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推薦韓國喪屍題材的電影
韓國的喪屍電影,當然是首推《釜山行》了,甚至有人稱之為「亞洲最好的喪屍電影」。
豆瓣評分5.7,喜歡玄彬和張東健的還是可以去看看,有鬍子的古裝大叔帥得掉渣。
據片方確定《釜山行2:半島》在2019年開拍,2020年上映,原作人馬應該不會回歸。即便沒有孔侑,只要延續第一部的高質量,還是很讓人期待的。
2. 你看過哪些主角光環強到崩壞的動漫、電視劇或者電影
《名偵探柯南》。
你一定會很疑惑這個探案類動漫能有什麼地方需要主角爆發主角光環的。
我說的當然不是他跟誰打架了,而是想說我真的特別佩服柯南無論走到哪裡都能遇上兇殺案,自帶死神光環,實在是太可怕了。
3. 韓國什麼電影最好看
韓國第一部爆款電影:《釜山行》。
《釜山行》里沒有英雄主義,也沒有主角光環,沒有誰是想著去拯救世界,每個人都只想著拚命逃拚命活下去而已。全電影最能打的摔跤手,在中途被咬了一口後,也會命喪黃泉,沒有什麼逆轉劇情。男主角也只是為了女兒,最後一刻被咬也跳車選擇自行了斷,不到最後一刻,也不會知道誰能存活。
在過去的電影中,我們看到了新的英俊的警察,暴力的黑社會和殺人犯。如果在一部電影中把這些角色串聯起來,我們絕對可以演好一場戲,這部電影也是如此,警察和黑手黨總是對立的。
這部劇同時也是韓國硬漢馬東錫的參演的非常好看的電影之一,看得觀眾非常舒服,有一種快感!
4. 對韓國電影《釜山行》的評價
很平靜地看完了《釜山行》,最大的感受
不是對喪屍撲面而來的心驚肉跳;
不是對那些煽情畫面的感動流淚;
也不是對觀眾們最津津樂道的人性善惡的二元論的驚艷;
而是對於導演在人在災難面前無能和脆弱的刻畫贊嘆不已。
這種刻畫其實是很難的,稍不留神便淪為和國內三流恐怖片一般的笑柄,《釜山行》這部影片給我的感覺卻是將這種刻畫用到了深處。
其實不光是《釜山行》,韓國很多電影也都是如此 ,讓觀眾覺得影片中的人物的智商瞬間下線,愚笨得活該去死,但卻更顯真實。
最為典型的便是《追擊者》這部影片,片中主人公警察的愚笨讓本來都快逃出魔爪的女人慘遭嫌疑人殺害,當我們處在上帝視角的時候,恨不得鑽進影片中大罵男主人公你怎麼能這么蠢,但等我們冷靜下來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以後,突然發現,當時的情況下,男主人公能做到那種地步,已經算是一名很優秀的警察了。
這就是韓國影片比較個性的一點,回歸現實,很多第一眼看起來很傻逼的舉動,事後想想,這才是生活中最常遇到的狀況。
接下來我就列舉一些影片中被觀眾第一眼看上去很「低智商」的人物。
女乘務員:在遇見第一個變成喪屍的姑娘時,驚恐地癱在地上,眼睜睜得看著卻不逃跑。
一整節車廂的年輕人:看到這么詭異的一個場景,甚至見到女子被咬,居然都一直坐在那傻傻地問:「干什麼,干什麼呢?」
年輕白衣女子:被拍醒後,目睹了男乘務員被咬死的慘景,愣在角落裡不開溜,彷彿在等著被咬。
看到這些場景的時候,很多人會想,這些人物智商為0啊,就算看不出這是恐怖的喪屍襲擊,至少能產生強烈的危機感吧,再怎麼吃驚,也得邁開步子趕緊開溜啊,坐的傻坐在那,癱的癱在那,等死么?
但站在上帝視角的我們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就會發現,這些場景恰恰是最合理最真實的場景。
普通民眾不是特種兵,沒有那麼強的應變能力。
現實當中,不少靦腆的人第一次上台演講,都會渾身不受控制的顫抖,當想到這些的時候,我們就會理解女乘務員一下子癱在地上,白衣女子靠在角落,明知危險即將來臨,還癱在那不逃跑的行為。
身體在遇到強烈的刺激下,絕沒有你想像中那麼聽話。
讓我們再換個場景,想像上課的時候,教室里一個學生突然狠狠撕咬另一個學生,這時候我們的反應。
我們也會待在教室傻傻地看著,絕不會搶著逃離教室。
為什麼?因為我們身邊正常的同學有幾十個,而撕咬人的學生只有一個,所以我們會有很強的安全感,這么多人在這,又有什麼好怕的呢,同時還會在意別人的感受,一個人冒失地逃出教室,會不會給留在教室的其他人一種膽小和發神經的感覺?
