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sicko電影主題內容分析

sicko電影主題內容分析

發布時間:2022-08-09 01:35:37

❶ 電影Sicko

據《好萊塢報道》報道,著名紀錄片導演邁克爾·摩爾Michael Moore將得到由國際紀錄片協會頒發的2007年年度事業成就獎。

邁克爾·摩爾曾在2003年憑借紀錄片《科倫拜恩的保齡》獲得奧斯卡獎;2005年憑借《華氏911》獲得美國導演協會獎和Palme d'Or獎;1995年和1996年憑借《TV Nation》獲得艾美獎;1999年和2001年憑借《The Awful Truth》再度獲得艾美獎。

摩爾的第一部紀錄片《大亨與我》(Roger & Me)曾獲得1990年的國際紀錄片協會傑出紀錄片獎。後來憑借《華氏911》他再次成功問鼎這一獎項。今年,他的新片《神經病人》獲得了這個獎項的提名。「邁克爾·摩爾從不動搖,」國際紀錄片協會常務理事桑德拉·魯赫說,「他是言論和新聞自由的守護者。他的所有片子都能讓你開始對你以前忽略的事實開始反思。」

12月7日,摩爾將在洛杉磯美國導演協會劇院接受2007年度國際紀錄片協會頒發的傑出紀錄片成就獎。

❷ 一部有關美國加拿大英國的醫療保障的片子!急求!!!

麥克摩爾的精神病患

神經病人(醫療內幕)

導演 |麥克.摩爾
主演 |麥克.摩爾

電影介紹

美國導演邁克爾·摩爾的紀錄片《精神病人》(Sicko),反映了美國醫療體制的痼疾,揭露了美國醫療保健行業的黑幕,還對美國負責葯品審批的食品和葯物管理局、負責監督醫療保健行業的國會議員提出嚴厲批評。

醫院大門朝南開,有病沒錢別進來。對美國政府宣稱「關押在關塔納摩監獄的囚犯可以接受與美國公民相同的高質量醫療」的說法,為了拍攝這部紀錄片,他調查了當年參加「911」救援行動的志願者。這些人當年自願參加救援「911」倖存者的醫療行動,但大部分人因此罹患疾病。為了形成強烈對比,摩爾親自率領一群當年的志願者訪問古巴,參觀關押當年「911」襲擊相關恐怖分子的集中營,了解那些犯人在獄中受到的醫療待遇,結論是無情的:那些參加救援活動的無名英雄,事後得到的醫療待遇遠不如獄中囚犯。

因為此片的拍攝,摩爾已被政府一紙訴狀告上法庭,理由是違法進入關塔納摩和古巴。

關於影片本身,摩爾表示:「我希望製作一部不同於以前作品的影片。我希望觀眾看了《精神病人》之後,能產生做點事情的慾望。這部電影如同一個行動號召令。」同時他承認說:「我不願意把話語權交給與我持不同意見的人,而是更願意呈現自己的觀點。」

「醫療保險」和「喜劇」,無論從喻意還是覆蓋范圍上都是毫不相乾的兩個詞彙,想要讓它們共同為一句話服務,更是難上加難的事……然而在邁克爾·摩爾執導的最新紀錄片《神經病人》中,它們卻親密地「勾結」在了一起。

整部影片是由幾個發生在美國普通公民身上的真實案例穿插、拼接而成的,他們的生活或陷入混亂、或支離破碎,甚至還有人為此生命危在旦夕--他們各有各的不幸,然而導致他們糾纏於困境之中的罪魁禍首,卻是相同的,那就是「醫療保險」……紀錄片中幾個人的親身經歷清楚地反應出,類似的危機,不僅僅出現在美國那些未上保險的4千7百萬人的身上,數百萬忠實地按時交納保險金的人,也受到官僚作風嚴重的「條款」的限制,而無法享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權益。

當邁克爾·摩爾仔細調查了「醫療保險」體系為何會有如此詬病存在時,得到的答案很簡短:一切都是利益惹的禍。為了製作這部紀錄片,邁克爾·摩爾滿世界的奔波,拜訪的國家包括加拿大、英國和法國,那裡,公民根本不用交納保險金,就可以享受到免費的醫療待遇。最終,邁克爾·摩爾將目光聚焦在了曾經在「9·11」恐怖襲擊中奮不顧身地拯救生命的英雄,這些因為參與救援工作而受傷的人,現在正因為疾病而遭受著痛苦,可是在美國,醫療保險卻拒絕為他們支付醫療金。然而,當他們在《神經病人》中一一露面後,迫切的問題不但得到了解決,還受到了外交方面的關注。

