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電影歸來主題評論

電影歸來主題評論

發布時間:2022-08-23 23:35:05

⑴ 《歸來》講了什麼如何評價

話說在神秘的東方潘達利亞大陸上,生活著一群無憂無慮的熊貓人,有一天,邪惡的煞魔入侵了這片土地,於是這與世無爭的熊貓人,也被捲入了這激烈的紛爭中去。那夫妻、兄弟、姐妹、戀人、父子,都被迫選擇了派別,加入爭斗,造成的人間慘劇真是罄竹難書。

閑話不多說,單表這陳道明和鞏俐夫妻倆,是一對情投意合的休閑玩家,從一級小號慢慢練級上來,育有一女,日子好不快活。夫妻倆認為不論是聯盟還是部落,大家都是熊貓一家人。所以並未將陣營當成一回事。但一場大清洗運動突如其來,陳道明被當成聯盟狗被組織抓了起來,離開了奧格瑞瑪,發配到諾森德改造。留下鞏俐和女兒這孤兒寡母,一去就是十幾年。

女兒從小就接受了部落的洗腦教育,懷著對聯盟狗的深深憎恨長大。她的志向是在《紅色娘子軍》副本里當MT,盡管她的操作十分風騷,走位意識也很好,但因為爸是聯盟狗,團長從來不考慮她。

這天家裡來了兩個庫卡隆精英部隊頭目,告訴鞏俐和她女兒,聯盟狗陳道明從諾森德逃跑了,希望鞏俐一家跟聯盟狗劃清界限,發現情況及時上報組織。

聯盟狗陳道明一路潛行到了奧格瑞瑪,繞過了看守走到了家門口敲門。但是因為鞏俐太長時間沒有跟聯盟狗一起練級,心情過於復雜,沒有給他開門。聯盟狗只好寫了一張紙條約在飛艇站見面。匆匆離開的時候,聯盟狗碰到了根正苗紅的小部落豬女兒。

女兒趕緊去找庫卡隆部隊頭目,頭目說,只要你報告了聯盟狗的下落,我就跟你團長說讓你當MT,就連奶裝都交給你分解,哥在暴雪有人,絕對說話算話。然後第二天,在飛艇站見面的聯盟狗陳道明就被抓回了諾森德,而搓了一晚上麵包的鞏俐也被庫卡隆部隊打成了虛弱復活狀態。幾年過去了,煞魔的勢力被正義擊退了一些,陳道明終於摘掉了聯盟狗的帽子,回到了奧格瑞瑪。但來飛艇站接他的只有女兒。

「你還下副本當MT嗎?」陳道明問。「不了,我現在就野外刷刷布賺錢,不打副本了。而且我也不住奧格瑞瑪了,就在西部荒野宿舍。」對於鞏俐的情況,女兒支支吾吾。

陳道明回到了家,發現鞏俐完全成了一個自動烹飪、釣魚、采礦的外掛,只能生活自理。雖然人還活著,但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更恐怖的是,一旦陳道明想接近她,她就喊他「加爾魯什」。

一打聽才發現,原來自從上次陳道明被抓回諾森德不久,鞏俐就變成這樣了。奧格瑞瑪居委會,部落豬女兒,輪流來勸鞏俐說陳道明就是熊貓人,潘達利亞原住民,不是聯盟狗了,但鞏俐就死了心認為他是「加爾魯什」。不讓他靠近。

陳道明很郁悶,就跑去找了一個奶。奶開始掉書袋說:「你老婆這病很邪門,學名叫做「底爸符」。陳道明說「debuff?這不是英語嗎。」奶很高興:「原來你也懂英語。」這「底爸符」,就是負面狀態,根據現有的技能,我們還不能驅散它,可以說是一個游戲bug。你可以試著跟她重溫過去。

