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費雯麗的生平和她主演的電影
費雯·麗(Vivien Leigh,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7日)
原名維維安·瑪麗·哈特利(Vivien Mary Hartley),英國電影演員。她成功地飾演《亂世佳人》的斯佳麗·奧哈拉和《慾望號街車》的布蘭奇·杜波依斯,兩度獲得奧斯卡獎。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名。
費雯·麗是一位多產的演員,她與丈夫勞倫斯·奧利弗(又譯奧利維爾)在銀幕上有多次合作,奧利弗導演了多部由她主演的電影。在她30年的表演生涯中,她飾演的角色多變,從諾埃爾·科沃德和蕭伯納喜劇的女主角到經典的莎士比亞劇作中的角色。
費雯·麗以美貌出名,她認為有時這一點使她不能作為一個女演員被認真對待,不過她的健康情況是她最大的障礙。躁鬱症幾乎伴隨著她整個人生,她也因此獲得了難以相處的名聲,演藝生涯也幾經起伏。1940年代中期,她被診斷為慢性結核,因為反復發作變得更加虛弱。1960年,她與奧利弗離婚,直到她因肺結核去世前,她很少出現在銀幕和舞台上。 個人資料編輯本段英文名:Vivien Leigh
原名:Vivian Mary Hartley
中文姓名:費雯麗(港譯慧雲李)
中文全名:維維安·瑪麗·哈特利
昵稱:Viv, V, Vivling, Bibbs, Puss
生日:1913年11月5日
祭日:1967年7月7日
出生地:印度 大吉嶺(Darjeeling)
籍貫:英國
星座:天蠍座
身高:160厘米
語言: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
學歷:曾於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
奧斯卡成就:第十二屆、第二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
婚姻狀況:1932年嫁首任丈夫律師霍爾曼,1933年生女兒蘇珊妮,1938年8月離婚。兩天後與勞倫斯·奧立弗結婚,1960年離婚。
難忘的事情:扮演《亂世佳人》中「斯佳麗」
常到的地方:湖
最喜歡的動物:貓,特別視暹羅貓
嗜好:種植花園,猜字迷,搞聚會,收藏現代藝術,散步
惡習:抽煙(據報道,拍攝《亂世佳人》時,她每天抽4包煙),說臟話(她從勞倫斯奧利弗那學來的「fuck」)
最喜歡的花:白玫瑰
最喜歡的國家:法國
最喜歡的菜:法國菜
缺點:一雙與優美體形極不相稱的大手和頻率偏高的嗓音
最喜歡的電影作品: Waterloo Bridge(魂斷藍橋)
最喜歡自己扮演的角色:Waterloo Bridge(魂斷藍橋)(1940)中的瑪拉·萊斯特
愛情:即使在她和勞倫斯·奧立弗離婚且和一位叫傑克·梅瑞瓦的演員同居後,她仍然講他的照片擺在她床邊的梳妝台上。直到去世,她一直使用「奧利弗太太」的簽名。
個人語絲:
讓觀眾哭比讓觀眾笑更容易。(費雯麗關於自己的第二部舞台戲《偽善》(1935)的感想)
有些評論把我說成是偉大的女演員。我認為這是愚蠢的,因為它們把包袱和責任推給了我,我不能就這么接受。
有風採的人有自己的原則。 一個女人的迷人,一半來自於她的幻想。 代表作品編輯本段主要舞台劇作品:
1935-《道德的假面》
1937-《哈姆雷特》
1940-《羅密歐與朱麗葉》
1945-《九死一生》
1950-《慾望號街車》
1951-《凱撒與克里奧帕特拉》/《安東尼與克里奧帕特拉》
1955-《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1961-《茶花女》
1963-《同志》
1966-《伊萬諾夫》
電影
1934 - Things Are Looking Up(漸有起色)
1935 - The Village Squire (鄉村奇士)
1935 - Gentlemen's Agreement (紳士的協議)
1935 - Look Up and Laugh
1937 - Fire Over England - 英倫戰火/火燒英倫
1937 - Dark Journey (黑暗旅程)
1937 - Storm in a Teacup (茶杯里的風暴)
1937 - 21 Days
1938 - A Yank at Oxford
1938 - St. Martin's Lane
1939 - Gone with the Wind(亂世佳人、飄) (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1940 - Waterloo Bridge(魂斷藍橋)
1941 - That Hamilton Woman(漢密爾頓夫人)(又譯:絕代佳人/ 忠魂鵑血離恨天)
1946 - Caesar and Cleopatra(凱撒和克利奧帕特拉)
1947 - Anna Karenina - 安娜卡列琳娜
1951 -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慾望號街車)(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1955 - The Deep Blue Sea
1961 - The Roman Spring of Mrs. Stone (羅馬之春)
1965 - Ship of Fools(愚人船) 所獲獎項及主要榮譽編輯本段電影獎項:
