才鋼琴師,在我看來卻不是這樣。因為鋼琴不是他獲取榮譽的工具,而是他靈魂的寄託,是他抒發自我的方式。1900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憂郁和單純,長期漂流於海上使他不善與人交流,
他不知道如何像心愛女孩表達的愛意,他所有的只有那鋼琴,那隨他心意轉換的曲調,就是他的語言,也是他最大的快樂。
隨著歲月的流逝,1900變得更敏銳和優雅,也變得越來越多愁善感,他給船上所有的人演奏,從富商貴胄,到販夫走卒,穿越歲月,穿越過所有的甲板和船艙,他走到哪裡,便是人們忘卻痛苦憂傷的一刻,人們忘情的沉醉在他的琴聲中,跟隨他的節拍歡樂起舞。他不需要任何琴譜,他隨意彈奏的音符就是他的述說,手在琴上,心靈卻神遊大地,無所不至。沒有任何羈絆,即使在波濤洶涌的時候,他依然自如地隨著跌宕的輪船自如地演奏鋼琴,這些都不是他的技巧,而是他的靈魂已經與鋼琴融為一體,他只是任自己的靈魂自由飛舞而已。在那不大的輪船上,他擁有了最大的快樂。
當1900成功的擊敗來自陸上的鋼琴大師時,他本有機會去到更廣闊的空間,一展自己的才華。可以在即將踏上陸地的時候,他放棄了。他放棄了並不是因為他畏懼了,而是因為他意識到陸地上也許有無止境的新奇,但卻不是他所追求。他不在乎這個世界是否認可他的存在,他在乎是自己發自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於是他在船上安靜地度過自己的一生,直到船被炸毀,他也沒有離開。他始終都忠誠於自己靈魂,他像個不沾人間煙火的天使一樣,悄然飛入天堂。他原本可以成為垂名青史的鋼琴家,但他卻願意一輩子做一個在海上油輪上彈奏的鋼琴師。這也是我最欣賞他的地方,他讓我看到了一種對鋼琴、對音樂,最單純、最忠誠的感情,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靈魂與鋼琴的融合。我想這是時下鋼琴學習者最缺乏的東西了。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4
一個人,沒有父母,沒有名字,沒有任何能證明他存在的法律文件。他在嬰兒時期被遺棄在一條叫「維珍尼亞號」的蒸汽船上,然後一生在船上度過,不曾踏上過陸地一步。他的職業是「維珍尼亞號」上的鋼琴師。當「維珍尼亞號」廢棄的時候,好友前來的勸解未能改變他與船共存亡,同船一起在海面上毀滅的決定。記錄了他曾活在這個世界的唯一痕跡,是一張他彈奏的唱片模版。當然,唱片中的琴聲絕大多數人聽不到,即使聽到也不知道琴聲的另一邊是誰。
音樂,是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不用解釋,就能打動人們的心弦。與生俱來的天賦,造就了這位海上鋼琴師。他是一位天才,一位在鋼琴領域才華橫溢的天才。而一場震耳欲聾的爆炸場面,不僅僅讓我們震驚和深感遺憾,也使世界失去了一份奇跡。天妒英才,用在這位海上鋼琴師的身上,我不知道合適與否?但人們總說上帝是公平的,他拿走你些什麼,總會還給你些什麼,就當關上了一扇門時,他總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如此看來,上帝也是方圓有度的。
小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就告訴我們「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賦。」現在看來,這似乎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很重要,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還要重要。」至今為止,我們可以十分確定我們都還不是天才!我們沒有如這位海上鋼琴師般的天賦,但很慶幸的是我們有一個健全的身心。「鍵盤有始有終,你確切知道88個鍵就在那兒,錯不了。它並不是無限的,而音樂,才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能輕松應對!」他喜歡做他能輕松應對的事,他覺得陸地上的太多的未知他無法應對,會使他崩潰。他選擇了怯步,停下的踏向陸地的步伐,為心靈加上了一把枷鎖。回憶一下,愛迪生為人類開啟電燈時代做了多少次的嘗試!生命因嘗試而勇敢,人生因嘗試而更加富有意義。這位鋼琴師沒有讓音樂離開他的身邊,未能用自己的琴音點亮別人的世界。如果多一點嘗試,多一份勇敢,也許他就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不一樣的世界。
一聲轟響,巨大的火花在海上開放,他帶著他尚未奏完的樂曲飛升至天堂。故事到此完結了,但我們生活還在繼續。疲憊的奔波於這個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的世界,拷問自己靈魂的深處,我們為了什麼而活,我們怎麼活,又是什麼支撐著自己,我們是否能像這位鋼琴師做到忠於自己的價值觀,不被利益所左右呢?雖然很遺憾,但不得不說,這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藝術家,他有著真正藝術家所擁有的高貴的自尊。
人生最大的悲劇莫過於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或堅持,或放棄,如當我們取捨有道,則常足!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5
《海上鋼琴師》確實給了很多人很大的感觸,對於喜歡他理解他的人來說,影片中的鋼琴師1900或許就是我們內心的寫照,1900他純粹,無害,執著。這位從未涉足塵世,未被世俗同化的海上鋼琴師,將自己的一生都留給了大海。一條船,一片大海,一架鋼琴,這便是他的世界。對於1900來說,這就是他的一切。正如那句話一樣「慾望少了,世界就小了」,在1900的世界裡,少了世人無盡貪婪的慾望,所以他的世界很小卻又很大。這個世界大到他可以在上面「譜出無限」,這個世界便是由那架鋼琴,那條船,那片大海支撐起的。在有限的琴鍵上譜出無限,這是一種意境一種精神上的追求。