想到這兒,我們也會理解為什麼女乘務員被女人騎在頭上咬著,走了近半節車廂,大傢伙都只是好奇的抬抬頭觀望。也明白了幾節車廂弄出這么大動靜,居然還有一大群人愣在那兒觀望的原因。
中途各位好漢英勇打怪的場景就不多描述了,人們在短暫的驚恐之後,就會習慣這種恐怖的環境,恢復正常的行動力,甚至超常的行動力。畢竟短時間見慣了大量的生死,人的膽量也會變大。
接下來就是到後期主要人物陣亡的時候,其他人的陣亡都算合理,就是大叔的陣亡和男主人公的陣亡給人的感覺有點拉低智商。
大叔前期關門的時候是兩個手推的。在支撐不住的時候,居然把手放到了門邊上,卧槽,門邊上可是一堆喪屍的嘴巴在等著,果不其然,被門邊的喪屍咬到了。
而男主和自私鬼喪屍搏鬥的時候,居然用手捂住喪屍的嘴,這真是送人頭。
但上帝視角的我們其實也不能苛求太多,要注意一點,體力透支問題。
大叔當時是在和門外的一堆喪屍拼力氣,一直僵在那兒,換你和一個普通人扳手腕五分鍾,中途一口氣都不松,能不能堅持下來?至於和一堆從飛機上跳下來都不死的喪屍拼力氣,能不能保持良好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顯而易見。
至於男主人公在大戰喪屍之前,可跑了一場馬拉松。
抱著孩子負重跑完還沒喝水休息,這樣的情況下和喪屍決斗,智商被拉低送人頭我想也是情有可原的。
這就是被很多人吐槽的槽點,人物智商集體下線,但在我看來,這些人更像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們身邊的普通人,而不是美國大片中那一個個身手敏捷的超人。
對於人在災難下無能和脆弱的刻畫,還有一點不可不提,那就是普通人對於上層者階層決斷的無力抗拒。
和其他韓國災難片相似,《釜山行》強調的是「人禍」,而不是「天災」。
無論是之前的《漢江怪物》,《流感》,還是如今的這部《釜山行》,災難的起因往往是人為造成的,實驗室的化學廢料流入漢江,造就了食人的怪物;偷渡者的不法行徑,造成了一整座城市的人陷入死亡危機,拯救了一家瀕臨破產的生化公司,整個國家遭受喪屍屠戮。
而在災難爆發的時候,韓國政府上層官員給人的映像往往是這幾點:
1.上層官員在災難徹底爆發之前,往往不重視這些不起眼的徵兆,並且嘲笑那些感知到危險,前來示警的普通人,等到危機爆發之後,拋下民眾,帶著家人坐直升機開溜。
2.為了確保上位者自己處於絕對安全的境地,不受災難的波及,對於已爆發災難的地區實行隔離,無差別的隔離,比如《流感》之中,將健康人和病人關在一起,這樣做的後果便是火上澆油,進一步擴大災難。
3.粉飾太平,通常打著「避免群眾不必要的恐慌」的旗號,切斷隔離區與外界的通訊,進一步加深隔離區倖存者們的孤獨和絕望。
4.當事情已經嚴重到了「紙包不住火」,無法收拾的地步,上位者們「犧牲一小部分人成全整個國家」的「正義」宣言便出現了,對於隔離區的人進行凈化(也就是屠殺)。
這就是韓國政客和上位者在韓國災難片中通常扮演的角色,幫助災難掐滅倖存者們的希望。
而普通人此刻便充當了閃耀人性光輝的英雄角色,然而,英雄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倖存者最終的存亡其實還掌握在那些處在安全高地上的掌權者手裡,這不得不說很殘忍,但也很現實。
