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蝙蝠俠三部電影的資源啊。
附件已上傳,望採納!
系列電影
前期理念
1970年代末,蝙蝠俠的受歡迎程度逐漸消退。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有興趣製作一部「蝙蝠俠在外太空」的電影。製片人邁克爾·烏斯蘭和本傑明·梅尼克(Benjamin Melniker)於1979年4月從DC漫畫購買了蝙蝠俠的電影版權。烏斯蘭希望可以「拍出無法超越的、黑暗的、嚴肅版本的蝙蝠俠,就像鮑勃·凱恩和比爾·芬格1939年所設想的那樣。一隻屬於夜晚的生物,在陰影之下跟蹤犯罪分子」。他們聯系了理查德·麥鮑姆來創作劇本,並打算請蓋伊·漢彌爾頓執導,但兩人都拒絕了這個提議。烏斯蘭聯系了包括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和聯藝公司在內的多家製片公司推銷自己的理念,但對方均未接受,因為他們都希望電影可以和1960年代的同名電視劇一樣,有類似坎普風的感覺。
感到失望的烏斯蘭於是撰寫了一個題為《蝙蝠俠歸來》的劇本,以便業界能夠對他的思路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烏斯蘭之後將其中的黑暗基調與《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相比,他的劇本比後者要早6年問世。1979年11月,製片人喬恩·彼得斯和彼得·古伯加入了這個項目,4位製片人感覺最好是以《超人》的模式來開發這部電影。烏斯蘭、梅尼克和古伯一起聯系了環球影業,但對方還是拒絕了這個方案。雖然還沒有哪個製片公司加入,但項目卻在1981年末公開予以宣布,預算金額為1500萬美元,之後華納兄弟公司決定接手。
1983年6月,湯姆·曼凱維奇完成了一個叫《蝙蝠俠》(The Batman)的劇本,其中主要涉及的是蝙蝠俠和迪克·格雷森的起源,劇本中的反面角色是小丑和魯伯特·索恩(Rupert Thorne),茜爾沃·聖克勞德(Silver St. Cloud)則是蝙蝠俠的浪漫情人。曼凱維奇從史蒂夫·英格哈特創作的限量發行系列作品《蝙蝠俠:奇異的幻象》中獲取了靈感。曾與英格哈特在《蝙蝠俠:奇異的幻象》中合作的漫畫藝術家馬歇爾·羅傑斯受聘負責概念藝術。1983年末,公司宣布《蝙蝠俠》將於1985年中期上映,預算為2000萬美元。烏斯蘭起初的設想是找一位無名小卒扮演蝙蝠俠,威廉·霍爾登出演詹姆斯·戈頓,大衛·尼文飾演阿爾弗萊德·潘尼沃斯,但霍爾登和尼文已經分別於1981和1983年逝世,所以這一設想已經不可能實現。多位電影人對曼凱維奇的劇本產生了興趣,其中包括伊萬·雷特曼和喬·丹特。還有9位編劇各編寫了一個劇本,其中大部分是基於《蝙蝠俠:奇異的幻象》改編。不過曼凱維奇的劇本仍然在項目中占據主導地位。[4]
《蝙蝠俠》(1989年)
主條目:蝙蝠俠 (1989年電影)
1986年,蒂姆·波頓接過了執導首部電影的職位,史蒂夫·英格哈特和朱莉·希克森(Julie Hickson)編寫了一個創作大綱,之後山姆·哈姆(Sam Hamm)撰寫了首部劇本。多位一線演員都曾考慮出演蝙蝠俠,但最終獲選的是邁克爾·基頓。這一選擇引起了爭議,因為到1988年的時候,他已經因為出演大量雷同的角色而被認為只是一位喜劇演員,所以許多人都懷疑他是否能夠勝任扮演嚴肅角色。傑克·尼科爾森接受了小丑一角,不過他要求的報酬非常高,電影上映後的票房收入他也有提成,而且拍攝日程還要照顧其行程安排。據報道,尼科爾森最終獲得的薪金高達5000萬美元。電影的主體拍攝工作於1988年10月至1989年1月在英格蘭白金漢郡艾佛希斯的松林製片廠進行。拍攝預算從3000萬美元不斷升級到了4800萬美元,1988年美國編劇協會罷工迫使哈姆退出。沃倫·斯卡倫(Warren Skaaren)、查爾斯·麥肯恩(Charles McKeown)和喬納森·格姆斯(Jonathan Gems)改寫了劇本。《蝙蝠俠》上映後獲得了好評,打破了票房紀錄,並贏得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藝術指導獎,票房超過4.1億美元,開創了現代超級英雄電影的新紀元。
