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過分的姐姐電影主角

過分的姐姐電影主角

發布時間:2022-08-24 00:54:33

Ⅰ 如何評價《我的姐姐》電影里的舅舅

電影中舅舅這個人物的印象在我看來比較負面。因為舅舅確實幹了挺多不是人的事情的。包括但不限於沒有安然的准許去訛詐肇事司機,想要撫養弟弟但是仍然要分走安然房產的一部分錢,把弟弟領走以後直接投身麻將館,還在上幼兒園的弟弟直接耳朵別根煙打起了麻將。這個角色確實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有個情節大伯准備動手打安然的時候第一個站起來擋在安然身前講了句「我們家可不許打人」再看身邊眾人這時才敢起身拉架,在舅舅動手之前都是唯唯諾諾無論是大伯的安然負責,還是舅舅的打官司都只是應和,反正不是自家事,說一句看似熱心實則冷眼旁觀是真的一點都不過分,等到安然提出異議之後大伯要打人也都是默許了。那麼多人,只有舅舅站出來保護安然,這表明他是真的對安然好。所以看好這里我就不對他有意見了

Ⅱ 求電影名

英文名: Bowfinger
中文名: 大制騙家 | 包芬格計劃
導 演: ( 弗蘭克·奧茲 Frank Oz )
主 演: (史蒂夫·馬丁 Steve Martin) (艾迪·墨菲 Eddie Murphy) (希瑟·格雷厄姆 Heather Graham) (克里斯汀·芭倫斯基 Christine Baranski) (傑米·肯尼迪 Jamie Kennedy) (亞當·亞里克斯-馬里 Adam Alexi-Malle)
上 映: 1999年08月13日
鮑比.寶芬戈是一個不知羞恥的電影製片人,雖然他沒有任何名氣,但他卻千方百計的 要擠進好萊塢的上流社會。他想邀請好萊塢著名的動作明星凱特.瑞姆斯在他的影片中主演 主角,但卻遭到拒絕。不放棄的寶芬戈決心無論如何都要偷拍瑞姆斯。於是下定決心的寶芬戈和他的助手們在洛杉磯的街道上開始跟蹤毫不知情的瑞姆斯,他們拍下他所有的活動並還故意引他出現的鏡頭中,隨著寶芬戈瘋狂的計劃越來越過分,瑞姆斯的生活也越來越亂成一團。
=====================================
英文名: No Contest
中文名:零點爆破 | 驅散
導 演: ( Paul Lynch )
主 演: (莎納·特威德 Shannon Tweed) ( Robert Davi) ( Andrew Dice Clay) ( Roddy Piper) ( Nicholas Campbell) ( John Colicos)
上 映: 1995年08月29日
本片模仿《終極警探》的危機處境,但改用一個女英雄來解決問題,就小型動作片而言仍頗富娛樂性。劇情描述一群恐怖分子沖入豪華大飯店中劫持選美會的節目主持人夏蘭和最後入圍的五名佳麗,要求警方交換一架直升機和一千萬的鑽石。夏蘭趁機逃脫,用無線電話跟其中一名佳麗的保鏢克倫取得聯絡,並在他的指導下與歹徒周旋。在沖進大樓控制室解除炸彈的引爆裝置後,又和克倫會合闖進摩天大樓的樓頂挽救人質。導演保羅.林奇利用大量的動作場面和緊湊的節奏克服製作上的簡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歹徒方面的設計也有不少趣味性。可惜女主角香農.特威德的打鬥身手太容易看出替身的影子。

至於第三部電影,明鏡已非陳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就是《暴力13區》。如果不是,老生也沒轍。

Ⅲ 《我的姐姐》連續多天單日票房破億,這部電影對你有何觸動

電影《我的姐姐》連續多天單日票房破億,很多《我的姐姐》影迷們應該都知道,其實這部電影並不是什麼大製作電影,而是一部小成本電影。但是沒想到這部小成本電影,卻成了最大的黑馬,收獲了不錯的票房和口碑。當然這部電影的成功離不開女主張子楓的精彩演繹,張子楓的演技在一眾年輕小花中是公認的好,張子楓在《唐山大地震》和《唐人街探案》中的表現十分亮眼,尤其是她在電影《唐人街探案》最後那令人“毛骨悚然”地笑容,讓人印象深刻。這次張子楓在《我的姐姐》中獨自挑大樑,但是一點都沒有讓觀眾們失望,張子楓在《我的姐姐》里的哭戲特別有感染力,表演特別細膩,演技十分在線,可以說張子楓碾壓同齡段女演員的演技一點都不誇張。另外這部電影的劇情也特別感人,可以說劇情和好演員讓這部電影成為了票房“收割機”。

