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歌劇院魅影的主要內容
您好!
本片描述十九世紀發生在法國巴黎歌劇院的愛情故事。時值1870年,在歌劇院的地下深處,傳說住著一名相貌醜陋、戴著面具、卻學識淵博的音樂天才,多年來他神出鬼沒,躲避世人驚懼鄙夷的目光,被眾人稱之為「魅影」(傑拉德·巴特勒飾)。他動輒以鬼魅之姿製造各種紛亂,趕走他討厭的歌手,甚至干涉歌劇院的主角人選和劇碼安排。
幼年喪父的小克莉絲汀·戴伊被吉理夫人帶到歌劇院接受舞蹈訓練,成為一名芭蕾舞女。當深夜無法入睡時,小克莉絲汀總期盼父親向她許諾過的音樂天使會出現。同情她的孤獨,魅影假扮音樂天使,隔著牆對她說話,安慰她幼小的心靈,並教她歌唱的技巧。就這樣九年過去了,年輕貌美的克莉絲汀(艾米·羅薩姆飾)在魅影的幫助下憑借美妙的歌喉一夜成名。然而,最初發自於精神層面的音樂之愛,卻逐漸轉化成為強烈的佔有欲。走火入魔的魅影更以實際行動,把所有妨礙克莉絲汀歌唱事業的人一一除掉。
在演出歌劇《啞仆》時,魅影指示要讓克莉絲汀飾演主角,而讓卡洛塔飾演僕人。可是劇院並沒有遵從。演出時,魅影讓卡洛塔失聲,無法繼續演出,而在演出芭蕾舞時,他又弔死了機械師約翰尼·布蓋,並把他的屍體扔到舞台上。克莉絲汀和勞爾跑到劇院屋頂定情,卻被魅影發現……
勞爾和克莉絲汀秘密訂婚,魅影突然現身於歌劇院的化裝舞會,強迫歌劇院演出他親手譜作的歌劇《唐璜》,並指名由克莉絲汀擔任女主角。心煩意亂的克莉絲汀,半夜奔至父親墳前哭訴,魅影卻意外的出現在墓園,勞爾也追了上來,與魅影拼劍,魅影憤怒的要與克莉絲汀和勞爾宣戰。
在《唐璜》首演當晚,歌劇院四周布滿警察,不料魅影竟然殺死男主角,親身改扮上場,與克莉絲汀演對手戲。在戲演到最高潮時,克莉絲汀當眾扯下他的面具,魅影啟動機關將歌劇院的吊燈墜落,劇院付之一炬。還將克莉絲汀擄至他的地下密室。勞爾追蹤至地下,和魅影展開對決,卻被他用繩索勒住,魅影藉此要脅克莉絲汀答應求婚。
為了保護愛人勞爾,克莉絲汀毅然傾身,狠狠吻著魅影那張彷彿被地獄詛咒的臉。至此,這場愛情的勝負已定。絕望的魅影送走緊緊相擁的這對戀人,在警察和群眾闖入地下密室前,悄然隱去,只留下一張似笑非笑的凄涼面具……
1919年巴黎,年邁的勞爾坐著輪椅到破舊不堪的歌劇院里參加拍賣。在拍賣會上遇到了同樣年邁的吉理夫人的女兒,勞爾拍到了一個身穿波斯袍子敲著鐃鈸的玩具猴的音樂盒,並把音樂盒帶到了克莉絲汀的墓前。卻發現克莉絲汀的墓前還有一支綁有墨綠色絲帶的玫瑰花... ...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到您,也歡迎登陸中票在線官網查詢你喜歡明星的演出資訊:http://www.chinaticket.com :)
❷ 世界盃主題曲 1986
《別樣的英雄》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官方紀錄片《英雄》完整地記錄了這屆驚心動魄的賽事,特別是馬拉多納率領阿根廷隊奪冠的輝煌歷程,並用「英雄」來贊美馬拉多納這位偉大的球星。在影片的結尾的英文歌曲《A Special Kind Of Hero》(別樣英雄),它也作為1986年世界盃的主題歌被記入了史冊。
部分歌詞介紹:
A Special Kind Of Hero(別樣的英雄)
Living for a very special sign(為一個特殊的標志而活)
Telling of a very special time(描述一段非凡的時刻)
Living just a chance to stay the play(為有機會比賽而活)
In a very different kind of game(在這與眾不同的比賽中)
Just one chance to be held on high(贏的機會只有一次)
Or beat countdown(亦或敗北)
(2)安德魯韋伯電影主題曲擴展閱讀:
歌曲演唱者介紹
《別樣的英雄》由斯黛芬妮·勞倫斯演唱,Stephanie Lawrence出生於英國的音樂家庭,父母從事音樂和舞蹈。她因在倫敦一些最著名的音樂劇中出演而知名。16歲登上舞台後,不久去百老匯發展,也在電影和電視中客串角色。
斯黛芬妮·勞倫斯自1981年接任安德魯韋伯的名劇《埃薇塔》起,她陸續出演了《瑪莉蓮》、《星光快車》、《貓》的主角。1993年因主演《熱血兄弟》而獲得托尼獎提名,她曾出演電影版的《歌劇院魅影》。2000年11月4日在倫敦寓所過世,享年50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別樣的英雄