《蝙蝠俠歸來》(1992年)
主條目:蝙蝠俠歸來
由於拍攝《蝙蝠俠》的經歷並不愉快,波頓起初不打算導演續集。山姆·哈姆創作的初稿劇本中由企鵝人和貓女搜尋隱藏的財寶,不過丹尼爾·沃特斯(Daniel Waters)編寫的劇本改變了波頓的主意,他決定繼續執導。韋斯利·斯崔克(Wesley Strick)也作了改寫,刪除了哈維·登特和羅賓兩個角色的內容,並重寫了高潮戲段,但他的名字沒有出現在主創人員名單中。多位一線女演員爭相出演貓女一角,最終米歇爾·法伊弗入選,丹尼·德維托也簽約飾演企鵝人。電影的拍攝工作於1991年6月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伯班克啟動。《蝙蝠俠歸來》上映後商業上獲得了成功,但華納兄弟卻感到有些失望,因為續集的票房沒能超越前作。《蝙蝠俠歸來》獲得了普遍的好評,不過有批評電影中所含的暴力內容和對性含沙射的諷刺而不適合兒童觀看,麥當勞停止了開心樂園餐和電影的商業搭配。
《永遠的蝙蝠俠》(1995年)
主條目:永遠的蝙蝠俠
雖然《蝙蝠俠歸來》在商業上獲得了成功,但華納兄弟公司覺得其表現應該還可以更好。所以他們決定把這一系列的發展方向朝主流角度轉變。喬·舒馬赫為此取代了蒂姆·波頓成為新作品的導演,而波頓還是留了下來出任製片人。不過邁克爾·基頓對電影系列的新方向感到不滿,於是瓦爾·基爾默接替他出演蝙蝠俠,克里斯·奧唐納將以另一位超級英雄羅賓的形象登場,金·凱瑞和湯米·李·瓊斯出場反派角色。《永遠的蝙蝠俠》在1994年9月開拍,舒馬赫在與基默和瓊斯溝通上遇到了問題。影片於1995年6月16日上映並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全球票房超過3.36億美元,並獲得了3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但在專業評價方面褒貶不一。
《蝙蝠俠與羅賓》 (1997)
主條目:蝙蝠俠與羅賓 (電影)
《永遠的蝙蝠俠》上映後華納兄弟公司很快開始了《蝙蝠俠與羅賓》的開發,並堅稱要在1997年6月發行。瓦爾·基爾默由於檔期上與《聖徒》上存在沖突而退出,於是公司請來喬治·克魯尼接棒。阿諾德·施瓦辛格出演急凍人,烏瑪·瑟曼扮演毒藤女,艾麗西亞·希爾維斯通飾演蝙蝠女孩,而克里斯·奧唐納則繼續詮釋羅賓。電影的主體拍攝工作於1996年9月開始,1997年1月結束,比計劃提前了兩個星期。《蝙蝠俠與羅賓》於1997年6月20日上映,獲得的評價很不理想。評論家批評了電影的坎普風傾向和玩具炒作,以及舒馬赫在片中增加的對同性戀含沙射影的諷刺。不過電影在商業上仍然很成功,只是與之前三部相比都有不及,也是真人出演的蝙蝠俠系列長片電影中最不賣座的一部。《蝙蝠俠與羅賓》還獲得了多項金酸莓獎提名,被評為史上最差超級英雄電影。
克里斯托弗·諾蘭系列
《蝙蝠俠誕生》(2005年)
主條目:蝙蝠俠誕生
導演兼編劇克里斯托弗·諾蘭和另一位編劇大衛·S·高耶於2003年初開始為《蝙蝠俠誕生》出力,旨在建立一個更黑暗、更逼真的基調,人性和現實主義將成為電影的基礎。電影的拍攝工作主要是在英國和芝加哥進行的,電影的中特技鏡頭主要使用的是傳統的特技手段和比例模型,盡可能少用電腦繪圖來達成。克里斯蒂安·貝爾扮演蝙蝠俠,連姆·尼森飾演忍者大師(一度偽裝成亨利·杜卡德),希里安·墨菲出演稻草人,凱蒂·霍姆斯詮釋蝙蝠俠青梅竹馬的鄰家女孩蕾切爾·道恩斯。此外,電影還特別製作了一輛新的蝙蝠車和蝙蝠衣。