在《釜山行》的末尾,有幾個畫面大家不會忘記。
要不是女孩的歌聲碰巧讓士兵們確認了其是否感染,最後的結局就是歷經艱險沒死在喪屍手裡的婦女和兒童,死在了士兵的手裡,死在了當權者的決斷下,諷刺吧。
很多人吐槽,如果結局寫成這樣也太惡心了吧,導演會被噴死的。
這些人大多還是沒怎麼接觸過韓國的電影,其實像這種「正不勝邪」的惡心結局,韓國電影有很多部,取材自1981年「釜林事件」的《辯護人》,正義律師辯護到了最後,還是沒能阻止冤案的發生,取材於華城連環殺人案的《殺人回憶》,警方到最後也沒能把殘忍奸殺十多位女子的真凶緝拿歸案,兇手逍遙法外……
正是這些惡心的結局,揭露出一個我們不願意相信的真相,現實往往比想像中要殘酷得多,我們所崇拜的英雄其實也很無能,也很脆弱,從來沒有所謂的主角光環存在。
5. 《指環王》三部曲韓國重映,你覺得這個電影怎麼樣
《指環王》三部曲這部電影當然是非常的震撼,而且在曾經也獲得了很多的獎項,無論從內容上還是人物的選型上及特效上,都是非常好的一部電影。
相信看過《指環王》這部電影的朋友們應該對他的內容都是非常的熟悉,說實話,對於這部電影來講,作為兒時的一部經典作品,無論從劇情的主線和特效上都是做的非常到位的,在很多時候我們作為一種故人去回憶這部影片的時候,依然能夠感受到當年的那份激情和崇拜。畢竟指環王這部電影還是作為劇種來崇拜的,所以在最近也在韓國重映,也是引來了不少的反響。
主角光環濃厚。
當年在觀看指環王這部電影的時候,對於劇中的主角來講,印象還是非常深刻的,而且在主角通過人生的歷練和磨難,最終達到了自己應有的大部分成就,所謂正義永遠都不會遲來。所以在這種情況的渲染下,也讓很多觀眾能夠親身的去感受那種艱苦的歲月,終究會獲得光明的未來。
總之不管怎麼樣,對於這樣一部經典的作品,能夠在韓國重映,可想而知它的影響性還是很長遠的。相信無論再經過多少年,這部電影依然能夠存在年輕人的心中,能夠讓更多的人去感受當時的那份激情和歲月。
6. 好看的災難片
好看的災難片有《完美風暴》、《末日崩塌》、《天地大沖撞》、《海神號》、《天崩地裂》 。
一、《完美風暴》
點評:一貫的災難片的劇情,但是本片船體在即將被大海吞沒的時候 ,我看到的並不是彼此推究責任的責備聲,也沒有為這次冒險感到懊悔的悔恨聲,有的只是彼此的安慰,有的只是對親人的懷念與祝福。也可以說他們是一群瘋狂的漁民,在死神面前不畏懼,可怕的大自然,可怕的大海,可怕的風暴。
五、《天崩地裂》
點評:97年的老片,特技就算放在現在來看居然還算不錯,火山噴發下的小鎮看起來真的有世界末日的感覺,只是劇情略顯簡單,可以說是特效一半的《2012》,不過對於當時的片來說,已經是非常非常的贊了,以前的片不可能如現在這么絢麗,但一定值得一看。
7. 韓國版《寄生獸》上映當天便奪下票房冠軍,你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
《寄生獸》是一部探討人類與其他物種以及人類同大自然之間的競爭與共存的環保題材作品,就像片頭冷漠的旁白里說的那樣,如果人類的數量減少一半,那麼被破壞的森林的數量會不會也減少一半呢?