❸ 安德魯韋伯的音樂劇,有哪些被改編成電影的,除了《貝隆夫人》《歌劇魅影》
LS又一個LM也是韋伯寫得。。。。
改成電影的有萬世巨星(1972年一版2000年一版),貓(1998),約瑟夫的神奇綵衣(1999)歌劇魅影(2004),真愛不死(2011)
❹ 莎拉布萊曼有哪些著名歌曲
《LA lune》(我的月亮)夾雜了很多金屬樂,其實《la luna》(月光女神)中的音樂都很好。
《harem》(一千零一夜)讓人想起古埃及的星光。
《IT』S a wonderful world》似乎描繪了碧藍天空之下的美好生活。
《The war is over》溫馨的唱出了渴望世界和平的心願。
《Stranger in papadise》如同教堂的聖歌。
《Winter in july》比較歡快。
《A whiter shade of pate》是典型的巴洛克音樂,是我的最愛哈~~
《la califfa》和《Here with me 》風格比較相近,舒緩有點贊歌的味道,只不過前者更悲傷一些。
還有《伊甸園》《劇院魅影》系列都很棒。其實她的代表作品網上很少。
❺ 求幾首英文好聽的歌
1、that's why you go away--meachael learns to rock
2、without you--mariahcarey,不過,AIR SUPPLY的版本更好聽;
3、Mystical Machine Gun--Kula Shaker,有點亞洲風格;
4、the day you went away--M2M,迪廳DJ最愛;
5、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Krauss,11項格萊美獎項得主,聲音猶如天籟;
6、god is a girl--groove coverage,這個樂隊2007年大熱,她們的其它幾首歌(can't get over you、7 years and 50 days等)質素都幾好,不妨都下;
7、Everything i do--bryan adams經典中的經典;
8、big big world--Emilia,瑞典史上最出色的流行英文歌手;
9、sunny came home--Shawn Colvin,1998年格萊美大獎獲獎作品;
10、stuck in my heart--C21,有點類似後街男孩的風格,旋律很好;
11、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Elton,老牌英國流行歌王;
12、careless whisper--wham,以前聽過梅艷芳翻唱的,後來聽了原版才知道地溝油和花生油的區別;
13、hotel california--Eagles,老鷹樂隊這段經典的SOLO讓許多少年迷上了吉他;
14、When you believe--Whitney Houston & Mariah Carey,呵呵,這首歌只有她們才做得到,當年王菲和那英合作《相約98》,唉,你知道小姐和丫鬟的差距啦;
15、As long as you love me--後街男孩,憂傷的旋律,安德魯韋伯的風格;
16、Promise me--Beverly carven,這種大氣不是高喊《亞洲熊瘋》能比的;
17、Promises don't come easy--caron nightingale,當年美國少婦點播率前三;
18、Don't cry--Guns & Roses,當年迷上搖滾,Guns & Roses是我老師;
19、I Swear--Kenny Rogers,西餐廳經常放來做BGM;
20、When a mam loves a womam--Michael Bolton,看來叫邁克的歌星不少啊;
21、Another Day In Paradise--Phil Collins,當年賣給我歌碟的小販真是粗製濫造,把Phil Collins居然印成Bill Clinton,讓我一怔,難怪柯林頓能當總統,歌唱的那是一個好啊;
22、Unchained Melody--Air Supply,這個樂隊沒得說的,縱橫美國流行樂壇30年,建議你把Greatest Hits Live: Now & Forever這個專輯全部下下來,首首都是經典(裡面All Out Of Love等等我個人認為絕對排前10位,當年他們在北京開演唱會,我們哥倆打飛的去看,回來後吃了一個月的泡麵);
