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鏡頭電影有什麼 盤點15個電影史上的
《歷劫佳人》1958年
導演:奧遜·威爾斯攝影:拉塞爾·麥蒂
開場鏡頭:時長3分20秒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2.《我是古巴》1964年
導演: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攝影:謝爾蓋·烏魯謝夫斯基
屋頂鏡頭 時長3分22秒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3.《俄羅斯方舟》2004年
導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攝影:提爾曼·巴特納
全片:時長90分28秒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4.《職業:記者》1974年
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攝影:盧西亞諾·杜夫里
片尾鏡頭:時長6分17秒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5.《贖罪》2007年
導演:喬·懷特攝影:西穆斯·邁克加維
海灘鏡頭:時長4分52秒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6.《蛇眼》1998年
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攝影:史蒂芬·H·布魯姆
開場鏡頭:時長12分31秒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7.《好傢伙》1990年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攝影:邁克爾·包豪斯
夜店鏡頭:時長3分2秒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8.《大事件》2003年
導演:杜琪峰攝影:鄭兆強
開場鏡頭:時長6分47秒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9.《雨月物語》1953年
導演:溝口健二攝影:宮川一夫
歸魂鏡頭:時長1分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10.《不羈夜》1997年
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攝影:羅伯特·艾斯威特
開場鏡頭:時長2分50秒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11.《不夜城》1998年
導演:李志毅攝影:黃岳泰
街道鏡頭:時長3分47秒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12.《人類之子》2006年
導演:阿方索·卡隆攝影:艾曼努爾·盧貝茲基
車內鏡頭:時長4分4秒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13.《冬蔭功》2005年
導演:普拉奇亞·平克堯攝影:Nattawut Kittikhun
樓梯鏡頭:時長3分45秒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14.《老男孩》2003年
導演:朴贊郁攝影:鄭正勛
長廊鏡頭:時長3分11秒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15.《辣手神探》1992年
導演:吳宇森攝影:黃永恆
醫院鏡頭:時長2分37秒
難度系數:★★★☆ 完美指數:★★★
總結:這些都是經過專業人士確定了的,這幾年或許也有,但是經典長鏡頭還比不上這15部
⑵ 《魔鬼搭車人》這個沖擊力十足的電影是否帶給了你震撼
影片第一個鏡頭是高速公路旁邊的一隻兔子,蹦蹦跳跳地上了公路,前方一輛車飛馳而來,兔子停在馬路中央的安全地帶,突然從相反方向的後方又有一輛汽車飛馳入畫,將兔子撞飛起來,血肉模糊。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加上誇張的音效,嚇得我幾乎從座位上跳了起來。這是一個長鏡頭拍下來的,太有沖擊力了,一下子讓我不得不認真對待這部電影了。 奉勸心臟不好的人別看這部電影,因為它實在是太一驚一乍的了。我是個基本上對恐怖片免疫的人,即使是月黑風高的夜晚一個人在漆黑的屋子裡看恐怖片也安之若素(也許是我心底比較坦盪的緣故吧,嘿嘿!),但這部電影著實是嚇了我好幾跳。 影片中這樣的驚悚陷阱有很多,讓我越是到了相對平靜的畫面的時候心裡越惶恐,因為你不知道下一次的驚恐將會在什麼時候到來,只知道那應該很近了,也許就在下一秒。盡管做好了精神准備,到時候還是會被結結實實地嚇上一跳。應該說,本片的導演是個掌控觀眾心理的高手,剪輯極為干凈流暢,一張一弛的節奏把握得也很到位,可以想像如果是在電影院里放映時現場尖叫與驚呼聲此起彼伏的情景。導演是新人,不認識,不過監制是「不是大片別找我」的邁克爾貝,《變形金剛》的導演。 這是影片中唯一的溫情場面,被一路追殺的情侶在旅館里得到片刻的喘息。但這部影片並不是因為這樣的輕微暴露場面而被定為R級的,裡面更多充斥的是血腥和暴力。尤其是Zachary Knighton扮演的角色被汽車活活分屍為兩段的場面,我就不形容了,呵呵。還有約翰掰斷手指脫銬的場面也夠變態。