陳道明回去就找游戲的截屏,但發現圖片里自己的照片全被打了馬賽克。一問,原來女兒沒有當上MT,一怒之下把聯盟狗的照片都打了碼,於是母女決裂了。

於是陳道明只好開始想其他的辦法,但幻化了好多套裝備,都失敗了。不過鞏俐也有好轉,有時候也不把他當作「加爾魯什」了。所以陳道明就以每天陪她做做日常,不提練級的事。

有天晚上,陳道明去給鞏俐卸裝備,鞏俐的外掛又失控了:「老加,道明沒有被封號,沒被刪號,我很感謝你,我們不能再醬紫。」完了閃現進屋子不讓他進來。

陳道明去問部落豬女兒,女兒說:「我那時候還沒滿級,就看到他用沖鋒、撂倒、撕裂、壓制、怒吼虐我媽。」

陳道明立刻拿了橙匕去西部荒野找加爾魯什報仇,一番打聽,來到了地獄咆哮的家。不想立刻沖出來一個粗獷的女獸人:「你是誰?你是副本狗吧!快把我家老加放出來!誰不知道我們加爾魯什是好人啊,你們什麼時候把他放出來啊,每周虐他還不夠啊,還要隨機團普通模式英雄模式虐三遍啊,就算它掉傳家寶掉坐騎你們也不能這樣啊!」

陳道明看到加爾魯什也過得這么慘,一番怒火化作了惆悵,大仇不知從何報起, 只好鬱郁回家。

很多年過去了,高級知識分子陳道明,仍然細心照顧著已經變成外掛的鞏俐。每個月兩人都去奧格瑞瑪飛艇站,等待那永遠也回不來的「熊貓人陳道明……」

一場游戲中的bug風暴,就這樣毀了一對本來很幸福的熊貓人夫婦。你無需詫異,畢竟在我大天朝的國服,和諧你常常是廣電總局一句話的事,是游戲在玩我們,而不是我們在玩游戲。

我為天下計,何惜小民。——by 加爾魯什 地獄咆哮

游戲還在繼續向前走,熊貓人的悲劇無人祭奠,也許就被淡忘在了歷史的長河裡。如果我們每個玩家都不去回憶,不去反思,那麼不遠的將來,國服的悲劇必將重演。

⑵ 多角度評價 《歸來》

漸行漸遠的大師
文/夢里詩書

電影《歸來》映後,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一個感人的故事是否一定就是一部好的電影,這種困惑曾只在善於「催淚」的韓國電影中令我困擾,空洞無味的肥皂劇里卻硬是要做著各種煽情的淚點,好像你走出影院要不擦擦眼角,都不好意思跟人說你看了電影,《歸來》給我的內在便是諸如此類電影般的無奈。

成功的《活著》與失敗的《山楂樹之戀》,這兩部電影同是其張藝謀作品,同是反映文革時期人物命運的變遷,但二者卻有著本質的不同,前者展現著人性的深思和生活本源的探尋,那時的張藝謀是為真正的中國電影大師,《活著》更是當之無愧中國電影史上的里程牌之作。十餘年後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我所看到的卻是一個幾乎陌生的導演,一個沒有了大師光芒卻還是硬要披著那張皮囊為了迎合觀眾還沒討到巧的商賈,當大師變成了商人從「給予」到「販賣」,作品上的內在自然是千差萬別的。那麼在看到電影《歸來》,對於這部作品的定義個人所見其就是一部中年升級版的《山楂樹之戀》,《歸來》的可取之處在與終於不用依靠一行字幕來表達電影的情感,陳道明與鞏俐也自不必再扮什麼少男少女的純情。電影少了一份作,多了一份真!這是吸取了《山楂樹之戀》令人難堪敗筆的升級,但已然商業化的張藝謀,其作品上再也不可能擁有《活著》、《紅高粱》、《大紅燈籠》等當年那骨子裡透著的大師輝煌。

