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部成功的電影所得的票房,投資公司和導演、主演又是怎麼分的呢
大牌的導演和演員是可以拿分成的,當然票房好才行,所以,他們才這么不遺餘力。
舉例說,在好萊塢,片中的所有大牌的導演和演員總共可以拿20-25%,幾個人分,一個人多了,其他人就少。
為什麼湯姆.克魯斯很少和大牌女演員合作?就是不想減少分成。
湯姆.漢克斯和斯皮爾伯格合作《拯救大兵瑞恩》時,沒人看好這部片子,於是兩人自己放棄了底薪,只拿分成,結果片子大獲成功,兩人的分成各拿了差不多五千萬。
Ⅱ 一部影片70%的投資被少數主演明星拿走,你覺得正常嗎
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作為一個影視行業從業者,我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一部影片70%投資,都被少數主演拿走,肯定不正常。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一部影片,百分之七十被少數幾個人拿走,就是不公平,就是不正常!
Ⅲ 有沒有人看過曾經在cctv6放過的美國金融電影: 男主角每次投資後,都有三個人跟著投資
時代背景像是《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這部電影改編自前華爾街股票經紀人喬丹·貝爾福特的個人同名自傳,獲得了第86界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之所以大受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也就是國人叫的小李子。他把一個倒賣垃圾股而暴富的股票經紀人身上的囂張跋扈和不可一世表現得淋漓盡致。
Ⅳ 想投資,有哪些電影是還有投資份額的
電影投資屬於一種投資項目,就是通過針對某一部影片進行投資,電影上映後,可以根據影片所帶來的收益進行分紅!比如,票房分紅,網路版權分紅,電視版權分紅,海內外版權分紅等。只要是該影片帶來的收益,都可以進行分紅!它的分紅比例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你的投資金額而定!投資金額越多,佔有分紅比例就會越高!分紅自然就越高!
Ⅳ 拍電影主要都有哪些人賺錢不是導演負責把錢分給演員之類的嗎投資方是幹嘛的
你拍電影,是不需要用場景,道具,甚至伙食,這些不是導演的事,當然,導演有錢可以不要投資方,但一般都要,我感覺你能拍出好電影。我出錢給你,你拍,拍完了,賺錢給我分紅,我就說投資方,屬於雙贏,所以一般都有投資方。
Ⅵ 吳京出演的電影基本上都參與了投資嗎
吳京的事業重心一直都放在影壇,早年由於基礎薄弱所以他去了香港闖盪,但在那邊香港老闆根本不給她機會,只讓他出演配角來襯托香港藝人。如今能夠崛起靠的是內地市場,他敢打敢拼找準定位,主攻軍旅題材最後大獲成功。如戰狼系列,流浪地球均創下國產片歷史記錄。
如今的吳京多了一重身份,只要她出演的電影基本上都參與了投資。從戰狼系列到流浪地球再到攀登者,他都是出品人之一。這些作品都為他賺了很多錢,如今的她早就是十億身家以上的大富翁。
Ⅶ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歷年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斷創造奇跡,在國際上也更具影響力,國產影片單片票房累計收入超20億、30億、50億的電影也不在少數。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後,當然是投資方大賺特賺。比如說一部成本3000萬的影片,最終票房達到12.69億,這部影片就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泰囧》,影片背後的投資方有一位90後,於宇昂投《泰囧》400萬,經票片分賬獲得的收益為7000萬;成本為5億的《紅海行動》,四川人投資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萬,最終吸金1.2個億……
選擇想投資的電影→了解項目資料與合同→確定認購金額→打款到出品公司對公賬戶→簽訂合同→等待電影上映→電影上映後等分紅→會計律師所計算好分紅→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上。
Ⅷ 陳凱歌的電影總是投資大而票房一般,為何還有人給他投資
回顧10年來陳凱歌拍過的5部電影,票房成績的確不算亮眼。2008年的《梅蘭芳》1億元,2010年的《趙氏孤兒》1.8億元,2012年的《搜索》1.7億元(唯一票房倒退的一部),2015年的《道士下山》4億元。最新的這部《妖貓傳》,截至目前票房為5.2億元,是他所有電影中票房成績最好的一部,可是橫向比較一下就顯得難以啟齒了,在2017年國內票房總排行榜上,《妖貓傳》排在第36位。
之前網上曾經傳出《妖貓傳》投資10億元的消息,這樣的話目前5億多元的票房就賠慘了,但是據陳凱歌回應說全部製作費是2.5億元,因為建那座城並不在他們的花銷中,是當地為了拉動旅遊而建造的,跟劇組無關。所以《妖貓傳》已經算是撈回成本了。
Ⅸ 電影市場上的所謂投資份額可靠嗎
這個最好不要輕易嘗試,感覺非常不可靠,屬於非法集資的一種,更有的就是騙子騙錢的一種手段,最好不要相信這些,防止你的資金收到不必要的損失
Ⅹ 電影份額是什麼意思另外投資影視有多大風險
電影投資實際上是指電影版權投資。坦率地說,你通過購買一部電影的版權成為一部電影的投資者,然後在後一部電影發行後根據票房計算收入。收入是完全透明的。再加上其他網路版權收入、電視版權收入和海外版權收入。版權收入根據您的份額分配給您。作為這部電影的製片人,它將向公眾獲取大約20%的版權。投資者可自行認購版權。例如,如果你訂閱了100萬,電影的總成本是1億,這相當於你訂閱了1%的份額。然後你將從票房、網路版權、廣告植入等方面獲得1%的利潤。
我們不能說電影和電視投資是100%無風險的,這樣每個人都可以賺錢。影視投資的風險在於判斷影視項目的真實性和最終電影票房的利潤。至於真實性,我們需要擦亮眼睛,進行判斷。該影視項目是否已在廣播電視上錄制;是否與生產商簽訂紙質合同;資金是否進入公司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