■奧斯卡獎 Oscar / Academy Award
1940 獲獎 最佳女主角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1952 獲獎 最佳女主角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慾望號街車 【說明】費雯·麗未出席頒獎典禮,該獎由葛麗亞·嘉遜(Greer Garson)代領
■金球獎 Golden Globe Awards
1952 提名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慾望號街車
■英國學院獎 BAFTA
1953 獲獎 最佳英國女演員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慾望號街車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NYFCC Award
1939 獲獎 最佳女主角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1951 獲獎 最佳女主角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慾望號街車
■西班牙聖後迪獎 Sant Jordi Awards
1957 獲獎 特別獎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慾望號街車
■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Venice Film Festival Volpi Cup
1951 獲獎 最佳女演員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慾望號街車
其他表演獎項:
■戲劇 托尼獎 Tony Awards
1963 獲獎 最佳女主角(音樂類) Tovarich 同志
其他榮譽:
■ 好萊塢星光大道明星 Star on the Walk of Fame
好萊塢名人大道6773號(6773 Hollywood Blvd)紀念星
■ 美國電影協會百年百大明星 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100 Years... 100 Stars
1999 獲選 美國電影協會百年最偉大女明星第16名 經典形象編輯本段《亂世佳人》中斯佳麗狡黠的眼神,《魂斷藍橋》中瑪拉純真無邪的笑臉、《慾望號街車》中遲暮美人的無奈與瘋狂,是費雯·麗留給世界影壇的不朽形象。
當她以《亂世佳人》獲封奧斯卡影後時,宣讀的評委鑒定是:「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 12年後,《慾望號街車》中那個年華逝去、紅顏不再的瘋顛婦人,使她再登影後寶座。由此看來,光陰可以逝去,美人卻不遲暮。
2. 「我不需要她有演技,我只需要她美。」,這個她指誰演了什麼電影
我不需要她有演技,我只需要她美,這個她指的是好萊塢女演員費雯•麗。
她演了《亂世佳人》和《魂斷藍橋》,還有《茶花女》,《慾望號街車》。《安娜•卡列尼娜》。好萊塢最美最有女人味的女演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句話是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主持人給費雯麗頒獎時說的一句話:她有如此的美貌,不需要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不需要有如此的美貌。費雯麗有著天使面孔魔鬼身材,長著一雙發射著灰綠色光芒的眼睛,心情平靜時她的眼睛是灰藍色的,等到她激情四射時,眼睛像綠寶石一樣晶瑩透明,就像月亮一樣美麗的女人,正如英國首相丘吉爾說的: 我要遠遠的欣賞上帝的傑作 。費雯麗是電影史上最美的女演員,沒有之一。
費雯麗演的《亂世佳人》里的郝思嘉,活靈活現就像書里走出來的女主角,是上帝製造出來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麗質難自棄,感覺就是為她量身定做的角色,簡直就是本色出演。
就像翁美玲的黃蓉,趙雅芝的馮程程,發哥的許文強,苗僑偉的楊康,還有林青霞呂秀菱的瓊瑤片,陳曉旭的林黛玉,六小齡童的孫悟空,王祖賢的聶小倩,鄧婕的王熙鳳,感覺她們就是為了演書中的角色出生的天才。
電影都開拍了,當時只差女主角了,演火燒亞特蘭大的時候,費雯麗就站在導演的旁邊在觀看拍攝,那雙綠色的眼睛被火光映襯的更加碧綠晶瑩透明,導演一看,這不就是書里的女主角郝思嘉嗎?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跟黃蓉的翁美玲差不多,角色是誰的就是誰的,不用爭不用搶,這也是上天註定的。
費雯麗就是為《亂世佳人》里的郝思嘉而出生的,上帝的傑作。
後來郝思嘉賭氣嫁給了他不喜歡的弗蘭克,然後不久就成了寡婦。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確實不假。
費雯麗演的《亂世佳人》里的郝思嘉,是塔拉庄園主的小女兒,要去參加舞會,她用力吸氣,讓她的黑人女僕給她把腰給束起來,那個黑人女僕用力給她把腰帶給綁好,郝思嘉的腰肢纖細,就像《甄嬛傳》里說的嬛嬛一裊楚宮腰,女人只有腰肢倩細,三圍突出才好看。為了臉上看起來紅撲撲的,她還用力掐自己的臉,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看起來天真可愛,活潑浪漫。