那麼,這樣一部對社會問題進行沉痛地反思的紀錄片,本應該是嚴肅的,怎麼又會與「喜劇」聯繫到一起呢?這就要歸功於邁克爾·摩爾那獨特的表現手法了,他通過馬克·吐溫式的諷刺文風,以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講述了這些應該引起關注的故事。雖然他曾經製作過在紀錄片領域起帶頭作用的《科倫拜恩的保齡》和《華氏911》,還因此獲得了奧斯卡的嘉獎,但是對於邁克爾·摩爾來說,拍攝影片的過程仍然是一個非常困難的經歷,因為美國的醫療保險雖然陳腐、官僚、形式主義,卻是一個有著時間、歷史和資金做強大後盾的成熟體系,邁克爾·摩爾對其進行了如此坦誠、不隱諱的批評,勢必又會觸痛一部分人敏感的神經。

《醫療內幕》亮相遭「圍剿」 摩爾新片試映引爭議

憑借《科倫拜恩的保齡》和《華氏911》分別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及戛納金棕櫚的邁克爾·摩爾,攜新片《醫療內幕》(Sicko)在美國舉行了試映,試映的地點有點偏,離最近的大城市底特律有400公里。然而到場的記者一點也不少,摩爾回答了記者的問題,尤其是關於他以前在紀錄片中「撒謊」的問題。

新片拿醫療制度開刀

《醫療內幕》的試映地點在邁克爾·摩爾的家鄉安特里姆郡的貝萊爾村,該村距底特律城400公里,是民主黨重要的籌錢基地之一。大約有880個人每人花了40美元買票看了這部片子,如果再加60美元的話,還可以參加摩爾在一家餐廳舉辦的派對,得到摩爾親筆簽名的電影海報、醫用手套,甚至綳帶。

《醫療內幕》跟蹤拍攝了一批美國人在醫療系統的官僚海洋里艱難「游泳」的過程,既有上過醫療保險的也有沒醫療保險的。一個孤女因為不是一家醫院的「會員」而吃不到抗生素,不幸死亡;一個沒有健康保險的男人被電鋸切掉了兩個手指,他只能出1.2萬美元接好他的無名指,卻付不起另外的6萬美元,於是失去了中指;一群在9·11災後營救中生病的工人得不到救治……

影片把保險公司和左右兩翼政黨的支持者們都描寫成壞蛋,並且把美國的醫療系統和加拿大、法國、英國的醫療系統對比,稱贊了後者由國家運行的醫療體系。在電影的高潮部分,那些參與9·11災後救助的生病工人從美國去了古巴,在那裡他們得到了更好和更便宜的救治。

不同立場評論迥異

《醫療內幕》陰郁的調子讓很多觀眾感同身受,來自特沃斯城的卡羅爾·齊格文說:「我覺得邁克爾·摩爾是挖掘真實情況的人。」不過更多的人是來「踢館」的,來自美國政府、保險公司和醫療部門的人,大多不怎麼喜歡這部片子。美國健康保險計劃的主任凱倫·伊格納格尼說:「我不認為邁克爾·摩爾想做一部公正的電影。他刻意製作一部政府操縱醫療系統的電影,並把它硬說成美國的健康危機。」其實,摩爾和美國醫療系統的「戰爭」早就開始了。摩爾曾經說過他後悔「太早」透露自己要拍《醫療內幕》的消息,這讓很多健康保險公司以「防火、防盜、防摩爾」的警惕性對付他。而這部電影在6月29日公映之後肯定會引發更多的嘴仗。