很多人不能理解1900,認為他懦弱,不敢面對現實。可是我們為何不朝另一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呢,面對世俗的浮華榮耀,面對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1900想堅持的只是自己內心最初的,最純粹的東西,那便是他的音樂。這就像是一個人他拚命想要堅守住自身最寶貴的那份東西一樣,對於1900來說這份最寶貴的東西便是他對音樂的忠貞與執著。離開了那艘船,離開了大海,來到陸地後,他或許會名聲大噪,他的音樂或許會受世人的追捧,可是最純粹的東西一旦商業化後他就完完全全變質了,他早已失去本身最質朴最寶貴的特質,對一位熱愛音樂,熱愛鋼琴的鋼琴師來說,這樣比死會更痛苦。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在向我們刻畫出一位執著音樂的鋼琴師的同時,更像我們傳達出一種精神,一種信念: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這種精神讓我在為這位偉大的鋼琴師惋惜的同時更讓我對他肅然起敬!1900代表了我們這一類人的夢想,他做了我們想做的那一類人,他幫助我們實現了我們心中無法實現的夢想。難怪有人要說這部電影確實過於虛幻和浪漫,當然,對於現世的情況來說,確實如此。可正是因為這樣,我們一類心中有同樣信念的人才會被影片所深深觸動。希望每一個喜歡《海上鋼琴師》的朋友都能體會到這部電影帶給你的感觸與力量,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這樣,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自己心中的「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範文5篇相關文章:
★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範文5篇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範文5篇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範文5篇
★ 海上鋼琴師觀後心得體會範文5篇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作文5篇
★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心得優秀範文5篇
★ 關於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作文5篇
★ 海上鋼琴師觀後心得感悟高中範文5篇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精品範例5篇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觸範例五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Ⅱ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1900的故事,像一枚遺失的珍寶,永遠地埋藏在湛藍深處。他是屬於海的。身世不明,生於船上,被弗吉尼亞號的工人收養,在陰暗空曠的艙底度過童年,日日望著碧濤翻湧長大。88個琴鍵,有頭有尾,有始有終,音樂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如此遼闊,又如此單純,如同大海。
他有著天生的敏銳,從未踏上過陸地,卻深諳世情。他一眼便可讀出每個人的經歷和心情,並訴之於琴鍵上,帶著神祗一樣的犀利和超然。多少次他站在船頭,冷漠地望著乘客們熙來攘往,神情淡定,略含悲憫。他看盡了人間種種紛擾,卻又絕對地置身事外,心地單純,透明如孩童,眼裡仍是兒時的清澈和憂傷,彷彿從未改變。
因為愛情,為了那個似笑還顰、轉盼生輝的女子,他突然生出對陸上生活的渴望,終於決定上岸,像一個漂泊多年的人想要安定下來。但他忘了他是屬於大海的,他站在舷梯中央,望著他即將踏入的那個塵世,突然改變主意。對他來說,陸地才讓人感到搖晃不定。大海,如同音樂,如此遼闊而單純,而陸地上的世界,如此逼仄狹小,卻又看不到盡頭的復雜難解。他拒絕塵世的紛繁復雜,選擇了簡單純凈的音樂和大海,同時也舍棄掉了塵世中可能會有的種種美好和溫暖。對於整個世界來說,他從未出生,從未存在,而邁克斯卻以近乎偏執的直覺確定在仍在弗吉尼亞號上。拼湊起來的老唱片,清晰而可疑的舊日回憶,音符如水滴一滴一滴墜落,匯成靈魂中永難忘卻的旋律,靜靜流淌過廢棄的船艙。1900的一生是一個美麗的故事,邁克斯傾耳聆聽,潸然淚下。「天堂里可有鋼琴?」他含笑問道,笑容天真清澈,眉宇間一片明亮的色彩。離別和死亡,似乎都不那麼殘酷了,畢竟浮生若夢,死不過是生命的圓滿,而非生命的終結。
他生於大海,死於大海。他的愛情從未開始,也因此永不會消亡。他的音樂是過耳的煙雲,只可諦視,不可挽留。他的故事像一枚珍寶,被遺落在湛藍的深處,屬於大海的回憶,只可凝望,不可觸摸。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不畏懼死亡的,人的生命很寶貴,那是因為我們還有愛我們的人,生活在一個從小就適應的世界,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正確面對失意和挫敗的態度,以及如何調試自己,每個人其實都不堅強的……
才看了《海上鋼琴師》,是一如既往地義大利影片風格,把所有的理性思考都承載於感性的情節之上。於是開始比較,《天堂電影院》、《美麗的西西里傳說》還有這部《海上鋼琴師》應該如何排名?!