總結

我們都知道親情的重要性,親情是應該是所有人愛的紐帶,而不是一個“枷鎖”。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家的溫暖,即使是“姐姐”,也需要被呵護,父母應該一視同仁,不應該剝奪“姐姐們”的幸福。

Ⅳ 傲慢與偏見電影里的人物都是誰

《傲慢與偏見》(1938年--2005年)有九個版本
一、1938版 主演Curigwen Lewi和Andrew Osborn,這是第一部奧斯汀影視作品,是BBC製作的,全劇長一個小時,已經沒有任何資料遺存。
二、1940版 主演:葛麗亞.嘉遜和勞倫斯.奧利弗,這是第一部奧斯汀小說的電影版。
葛麗亞.嘉遜,第一印象,人高馬大,但仔細看下來,我認為她表現出了麗茲可愛機敏,言語俏皮,落落大方的一面。只是有時候顯得十分無禮,對達西有些高傲地過了頭。比如剛剛拒絕達西的跳舞邀請轉身就答應了威漢姆,留下可憐的達西在那干生氣。
勞倫斯.奧利弗,從第一印象來看,我感覺是所有版本中最接近原著的一個,因為能夠不笑都顯得那麼英俊的,似乎只有他一個。據說如果把那3個版(當時05版還沒有問世)的劇照放在一起,由一個只看過原著而沒有看過任何改編作品的人來挑選達西,中選的總是我們的奧利弗爵士。那一身掩蓋不住的貴族紳士氣派,也是其它幾個所不及。不過,形象歸形象,與原著一對比,就屬於最不像的一個了。其中最致命的一點就是,傲慢不足,殷勤有餘。看標題下那張貼圖也可知,老爵士對「這一個」也是很不滿意的。此外,費雯麗與本片的失之交臂,更讓我遺憾。
這版的《傲慢與偏見》是美國電影,當時還是黑白片,整部電影簡潔,刪去了原著中許多情節。兩位主演,奧利弗斯通和嘉遜分別飾演達西先生和伊麗莎白班納特。其中女主角的聰明智慧被嘉遜表演的恰當得體,甚至過分理智把她演繹得更像是家中的長女。而其中她對達西的偏見,也正是小說中的戲劇沖突之一,在生氣中又顯得像是在發小脾氣。由於這樣的表演,出現在被刪去過多情節的電影當中,使她在隨著劇情及人物思想轉變中處於被動,使之看起來有些發展過快。奧利費斯通的達西先生,高貴得不可一世,附合人物身份。但缺少內心刻畫,就像是蠟像展覽一般,他的傲慢也只停留在臉上和台詞上,相比後兩版人物的塑造上,缺少那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感流露。在說劇情安排上,刪除了我自認為比較重要的「巧遇」一場戲,多出的是伊麗莎白在尼德斐的射箭與在達西幫助下躲避柯林斯先生的情節,好像略顯有些無中生有。在電影中,喜劇效果尤為突出,如姐妹們對柯林斯先生的搞怪、凱瑟琳姨媽到訪時屋內的凌亂、結尾連瑪麗和凱蒂也有知音出現等。而這版劇本的特色,就在於它在結尾時把凱瑟琳姨媽寫成是一位支持達西並幫助他的人物,試探伊麗莎白在經過若干波折後對達西的轉變,並用「激將」法使之吐露心聲,表示不能答應不會嫁給達西的情感。小說中最後達西能鼓起勇氣再次向伊麗莎白求婚,是經過凱瑟琳的興師問罪後奠定的信心,但凱瑟琳卻無意中算是幫了這對有情人,這可在她的預料之外。電影的改編無疑想讓大家皆大歡喜,在這點上是個突破。
三、1949版 主演:Madge Evans和John Baragrey。
這是一個三幕舞台版電視劇,全劇也是一個小時。故事以簡奧斯汀的旁白展開劇情。電視一開始,簡坐在一張書桌後面執筆沉思,畫外音問她在構思什麼故事呢?簡的開場白就是小說開篇的第一句------「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 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然後進行人物介紹,將觀眾帶到了舞會,人物依次登場。主要內容和對白都與小說類似,不同點是, 達西的第一次求婚是在彭伯利,伊麗莎白隨舅母出遊是意外來到此處的。故事的結尾是達西第二次求婚成功後,對麗茲說:「我就是愛你的『偏見』」,麗茲回應說:「我就是愛你的『驕傲』」。