23、Desperado --The Eagles,當年張國榮翻唱後居然拿了當年十大勁歌金曲,香港人的英文水準令人懷疑啊,難道原版沒人聽過嗎?如果聽了原版,你會明白東施效顰是神馬啦;
24、No matter what--Boyzone,當年一代巨匠Andrew Lloyd Webber親自操刀為他們寫的歌,呵呵,就沖著安德魯韋伯就值回票價了;
25、Andrew Lloyd Webber寫的歌,很多人都唱過,看你個人愛好了,比較經典的當然是Sarah Brightman演繹的,好歌有N多首,列舉一下
(1)Amigos Para Siempre (92年奧運會閉幕曲,Sarah Brightman With Andrea Bacilli)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Madonna的版本比莎拉更好)
(2)Love Changes Everything
(3)Memory
(4)Another Suitcase In Another Hall
(5)Half A Moment
(6)With One Look;
26、《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劇魅影)》裡面選曲,也是Andrew Lloyd Webber的作品
(1)All I Ask Of You
(2)Down Once More
(3)Masquerade
(4)The Music of the Night、
(5)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這個是主題曲
(6)Why Have You Brought Me Here
這個系列建議你找一下在百老匯演出的版本,不要去聽Sarah Brightman 唱的,完全不是一個味,我第一次看音樂劇就是在百老匯,看的就是《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劇魅影)》,一出場,男主角那一聲「Christin」,頓時讓我覺得時光在倒流,而且舞台、燈光之奇詭華麗讓我真正感受到東西方文明的巨大差別,是差別,不是差距,不是你燒多少錢都可以堆出來的,而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文化理解。
27、imagine--john lennon,披頭士老大的歌,不做多解釋;
28、heal the world--meachael kjackson,歌霸的扛鼎之作,普世情懷;
29、Because you loved me--Celine Dion,Celine Dion的聲線,就算阿凡達都要向她致敬;
30、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藤田惠美,呵呵,結尾用個日本人唱的英文歌收官,很奇怪吧,可是,真的好聽,有點小感傷,當年把我們班上的小女孩聽的個個眼淚汪汪。
呵呵,手累了,還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好歌,不一一列舉了,另外,說明一下,小弟不是專業DJ和娛評人士,純屬個人愛好、推薦。
❻ 知道這是什麼歌名嗎
這是一首法文歌曲 我的名字是伊蓮
ps:順帶復上歌評和歌詞 中文+法文
謝謝喜歡這首歌 我也很喜歡
一首法國歌------我的名字是伊蓮
法國人對藝術的期許,是舉世有目共睹的,法語歌曲在近年大放異彩,尤其是法語流行歌曲第一代言人Helene(伊蓮)清純健康的外型,低沈浪漫的嗓音,不僅風靡了整個歐洲大陸,從巴黎到東京,從台灣、香港到中國,也彌漫在一股(伊蓮)旋風里。「伊蓮」是法國音樂界近25年來炙手可熱的代名詞,法語歌曲代言者。她低沈浪漫的嗓音配合法文的咬字嚼音, 體驗超乎想像的音樂美感。
法國連續25周冠軍單曲—《我的名字是伊蓮》, 伊蓮在法國當地的地位,如同我們聽見「鄧麗君」般,其歌詞中帶有法式生活哲學以及民謠式曲風營造出歌曲的耐聽性。
我第一次聽到依蓮(Helene)是在某個夜晚,那時正微微有些睡意,而依蓮的聲音如同清風,拂過水面,把心情推起漣漪。法國音樂是獨特的,在其他歐洲國家繁盛著激越旋律的時候,法國人依舊唱他們的情歌,依蓮則是其中的佼佼者。依蓮的演唱沒有痕跡,自然輕松,朦朧中見到笑容,如微紫的黎明之雲。該曲節奏感潤澤而明快,深情雋永,想一下你深愛的人在你枕邊對你絮語,若有若無的聲音隨著她的氣息觸摸你的頭發你的眼睛……被帶離塵世的是你沉重的心,你的魂魄飄散,再沒有愛不可承受的重量,無須再有害怕。
