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終結者2(未來戰士2)裡面有一句台詞:「再見,寶貝」。的英文是什麼
電影裡面的這句台詞是:
Hasta la vista, baby.
這句台詞中,Hasta la vista是西班牙語,中文是「再見」的意思。
發音在這里:
http://..com/question/30709620.html
② 影片《終結者》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給大家介紹該影片的主要三個人物角色。
1.終結者(阿諾·施瓦辛格 飾)一個從2029年返回1984年試圖殺死莎拉·康納的賽博格殺手,半機械半血肉的生物,外貌上與人類無異。
2.莎拉·康納(琳達·漢密爾頓 飾)終結者的目標,被終結者追殺。得知了自己和自己尚未出生的兒子的命運之後莎拉勇敢的面對現實,變得十分堅強,決心保護兒子平安成長拯救全人類。
?
終結者穿透汽車擋風玻璃的場景是用液壓活塞拍攝的,該裝置就放在施瓦辛格旁邊,甚至還被穿上了衣袖,在《終結者2》中,終結者與T-1000的打鬥中再次出現了同樣鏡頭。蘭斯·亨利克森(Lance Henriksen)曾是扮演終結者的最初人選,編導詹姆斯·卡梅隆早期設計的終結者草圖就與亨利克森很相似,因為最初的設計理念是終結者的形象很平常,在人群中一點不扎眼。後來亨利克森在片中扮演了瓦科維奇警官。
③ 終結者2是1991年出的!為什麼到最後那女主角說「邁克爾傑克遜」已經死了40年了!她是怎麼知道的!··
哈哈,LZ1991年施瓦辛格是機器人么0 0!~按照你的意思是1991年的40年前MJ還沒出生,再說。終結2的虛擬時間是什麼時候都不知道,作者只不過是確定在終結2的時候MJ一定死了~不就隨便說了~他還可以說毛澤東死了100年了~~
④ 終結者創世紀 中,老了的終結者看到男女主角在橋上被警察帶走時,說了句什麼話求英文。
他說:bite me!
⑤ 歐美明星
1993 年,美國健美界仍然為施瓦辛格是名健美運動員舉行了慶祝活動。
也就是在這一年,他獲得了本世紀最佳健美運動員稱號。
舉行慶祝活動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好萊塢俱樂部」的成立。在該俱樂部
里大家談論的話題都是電影,俱樂部的裝飾也大都是著名影片中出現的人工製品
(主要是三位董事長施瓦辛格、史泰龍、布魯斯·威利斯出演的影片)
1993 年,上述三人在成功地建起美國好萊塢俱樂部之後又一路風塵地來到了
英國,到達英國後,他們又建立了倫敦好萊塢俱樂部。施瓦辛格還不失時機地宣傳
他新開辟的這項事業。精明的施瓦辛格在輿論宣傳方面很內行。
回頭看一看,這些年來,他主演的每一部影片在上演前幾乎都是由他打頭陣進
行宣傳活動的。他比別的演員們更知道宣傳的重要性,他也比別的人從宣傳中得到
了更多的好處。因此,這一次的英國之行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宣傳時機。
他不顧多日勞累和疲乏,不遺餘力地進行宣傳活動:讓大眾接受他和他所關心的事。
伊文·雷特蒙可能這樣說過施瓦辛格,他說:
「施瓦辛格倒退到40 年代的古典影星當中去了,如果你願意返祖,為什麼不
一直退回去呢?」
到1993 年,曾經
到處沾花惹草的他還享受到了幸福的婚姻生活。不說別的,單這一點,好萊塢的許
多影星就望塵莫及,因為家庭生活不夠美滿幸福幾乎成了演藝界的通病。因此,好
萊塢的很多人都極想知道施瓦辛格家庭幸福的秘密所在。
那時候人們經常能看到施瓦辛格和妻子瑪麗婭、兩個女兒:3 歲的凱瑟琳·尤
妮斯和1 歲半的克里斯蒂娜·奧雷莉亞在公眾場合露面的情景,這至少說明了施瓦
辛格夫妻關系是融洽的,而且,我們從中還可以看出,這位巨星給他的孩子們創造
的童年生活要比他的父親蓋斯塔夫給他創造的童年生活要幸福得多。
1993 年對施瓦辛格來說,還有一個大事件,那就是《最後動作英雄》的上映。
這件事後來被許多人稱為施瓦辛格事件。
《最後動作英雄》這個片名本身就給影評家和明星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啟示。
對於這一切,不知道別人是否早以看到了,但是卻在施瓦辛格本人的預料之中
的。早在1992 年春,施瓦辛格就看到了這一切,因為那時候他就曾說過:
「這一連串的成功終有一天會結束,當然人們不禁要問:結束會是什麼樣子呢?