《天堂電影院》是唯一一部讓我可以看完之後接著再看,哭完之後接著再哭的電影,盡管就連最懂我的枕邊人也不了解這是為什麼,也許這才是這部電影的真正魅力之所在,是那種感念和情懷永遠地縈繞在心間,揮之不卻。
《海上鋼琴師》也不例外,一個音樂天才,天才鋼琴師的傳奇人生,傳奇里有些蒼白和荒涼,一個把彼生的命運都與一艘船和一望無際的大海僅僅相連的音樂奇才,最後與生於斯,長於斯的船一起,在海上走向終結,伴隨著那一聲爆炸聲,或許耳膜受到的震撼遠遠遜於靈魂受到的震撼。
人生到底是為了什麼?名和利?繁華和浮世?未來是什麼?用已知去探索未知,還是在沒有盡頭的未知前唯唯諾諾。「1900」到底是懦弱膽怯還是真的不像踏入世俗?最後為什麼「康」能在知道「1900」逃避的選擇後轉身離去?我相信這部影片不是在為懦夫喝彩,也許恰恰相反,這部片子是向那些所有的惺惺相惜的英雄致敬!
換了是我,當我知道好友的最後選擇時,我還能否從容轉身,由他最後一次任性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用生命去完結對未知的恐懼。也許「1900」才是最大的贏家,因為他用可數的琴鍵奏出了令人人都動容的樂曲,即使他從未上過岸,但他的聽眾換了一茬又一茬;他有極大的、可怕的控制欲,使他期望所有的一切都能在他的掌握之中,盡管他的世界小得只有88個琴鍵和那艘永遠在海上顛簸的船,所以當被譽為「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愫」——愛情,向他展臂的時候,他還是猶豫了,還是沒能將他的雙腳挪動過僅僅幾十級的爬梯,走向充滿誘惑和美好的大世界。
也許他的內心世界我們只有通過那一首首沒有樂譜的音樂而讀懂,或者說心領神會。終於明白,為什麼好的音樂會使人淚流滿面而又悄無聲息,音樂是上帝最溫柔的語言,也是人類最柔弱的情感。那首因為愛而滋生的曼妙音樂一直沒有題名,也許這也與古代那些命名為《無題》的詩歌遙相呼應,太多太多動人心魄的情懷不容我們小覷,真正就是在那一閃念,整個人的內神經會被震撼。
選擇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關鍵在於哪種選擇更適合自己,遵從感性的選擇發乎情,遵從理性的選擇則將情感收斂而止乎禮。
兩個鍾頭陪主人公1900度過了一生,又是一部經典。
主人公1900從船上一出生便被拋棄成為孤兒,由好心的燒煤工丹尼收養。童年時一次意外丹尼喪生,1900再次成為孤兒。不經意的接觸鋼琴,讓人驚訝的發現原先他竟是無師自通的天才,此後他便開始了一生的鋼琴生涯。
1900一輩子沒下過這艘船,他也以往決定離開,當站在甲板上看見所謂大城市那無窮無盡的房屋街道,他迷惑了,他說:「鋼琴鍵有限,可是創造出的音樂無限,如果鍵無限,那就創造不出音樂。那座大城市一眼望去看不見盡頭,盡頭在哪裡?—世界的盡頭?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
整部電影感覺處處是經典,每個鏡頭都恰到好處,細節處理不多不少,剛剛好。
1900和麥克斯在隨狂風暴雨搖擺的船上彈奏鋼琴的那一幕,在腦海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在輕快的鋼琴曲下,兩人似乎與鋼琴融為一體,優美而流暢在大廳滑行,宛如美妙少女穿著溜冰鞋伴隨著悠揚的歌曲翩翩起舞,浪漫至極!
理解挑戰的那一場也印象深刻,前兩場比賽不知是有意無意發揮平平,甚至在對手錶演時竟然感動的流淚。最終一場開始前,1900向朋友要來一支煙放在鋼琴上,說了一句話:「你自取其辱!」接下來狂風驟雨般彈奏出《群峰亂舞》,震驚在座所有人。一曲完畢,1900將煙的一頭按在琴弦上,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經過1900活力澎湃演奏琴弦因高頻率震動而發熱,竟將煙點燃了……
影片介紹:「男主角1900(人名)的整個人生都已經是一場杯具了。他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氣船上的孤兒,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收養,然而好人不得好報,燒爐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僅有幾歲大的1900又再度成為了孤兒。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沒有安全感。縱使之後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後,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沖動。他永遠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毀,他也不願離開,於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於海底。」
我不明白為什麼說他是杯具,但也許在1900眼中,其他人才在杯具的生活。
兩個鍾頭陪主人公1900度過了一生,又是一部經典,《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主人公1900從船上一出生便被拋棄成為孤兒,由好心的燒煤工丹尼收養。童年時一次意外丹尼喪生,1900再次成為孤兒。不經意的接觸鋼琴,讓人驚訝的發現原來他竟是無師自通的天才,此後他便開始了一生的鋼琴生涯。
1900一輩子沒下過這艘船,他也曾經決定離開,當站在甲板上看見所謂大城市那無窮無盡的房屋街道,他迷惑了,他說:「鋼琴鍵有限,但是創造出的音樂無限,如果鍵無限,那就創造不出音樂。那座大城市一眼望去看不見盡頭,盡頭在哪裡?—世界的盡頭?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
整部電影感覺處處是經典,每個鏡頭都恰到好處,細節處理不多不少,剛剛好。
1900和麥克斯在隨狂風暴雨搖擺的船上彈奏鋼琴的那一幕,在腦海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在輕快的鋼琴曲下,兩人似乎與鋼琴融為一體,優美而流暢在大廳滑行,宛如美妙少女穿著溜冰鞋伴隨著悠揚的歌曲翩翩起舞,浪漫至極!