主唱者伊蓮·佩姬介紹
藉《艾薇塔》紅透半邊天的英國音樂劇第一夫人,音樂劇舞台有史以來最優秀首席女伶之一,精湛歌藝演繹上世紀經久不衰之深情戀曲。 享譽倫敦舞台界將近三十年的伊蓮佩吉,堪稱當代英國首席音樂劇紅伶,雖然莎拉布萊曼在國際唱片界知名度較高,但不論從資歷,或者參加戲劇演出的經驗,莎拉布萊曼跟伊蓮佩吉比較起來,只能算是晚輩,真正的(首席紅伶),仍然是伊蓮佩吉。 1978年六月,伊蓮佩吉獲得作詞大師提姆萊斯(Tim Rice)的賞識,出任他與安德魯韋伯兩人合作的最新作品,描述40年代阿根廷和一夫人伊娃庇隆故事的音樂劇(艾薇塔)(Evita)女主角,這出戲在倫敦推出,伊蓮佩吉精湛的演技與歌喉,立刻造成了轟動,使她一夜成名,並且奪得了許多項大獎的肯定。伊蓮佩吉在倫敦的舞台上,前扣演了二十個(艾薇塔)。結束(艾薇塔)的演出後,伊蓮佩吉暫別音樂劇舞台,轉往唱片界發展,嘗試進軍澈載歌壇。成為英國(首席紅伶)的伊蓮佩吉,先後推出過十多張個人專輯,共中甚至還包括一張翻唱搖滾傳奇(皇後)樂團(Queen)不配經典的專輯,令人驚奇。她在1989年重返音樂劇舞台後,兩度入圍奧利佛獎,由她所演唱的音樂劇《貓》插曲「MEMORY」更是成為了經久不衰,廣為傳唱的名曲。1995年,英國女王國為伊蓮佩吉多年來在音樂劇的傑出貢獻,而頒贈給地英國公民最高榮譽的(Order of British Empire)大獎。伊蓮佩吉絕對稱得上是音樂劇舞台有史以來最優秀的首席女伶之一。 在這張《伊蓮佩吉之情歌經典》精選輯里,伊蓮佩吉用她韻味獨到的圓潤歌喉以及日臻完美的精湛唱功,重新演繹了上個世紀50-70年代流傳至今的多首經典情歌,例如電影《卡薩布蘭卡》的插曲「As Time Goes By」,「I Only Have Eyes On You」「Smoke Gets In Your Eyes」「Mad About The Boy」等等,這些原本就迷人的深情戀曲,在伊蓮佩吉的歌聲中更散發出讓人難以抗拒的魅力。曲目 01.from a distance 從遠方 02.as time goes by 時間流逝 03.feeling good 感覺良好 04.mad about the boy 痴迷 05.they say it's wonderfull/i got lost in his arms 美好 06.with every breath i take 每一次呼吸 07.kismet suite:stranger in paradise/he's in love/this is my beloved 他戀愛了 08.smoke gets in your eyes 迷霧入你眼 09.i only have eyes for you 我眼中只有你 10.love can do that 愛可以做到 11.if i love you 如果我愛你 12.only the very best 只要最好 13.oxygen 氧氣 14.heart don't change my mind 心意已決
我的名字叫伊蓮
Je m\'appelle Hélène -- Hélène Roller
伊蓮娜
我叫伊蓮娜
一個很普通的女孩
伊蓮娜
我也有快樂和悲傷
有喜怒哀樂的生活
我只想找到簡單的愛情
屬於我的愛情
伊蓮娜
我盼望夜裡詩歌和美夢的陪伴
那樣我會別無所求
每星期報紙上都會有我的照片
你卻從沒留意
只剩下我一顆破碎的心
和偷偷的哭泣
每天在電視里
你都微笑著輕唱歌曲
我只有更難受的心
和更深的哭泣
我的悲傷終會埋藏於記憶深處
只要我找到簡單的愛情
屬於我的愛情
Je m』appelle Hélène
Hélène Rollès
Hélène
Je m』appelle Hélène
Je suis une fille
Comme les autres
Hélène
J』ai mes joies mes peines
Elles font ma vie
Comme la votre
Je voudrais trouver l』amour
Simplement trouver l』amour
Hélène
Si mes nuits sont pleines
De rêves de poémesJe n』ai rien d』autre