《歸來》電影的本質是什麼?精緻的鏡頭質感,煽情的電影劇情,一個懷舊憶往昔凄美的愛情故事,一切彷如都是這么的完美無可挑剔,但看似繁花簇景的電影下是難以掩飾的空洞,根據原著《陸犯焉識》斷章取義的改編,使得這樣一部電影喪失了最本質的內在--時代感的深度,電影的故事是感人的,對於愛的展現同樣是偉大且令人深刻的,但當我們撥開電影時代的外衣,沒有了原著中的鋪墊與羈絆,這是一個幾乎在任何時代都可以被演繹的故事,《歸來》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在於電影一直在著力如何讓電影做到感人,如何做到煽情,如何通過一堆舊時代電影道具的堆砌來做到懷舊,卻本質的規避和拋棄了那個時代的歸宿感,這是一種如《海上鋼琴師》又如《活著》那般,透過一部電影來穿透、展現、感悟時代真諦的本質,這種本質才是是此類帶有歷史印記的電影之所以偉大且被人銘記的因由,電影令觀眾感受時代的脈絡所依靠的不應該是那些製作精良附有時代感的電影道具,而是以電影本質的力量去令觀眾由心而悟其電影中時代的變遷與宿命,這種佳作電影的本質在我眼中正是《歸來》所缺失的。

不可否認張藝謀在將藝術與商業結合的道路上越發的爐火純青,《歸來》對比《山楂樹之戀》電影無疑從情感描繪還是完成度上都更為出色,作為電影商人的張藝謀或許能在這部電影上再一次獲得成功,但無奈令人扼腕的是那為中國電影上真正的大師卻離我們已然越來越遠。