郝思嘉本來喜歡另一個庄園主的兒子艾希禮,可是艾希禮不喜歡她,喜歡他的表妹媚蘭妮,郝思嘉趁著沒人時跟艾系禮表白,艾希禮不為所動,感覺艾希禮這么漂亮可愛的姑娘也不喜歡,真是個傻子。
真的不可思議,說實在的要是我才不喜歡艾希禮,長得像個菜豆乾,一點男人味都沒有,感覺一點都不可靠。
我喜歡克拉克蓋博演的白瑞德,特別的放盪不羈,玩世不恭的樣子,但是又是個好男人,特顧家的暖男,又很愛郝思嘉,對郝思嘉百依百順,對孩子也很有愛心。
郝思嘉一生氣,就拿了個杯子摔在壁爐上,還說艾希禮和媚蘭妮那麼無趣的女人結婚,將來會生下一群蠢貨,然後郝思嘉找不到更惡毒的語言咒罵艾希禮,就狠狠的賞了他一個耳光。
艾希禮很生氣的走了,白瑞德在後面的沙發上爬起來,吹了聲口哨,鼓掌笑話郝思嘉,郝思嘉說:先生你真的不像一個君子,躲在那偷聽別人說話。白瑞德說:你也不像一個淑女,說他在午睡被郝思嘉給打擾了,他知道了郝思嘉秘密,就開始取笑郝思嘉,郝思嘉氣急敗壞的跑了。
後來郝思嘉賭氣嫁給了媚蘭妮的弟弟弗蘭克,不久弗蘭克就戰死了,郝思嘉成了寡婦。
後來南北戰爭開始了,郝思嘉為了生存,用綠色的窗簾布做了套豪華的禮服,去說服白瑞德娶她,因為那傢伙有錢,白瑞德也難逃郝思嘉的魅力,臣服在她的石榴裙下,娶了郝思嘉,兩個人過了一段甜蜜的婚姻生活。
可是好景不長,他們的寶貝女兒騎馬摔斷了脖子死了,白瑞德痛不欲生,郝思嘉也責怪白瑞德,兩個人就爭吵起來,郝思嘉從樓梯上滾了下來,把肚子里的孩子也摔沒了,兩個情緒化的人就互相埋怨分手了。
郝思嘉有句名言:她父親說的只有土地是最實在的。 不管怎樣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費雯麗演的每部影片都是經典,她演的《魂斷藍橋》,就像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演的《絕唱》,還有韓國片《藍色生死戀》一樣,擁有美好的愛情的,兩個有情人,卻不能在一起,最後天人永隔,可歌可泣,可悲可嘆可憐亦復可惜。
《魂斷藍橋》說的是陸軍中尉羅伊和舞蹈演員瑪拉在滑鐵盧橋上相遇並且相愛,可惜因為戰爭來了,羅伊要上戰場
,兩個人分開了,後來瑪拉以為羅伊戰死了,心情沮喪,因為生活所迫,淪為娼妓。
羅伊回來找到瑪拉,瑪拉覺得自己不純潔了。
可憐的瑪拉最後因為自己當妓女配不上羅伊,就在她倆相愛的滑鐵盧橋上向一輛迎面而來的 汽車 撲了過去。
《魂斷藍橋》的男主也是特別帥哦,是好萊塢超級大帥哥羅伯特•泰勒飾演的,費雯麗真的是男神收割機,可惜費雯麗那時候也是一名十足的花痴小迷妹,痴戀英國演員奧利弗,對和她配戲的克拉克•蓋博一點都不來電。
嫌克拉克•蓋博把她喜歡的,來探班的奧利弗攆走了,拍親吻戲還惡作劇吃大蒜,可惜兩個人郎才女貌沒在一起,如果生活里也是一對就好了。或者嫁給羅伯特•泰勒也很好呀。
電影史上三大凄美愛情片《亂世佳人》,《魂斷藍橋》,《卡薩布蘭卡》費雯麗演了兩部,或許入戲容易出戲難,費雯麗演《慾望號街車》時精神就有點不正常了,再加上演《亂世佳人》南北戰爭屍體無數時片場塵土飛揚,克拉克•蓋博又經常發脾氣耍大牌,之間又和奧利弗的感情糾葛,拍戲時冬天穿紗衣拍戲,導致流產,費雯麗心情不好,每天要抽四包煙,再加上和奧利弗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費雯麗得了嚴重的肺結核和精神病。
疾病成為她一生事業的障礙,1967年7月7日費雯麗因病在英國自己的家中去世,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隕。
我曾經聽過類似這句話的,是在1940年那屆美國奧斯卡上,當時《亂世佳人》這部經典電影,狂攬10幾項奧斯卡大獎,其中的最佳女主角的頒獎詞是這么寫的,」費雯.麗有如此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她是一位技藝決定的女演員,但受到的美貌的阻礙「。
這個人說的就是費雯.麗,比奧黛麗赫本還要早成名10幾年,都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著名的女性,兩人都有著獨特的魅力。相比於赫本清純的面容,費雯麗更有一絲東方人的韻味,雖然她楚生在印度,但父母都是英國人。實際上,費雯麗在當時是比赫本出名的,但也是因為不良新聞纏身,又因為肺結核54歲就去世了。而奧黛麗赫本不但人美,而且在慈善事業方面在全世界更是有著卓越的貢獻。
費雯麗經典的影片,就是我們大家熟知的《亂世佳人》和《慾望號列出》,憑借這兩部影片分別獲得了1940年和1952年兩屆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這在歷屆奧斯卡上也是少見的。雖然我很喜歡奧黛麗赫本,但我也不得不承認,費雯麗的樣貌是精緻的,她的眉毛離上眼皮較近,在不笑的時候,會給人一種略凶和挑釁的感覺。她有一對灰藍色的瞳孔,而眼角又很開,所以與這對眼睛對視,就會有有一種被攝入其中的感覺,初次相遇很快就會被她迷住。一個典型的歐洲女人的翹挺鼻子,這是現在很多網紅都追求的鼻型。下嘴唇比上嘴唇微厚一些,看著很飽滿,笑起來嘴角很深。
她是《亂世佳人》中的千金小姐郝思嘉,是《魂斷藍橋》中的痴情舞女,是《漢密爾頓夫人》中的公爵夫人和將軍的情人,也是有過三段婚姻和短短的54年生命的一代美人,費雯麗。
在1940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有這樣一位女演員獲得了這樣的美譽——