我不是那種對此過多考慮的人,現在我對家庭、工作、生活都感到萬分地滿意,還
求些什麼呢?」
有些喜歡散布謠言的專欄作家曾在文章中暗示說:
「還有最後一樣東西是施瓦辛格夢寐以求的,那就是從政。對施瓦辛格來說這
只能意味著一樣:總統的職位。」
施瓦辛格聽到此類捕風捉影的說法後,很快就否定了他有這樣的願望。
給大家的印象是,他似乎只滿足於鞏固他在電影界的最高地位。在與瑪麗婭結
婚之前往政治方面發展就已經在他的心目中不佔主要地位了。他們倆的結合不曾引
起過任何謠言(史泰龍幾次失敗的婚姻家喻戶曉,與他相比,施瓦辛格在這方面又
佔了優勢),那位總統的後裔也沒有將施瓦辛格引向仕途。
施瓦辛格與妻子瑪麗婭的政治觀點至今仍然相當對立,不過,這並不影響他與
妻子及肯迪尼家族的關系。肯尼迪一家從來不是把他看成外人,正如一位熟悉內情
的旁觀者所言:
「他的婚姻證明了『粗俗的人在大雅之堂也可以裝得溫文爾雅
同年,史泰龍准備開一個男士俱樂部,想讓施瓦辛格簽名支持。但是,施瓦辛
格沒有同意。史泰龍的這位同行和對手向他提醒說:
「最近婦女問題是個高度敏感的問題。開設一片純男士的天地,你就不怕冒犯
了全國上下每一位聰明的女性嗎?」
由此可見,施瓦辛格對事物的敏感程度遠遠地超過了另一個影壇上的天皇巨星
史泰龍。
施瓦辛格對事物的敏感程度在其他事情上也多次得到過驗證。
施瓦辛格有許多的崇拜者,有時候他到了某個地方,歡迎他的人群海嘯般此起
彼伏的場面有過,但是,也有人不歡迎他甚至罵他。施瓦辛格承認,曾經有個小孩
子迎上前來對他這樣罵道:
「蠢驢!」
他當時感到非常難堪,感到焦躁不安。我們從上述這件事上可以推測出,這個
罵他的小孩子至少看見過他演的《全面回憶》。因為那部電影的台詞中有這句罵人
的話。
如果施瓦辛格想驗證一下他演的電影在人們心目中產生的影響,大概沒有比這
更好的例證了。
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施瓦辛格非常精明。他開誠布公地承認當眾受到小孩子
的侮罵時,恰逢好萊塢電影界正在認真反思電影的未來前景。當時電影界的目光並
沒有太落在它對近年來充斥電影市場十分紅火的性、暴力暴露都很明顯的影片的追
蹤記錄上。當時電影界更注意的是這樣一種趨勢:即,也許可以從那些反映「家庭
觀念」的影片中賺取更多的錢。據說這類影片重視輪廊分明、風格朴實、毫不做作
的生活經歷,更重要的是這些電影在民意調查中可以得到PG-13 的評價(PG 指
的是適合一般觀眾觀看,但建議父母對兒童觀眾加以指導性的影片),從而打開評
論家庭的閘門。
那時候,好萊塢的每個電影製片廠都祈禱沃爾特·迪斯尼的靈魂降臨到自己身
上,從而激發起他們的製作靈感,因為這種道德觀念方面的趨勢是任何人都無力扭
轉的。而布希和丹·奎爾引起的政局不穩更對這一趨勢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這一堅守正派、正義的新潮流下,施瓦辛格當然處於一個極為有利的地位。
對像他這樣僅在80 年代所拍電影收入(毛收入)合計就超過10 億美元的影星來
說,無疑有能力迅速迎接這個挑戰。
據說當時施瓦辛格正忙著拍攝一部中標的名叫《朱恩與弗洛伊德》的喜劇片,
他扮演朱恩·達斯汀,霍夫曼扮演弗洛伊德。當有人來請他擔任另一部以喜劇人物
德得法官為題材的影片的主角時,施瓦辛格在給製片商的信中這樣寫道:
「請我當主角,影片絕對成功,否則只會失敗。」
我們從這件事中不難看出施瓦辛格那時是多麼的自信。
當時已講定撥給影片5000 多萬美元的預算,但幾個導演你推我搡遲遲不能投
拍,施瓦辛格最終只好把它撂到了一邊而去忙別的事了。
「《基督山伯爵》如果重拍,定是部出色的家庭娛樂片,可惜沒能拍成。
施瓦辛格曾經萬分遺憾地這樣說過。施瓦辛格把其原因歸結為口音上的過錯。
這里需要特別強調指出的是,這部影片中從來沒有妨礙巨星施瓦辛格從事他以前非
