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阿凡達》表現的主題是什麼
愛情
『貳』 電影《阿凡達》告訴我們什麼道理給我們什麼啟示
多行不義必自斃!就像現在的日本與美國似的,它是個縮影……
『叄』 阿凡達的深層次意義是什麼,它到底是想表達什麼思想
我屬於很難會被科幻電影打動的那類觀眾,但是《阿凡達》不僅打動了我,還讓我感受到一種靈異的能量,讓我這樣的凡人在哪怕短暫的時間內靈魂出竅,像影片中那位下肢癱瘓的男主角傑克一樣,得以從另一個星球人眼裡審視自己所屬的人類。
在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盜天火送給人類,惹怒了主神。宙斯不僅將普羅米修斯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被鷹啄食,並且聯合諸神打造了一位美女——潘多拉,讓她攜著一個裝滿災難的魔匣嫁給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在新婚之夜打開魔匣:瘟疫、嫉妒、罪惡、貪婪等種種劣性充斥人間……潘多拉成了傳播災難的罪魁禍首。在卡梅隆導演的這部影片里,人類別有用心地將自己想要攻擊並佔有的那個星球命名為「潘多拉」,無疑是給侵略賦予「正義」的名義。潘多拉星球=災星,既然是災星,便出師有名。
傑克當初之所以願意替代死去的弟弟當一名「阿凡達戰士」,用真身的思維操縱作為間諜的「代身」去潘多拉星球歷險,是出於兩個自私的目的:一是人類的自私(掠奪外星球資源),二是個體的自私(獲得行走的能力)。然而,人類既要滿足自己膨脹的慾望,又虛偽地為其披上合法的外衣,甚至冒充神的名義。「阿凡達」在梵文中,意為「神在凡間的轉世化身」。
然而,當傑克來到潘多拉星球之後,卻發現這個被人類渲染為毒氣蒸騰、妖魔聚生的恐怖地方,其實是一個巨樹參天、山巒懸浮、湖泊棋布、植物斑斕、美麗無比的奇幻花園。那裡的生物雖然面目猙獰、威力無比、脾氣可怕,但它們對傑克的攻擊只是因為寧靜被侵擾,與其說是攻擊,不如說是自衛,它們習慣了含羞草的掩護和夜色的靜謐。在雨林里居住的土著部落——納美人,雖然虎鼻豹眼、藍色皮膚、身材高大、奔跑如獸,但他們善良友好、團結互愛、恪守諾言、正直勇敢,並且有著與大自然通靈的本性,受到夏娃女神的庇護。沒過兩天,傑克就被部落人的真誠友好深深打動,並愛上了那位救過他性命並教給他語言和生存本領的首領女兒,並為成為部落的成員感到安全和溫暖。
我想,經過一系列讓人心驚肉跳的叢林歷險之後,我與電影院里的所有觀眾都和傑克一樣被潛移默化地「洗腦」,我們逐漸剔除了自己身上暴力的「獸性」,恢復了已在消費文明進程中正不斷喪失的溫暖「人性」。
影片里最讓我感動的場景之一,是傑克的身體在黑色的叢林里被閃著神異光芒的靈樹種子所包裹,那些種子就像輕盈飄浮的楊花柳絮,像在大海里浮游的透明海蜇,發著內源的光,傳遞著和諧的信息。部落首領的女兒就是因為看到一枚靈樹種子落到已經拉弓欲射的箭頭上,才沒有射殺不速之客,相反大戰群狼,救了他性命;她就是因為看到無數靈樹種子落到陌生人身上,她才相信了他,並決定將他帶回部落,不僅教她騎馬駕鳥,彎弓射箭,還帶他去看部落的神樹,與他在神樹下接吻交歡。
