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電影名稱。外國的,應該是美國。關於世界末日,男女主角是小學生,身份重要,在災難來臨前被外星人接走
Knowing》譯名:末日預言/先知/預知,科幻/驚悚電影。導演:亞歷克斯·普羅亞斯(Alex Proyas),主演: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 Cage),錢德勒·坎特伯雷(Chandler Canterbury),羅斯·拜恩(Rose Byrne)
劇情
1959年,在波士頓一所新開辦的小學,老師要求一群學生畫出他們想像中的未來,然後把所有的畫都放進時空膠囊中上鎖,預計保存50年後才開啟,但是其中有個神秘的女孩,在她的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數字,她說是有個看不見的人輕聲告訴她的。
過了半個世紀後,另一代的小學生打開時空膠囊看內容,卡雷柯斯勒(錢德勒坎特布瑞飾演)拿到了當年小女孩寫滿數字的紙條,結果是卡雷的天體物理學家父親約翰柯斯勒(尼可拉斯凱吉飾演)得到了驚人的發現:這些數字准確地預言了過去50年的每一場重大災難。約翰繼續抽絲剝繭,發現這些數字還預言了另外三場災難,其中的最後一場就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世界末日。
約翰試圖警告相關當局即將有災難發生,但是官方卻不予理會,而他在發現卡雷可能和這個謎團有關之後,也開始愈來愈害怕了。他找來當年寫下預言女學生的女兒黛安娜韋倫(蘿絲拜恩飾演)和孫女愛碧韋倫(蕾拉羅賓森飾演),協助他阻止這場世界末日的大災難發生。
影片背景設定在美國波士頓,但是拍攝地點卻選在澳洲墨爾本。片中最重要莫過於「時空膠囊」的設計。構想回溯到1939年的世界博覽會,主辦單位突發奇想,把寫好的字條放在罐子里埋起來,讓後代子孫去打開來看。當年用的是金屬材質,造型上是類似子彈,製作設計史蒂芬瓊斯伊凡覺得這種造型的軍事意味過於濃厚,於是他還參考了其他的時空膠囊設計,比如1958年的不銹鋼材質古典造型,較符合他心目中的形象。
⑵ 電影狂怒中皮特飾演的男主角所在的型號
這部電影主角是在M4A2(76)W-HVSS型號坦克上。
電影《狂怒》結局除了諾曼之外,四位老兵都戰死,一位納粹德軍士兵,通過手電筒發現了躲藏在坦克下方的諾曼,但卻默默走開了。
影片講述了在1945年二戰硝煙即將消散之時,同盟國軍隊准備在歐洲戰場發動最後一輪猛烈攻擊。在以寡敵眾、彈盡糧絕的不利條件下,謝爾曼坦克的幾名坦克手深入納粹德國的中心地帶執行一項死亡任務。
簡介
經過炮火洗禮和多次的血腥教訓,諾曼有所成長,坦克「狂怒」亦順利向前推進。誰料即將完成任務之際,納粹軍團竟空群出動,決意拔走「狂怒」這根眼中釘。面對敵人殊死圍剿,「狂怒」5位兄弟手足能否全身而退。
⑶ 誰知道世界末日的主角是誰
布魯斯·威利斯
1955年3月19日生於西德,美國影視演員、製片人。其成名作是電視劇集《藍色月光》(1985-89),在《低俗小說》和《十二隻猴子》等影片里有不錯的表現,最成功的當數《虎膽龍威》系列。
http://ke..com/view/1215970.htm
⑷ 求一個災難片
1、《泰坦尼克號》
說起災難片,造價無比昂貴的《泰坦尼克號》簡直是一件展示當代電腦發展工藝水平的傑作,盡管它以一個愛情故事被記住。事實上它倒也的確還原了當年泰坦尼克號從撞上冰山到最終沉沒的驚心動魄。這部影片奇跡般地、空前(估計也許不會絕後)地賣座使它成為好萊塢20世紀末的象徵。而戲外它在輿論界由感人肺腑到淪為俗套的經歷也實在讓人嘖嘖稱怪。 [進入詳文]
2、《天地大沖撞》
誰說美國電影沒有意識形態?在本片里我們除了在視覺上驚心動魄,還額外的領教了美國人以天下為己任、大難當頭拯救世界於水火的所謂「人文關懷」的精神。在好萊塢式的科學幻想未來歲月里,小慧星沖撞地球的危難關頭,五大洲的芸芸眾生毫無杞人憂天的清醒,只有美利堅的總統「慧眼獨具」,冒著政治風險,承受不能承受之重,秘密開始著普渡眾生的偉大救援行動。所以說科幻還是科幻啊![進入詳文]
3、《哥斯拉》