常渴望想做的工作。施瓦辛格曾有希望在一部名為《甜牙》的影片中扮演其中的牙
齒天使。如果這樣,該片也許就開拓了一個新領域,甚至有望獲獎。當時,羅恩·
安德伍德已簽約擔任了導演,但因大家懷疑劇本本身有缺點,就把拍攝工作又耽擱
了下來。就這樣七差八錯的,好幾部邀請施瓦辛格參演的有望投拍的影片都未能真
正投入拍攝。不久施瓦辛格就接下了影片《最後動作英雄》。
《最後動作英雄》這部影片的起點很低。
兩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贊克·佩恩和亞當·萊福學施瓦辛格的樣子寫了一部
成功的劇本,名為《野蠻之至》。劇中的主人公有一句口頭禪是「天大的錯誤」,
這個劇本在最後一次的改編中仍然保留了這句話。
佩恩和萊福把劇本拿去拍賣時,許多人認為很有希望,請來施瓦辛格拍攝該劇。
但按照好萊塢的傳統,劇本還需進一步改進。
沙恩·布萊克曾擔任過劇本《致命武器》、《最後一名童子軍》(布魯斯·威
利斯的作品,大眾對該劇本的評價可能太低)的改寫工作,他這次被召來改寫佩恩
和萊福的作品時,他決定與同事大衛·阿諾托合作。當時,阿諾托唯一出名的作品
是《福特·費爾萊恩歷險記》。這兩人被哥倫比亞公司花100 萬美金僱用。不過,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100 萬美金沒有白花。沙恩·布萊克和大衛·阿諾托最後寫出
的稿子比較令人信服。但是,施瓦辛格卻認為該稿仍需加工。他說:
「還需要繼續加工,只有精品的劇本才有可能拍出精品的影片。」
在施瓦辛格的強烈要求下,哥倫比亞公司又花廠100 萬美金請來了久經考驗的
電影劇本修改人威廉·戈爾德蒙。
威廉·戈爾德蒙答應再花一個月的時間修改布萊克和阿諾托改寫的劇本。
說到這里,也許有人不相信影片的劇本還需要經過這么多人的反復修改,可是,
事情的確如此,劇作家的原稿由打字機上打出來直接送到攝影棚的時代已經是一去
不復返了。
「好,這下應該是可以開拍了。」
這是施瓦辛格看了戈爾德蒙修改後的劇本的評價。很顯然,他對這一次的修改
很滿意。
「我很高興地看到,在這一稿中把前幾稿里有些含糊不清的幽默給刪掉了,此
外戈爾德蒙還把兩個主人公之間那種不可缺少的、會使彼此經濟上受益的親密感表
現了出來。」施瓦辛格說。
對哥倫比亞公司來說,只要施瓦辛格對劇本滿意了,就意味著他會出演這部電
影。施瓦辛格能出演這部電影就等於得到了電影界的最高獎賞。
「只要有這位大明星出演主角,一切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許多演藝界的人士當時都是持這樣的態度。
1991 年下半年剛剛走馬上任的影片廠主管馬克·坎頓就是持這種觀點的人士
之一。他上任伊始就把賭注壓在了施瓦辛格的身上。他說:
「從上任開始我就認識到製片廠的未來寄託在施瓦辛格這位被公認為最成功的
影星身上。」
拍攝《最後動作英雄》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力量的較量。拍攝工作的安排給了施
瓦辛格很大的支配權。這是他以往拍影片時從未有過的。
難怪施瓦辛格說,這是他第一次在拍片時感到如此徹底地輕松。合約上明確規
定了他對影片可以行使的權力,這份權力的報酬可不低:1500 萬美金外加100 %
的利潤。
「製片廠對我還算公平,他們也許覺得領銜主角對影片的各個方面都過問,給
他這樣的報酬也是合情合理的。我對影片的負責自然而然地包括考慮劇本、選派演
員、影片宣傳、生產影片中受人歡迎的小物品、電影的發行計劃等。」施瓦辛格說。
施瓦辛格有個大膽的、已經證實的信條,那就是要想取得進步就需從開始就擺
開大陣勢,不斷擴大發展,絕不回頭(這一信條在施瓦辛格的健美運動、拍電影、
