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電影軍墾戰歌主題作詞曲

電影軍墾戰歌主題作詞曲

發布時間:2022-08-18 07:38:33

Ⅰ 有哪些紀錄片是講新疆的只要是和新疆有關的都可以

《中國哈薩克》1983年,成為中央電視台《兄弟民族》欄目開播的第一部紀錄片,編導施生田,趙群力《家住沙漠中》新疆電視台1994年出品,入選德國格廷根人類學電影節、北歐人類文化電影節、布魯塞爾電影節,編導紀林。

《亞心和牧羊人》新疆電視台1999年出品,獲第八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第六屆中國電視紀錄片學術獎長篇大獎,編導寧照宇,何明。

《野馬之死》新疆電視台2000年出品,獲第19屆中國電視金鷹獎,編導謝勇。

《卡拉麥里的冬天》新疆電視台2001年出品,獲第2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編導謝勇。

《山玉》新疆電視台2002年出品,入圍第九屆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獎,編導劉湘晨。

《doreme》新疆電視台2002年出品,入選德國格廷根電影節、法國國際人文電影節,並作為格廷根電影節的閉幕影片之一,編導紀林。

《天池人家》新疆電視台2002年出品,獲2002年度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電視社教節目短紀錄片一等獎。

《湖》新疆電視台2002年出品,獲2002年度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電視社教節目系列片一等獎、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駿馬」獎紀錄片類一等獎,編導魏聖澤。

《阿艾石窟之謎》新疆電視台2003年出品,獲第2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編導紀林。

《回家的路有多長》新疆電視台2003年出品,獲第2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作品獎、最佳攝像獎,2003年中國「橫店影視城」杯紀錄片自然與環境類金獎,編導孫昆,石峰。

《一個都不能少》新疆電視台2004年出品,獲2003年度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電視社教節目短紀錄片一等獎。

Ⅱ 雷良萍簡歷

是《邊疆處處賽江南》八一廠出品描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錄片《軍墾戰歌》插曲之一。原唱:雷良萍 作詞:袁鷹,作曲:田歌

Ⅲ 電影插曲經典老歌專輯有哪些

《映山紅》、《蝴蝶泉邊》、《延安頌》、《Sealed With A Kiss》、《Yestoday Once More》

Ⅳ 電影軍墾戰歌里的插曲分別是什麼歌名

中華兒女志在四方 《邊疆處處賽江南》 是吧???