Et même
Si j』ai ma photo Dans tous les journaux Chaque semaine
Personne Ne m』attend le soir
Quand je rentre tard
Personne ne fait battre mon coeur
Lorsque s』eteignent les projecteurs
Et même
Quand à la télè Vous me regardez
Sourire et chanter
Personne Ne m』attend le soir
Quand je rentre tard
Personne ne fait battre mon coeur
Lorsque s』eteignent les projecteurs
Hélène
Et toutes mes peines
Trouveront l』oubli Un jour ou l』autre
Quand je trouverai l』amour
Quand je trouverai l』amour
Quand je trouverai l』amour
Quand je trouverai l』amour
❼ 歌劇魅影的原版音樂
最先的音樂劇版,好像是86年的,就是莎拉布萊曼唱的。04年的是後來電影版的。個人以為,現場音樂劇版的,莎拉布萊曼唱的是最好的。因為這本來就是莎拉布萊曼前夫安德魯韋伯根據莎拉布萊曼的音域製作的。
❽ 請問:有人可以提供安德魯韋伯的有關簡介的網頁嗎 P。S:還有他其中的兩部作品的介紹
http://ent.sina.com.cn/h/2003-04-01/1346141488.html
你去看看吧。
安德魯-韋伯生平簡史
韋伯經典音樂劇:《貓》、《艾薇塔》、《歌劇院魅影》、《巨星耶穌基督》
安德魯-洛依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國著名音樂劇作曲家。
1948年3月22日出生於英國倫敦一個皇家音樂學院的教授和鋼琴教師之家,就讀於馬格德林學院,就讀期間曾與詞作者蒂姆-萊斯合寫了《我們的樣子》。喜歡辛德米斯(Hindemi th)、里格弟(Ligeti)與潘德雷基enderecki)等現代作曲家的作品。
1967年他與萊斯合寫《約瑟夫和神奇綵衣》,1968年在倫敦的學校上演,後又在倫敦西區劇院上演並在1972年的全國性電視節目播出。
70年代早期,韋伯為英國電影《偵探》和《奧德薩縱隊》譜曲
不久與蒂姆-萊斯(Tim Rice)合寫的《耶穌基督巨星》,1971年在紐約上演,獲七項托尼獎。1973年,該劇被拍成電影。
1974年創作了《吉維斯》,合作者阿蘭-艾克布恩代替了萊斯。
又與蒂姆-萊斯(Tim Rice)合作創作《艾微塔》,1981年《艾微塔》在百老匯上演。
之後韋伯改編《貓》並創作第二部音樂劇《歌與舞》(1982)其中"臉色別那麼難看"在星期天告訴我"成為大獲全勝的代表作。
至此韋伯成為唯一一位有三部作品同時在倫敦西區及百老匯上演的音樂劇作曲家。
1983年他製作了喜劇《卓越人物將它趕走》。
1984年與理查德-斯蒂爾格合作創作《星光快車》。
隨後在倫敦皇家劇院製作了《被雇的人》《把你的嗓音借給我》
與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Rodgers)、勞倫茨-哈特(Lorenz Hart)合作《足尖上》,並成為該劇院的所有者。
1992年創作《日落大道》,1993年7月12日在倫敦上演。
1994年韋伯名列《戲劇周刊》雜志編寫的美國戲劇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榜首。在美國和英國以及全世界,任何一個時候,都至少有他的十幾個巡迴演出團在各大城市演出韋伯的音樂劇。
他為其父寫的"安魂曲"和他的"變奏曲"合起來製成的專輯成為銷量最大的專輯,以及後來的"首演集"專輯成為三倍白金輯(即銷量超過六萬百萬套)。
韋伯的第二個妻子薩拉-布萊特曼演唱的"安魂曲"中的流行單曲,進入英國前10名排行榜。
1996年為巴塞羅那奧運會創作會歌"生命之友"。
韋伯是改寫音樂劇歷史的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簡介