這個她指的就是才貌兼具的好萊塢女演員 費雯麗 ,曾出演過著名電影 《亂世佳人》 。
說起上世紀的西方經典美人,人們會想起諸多佳麗,比如:冰山美人葛麗泰嘉寶,永遠的性感美女瑪麗蓮夢露,還有優雅高貴的奧黛麗赫本等等。
但在當時美人雲集的好萊塢里,其實還有一位名氣、外貌、演技都絲毫不遜色的超級美女——費雯麗,她的美從橫空出世的那刻開始,便驚艷了眾人。
這位傾國傾城的美人,有著如此出眾的演技。
她是《亂世佳人》中令人深陷其美貌中無法自拔的 郝思嘉 ,亂世的硝煙中這位神采奕奕的美人依舊那般堅韌頑強,明艷動人。
她是 《魂斷藍橋》 中命運多舛的美人 瑪拉 ,戰亂年代的佳人,愛情總是得以生死來解讀才顯得波瀾壯闊。
她還是 《慾望號街車》 中風情萬種的美女 布蘭奇 ,雖然那時候的費雯麗青春不在,但獨有的魅力依然讓人無法自拔。 如此出色的演技,費雯麗獲得了 1940年 和 1952年 的兩項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獎項,兩座奧斯卡影後的獎杯和包括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等六個國際電影大獎,更是入選美國電影協會百年最偉大女明星,被評為「英國最美麗的女士」。 擁有絕世容顏和非凡演技的費雯麗對感情非常認真。在18歲時就結婚了,第一任丈夫是律師 霍爾曼 。但費雯麗在遇到了演員奧利弗之後,卻化身成追愛的少女。 第一段婚姻結束後不久,費雯麗便認識了自己當時的偶像演員奧利弗。她從年少時就仰慕崇拜奧利弗,沒多久兩個人就結了婚。奧利弗在表演上也教會了費雯麗不少東西,兩個人還一起合作了經典電影 《漢密爾頓夫人》 ,裡面的費雯麗可甜可鹽,表演充滿靈氣。 但費雯麗在拍攝《慾望號街車》時,由於太過於投入表演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另外在拍戲時,費雯麗還曾流過產,這導致費雯麗的精神更加錯亂,甚至有時候會動手打奧利弗。 這一切導致奧利弗與費雯麗的婚姻也岌岌可危,20年婚姻最終還是瓦解。與奧利弗離婚後,費雯麗與一位小自己十幾歲的青年男演員度過了剩下的歲月,直到身患肺結核去世在去世前,還抱著奧利弗的照片,可見這位佳人對前夫的痴心與深情。
如今的好萊塢影壇再難處像費雯麗、奧黛麗赫本、伊麗莎白泰勒等這樣演技與美貌皆有的超級巨星——那個燦爛的好萊塢黃金時代,也就這樣一去不復還了。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肥肥)
3. 《漢密爾頓夫人》拍攝期間 費雯·麗找到奧利弗讓他和伯頓分手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法國藍光版封套
《漢密爾頓夫人/忠魂鵑血離恨天/絕代佳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講述英法戰爭時期英國海軍將軍納爾遜與漢密爾頓夫人之間的感情故事,該片製作於二戰中期,主旨是為了激勵二戰中的英國士兵,影片中所表現出來的海軍將軍對國家的忠誠,漢密爾頓夫人對自由愛情的嚮往,無不令人感動。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片場內,費雯·麗Vivien Leigh和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在取景器旁邊
它是費雯·麗Vivien Leigh(1913-1967)與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1907-1989)結婚後唯一合作主演的電影,勞倫斯·奧利弗飾演英國民族英雄納爾遜將軍,費雯·麗則飾演背夫別戀納爾遜的漢密爾頓夫人,情節恰如兩人當年的真實生活寫照。
費雯·麗在這部電影中放棄了以往經常塑造人物時慣用的狂熱和缺乏自製的性格,而是以一種高貴而浪漫的愛情去表現人物嚮往自由、追求尊嚴的精神之美,事實證明這種藝術直覺是對的,影片公映後得到評論界和公眾的一致好評。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費雯·麗Vivien Leigh
據說這是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首相十分鍾情的一部電影。
【費雯·麗與勞倫斯·奧利弗婚後唯一的電影合作】
1940年,英國電影圈聲名顯赫的柯達家族在亞歷山大·柯達Alexander Korda(1893-1956)的策劃下,三兄弟一同遷至美國的加利福尼亞。
究其原因,我們可以根據讓-盧普·布蓋Jane-Loup Bourget所著的《好萊塢歐洲電影人之夢》一書對其進行分析,「整個20世紀30年代、直到40年代初,『第二次移民潮』在加利福尼亞洶涌澎湃,這是因為納粹政府對反對派的驅逐、種族迫害以及第三帝國的軍事勝利。」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費雯·麗Vivien Leigh和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
初來美國的亞歷山大·柯達,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年之後,返回英國)。