故事開始於奇怪的分屍案件頻發的詭異時代,而男主泉新一(染谷將太飾)是一個懦弱羞澀的高中生,從一開始,他的設定就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是一個不願意舉起屠刀的善良而冷漠的旁觀者。因為寄生獸小右沒能成功奪新一的大腦反而成為了他的右手而被逼和新一共同生活,在這場寄生獸與人類宿主之間的廝殺里,新一和小右就成了一個特例。
做了這么些年的人,我們都知道,人類對於未知的恐懼,對於一切無法掌控的強大破壞力,一向是採取殺之而後快的態度。故事裡的人類對寄生獸就是這么做的,故事外的我們也經常這么做,小到個體之間的爾虞我詐,大到國家之間的戰爭屠殺,都是很好的例子。
可互搏式的廝殺,哪怕一時可以佔得上風,長久而言還是兩敗俱傷。人類團體本身,以及人類和自然,作為命運共同體來說,其間的每一環都是至關重要的,損失了其實任何一環,其後果都必將由人類全體來承擔。以一種尊重的態度,來謀求共同的發展,是新一和小右的路,田宮良子說,他們是希望。是的,這樣的路,才是一條真正的可持續發展的路。
PS:這部電影被人所詬病的驚悚血腥,其實回顧人類一路拼殺踏過的那些屍山血海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8. 如何評價《季春奶奶》這部電影
《季春奶奶》是由尹鴻承執導,尹汝貞、金高銀主演的韓國親情片,該片於2016年5月19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以風景優美的濟州島為背景,講述小時候因為遭遇事故而失蹤的孫女,12年後再次和奶奶相遇的故事。
劇情簡介: 季春奶奶(尹汝貞飾)奇跡地找回12年前遭遇事故失蹤的孫女慧智(金高銀飾),把慧智帶回濟州島海邊的家一起生活,重新互相適應對方。但是比起一天到晚只想著慧智的奶奶,慧智則完全相反,像帶著很多秘密,村裡的人也漸漸對她起了疑心和傳出各種傳聞。慧智說要回首爾參加美術講演大會後就消失了。時隔12年主動找回奶奶的慧智,她身上的秘密令人好奇。
《季春奶奶》能夠讓觀眾們想起自己所珍惜的人,引發大家內心深處的共鳴。雖然《季春奶奶》未能擺脫很多韓國電影慣有的過分理想化、主角光環、情節拖沓等軟肋,觀眾很可能在三分之一處就猜到情節的走向和結局。但是盡管不忍心也能堅持看完,皆因前三分之一奶奶和小慧智、大「慧智」的對手戲,以及飾演季春奶奶的韓國老戲骨尹汝貞貫穿整部電影的表演,她常讓人錯覺這位倔強的老太太就是自己的奶奶。
季春奶奶雖然讓人哭,但卻心裡滿是暖暖的,那些片中無條件對自己好、相信自己的行動實在太寫實,這部影片讓每一個人腦中都浮現出屬於自己的親情瞬間。
9. 韓國電影魔女大結局什麼意思
白衣女開頭沒有打死的女孩,並且也是一級的,而博妹應該之前也參與了造人計劃,在清理計劃的問題上有不和,繼而離開公司,收養了白衣女。
博美應該非常了解這個造人技術,白衣女已經徹底解除了病根,所以才那麼厲害。而女主應該血洗了研究所之後才發現博妹,總公司浩大,人才奇多,下一步都會有看點。
魔女是2016年金大又執導的韓國電影。
韓國著名網路漫畫家姜草的原著《魔女》即將同時搬上韓國和中國大銀幕。韓國投資發行公司 NEW 攜手中國製作公司華策傳媒,將於今年下半年同時在中國和韓國打造同同名電影,這也是 NEW 和華策繼去年宣布合作以來打造的首個項目。
《魔女》獲獎記錄:
2018年獲得《第27屆釜日電影獎》「最佳新人女演員獎「,獲獎人:《魔女》」金多美「 。
《魔女》劇情簡介
韓國版本《魔女》將由《方子傳》、《人間中毒》的導演金大佑執導,而中國版本將由《幸福額度》、《重返20歲》的導演陳正道執導,目前製片公司也正在和陳正道導演一同進行劇本開發工作。去年陳正道導演的《重返20歲》就是和韓國電影《奇怪的她》屬於一本兩拍,而陳正道導演也成功地將劇本進行了本土化改造,獲得了中國觀眾的認可,並獲得了票房好成績。此次中韓兩版《魔女》也將會根據中韓兩國不同的環境打造出不同的風格。
10. 除了《寄生蟲》,韓國爆款電影還有什麼
除了《寄生蟲》,韓國爆款電影還有《釜山行》、《熔爐》、《惡人傳》等等都是非常爆款的電影!
韓國第一部爆款電影:《釜山行》。
電影《惡人傳》講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善良。雖然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充滿了血腥,似乎演繹了生活中所有的罪惡,但善惡並不站在對立面。這部電影最大的優點在於劇情跌宕起伏,讓人不敢錯過每一個細節。
在過去的電影中,我們看到了新的英俊的警察,暴力的黑社會和殺人犯。如果在一部電影中把這些角色串聯起來,我們絕對可以演好一場戲,這部電影也是如此,警察和黑手黨總是對立的。
以上就是韓國電影其他的爆款,都是非常值得觀看的電影,意義也十分深刻,歡迎大家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