《貓》是世界歷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其劇作者安德魯·洛伊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是世界音樂劇史上一個極其罕見的天才,權威的《戲劇周刊》將韋伯列為「對美國戲劇界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中的第一位,英國王室授予他爵位以表彰他對英國戲劇和世界音樂劇的傑出貢獻。正是他那閃耀著天才光芒的創造才使20世紀下半葉的音樂劇舞台因為《約瑟夫與神奇五綵衣》、《艾維塔》、《歌與舞》、《貓》、《星光快車》、《歌劇院的幽靈》、《日落大道》變得五彩斑斕令人神往,正是由於他的天才創造,才給我們留下了《阿根廷,不要為我哭泣》、《回憶》、《在星期天告訴我》、《夜曲》、《愛能改變一切》等一系列美妙無比的音樂劇歌曲。
美國戲劇史上持續巡迴演出時間最長的劇目
《貓》劇從1981年5月11日在位於倫敦的新倫敦劇院(《貓》仍在此上演,並已成為英國戲劇歷史上演出時間最長的劇目)首演以來,全世界已有6500萬人觀看過《貓》。《貓》在百老匯的首演是在1982年10月7日,它是百老匯歷史上上演時間最長的作品之一。1994年9月28日,《貓》達到了里程碑式的第5000場百老匯演出。《貓》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並且已經成為美國戲劇史上持續巡迴演出時間最長的劇目。1993年11月,《貓》成為新加坡和東南亞上演的第一部重要的西方音樂劇,到1995年9月,《貓》在全世界的總收入已超過20億美元。
特殊的視覺效果
《貓》劇的成功有許多原因,安德魯·洛伊德·韋伯的音樂和T.S.艾略特的詩吸引了觀眾。除此之外,《貓》的特殊的視覺效果也大大吸引了觀眾。劇中總共有2000到2500個道具,在任何一個座位上,觀眾都能以自己的角度看到劇中垃圾處理場上1500個超大型的牙膏筒、碎碟子、碎卡通和其他各種垃圾。劇中使用了100多種道具,超過30多個假發由氂牛的毛做成,只有「格里澤貝拉」的假發使用人的頭發做的。劇中還有使用了250多套服裝。
《貓》贏得了一切,留下永久的《回憶》
《貓》在倫敦、在百老匯、在全世界獲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功,《貓》贏得了一切。它於1983年獲得七項托尼獎,包括最佳音樂劇獎。這部古怪超凡脫俗的音樂劇為韋伯贏得世界性聲譽,尤其是那首所謂「11點鍾的歌」、由「有魅力的格里澤貝拉」老貓唱出的「回憶」,該曲以憂傷的情調和動人心弦的旋律,表現了思歸的格里澤貝拉回憶它離開傑里科貓族外出闖盪,經歷了各種艱難遭遇和人
《劇情簡介 》
本片描述十九世紀發生在法國巴黎歌劇院的愛情故事。時值1882年,在歌劇院的地窖深處,傳說住著一名相貌醜陋、戴著面具、卻學識淵博的音樂天才,多年來他神出鬼沒,躲避世人驚懼鄙夷的目光,被眾人稱之為「魅影」(傑瑞德巴特勒 飾)。他動輒以鬼魅之姿製造各種紛亂,趕走他討厭的歌手,甚至還干涉歌劇院的主角人選和劇碼安排。
在無意間,魅影發現小牌女歌手克莉絲汀(艾美蘿森 飾)擁有不凡的天賦美聲,讓他傾慕不已。激賞之餘,魅影決定不計一切代價,將年輕貌美的克莉絲汀調教成首席女高音。然而,最初發自於精神層面的音樂之愛,卻逐漸轉化成為強烈的佔有欲。走火入魔的魅影更以實際行動,把所有妨礙克莉絲汀歌唱事業的人一一除掉。
後來,戲院的投資人勞爾(派屈克威爾森 飾)認出克莉絲汀是他的兒時玩伴,兩人墜入愛河。魅影發現後,自覺遭到背叛,怒而砍斷舞台大吊燈的鐵鍊,讓整座華麗的水晶燈砰然粉碎在觀眾席上。隨著魅影的破壞愈來愈血腥瘋狂,克莉絲汀對他的感情也逐漸從迷戀轉為恐懼、害怕和憐憫。
半年後,勞爾跟克莉絲汀秘密訂婚,魅影突然現身於歌劇院的化裝舞會,強迫歌劇院演出他親手譜作的歌劇《唐璜》,並指名由克莉絲汀擔任女主角。心煩意亂的克莉絲汀,半夜奔至父親墳前哭訴,勞爾則誓言要和魅影周旋到底。
在《唐璜》首演當日,歌劇院四周布滿警察,孰料魅影竟然殺死男主角,親身改扮上場,與克莉絲汀演對手戲。在戲演到最高潮時,克莉絲汀當眾扯下他的面具,魅影羞愧心碎之際,動手將克莉絲汀擄至他的地下密室。勞爾追蹤至地下,和魅影展開對決,卻被他用繩索勒住,魅影藉此要脅克莉絲汀答應求婚。
為了保護愛人勞爾,克莉絲汀毅然傾身,狠狠吻著魅影那張彷佛被地獄詛咒的臉。至此,這場愛情的勝負已定。絕望的魅影送走緊緊相擁的這對戀人,在警察和群眾闖入地下密室前,悄然隱去,只留下一張似笑非笑的凄涼面具...