Ⅳ 白炎的生平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傑出的政治工作者、進軍西藏的老戰士、軍事教育記錄片的開拓者、軍旅詩人、原西藏軍區副政委、西藏軍區黨委常委、副軍職離休幹部夏川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5年8月25日13時4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夏川,原名盧鎮華,又名盧向晨,曾用名白炎,1918年7月出生,河北平山縣人。1932年考入河北省立正定中學,1935年考入北平新聞專科學校,1936年5月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革命隊伍——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7年8月參加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1938年5月參加八路軍,在八路軍野戰政治部民運部工作,改名夏川。9月到延安抗大學習,12月編入抗大—分校,1939年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1940年調八路軍第二縱隊政治部,歷任宣傳股長,隨軍記者團主任,宣傳科副科長、科長,宣傳部副部長、部長,旅、師政治部主任,軍宣傳部長。1950年2月奉調二野五兵團十八軍任政治部宣傳部長,執行進軍西藏任務。1952年西藏軍區成立後任宣傳部長兼文化部長。1955年8月調任總政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被授予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26年後,1981年再次奉調進藏,任西藏軍區副政委、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西藏文聯名譽主席。1983年離休,為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顧問、西藏文聯名譽委員。
1988年8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夏川少年時代就很喜歡進步文藝,特別是新詩。在上高小時,他曾在天津《益世報》小朋友周刊上發表過習作,受到老師的贊揚。上初中時,在天津《大公報》小公園副刊發表過散文《驕陽下的人們》,受到學校的獎勵。中學時就開始閱讀進步書籍,16歲時發表了第一首歌頌社會最底層勞動人民的新詩《挑水夫》。17歲在北平上新聞專科學校時就積極參加北平學聯的秘密活動,參加了北平進步青年的文藝活動,成為當時平津詩歌運動中產生過積極影響的刊物《詩歌雜志》同仁中的熱心成員。1935年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參加了北平的—二·九學生遊行示威活動,一二·九運動以後便參加了由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革命隊伍一—一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6年,因組織北平新聞專科學校同學參加要求國民黨政府對日絕交,討伐冀東偽政府的—二·—二學生遊行示威活動,被學校開除。
1937年,夏川到山西太原參加了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在太原國民師范的軍政訓練班第九連學習,後編為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一總隊三大隊七中隊。參軍後,夏川積極從事宣傳文化工作,他編寫了《決死隊隊歌》,還以筆名白炎寫了《武裝保衛山西》歌詞。這首氣勢磅礴的戰斗歌曲,曾經響徹整個華北戰場,極大地鼓舞了廣大群眾和青少年的抗日熱情。2005年又被選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歌曲作品在北京演出。經歷過當年抗戰生活的老年人,幾乎都唱過或聽過這首歌曲。著名劇作家陸柱國在為《夏雨集》寫的序言中不無感慨地說:「我和夏川同志相處三十多個年頭,其中大半時間是直接在他的領導之下工作,竟然不知道我在兒童時代最愛唱的這首歌詞,原來是出自他的筆下。」