「哥斯拉」本是日本電影中出現的怪物,由美國拍攝,造型和全片的視覺特效就另費了一番工夫。以前的「哥斯拉」是由演員穿上塑料制的恐龍裝,而美國的「哥斯拉」則是利用現代先進的電腦合成技術,驚嚇效果自然更上一層樓。可我們都明白,哥斯拉的製造者是核試驗,人類戰爭的慾望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結尾遵循好萊塢慣例,留下了一個拍續集的開放式空間,只是當年票房並不太理想,大概是沒有太大的繼續的機會了。[進入詳文]
4、《垂直極限》
登山者都喜歡吊在同一根繩索上,與其說是出於安全考量和對同伴的信任,不如說是自尋死路,何況好象只是攀冰峰才會真的如此。在片中因為這種明顯違反登山戒律而死的登山者,還真有點冤。21世紀初的巴基斯坦,這個連核試驗都進行過六次的國家,居然還在把液體炸葯背來運去,炸死也只能嘆聲活該了!當老登山家攀登雪山時頭上還只扎一根布帶,男主人公從半空中把液體炸葯傾倒入洞的完全自殺行為出現是,我想說:I服了YOU。 [進入詳文]
5、《侏羅紀公園》
如果真能將已絕跡6500萬年的史前龐然大物復生,並加以人工的管理,用電腦系統控制,保證安全,使之變成人們??的游樂園,「侏羅紀公園」一定會成為大家的新寵。但本片不僅有讓恐龍復活的獵奇性場面以及招牌似的視聽轟炸,那一幕幕恐龍肆虐的場面是人類對自己命運的憂患,悲劇感無所不在。影片融入了一種對人類智慧、人類命運的思考:每逢千鈞一發的危急關頭,人類精神、意志越加重要,然而,那些可怕惡夢不也正是人類智慧的產物嗎?恐龍可是在人類的試管中復活的。[進入詳文]
6、《侏羅紀公園2》
「動物,是屬於自然的!」《侏羅紀公園2》的片尾語不無深意。人們以為恐龍會因無法在大自然吸取生命元素而滅絕,不料,它們不僅活了下來,而且有了自然繁殖能力。自以為掌握別種生物命運的人類殺機騰騰闖進荒島,四處捕捉恐龍。然而霸王龍吞噬人體就像人類踩死一隻螞蟻那般容易,人類的各種現代化設施在恐龍腳下不堪一擊。在自然界中人類的妄自尊大隻會帶來苦果,沒有一種動物屬於人類可以任由人類駕馭、屠宰。 [進入詳文]
7、《侏羅紀公園3》
整架飛機被恐龍抓的稀爛乘員還有機會逃命,乘著降落傘從千尺絕壁飛馳而下從翼龍老巢中救出小孩子--好萊塢是瘋狂想像慣了。拍到第3集的侏羅紀只是炒了炒冷飯,延續了人類面對恐龍威脅的恐懼感,同樣的荒島歷險、同樣的人獸對抗,而且,由於影片特技效果臻於完美,恐龍形象更加生動逼真,緊張驚險的氣氛更加濃厚,但是以不再如過去般引人深思。[進入詳文]
8、《大白鯊》
先替鯊魚們說聲冤枉!鯊魚對人的攻擊力比起其他肉食性動物來說,算是小之又小了--聽說它們通常不會襲擊人類。再替大白鯊覺得不值!就是在鯊魚中,它的攻擊力也只是排名第三。可斯皮爾博格在年輕時一出馬,它就成了無數人的噩夢,以至於如今的海濱浴場還因之色變。本片可以說是好萊塢災難片與恐怖片的鼻祖與經典,可影片里的大白鯊不過是幾塊泡沫和橡膠的組合而已。 [進入詳文]
9、《獨立日》
美國的國慶日就是與外星人決戰的時刻,美國的總統再度成為人類的救星。在片中,我們還看到那位影星般的總統身披戎裝,親駕戰機迎接外星來的挑戰者。在我們如釋重負地感受著總是美國人化險為夷,對美國人「宇宙主義」般、累死累活地拯救地球於危難之間的銀幕英雄行為耳熟能詳的時候,我們就暫時放下頭腦,盡情享受這場令人驚嘆的世紀大戰吧!拋開一切不說,它的緊張刺激指數的確經典。[進入詳文]
10、《龍卷風》
我們天生喜歡冒險,追逐些彷彿遙不可及或危險的東西,也許那些就是夢想。比爾和喬更另類一點,他們追風,不是追逐流行的含義,而且實實在在的追逐龍卷風。沒有先進的設備可以發明,想退出危險生活的願望也比不上瘋狂追逐的愜意,有勇氣,有膽識,有頭腦,有一夥值得信賴的同伴就足以掌握龍卷風,看來自然也沒那麼不容易控制。 [進入詳文]
11、《地心毀滅》
總有些幻想的災難會與現實有所重疊,在《地心毀滅》預告片中出現的美國太空梭嚴重毀損並緊急迫降的鏡頭就因為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7名宇航員不幸罹難的事實而被迫停播。看來人類的承受能力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強,如果災難真正到來,除了哀悼和恐慌,我們真的能拯救地球,保衛人類的安危嗎?何況如片中所說,如果生活的地球自身內部出了毛病,引爆一個特殊裝置就能讓地球如往常一樣正常運轉? [進入詳文]