在線觀看地址: http://so.56.com/index?type=video&key=%C9%F1%BE%AD%B2%A1%C8%CB

❸ 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的影片評價

《資本主義》:邁克爾·摩爾的悲喜劇
邁克爾·摩爾(MichaelMoore)為其社會公義理念而四處奔走、搖旗吶喊的形象或許早已深入人心。多年來,他一直對商業巨頭冷嘲熱諷,為弱勢群體提供利益表達的渠道,譬如他在《羅傑和我》(Roger &Me)中將矛頭對准汽車業,之後又推出了抨擊醫療保險制度的《醫療內幕》(Sicko)。然而,直到《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Capitalism:A LoveStory)橫空出世,人們才驚覺他比當初想像中走得更遠。在這部作品中,摩爾第一次真正觸及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用他本人的話來說,這一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索取和付出,其中又以索取居多」。
他選擇了一個再好不過的時機——這是美利堅帝國的一場宿醉,摩爾試圖為我們揭示金融風暴的根源,他將鏡頭對准了罷工工人、深受壓榨的小員工和無家可歸的邊緣群體,其中一段視頻展示了破門而入的警察將喪失贖回權的一戶人家逐出室外的場景。這位外表與內心不甚相稱的「美國憤青」極盡搞笑諷刺之能事,似乎打算再度激起自由主義者的怒火:他像往常一樣插科打諢、製造眼淚、回放新聞,直擊問題要害——只是這一切在摩爾式手法的包裝下更像是一個令人捧腹的笑話罷了。
尤具諷刺意味的,似乎是為了表達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緬懷之情,摩爾選擇了一段銀行搶劫的監視錄像作為影片的開頭。接下來他巧妙地插入了幾段從電影《古羅馬生活》(Life in AncientRome)中截取的視頻,以至於你不得不聯想起學生時代那些令人昏昏欲睡的教育電影。然而它們卻和美國力量的圖騰——懸掛著星條旗的大都市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House)——一道出現在了平行畫面中。此時摩爾一貫的觀點已昭然若揭:美國正處於極速衰退之中。在持之以恆地將這一論點發揚光大的同時,他還不忘發揮自己的娛樂精神,不時插入一些看似偏離主題的畫面:例如一些光芒四射的羅斯福歷史影像以及若干令人陶醉的家庭電影片段。根據采訪對象的面部表情,摩爾對出場者進行了細分——嗚咽啜泣、沾沾自喜、自命不凡、務實穩重型等。其中一部分人看上去頗為困惑,例如受摩爾之邀來解釋自由企業概念的演員兼作家華萊士·肖恩(Wallace Shawn);另一些則顯得犀利、友好、令人振奮或是發人深省——尤其是當一直做著滑稽鬼臉的摩爾停止對他們的干擾時。
事實上,當導演現身於「二戰」後密歇根州的弗林特(Flint)時,《資本主義》的故事才真正開始。生於1954年的摩爾扮演了一位在戰後晉升為中產階級的普通人。這場集體幻夢隨著越南戰爭的開始悄然瓦解,在20世紀70年代達到了所謂的高潮(以一臉嚴肅的卡特總統為標志),最終在被摩爾稱為「總統代言人」的里根治下徹底破滅:減稅政策、工會搜查以及隨之而來的家庭債務、罷工遊行。
這一切與1989年的處女作《羅傑和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摩爾試圖和作出大裁員決定的通用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羅傑·史密斯(RogerSmith)對話,卻是無果而終。這一次他將其中頗具象徵意義的精華部分融入了新的作品當中。當年的觀眾看到更年輕更瘦削的摩爾試圖走進大樓,對當權者說出真相卻被保安趕走,或許會淡淡一笑,因為實際上他是在騷擾一些必須履行職責的普通工作人員。然而,當摩爾在《資本主義》中再度採用了這一手法時,卻再也沒有人能夠發出笑聲。
在這部作品中,摩爾一如既往地對他人緊追不舍,但他並未將受訪者作為電影的道具,從而贏得了堅實的倫理基礎。一些更具震撼力的畫面來自其單刀直入的新聞采訪,受訪者多為深受僱主壓榨的人們,其中包括一位鰥夫,他的妻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公司列入了「死亡農民保險」(dead peasantinsurance)的名單,這個骯臟的手段在其死後讓老闆大賺一筆。即使死亡也不能讓你免於剝削——這一點對那些消息靈通人士來說不算什麼重磅炸彈,但仍能激起觀眾的義憤。
身處資本主義世界的人們應當如何自處?作為主流商業電影導演中最具社會意識的「頭號憤青」,摩爾並未提供任何實際的答案,這也正是此類電影的最大局限所在。和摩爾的大部分作品一樣,《資本主義》是一出裹著滑稽外殼的悲劇,其嚴肅內核與摩爾的娛樂精神卻相得益彰。這顯然不是一則馬克思式的資本主義故事,也必定不屬於當代美國資本主義的歷史,後者的全球化程度已遠遠超越了摩爾的視野。
這同樣不是一次富有號召力的政治呼籲,摩爾出人意料地表達了對當前社會體制變革的信心,他鼓勵人們為奧巴馬投票。然而,影片中最具鼓動性的台詞並非來自現任總統,而是來自羅斯福。1944年,前者描畫出的未來圖景給美國公民帶來了難以言喻的感動,如今卻令人不寒而慄:「飢餓和失業是獨裁統治的惡果。」這是一個光芒四射的時刻,不論是對羅斯福總統還是對導演本人來說。(譯自《紐約時報》)