《蝙蝠俠誕生》於2005年6月15日上映,獲得了商業和評論上的雙豐收。在美國和加拿大的3858家電影院首周入賬即達4800萬美元,全球總票房3.74億美元,爛蕃茄上的「新鮮度」為85%。評論家指出恐懼是一個貫穿電影始終的主題,並表示與以往的電影相比,《蝙蝠俠誕生》的基調也更加陰暗。影片獲得了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攝影獎提名,另外還有3項英國電影學院獎提名,並在《帝國》雜志上評選的史上500部最佳電影中名列第81位,截止2013年6月仍然保持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上的「Top 250」中。
《黑暗騎士》 (2008)
主條目:黑暗騎士
克里斯托弗·諾蘭繼續出任導演,並請來他的弟弟喬納森一起編寫續集的劇本,克里斯蒂安·貝爾也回歸《黑暗騎士》繼續扮演蝙蝠俠。希斯·萊傑和艾倫·艾克哈特加盟分別飾演小丑和雙面人哈維·登特。電影的主體拍攝工作於2007年4月至11月在芝加哥進行,其它拍攝地點包括英國和香港。2008年1月22日,已經參加完電影拍攝的希斯·萊傑因處方葯品事故不幸逝世,年僅28歲。華納兄弟公司原本為《黑暗騎士》展開了病毒營銷,開發了宣傳網站和預告片,還使用了萊傑扮演小丑的醒目照片。不過萊傑去世後,公司也重新調整了宣傳手段。電影獲得了很好的評價,並且創下了多項票房方面的紀錄。全球電影票房收入突破10億美元,如果不計算通貨膨脹影片,截止2013年6月《黑暗騎士》仍然可以在世界電影票房總榜上名列第16位。此外影片還在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獲得了8項提名,並最佳拿下音效剪輯獎和男配角獎(希斯·萊傑)。
《黑暗騎士崛起》(2012年)
主條目:黑暗騎士崛起
《黑暗騎士崛起》是諾蘭蝙蝠俠三部曲的收山之作,他希望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可以讓他在情感上保持投入。「在一個更加表面化的層次上,我必須思考一個問題」,他說,「有哪些系列的第三部電影被認為是一部佳作?」他重新回到起點來尋找一個必要的方式繼續這個故事,但擔心會在拍攝中途時發現續集變得有些多餘。2008年12月,諾蘭初步完成了一個故事大綱,然後接拍了《盜夢空間》。2010年2月,大衛·S·高耶和喬納森·諾蘭開始創作劇本。之後高耶離開去參加《超人:鋼鐵之軀》的拍攝,而喬納森則繼續根據自己哥哥和高耶的構想進行編寫。湯姆·哈迪和安妮·海瑟薇也加盟本片分別出演班恩和塞琳娜·凱爾。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獲選出演約翰·布萊克,此外加盟的還有瑪麗昂·歌迪亞,電影於2011年5月開拍至11月結束。諾蘭選擇不採用3D技術來進行拍攝,不過使用了IMAX格式來提高畫面質量和規模,希望可以在保持電影與前兩部風格一致的同時也可以推動技術的進步。諾蘭與IMAX副總裁大衛·奈特利有過數次會面,商討在數字IMAX影院放映的物流運輸安排。《黑暗騎士崛起》中使用IMAX拍攝的鏡頭數量要多於《黑暗騎士》。攝影師沃利·菲斯特曾表示有意將整部電影都用IMAX拍攝。
《黑暗騎士崛起》上映後獲得了較好的評價,並且票房上更勝前作,達到10.81億美元,截止2013年6月,這個成績可以在世界電影票房總榜上名列第9位。
3電影提議編輯
《蝙蝠俠的勝利》