12、《12猴子》
如果你企圖回到過去拯救一個人的生命,卻發覺那人仍是無可避免的死了,而你回到過去這一行為可能正是導致他死亡的原因。時間旅行的因果循環就是如此諷刺!2035年,囚徒詹姆斯.科爾被迫調查造成人類大災難的12猴子軍團而回到過去--1996年,時光機器卻誤把其送到1991年,被抓到精神病院里後,他告訴了那裡的病友關於猴子和病毒的事,卻啟發了其組織傳播病毒的12猴子軍團,並導致了這場地球和人類的大災難。人不總是自嘗惡果么?[進入詳文]
13、《日本沉沒》
幻想一下日本列島被地震、火山吞沒(這個可能性倒很大),本片還順便宣揚了大和民族「愛國主義和民族自尊心」。三十年前的特技鏡頭看起來很小兒科,那些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喊叫聲帶來的無以倫比的感同身受才真叫人感到恐怖。奇怪的是片中對於日本政府呼籲世界各國營救,竟耐人尋味地把各國政府定位在見死不救、漠然處之的基調上。 [進入詳文]
14、《絕世天劫》
由曾主導《勇闖奪命島》的麥可?貝拍攝,其風格可想而知!全人類對於毀滅的內心戲在這兒已不重要,暴破、動作的部分才是重頭戲;男女主角還是要愛得死去活來的,不是說自古英雄都是沖冠一怒為紅顏嗎?布魯斯?威利斯當然是由再次展現英雄本色,把它當成精采、刺激又緊張的動作片,你會享受的更多。說實話,911時的景象還真和本片里的帝國大廈一幕有的拼。[進入詳文]
15、《星河戰隊》
如果說在《ET》中,外星人心地善良,最終能夠與人相互溝通;即使在《侏羅紀公園》里,食人恐龍讓人恐懼,但仍然有一部分善良的恐龍會與人和平共處甚至幫助人類。那麼在美國英雄眼裡,《星河戰隊》里敵對的外星生命就僅僅是一群妖怪,盡管這種動物並沒有飛臨地球來殘害人類,但美國人相信,這是早晚的事,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只有暴力才能在災難降臨之前消滅暴力,因此美國英雄們便在拯救人類文明的大旗下去屠殺妖魔。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進入詳文]
16、《驚變28天》
動物保護主義者的好心不過方便了「狂怒」病毒的傳播--一種可以通過血液和唾液傳播,感染者必須通過殺人才能得以發泄的病毒。粗礪的質感畫面展現倫敦地獄式的末日之景,與其說是冷靜不如說是冷酷的風格。在殺人狂撲面襲來的場景中,快速剪切、晃動鏡頭和緊張的節奏為突發的暴力營造令人窒息的恐懼氣氛和赤裸的殘忍性。幾乎所有人都已瘋狂,是人類造成所有的災難,後果便只能自己承擔。[進入詳文]
17、《完美風暴》
如果大多的災難都能在幻想中被人類擺平,如果男人理應為冒險而生,一如飛蛾,不惜一切地投入死亡的懷胞,那麼這也許算得上完美。但電影的主角卻不是人,英雄主義成了廢話,死亡和現實--那就是你想歌頌的完美么?美產的英雄從來不會缺錢和被卑微的生活折磨,但完美風暴里到處都是衣著簡單的窮人,為了生活和明天而奔忙。海天如此壯美,風暴依然偉岸,人的生存力與奮斗也會依然頑強。[進入詳文]
18、《K-19:寡婦製造者》
雖說影片受到前蘇聯海軍退伍人士的大力反對,其中包括當年K-19船上的生還人員。他們認為美國人拍攝的影片將前蘇聯海軍表現得有如酒鬼。但作為冷戰之後難得的將蘇聯軍人當成正面形象來描述的影片--至少他們避免了第3次世界大戰的提前爆發,還是哈里森?福特的老習慣,算是又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主義影片!船長對國家和對船員們的職責感最終挽救了K-19,避免了一場即將發生的核災難,但可能與真實事件相比,還是少了很多緊張的氣氛。[進入詳文]
19、《天咒》
快樂的畢業旅行在車過隧道時發生意外開始,兩位倖存者走出隧道卻發現整個世界都變了色。大概是日本人天天受到火山,地震的威脅,老幻想有一天日本的象徵富士山也跟著爆發,然後憑著希望,一切都還能繼續。難得的是電腦合成做出的東京廢墟以及最後火山爆發岩漿四竄的恐怖極其逼真,爆破場面的處理也不輸好萊塢電影。日本的漫畫業的確發達,本片就改編自漫畫《末日》。[進入詳文]
