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創作背景取景地

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創作背景取景地

發布時間:2022-08-06 19:28:17

① 上甘嶺的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毛澤東了解到上甘嶺戰役後,指示有關方面將上甘嶺戰役拍成電影,擅長軍事題材片拍攝的長春電影製片廠承擔了這一任務並立即組成了創作班子,由沙蒙、林杉任導演,因為林杉曾創作了多部反映革命體裁的作品,所以他和曹欣、沙蒙、 肖矛成為《上甘嶺》的劇本創作者。
劇本創作
導演沙蒙率攝制組前往朝鮮對上甘嶺戰役進行實地考察,之後又兩次到上甘嶺考察,並采訪了一百多位當年參加上甘嶺戰役的志願軍戰士,記錄的材料達到數十萬字。劇作起先想將上甘嶺戰役拍成一部全景式的戰役,但劇情認為這樣不容易打動人,所以蒙決定突破傳統戰爭體裁片的框框,將影片的視點投向上甘嶺戰役中一條坑道和一個連隊,採用以小見大手法來展現人民軍隊的大無畏英雄主義精神,他的主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影片基調確定後,編劇林杉進入創作,不久完成了初稿,但他認為還不滿意,當她看到一篇關於志願軍女戰士王清珍在上甘嶺戰役中事跡報道後,於是林杉便在劇本中加入了一個女角色王蘭。
演員挑選
劇情在挑選飾演張忠發的演員時,顯得格外謹慎,最後沙蒙看中了在電影《暴風驟雨》飾演趙玉林的高保成,但兩者年齡反差很大,劇組有人提出質疑,但沙蒙執意採用了高保成。
片中另一個重要人物王蘭的演員選擇起初是一位歌劇演員,但沙蒙覺得該演員氣質與角色有些不符。後來沙蒙在長影廠遇到了剛從魯迅藝術學院畢業的劉玉茹,於是劉玉茹擔任了王蘭的飾演者。
拍攝過程
負責美工的劉學堯和特技設計蔡光為了真實再現上甘嶺戰役的場景,經多方考察,在安東附近選擇了一個相似的地形,調動兩個營的戰士,翻表土,挖陣地工事,築坑道口,造出了又一個「上甘嶺」。為了真實地再現上甘嶺的坑道,蔡光在設計坑道時相對加大了坑道高度,採用框架分解式結構,以人、彈葯箱、坑道柱子造成層次感。
為了機槍音響效果的逼真,劉學堯還專門從上甘嶺揀回了許多機槍子彈,由影片軍事顧問趙毛臣(上甘嶺戰役中的連長)親自打槍錄音,錄音過程中還將山坡打燃。
影片中有段抓松鼠的戲,但該段戲原來設計的並不是抓松鼠而是抓鳥,但沙蒙對這個設計感到不大對勁。在戰場上槍炮一響,鳥就驚飛了,不會跑到坑道里,沙蒙和編劇最後想出了抓松鼠的主意。
人物原型
張忠發:張計發,1926年出生在河北省贊皇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51年,奔赴朝鮮「抗美援朝」,在上甘嶺一役中擔任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135團7連連長,堅守上甘嶺陣地數日。
王蘭:王清珍,1951年初入朝參戰,在上甘嶺戰役中擔任志願軍45師醫政股收容所的衛生員。

② 上甘嶺戰役中的歌曲以什麼為歷史背景

沒聽說過,在上甘嶺戰役中有什麼歌曲。
你說的是不是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 《我的祖國》 呀?
這個電影 的時代背景是 「抗美援朝」 戰爭中,第五次戰役後的一場戰斗。之所以叫做 「戰役」 ,是因為這是這場戰爭最後的 「閉幕演出」 ,雙方為了爭奪上甘嶺附近十幾平方公里的地方,各自投入了巨大的兵力,反復爭奪,打得十分慘烈。
如果哪一方打敗了,都將失去談判的籌碼,立於不利的局面。
中國朝鮮打勝了,就可以順利實現停戰談判。聯合國軍打勝了,很可能進而北犯,戰爭就得繼續打下去。這顯然對貧窮落後的中國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上甘嶺就作為一個重要的戰役,它的意義十分重大。