⑶ 床戲細致且長的微電影
微電影 初見
⑷ 電影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電影長鏡頭
作為一個喜歡看電影的人,來給你回答這個問題。電影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電影長鏡頭?讓我用我的經驗來給你回答吧。
《職業:記者》
從根本上來說,《老男孩》追求一種打鬥情緒多過了打鬥快感,它在長鏡頭里拍出了蒙太奇的效果和感覺,讓整個鏡頭的感覺比實際時間長得多。這種外在「單純」而內在「波濤洶涌」的方法加強了本鏡頭的力度,使其作為幕高潮具備了應有的沖擊力。
⑸ 你最愛的長鏡頭出自哪部電影
相信很多朋友看影評、電影推薦,或者跟身邊一些閱片量豐富的朋友聊天的時候,偶爾就會聽到或看到「長鏡頭」這個概念。
「長鏡頭」,在一些時候的確是進階影迷最愛拿來炫耀的資本,對長鏡頭的意識,或許就是區分影迷與普通觀眾的界限。
它可以用貼近第一人稱的視角,表現出片中人物或驚奇或焦躁的情緒,如《好傢伙》當中,兩位主人公通過旁門進入夜總會的長鏡頭。
它可以在第三人稱與第一人稱視角之間來回轉換,同時體現出史詩式的宏大氣魄,和小人物的無奈與悲愴(《贖罪》中的敦刻爾克海灘長鏡頭)。
《贖罪》的5分鍾長鏡頭
它也可以展現一種現實與夢幻交織、過去與未來同在的奇幻世界觀,譬如《路邊野餐》里的四十分鍾長鏡頭,和《遁入虛無》中已死主人公的「靈魂出竅「長鏡頭。
而在侯孝賢與是枝裕和的早期電影中(《悲情城市》、《幻之光》),它所表明的,則是一種東方式的「靜觀」態度。
不過在很多時候,長鏡頭想表達的只是一種孩童般的情緒:「看我厲害不厲害!我連這都能做到!」我們都知道,長鏡頭的諸多拍攝環節如果出一個差錯,整個鏡頭就都要重來。
而許多長鏡頭的鏡頭軌跡,更是如魔術一般讓我們驚嘆:我們至今猜不出《我是古巴》里的攝影機,是怎樣從一座高樓「飛」到另一座高樓;也猜不到《職業:記者》中的攝影機,是怎樣穿過那兩節只有十多厘米寬的欄桿。
這些效果,在電腦特效時代都可以輕易做到(例如《謎一樣的雙眼》的電腦拼接長鏡頭),於是當代影人只好挖空心思把鏡頭做長,比如德國盜搶電影《維多利亞》,就是一個時長近140分鍾的長鏡頭。
不過也別忘了,在《歷劫佳人》中拍出過影史最佳長鏡頭之一的導演奧遜·威爾斯曾說:「電影里往往有些鏡頭,大家一眼就能看出那是導演在刻意拍一個『了不起的鏡頭』,但真正了不起的鏡頭,其實應該再稍微含蓄點。」
所以,正如大師所言,長鏡頭並不是越長越好。如果它除了炫技之外無話可說,那麼它也只是在做無用功。
相關搜索
⑹ 比較長又好看的電影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四小時時長,楊德昌1991年的作品,獲1991年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判團大獎。主要展現了上世紀台灣校園犯罪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我佩服的是,楊德昌少年時期發生的事,到他成為導演後還記得拍下來,可見這件事對他的影響之深。推薦原因是,楊德昌不把青春期犯罪簡單當成犯罪來處理,而是探討了那個特殊時代的歷史、動亂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他們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個人心智的發展才促成了犯罪動機。楊德昌的鏡頭下,才是真實的少年生活,永遠不要輕視孩子,他們有你想像不到的圈子和法則,跟成人世界一樣復雜而殘酷。
同樣是楊德昌的電影《一一》,三小時片長,講述一個家庭平淡的日常生活,每個人的生活又構成一條獨立的故事線,直到你發現劇中每個年齡段的人原來構成了一個人的一生,楊德昌講了那麼多人,其實只是講了一個人的一輩子。推薦理由:溫情又殘酷,我們會經歷童年的困惑、青春的殘酷、青年的混亂、中年的狼狽,老來還會喪失意識,一切皆空,但我們還依然堅持活下去,因為人生中總有幾個瞬間太珍貴,足以抵消那浩渺冷漠而枯燥貧乏的大多數歲月。