家庭生活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1991 年,《最後動作英雄》就是在他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開拍了。哥倫比亞公
司信心十足。
這部新影片是90 年代中葉推出的,具有豐富的社會色彩。確定影片這一宗旨,
施瓦辛格和製片廠其他工作人員具有同樣的功勞。他們還明確規定,影片即使不避
免暴力,也應當用恰當的方式把它表現成一種無用、荒唐、邪惡的東西。劇組人員
確定這一宗旨並不是因為道德感的一時驅使,而是因為金錢,有錢能使鬼推磨。制
片廠發現PG 級的電影的票房收入可達1 億美元,比R 級電影(17 歲以下青少年
除有家長陪同不得觀看的電影)的收入要高三倍,坎頓讓大家放心,他說:
「沒有暴力鏡頭的家庭娛樂片有自己的優勢,好的動作片也未必就非得有槍殺
的場面不可。」
其實在幾代人之前的有些傑出的影片似乎就說明了這一點,坎頓是不是從這些
影片中頓悟的呢?
幾乎可以肯定,坎頓一直在注意斯蒂芬·斯匹爾伯格拍攝的《侏羅紀公園》。
《侏羅紀公園》將與施瓦辛格主演的《最後動作英雄》一片同時與觀眾見面,
而且肯定會讓大批的觀眾全家出動觀看。對斯匹爾伯格來說,也許最好的解決方法
是讓施瓦辛格簽約演《侏羅紀公園》,但這點做不到,因為在斯匹爾伯格導演的所
有電影里,角色和演員都不是特別有趣,施瓦辛格在這種總體安排中不可能有用武
之地。
與此同時,史泰龍正在三星公司演《絕頂雄風》(這部影片的名字與史泰龍當
時的處境很巧合,他自己的影星聲譽正岌岌可危。)。強弓之末的史泰龍想藉此再
次挽回自己正在下滑的聲譽,因此,當時的史泰龍無疑是十分的焦慮和擔心,因為
連他自己也拿不準《絕頂雄風》會是怎樣的一種命運。
施瓦辛格演技的高超之處在於他總是讓自己的性格溶入所拍的影片中。還有,
他總是找最好的作家、最好的劇本。但是,史泰龍一般不這么做,史泰龍有些屢犯
的過失是那些對電影各方面的了解更透徹的人無論如何不會犯的。
很顯然,這時候的施瓦辛格在電影方面已經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如果在1993
年與上述兩部影片的龍虎鬥中能夠再次取勝的話,足以使他一躍而出,成為同輩人
中最有影響的影星,他說:
「美國正在向反暴力的方向發展,我想國家已清楚地看出暴力影片對城市的惡
劣影響。」
施瓦辛格參拍的影片充斥著暴力、大毀滅、槍殺。他說出這樣的話聽上去似乎
在講大道理,但我們似乎找不出理由否定他講出的話既像出自一位生意人之口又像
出自一位才華橫溢的做現代社會調查的人之口。
《最後動作英雄》反映出的社會問題非常微妙,他使人們不禁對它所反映的社
會究竟持什麼樣的態度產生了新的爭論。影片的高明之處在於隨著立場的轉換它推
出暴力場面,只是為了使人們對暴力是否有必要產生疑問,從而嘲笑它。
使用景中景的手法可以使暴力行為著上去顯得異常遙遠。銀幕上出現的是另一
個銀幕裡面的暴力行為,足可以讓人拙劣地模仿,但其自身很明顯可能引起誤解。
施瓦辛格堅信像蘭博那樣實行殲滅的時代已經過去,時間會證明他的這一看法是否
只是追趕社會一時的潮流,但施瓦辛格反對製片商的建議:洋娃娃傑克·斯萊特必
須配備玩具機關槍、子彈。這只是個開始,隨著道德觀念的改變,人們對暴力行為
的看法也會改變,至於影片《最後動作英雄》,也許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施瓦辛格正
在著手改變自己努力形成和奠定的風格。
約翰·邁克蒂爾南曾順利、成功地編導了《食肉動物》,施瓦辛格對他的印象
很好,這次他又出任導演,手頭掌握著6000 萬美元的影片預算(有人說實際預算
達8000 萬美元,比較可靠)。當時,這位導演面臨的任務十分艱巨:八個星期供