由於時間非常有限,該版刪去了大量人物,班家五個女兒只保留了三個,沒有瑪麗和吉蒂。此外,也沒有凱瑟琳夫人,沒有達西小姐,連考林斯先生也沒有出現,只是用「麗茲拒絕了他的求婚」而一語帶過。
四、1952版 主演Daphne Slater和Peter Cushing。
這是BBC拍的第二部,劇長3個小時,共六集。劇照見標題圖片。目前沒有該版的相關資料。不過,男主演曾出演過福爾摩斯,後又主演了大量恐怖片,被稱為恐怖片大王。所以,這個版本的達西,很有可能是個「恐怖」版。:)
五、1958版 主演Jane Downs和Alan Badel。
它幾乎沒有留下什麼資料,當年的一些劇評批評這個版太過鬧劇。
六、1967版 主演:Celia Bannerman和Lewis Fiander。
BBC的第四個改編版,是為紀念奧斯汀去世150周年而作,是第一部《傲》劇彩色版,也是第一部有外景鏡頭的電視版。全劇同樣是六集共3個小時,有些人物改動,只有四姐妹,沒有了瑪麗。添了一個夏洛特弟弟的角色,讓他總是跟班納特太太鬥嘴。加重了盧卡斯太太的戲份,成天與班太太較勁,看誰早一天把女兒嫁出去。達西的求婚被安排在羅新斯的舞會之後。影片的結尾是達西夫婦完婚後前往彭伯利,到達後,達西說:「到家了,達西夫人!」我覺得這個麗茲有點兒像原著
七、1980版 主演:Elizabeth Garvie和David Rintou。
迄今被公認最忠實原著的版本,在1995版問世之前,它一直被看作是最經典的《傲》劇。
Elizabeth Garvie的麗茲,嬌小玲瓏,隨和近人,舉止永遠都是那麼莊重文雅,出門走路必隨身帶傘。總是面帶微笑,講話俏皮,有時也自我嘲弄一下。每天不是與家人玩牌下棋,就是一起做針線,一個人的話就寫信看書。我很喜歡她在盧卡斯家及羅新斯花園唱的兩首歌,並非什麼名曲,但卻是那麼優雅動聽。如果非要雞蛋里挑骨頭,就是我小時候總覺得她沒有原著插圖里的麗茲那麼美,而且要承認,她的眼睛也的確沒有後來的詹尼弗那麼漂亮。
David Rintoul,腰板永遠綳直著,紳士味道十足。初看時,達西顯得有些木吶,他看麗茲的眼神,也確如書中所說,「好像發呆,心不在焉,連費茨威廉也笑他幹嘛總呆頭呆腦」。可是,當他在結尾處笑起來的時候,卻是那麼英俊,當年完完全全地迷倒了我。這些天,再度重溫了一遍,十幾年過去,感覺依舊。他一直被認為是永遠的「達西先生」,一直到15年後科林的出現。
八、1995版 主演:Jennifer Ehle(發音Aly)和Colin Firth。
這是由BBC和A&E聯合製作的,因而北美人都習慣稱它為A&E版,就像咱們國內很多人喜歡叫它BBC版一樣。這也是一部迄今最長的版本,全劇300分鍾,比80版多出一個鍾頭。
曾經被認為是不可逾越的高峰的80版,在統領了15年之後,終於碰上了最強有力的對手。正是從這一個新版開始,奧斯汀粉絲們才突然驚喜地意識到,故事原來還可以從這樣一個角度看,可以改編得這么有想像力,因為它給大家帶來的是另一種奇特美妙的感覺------盡管這個認識過程是經歷了一番痛苦掙扎以後才得來的,這就包括我自己。
Jennifer Ehle,一個眼睛最漂亮,笑起來最甜美的麗茲。我第一次看這個版的時候,給我的第一印象最好的只有這個麗茲,她在窗口外對著爸爸那一個甜甜的笑和那雙透著俏皮的亮亮的眼睛,我真是好高興:這就是我的麗茲,比80版那個要可愛。但是,隨著慢慢看下去,那種感覺就變了。
我發現,這是個有幾分不一樣「淑女」味道的麗茲,也許,這正是編劇安德魯的本意。他曾說,他就是要給觀眾一個生動活潑、有幾分「tom-boyish,gipsy-sh」的麗茲,因而才能將「萬人迷」達西先生強烈地吸引住。