20、《阿波羅13號》
沒有什麼比現實的災難更驚心動魄,更沒有什麼比災難的解決更鼓舞人心。阿波羅13號是航空史上的一次災難,但同時它又是一次奇跡,三名太空人終於憑著自己堅韌的毅力與不懈的斗爭在地面人員的幫助下成功了返回了地球,創造了航天史上「雖敗猶榮」的光輝時刻。只是一個狹窄的太空艙,導演和演員卻給出了最動人的表現,你始終心懸著遠離地球二十五萬英里的英雄們。他們的勝利是人類的勝利,用盡智慧和勇氣,得來不易,卻因此那麼燦爛! [進入詳文]
21、《山崩地裂 》
災難片定律之一:當有人鄭重其事地告訴你有災難將會發生,你最好相信他所說的,就算聽起來一點也不現實。如果違反了這一條,完了!你將會發現自己犯了天大的錯誤,而你也會遭到應得的懲罰--通暢,你會死。但別擔心,那個告訴你危機的人還是會愚蠢的來救你的,只是希望一切不會太晚。本片就是上述理論的最好例證。還有,那個脾氣又怪又犟的老奶奶最終為了全船人的生命勇敢地犧牲時,別忘了感傷! [進入詳文]
22、《活火熔城》
在洛杉磯發生的火山爆發總比火山在某不知名小鎮活動要驚人,尤其洛杉磯是好萊塢的重鎮。好萊塢這次拿自己的大本營開起了玩笑,幽默是它們必備的品質,但讓最重要的是能有大把銀子賺。火山熔岩還算真實,連那個火山的起源的編造也會讓你誤以為真,誰讓好萊塢一向以說胡話見長!不過要讓人真覺得活火熔城(熔的還是洛杉磯),這就還是欠缺了一點功夫。[進入詳文]
23、《八腳怪》
就說人對環境的破壞遲早引起環境的報復吧!!蜘蛛在這兒可不是俠了,它們就是人類惡行的報復者。從發現巨蜘蛛到巨蜘蛛攻擊人類,情節鋪排上一點也不雜亂,黑色幽默倒是佔了不少,算是近期災難片的佳作了。在反擊蜘蛛時模仿德克薩斯鏈鋸殺人狂,巨型蜘蛛攻擊人類的樣子活象《火星人玩轉地球》中的火星人,用香水迷惑蜘蛛,都極為搞笑。還有一個常識,公蜘蛛可是不吃人的哦![進入詳文]
24、《狂蟒之災》
我怕蛇,因為它冰冷,看起來狡猾與險惡,因為它的爬行無聲無息,因為它只需要在你身體上製造一個小小的傷口你就可能死因不明,《殺死比爾2》里的黑曼巴更是只需要20分鍾就讓你和死神相見。可狂蟒之災不一樣,蛇雖然依然恐怖(更加恐怖),動作也好,形象也罷,足夠驚人,但原來所謂的詛咒、所謂的災難,卻是人類的貪婪引起的。只是為什麼最後巨蟒也莫名其妙地死了呢??[進入詳文]
25、《軍刀牙》
某些東西最好不要復興,侏羅紀公園里的恐龍也好,另一種可怕的食肉動物劍齒虎也罷。可科學家們老抑制不了野心和好奇心,這不,劍齒虎就逃走了,順理成章的開始對人類的掠殺。就像異形中企圖馴服異形作為軍事用一樣,人類老是喜歡挑戰不可能任務。影片最成功之處是它創造了足夠多的死法獨特的受害者,包括一個剛研究了劍齒虎牙齒認為它足足能裝下人頭的人,他還真的很有預見性![進入詳文]
26、《水深火熱》
鯊魚不患腦類疾病也成了錯,誰讓它們在這方面比人類先進了許多呢!所以不如拿它做做試驗,說不定就解決腦類疾病了呢!不過那這種自然界致命的殺人機器研究,就應該小心它變得更加智慧和強大,雖然這對實驗有所幫助。水深火熱的脈絡廣抄大白鯊,侏羅紀公園甚至是異形,不過發現相似點也是樂趣之一,特別是對於一部幾乎從頭到尾都讓你握緊拳頭的電影來說。 [進入詳文]
27、《極度恐慌》
非典的時候,這部電影達到了它在中國聲名的頂點,不為其他,就為它講的也是一種罕見病毒,來無影傳染於無形,傳播速度快得驚人,感染人員迅速死亡。我們會怎樣?病毒來源在哪兒?人好像突然脆弱了很多。只是一隻來自扎伊爾叢林的猴子,生化武器的恐慌,我們感同身受。禽流感,口蹄疫,瘋牛病,猴痘,就連平常的動物也好像遠比想像的危險。 [進入詳文]
28、《絕命北極》
一架噴射機在飛越美國領空時,一個偽裝的持槍逃犯要挾持飛機,不僅乘客被殺死,飛機的壓力調整器也被破壞,噴射機迅速墜毀在阿拉斯加一座覆滿白雪的山頭,聽起來很像911的另一個版本。可本片意不在此,數名生還者如何在冰天雪地中活下來,並找出一條生路,才是它的重點。信念,對親人的掛念,生存的渴望,《極地重生》里的基文斯可以熬過西伯利亞的嚴寒,上萬公里的跋涉,被追趕的恐懼,飢渴難忍的痛苦,不也是靠這些么?[進入詳文]