《蝙蝠俠:黑暗騎士》,諾蘭2008年的電影,兩個半小時時長,當年全球票房冠軍。所有超級英雄中最喜歡蝙蝠俠,對於偉大英雄而言,最難的往往不在於鐵肩扛道義,而是勇於為了人間秩序的和平替人類背負罵名。反派的塑造非常成功,小丑的價值觀類似撒旦的價值觀,他不相信人性中有善,而堅信政府、民眾、黑白兩道都是復雜利益的牽絆,人與人之間、幫派與幫派之間都是互相利用的關系。撒旦總是詩意的,小丑不是單純的邪惡,而是上帝的對立面,他在人間投下的是懷疑的種子,他的樂趣在於對英雄的抹黑,在於對人間撒播仇恨。沒有小丑的荒誕殘忍就沒有蝙蝠俠的神性光輝。推薦理由:編劇卓越,感情悲愴,演員演技爆棚,特別是飾演小丑的希斯·萊傑。
胡遷2018年的電影《大象席地而坐》, 四個多小時時長,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及獎。影片迫使所有行色匆匆的人停下來看看我們周遭所處的這個世界,是多麼的糟糕和珍貴。電影講述了四個人一天內發生的事情,事情都是非常日常化的困頓焦灼,情節破碎如拼圖,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中做困獸之斗。雖然他們之間也有交談和相處,但每個人那種暗啞失聲的孤獨又都互相隔絕。最終讓他們聯系在一起的那個看起來十分表象又充滿隱喻的精神支柱,是想去滿洲里看看那頭成天坐在原地不動的大象。推薦理由:窒息而詩意的一部電影,喜歡靜默鏡頭之下的配樂,以及莫名其妙激越起來的尖銳犀利的台詞。
⑺ 有什麼近兩年好看的電影
20、《看不見的客人》
導演:奧里奧爾·保羅
講述了企業家艾德里安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被捲入一樁謀殺案中,為了洗脫罪名,他請來了金牌女律師弗吉尼亞為自己辯護。
在影院看的,看完鼓掌叫好。劇情轉了又轉,一波三折,哪有什麼真相,不過是不同人有不同的說法。
自作聰明的往往一敗塗地,不動聲色的才能笑到最後。
19、《帕丁頓熊2》
導演:保羅·金
講述與布朗一家住在一起的呆萌小熊帕丁頓,在露西嬸嬸100歲生日前夕,努力工作為她買來名貴禮物,卻被壞人偷走,由此引發了一連串溫情搞笑的故事。
故事很簡單,誰都看得懂,又誰都容易被打動。
細節高級又自然,就像全片五顏六色的色彩,處理的分寸感極好,看起來一切都那麼恰到好處。
18、《妖貓傳》
導演:陳凱歌
講述了一隻口吐人語的妖貓攪動長安城,詩人白樂天與僧人空海聯手探查,令一段被人刻意掩埋的真相浮出水面的故事。
我一直力挺這部電影,陳凱歌用美輪美奐的畫面,表達了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情真意切。
幻術有真有假,詩也有真有假,就像我們自己,也有真有假,可共通的是,情是真的。
17、《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導演:湯淺政明
電影改編自森見登美彥的同名圖書,原著圖書是講述發生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四個小故事,電影將之濃縮為一夜,展開一夜奇妙的冒險。
這部動畫會告你知,什麼叫想!象!力!爆!棚!
16、《日常對話》
導演:黃惠偵
《日常對話》是一部紀錄片,是導演黃惠偵的第一部作品,由她近二十年拍下的家庭錄像最後剪輯而成,圍繞導演自己的les媽媽展開。
監制是侯孝賢,配樂是林強,片子溫柔堅強,家人之間就應該把秘密說出來,那裡藏著許多愛。
15、《計程車司機》
導演:張勛
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以光州事件為背景,講述了一個計程車司機,將軍隊鎮壓百姓的錄像護送出光州的故事。
這部片的現實意義大於藝術成就,很多事情呈現就意味著進步。
14、《一日情人》
導演:菲利普·加瑞爾
講述二十多歲的女主在分手後回到父親家,發現父親的新歡跟自己年齡一樣大。
加瑞爾的愛情小品,情感細膩,尺度驚人。
在慾望與激情來臨之際,每個人都像落湯雞一般手足無措。
13、《摔跤吧!爸爸》
導演:涅提·蒂瓦里
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
不得不承認,這部電影的觀影體驗,很爽,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劇作扎扎實實,敘事與歌舞相互成全,節奏流暢至極。
12、《一念無明》
導演:黃進
電影以一個家庭悲劇描繪社會大眾對精神病患的漠視與不友善,講述一對懷著沉重愧疚的父子如何面對過去的故事。
2017年華語電影,這部是最愛,之前華語十佳也把它列在榜首。
11、《尋夢環游記》
導演:李·昂克里奇 / 阿德里安·莫利納
講述了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樂手埃克托,在五彩斑斕的神秘世界開啟了一段奇妙冒險旅程的故事。
一提起這電影,我連嘴角都泛起美好,我壓它2018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動畫電影獎。
燈火斑斕的亡靈世界、溫暖可愛的骷髏人、回到人間的花瓣橋、五顏六色的飛禽走獸、歌神屋子裡的禮物以及米格被丟進的那個地下泉等等等等,現在想起依然如夢般美妙。