一方面,當時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要求他在極短的時間內為英國拍攝一部「政治宣傳片」,並且應該是一部「能夠激勵英國人民鬥志的影片」;另一方面,《漢密爾頓夫人》所影射的 社會 倫理在當時並不被大眾所認可。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費雯·麗Vivien Leigh
機緣巧合,亞歷山大·柯達想到先前與自己合作愉快,婚後卻因為投資百老匯劇目《羅密歐與朱麗葉》(自製、自導、自演)的失敗,渾渾噩噩的費雯·麗與勞倫斯·奧利弗夫婦作為這部電影的男女主角。
如此考量,不僅是因為倆人的「銀幕情侶」對觀眾的潛意識暗示,更是看中了他們因《亂世佳人/飄Gone with the Wind》(1939)和《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1939)所表現出的銀幕人格。宿命的是,《漢密爾頓夫人》卻成為了他倆婚後合作的唯一一部電影。
費雯·麗Vivien Leigh和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在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的拍攝現場
不論如何,亞歷山大·柯達巧妙地抓住了費雯·麗與勞倫斯·奧利弗戲里戲外的感情張力,配合溫斯頓·丘吉爾的要求,開拍《漢密爾頓的夫人》。
【邊拍邊趕寫腳本】
1940年9月,費雯·麗來到好萊塢拍攝《漢密爾頓夫人》。這部 歷史 傳記愛情片由亞歷山大·柯達製作導演,雖然在美國拍攝,但由於劇組演員資金多來自不列顛所以仍被視為英國片。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宣傳照,費雯·麗Vivien Leigh和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
當時英倫已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溫斯頓·丘吉爾首相要求亞歷山大·柯達拍攝一部對戰爭募款有幫助的片子,亞歷山大·柯達自英來美除了自己事業考量及幫助妻子梅爾·奧勃朗Merle Oberon(1911-1979)在好萊塢的發展外,尚有為英國服務的政治目的。
他決定重新組合因他的《英倫戰火Fire Over England》(1937)結緣的費雯·麗與勞倫斯·奧利弗。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費雯·麗Vivien Leigh
溫斯頓·丘吉爾建議拍攝以伊麗莎白女王一世與理查三世為主的題材,皆被亞歷山大·柯達否決,後來溫斯頓·丘吉爾提出納爾遜海軍元帥與漢彌頓夫人的戀情反被亞歷山大·柯達接受。
如此一來,電影有足夠的浪漫要素吸引觀眾,也有讓已成為一線巨星的費雯·麗表現的機會。
不過由於亞歷山大·柯達急於製作本片,在開拍前,他甚至沒有一個完整的劇本。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費雯·麗Vivien Leigh和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
演員常常在某幕戲開拍前晚,甚至當天才拿到腳本,另外因為如此,劇本沒有提前送到電檢單位PCA送審,因此當《漢密爾頓夫人》拍完時,亞歷山大·柯達剪了一個粗略的版本給PCA負責人約瑟夫·格林Joseph Green,後者告訴他這種描述婚外情的主題無法過關。
亞歷山大·柯達為此力爭許久,最後只有屈服,補拍一幕漢密爾頓勛爵向父親承認自己知道妻子的外遇,但他太過懦弱以至於不敢離開她。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費雯·麗Vivien Leigh
亞歷山大·柯達相當討厭這幕戲,於是在《漢密爾頓夫人》發行不久便刪掉它了。
【軟硬兼施的精益求精】
盡管《漢密爾頓夫人》是在溫斯頓·丘吉爾的敦促下倉促拍攝的(1940年9月—1940年12月初),但是整部電影的美工、服裝、布景、特效都做得極為細致。身為「政宣片」的《漢密爾頓夫人》,從另一個側面,向我們展示了亞歷山大·柯達與文森特·柯達Vincent Korda(1897-1979)的精益求精精神。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德國藍光版封套
身為美工執導的文森特·柯達(未入行電影之前,與畢加索等人交往甚密),在翻閱了大量的 歷史 素材和成千張照片之後,原原本本地還原了維多利亞時期上流 社會 的家居布置(利用雕塑,渲染威廉·漢密爾頓的富有)以及納爾遜的軍隊制服(紐扣的角度也與當時的服裝裁剪,如出一轍)。
最典型的例子是,影片的海戰戲,劇組以原始比例做出了幾艘12尺長的小艦艇。開拍的時候,道具師站在水池中,用幾百根細線拉動帆,製造艦隊的航行。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劇照
然後,打響空炮彈、釋放煙霧,硝煙彌漫的海戰,頓現銀幕。因為要模擬船的航行,棚內的布景常常是人工晃動的,這又導致了費雯·麗的「暈船」。
面對這種情況,亞歷山大·柯達沖著費雯·麗大喊道:「你一定得做好,親愛的,一定得做好。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跟丈夫做愛的時候,都想著英國的榮譽。你一定要想著英國,把這部片子拍好。」
【英美兩地大賣 費雯·麗獲贊】