傑克愛上了納美人,也出賣了納美人。根據他提供的准確信息,人類的戰機和飛船來到這片和諧之地,展開殘酷的殺戮,炸斷了納美人棲居的巨樹,將茂盛的綠林變成一片火海和焦土。面對人類的殘暴,傑克毅然背叛了同類,在善良與正義的驅使下,他在「真身的所屬」與「化身的所屬」之間選擇了後者,他用人類抗爭的勇氣和智慧帶領從來沒有經歷過戰爭的納美人與人類決戰!在彩色的飛鳥與金屬的飛船之間,我們都將勝利的期待給了飛鳥,都將正義的支持給了弱者,都像傑克一樣義無反顧地背叛了人類。
這種背叛也是正義的審判,審判的是人類日益膨脹的霸道、殘忍、謊言與貪婪(唯我獨尊的霸道,無視生靈的殘忍,扮神裝聖的謊言,佔有一切的貪婪)。我們藉助傑克的眼睛看到了潘多拉魔匣里飛出的邪惡附體,意識到真正的潘多拉星球並不是我們所命名的那個,而是正在我們手中走向毀滅的地球!人類自稱是盜火者的後代——普羅米修斯的後代,但是我們卻用盜來的火在做些什麼?普羅米修斯不怕遭到主神的懲罰而將天火偷到人間,是為給人類光明和溫暖,是為讓人類幸福地存活。而人類呢?卻將火變成摧毀自然、塗炭生靈的武器。背叛了普羅米修斯初衷的人類,還配稱自己是普羅米修斯的後代嗎?
說《阿凡達》表達了「保護環境」和「反對霸權」兩個主題,我一點不覺得是「拔高」。我恍然明白了自己以前為什麼不愛看《未來世界》或《星球大戰》之類的科幻片,原因是我從骨子裡抵抗人類日益強大的暴力傾向、佔有慾望和缺少節制的征服野心。在那些片子里,人類永遠是扮演趾高氣揚、目無一切的征服者角色。而在《阿凡達》里,人類第一次戰勝了自我。影片的結尾,在靈樹之下,傑克的元神在納美人祈禱下從真身飛進了化身。當他突然睜眼的時候,我的心發出快樂的尖叫,無數的靈樹種子匯聚到一起,光芒萬丈。
我興奮地發現:膾炙人口的希臘神話在世代轉述的過程中發生了錯誤。傳說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為了拯救人類而偷偷放到魔匣底層的「希望」還沒有來得及飛出來,潘多拉就把盒子扣上了。事實並非如此,「希望」飛出來了,始終飄在我們周圍,只是我們肉眼沒有看到罷了。也許我們看到了,但是由於相信了誤傳,所以對它視而不見。
今晚,從電影院出來,走在夜色籠罩的街道,我看到了「希望」,並且聽到邁克傑克遜在納美人的星球上唱《拯救世界》。我相信許多人都跟我一樣看到了在空氣中飄舞、閃著熒光的靈樹的種子,相信許多人都跟我一樣感覺到越來越多的種子正落到自己身上。
『肆』 《阿凡達》電影主要講述的內容是什麼他的主題是什麼
阿凡達講述的是一個當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發現了非常有價值的資源後,便想佔有那裡的資源,為了取得那裡原著居民納威人的信任,人類將納威人和地球人的基因結合造出了由地球人控制的阿凡達。由傑克薩利控制打阿凡達在一次機緣巧合中認識了納威人首領的女兒,涅提妮。在後來的相處中兩個人相愛了,並在納威人的神靈艾瓦面前結合。傑克薩利通過自己的努力被當地人所接受,但這時地球人已經決定攻打納威人,傑克被納威人誤會,被他們唾棄,但後來傑克成為了納威人祖祖輩輩崇拜的魅影騎士,領導納威人打退了地球人的進攻,傑克薩利永遠的留在了潘多拉星球,成為了納威人的新首領,並和涅提妮終於在一起了。
『伍』 《阿凡達》影評
