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科幻驚悚片《湮滅》和《機械姬》,畫面瑰奇,人工智慧很燒腦嗎
很多小夥伴看了標題之後就很疑惑,為甚要把這2部電影放在一起,那是因為這2部大片都是由英國編劇、導演亞力克斯·嘉蘭導演的,而且在科幻界影響頗大,2015年,導演處女作《機械姬》,獲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2018年2月23日,執導得奇幻電影《湮滅》在北美公映並獲得了高度評價。今天得心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大導演亞歷克斯的成名之作和最新的成功之作!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6.該影片有一個大亮點:連我都以為艾娃是真的愛上男主了,結果人家一逃出去根本就沒搭理他——男主忒憋屈,機械姬是人生贏家啊!創意給10分!創造者被機器人所殺,愛上機器人的人被機器人利用,人工智慧可悲可笑。看到最後一幕艾娃混入人類世界不覺悚然,指不定哪天我們身邊就隱秘地出現了擬態人。但是,艾娃為自己拼湊出完整裸體的時候真的驚艷到了——真的好美啊。第一次覺得女性裸體這么迷人,穿上白裙更是簡直像芭比娃娃一樣。艾娃重獲自由的那一段有感動,也有感嘆。本片還說明了一個道理:男人終究會被女人所謂的愛情蒙蔽,從而達到她們的目的,即使男人的智商再高,也是她們利用的工具。
B. 電影《湮滅》如何評價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湮滅》,這部《機械姬》導演的新作,在海外收到了不少好評。本片的原著是《遺落的南境》系列的第一部,曾經打敗《三體》獲得星雲獎。
一個女性探險小隊為了了解神秘區域「閃光」的情況而進入其中,卻發現這是個充滿折射的地區。一切事物都會進行逐步湮滅與融合,甚至包括人的身體與意識。大家的命運會走向何處呢?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有關生物學的,並處於有機分子范疇的電影。
雖然電影在不少地方的處理上顯得有點虛張聲勢,但基本還是完成了從《降臨》飛到《潛行者》《異形》《索拉里斯》,最後敘詭的落位點則又是《機械姬》那套。
科幻概念、視覺呈現與劇作本身都不算盡善盡美,但能把湮滅與融合的創想很系統地美學化、意識化,同時又保持在了類型的框架下,這點相當迷人。
身兼編劇和導演的嘉蘭在操作《湮滅》的故事線時,將原本的故事再度進行了重新詮釋,讓其不僅在類型方向上走的更遠,並在科幻框架中呈現出了夠量的視覺奇觀和超脫於思維方式外的意識探討。
這部充滿遺憾的電影,的確是今年的一個重大驚喜。它不僅綜合了科幻、奇幻、恐怖、冒險等類型元素,最可貴的還在於其能把神秘感和真·意識流形態敘事,從頭撐到了尾。
一切事物都會被折射,都會遭遇湮滅與融合,連意識都無可避免,結尾的敘詭將電影抬高了一層。
C. 怎麼評價電影《湮滅》
當派拉蒙意識到當今幻想類作品市場已經完全被漫威占據之後,等待電影《湮滅》(Annihilation)的是院線轉網線的命運,網飛(Netflix)勇做「接盤俠」,讓《機械姬》導演阿歷克斯·加蘭的這部新作加入網飛科幻電影的大排行序列。在這個序列中橫向比較,《湮滅》還是要比此前上線的導演自我情感傾訴之作《靜音》要好一些,但是將比較范圍擴大到科幻類型電影中去,《湮滅》只能算是一部不那麼差的作品,下線上網對於它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湮滅》有亮點,但這些亮點不足以像影片中的外星生物「閃光」一樣讓片中大量缺憾灰飛煙滅,它拉高了網飛科幻電影的總體水平,但同檔期與質量過硬的幻想題材電影狹路相逢的話,它可能沒能力以硬碰硬。
D. 電影推薦有什麼
電影推薦有《湮滅》、《罪惡之家》。
1、《湮滅》
是20184月13日剛上映的一部科幻題材的電影,由奧斯卡影後娜塔莉·波特曼領銜主演。五人組成的探索小組不斷深入X區域,他們遇到的危險便逐步升級,比如在其中遇到變異的鱷魚、熊、花草等,而其中的秘密也隨之浮現,原來與基因的折射有關系。
在我們的人之外,會存在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像影片中的X區域,當它出現在我們的世界裡,我們會感到驚慌失措,因為我們無法掌握未知的東西,它或許會帶來不可預測的微信,但是,這也是我們繼續探索的原因。
2、《罪惡之家》
亞瑟(肯·斯托特 Ken Stott 飾)是一位成功的資本家,在不久之後即將加官進爵。希拉(克洛伊·皮里 Chloe Pirrie飾)是亞瑟的女兒,這位單純善良的千金小姐在家宴中接受了男友傑拉德(凱爾·索列爾 Kyle Soller飾)的求婚,兩人喜結連理,亞瑟和妻子對這門親事顯然十分滿意。
E. 冒險電影《湮滅》,為尋找失蹤丈夫發現黑暗力量,是在挑戰情感嗎
據說夫妻一起看這部電影,會出現很神奇的作用,我有點怕,就自己一個人看了,有點恐怖的感覺……
1.首先它是好萊塢電影,原著應該會好過電影,畢竟是星雲獎作品。想像力很驚嘆,畫面很美,好萊塢的流水線還是硬傷。科幻夾雜驚悚,驚悚夾雜文藝,裡面人說起話來有氣無力,氣若游絲,科幻驚悚都沒充分表現出來,期間還插敘文藝腔十足情感回憶,弄得三頭都不是,整個電影就是一部裝腔作勢的三不是!