《演員卡司》
傑瑞德巴特勒(飾 魅影)
巴特勒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從小就喜歡演戲,十二歲就登上家鄉著名的國王劇院表演,也從此立志當演員。他曾在蘇格蘭少年劇院上課,然而學校輔導人員卻勸退他不要演戲。因此傑瑞德巴特勒搬到倫敦追求兒時夢想前,曾經念過七年的法學院。
巴特勒在倫敦咖啡廳見到英國著名演員兼導演史提夫貝考夫(Steve Berkoff),懇求對方給自己一次機會,結果就爭取到在【科利奧蘭納】(Coriolanus)飾演一角。一九九六年,沒有經紀人的巴特勒還通過試鏡,主演舞台劇【猜火車】的主角。
他的銀幕處女作是著名的【布朗夫人】,與茱蒂丹奇主演;這部講述看管馬匹的僕役約翰布朗與維多利亞女王的故事在九八年入圍奧斯卡。同年他飾演【櫻桃園】電影版的主角,隨後巴特勒就轉往喜劇發展,在英國第四台視演爆笑搖滾巨星。
巴特勒在一九九九年又與瑞秋懷茲主演田納西威廉斯的劇本【Suddenly Last Summer】。他接演的角色變化多端,在電台扮演酗酒花花公子之後,又與安蒂麥道威爾、艾卓安布洛迪主演【危機密布】,飾演戰地攝影記者。
二○○○年對傑瑞德巴特勒相當重要,他首先在【神鬼大反撲】中主演現代版的德古拉男爵,隨後又主演【神鬼傳奇】製作團隊推出的迷你電視電影【匈奴王阿提拉】。他在二○○一年榮獲蘇格蘭電影精神獎。
他最近的作品包括與安吉莉娜裘莉主演的【古墓奇兵:風起雲涌】,並與保羅沃克主演【時間線】。隨後將演出真人真事改編電影【The Game of Their Lives】,飾演一九五○年率領美國足球隊在世界盃打敗英國隊的隊長。
艾美蘿森(飾 克莉絲汀)
艾美蘿森七歲就加入林肯音樂中心的大都會歌劇院兒童合唱團,接受音樂與演戲訓練。接下來五年,蘿森與世界知名歌手如男高音多明哥等人,合作演出廿部歌劇,並以五種語言演出。她在大都會歌劇院每周演出數出戲碼,包括【波希米亞人】、【杜蘭朵公主】、【丑角】、【韓賽與葛莉特】等。蘿森在一九九七年於卡內基音樂廳,演出白遼士的【浮士德的天譴】。
艾美蘿森在十一歲有了電視處女作,她加入歷史悠久的肥皂劇【As the World Turns】(梅格萊恩也曾經是班底),此後客串演出【法網游龍】、【律師本色】。
因為在大都會歌劇院學習以各種語言表演,因此她在電視電影【奧黛莉赫本傳】中飾演年輕的赫本,並獲得各界好評。
二○○○年一月,蘿森13歲時,在電影處女作【Songcatcher】飾演阿帕拉契孤兒eladis Slocumb,該片參加日舞影展競賽片,贏得傑出表演評審團特別獎。蘿森的歌喉,以及在片中演唱蘇格蘭愛爾蘭民謠風音樂是電影的一大重點,她的演技也為她奪得新人表演獎項目中的獨立精神獎。鄉村歌後桃莉巴頓看過電影未上映版本後,有感而發寫下母女合唱的曲子「When Love is New」, 並和蘿森合唱,收錄在電影原聲帶中。
美國「綜藝」雜志在二○○○年,封艾美蘿森是「十位最有潛力新人」之一。她最近的作品包括【明天過後】、【神秘河流】。紐約時報周刊認為她的演技「令人瞠目結舌」,還評為二○○三年「最脫穎而的演技」,也是「今秋(甚至許久之後)不可錯過的六名演員」之一。
蘿森在1986年出生於紐約,96年之前就讀於史賓斯學校(Spence School),隨後開始在家自修。除了延請家教,她還選修史丹佛大學提供的天才青年教育課程(EPGY)、西北大學演藝發展中心(CTD)的課程,目前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中。
派屈克威爾森(飾演 勞爾夏尼)
派屈克威爾森是近年最炙手可熱的演員之一,因為他在HBO自製電影【美國天使】的演出入圍金球獎。這部金球獎最佳迷你影集是眾星群集,主演者還有艾爾帕西諾、梅莉史翠普等。威爾森隨後與丹尼斯奎德、比利鮑柏索頓主演【圍城十三天:阿拉莫戰役】。
威爾森因為主演百老匯歌舞劇【奧克拉荷馬】連續兩年入圍東尼獎,先前他主演的【脫線舞男】音樂劇也入圍東尼獎最佳男主角獎等。