拍片前的預備工作,5 個月攝制,10 個星期做善後工作。如此緊迫的時間,如果
換了其他能力稍差的導演,顯然是很難完成的。與過分緊迫的時間相比,《食肉動
物》劇本中大家公認的故事情節的死板就算不上是什麼難題了。
施瓦辛格一直希望與邁克蒂爾南再度合作,後者也抱同樣的想法。邁克蒂爾南
甚至津津有味地想像著新片在觀眾中可能產生的影響,他甚至像保
羅·弗霍伊文對《全面回憶》情節的錯綜復雜非常感興趣時那樣,翻來復去地
想:
「如果斯萊特不在銀幕上出現,它與影片中其它人物之間的關系是不存在的呢?
還是仍然存在?有許許多多的機械上的問題你不想提起,因為那樣會把這個童話故
事徹底毀了,得想方設法找出條路子:既能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又不至於有半道
上砸鍋的可能。」
《最後動作英雄》片始終籠罩在一種熱鬧的氣氛之中。例如,瑪麗婭初次拍片,
作為謝朗·斯通和羅伯特·帕特里克的佳賓(兩人都答應了施瓦辛格的請求,幫助
他開只有圈內人才懂的玩笑),健美冠軍讓·克勞德·戴蒙(表演的很成功,但不
大可能真正危及施瓦辛格的地位),還有薛威·蔡斯,還有丹尼·大衛特為貓配音。
英國劇壇的名演員瓊·普勞賴特難得被好萊塢請到與男主角搭檔,她這次搭檔的主
角比她以前與之合作的任何一位男演員似乎都年輕許多。
然而,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最後動作英雄》一片上映後,非常令人
失望,更別說與《侏羅紀公園》相抗衡了。
普勞賴特的演技一直為世人所敬仰,她在《最後動作英雄》中的表演幾乎算不
上最出色的一次;評論界認為施瓦辛格的黃金時代可能即將逝去,如果說他的表演
還沒有走下坡路的話,至少已經有了走下坡路這個苗頭。
從《最後動作英雄》這部影片中,我們會得出什麼樣的結論?
影片給人的感覺是外表異常花哨,內里卻無實際內容,機會主義者的故作姿態
在影片中比比皆是。這對施瓦辛格最忠實的崇拜者們無疑是一次耐心的考驗。
多年來我們對施瓦辛格表演的很多不足之處已非常地寬容,我們反駁那些貶低
他的人說:
「他的表演比那些對其不甚了解的人的想像要好的多。」
說這話的時候,我們無疑已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很早以前他為了能出演那
些對表現他健壯的體格有用的影片,放棄了所有可能獲奧斯卡獎的影片;我們也接
受了他那種敏銳的才智,正是這種才智使影片中極為暴力的鏡頭不顯得過於刺激;
我們也非常感謝他為我們的電影界,為我們的文化界真正做出的獨特的豐富的貢獻。
不過要真正理解《最後動作英雄》還不是那麼容易。因為這部影片確實把我們
對施瓦辛格的好印象幾乎都抹殺了。這一次,我們是在看我們信任的魔術師在變戲
法,我們不僅第一次看到魔術是怎麼變出來的,而且也不得不承認這次的把戲失敗
了。
劇本《最後動作英雄》寫得很有知識性,很成功,講的是一個長著雀斑、名字
叫丹尼的男孩的故事。丹尼很聰明,常有些小煩惱,他的家庭屬單親家庭,在家裡
他一直想做個好孩子,他對執拗的老尼克以前開的那家電影院十分著迷,那座電影
院現在早已破爛不堪,不對外放電影了。尼克只給一位觀眾放電影,那位觀眾就是
丹尼,放映的也只是傑尼·斯萊特的影片(施瓦辛格主演),丹尼絕對相信傑尼·
斯萊特的能力。
尼克給丹尼一張具有魔力的票,這張票以前歸哈里·霍迪尼所有。藉助這張票
的神力,丹尼穿過銀幕,和影片中的傑克斯萊特一起去冒險。
邀游在傑克主宰的神奇世界裡,影片中的丹尼眼界開闊了。當他和傑克一起從
傑克的影片中跳出來時,已長大成人的丹尼才認識到銀幕上的生活和現實生活大不
相同。他發現暴力在影片中很有意思,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是百害而無一利,只會是