接受挑戰的那一場也印象深刻,前兩場比賽不知是有意無意發揮平平,甚至在對手錶演時竟然感動的流淚,觀後感《《海上鋼琴師》觀後感》。最後一場開始前,1900向朋友要來一支煙放在鋼琴上,說了一句話:「你自取其辱!」接下來狂風驟雨般彈奏出《群峰亂舞》,震驚在座所有人。一曲完畢,1900將煙的一頭按在琴弦上,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經過1900激情澎湃演奏琴弦因高頻率震動而發熱,竟將煙點燃了······
影片介紹:「男主角1900(人名)的整個人生都已經是一場悲劇了。他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氣船上的孤兒,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收養,然而好人不得好報,燒爐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幾歲大的1900又再度成為了孤兒。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沒有安全感。縱使後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後,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沖動。他永遠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毀,他也不願離開,於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於海底。」
我不知道為什麼說他是悲劇,但也許在1900眼中,其他人才在悲劇的生活。
《海上鋼琴師》很經典的一出電影,是一定該看的,只在自己的世界裡堅持自己的人.哪怕生命就這樣消逝.只留下一點聲音的碎片,1900,也許我們都一樣害怕腳踏實地的生活,害怕烏煙瘴氣的世界.
有些電影是你看過之後,心中涌動萬千卻無從下筆,是你滿腦子的思緒卻不知從何整理,《海上鋼琴師》就是這樣一部讓我欲罷不能欲言又止的電影。看完影片之後,我的唯一感覺事獨,真孤獨。可是1900真的孤獨嗎?後來的很多時候,我都覺得他不孤獨,他有滿滿的用之不盡的音樂的靈感,有無數的才華和無數。
1900出生在船上,也從來沒有下過船,雖然它有無數個機會可以這樣做。直到最後這艘退役的老船即將用6噸半的炸葯被炸掉時,他也沒有選擇下船,雖然max嘗試過勸說。「整座城市。那麼大,一眼忘不了盡頭。無窮無盡,麻煩你告訴我,它的盡頭在哪裡?走上舷梯一切都很好,我穿上你送我的大衣,信心百倍,看上去也一定很帥氣,對於下船毫無疑問,使我停下的,不是我所見,而是我所未見,你能體會嗎?那些我看不清的東西。在那延綿不斷的城市中,我能看見一切,可就是看不見盡頭,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盡頭,盡頭正是我所未見。比如說這個鋼琴,琴鍵有開始,也有終結。傻瓜也知道只有88個鍵,它們是有限的,在這88個琴鍵上你可以彈奏出無窮無盡的'音樂,我就喜歡這樣,我也只能這樣生存,但你們把我送上舷梯,把我推向一架有著無數個琴鍵的鋼琴,沒有盡頭。可琴鍵是無窮的,我又該怎麼演奏呢?我只能說我坐錯了的方,那是上帝才能演奏的鋼琴,老天啊!你有沒有看見那些街道,成千上萬的街道。怎樣才能從中選一個,選一個女人,選一棟房子。選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選一片屬於自己的風景。選一種自己的活法。沉重的世界壓在你的肩頭,黑漆漆的看不到頭,要你離開這里,到那個陌生而有無窮的世界裡。你難道就不感到害怕?我在船上出生。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過大的船。我不能下船!」1900在弗尼吉亞號的前夕,拒絕了max的勸說,說出了上面的話。我們從中也許能領會出他拒絕下船的原因。這不能簡單的用怯懦來定義。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部優秀的影片,它不但講述了1900傳奇的一生,也穿插了許多出色的曲子,實在是我們不能錯過的一杯佳釀。
最後我只想說:每個人都要走一條自己堅定了的路。就算是粉身碎骨...