電影從1940年9月拍到12月初,耗資頗大,製作嚴謹,美術設計與陳設精緻,服裝華麗,身著19世紀貴族服飾的費雯·麗明艷動人;《漢密爾頓夫人》1941年4月在美國、8月在英國上映。
《漢密爾頓夫人》在英美兩地皆大賣,特別是英倫。雖然影評對劇情頗多批評,但觀眾口碑卻良好,特別是費雯·麗的表現獲得影評大眾一致贊揚,認為她的演出是影片中最吸引人的部分。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費雯·麗Vivien Leigh
溫斯頓·丘吉爾對本片是如此感動,因此時常放映給同事與客人看,甚至在美國參戰前便請羅斯福總統欣賞。退休後《漢密爾頓夫人》依然是他最喜歡的電影,後來溫斯頓·丘吉爾聲稱這輩子總共看過83次。
拍完《漢密爾頓夫人》後,費雯·麗與勞倫斯·奧利弗夫婦在年底回到英國,勞倫斯·奧利弗入伍,費雯·麗則參加了《醫生的困境The Doctor』s Dilemma》的舞台演出,《醫生的困境》這出舞台劇從1942年3月開演,1943年4月下旬停演,該劇票房大賣,總共演出450場。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費雯·麗Vivien Leigh和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定情之吻
【後世媒體重新評論《漢密爾頓夫人》】
亞歷山大·柯達的侄子邁克爾·柯達Michael Korda在時隔半個多世紀之後,對這部電影的評價:「這部融合 歷史 、愛情、浪漫,同時總是通過人性的諷刺和質疑拍就的電影,具有典型的匈牙利風格。因為匈牙利的 歷史 如此的狹隘和悲情。
此外,該片華美富貴的生活、悲劇的結局、足夠的 歷史 事件,以及影片所散發出的史詩氣魄,絕不會是一部讓觀眾看得呼呼大睡的紀錄片。」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拍攝現場,導演亞歷山大·柯達Alexander Korda(左)正在給費雯·麗Vivien Leigh說戲
相比邁克爾·柯達的民族 歷史 視角,Filmcritic.com的資深影評人克里斯·卡賓Chris Cabin則從戰爭創傷角度說道:「《漢密爾頓夫人》彷彿 社會 矛盾的一面鏡子,熾烈的 情感 與優雅的生活,因為戰爭而扭曲。好比艾瑪對納爾遜的衷腸,『他們只告訴了我你所贏得的勝利,沒有告訴我你所付出代價』。」
暫不論,丘吉爾是否看了83次。《漢密爾頓夫人》的映後評論,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殺青照,所有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合影
《HTF DVD REVIEW》的馬特·霍夫Matt Hough說道:「68年之後,當我們再度重看這部當年的便宜貨電影。我們驚奇的發現,其引人入勝的情節劇、非凡的演技以及精良的製作,絕對可以攀比當今最為燒錢的好萊塢電影。」
反觀,《DVD FILE.com》的邁克·雷斯塔諾Mike Restaino則毫不客氣地說道:「《漢密爾頓夫人》擁有華麗的演出陣容、技巧熟練的敘事結構以及叫人心馳神往的 歷史 故事。但是,作為一部電影,它顯得太過孱弱。」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費雯·麗Vivien Leigh
唯獨,《DVD Review》的馬克·齊默Mark Zimmer則另闢蹊徑地從費雯·麗與勞倫斯·奧利弗的「戲里戲外」說道:「毫無疑問,影片的愛情故事的最有噱頭的地方。費雯·麗與勞倫斯·奧利弗之間的化學反應,猶如電閃雷鳴在銀幕上傾瀉而出,讓我們看到了『你問我愛你有多深』的感動。」
他吻她,她像蠟燭上的火苗就好像《HTF DVD REVIEW》的馬特·霍夫說言,「《漢密爾頓夫人》是一部異常精緻的作品,它的機位設置、它的對話場景,以及它對模型、服裝的細節考究,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劇照
【 勞倫斯·奧利弗甘願為費雯·麗作陪襯】
按照今日的眼光評判,可謂是水準分裂的主旋律電影:但凡涉及到國家大事,都是空洞干癟的口號,即使如勞倫斯·奧利弗這般的戲神演繹起來也乏味之極;而一旦是到了愛恨纏綿的風月情事,就看到了經典的英倫式表演,尤其是費雯·麗,舉手投足之間混合了聖潔與妖艷之極致,魅力充盈了每一個畫面;而勞倫斯·奧利弗則失於腳本對於納爾遜高大全的定位限制,發揮相對遜色,不過想必當時他也完全心甘情願去為費雯·麗作陪襯。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宣傳照,費雯·麗Vivien Leigh和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
影片還有另外一個譯名《絕世佳人》,想來是為了和費雯·麗之前的《亂世佳人》搭上邊。但兩者的藝術水平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看《亂世佳人》,看到的是一部偉大的電影,而看《漢密爾頓夫人》,看到的只是一個偉大的演員。
【勞倫斯·奧利弗飛回英國遇上理查德·伯頓】
1940年8月30日,在好友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1907-2003)的鑒證下結完婚,然後費雯·麗和勞倫斯·奧利弗直接進了《漢密爾頓夫人》劇組。
理查德·伯頓Richard Burton年輕的時候