29、《浩劫重生》
一群人的痛苦為災難,一個人的厄運同樣是。飛機失事聽起來就不會太常發生,作為唯一的生還者更像不可能,在幾年的魯賓遜似的生活後還能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以至於最後成功回歸人群就只能說是做夢了!恰克諾蘭不是水手,靠著生存的本能和希望,他能尋找食物,燧木取火,還造出了簡易的船。最重要的是永遠別放棄希望,就當那個染血的排球是你的同伴一樣。[進入詳文]
30、《天劫餘生》
奇跡總是會創造出來的!!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也是飛機失事,且天意弄人之下,生存希望漸漸幻滅,僅存的生還者在冰天雪地中,為了保存性命,忍痛吃死去親友的肉充飢。沒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了,殘忍但真實,即使再艱苦也要尋找到生存的辦法和機會!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害怕生活的辛酸,還有什麼理由放棄自己的生命?災難不過是場考驗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⑸ 一部由細菌、病毒傳播導致世界末日的電影
《驚變28天》28 Days Later
導演:丹尼·博伊爾Danny Boyle
編劇:阿歷克斯·加蘭德Alex Garland
主演:西連·墨菲Cillian Murphy
娜奧米·哈里斯Naomi Harris
克里斯托弗·埃克萊斯頓Christopher Eccleston
布萊丹·格里森Brendan Gleeson
類型:科幻/恐怖
片長:112分鍾
級別:UK18級
發行:福克斯探照燈公司Fox Searchlight Pictures(美國)
上映日期:2002年11月1日(英國)
2003年1月聖丹斯電影節
官方網站:www.28dayslaterthemovie.com
內容簡介 >>>
倫敦一群科學家正在研製一種可以抑止怒火的葯,他們用一些大猩猩作實驗,使其感染上一種名為「狂怒」的病毒,然而一群聞風而至的動物保護主義者趕來破壞了他們的計劃,將大猩猩釋放出來。這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恐慌:這種病毒可以通過血液和唾液傳播,感染者將會持續被一種狂暴的憤怒情緒所控制,必須通過殺人才能得以發泄。
28天後……
快遞員吉姆從昏迷中蘇醒過來,他發現自己置身於空盪盪的醫院里,究竟發生了什麼?他一無所知。
吉姆走出醫院,感到城市被一股陰森的氣氛所籠罩,街道、商店都是空無一人,靜寂的城市裡似乎隱藏著某種危險。吉姆來到教堂,卻驚恐地看到遍地屍體。突然發狂的教士向他沖過來,幾乎置他於死地。幸得塞萊娜和馬克相救,他才死裡逃生。
塞萊娜告訴他,由於「狂怒」病毒的大面積傳播,整座城市幾近毀滅,感染上的人都完全失去理智,變成了殺人惡魔,所剩無幾的健康人必須小心翼翼地躲避求生存。因為這種惡魔有著可怕的速度和力量,襲擊起來令人措手不及。倫敦似乎已變成了廢墟,沒有電,沒有通訊工具,他們亦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也陷入了同樣的絕境中。當馬克感染上病毒後,塞萊娜毫不遲疑地迅速殺了他,更令吉姆感到這個世界生存法則的殘酷。
他們遇到了另兩位倖存者,計程車司機弗蘭克和女兒漢娜。弗蘭克從收音機里偶然接收到了訊號:來自一座軍事基地,那裡的領導亨利·韋斯特上校聲稱已找到了獲救的辦法。於是四人決定出發去尋求幫助,他們駕駛弗蘭克的計程車逃離了倫敦。經過一路拼殺,吉姆和塞萊娜帶著漢娜最終達到了曼徹斯特。
亨利上校指揮的軍隊確實已成功地抵擋住了殺人狂們的襲擊,但情況似乎並不像吉姆想像的樂觀。原來這些軍人只是想引來女人以繁衍後代,他們抓走了塞萊娜和漢娜,逃出追捕的吉姆決定進行復仇並救出她們……
⑹ 請問災難大片<世界末日>中的男女主角的名字及所飾演角色的名字
中文名稱:世界末日
英文名稱:Armageddon
發行時間:1998年07月01日