今天重溫一下經典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這已經是我第三次看到這部電影的
海上鋼琴師」,以主人公為線索,描寫了一個一生都在海上度過,從沒踏入陸地的傑出鋼琴師。片中很令人嘆息的時刻便是他已打算走向陸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在那一刻,他,有往回走了,走回了他一生的家——那艘船。片中,多少人慕名而來,甚至邀他製作唱片,讓他過上富裕的生活,可是他始終堅持自己在船上這種簡單而又單純的生活。即使在最後生與死的選擇中,他也選擇了與船共生死。他,就這樣葬身於大海,一生都沒踏上陸地,不知這是否是他的遺憾,還是說這是他的追求。、而且他到底在執著什麼?到死都不願意去感受一下那個他從未了解過的世界
當看到他將要下船片段時!當他站在雲梯上思考,丟掉帽子又走回船上的那一刻無從下手,無從選擇,怎麼辦?他扔下了帽子,給了城市一個背影,返回他的船再不後悔。這,便是他的選擇!他會在腦海想像美麗的景色,從未下船看上一眼,他選擇的是忠於自己的內心,他是一個活在內心世界的人他不適合很復雜的人生城市充滿雜亂,是個喧鬧的世界,在那裡,沒有恬靜的生活,沒有美妙的音樂創作靈感,只有船上才有清凈的音樂。這是他的世界。感受著他的世界,這是現實無法比擬的世界。完美的世界。
「他的世界就在汪洋大海上,他,把音符留給了大海和天空。」
「他彈琴,不是為了追求彈琴技法的高超,更不是為了追求物質上的滿足,而是為了表達他的內心世界」
「毅然決然,再不後悔。」人生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著活,就是忙著死,何不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了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我們都要通過電影去反映自己的生活,電影中的主人公就象那個我們從不示人的自己,他孤獨,他對愛情有著孩子般的憧憬,他相信很多,又懼怕很多,是的,主人公就是靈魂中的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就是船上孤獨的主人公
世界很大,但是屬於自己的很少。怎樣為自己在這樣大的世界裡找到一片空間!很難!所以,當你找到後,不要放棄,不要離開,留在這里吧,守住這只屬於自己的空間!
在看完《海上鋼琴師》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1900這個人物,毫無疑問是:純潔。他在海上出生,在海上成長,一生都沒有上岸。沒有國籍,沒有接受過教育,就連名字,在常人看來也有些奇怪。但就是這樣一個,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現實。
電影中最吸引人的,一定是男主角那令人驚嘆的鋼琴技巧。盡管沒有接受過任何鋼琴教育,但當他第一次坐著鋼琴前,就註定他是一個最偉大的音樂家。他對於音樂的天賦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他的音樂有一種特殊的魔力,朋友暈船的良葯,傳達歡樂的手段,證明自己的方法。
1900與小號手聊天,當他們看見小偷時,鋼琴的音樂也變得斷斷續續,模仿著小偷的形態;當他們猜想老婦女是一個謀害親夫而得到萬貫家財的人時,鋼琴的音樂是一種怪怪的音響,充滿著陰險,他的音樂總是能生動的表現各式各樣人的心理特徵。無論是在上層人士聚會的頭等艙還是下等人聚會的末等艙,1900彈奏的鋼琴音樂總能使各種各樣的人得到快樂,而且音樂大多為即興成分,都是有感而發得到的。
每次的演奏,都能體現出1900獨特的性格:無拘無束的拋開樂隊的個人演奏,與爵士樂鼻祖Jelly Roll Morton的飆琴時說出「自取其辱」的自信,對於女孩彈奏的痴情,以至於最後炸船時依然不願離開的固執。每一次彈琴都融入到劇情發展之中,表現出1900與眾不同的特點,同時也成為了影片中最為精彩的部分。
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不能給他安全感。即使後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試圖上岸去尋找她,陌生而又復雜的大陸還是讓他放棄了這個想法。他永遠地留在船上了,即使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毀,他也不願離開,心甘情願的陪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永遠沉入海底。
面對死亡的他能夠如此從容鎮定,微笑著離開人世。我最喜歡1900最後說的一段話:「我看不見,看不見城市的盡頭,我需要看得見!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也有終,有88個鍵,是的,錯不了,這並不是無限的,但音樂是無限的。在琴鍵上,奏出無限的音樂,我喜歡,我也應付得來。而走過跳板,前面的鍵盤……有無數的琴鍵,事實如此,無窮無盡。鍵盤無限大。無限大的鍵盤,怎奏得出音樂?不是給凡人奏,是給上帝奏。」
《海上鋼琴師》確實給了很多人很大的感觸,對於喜歡他理解他的人來說,影片中的鋼琴師1900或許就是我們內心的寫照,1900他純粹,無害,執著。這位從未涉足塵世,未被世俗同化的海上鋼琴師,將自己的一生都留給了大海。一條船,一片大海,一架鋼琴,這便是他的世界。對於1900來說,這就是他的一切。正如那句話一樣「慾望少了,世界就小了」,在1900的世界裡,少了世人無盡貪婪的慾望,所以他的世界很小卻又很大。這個世界大到他可以在上面「譜出無限」,這個世界便是由那架鋼琴,那條船,那片大海支撐起的。在有限的琴鍵上譜出無限,這是一種意境一種精神上的追求。
