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潮洶涌》由劉德華肖央主演,裡面主要講的什麼故事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部翻拍自作,他的原著是一部日本的小說,叫做盜鑰匙的人,其實故事是比較老套的,又是靈魂互換,一個殺手和一個落魄龍套,兩個人在一次很巧合的機會下,靈魂互換,我們的大帥哥劉德華當然是扮演有形的殺手了,而肖央則是那個落魄的龍套,還別說肖陽真的很有文化的氣質,當然這是句開玩笑的話。
靈魂互換的電影有太多了,身份互換,男女互換,就像是開心麻花的羞羞的鐵拳,就是靈魂互換,加上男女身份互換,這部電影在上映的時候也讓很多人覺得驚喜,所以人潮洶涌這部電影還是很值得期待的,還有就是肖央這個人一向喜歡在電影里夾雜自己的私貨,夾雜一些思想性哲學性的東西。我相信這部電影一定除了喜劇因素之外,還會有一些別的驚喜等待著我們。
❷ 《大護法》這部電影有何看點
【溫馨提醒:本文含有嚴重劇透,建議未觀影前不宜閱讀,希望大家能去影院支持這部動畫電影。】
《大護法》沒有辜負我的期望,按10分制來說,光憑成片效果就能打7分,考慮到目前國產電影和動畫的創作環境氛圍,8分也受得起,如果還要加上主觀上的感情加成,opllx甚至都想打9分……
當電影結束影廳里亮燈的時候,前前後後有不少觀眾都在說「看不懂」,我想這就是該片的特色了吧:它絕不簡單,不是帶著半個腦子刷會兒朋友圈再抬頭瞄幾眼就能明白的。
細節如此之多,opllx是准備二刷此片的,在此也希望更多朋友能推薦身邊的人去看這部誠意與水準兼備的好片,在我心目中,《大護法》已經提前預定了今年最佳國產動畫電影的位置了。
PS:感覺這是我半年來寫得最好的一篇影評了(劇評不算),果然還是要有好作品才能激發人的潛能啊……。
❸ 再看《兵臨城下》磅礴氣勢中夾帶了太多「私貨」
這是所有戰爭片中最經典的狙擊手題材電影。故事講述的是真人真事——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狙擊手瓦西里-扎伊采夫成名之初的一段故事。故事發生在二戰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曾經,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扣人心弦的對戰環節讓我不禁手心冒汗,緊張的氛圍和真實還原的場景都堪稱二戰片中的佳作,我還曾為其寫了一首歌。我仍然不會否認這是一部好作品,可是我們對 歷史 對 社會 的認知絕不該被電影左右。
長大以後,我又看過兩遍,不同的環境下讓我對電影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盡管電影已經下映了近20年,但也不得不承認,影片中確確實實夾帶了「私貨」。一種急於否定蘇聯一切的思想,這種思想與 歷史 上所有戰爭勝利的核心思想極其不符,甚至可以肯定,這和故事所處背景的 歷史 也完全不符。
在瓦西里還是一位無名小卒之時,他要在隨機死亡且不能跳河逃走的情況下,越過重重艱險登陸,然後面對兩人只有一人可以領到槍,每人都只有幾發子彈的可憐處境。可這並非結束,他和無數新兵一樣,就這樣被強推上戰場,然後甘當「敢死隊」送人頭,直至真正令人作惡的一幕出現。敗退之際,他們無路可退,撤退的後果就是被身後的戰友瘋狂掃射,要知道短短幾分鍾前,子彈還被強調是何等珍貴。
這樣拍攝的 歷史 依據是什麼?這樣的軍隊最終真的能戰勝強大的法西斯德國?不知多少年過去,主流電影國家還在抹黑蘇聯。不可否認,蘇聯已經解體近20年,蘇聯也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但蘇聯絕不是這些電影中所謂的殘暴政權。可怕的是,這樣的電影在蘇聯解體瘋狂連拍了近十年……
真實的蘇聯最初是怎樣的?一場反帝國主義、反殖民主義的解放壓迫活動的偉大勝果,相比同時期的歐美,蘇聯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實現了工業化,當時是海明威、高爾基、羅曼羅蘭、畢加索等無數大家們嚮往的天堂,甚至可以說是世界意識形態的中心。即使蘇聯後期出現了許多問題,糾錯改正能力也不如美國,但是其成就是不可否認的。
導演讓-雅克-阿諾的祖國法國在二戰時表現如何,想必不用我多說。相比之下,電影上映約十年後,俄羅斯拍攝的《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布列斯特要塞戰役或許更全映了二戰的真實:泥濘混雜著血跡,傷口印記著戰斗,寒冷飢餓中的突然死亡。十年之後,我突然發現,真正好的戰爭片是讓人看完之後一度會再也不想看戰爭片的作品,而不是忍不住想重復體驗這種緊張刺激快感的作品。當然,這樣的好作品無論是好萊塢還是曾經的蘇聯,都有不少。