《蝙蝠俠與羅賓》拍攝期間,華納兄弟公司對電影的樣片非常滿意,於是他們馬上決定請喬·舒馬赫繼續回歸執導一部續集。但已經在《永遠的蝙蝠俠》和《蝙蝠俠與羅賓》中兩次與舒馬赫合作過的編劇阿齊瓦·高斯曼拒絕了這個工作機會。1996年末,華納兄弟公司與舒馬赫請來馬克·魯羅托塞維奇(Mark Protosevich)來編寫第5部蝙蝠俠電影的劇本,並宣布電影將於1999年中期上映。魯羅托塞維奇的劇本題為《蝙蝠俠的勝利》,其中以稻草人為大反派,這個角色計劃由廣播電台談話節目主持人霍華德·斯特恩出演。小丑也將在蝙蝠俠被稻草人的毒素影響時以其幻覺的形式回歸,並且小丑的女兒也將現身,試圖找蝙蝠俠報殺父之仇。另外出場的反派配角還有瘋狂帽客(Mad Hatter),這個角色與《永遠的蝙蝠俠》中吉姆·凱瑞出演的角色比較類似。喬治·克魯尼、克里斯·奧唐納、艾麗西亞·希爾維斯通都計劃分別回歸出演蝙蝠俠、羅賓和蝙蝠女孩。然而,當《蝙蝠俠與羅賓》所獲評價慘不忍睹,並且票房上也沒能超越之前的三部作品時,華納兄弟也打起了退堂鼓。公司決定最好還是在一部《未來的蝙蝠俠》(Batman Beyond)真人動作電影,或是改編弗蘭克·米勒的《蝙蝠俠:元年》兩者之間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舒馬赫感覺自己「虧欠蝙蝠俠文化一部真正的《蝙蝠俠》電影,我要返璞歸真來給這位黑暗騎士一個黑暗的描繪」。他於1998年中期聯系了華納兄弟公司希望可以接拍《蝙蝠俠:元年》。
《蝙蝠俠:黑騎士》
1998年中期,一位名叫李·夏皮洛(Lee Shapiro)的漫畫小說粉絲和史蒂芬·懷斯(Stephen Wise)一起將一個題為《蝙蝠俠:黑騎士》(Batman: DarKnight)的劇本推薦到華納兄弟公司。其中布魯斯·韋恩放棄了自己打擊犯罪的職業生涯,迪克·格雷森正在高譚大學念書,喬納森·克萊恩博士是這所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也是阿卡姆瘋人院(Arkham Asylum)的精神科醫生。他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進行有關恐懼的實驗。在對他的同事,柯克·蘭斯通博士(Dr. Kirk Langstrom)進行的一場報復中,克萊恩意外地將柯克轉變成了一隻人形蝙蝠。高譚市民以為人形蝙蝠夜間的活動就是蝙蝠俠的嗜血回歸,於是布魯斯為了自己的名聲而再次穿上蝙蝠戰衣。柯克深受自己身上人與怪獸對抗的症狀所苦,他渴望與愛妻團聚並找克萊恩報仇,而克萊恩被大學和精神病院開除後也想找每一個有責任的人報仇,並在這一過程中發現了自己過去的真相。華納兄弟沒有接受這個項目,而是傾向在《蝙蝠俠:元年》和《未來的蝙蝠俠》中作出選擇。
『貳』 有哪些關於蝙蝠俠的動畫電影
1.《蝙蝠俠》(蝙蝠俠,1989)
2.《蝙蝠陵差俠:歸來》(蝙蝠俠歸來,1992)
3.《蝙蝠俠:永遠的誓言》(永遠的蝙蝠俠,1995)
4.《蝙蝠俠和羅賓》(蝙蝠俠與羅賓,1997)
5.《蝙蝠俠:俠影之謎》(蝙蝠俠:蝙蝠女俠之謎,2003,動畫電影)
6.《蝙蝠俠:黑夜之神》(蝙蝠俠開始,2005)
7.《蝙蝠俠: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2008)
8.《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2012)
9.《蝙蝠俠:緣起》(蝙蝠俠:一年,2011,動畫電影)
10.《蝙蝠俠:血腥家族》(蝙蝠俠:殺戮笑話,2016,動畫電影)
11.《蝙蝠俠大戰忍者神龜》(蝙蝠俠中做大戰忍者神龜,2019,動畫電影)
12.《蝙蝠俠:冷血之戰》(蝙蝠俠:Hush,2019,動畫電影)
13.《小醜女大戰蝙蝠俠》(猛禽:和一個哈雷奎因的幻想解放,2020)
14.《蝙蝠俠》(蝙蝠俠,2022)
不同的電影有不同的故事線和時間軸,因此建議根據發行順序觀看蝙蝠俠系列電影,這樣能更好地理解整個故事線的尺培皮發展。如果您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蝙蝠俠,也可以閱讀相關的漫畫、小說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