很多人不能理解1900,認為他懦弱,不敢面對現實。可是我們為何不朝另一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呢,面對世俗的浮華榮耀,面對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1900想堅持的只是自己內心最初的,最純粹的東西,那便是他的音樂。這就像是一個人他拚命想要堅守住自身最寶貴的那份東西一樣,對於1900來說這份最寶貴的東西便是他對音樂的忠貞與執著。離開了那艘船,離開了大海,來到陸地後,他或許會名聲大噪,他的音樂或許會受世人的追捧,可是最純粹的東西一旦商業化後他就完完全全變質了,他早已失去本身最質朴最寶貴的特質,對一位熱愛音樂,熱愛鋼琴的鋼琴師來說,這樣比死會更痛苦。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在向我們刻畫出一位執著音樂的鋼琴師的同時,更像我們傳達出一種精神,一種信念: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這種精神讓我在為這位偉大的鋼琴師惋惜的同時更讓我對他肅然起敬!1900代表了我們這一類人的夢想,他做了我們想做的那一類人,他幫助我們實現了我們心中無法實現的夢想。難怪有人要說這部電影確實過於虛幻和浪漫,當然,對於現世的情況來說,確實如此。可正是因為這樣,我們一類心中有同樣信念的人才會被影片所深深觸動。希望每一個喜歡《海上鋼琴師》的朋友都能體會到這部電影帶給你的感觸與力量,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這樣,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自己心中的「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一部教科書級別的經典影片。如果要向別人推薦此生必看電影,母庸質疑,它一定會被列入名單之上。該影片首映於1998年。近日,其在我國各大影院上映,反響良好。多虧這次4K修復版的引進,觀眾終於能在大銀幕上重溫這部經典電影。
影片由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里主演。《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之一。這部影片可以算得上是封神傑作。豆瓣評分達9。2分之高。沒有看過的觀眾可不要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海上鋼琴師》中國區紀念版海報,由黃海操刀設計,靈感來自於電影中的經典一幕:「時隔多年,依然清楚記得,棧橋上的1900,選擇放棄、扔出帽子、揮別紐約的一幕。」
影片以宏大的時間線勾勒出一個時代的滄桑變幻,講述了一個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1990年,Virginian號豪華郵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由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取名1990。1990慢慢長大,有著無師自通的非凡的鋼琴天賦的他,在船上的樂隊表演鋼琴,每個聽過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動。
爵士樂鼻祖傑尼聽說了1900的高超技藝,專門上船和他比賽,最後自嘆不如,黯然離去。可惜,這一切的事情都發生在海上,1900從不願踏上陸地。直到有一天,他愛上了一個女孩,隨著女孩的下船離去,1900的心開始波動。
這部影片堪稱是藝術創作者的終極浪漫,每一幀畫面都是藝術。全片音樂和故事內核完美結合,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其中最精彩的是斗琴片段,全程高能。當1900彈奏著激昂的曲子,突然在玻璃窗上看見女孩的面容時,連曲子都不知不覺變得溫柔的一幕令人心悸。
也許大部分看過這部電影的人的直觀感受便是:孤獨。擁有著一顆孤獨而又自由的靈魂的1990獨居於他的海上烏托邦。影片最後,殉身於大海的1990真正詮釋了「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真意。或許我們不需要為1990的孤獨而傷神扼腕,1990隻是忠於自我,他堅守著自己的精神家園,這種孤獨反倒成就了他生命的豐盈。
不得不說,《海上鋼琴師》連台詞都極為經典。「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除了盡頭,沒有盡頭。」「寧願一生孤獨,我不願隨波逐流。」「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銷魂的船長,但是可以讓夢想起航。」
或許每一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專屬他的聖地,在心百回千轉的褶皺。——題記
海邊的細沙洴澼在湛藍的淺灘里,微風拂過海面,泛起世間最美的漣漪。無邊的光向四面聚攏,投射世間的美好。黃昏的海,晚霞與蔚藍釀就炫目的暈。那一抹光的猩紅,海底深處,恍惚中那是絢爛的聖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驀地想起《海上鋼琴師》中的一句話:你只要留神,就能從那些人眼中看見自由女神,看見美國。或許在那一刻,美國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美國。就在布達拉宮山腳下,聽著古老梵唱那鍾聲想起,從頭往下精神的肅穆。或許那就是聖地的意義。