❹ 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要科幻片哦,好久沒有看電影了

《2001太空漫遊》
《異形》
《銀翼殺手》
《第五元素》
《終結者》
《黑客帝國》
《少數派報告》
《人工智慧》
《侏羅紀公園》
《星球大戰》
《天地大沖撞》
《哥斯拉》
《獨立日》
《人猿星球》
《X戰警》
《蝙蝠俠》
《蜘蛛俠》
《綠巨人》
《生化危機》
《古墓麗影》
《風之谷》
《我,機器人》
《索拉力斯》
《大都會》
《阿基拉》
《攻殼機動隊》
《移魂都市》

.太空類的有《異形》1234,《星球大戰》及其前傳,《火星任務》,<星河戰隊>系列(不推薦第二部)。
深海的有《極度深寒》,《深淵》,<大白鯊>,<地心末日>.
動作科幻的有《黑客帝國》三部曲,《蜘蛛俠》1,2,《蜘蛛俠3》預計2007年5月上映,《超人歸來》,<終結者>系列。
另外科幻喜劇有《回到未來》三部曲,此外還有<後天>,<世界末日>,<天地大沖撞>,<獨立日>,<最終幻想>7和8,<地心末日>

1、E.T
E.T之所以是科幻電影里永恆的經典,是因為在「硬」科幻的世界裡,它獨樹一幟,在外星人這個題材上,給予了人們夢幻般的心理體驗。童貞、友誼、神秘現象、超能力,完美的組織在一起。月色中自行車飛到樹林上空的鏡頭,成為科幻迷心中不能磨滅的印象。

2、黑客帝國(第一部)
之所以不選擇三部曲,因為我個人覺得該片第一集已經是完美的故事結構。盡管後來的兩部在製作上更趨精良,思想上更加深刻,但是毫無疑問,作為一部商業電影,它被揉入了太多觀念,上升到哲學和宗教的角度,使得大多數觀眾對於主題和內涵的理解上都產生困難。
《黑客帝國》的成功,可以說是一個不能復制的產物。沃卓斯基兄弟在科幻電影上獨樹一幟的審美趣味和深刻見解都是難以逾越的高峰。准確的說,黑客帝國並不是一部單純的科幻電影,它是邏輯,是形而上學。

3、回到未來
由斯皮爾伯格擔任製作,羅伯特澤米斯基執導的《回到未來》三部曲讓人看到科幻電影作為娛樂電影的高峰。這段驚險和離奇的故事,充滿了嚴密和邏輯性和觀賞的趣味性,使得觀眾絕對不會後悔自己購買門票的錢。盡管這部科幻在內涵上缺乏深度,但是從商業片的角度來說實在是太成功的作品。談到科幻電影是無法繞過它的。

4、異形系列
除了星球大戰,沒有哪部科幻電影可以象異形一樣在系列片上取得如此成功。異形是典型的好萊塢作品,是英雄主義和恐怖血腥的混合沖劑。也很難想像有什麼外星生物能像異形一樣深入人心,異形及其衍生的其他影片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視覺的沖擊,還有對於小製作電影信心。

5、星球大戰系列
說科幻,星戰系列簡直可以是某些fans心目中不可企及的高峰。關於星戰的評述,已經有過太多,我只想補充一句,這部構思宏大的系列作品其實在觀念上太過陳舊了。與其說這是一部關於未來的科幻片,毋寧說這是一部另類的「饅頭」式的歷史片。

6、時間機器
這部曾經的票房毒葯,在我看來仍然是科幻影片中的極品之一。這是很難得的單一主題的科幻電影,整部影片的情節和發展都圍繞一個問題:為什麼人不能改變過去?盡管有人稱在深刻性上,影片和原著相比已經差了很多,但是對比很多影片,它已經做的非常之好。

7、獨立日
又是典型的好萊塢作品。外星人入侵、人類頑強的抵抗,陷落和最終的獨立,活脫脫的一部美國獨立戰爭的翻版,連影片中獨立日的時間都和美國的獨立日一樣:7月4日。
但是從觀影的角度,這又實在是一部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多條線索同時鋪陳,全景式的推進方式,精良的特技製作,看到該片的人相信都無話可說。

8、I ,Robot A.I 機器管家Bicentennial Man
這三部毫不相乾的電影被放在一起,是因為我覺得這三部影片是機器人系列的三部有相關性的作品。盡管他們的拍攝時間和製作都是相對獨立,主題上也都有很大差異的作品,卻分別象徵著機器人世界的必然發展模式。I,Robot是人工智慧的意識開始蘇醒的階段,它給出了一種方向,卻沒有給出結果。A.I以一個小男孩的視角,開始人工智慧生命在對於自我命運的追逐和消解過程,影片在最後給出了一個比較虛幻的、或者說仍然是悲劇性的完美結局。直到機器管家,人工智慧生命與自然人的生命的對立才得以真正解決。