殺人,是傷害,只會讓人非常不安,在生活中必須考慮到他人。回到現實生活中後,
傑克逐漸認識到現實比他在電影里的生活要好得多、要親切的多,慢慢地他變成了
一個好人。影片試圖通過施瓦辛格的表演,展現主人公這一神奇的魔力轉變,不曾
想到卻是施瓦辛格自己成了觀眾譴責的對象。
即使是觀察力不太敏銳的觀眾也可以看出這部影片實際上是製片人在竭力宣揚
自己的觀點,兩者兼得。製片人採用的方法很高明,可惜沒有絲毫藝術性,他們把
暴力鏡頭放在影片中。通過這一處理,殺人、故意的損害既可以表現出來,又可以
用荒誕的城中城的借口加以推脫(影片中的暴力鏡頭並不少,那個醜陋恐怖的兇手
和那個討厭的裝怪臉的丹尼貫穿於整個影片)。
當施瓦辛格與那個毀滅一切的終結者類似的面目出現時,我們仍然可以看出他
是施瓦辛格,只是假裝了傑克·斯萊特而已,他這樣做只是讓大家看到影片是在說
自己的故事;他正准備去參加傑克新影片的拍攝工作,被瑪麗婭·史利弗勸說放棄
了,轉而去張羅創辦好萊塢俱樂部的事。
該影片中如果在劇本改寫、選派演員、導演演技上事先有個明確的指導思想,
所採用的方法或許也能成功,很可惜影片想要表達的幽默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
此只能以失敗而告終。施瓦辛格在影片中常說的那句「天大的錯誤」用在他所拍的
影片上可謂恰當,彷彿這部影片的失敗是他事先預料到的。
瓊·普勞賴特在影片開始時對勞倫斯·奧利弗介紹《哈姆雷特》時的樣子簡直
是硬充滑稽,令觀眾哭笑不得(對知道她是奧利弗的前妻的人來說,她的那種只有
圈內人能懂的玩笑顯得索然無味),那個會放屁的死屍雖然在影片中設計得最好的
鏡頭中出現,但也沒能起到娛樂的效果。
查爾斯·戴恩斯扮演的那個惡棍收集了一堆設計者的玻璃眼睛,但是他充其量
只抵得上詹姆斯布恩德拍攝的鋪張華麗的鏡頭中剪下的邊角料,因為他那種可惡的
形象觀眾見得大多,已經到了見怪不怪的地步。當我們看到《綠野仙蹤》的格調與
暴力充斥的電影相沖突時(在觀眾們熟悉施瓦辛格時,這類的影片就敲響了施瓦辛
格影視生涯的喪鍾),我們就不由地將該角色與他和傑克·斯萊特生活的電影世界
里的角色聯系在一起。影片中紅拖鞋這一安排,因為魔力失效也沒達到預期的效果。
當丹尼從現實世界進入神奇的電影世界時(這一進入竟改變了他的生活),觀眾看
到銀幕上只剩下一片空白,我們不能不再一次遺憾地說:
「這是《最後動作英雄》一片的又一敗筆。」
電影的獨特優勢和特點就是它能滿足人們的視覺要求,這一點,無論是在電影
產生之前的小說作品,還是在電影產生之後的電視文學作品,或者其它別的文學樣
式都是不能與它相抗衡的。但是,《最後動作英雄》一片在這一點上顯然未盡這種
應盡的責任和優勢。不用說,本來就對該片十分不滿的人們又突然看到了這么一處
空白時,他們的心情可能會變的更糟。也許就在他看到空白的這一刻,影片的真實
性、影響力一下子又大大地削弱了。這一敗筆無疑進一步說明了拍這部電影的人對
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影片的不足之處還不僅僅就上面這些,
大團圓的結局也很可笑,不能不令觀眾認真地去思考影片是否真的想要表達其反暴
力的主題。最後一點就是影片想在幾個地方表現其高出其它影片的高明之處,可惜
卻都沒能成功。比如伊恩·麥克倫(在美麗的浮雕貝殼中)突破第七道封鎖,警告
人們死亡即將來臨等。影片企圖通過自己的內容闡述一些大道理,這樣做就把影片
本身以及觀眾們生活的現實世界看得過於簡單了。
在這里,我們不得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施瓦辛格走上影壇後,不遺餘力地奠
定自己賴以生計的表演風格和給自己爭得一個好的名聲。然而,在《最後動作英雄
》這部影片中他卻輕率地貶低了自己,不知道這位從10 歲起就苦苦奮斗的奧地利