不知道為何,這幾天難以入眠,耳畔總是響起流水的聲響。又或許是在睡夢的世界裡下起了雨。每一滴的雨倉促砸在我的眼前,我的耳畔。鼻子能嗅出那潔凈中淡淡的海腥味,感受那從天穹微弱的呼喚,血脈中來自蔚藍的亘古復鳴。那是海水聖潔的遺體,滌盪世間的黑暗。或許這個世界就是一艘大船,而我們乘著它,在茫茫大海之中泅渡,尋找人生的聖地。殊不知我們早已身處其中。
側耳聆聽的少年,化作萬千,溯游歲月的聖地。那一刻,心與精神同在,遁入無邊的浩渺。
人們從中誕生,海就是我們的母親。從氨基酸道蛋白質,從細胞到胚胎,從弱小到強大,我們從中一步步地走來。而她已矢志不移的心包容著我們,為我們孕育文明。人類同時也一步一步了解自己的母親。新航路的開辟,航海貿易的發展,我們進一步了解她,同時她也進一步地付出。當海上軍事的發展,一個又一個的強國拔地而起,那不也有她的功勞。當無邊的硝煙蔓延,一條又一條的破船流淌水面,她只能暗自神傷。
海洋的歷史就是一段人類的發展史。海洋與中華民族亦是不可分割的。我們擁有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積,擁有者「四海」,擁有悠久的海洋歷史。在海上,我們既有過卓越的功勛,也有著屈辱的曾經,但我們相信長風大浪,任重道遠。
經久的回憶在腦海緩緩流淌。一切投入深不可測的海洋,聖潔覆蓋了一切。曾幾何時,我們忘卻了一切,以為離開了海。但海與天空一樣,包裹著我們孱弱的身軀,用溫暖的心為我們付出一切。我們其實並沒有離開海,血液是聖潔的分流,他與我們同在。
詹·耶·沃爾德曾言:日子紙牌搭的房子崩塌了,我在海底醒來。是的,那是我們共同的聖地,永遠……
;Ⅲ 急求!請問那部電視或電影里有類似這樣的鏡頭——寂靜的夜晚,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阿爾帕奇諾 的 白夜追凶
克里斯蒂安貝爾 的 機械師
這兩個角色 都被失眠症困擾 可能有這樣的鏡頭 暫時只想到這兩部
Ⅳ 難以入眠什麼意思
不好睡著覺
Ⅳ 克萊爾·丹尼斯的法國女導演Claire Denis
星座:金牛座
血型:O型血
國家/地區:法國巴黎
其他名字:克萊爾·德尼 克萊爾·丹尼斯是法國眾多女導演中的佼佼者。她從小在非洲生活,這段經歷成為她日後創作重要的靈感源泉。她先後在杜尚·馬卡維耶夫的《甜蜜電影》、文德斯的《德州巴黎》、《柏林上空的天使》、吉姆·賈木許的《Down By Law》中擔任助理導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此後其影片也顯示出她受到文德斯對音樂的精彩運用以及賈木許的極簡主義的影響。
1988年,丹尼斯推出了處女作《巧克力》,影片頗具自傳性,描敘一位年輕的法國女人回到她曾度過童年時代的西非,回憶起往昔的歲月。50年代法屬非洲殖民地的獨特風光在緩慢的節奏中逐漸鋪開,而迷人表象之後的則是丹尼斯對殖民地內部根深蒂固的種族偏見的尖銳質疑,她以女性的敏銳探討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發展平等關系的可能,從個體的角度對殖民主義提出了控訴,從而實現了個人記憶與社會反思的融合。影片入選當年度《電影手冊》十佳,並在戛納電影節獲得好評。
1990年的《無恐無懼》延續了丹尼斯的「非洲情結」,表現一對以斗雞為生的非洲兄弟在法國的生活,影片盡管在藝術上體現了她導演技巧上的進一步成熟,但其中對斗雞活動殘酷的描寫卻招致不少人的非議,不過這並未妨礙影片在愷撒獎評選中得到青睞。而丹尼斯本人則認為此片給了她全新的感覺,令她重新認識自我,是她的拍片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此前的《巧克力》不過是它的預演。
1994年是丹尼斯的輝煌之年,她的兩部作品《難以入眠》和《美國佬滾回家》均入選《電影手冊》十佳,一時間風光無限。前者依舊將目光投注於外來移民,根據一起社會新聞案件將來自立陶宛的移民與音樂家、易裝舞者的命運通過一個轟動巴黎的非裔連環殺手聯繫到了一起。影片實際上仍然譴責了社會中普遍的排外心理和種族歧視,但對和解表現出更加深沉的絕望。影片風格簡練含蓄,奇異而動人,更有評論稱其具有戈達爾的風范。後者則是丹尼斯應電視台的邀請參與一個名為「那個時代的男孩女孩」的青春電影拍攝計劃,影片較她以前的作品輕松活潑,在娓娓道來的青春往事中輕巧地融入了丹尼斯對美國文化沖擊法國這一現象的思考。
丹尼斯延用《美國佬滾回家》的演員陣容拍攝了透視現代社會家庭關系的影片《不知不覺愛上你》,從風格到主題都頗似加拿大導演阿托姆·伊格楊的作品,只是丹尼斯表現出了少有的感染力和熱情。
2000年曾在北京上海放映丹尼斯的影片《軍中禁戀》,這部作品完全顛倒了世界電影中男性與女性之間普遍的窺視與被窺視的位置關系,毫不掩飾自己對健美的男性身體的迷戀,軍營生活的場景被表現成了男子肉體的影像芭蕾。難怪有人稱她簡直是在非洲上演一場卡爾文·克萊因的模特秀。在軍事訓練的教條、榮譽和絕對服從下浮動的曖昧情慾張力,於蠻荒世界中更顯蒙昧而迷幻。
克萊爾·丹尼斯通過一系列的作品逐漸建立了自己的風格,對移民、種族、殖民等問題的持續關注,極簡主義的省略手法,含蓄間接甚至有些模糊的敘事,對畫面感的追求,以及她特有的製造情色誘惑力的方式——不是直白的表現,而是依賴敘述過程中逐漸滲透出的飽滿而曖昧的情慾張力。同時她從編劇、攝影、配樂到演員都確立了自己的一套班子,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攝影師阿涅斯·高達,作為少有的女攝影師,她在與丹尼斯合作的七部影片以及《兩極天使》中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並以《軍中禁戀》精美的影像贏得了多個電影獎。
這部影片的拍攝動因源自丹尼斯本人兒童時代做過的一個惡夢,她稱「這是一部關於恐怖的現實片,而不是採用娛樂性的手法」,她對恐怖片感興趣的是「傷口、撕裂的肉」,但並不希望將其拍成通俗片。不過影片中大量血腥暴力的鏡頭顯然引起了巨大爭議,在去年的戛納電影節上由於有兩名觀眾當場暈倒,而中斷了放映。 2004-克萊爾·德尼 Claire Denis