電影導演: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電影演員:查爾頓·赫斯頓 Charlton Heston
斯蒂夫·巴斯米 Steve Buscemi
麗芙·泰勒 Liv Tyler
布魯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本·阿弗萊克 Ben Affleck
比利·鮑伯·湯頓 Billy Bob Thornton
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Bodhi Elfman
劇情簡介:
美國太空總署發現一顆巨大的隕石正朝地球方向而來,並將在18天之內撞上地球,為了阻止隕石造成人類的毀滅,太空總署想出的方法是派人登陸隕石的表面,並鑽洞貫穿至隕石的地心,放入核彈引爆,使之在撞上地球前就先在太空中毀滅,而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就是身負此重任的鑽油井工人的工頭,而本艾弗列克不但是他的屬下,同時也是布魯斯威利斯女兒(麗芙.泰勒飾演)的男朋友 ,為了完成此項訓練,兩人同時接受太空總署的訓練,一夕之間從一個打井工人成為太空人及救世英雄。
⑺ 2012世界末日的男主角的真實名字
托馬斯·麥卡錫
thomas mccarthy
生於 1966年1月30日
美國演員,編劇,以及導演。
是個全能的電影人。
無論如何,他的履歷表中那華麗的名單足以說明問題。
曾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其他17個電影獎項
作為導演的電影作品(數量:3)
權利的游戲 "Game of Thrones" ------- (2010)
不速之客/幸福來訪時(台) The Visitor ------- (2007)
心靈驛站/火車站管理員/下一站,幸福 The Station Agent ------- (2003)
作為演員的電影作品(數量:29)
2012/2012末日預言(港) 2012 ------- (2009) (as Gordon Silberman )
可愛的骨頭/蘇西的世界(台)/屍中罪(港) The Lovely Bones ------- (2009) (as Principal Caden)
口是心非/最佳情·敵(港) Duplicity ------- (2009)
代孕媽媽 Baby Mama ------- (2008)
邁克爾·克萊頓/全面反擊(台)/敵對同謀(港)/英雄不問出處(其他) Michael Clayton ------- (2007)
狗年/年度奇狗 Year of the Dog ------- (2007)
混亂時局 The Situation ------- (2006)
美麗的俄亥俄 Beautiful Ohio ------- (2006)
國王班底/當代奸雄 All the King's Men ------- (2006)
父輩的旗幟/硫磺島的英雄們(台)/戰火旗跡(港) Flags of Our Fathers ------- (2006)
晚安,好運/晚安,祝你好運(台)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 (2005)
Wanderlust ------- (2005)
巨大的驚喜 The Great New Wonderful ------- (2005)
辛瑞納/諜對諜(台)/油激暗戰(港) Syriana ------- (2005)
最後一擊 The Last Shot ------- (2004)
The 2004 IFP/West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 (2004)
性福大師 The Guru ------- (2002)
Spotlight on Location: Meet the Parents ------- (2001)
拜見岳父大人/非常女婿/非常外父揀女婿/門當父不對 Meet the Parents ------- (2000)