③ 上甘嶺由誰拍攝的

電影《上甘嶺》195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 編劇:林杉、曹欣、沙蒙、蕭矛 導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張忠發)、徐林格(孟德貴)、劉玉茹(王蘭) 上甘嶺電影插曲《我的祖國》由郭蘭英演唱後,歷經50年流傳至今。

④ 《上甘嶺》主題曲是什麼

《英雄頌》。

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歌,喬羽作詞,劉熾作曲,中央樂團合唱隊、中央實驗歌劇院合唱隊、新影樂團合唱隊演唱,中央樂團、長影樂團演奏,陳維文、邱里、金正平指揮。

歌曲歌詞:

狂風呼嘯

大海翻騰

朝霞燃燒

山麓昂胸

狂風呼嘯

大海翻騰

朝霞燃燒

山麓昂胸

狂風呼嘯

大海翻騰

朝霞燃燒

山麓昂胸

壯志的祖國兒女

為世界

為和平,

赴湯蹈火

去做英勇的斗爭

壯志的祖國兒女

為世界

為和平,

赴湯蹈火

去做英勇的斗爭

硝煙滾滾

火勢熊熊

殺聲吶喊

鐵石飛崩

硝煙滾滾

火勢熊熊

殺聲吶喊

鐵石飛崩

硝煙滾滾

火勢熊熊

殺聲吶喊

鐵石飛崩

一樣,一樣沖

一樣,一樣進

勇敢的戰士

轟不動炸不倒

捨生忘死戰斗在上甘嶺

捨生忘死戰斗在上甘嶺

用生命保衛母親平安

用鮮血換取大地和平

不朽的功績無比的英勇

巍峨雄壯美麗庄嚴

像一道長虹橫跨在萬里無雲的碧空

不朽的功績無比的英勇

巍峨雄壯美麗庄嚴

像一道長虹橫跨在萬里無雲的碧空

⑤ 我的祖國是什麼時期的歌

我的祖國 (1956年電影《上甘嶺》主題曲)

《我的祖國》是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郭蘭英演唱的一首愛國主義歌曲。是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歌。

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完《上甘嶺》之後,導演沙蒙找到喬羽要其為主題曲作詞,喬羽接到邀請當夜,登車由南昌趕往上海,由上影廠長袁文殊安排車次趕到長春。沙蒙、喬羽會面後,沙蒙便把情況和盤擺給了喬羽:《上甘嶺》影片已經拍完,樣片也剪出來了。只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幾分鍾戲,等歌出來後補拍。全劇組每天的花銷巨大。因此,沙蒙要喬羽快速創作,並要求這首歌能夠經久不衰。 喬羽在作詞時想走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寫作路子,可又想不出來,而沙蒙幾乎每天都到他屋子裡來催稿,喬羽也沒辦法。直到他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長江時的場景,才把歌詞寫了出來。

1956年,沙蒙請劉熾為《我的祖國》作曲。劉熾為了讓人們喜愛這首歌,調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們喜歡唱的歌曲,從中選出十首歌曲反復傾聽,最後從其中一首《盧溝問答》中的第一句找到了《我的祖國》開始的半句。劉熾在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小白樓創作時,為了避免外界的干擾,在門上貼了「劉熾死了」的條子。

為找適合演唱《我的祖國》的歌手,長影請了一批中國內地擅唱民歌的歌唱家試唱,結果都不太滿意。後來,喬羽提出請郭蘭英來唱,郭蘭英試唱後,長影便選定她作為歌曲的演唱者。歌曲的錄音是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進行的,錄制完成後的第二天電台便向全中國播放了這支歌。