以下轉載滴,看看是否有用...嘿嘿~~ 詹姆斯·卡梅隆可能沒有這么想過,但《阿凡達》的故事完全可以視為一個釘子戶的寓言,只不過場景搬到了未來的外星球。人類代表著開發商,駕駛著重型推土機,並配置了無與倫比的JUN事裝備;潘多拉星球的土著納美人則是需要遷出家園的本地居民,他們熱愛原始而美麗的土地,但大自然的神奇在開發商眼裡只是一平三通的對象。樹的精靈、樹根的氣場,這一切,在信奉「科學」的商人看來,說得好聽一點是童話,直白一點就是迷信。土著跟開發商的鏖戰,起初真有幾分中國釘子戶的牛勁和不知好歹。對著重型機械射箭,跟上海那位扔自製燃燒Dan以阻止強行拆遷的潘女士相比,似乎更缺乏視覺沖擊力,也不如自Fen身亡的成都唐女士那麼悲壯。不過別擔心,在電影世界裡,弱者總能戰勝強者,正義一定壓住邪惡。 《阿凡達》的故事並沒有太多的深意,但環保和反戰的主題不乏現實意義,而且故事講得非常流暢,163分鍾毫無冗長之感。跟12年前的《泰坦尼克號》一樣,編劇並非卡梅隆的強項,但跟他的視覺特效比起來,更是相形見絀。台詞的雋永,從「你跳我也跳」發展到「我看見你」,充其量只是螺旋式上升而已,遠不足奧斯卡的分量。 但,卡梅隆擁有天才的視覺想像力,他花錢大手大腳,但花得值,花了你能在銀幕上看到,不似有些導演,花了N億,可能一大半進了自己腰包。卡梅隆還有一個非常可貴的特點:每部影片都掀起一場特效Ge命,但絕不為特效而特效,他的特效永遠是為故事服務的。《阿凡達》中的3D完全沒有兒童剛拿到新玩具似的招搖和得意忘形,很多鏡頭都有景深,但觀眾不容易出戲,因為3D被卡梅隆當作了一種藝術表現手段,而不是錦上添花的賣點。 影片的精華全在於潘多拉星球的場景和細節,從納美人到各種動植物,既跟地球上所見有一定的關聯,又令人耳目一新。每一次轉身,都讓觀眾瞠目結舌。這是《魔戒》以來最逼真也最迷人的魔幻世界,似雨林,又有海底的飄逸,許多畫面均充滿了烏托邦的美妙。影片中兩種顏色的飛龍以及主角駕馭龍和騎龍的鏡頭令人心曠神怡,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龍均作為正面形象出現,一反過去西方文化中龍的猙獰可惡。 納美人以及阿凡達的塑造是該片的另一大亮點。這些帶有斑馬條紋、沒有一絲脂肪、比人類高一倍的特殊動物巧妙融合了真人表演和CG,之前僅在《魔戒》的咕嚕一角中成功使用過,而本片大規模採用,使得潘多拉星的群眾場面擺脫了純電腦繪畫的虛假感。你若仔細觀察,盡管拜神的動作頗有幾分奧運開幕式的壯觀和整齊,每個角色的表情和動作均有自己的特色,而非千人一面。 2006年,斯皮爾伯格在一次跟張藝謀的電視對話中,預言未來的電影會越來越像主題公園的歷險,是一種全身心、很投入的體驗。看完《阿凡達》,我突然明白,他說的這一天「未來」已經來了。《阿凡達》並非橫空出世,這之前有眾多影片(包括《黑客帝國》、《魔戒》、《綠野仙蹤》等)為它作了鋪墊;但《阿凡達》是一個質的飛躍,它將電影的造夢能力提高到一個全新的高度,至少在技術層面是如此。至於思想性和藝術性,其實它並不比《與狼共舞》和《泰坦尼克號》差,當然這不算贊美。話說回來,在電影領域,技術永遠是一馬當先的,能用新技術提升敘事的影人,自然是值得尊敬的先驅了。
『陸』 阿凡達告訴我們什麼深刻的道理
《阿凡達》除了震撼人心的動畫製作外,更主要是將人善良、正義的本性顯明呈現在世人的面前。
當傑克內心的良知覺醒,毅然的向納美人公開了自己的特務卧底身份,告別了謊言,同時開始自我的救贖,在阿凡達的帶領下納美戰士騎著戰馬和飛龍與人類現代高科技飛行器、機器人作戰,最終納美人獲勝。傑克最後放棄了人類的身體,精神與身體和二為一而成為了納美人,他獲得了新的生命。傑克決裂了道德墮落的人,拋棄的是人類自私、貪婪和邪惡的一面,從而獲得了一個善良、正義和回歸自然的新生命,這個新生命恰恰是人性的覺醒,充滿著善良、關懷和正義的人之本性。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宇宙間有神的存在,並時時在呵護著他所主宰的眾生的命運。我們人數其實也是如此,只是迷失本性的人們感覺不到而已。