"Boston Public" ------- (2000)
Certain Guys ------- (2000)
30 Days ------- (1999)
Saint Maybe ------- (1998)
In My Sister's Shadow ------- (1997)
連鎖陰謀 Conspiracy Theory ------- (1997)
Mary & Tim ------- (1996)
Rift ------- (1993)
Crossing the Bridge ------- (1992)
"Law & Order" ------- (1990)
作為編劇的電影作品(數量:3)
飛屋環游記/天外奇跡(台)/沖天救兵(港) Up ------- (2009)
不速之客/幸福來訪時(台) The Visitor ------- (2007)
心靈驛站/火車站管理員/下一站,幸福 The Station Agent ------- (2003)
⑻ 有個電影是關於2012世界末日的,裡面有諾亞方舟,那個電影的男主角。
電影《先知》, 預知 / 神秘代碼 / 末日預言(台灣譯名) / 地球毀滅密碼(香港譯名) / 預難大逃亡
尼古拉斯·凱奇
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 Cage,1964年1月7日-),原名尼古拉斯·金·科波拉(Nicholas Kim Coppola),出生於美國加州長灘,父親為義大利裔,大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的侄子,17歲進入電影行業,為免受其家族名聲的影響,改姓「凱奇」。1992年因在大衛·林奇的公路影片《我心狂野》中扮演男主角而獲第43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1996年又憑借《離開拉斯維加斯》中扮演的酒鬼一角奪得當年度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而後轉型於動作類影片。
⑼ 電影世界末日男主角叫什麼
布魯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 Harry S. Stamper
⑽ 電影《世界末日》的女主角
麗芙·泰勒 Liv Tyler 出生日期:1977年 7月1日
出生地點:美國緬因州
地區:美國
身高:183 厘米
婚姻狀況:已婚
家庭成員:斯蒂文·泰勒(配偶)羅伊斯頓·藍登(父親)
麗芙·泰勒1977年生於緬因州波特蘭,她來自於一個大名鼎鼎的家庭,她的父親斯蒂文·泰勒是著名搖滾樂隊「史密斯飛船」的主唱,她的母親是七十年代著名的模特。14歲時她和母親一起離開了波特蘭來到紐約,在那裡她開始了她的模特生涯,一年之後她決定成為一個演員。1994年她與年齡相若的艾莉西亞席維史東一起參加父親所在的搖滾樂團「史密斯飛船」的MTV,雙雙受到注意,於遣瘓玫靡匝莩銎湟�淮ε�鰲段奚�南葳濉貳?995年她出演了影片《帝國檔案》。1996年她遇到大導演貝托魯奇,貝托魯奇為她量身定做了影片《偷香》,使她名聲大噪,同年又出演了湯姆·漢克斯執導的影片《擋不住的奇跡》。1997年她又在大導演奧利弗·斯通的影片《U形轉彎》客串了一下。1998年她又同布魯斯·威利斯、本·阿弗萊克合作出演了影片《世界末日》,該片在當年票房大賣。2001年她主演了影片《仲夏夜春夢》,演技也日趨成熟。2001開始她在彼得·傑克遜執導的魔幻巨片《魔戒》系列中出演精靈公主,讓全球觀眾為她驚艷,也使她大獲成功。2004年她出演了影片《澤西女孩》,2005年出演了影片《孤獨的吉姆》。
星座:巨蟹
職業:模特、演員
父親:斯蒂文·泰勒Steven Tyler,Aerosmith樂隊主唱
養父:托德·朗德格恩Todd Rundgren
丈夫:羅伊斯頓·藍登Royston Langdon,Spacedog樂隊主唱
飲食:素食主義者
厭惡:紋身
缺陷:閱讀困難者
1997年當選《人物》全球最美50人