⑥ 電影上甘嶺發生在什麼地方

上甘嶺是朝鮮和韓國(所謂的三八線)間的五聖山的軍事至高點。具體位置在朝鮮中部江原道金化郡五聖山南麓

⑦ 《上甘嶺》主題曲

《上甘嶺》的主題曲是郭蘭英演唱的《我的祖國》。
歌曲名字:我的祖國
領唱:劉罡
作詞:喬羽
作曲:劉熾
演唱者:郭蘭英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春光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小伙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春光
好山好水好地方
條條大路都寬暢
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是英雄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條條大路都寬暢
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http://music..com/song/s/52073629a4f0854cdd90c

⑧ 誰知道《永不消逝的電波》和《上甘嶺》兩部電影的拍攝地點告訴我好不好快一點,快一點。

老電影,拍攝的地點應該比較分散。
不像現在,基本上可以在幾個電影城或景點里拍攝大部份鏡頭。

⑨ 《我和我的祖國》的創作背景、簡介

背景資料《我的祖國》是故事片《上甘嶺》的插曲。喬羽作詞,劉熾作曲,作於1955年。
這首歌是喬羽、劉熾上世紀50年代為電影《上甘嶺》創作的歌曲。其作品採用抒情和激情相結合的筆調,贊頌了美麗家鄉的景色,表達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熱愛祖國的深情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首歌以抒情為主的女高音獨唱形式出現,波涌而來的思鄉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聲中。著名歌唱家郭蘭英出色的領唱,增添了歌曲的藝術魅力,使它在全國廣為流傳。
《我的祖國》是著名詞作家喬羽的經典之作。本曲是故事影片《上甘嶺》的插曲,詞作家用三段歌詞,生動描繪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豐富物產。贊頌了人民的勤勞勇敢,寬廣胸襟。歌曲的核心唱詞有三句。第一句是「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第二句是「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第三句是「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這三句核心的唱詞,是歌曲前面部分具體形象描寫後感情的自然升華,抒發了志願軍戰士熱愛祖國、摯愛和平的熾烈情感。這幾句速度稍快,宏偉壯麗的旋律,明亮、流暢,激動人心,令人陶醉和嚮往。

⑩ 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歌與歌詞

「一條大河波浪寬」出自1956年電影《上甘嶺》主題曲《我的祖國》。1989年,喬羽、劉熾、郭蘭英憑借該曲獲得第一屆金唱片獎。

《我的祖國》歌手:郭蘭英,作詞:喬羽,作曲:劉熾。

歌詞: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小伙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條條大路都寬敞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10)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創作背景取景地擴展閱讀:

《我的祖國》的創作背景

在1956年,二人再次合作了經典歌曲《我的祖國》。作為一部描寫抗美援朝的電影《上甘嶺》,《我的祖國》要為片中戰役打到最慘烈的橋段配主題曲,這讓喬羽覺得非常棘手。

就在喬羽冥思苦想的時間里,《上甘嶺》的導演沙蒙已經著急得不行,天天到喬羽的屋裡看一趟,看看寫出來沒有,而喬羽卻仍然沒有思路,直到他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長江時的場景,才把歌詞寫了出來。

據喬羽回憶,沙蒙看了半天一直沒有說話,不斷地反復看,最後終於決定,「行,就它了」,拿著歌詞走了。喬羽的歌詞過關後,沙蒙找來了自己延安時代的戰友劉熾,讓他承擔影片的音樂創作。看過腳本後的劉熾大為振奮,欣然接受了創作工作。

接下來便是請誰唱的問題,很多全國著名的民歌手、歌唱家們在試唱了這首歌後,導演和劇組都覺得不滿意。於是沙蒙再次找到了喬羽,喬羽向他推薦了郭蘭英,得到同意後,喬羽離開趕回北京找到了郭蘭英。

於是一個歷史事實形成了:最先唱響《我的祖國》的是郭蘭英,最先播放這支歌的不是電影而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沙蒙的電報請來了喬羽,而喬羽的一句話,讓郭蘭英唱了幾十年的《我的祖國》。《上甘嶺》電影首播儀式結束的時候,放映室里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創作背景取景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