紐約觀眾注意到威爾森,是因為他在外百老匯主演的【燈紅酒綠】,該劇為他贏得劇評聯盟獎,並入圍劇評人獎。他也因為隨後主演的【美妙的節奏】再奪劇評聯盟獎。
威爾森出生於維吉尼亞,卻在佛州長大,母親是歌手、聲樂老師、父親是電視主播。他也演唱、譜寫歌曲。
米蘭達李察森(飾 葛瑞小姐)
李察森在【與陌生人共舞】中的精湛演技震撼人心,她在片中飾演英國最後絞死的女人。之後的作品更證明她的演技已經爐火純青,紐約影評人協會認為她在【亂世浮生】、【情迷四月天】、【烈火情人】表現傑出,封其為最佳女配角。她也因為【情迷四月天】榮獲金球獎,【烈火情人】入圍金像獎。她在一九九五年以【詩人和他的情人】中艾略特夫人的角色,再度入圍金像獎。
她近年的其他作品包括【時時刻刻】、大衛柯能堡執導的【童魘Spider、【斷頭谷】、【墮落天使】、動畫電影【落跑雞】等。先前作品包括【來自天上的聲音】、勞勃阿特曼的【堪薩斯情仇】、以及史帝芬史匹柏的【太陽帝國】。
米蘭達李察森也有許多電視作品,包括入圍金球獎的HBO自製電影【Fatherland】。她在布里斯托老維克劇校接受專業訓練,也在許多舞台劇中擔綱演出。
蜜妮卓芙(飾 卡洛塔)
蜜妮卓芙因為與克里斯歐唐諾主演的【緣來就是你】而大放光芒,隨後又在【心靈捕手】中飾演麥特戴蒙的女友,也因此入圍奧斯卡與電影演員公會獎。一九九八年三月,卓芙榮獲ShoWest獎的明日之星女演員獎。
蜜妮卓芙挑選角色相當多元化,作品包括007系列電影的【黃金眼】、幫助大衛杜契夫走出喪妻傷痛的【我心誰屬】、黑色喜劇【另類殺手】、改編自王爾德劇本的【情人搭錯線】、為迪士尼卡通【泰山】中的女主角配音、以及主演獨立製片電影【狂宴】等。
她的其他作品包括【強盜美眉】、【真愛開玩笑】、【麻辣公主】、【豪情四兄弟】。
這位英國演員也是歌手兼作曲者,今年九月出版第一張唱片。
《電影配樂》
安德魯洛伊韋伯及其配樂夥伴因為【歌劇魅影】席捲各大獎項。舒馬克表示,【歌劇魅影】中的好歌不斷,旋律優雅動人,而查爾斯哈特的歌詞也非常迷人。
「這些音樂令人為之動容,非常有震撼力,」傑瑞德巴特勒補充。「我已經聽了很多遍,沒有一次不感動。」
然而這些歌曲的難度也非常高,「醒好我有大都會劇團的訓練底子,」艾美蘿森說。「否則我絕對唱不來。」
因為資金雄厚,洛伊韋伯有機會製作管弦樂版本的配樂,也可以另寫新歌,另譜新曲。這對韋伯也不是陌生領域,因為他在早期也曾擔任電影配樂。
洛伊韋伯找來老搭檔奈傑萊特與音樂總監賽門李,前者已經與洛伊韋伯合作十五年以上,【瑪丹娜之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就是出自兩人之手。萊特也說,「我們都期待【歌劇魅影】電影版多年,這是我們大展身手機會!」
為了找到最合適的人選,賽門李在電影開拍前七個月就加入工作行列,訓練所有主要演員,確保他們的表現可以符合洛伊韋伯的高標准。賽門李認為自己是每個演員發揮最大唱功的重要推手,尤其是魅影,他說,「傑瑞德沒有受過音樂劇的訓練,但是曾在樂團演出。他就證明了我們去年的工作成績,我很驕傲他進步良多。」
【歌劇魅影】的配樂多是二十八人的管弦樂團,然而有時為了描述更戲劇化的情節,洛伊韋伯堅持找交響樂團演奏。
為了不負原版音樂劇的盛名,電影版的配樂是由洛伊韋伯看過喬舒馬克第一次剪接的影片之後,再與配樂團對評估是否該重新演奏、重新錄制音樂,甚至重譜配樂。洛伊韋伯位多數配樂重新編曲,再加上十五分鍾的新曲描述魅影的童年、克莉絲汀作馬車去父親墳前,以及勞爾重返公墓。「當我看到勞爾到墓園那段情節,」洛伊韋伯回憶道,「我馬上就認為這段需要重新譜曲,因為這段呼應勞爾在電影一開始敘述的往事。」
為了灌錄本片最後的配樂版本,洛伊韋伯在倫敦親自挑選管弦樂團成員,其中有許多人都與其有合作經驗。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5/ThePhantomOfTheOpera/ThePhantomOfTheOper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