『柒』 阿凡達的主題是什麼
種族之間的問題
人類環境與利益的問題
這些都是電影里的主要情節線
相信你看了就會知道為甚麼阿凡達那麼受歡迎
『捌』 阿凡達這部電影講的主題是什麼
阿凡達這部電影獲得最多的評價,就是「劃時代之作」,真是如此么?沒錯。電影製作時廣泛採用3D技術,將會讓包括卡梅隆在內的導演們重新審視電影技術與電影本身,它的影響至少能持續數年。這就是為什麼說它是劃時代之作,它會改變電影銀幕。
退一步說,也許它並沒有開創一個新時代,但在此之前從沒有導演在電影里如此野心勃勃,大規模地採用復雜的3D技術。《阿凡達》橫空出世,其他導演若要不被人說「落伍」,只好也一頭栽進3D的海洋。《阿凡達》是一場視聽的饗宴,場景處處眩目:天空中漂浮的巨大山脈,虛空中飛瀉而下的千丈瀑流,無一不驚心動魄,各種微小的細節也令人嘆服不已。
阿凡達電影開場十分鍾,是觀眾視覺保守沖擊的十分鍾。然而導演卡梅隆一點都不打算讓觀眾回神。瞬間觀眾就被帶入了緊張的情節:潘多拉星球氣候惡劣,土著敵意很深,男主人公進退兩難,阿凡達計劃沒有人性,來自地球的侵略者冷漠無情。傑克的境地令人同情,而觀眾似乎只能眼睜睜看著悲劇即將發生。
納威族看起來似乎不像真人,但確實讓觀眾感到他們是活著的生物,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特別是他們的眼部動作,令人印象深刻。男女主人公的愛情逐漸發酵,就是在一次次的視線接觸中表現出來的:視線超出必要的長時間停留,瞳孔微微放大,淚珠將落未落……觀眾清楚地看到他們之間有種東西在萌芽,長大。雖然他們是外星人,但不表示他們沒有地球人的感情體驗。
卡梅隆再次顯現出他同其他動作片大師不一樣的地方:他特意把阿凡達影片節奏放緩下來。男主人公用了三個月時間細心研究潘多拉星球上土著種族納威的文化。觀眾可以看到他的頭發和胡須慢慢變長,以示時光流逝。終於,男主人公發現自己喜歡上了納威的文化和人情,以及一個納威女子——內蒂瑞。
這部分感受不到緊迫和壓力,似乎有點和電影主線脫節,然而這也是導演卡梅隆的設計。畢竟,他可是導演過《泰坦尼克號》的人。《阿凡達》不是純粹靠動作和奇觀贏得票房的電影,阿凡達是一部愛情電影。對此千萬不要懷疑。每一部卡梅隆電影,核心都是愛情。
卡梅隆用阿凡達這部影片提出了一個對人類來說可能是很深奧的問題:「背叛你所屬的種族是什麼感覺?」電影中薩利被問及這個問題。卡梅隆的用意非常明顯:電影中男主人公和人性未泯的科學家們是好人,代表光明和人性;而另一方代表邪惡,怪物,殺人兇手。雖然在生物種群意義上納威人和地球人八桿子都靠不上邊,但從他們的做事風格來看,他們比地球人中很多人更具有人性光輝。
潘多拉星球是資源、能源和人性情感的一個大拼盤。那裡的人群和普通電影里的背景群體相比並不只是科幻設定的區別。熟悉科幻電影的人,可以很容易在電影對潘多拉的描述中看到其他著名科幻電影的影子。影片最後40分鍾可以說分分鍾精彩紛呈。卡梅隆在這一部分終於端上了動作特技的大菜,什麼邁克爾·貝阿,羅蘭·艾默里奇啊,還有什麼馮·特里爾啊——統統未夠班!