人的後裔意識到這一點沒有。
影片《最後動作英雄》映前的宣傳也很失敗,幾乎一律都是沉悶無趣的介紹,
不能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關於這部影片的失敗之處我們就不一一細講了。在這里
我們應該引用一句中國話:沒有不散的宴席。
每個人不可能永遠都是成功者。施瓦辛格在似乎永無止境的成功之後,也不可
避免地開始走下坡路了,關於這一點他本人在拍《最後動作英雄》之前幾乎還不曾
意識到。可是不久,當他發現自己因為拍的片子如此失敗,而同時上映的《侏羅紀
公園》又是如此轟動時,毫無思想准備的他突然感到無地自容。這位影壇霸主感到
有失身份和面子,甚至有一種末日來臨的感覺。
在面臨著失去自己在電影界苦心經營的地位之時,昔日不可戰勝的施瓦辛格、
冠軍施瓦辛格,就像一隻恐龍,開始逐漸地從電影歷史上消失。與恐龍不同的是,
他在消失之前似乎還要明確地告訴正直的美國公民:應該達到怎樣的道德標准。我
們說這話不是隨意臆造的,而是有確實根據的。
在《最後動作英雄》一片中,傑克預言說:
「丹尼的生活中最大的希望可能就是和他的第一個妻子離婚。
這樣的世界可能就是今天的美國人生活的世界。施瓦辛格要他們在這樣的生活
中達到他為他們指出的道德標准。
傑克還對丹尼說過一句令人信服的話,他說:
「世界是你自己創造的。」
這句話中蘊含的道理也許並不深奧,也許會讓觀眾們感到施瓦辛格把他們的智
力估計得過低。在這里,我們不得不提醒施瓦辛格一句:
「在你想改變自己事業的方向時,應該信任自己的影迷們。」
要知道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那些影迷們造就了巨星施瓦辛格的。成了巨星的施
瓦辛格更應該通過克制的陳述、機智、真情實感發揮自己的技藝,而不應該採用虛
偽的花哨的柔情,讓觀眾去忍受。
盡管如此,在我們決定不再談論該片時,我們心中不免還是疑惑:該片也許是
施瓦辛格演得最好的一部電影,只是其價值沒有被觀眾發現。也許那個別的什麼都
不要,只要「領著一隻猴子、拿根棍子走遍世界」的男孩,才是笑在最後、笑得最
好的人,如果我們真的見到最後一個了不起的動作英雄,我們也許會發現還是施瓦
辛格最好。我們不能在施瓦辛格事業里程的某一點上過於強調,他在好萊塢電影界
所處的格外引人注目的地位是因為他能夠不斷地學習和提高。
影片《最後動作英雄》事先就打算一定要讓觀眾們看到一點現實世界的苦痛,
也許它最終會鞏固施瓦辛格作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偶像地位,也許施瓦辛格會讓我們
重新認識自己。不管怎樣說,昔日的那個影壇巨星施瓦辛格改變了自己在觀眾心目
中的動作英雄形象。施瓦辛格現在似乎要下決心樹立起自己新的形象,步入某個未
知的領域。這對於一個希望自己成為耶穌基督式人物的人來說,塑造一個全新形象
是很有可能的。
⑥ 終結者創世紀中一男主角對小男孩講的一句話
這是原話 小凱爾是小孩 凱爾是男主角 但是終結者5的男主角我感覺應該是施瓦辛格 小凱爾:我喜歡她。 大凱爾:我也喜歡她。大凱爾: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怪,但我需要你記住一點東西,一條消息 。小凱爾:要我告訴誰? 大凱爾:你自己 ,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自己 你准備好了嗎? 小凱爾點了點頭 大凱爾:消息是 記住創世紀就是天網。
⑦ 最經典的一句話
例如:
馮小剛的《天下無賊》中製造出不少有趣的台詞,其中一些甚至已經開始在社會上流傳開來。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聽聽「賊們」怎麼說?