三部作品拍攝手法和風格各異,但是在機器人題材上的深刻起卻如出一轍。有這三部影片,機器人類型的科幻電影想成功卻需要另闢新徑了。

9、金剛
這部新片被大部分影評家鑒定為最值得推薦的影片,並且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可,這不是一種偶然。作為一部翻拍了幾次的電影,想成功實在是非常困難,但金剛做到了。這個龐大的怪獸真的有這么大的吸引力嗎?以1933年的金剛為藍本的新版,除了在特技上達到更高的境界外,對於金剛這個怪獸的內心情感進行了完美的表現。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常常忘記了這是一部科幻片,而把它當作一部愛情片。如果你把這個大猩猩的形象換做一個野蠻的土著人,那就是一部非常容易理解的愛情悲劇。只是男主角變成了猩猩,這種愛情的悲劇性就更具深刻性和噱頭。

再推薦一些老片給你
《天地大磁撞》
《世界末日》
《怪獸格斯拉》
《X檔案》
《星艦戰將》
《黑洞表面》
《第五元素》
《黑衣人》
《奇跡》
《星際旅行》系列
《復制丈夫》
《12隻猴子》
《蝙蝠俠》系列
《攔截未來者》
《未來水世界》
《12:01》
《科學怪人》
《領航員》
《機械警察》系列
《侏羅紀公園》系列
《未來主宰者》
《終結者》系列
《火箭專家》
《全面回憶》
《深淵》
《機械英雄》
《天繭》系列
《內層空間》
《異形》系列
《霹靂五號》
《蒼蠅》
《回到未來》系列
《夢境》
《特朗》
《翌日》
《E.T.》
《銀翼殺手》
《逃出紐約》

❺ 找兩部電影名字,內容是說關於美國槍殺研究的,另一個是關於美國垃圾食物的,另外求推薦同類片子

你說的很含糊,只好猜一猜:
關於校園槍擊案的紀錄片:
科倫拜恩的保齡 Bowling for Columbine (2002)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7112/
關於垃圾食品的紀錄片:
食品公司 Food, Inc. (200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564499/

另外推薦以下紀錄片:
We Feed the World (200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274776/
漁業危機 The End of the Line (200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789572/
瓦解 Collapse (200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038374/
醫療內幕 Sicko (2007)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794367/
水之患 Trouble the Water (200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973451/
我們每日的麵包 Unser täglich Brot (200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957795/
人造風景 Manufactured Landscapes (2006)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858268/
天然的雨林 Crude (200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296807/
愚昧年代 The Age of Stupid (200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287613/
達爾文的惡夢 Darwin's Nightmare (2004)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24654/
塑料成癮 Addicted To Plastic (200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043745/
瓶裝水 Tapped (200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402171/
孟山都公司眼中的世界 A World According to Monsanto (2008)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163541/

❻ 跪求《醫療內幕(2007)》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邁克爾·摩爾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b8zsYg7U5jG2rgdUM-uYHw

提取碼: bbj2
《醫療內幕 Sicko》
導演: 邁克爾·摩爾
編劇: 邁克爾·摩爾
主演: 邁克爾·摩爾、Tucker Albrizzi、Tony Benn
類型: 劇情、紀錄片、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
上映日期: 2007-06-22
片長: 123 分鍾
又名: 健保真要命(台)、神經病人、醫保內幕
一向作風犀利的美國紀錄片導演邁克•摩爾(Michael Moore 飾)此次將矛頭對准美國引以為豪的醫療保險體制,他采訪了因無醫保飽受傷病折磨的美國民眾,揭露了美國醫療保健行業的黑幕,對美國負責葯品審批的食品和葯物管理局、負責監督醫療保健行業的國會議員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評。通過大量個案以及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甚至社會主義國家的對比,向觀者展示了所謂完善的美國醫療保健行業當前存在的種種弊端。
本片榮獲美國電影電視剪接師協會最佳紀錄片剪輯獎、2008北美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紀錄片獎、2007芝加哥電影評論協會獎最佳紀錄片獎、2007拉斯韋加斯電影評論組織獎最佳紀錄片獎、2008紐約電影評論圈獎最佳紀錄片獎等,並與導演之前兩部作品
《克倫拜恩的保齡》、
《華氏911》並稱為「高調三部曲」。


❼ 求 Sicko醫療內幕 中英雙字 電影。一定要中英雙字啊! 感謝!

科拜倫校園事件
科拜倫校園事件 暫沒
神經病

閱讀全文

與sicko電影主題內容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