或許,直至今日,當以美英為首的西方資本將矛頭指向我國後,他們仍然對蘇聯心有餘悸,這種心理並不只是他們勝利後的張狂放盪,也有來自內心深處的恐懼不安。於是,直至近年還有諸如《切爾諾貝利》這樣的作品,劇是好劇,但夾帶私貨則是必然。謳歌自由的美國,在上世紀30年代之前還沒有婦女投票選舉權,60年代仍然實施種族區分管理。更何況,真實的戰爭遠比任何二戰電影都要更殘酷,在戰勝時期,普通人認為生命的延續遠高於一切,於是才有千百年來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轉頭重來再說一點,好萊塢大片中宣揚最多的個人英雄主義真的能取勝一場大規模作戰?如果沒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意志,斯大林格勒可以成為二戰的轉折點?我不信。
如果美國全部是白,蘇聯全部是黑,那麼美國的勝利還值得讓他們驕傲至今嗎?在我看來這種思想和抗日神劇並無不同。可事實上,蘇聯電影如《戰勝與和平》、《士兵之歌》、《莫斯科不相信眼淚》、《醜八怪》都是經典之作,整個蘇聯的藝術、 體育 、工業都有其獨特之處,有著完整的發展軌跡,在 歷史 上留下過強大的一筆。
無論你是否喜歡蘇聯,都無法抹殺 歷史 的真實。所以,我不會再看西方拍攝的蘇聯電影,並非我傲慢,而是我看不慣偏見。
❹ 劉德華《人潮洶涌》口碑炸裂,票房撲街或止步2億,這部影片有什麼看點
作為陪伴了幾代人成長的偶像,劉德華主演的電影《人潮洶涌》也引發眾多好評。
該片講述的是一位失去記憶又一無所有的頂級殺手,和一個底層小人物落魄的龍套群眾演員,交換了身份。原本兩個實力懸殊的人在互換身份和角色的時候,展開了一段冒險的喜劇故事。
能讓劉德華、肖陽、萬茜、郭京飛、雷佳音這樣的實力派演員出演,又能讓路陽、郭帆、史航這些牛氣哄哄的導演客串其中,這個本子絕不會差!
5大看點,就足夠值回一張春節檔電影票了。
看點1:雙線逆襲,一塊肥皂造成的“懸案”
交換身份帶來的輕度懸疑,燒腦程度中低,大家都能看明白想清楚。
大量隱藏彩蛋,點亮中老年人的回憶值。
肖陽自帶喜劇氣質的外形和劉德華的反差萌帶來滿滿笑點。
致謝中國電影人的方式更是一種創新。
而除此之外,對中青年人恐怕還會有種感同身受的治癒。
劉德華從巔峰跌到低谷,就用一手的“壞牌”去打出了盡可能好的局面。
肖陽呢?彷彿拿了一手壞牌,中途作弊除了老千,可是卻發現換來的“好牌”也不是那麼好打的。
兩個人物的逆襲,兩種生活態度,能給你我某些啟發和慰藉。
❺ 如何評價電影《來電狂響》
作為電影的主演之一,回答一波。
剛拿到《來電狂響》本子的時候,我也有點忐忑。此前,看過多個版本的《完美陌生人》,也被原作中巧妙的戲劇沖突設置、故事轉折和人性洞察折服,也曾自己設想過,電影拍成中國版會怎麼樣?
看完這個劇本,對李瀟帶領的編劇團隊本土化水平非常佩服,他們讓我在開拍之前已經感受到:這一定是一個非常中國的當下故事:網購、打車、外賣、直播,豐胸、飯局、養老、買房,這是中國式婚姻、家庭、戀愛和社交,這才是中國電影人應該有的創作誠意。同時,導演於淼和李瀟還是夫妻搭檔,他們把生活和工作中默契運用到創作中,讓這個故事更加圓潤接地氣。
巧的是,《情聖》這部電影的編劇,就是《來電狂響》的導演於淼先生。所以,我要感謝他們把這幾個氣質相通的角色交給我去演繹,作為一名更多出演喜劇演員,他們讓我在喜劇中接受出演內斂角色的挑戰,做一名「安靜的美女子」。
最後,想用電影主題曲《別再鬧了》的歌詞來收尾:每個人都活不簡單,外面紛紛擾擾,裡面亂亂糟糟,我們別再鬧了。對於任何一個中國式女性而言,做到內外平衡、持家有道,也不容易,勇敢做自己當然是理想,委屈如能求全,也不簡單。
❻ 《軍師聯盟》這部影視作品好看嗎
我十分喜歡《軍師聯盟》這部電影。特別是裡面於和偉老師的演技簡直是炸裂。印象最深的是,在軍營中曹操將世子詔書給曹丕後,曹丕情不自禁握住曹操的手。那一段於和偉演技真的炸裂了。一瞬間閃過的,是震驚。一直以來殺伐果斷,一個眼神便可令滿朝文武戰戰兢兢不知所措的魏王。
整體來說這部劇不論從演員到製作,各個方面都很走心,這也是國產劇中較為出色的一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樣燒腦又刺激的劇集,真是讓我們這些智商不太夠的有些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