10、《伯德小姐》
導演:格蕾塔·葛韋格
講述了叛逆高中生克里斯汀與她母親之間的關系,以及面臨的關於青春、愛情、友誼等方面的故事。
喜歡這樣的青春片,非常有氣氛,輕松幽默,簡單細膩,西爾莎·羅南真漂亮。
9、《銀翼殺手2049》
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
講述了在人類與復制人共生的2049年,兩個種族之間的矛盾升級,新一代銀翼殺手K尋找到已銷聲匿跡多年的前銀翼殺手,並聯手再次制止了人類與復制人的命運之戰。
160分鍾的片長看得我如痴如醉,尤其喜歡片中的攝影。彷彿自己就在那個陰冷潮濕,人情淡薄,科技發達的未來年代,跟著K一起迷失,孤獨,質疑,反抗...把個體生命的掙扎拍的大氣磅礴,於是這種感同身受就會讓人久久沉浸。
8、《莫娣》
導演:艾斯林·沃什
真人真事改編,講一位患有關節炎的民間畫家莫娣遇到丈夫後一起生活的故事。
「我不喜歡這世界上的大部分人。」
「這世上的大部分人也不喜歡你......但,我喜歡你。」
這個愛情故事講得讓人全程愉快,又忍不住要落淚。
7、《敦刻爾克》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當時40萬英法聯軍被敵軍包圍在敦刻爾克,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
有人說,《敦刻爾克》一直在前戲,就沒有高潮。我不這么看,我倒覺得這電影是長達100分鍾的高潮。
電影真實又沒有距離感,彷彿要把我們每個人都帶入進去,讓我們在這個歷史事件中真真切切的走一遭。
6、《海邊的曼徹斯特》
導演:肯尼思·洛納根
講述了李·錢德勒的哥哥因病去世之後,他作為監護人照顧侄子,隨之引出一段心碎往事的故事。
所有人都告訴你,忘掉過去,才能重新開始,可事實是,我們都有權利不和自己的過去和解。
就像新的一年要快樂,但也要冷靜,不要試圖告別哪一天,哪一天都是往回憶里填。
5、《愛樂之城》
導演:達米恩·查澤雷
講述一位爵士樂鋼琴家與一名懷揣夢想的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
這部電影是2017年情人節上映的,中途我又看了兩遍,還是很愛。網上有個朋友說出了我的那種感受:
這部電影有多好呢?想像這樣一個場景:二十年後的一個傍晚,你開著車(或者車載著你)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揚聲器里開始放起這首電影里的旋律,聽到第一個音符的一瞬間,所有的情緒全都湧上來,就好像二十年前的那個夜晚你第一次聽到它們的時候那樣。
4、《家族之苦2》
導演:山田洋次
該片是《家族之苦》的續集,繼續講述了這一家老小瑣碎又歡樂的家庭故事。
在世的日本導演中,我最喜歡山田洋次,這部《家族之苦2》也是2017最喜歡的日影。
《家族之苦2》我是第一時間到美琪大戲院看的,現在再想,那依然是一場完美的觀影體驗,好久沒看到一個讓全場都笑的這么開心的電影,邊笑也邊明白什麼是家的意義。
3、《我是布萊克》
導演:肯·洛奇
講述了一個木匠因心臟病被迫失業後,與一位需要照顧兩個孩子的單身母親相遇並相互扶持的故事。
這部電影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我清楚的記得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是2月5日,因為我當時在朋友圈發了一條說說:我是布萊克,2017開年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話。
電影平鋪直述,很克制,卻有很強的警世意味。
2、《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導演: 盧卡·瓜達尼諾
講述了24歲的美國博士生奧利弗在義大利結識了17歲的少年艾里歐,兩人從而發展出一段曖昧的關系。
這部電影之前有寫,我想它會成為經典。這是一個很打動人的愛情故事,彷彿跟著它又戀愛了一場,就像一場游戲一場夢,回味無窮。
1、《臉龐·村莊》
導演:阿涅斯·瓦爾達 / JR
是的,這是猴哥的年度最佳,看完毫不猶豫的給了五星。
有時候看電影就是和有趣的靈魂相遇,而這部片子就這樣不斷給你驚喜。時間會過去,生命會消亡,但電影永不結束。
⑻ 推薦一下時長在150分鍾以上的經典電影
本人認為
最經典的愛情災難片《泰坦尼克號》
最經典的恐怖片《午夜凶鈴》
最經典的動作片《史密斯夫婦》《 刺客聯盟》
最經典的警匪片《警察故事》
最經典的科幻片《阿凡達》
最經典的災難片《2012》《先知》《後天》
暫時就想到這些了
⑼ 有哪些電影裡面有優秀的長鏡頭
《蛇眼》的開篇,從監視器中的記者做報道開始,到國防部長在拳擊場被暗殺而結束,整個鏡頭時長大約為12分31秒,部分配合著片頭字幕出現。我覺得這一段的長鏡頭還是挺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