1938年9月,夏川沖破國民黨的百般刁難、盤查,順利地到達了革命聖地延安,並在抗日軍政大學五大隊報到,唱起了「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的抗大校歌,1938年12月22日,抗大總校副校長羅瑞卿同志在甘泉召開動員大會,宣布中央決定要成立抗大一分校挺進敵後,並說明了建立分校的目的和意義。夏川和戰友隨即進軍延長,於25日正式成立抗大一分校,1939年1月東渡黃河,1月21日到達晉東南,2月23日舉行抗大一分校第一期開學典禮,開始了正規的學習生活。5月份,分校政治部調夏川任宣傳科長,後到文工團擔任支部書記,從此,他一手拿槍,一手拿筆,一邊戰斗,一邊寫作。在文工團他寫了《文工團團歌》,在抗大一分校他寫了《學習歌》他寫的《把鬼子趕出鴨綠江邊》(久鳴曲)這首歌,也曾經鼓舞過千千萬萬的革命青年投入了抗日隊伍,和《大刀進行曲》、《流亡三部曲》、《義勇軍進行曲》一起成為當時學唱最為廣泛的抗日歌曲代表作。1940年夏川奉調八路軍第二縱隊政治部,做部隊的政治工作。1941年縱隊政治部成立了隨軍記者團,夏川擔任了隨軍記者團主任,後又歷任宣傳股、科、部的正副領導,旅、師政治部主任,軍宣傳部長。他在這個期間寫的詩歌和報道《血戰蘇村》、《沙區劫後》等,熱情地謳歌了八路軍那些寧死不屈,頑強奮戰,前仆後繼的英雄戰土,控訴了日本強盜實施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在解放區文學史冊上留下了永放光芒的篇章。
1950年2月,在二野五兵團十七軍任宣傳部長的夏川遇到十八軍軍長張國華,張國華希望夏川到十八軍來,進軍西藏。當時,夏川32歲,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十幾年的戰爭生活,備嘗艱辛,歷經險阻,剛剛進入貴陽,有了一個可以過上安定生活的機會。但是夏川卻絲毫沒有考慮個人的得失,立刻答應張國華軍長的邀請,調十八軍任軍政治部宣傳部長執行進軍西藏任務,體現了共產黨員的本色。正由於這種革命軍人所具有的忠誠和責任感、使命感,使他無論在艱苦卓絕的進軍途中,還是在到達拉薩之後開展復雜、細致的統戰工作,都作出了突出成績,得到上級和廣大指戰員的贊許。進藏路上,他和戰友們一起爬雪山趟冰河,為了能和沿途的藏族人民交流,他帶頭學習藏語,吃糌粑,喝酥油茶。昌都戰役時,他率軍工作組與五十二師參謀長李明、副政委陰法唐一起帶154團執行穿插任務,參加了北線千里大迂迴的作戰,很好地達成了作戰預期目的。1952年西藏軍區成立後任宣傳部長兼文化部長。在統戰和宣傳工作中,他不但和當地群眾打成一片,也和許多上層愛國人士交了朋友。1954年他帶領一個小分隊執行總政下達的電影拍攝任務,克服高原反應,上到六千多米的珠穆朗瑪峰北麓,把五星紅旗第一次插到喜瑪拉雅山上。
1955年8月調京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協助廠長分管全廠各片種的創作。 1958年5月八一廠實行分片和管理後,夏川主要負責組建並領導軍教片室和科教片室全面工作。1960年春,遵照總政指示,將科教片人員與設備順利移交中央文化部新建的北京科影廠後,又負責領導八一廠紀錄片的全面工作,直到1966年「文革」開始。「文革」後恢復職務及分管八一廠軍教片、紀錄片的工作。在他領導的各種影片的創作拍攝過程中,他虛心學習,認真摸索,很快成了電影創作的內行,特別在他主管軍教片、紀錄片的創作、拍攝中,成績突出。他組織選題的軍教片《奇襲武陵橋》、《越海捕俘》、《叢林戰》、《步兵打坦克》對推動部隊軍事訓練和全面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受到廣大官兵的熱烈歡迎。特別是他提議並主抓的生動體現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思想的民兵傳統教育片《地雷戰》(1962攝制)、《地道戰》(1965攝制)等影片在社會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幾十年久映不衰,家喻戶曉,成為中國電影的經典。他組織拍攝的新聞紀錄片《將軍當兵》、《英雄戰勝北大荒》、《向毛主席匯報》、《偉大的戰士—雷鋒》、《綠色的原野》、《軍墾戰歌》等都真實反映了軍隊的面貌,激勵了部隊的士氣,展現了感人肺腑的軍民魚水情。他還親自給紀錄片《硬骨頭六連》和《我們都是神槍手》寫歌詞,並為廠內外的故事片寫了很多影評文章,發表於各大報刊,是八一廠寫影評最多的一位廠領導。