勞倫斯·奧利弗本來就是愛男人,但他的確是被費雯·麗吸引了,好萊塢當時都向費雯·麗投以佩服的眼光:居然彎的都被掰直了,這是何等的魅力。可是,婚後的勞倫斯·奧利弗根本就停不了找男人,據說很多男演員被他宴請到家裡別墅享樂,費雯·麗知道也當沒看見。
然後費雯·麗不相信憑自己的魅力就改正不了這個男人,所以費雯·麗喜歡在夫妻床第之間大玩情趣 游戲 ,施展魅力試圖改變勞倫斯·奧利弗的性向。
費雯·麗Vivien Leigh和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年輕時坐過山車
本來勞倫斯·奧利弗是被她吸引的,誰知費雯·麗矯枉過正,讓勞倫斯·奧利弗倍感壓力,本來就心向男人的勞倫斯·奧利弗則開始躲著費雯·麗。
在洛杉磯拍攝《漢密爾頓夫人》時,到了10月中旬的時候,勞倫斯·奧利弗飛回英國處理劇院的事物,結果在英國的南威爾士的塔爾伯特港遇到了16歲的理查德·伯頓Richard Burton(1925-1984),一待就是一個多星期,劇組多次發電報催勞倫斯·奧利弗趕緊回劇組。
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年輕時也有媚的一面
只有費雯·麗知道是怎麼回事,她也向劇組請假並保證3天之內必帶勞倫斯·奧利弗回劇組。
費雯·麗到了英國立馬趕到勞倫斯·奧利弗住的地方,看見勞倫斯·奧利弗和理查德·伯頓躺在床上,冷冷地和勞倫斯·奧利弗說道:「劇組都已經等你1個星期了,我也想看看,到底是什麼人讓你留戀這么久?」
勞倫斯·奧利弗下床走到費雯·麗身邊說:「他不會妨礙到我們的婚姻關系,你放心,只是玩玩。」
費雯·麗Vivien Leigh和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和友人一起
費雯·麗現場沒有大發雷霆,但很是不悅,也並不信任勞倫斯·奧利弗,催促他現在趕緊收拾行李,一起飛回洛杉磯去拍攝《漢密爾頓夫人》。就這樣,勞倫斯·奧利弗丟下16歲的理查德·伯頓和費雯·麗踏上了洛杉磯的飛機。
當1948年的理查德·伯頓拍攝《道爾文的最後時日The Last Days of Dolwyn》(1949)時,碰上勞倫斯·奧利弗正在為《王子復仇記Hamlet》(1948)做宣傳,這時候勞倫斯·奧利弗才記起了眼前的人是誰。導致理查德·伯頓以後,在任何場合都是「硬剛」勞倫斯·奧利弗,他對勞倫斯·奧利弗言語的刻薄和張狂,外人看著都覺得過分,但勞倫斯·奧利弗卻從來不生氣和反駁。
圖為:理查德·伯頓Richard Burton和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這兩位男女通吃的大帥哥都能和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聯系起來,真是前後趕腳的故事,有機會再說吧
勞倫斯·奧利弗離世後,有一本關於他的傳記就直接說他是同性戀,勞倫斯·奧利弗的最後一任妻子瓊·普萊懷特Joan Plowright則不承認勞倫斯·奧利弗是同性戀,但承認勞倫斯·奧利弗是雙性戀。而勞倫斯·奧利弗的兒子反應很強烈,痛批該書。但瓊·普萊懷特卻勸他:做人要大度點。
電影《漢密爾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1941)美國藍光版封套
4. 費雯麗是怎麼去世的時年多大
1940年代中期,她被診斷為慢性結核,因為反復發作變得更加虛弱。
1967年7月7日在家中去世,去世時沒有一個人在邊上,加上很長時間的精神抑鬱症,死後好幾天才有人發現。
作為一個演員,費雯麗在銀幕上演出了一個個動人的愛情故事;而作為一個女人,她一生的愛情生活卻十分凄婉。
她是律師家的女主人,卻渴望成為一名女演員
1931年,當31歲的霍爾曼在街道上遇見18歲的費雯麗時,這位一向舉止得體的律師竟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那張令人神往的臉:圓潤而俊俏的下頜,唇線清晰而優雅,雙眸閃動出奪人心魄的聰慧,面龐秀麗得舉世無雙。霍爾曼律師按部就班的人生由此突然出現了愛情故事。
霍爾曼在街區的舞會上得以與費雯麗相識,他用最紳士的風度帶著她起舞,他關切地與她聊到她的生活和願望,對於在修道院長大的費雯麗來說,霍爾曼律師成熟的親切與溫存是她從未遇到的。第二年,費雯麗考上了皇家戲劇學院。於是,霍爾曼每天都在她下課的時候等在學院門口。出身名門,劍橋畢業,在倫敦有自己的事務所,還有眾多事業有成的朋友,霍爾曼所具有的一切令費雯麗感受到一個男人的智慧是多麼值得敬重。後來,霍爾曼律師所有的朋友對那時的費雯麗記憶最深的是:美麗而柔順。
只有母親了解費雯麗的生命里其實潛藏著不可遏制的激情,她知道這一點是溫文爾雅的霍爾曼根本無法理解也不可能接受的,她警告費雯麗欽佩一個人並不等於愛這個人。但是,費雯麗從6歲起就獨自與修道院的嬤嬤一起生活,這讓她後來一生遇事總是習慣於首先揣摩別人的願望,哪怕要隱忍下對自己的傷害。所以,當霍爾曼律師向她求婚時,還是學生的費雯麗就答應了。
費雯麗成了霍爾曼家安逸的女主人,成了一個漂亮女孩兒的母親。但是不久,費雯麗就告訴霍爾曼,她要回皇家戲劇學院繼續學習。她沒對霍爾曼說的是,她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女演員。霍爾曼律師對舞台不屑一顧,他的智慧再也不曾造訪過費雯麗內心的渴望。他先是憤怒,繼而嘲諷,後來就不解地沉默了。而費雯麗渴望著走上舞台;同時,她又不願傷害霍爾曼和女兒。費雯麗天性的敏感令她深切地感受著自己的痛苦,她在這種苦痛中獲得了她對男女情愛最果敢也是最傷懷的理解:愛情應該是自由的。