⑶ 求電影《歸來》的讀後感

故事的開頭以文化大革命為背景,陸焉識和馮婉瑜是對夫妻,男方陸焉識卻因為被認為右翼分子,派遣到西寧關了起來。但陸焉識思念妻子和女兒又逃了出來,回到家中盼著能與妻女相見。 從小就受組織思想熏陶的女兒丹丹,一切服從組織,再加上因為父親右翼身份的緣故無法參演舞台劇女主演,便向上級組織高密抓自己的父親。母親明知道自己女兒已經告了密,但仍義無反顧的要見愛人。
火車站上,兩人只能遠遠相望呼喚著對方,卻連一絲一毫都無法靠近彼此。在組織的追捕中,在女兒的攔截中,在路人紛紛投來詫異討論目光中,他們終究連手都沒有碰到就再次分離,而這一別,又是多年! 而在火車站,馮婉瑜對陸焉識那句:「焉識快跑!!」悲傷而沉重的讓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而後,被文革折磨了20年的陸焉識終於平凡得以歸家,滿懷欣喜的盼著能夠見到苦苦守候他20年的妻子,回家後才發現,妻子因為過度思念他,記憶力衰退,患了選擇性遺忘症。。
是的,馮婉瑜不再認識陸焉識了。
陸焉識和馮婉瑜之間隔著二十年的時光,二十年後他們面對面站立,依然彼此深愛,但妻子永遠記住的是那個還沒對她造成傷害的丈夫,是一段無法打撈的記憶,陸焉識面對的是一個回不去的家,一個拒絕接納,但始終在等待他的避難所。
失憶後的馮婉瑜,不準被她認為是「方師傅」的陸焉識進家門,不原諒女兒犯的錯,不準自己的女兒進家。無可奈何的陸焉識只能將自己在那二十年中寫下卻從未寄出的信寄給了二十年後的馮婉瑜。每天像個老朋友一樣,陪伴在婉瑜身旁,為她念信。在婉瑜眼中,眼前的人只是一個「念信的同志」,而她的丈夫陸焉識,仍在遠方。就這么陪伴著,把前半輩子從來沒給過她的耐心和等待攢夠了一樣都給了她。即使她看上去再也記不起他是誰,他也沒有顯出半點急躁來。他為什麼要著急呢?他早就打算好了,他餘下的時間早就在那二十年裡盤算好了,都是她的,他是把命給她了,如此一來,反而有了知足的淡然。他們可以就那麼靜靜地像一對平淡無奇的老夫妻,坐著看看書,聊聊天,看看貓,打打牌。如果你看到那樣安靜安詳的場景,你絕不會把他們和曠世戀情聯系在一起。
而婉瑜唯一記得的,就是每個月5號,去火車站等焉識。刮風下雨永不變,她在牆頭貼上「5號接焉識」的字條,她在報紙上一遍遍臨摹「陸焉識」這三個字,即使記憶壞到不記得怎樣寫字,她也照著被雨水打濕的字元重新寫下自己愛人的名字,只為這一份忠貞,只為這一份堅守,只為這一份等待……
這部從一開始就知道並不輕松的電影,看到這里,卻讓我有種意外的感覺。這個一直讓人覺得苦澀心酸唏噓感慨的愛情進行到這一步,竟因為婉喻的失憶,陸焉識對失憶的婉喻的重新追求和陪伴,帶來了一絲絲的甜蜜,美好的一如初見,淡淡的,帶著最初的愛慕和溫馨。
縱觀電影,穿插重疊了太多的愛,夫妻堅守的愛,女兒對父母的愧疚,母親原諒女兒的愛……婉瑜因為愧疚當年沒能見到愛人,即使失憶仍不忘「不能再把焉識鎖在門外了」;年復一年地去接了一輩子火車,只為了愛人信里的一句「我5號就到」;寫了二十年寄不出去的信,最後還得作為陌生人念給愛人聽,只為了能夠天天看到她即便帶著陌生的眼神。
一輩子的堅守,只為讓她感受到自己的愛,只為陪著她,只為用自己的方式愛她。不用轟轟烈烈,這樣,也就夠了。
電影中人物對話少,而對角色動作表情的描寫卻極為深刻。陳道明、兩代「謀女郎」同場飆戲也算得上是整部電影的亮點所在。鞏俐把「戲如人生」「人戲不分」的境界徹底融合,她的表情從茫然到下意識流露的敦厚教養,每一幀情緒的游動都不輕疏。而陳道明則已自身淡淡的文人氣質中,懷抱著陡然劍氣的氣質把整個角色都與之融合成就了一個真實的「陸焉識」。鞏俐和陳道明這樣的老戲骨,兩人的一唱一和,一個表情、一個皺眉、一聲嘆息都足以看到內心矛盾的情感碰撞。鞏俐把「失憶」演的太過自然,陳道明把「痴情」演的太過真實。
《歸來》用小景深表現人物特寫的內心,用大景深突出環境帶給人的影響,深入到視覺影響觀眾的內心。而光線的巧妙運用恰如其分的把人物塑造的更為立體,內心情感更為清冽。色調的偏灰使影片年代感凸顯無遺,更襯托出的是一種悲天憫人的無力和現實殘酷,堪稱嘆為觀止。敘事的張力和攝影的精巧,使整部影片看上去都顯得恰到火候,把情感的聚集到宣洩力量沖擊發揮到了極致。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陸焉識和馮婉瑜的愛情中彼此缺失了20年,即使失去記憶卻仍能讓他們一生執著。這段愛情,就像一壇老酒一樣,濃郁醇香,沒有隨風逝去,也不會逝去。他們就在彼此的愛情里,各自蒼老,卻也醞釀著彼此相愛不相見的深情。
看完電影,我准備把原著剩餘的部分也讀完,雖然電影是改編作品,但並不拘泥於原著,他在原著的基礎上搭建了一個新的故事,不論是不是原著黨,都能從電影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感覺,找到心中那段只屬於焉識和婉瑜的刻骨銘心。
電影最後一個場景,焉識載著婉瑜,在大雪中等待著一輩子的「5號接焉識」。他們的愛情,從來沒有死過,更像是沉睡過後補償似的,一下子又煥發出活力。她還在等,他也還在等。
「你不是希望有人陪著她照顧她就夠了嗎?其他的你還在乎嗎?」只要彼此都能熟識相濡以沫執手相伴所經歷的路,只要彼此都能不顧前嫌毫不猶豫的順著這條路走下去,別的還需要顧忌嗎?