「這次出來一是鍛煉隊伍,二是考察新人,在這里我特別要表揚兩個同志,小葉和四眼。他們不僅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前輩。」
———葛優扮演的「賊頭」黎叔在教訓幾個手下。
點評:集體出行時,拿此話來調侃,別人沒准兒會高看你一眼。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
———「賊頭」黎叔高瞻遠矚地告訴副手要注意考察新人。
點評:用此話表揚你身邊的人,他會樂暈。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賊頭」黎叔說手下不聽話。
點評:當頭的多了一句抒情用語。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賊頭」黎叔在嘆息無法把看中的王薄收入麾下。
點評:此話以後必將超級流行,只要是誰拒絕了你的好意,你都可以端出此話感慨一番。
「有組織,無紀律。」
———「賊頭」黎叔在感嘆手下「四眼」不聽他的話,擅自「打獵」。
點評:為喜歡批評下屬的頭頭兒節省唾液的實用佳句。
「IP、IC、IQ卡,通通告訴我密碼。」
———兩搶劫犯搶劫時,范偉扮演的胖劫犯的「口頭禪」。
點評:別在銀行里大聲喊這話,可能會有麻煩。
「我先劫個色。」
———兩搶劫犯搶劫時,范偉扮演的胖劫犯見到一美女後興奮不已。
點評:用它來恭維女孩,她表面上會說你壞,心裡沒准樂開花。
「沒(念mo)辦法呀。」
———劉德華扮演的「賊公」王薄竟然用河北方言拉近與傻根的距離,以求騙得他的信任。
點評:最值得活學活用的句子。
「我又不是成龍,有一百條命。」
———王薄在火車頂的激戰中不慎滑落,求救時的話。
點評:拒絕別人的又一絕佳理由。
「誰是賊,是賊給我站出來,你看沒有人站出來,這里沒有賊。」
———傻根在火車站大喊,然後告訴同伴隨身攜帶6萬元很安全。
點評:論幽默效果,此話比「沒來的請舉手」差遠了。
黎叔: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最煩你們這些打劫的了,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這次出來,一是鍛煉隊伍,二是發現新人。」 (黎叔帶的隊伍名為:淘寶團!)
「我在道兒上混時你還是三好學生呢!!!」
「丫兒,跟梨叔這兒狸貓換太子. 黎叔看的起你才跟你玩!!」
一個女里女氣的男劫匪(馮遠征)翹著蘭花指說:「不許笑,嚴肅點,嚴肅點,我們在打劫呢~」
「IC.IP.IQ卡,通通告訴我密碼 」
」是你讓我摸的噢「
華仔駛著騙來的寶馬問門口保安:開好車就是好人嗎?
傻根揣著六萬塊在火車站喊:你們誰是賊啊 ?!
給我站出來!
胖劫匪:大~大~大~哥~~等等,我先劫~劫個色!!!
劉德華:是這么瘸的嗎?是這么瘸的嗎?
黎叔:腳再拖點兒地!
他憑什麼不設防啊?他憑什麼不能受到傷害?憑什麼?是因為他單純啊?他傻?你為什麼要讓他傻到底?生活要求他必須要聰明起來。作為一個人,你不讓他知道生活的真相,那就是欺騙。什麼叫大惡?欺騙就是大惡。
四眼,黎對你沒偏見,最多也是恨鐵不成鋼~
這里有更多經典對白:
http://www.avl.com.cn/movie/zhuanti/i/z51.html
⑧ 為什麼終結者2會有西班牙語
西班牙語是一名西班牙小男孩教給施瓦辛格的話。
終結者2中小男孩教施瓦辛格說的那句西班牙語意為再見,西班牙語更加能表現出主人公的情緒。
電影《終結者2》講述了機器人T—800從未來回到90年代保護長大後會成為反抗軍領袖的約翰.康納和其母親並與追殺他們兩人的液態金屬機器人T—1000展開搏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