麗芙泰勒1977年7月1日出生於美國緬因州的波特蘭,也許麗芙泰勒就是那種有著人人稱羨的家世背景的幸福小孩,家裡有一大堆的叔叔、伯伯、阿姨們都和演藝圈有著深厚的關系,長大也就自然而然的一腳踏進了這個圈子。
很難想像的是,麗芙泰勒從小在和葯物、性、暴力脫不了關系的搖滾樂這個特殊的環境下長大,但是卻出人意料的保有新世代少見的純真,真的叫人感動。14歲,因為一張和媽媽的模特兒朋友寶琳娜合照的一張照片,麗芙泰勒正式開始了她的模特兒生涯,各樣的平面廣告、電視廣告應接不暇。麗芙泰勒的第一次試鏡機會,卻也因為長得太高而在《這個殺手不太冷》的試鏡會上落選。1994年,麗芙泰勒演出了她的第一部銀幕作品《沉默的陷阱》。
她的下一個作品是由詹姆斯曼高德導演的《沉重》,曾在1995年的金馬國際影展中放映,獲日舞影展評審團大獎、獲邀參加戛納影展導演雙周專題。詹姆斯曼高德說第一眼看到麗芙時,便知此角色非她莫屬,因他要的正是麗芙這種不屬於這個世代的美麗。《酷哥炫妹也瘋狂》也是麗芙比較異樣的演出,看過她演出影片的人便知道,她鮮少演出這樣一個發生在現代,屬於都會青少年,和她的生長背影相似的影片類型,她演出的片子時空背景要不就是在鄉村小鎮或是六○、七○年代,而這部描述一群在唱片行工作的新青少年的青春電影,是麗芙泰勒少有的影片演出。
《偷香》是麗芙泰勒的代表作,而她的表現也真的讓人感動。麗芙泰勒真的是幸運的,才演出第四部片就有機會和大導演貝托魯奇合作,貝托魯奇也真的對麗芙泰勒贊譽有佳,他說:「麗芙是我到紐約後第一位面試的女孩,我們雖然見面不到十分鍾,我就立刻確定她是我要找的女孩。為了更確定這個選擇,我甚至帶麗芙和另一個女孩到倫敦與傑瑞米艾恩斯試鏡,當我看到麗芙在攝影機前面的表現時,我毫不猶豫的確定這就是我想要的,一顆影藝界的巨星即將誕生」。有了大師這樣的背書保證,還在戛納影展上正式介紹給國際媒體,也難怪各處都發生了《偷香》的海報遭竊的事件,連《時代》雜志都有兩篇專文特別報道麗芙泰勒。影響極大的時裝雜志《17歲》和《米拉麗娜》都將她推崇為「20世紀美國服裝界最驚人的發現」,並且連續七次將她選為封面人物。
跟著貝托魯奇拍完《偷香》,麗芙泰勒又被湯姆漢克斯看上,在他首次執導的影片《擋不住的奇跡》當中演出,湯姆漢克斯稱麗芙泰勒為「新清秀佳人」,雖說麗芙泰勒有著一種不屬新年輕人的氣質,但是她對於感情的態度卻是十足的新新人類的。由導演派特奧康納執導的《兩家親》把麗芙泰勒放到七○年代。她一度和克萊爾丹絲等女演員被稱為「好萊塢四小名旦」,前途頗被看好,然後此後接演的幾部電影卻反響一般,風頭有所減弱,直到出演《魔戒》系列,扮演精靈公主亞玟,才令她東山再起。主要作品:2003《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The 魔戒III:王者歸來》
2002《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The 魔戒II:雙塔奇兵》
2001《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The魔戒首部曲:護戒使者》(導演:彼得.傑克遜)
2000《One Night at McCool's麥克庫之夜/仲夏夜春夢》(導演:霍華德.澤瓦) 、 《Dr. T and the Women甜心醫生》
1999《Franky Goes to Hollywood》、《Onegin 奧涅金》、《Cookie's Fortune藏錯屍體殺錯人》、《Plunkett & Macleane》
1998《Armageddon 世界末日》 (導演:麥克爾.貝)、《Can't Hardly Wait》
1997《U Turn不準掉頭》(導演:奧利弗.斯通) 、《Inventing the Abbotts》
1996《That Thing You Do!擋不住的奇跡》(導演:湯姆.漢克斯) 、《Stealing Beauty偷香》(導演:貝爾托盧奇)
1995《Empire Records酷哥炫妹也瘋狂/帝國檔案》(導演:艾倫.莫勒) 、 《Heavy 沉重》
1994《Silent Fall沉默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