夏川調到北京工作後,他那一顆心卻並沒有離開西藏,凡是有關西藏的任何一條新聞、一部作品,他都極為關注。當他離開西藏已經26年之後的1981年,已進入62歲花甲之年的時候,卻懷著異乎常人的勇氣和熱情重返西藏,「願在邊卡度余年」,決心要把他的畢生精力獻給西藏人民。
第二次進藏任軍區副政委期間,他兼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仍主抓全區軍內外的宣傳、文化工作。他多次下部隊,深入基層,到邊防哨所……他曾經兩次到海拔5300公尺的高山哨所查果拉,在極度缺氧的情況下,去看望鼓舞了那些「立足雪山,放眼天下」,「長期建藏,邊疆為家」的英雄戰土,並為他們寫下了贊頌的詩文。
在他的組織、主持下,西藏籌備成立了文聯,他任西藏文聯名譽主席;召開了西藏首次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創辦了《西藏歌舞》雜志,出版了《藏族作者小說專輯》,並親為作序;舉辦了五省區藏族文學座談會;為推動西藏文學藝術的繁榮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983年9月,65歲的夏川從西藏軍區副政委的崗位上退了下來,回到首都北京。他是一個心情開朗而且具有高度熱情的人,更沒有忘掉姚雪垠、魏傳統等摯友們的叮嚀:「耐得寂寞耐得寒,不憂身殘憂志殘。春光總是年年好,揮筆走龍灑江天。」寂寞正好盡情地燃燒,冷清自有哲思的歡暢,他心裡升起的是「放盡余熱」,再做一番事業的強烈願望。
1984年4月,他為《新文學史料》撰寫了《(詩歌雜志)和(海風詩歌小品)》的文章之後,接到戰爭年代冀魯豫軍區老領導趙健民的約請,全身心地投入了編寫《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大事記》的任務。並且又和志同道合的戰友一起成立了文藝組,負責組織編寫《冀魯豫解放區文藝叢書》,執著地讓自己的晚年在文苑中盡情放射出光和熱。
多年來,他和戰友們一起對一個一個的選題進行反反復復的研究,有時還要跑圖書館、檔案館、資料室,從那堆積如山的書報中查閱資料,經常每天伏案六七個小時,對自己負責編審的書稿一詞一句地斟酌和做必要的修改。他的書房,成了一個編輯部。
為了趕時間完成編撰計劃,夏川有時比在職還忙、還緊張。1987年,他已年近古稀,去貴州商談落實一本叢書的出版事宜時,突發心肌梗塞,經醫院緊急搶救,才度過一劫,愈後仍堅持繼續工作。他經常因心絞痛發作而住院。親屬和戰友們都勸說他:「你已是一個年老體弱的人,過去該乾的事都幹了,千萬不要再當『拚命三郎』了!」但是樂觀精神和責任心仍然支撐著他做完了一件又一件事。對於編輯出版計劃內的事,他做起來就放不下,甚至把病房當成了工作室。在組織編輯冀魯豫解放區文藝叢書的時候,有一次,夏川因病住在解放軍總醫院治療,還時刻想著編寫和出版方面的事情。在二十多天住院的日子裡,他寫給編輯和作者的信件就有三四十封之多。
夏川特別贊賞老戰友馬冰山在重訪冀魯豫戰地時寫的一首詩:「平原百戰八春秋,壯壓倭奴肯叩頭。遲死吾儕天有意,老人惟愛不閑牛。」並以此自勉。他對親友說:「拚命三郎我是不會當的,就當一頭離而不休的『不閑牛』吧。」
離休以後,夏川在文苑辛勤耕耘,成績斐然。他參與編輯出版的書籍有《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大事記》、《冀魯豫解放區文藝叢書》、《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文學研究資料叢書》、《一二·九詩選》等達1 8本之多,都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或史料價值。在此期間,他還整理出版了自己的詩文集《夏雨集》、《戰地草》、《雪域放歌》。
他經常關注普通群眾的生活狀況和所思所想,惦記著家鄉的父老鄉親。在老家平山縣發起扶貧助學活動時,他一人就負責了十個孩子的學費並和十個兒童及其家長建立了書信聯系,經常寄去孩子們需要的書籍。他還時常懷念抗戰時期山東的老房東。在編寫《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期間,特地抽時間專程去尋訪看望。
夏川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多次受批判,被揪斗,但他始終對黨忠貞不渝,堅信黨和人民群眾,無論逆境順境,始終義無反顧地全身心地投入黨、軍隊和人民的事業,為黨和軍隊的文化宣傳事業貢獻了自己的畢生力量。