地球人對潘多拉星球發起攻擊,隨後潘多拉星球在操縱阿凡達的傑克帶領下發動反擊,場面宏大異常,沒有看過電影的人完全無法想像。用一種不恰當的比喻,這里簡直讓人想起9/11事件,殺戮與毀滅中飽含史詩般的想像和創造力,而其焚天毀地的巨大破壞又是那麼叫人目瞪口呆,後背發寒!
論災難場景,《阿凡達》和《泰坦尼克號》不太一樣,不過足以讓觀眾頭暈目眩。如果條件允許,絕對推薦觀眾去看3D版。通過迷人的數碼技術,觀眾能更加充分地體會導演的良苦用心。
潘多拉星球上的故事,卡梅隆很顯然還沒有講完,仍會回去繼續他的探險。而作為觀眾,我們要做的就是打好背包,隨時准備和這位偉大導演共赴一段驚險的心靈歷程。
『玖』 熱片《阿凡達》要表達的是一個什麼主題
《阿凡達》似乎眾口一致的說好,我也忍不住去欣賞下。 原版大片,3D電影,首先是視覺的震撼。其次是主題的鮮明和發人深省。故事的內容是貪婪的人類去征服外星潘多拉星,破壞外星自然資源,掠奪礦產,滿足人類永遠難以填平的物質慾望。人類派出的「卧底」被外星人淳樸的自然觀和價值觀征服,成為外星人的盟主,領導外星人奮起反抗侵略,以螳臂當車的冷兵器對抗現代化的熱兵器,勇氣無敵,大獲全勝。故事的結尾是耐人尋味的,男主人公傑克放棄了自己殘缺的地球人軀體,將靈魂送入外星軀體里重新復活......電影里沒有華麗的語言,朴實才能打動人心,女主角Neytiri說"世界上所有的能量都是流動的,我們不過是借了其他生物的能量,最終還是要還給自然的...."其實我們現實的人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在意自己佔有:我的老婆,我的孩子,我的衣服,我的房子,我的位子,我的錢。。。。。其實我們只是過客,何苦霸佔,把自己框在一個角色里,困苦不堪,難以解脫,站在山頂想:我的能量我的所有最終都會流向別人或者別的方向,沒有一個人能對現在這一刻說,「我喜歡,留住!」更豁達的看待世界,我們就多了一顆仁愛的心,寬容的心,和幸福輕松的心。當「能量」流來的時候,我們善待「能量」,細心呵護。當流走時,我們如果能向Neytiri那樣,默默的念誦一段咒語,送上祝福,豈不是比痛哭流涕,痛不欲生更加有情有義。莊子在他的妻子死時,敲著瓦罐唱歌,慶祝她去了另外的世界,深刻的詮釋了「順其自然」。誰能說,莊子是個薄情寡義的人,只是他對世界理解的更加深刻罷了。
『拾』 《阿凡達》是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電影,這部電影好在哪裡
《阿凡達》是一部非常完美的電影,看完之後被它的優秀所折服。
3、說到《阿凡達》,我們首先想到的詞就是3D。當然,3D電影在現在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但在剛開始的時候,《阿凡達》可以說開啟了一個電影的新時代。卡梅隆花了十四年的時間,研究了很多年的3D技術,真正讓人感受到工匠精神。3D電影的出現也給了電影新的發展空間,給觀眾新的視覺體驗,這一切都離不開《阿凡達》的貢獻。還有配樂,電影的經典配樂很吸引人,這部電影很吸引眼球,《阿凡達》中美麗的風景,加上詹姆斯的配樂,留下深刻印象。電影《阿凡達》推出了自己的漂亮特效技術,特別震撼,大眾的眼睛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以上就是它的優點,也是它的經典。這部電影的特效處理非常完美。無論是漂浮的微小生物,還是巨型野獸,它都是如此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