5.小說是科幻奇幻糅合的風格,既有科學也有降神。電影反而自毀樓閣,把故事變成了一個純粹的科幻故事,甚至是庸俗的外星人侵略故事。最後電影進入尾聲,兩人擁抱,四目交錯,雙瞳閃爍的微光暗示兩人都是復制人。原著的結尾則更讓人回味,依我之見,湮滅更是一部愛情小說——幽靈鳥,最終打開了內心世界,她無比清楚的意識到自己對丈夫的愛,即便是在丈夫失蹤之後;又或者說,正是這份失去後才懂得的情感,讓小說更加的感人。
F. 你心目中最好的科幻電影是哪部為什麼
美國科幻片中我覺得最好看的莫過於《星際穿越》!這是一部老片了,很多人會感到陌生但很耳熟,影片中墨菲定律的運用和推演可以說是恰到好處,也是諾蘭導演的一部科幻硬片了。《星際穿越》在邏輯推理上或許還是有些不足,沒有科幻影迷們特別喜歡的視效沖擊,但《星際穿越》更多的是包含了愛、時空還有宇宙的廣袤與神秘,注入了人性的真摯。相比同類的影片更加多了一些思考,尤其是當男主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回到地球時,卻發現一切都改變了,男主坐在星空下遙望遠方的情景給人以無窮遐想!我覺得這才是科幻片的精髓!
G. 《狂暴巨獸》和《湮滅》,哪個更值得去電影
推薦湮滅
是毀滅也是重生
文/夢里詩書
用外星生物入侵構建起的哲思,成為了《湮滅》獨樹一幟的所在,電影透過大量新穎科幻概念的拋出,即打造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視覺奇觀,同樣構建起了層次豐富的內在縱深,雖然貫穿始終的意思流手法,不僅令劇情變的晦澀,邏輯也上存在著一定的詬病,但仍舊難擋電影自身所散發科幻魅力。
同亞歷克斯·嘉蘭的另一部電影《機械姬》類似,《湮滅》透過科幻所誘發的是對本我的思考,只不過這次切入點不再是人造智能,而是天外來客,電影以三年前外星生物入侵地球,並製造了不斷侵蝕人類土地的「閃光」結界背景為引,在結界內,不僅無線電信號會折射,無法對外發出任何消息,所有動植物的DNA都發生了折射變異,鹿角開花,人變植物,熊在吃掉人後會發出人的聲音等等,在電影中多次出現的銜尾蛇紋也暗示著這一世界的變異重生。
主線上,面對這樣的問題,政府先是派出了了無數部隊前去探查,全軍覆沒,唯有生物學家莉娜的丈夫凱恩突然回家,然而他卻已經失憶,並且突然暈倒,就在莉娜送凱恩去醫院的路上被政府部隊攔下,並告訴了莉娜他的丈夫凱恩為何會失聯的原因,知道了神秘之地「閃光」的存在,為了一探真相,莉娜加入了下一批的派遣隊,由此拉開了故事的序幕。
自然面對這個有去無回的「閃光」,莉娜雖然有主角光環,但她的四位隊友卻並沒有這樣的幸運,電影的故事以最後倖存下來的莉娜的倒敘為展開,透過她的視角,一個細思恐極,卻又模凌兩可的結局成為了電影的底牌,最後走出「閃光」的莉娜還是不是真的是她?電影在此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其實已經變的並沒有那麼重要了,此時的莉娜永遠都不再會是進入「閃光」前的那個她,而莉娜的丈夫凱恩則外星生物假扮的,一場外星生物對人類的入侵已經成功。
這部電影的獨樹一幟之處也正在於此,全片沒有我們在很多科幻片中所見的外星人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為寬泛的思考,我初看此片時,總覺得「閃光」是外星人侵佔地球的方式,在「閃光」中一定會存在著外星人,然而電影最終所拋出的概念則是,外星人的存在可能不需要我們人類認知中生命組成所必須的成分,甚至於他們都不需要具象化的生命肉體,湮滅之下對人類與萬物間關聯的思考,以及毀滅之後的重生,如此深邃。
外星生物入侵地球,是電影表現的物種湮滅,於此同時透過這一新穎的科幻構思,《湮滅》同樣也建立起了人性上的泯滅內涵,在故事中,隨著女主的回溯,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她在「閃光」中的回溯,也展現了她與丈夫在伊始看似情深義重下所暗藏的背叛與隔閡,而其他的四位隊友同樣也存在著自身的困局,由此他們在「閃光」中的種種遭遇,所一展的人性泯滅同樣令人唏噓。
《湮滅》是一部全然超出我想像的作品,他的構思立意,以及可多重解構的哲學內核。都在不斷擴展著我們自身對於生命的認知,湮滅,既是毀滅也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