Ⅵ 邊疆處處賽江南的歌詞 邊疆處處賽江南的歌詞簡單介紹

1、《邊疆處處賽江南》歌詞如下:

人人都說江南好

我說邊疆賽江南

哎來來來

賽呀賽江南

朝霞染湖水

雪山倒影映藍天

啊呀勒

黃昏煙波里

戰士歸來魚滿船

魚呀魚滿船

牛羊肥來瓜果鮮

紅花如火遍草原

哎來來來

人人都說江南好

我說邊疆賽江南

哎來來來

賽呀賽江南

林帶千百里

萬古荒原變良田

啊呀勒

渠水滾滾流

紅旗飄處綠浪翻

綠呀綠浪翻

汽車飛奔變成娟

棉似海來糧如山

哎來來來

偉大的領袖

領導我們永遠向前

革命大旗高高舉

天山南北紅光閃

啊呀勒 啊呀勒

紅光閃 紅呀紅光閃

各民族兄弟干勁沖天

要讓邊疆處處勝江南

哎來來來

哎來來來



2、《邊疆處處賽江南》是由袁鷹作詞,田歌作曲,雷良萍演唱的歌曲,亦是電影《軍墾戰歌》的插曲,該曲創作於1965年。

Ⅶ 1973年左右,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安徽白湖農場軍墾紀錄片,誰有

或許是叫《軍墾之歌》

Ⅷ 給爺爺下載一些老歌

如果是30後,那麼應該是到了青年時期,也就是二十五、六歲開始喜歡流行歌曲,因為人到了這個年齡,積累了一定的知識與閱歷,才能對歌曲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小時聽的只是耳音,而沒有理解。應該是這樣吧,他二十五、六歲的時候是1960年左右,這個年代的歌曲大多來自電影,我可以給你推薦最經典的10首電影插曲:
1、電影《第一列快車》插曲:社會主義好;
2、電影《草原上的人們》插曲:草原之夜;
3、電影《草原晨曲》插曲:草原晨曲;
4、電影《雷鋒》插曲:學習雷芳好榜樣;
5、電影《鋼鐵巨人》插曲:工人階級頂天立地;
6、電影《軍墾戰歌》插曲:中華兒女志在四方;
7、電影《紅旗渠》插曲:敢叫日月換新天;
8、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插曲:人說山西好風光;
9、電影《枯木逢春》插曲:重逢;
10、電影《年輕的一代》插曲:我們是年輕的一代;
以上10首是描寫解放後的中國的大好形勢的,再推薦一些其他題材的歌曲:
1、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發表於1958年《兒童音樂》創刊號)
2、我是一個兵(1950為朝鮮戰爭而創作的)
3、讓我們盪起雙槳(第一部兒童電影《祖國的花朵》的插曲)
4、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電影《鐵道游擊隊》的插曲)
5、歌唱祖國(被譽為「第二國歌」)
6、敖包相會(同樣也來自」草原上的人們「,這部電影在當年好像挺火的)

上面是我自己琢磨的比較好的、經典的,下面是大全:

春寒
歡顏
明月
橘頌
絨花
小路
遠航
半屏山
大風歌
橄欖樹
紅星歌
回延安
花溪水
賣花帽
岷江行
思鄉曲
太湖美
小松樹
雁南飛
映山紅
祝酒歌
北京頌歌
湖光山影
馬背搖籃
太陽島上
小城故事
在水一方
洞庭魚米鄉
高飛的海燕
海上南泥灣
海上女民兵
紅棉搖籃曲
苗嶺連北京
綠島小夜曲
青春啊青春
青春的旋律
青春多美好
泉水叮咚響
我愛梅園梅
西西里檸檬
幸福在哪裡
心中的玫瑰
鄉間的小路
小號手之歌
一束小白花
永遠不能忘
紅太陽照邊疆
我愛你,中國
雄偉的天安門
阿佤人民唱新歌
把我的奶名兒叫
打起手鼓唱起歌
大海一樣的深情
紅星照我去戰斗
海防戰士愛海島
假如你要認識我
井岡山下種南瓜
金珠瑪米亞古都
軍民團結一家親
媽媽,看看我吧
妹妹找哥淚花流
滿懷深情望北京
滿山紅葉似彩霞
滿載友誼去遠航
生活是這樣美好
手捧鮮果獻親人
松溪河水盤山流
挑擔茶葉上北京
我愛北京天安門
醫療隊員到坦桑
銀球飛舞花盛開
漁家姑娘在海邊
月朦朧,鳥朦朧
永遠和你在一道
祖國一片新面貌
邊疆的泉水清又純
丁香花說:我愛你
歌唱敬愛的周總理
潔白的羽毛寄深情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送上我心頭的思念
拖拉機開進苗山寨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願親人早日養好傷
想起周總理紡線線
我愛這藍色的海洋
我們的明天比蜜甜
周總理,你在哪裡
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西沙,我可愛的家鄉
心中的歌獻給解放軍
生命是一朵盛開的玫瑰
台灣同胞我的骨肉兄弟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心上人啊,快給我力量
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
夏爾巴的歌聲飛向天安門

Ⅸ 邊疆處處賽江南的創作背景

這首紅色革命歌曲創作於60年代的中國。當時的背景是積極開拓邊疆建設,推進社會主義建設。
曲作者田歌向記者介紹這首歌創作中的一個小插曲。1964年,一批名人為《軍墾戰歌》到新疆實地采風時,田歌作為紀錄片指定的曲作者,沒有一同到兵團第一線去采訪。當時田歌因為歌曲《草原之夜》的創作而成名不久,覺得自己對新疆兵團的生活非常熟悉,然後就根據袁鷹作的詞,自己在烏魯木齊的家裡寫曲。當年楊導的評價:好聽是好聽,就是感覺內在還不夠,好像不能打動人。年輕的田歌當場就把曲稿撕掉,毅然的說:「我下去體驗生活!」

閱讀全文

與電影軍墾戰歌主題作詞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