⑷ 張藝謀的《歸來》想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麼能給一點有深度的影評嗎總感覺這部片很有內涵,是我想多了嗎

歸來想表達的是執著、等待、平凡的感情,我覺得這不能僅僅是愛情,因為愛情常常表現為膚淺、浮躁、性。人到中年才能體會這種愛情升華至親情的感情沉澱。有些人過了十幾年就能明白其中之味,而有些人也許窮其一生都無法明白。

⑸ 電影 歸來的影評 八百字

轉自豆瓣網友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658362/
《歸來》的前30分鍾,以一家三口的戲劇沖突為小切口,帶觀眾回到那個神秘的年代。

————————第一道分割線,含劇透————————————

打成右派發配遠方的父親,留守持家獨立思考的母親,洗腦長大一心向太陽的女兒。
這是一場在《1984》里就被預言過的人倫悲劇,女兒為了「GM事業」舉報父母的密會,一舉瓦解了一家三口僅存的一點點,精神層面的親情紐帶。

———————————第一輪劇透結束————————————

短短30分鍾,電影大師的功力就可見一斑。張藝謀並沒有像馮小剛在《1942》里那樣,使勁渾身解數來描繪各種"慘不忍睹",而是集中火力在家庭矛盾上,用父女、母女、父母三組細膩的沖突,揭示了特殊年代造成的悲哀。
在一個信奉儒家的民族,竟然有一種力量可以凌駕於親情之上,這應該是100年前100年後的人,都不太能想像的事情。
三組矛盾集中爆發,引來了全片第一輪淚點。這時我看了看手機,距離開映整好30分鍾。
這30分鍾里,有兩個人不得不提。
一個是鞏俐,這30分鍾幾乎是她的獨角戲,她用精確到背影、手指、下巴、腮幫子的演技,只幾場戲便醞釀出排山倒海的情緒,絕對是世界級的表演。
一個是張藝謀,僅僅用30分鍾和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故事,便把那10年的哀與怒傾訴完畢。細膩、隱忍、考究、精確,舉重若輕。
如果在更遠的未來,WG之於中國,可以像二戰之於歐洲一樣,成為一個獨立的電影類型,那麼《歸來》的前30分鍾無疑就是這個類型的鼻祖。

有看過原著《陸犯焉識》的朋友說,電影版刪減了太多對WG時代的描繪。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是有點小家子氣了。拋開我們國家尚存的電影審查制度不說,這終究不是一部滿足好奇心的紀錄片,而是一部真正意義上,在探討愛情的電影。

前30分鍾澎湃收場,本以為電影會進入淚點一浪接一浪的節奏——即使這樣也值回票價了。可我萬萬沒想到在《歸來》的後80分鍾里,張藝謀再也沒有用力去濃烈。

——————————第二道分割線,含劇透——————————

WG結束,父親平反歸來,母親因病失憶,女兒成人有了人性。
這80分鍾里,女兒不再是家庭矛盾的核心,轉為父母關系的催化劑,不予討論。
父愛母,母愛父卻不記得父。這個愛情故事簡而化之,就是嚴肅版的《初戀50次》+中年版的《愛》+活人版的《人鬼情未了》。
他愛她,她愛他。她不記得他,他不能擁有她。
她等他,每個月的5號都去車站街他,一接就是幾十年,也沒想過離開他。
他等她,每天守候在最近的地方,想方設法喚起她的記憶,等她認出來他的那一天。

———————————第二輪劇透結束————————————

相對傳統意義上的愛情電影,這應該是冗長而難熬的80分鍾,沒有大喜大悲,也沒有小情小調。
瑣碎綿延的敘事,一輪接一輪,幾度准備好情緒眼淚幾乎打轉了,就戛然而止重頭來過。
一層一層剝開洋蔥,卻發現手裡拿的是顆無公害且不催淚的包菜。大概是這樣的一個觀影感覺。
但回想起來,這實在是太溫柔的80分鍾。我從不記得在任何一部華人電影里,像《歸來》這樣,用如此尊重、崇拜甚至信仰的方式,描述過愛情。
之所以強調「華人電影」,是因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並沒有給愛情留下太多餘地。
在這個尊孝悌、敬權貴、逐福祿、求康壽的國度,愛情通常是被妥協的對象。我們有太久沒有大張旗鼓、鄭重其事地,去歌頌愛情。
關於這一觀點,我不想花太大篇幅去論證,就在電影里舉一個我最感動的例子:

———————————第三道分割線,含劇透—————————

片面失憶後的母親,決定再不原諒女兒,把她趕出家門,視若路人。
在很多人看來,這都是絕對無法理喻的結局,所謂「虎毒不食子」,母性應該是女人與生俱來的美德,無論再愛誰,女兒終歸應該是女兒。況且母親並未改嫁,尚在等父親歸來。
分兩個層面來分析母親的這個決定。
1,片面失憶後,母親已經不具備理性思維能力,也就是社會屬性相當弱。因此處理問題時極端感性,在她的心裡,對人妻身份的自我認知遠遠超過了對人母身份的認知,因此在兩個身份發生沖突時,她僅憑潛意識就決定遵從作為「人妻」的自己。
2,母親內心深處並沒有遺忘「人母」的責任,因此只憑丈夫的簡單幾句建議,便興高采烈地邀請女兒回家住。可見她對女兒的責備,源於自己並不確定丈夫是否能夠原諒女兒的所作所為——其實她自己早就原諒了——甚至可以理解成是「身為人妻的自己「對「身為人母的自己」的責備。
在這個小片段里,愛情成為了高於自己、甚至高於子女第一價值觀。至少在我的認知里,這已經是華人曾給予過愛情的最高地位。

——————————第三輪劇透結束—————————————

在這80分鍾里,鞏俐受到角色的局限,展現演技的機會不多。這時陳道明挺身而出,越來越有戲,在漸進的劇情中,將表演的層次感拿捏得無比精確,尤其是彈鋼琴那場戲之後,就好像一座隨時准備爆發的活火山,並一直提著那股勁兒撐到了最後一分鍾。
哦,順便提一句新一任的謀女郎張慧雯吧。長得挺漂亮,舞跳得也好,沒演砸。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輪番出場的知名龍套中,最喜歡的是丁嘉麗的表演,容嬤嬤之後,好像再也沒見過誰把北方潑婦演繹得如此傳神,點個小小的贊。
從單純觀影體驗的角度來看,《歸來》也是相當考究的年代戲。時代感強烈的背景音樂貫穿始終,甚至連每首歌的音質、音量都有精心雕琢。服裝、道具等細節之處也能感受到張藝謀對那個年代深沉的懷念。
這種懷念,並不是像有些電影那樣給英雄墨水或者大白兔奶糖幾個大大的特寫,而是讓瓷杯、臉盆、鬧鍾、自行車、收音機、大字報、革命標語這些元素,安安靜靜地躺在它們應該在的地方,絕不刻意打擾鏡頭。
無數微小的、不動聲色的懷舊,相反更讓人融入劇情中,而不會一驚一乍地聯想到「哎呀我家原來也有個跟這一模一樣的床單」。說白了,也是老謀子大師氣度的一種體現。

——————————第四道分割線,含劇透——————————

《歸來》的結局,是我最喜歡的部分。
其實看到接近尾聲的時候,很忐忑的,不知道自己更想看到哪一種結局。
要麼,男女主角中有誰沒熬過時間流逝,先走一步,讓這場偉大的愛情最終以無聲的遺憾落幕。
要麼,在男主角經年的努力之下,女主角的記憶突然被喚醒,皆大歡喜。
但好像,不管以什麼方式收尾,都少了那麼一點味道。
終於,經過一幕突兀的「許多年後」,男女主角化成了有點讓我無力吐槽的老年妝,迎來了最後一個鏡頭。
那是在5號的清晨,還是那個車站。
她還在等,他也還在等。
開放式的結尾,不是悲劇,也不是喜劇。
在愛面前,談悲喜,太膚淺。
無論悲喜,皆為愛情。

⑹ 如何評價電影《歸來》

在我個人看來,作為張藝謀的又一部經典力作,《歸來》仍秉承著張藝謀的一貫風格 ,動人心弦的視聽配置,生命之美的承現都是其作品的標志。但最能打動人心的也許就在於故事本身,張藝謀用一個充滿詩意的愛情故事表達了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怎麼樣?如果喜歡我的回答的話歡迎給我留言和點贊吧~

閱讀全文

與電影歸來主題評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