愛人使她得以走向《亂世佳人》,使她得以名垂世界電影史冊
1936年5月,費雯麗被告知,她將與奧立弗合拍電影《英格蘭大火記》。費雯麗見到奧立弗時說:「很高興我們在一起工作。」奧立弗說:「片子一旦拍久了,我們很可能要討厭對方。」事實是,當《英格蘭大火記》停機後,奧立弗因為不能忍受分別而成為霍爾曼律師家每天必定出現的客人。朋友們直到費雯麗去世後依然記得他們當年「彼此深深為對方所陶醉」的情景。
費雯麗天天晚上坐在劇院里看奧立弗演出《哈姆雷特》,回到家後,霍爾曼律師冷漠的目光令她只有通宵達旦地讀書。雙重生活折磨著費雯麗與生俱來的優雅,直到有一天不堪承受。她告訴霍爾曼,盡管他不同意離婚,但她也必須離去,因為一個人應該葆有心靈的健康,她要和一個懂得她的人生活在一起。而奧立弗對他的朋友說,他們兩個都克制過,但已經無法堅持。奧立弗有過貧困的童年,有過等待成功的屈辱,費雯麗給予他的無限的愛是他從未遇到過的。而奧立弗的支持也令費雯麗的舞台生命更加動人,並最終使她走向了世界電影史上的不朽之作《亂世佳人》。
1938年,為了能與在好萊塢拍攝《呼嘯山莊》的奧立弗相會,費雯麗越洋過海來到美國。此時,全體美國人民正為一件事而爭論不休:誰演電影《亂世佳人》中的郝思佳?製片人大衛對所有試演過這一角色的女明星均議而不決,這令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為《亂世佳人》操心不已。奧立弗知道費雯麗非常想扮演郝思佳。12月10日晚,通過奧立弗的引見,大衛的弟弟邁倫將費雯麗帶到了大衛面前,他說:「喂,天才,我給你帶來了你的郝思佳!」大衛看見費雯麗那雙灰藍色的眼睛既溫情脈脈又流露出貓一樣的狡黠,他感受到了費雯麗高貴的外表下壓抑著的瞬間即可爆發的情感力量。費雯麗沒有一絲的怯懦和造作,她的柔媚可人中混雜著驚人的桀驁不馴,這種非凡的個性可以讓一個女人在任何時候都與眾不同。大衛終於為《亂世佳人》找到了郝思佳。1940年,電影《亂世佳人》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費雯麗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獎。《紐約時報》評論說:「費雯麗所扮演的郝思佳如此美艷動人,使人不再要求演員有什麼天才;可她又演得如此才華橫溢,使人不再要求演員必須具備這樣的美貌。」而費雯麗為電影《亂世佳人》所付出的卻是她永遠無法重新得到的——拍攝影片所需要的紅色塵土令她染上了肺結核。
這一年的8月28日,奧立弗和費雯麗分別離婚,兩天後他們結婚。費雯麗懂得,愛情能夠展示人性的美麗與尊嚴的時候才是有價值的。她堅信她與奧立弗熾烈而忘我的愛情能夠經受住一切考驗。20年後,當她發現自己錯了時,竟難以置信。
她後來說,如果能重新擁有生命,她還會做一名女演員,還會嫁給奧立弗
費雯麗在《亂世佳人》之後又出演了電影《魂斷藍橋》、《漢密爾頓夫人》、《安娜.卡列尼娜》。1951年,因出演《慾望號街車》,費雯麗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隨後又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令朋友們驚異的是,費雯麗無視自己在銀幕上的成就,她仰慕著奧立弗傑出的舞台表演。奧立弗說:「必須去感受。痛苦、熱情、憂傷,一切的感受都會使你永遠地失去一些東西,而一切的感受又會使你的內心更加豐富。」奧立弗的主張對於費雯麗來說幾乎是致命的,因為她太真摯,總是動情地感受他人的命運,又從來表裡如一,於是她所表演的每一個悲劇故事都在消損著她的健康。《魂斷藍橋》中的瑪拉因為愛而死在車輪下,《漢密爾頓夫人》中的埃瑪因為尊嚴而失去了一切,《慾望號街車》中的布蘭奇因為不願忘懷而被強行送往精神病院……一次次忘我地置身於這些角色中的費雯麗終於病了,沒有人知道她脆弱而又緊綳著的神經何時會突然崩潰,她拍《亂世佳人》時染上的肺結核也更加嚴重了。
奧立弗開始感到了無能為力,他越來越長時間地離開家去巡迴演出,費雯麗曾在極度絕望中給奧立弗寫出長達22頁的信,訴說她的孤寂和思念。但是,1960年6月,當奧立弗要求離婚時,費雯麗的回答是:當然,奧立弗夫人將滿足他的一切要求。費雯麗知道愛意味著尊重別人和尊重自己,男女之愛最不堪重負的是虛偽和強迫。她不能讓奧立弗經歷20多年前她與霍爾曼之間發生的痛苦。這樣的理解令費雯麗在一往情深的愛情逝去時表現出了驚人的勇氣。
7年後7月里的一個晚上,費雯麗獨自在她的寓所死去。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她曾給朋友送去兩棵玫瑰,她說:「如果你現在種,它們很快就會生根。種花人把第一棵叫做費雯麗;另一棵是你,叫做超級明星。」朋友說:「這就是說,兩棵玫瑰都是你。」費雯麗的眼睛一下濕潤了,過了很久她才說:「所有的花都應該好好施肥……」
5. 費雯麗都出演過哪些經典的電影
費雯麗的經典電影有《亂世佳人》、《慾望號街車》、《魂斷藍橋》、《羅馬之春》、《安娜·卡列尼娜》、《漢密爾頓夫人》等。費雯·麗是非常迷人的女士,她使人傾倒的美貌經常使人忽略了她作為一個演員的驚人成就。大美人很少成為偉大的演員——只是因為他們不必要這么做。費雯·麗不一樣:有抱負、有恆心、認真、經常有靈感。
費雯·麗那雙灰藍色的眼睛既溫情脈脈又流露出貓一樣的狡黠,高貴的外表下壓抑著的瞬間即可爆發的情感力量。費雯麗沒有一絲的怯懦和造作,她的柔媚可人中混雜著驚人的桀驁不馴,這種非凡的個性可以讓一個女人在任何時候都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