心之潛蝕 Intrus, L' (導演)
入侵者 / 闖入者
The Intruder
心之潛蝕 Intrus, L' (編劇)
入侵者 / 闖入者
The Intruder
2002-克萊爾·德尼 Claire Denis
星期五晚上 Vendredi soir (導演)
荒唐周五夜
Friday Night
星期五晚上 Vendredi soir (編劇)
荒唐周五夜
Friday Night
十分大師:大提琴篇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導演).....6 (segment Vers Nancy)
十分大師:大提琴篇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編劇).....segment Vers Nancy
Une pure coïncidence (演員).....Cameo appearance
Purely Coincidental
2001-克萊爾·德尼 Claire Denis
日煩夜煩 Trouble Every Day (導演)
此恨綿綿無絕期 / 血盆大口
Gargoyle
日煩夜煩 Trouble Every Day (編劇)
此恨綿綿無絕期 / 血盆大口
Gargoyle
1999-克萊爾·德尼 Claire Denis
維納斯美女沙龍 Vénus beauté institut (演員).....La cliente asthmatique
巴黎飄雪 / 維納斯的美容院
Vénus beauté
Vénus institut
Venus Beauty Institute
Venus Beauty Salon
Belleza de Venus, La
Kauneushoitola Venus
Schöne Venus
Sciampiste & Co.
Skønhedssalon Venus
Vénus institut
Vénus salón de belleza
Venus Beauty
Venus, salón de belleza
軍中禁戀 Beau travail (導演)
Good Work
軍中禁戀 Beau travail (編劇)
Good Work
Medina, El (編劇)
The City
Ville, La
1996-克萊爾·德尼 Claire Denis
不知不覺愛上你 Nénette et Boni (導演)
Nenette and Boni
不知不覺愛上你 Nénette et Boni (編劇)
Nenette and Boni
1995-克萊爾·德尼 Claire Denis
夠了或不夠 En avoir (演員).....Alice's Mother
有或者沒有
To Have
1994-克萊爾·德尼 Claire Denis
美國佬滾回家 US Go Home (導演)
回家吧美國人
美國佬滾回家 US Go Home (編劇)
回家吧美國人
難以入眠 J'ai pas sommeil (導演)
無法入睡 / 我不困
I Can't Sleep
I'm Not Sleepy
難以入眠 J'ai pas sommeil (編劇)
無法入睡 / 我不困
I Can't Sleep
I'm Not Sleepy
Tous les garçons et les filles de leur âge... (導演).....(1 episode, 1994)
Tous les garçons et les filles de leur âge... (編劇).....(1 episode, 1994)
1991-克萊爾·德尼 Claire Denis
拒絕遺忘 Contre l'oubli (導演).....(segment Pour Ushari Ahmed Mahmoud, Soudan)
Écrire contre l'oubli
Against Oblivion
Amnesty International - Schreiben gegen das Vergessen
Lest We Forget
1990-克萊爾·德尼 Claire Denis
不怕死 S'en fout la mort (導演)
No Fear, No Die
Scheiß auf den Tod
Tödliches Ritual
不怕死 S'en fout la mort (編劇)
No Fear, No Die
Scheiß auf den Tod
Tödliches Ritual
1988-克萊爾·德尼 Claire Denis
巧克力 Chocolat (導演)
Chocolat - Verbotene Sehnsucht
巧克力 Chocolat (編劇)
Chocolat - Verbotene Sehnsucht
1984-克萊爾·德尼 Claire Denis
德克薩斯的巴黎 Paris, Texas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 director
德克薩斯,巴黎 / 德州巴黎 / 德克薩斯州的巴黎
Motel Chronicles
Párizs, Texas
1975-克萊爾·德尼 Claire Denis
老槍 Le Vieux Fusil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 director
勢不兩立
Vieux fusil, Le
Abschied in der Nacht
Alte Gewehr, Das
The Old Gun
Vengeance One by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