在言語俏皮方面,我也總覺得這個麗茲差了幾分,感覺揶揄甚至刻薄的成份多了些。這是因為,有幾段很有特色的俏皮話被刪去了,比如"留著口氣唱歌"(這是因為麗茲後面唱歌的那段被刪掉了),「三個人走在一起畫面非常好看"等等,80版雖然也沒有後面這一句,但給麗茲與夏洛特設計了不少妙趣橫生的對話,突出了人物的聰穎調皮。討論十四行詩的章節我忘記這個版有沒有保留了。此外,定情以後麗茲打趣達西的話也被略去了,我以為,這恰恰是全書最讓人玩味的部分之一!因為這是「愛」使達西在性情上作出的重大改變之一,所以喬治安娜會如此大吃一驚。相應的,80版是照搬原書,05版則改成了「達西夫人」,也算是別有情趣。但是,95版有一句俏皮話我很欣賞,就是麗茲問弗斯特上校,軍團是准備長駐還是短駐那一段,這是書里所沒有的,乃是神來之筆,因為它順便把故事的時代背景巧妙間接地作了個交代。
再有,這個麗茲的情緒很表面化,笑起來固然很美,非常迷人(她所有笑的畫面我都非常喜愛),但綳起臉來就不行了,顯得非常沒有耐心,這在後半部分格外突出。她對母親和三個妹妹也多是沉著臉,有時甚至一臉厭煩,這就更不能接受。我想,編導大概就是要給我們一個敢愛敢恨的麗茲吧!所以,從這個版本以後,伊麗莎白一下子被視為「女權主義」的一份子。有人說,故事開始,麗茲在遠眺達西和賓格利的縱馬離去後,她從小丘蹦蹦跳跳跑下那一段,意喻著「奔向自由」的渴望。還有些人嫌80版的太淑女,太沒有自我個性,而且也沒有女人的魅力。哼哼….
Colin Firth,一個"Extra Dacy!"----這是當年該劇在英國播放前影評家們賣的關子。還真是前所未有的一個達西!
從形象到舉止,當年英國的批評家們說,編導大概是照著一半奧斯汀,一半D.H.勞倫斯和肯拉塞爾塑造的主人公來設計的。我也覺得有那麼幾分相似。
就拿70年代初肯拉塞爾導演的勞倫斯作品<戀愛中的女人>來說,科林與裡面的兩位男主角一樣,頭發都是顯得很亂(不少英美粉絲說她們看片時都沖動地好想上去把科林的頭發弄平,鬢角修理一下),都顯得幾分粗纊,比如說我們的達西先生楞用手杖把揚格太太的家門給頂開;再有,人家是裸泳,我們的達西是穿著衣服游(據說當年播放這一段時,看見達西穿著衣服跳進臟兮兮的湖裡,不知有多少人都一聲驚呼"Don't jump!"----以為失戀的達西是不是絕望至極而想不開呢!);人家是光著身子摔交,這位是敞著襯衫領口奮力擊劍,事後還念念有詞"I shall conquer this, I shall"!一個迷人的達西先生。
粉絲們最津津樂道的一句科林版達西的話就是:"No,no, the green one",然後就健美帥氣地騎上馬准備去向心上人第二次告白,怎知心上人正因為得到小妹妹私奔的消息而慌亂無助呢,可惜呀可惜!
安德魯說,如果他自己非要給這個達西挑錯的話,就是科林用手杖的樣子太難看了,記得結尾第二次求婚那個畫面嗎?達西拿手仗的姿勢簡直就像拄著拐杖!~
這個達西的另一個Extra,就是加長版,增加了很多以他為視野和角度的內容,這也是本版的最大新穎之處。前面說,麗茲的戲被剪掉了不少,那是因為全都給了達西了。這個版本的達西是戲份最多的一個,那些增加的內容也都是原著里所沒有或者只是只言片語描述的,而最打動我們的也恰恰是那一部份。所以為公平起見,80版的達西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嘛,總是要高於95版一些些的。
說個小插曲(可能有些人聽過這個故事) 。安德魯說,科林最初並不想接這個戲,安德魯問他原因,科林說他看過本子,感覺這個故事沒什麼意思,他也沒什麼戲份,特別是達西求婚被拒後這個故事基本就結束了,還能怎麼拍?安德魯才明白,科林拿到的劇本只是一半。於是,他讓科林先去找原著來讀讀,再作決定。幾天以後,科林來了電話,一上來就是:"I』ll do it!"。一個新的達西誕生了!
還有一個讓我耿耿於懷的就是,那一年的BAFTA TV獎,科林未能獲得影帝,被一位資深演員(就是後來出演《哈利波特》系列片里演巨人海格的那位)擊敗。究其原因,應是被同樣入選的演班納特的那個演員把票數分散走了一部分,所以,我現在一看到這個班先生,就心存"敵"意,為什麼要跟科林爭,他哪算是男主角呀!

兩位主演,CONLIN FIRTH和詹妮弗艾莉分別飾演達西先生和伊麗莎白班納特。說實在話,起初看詹妮弗很不舒服,她並不漂亮,身材發福,很難將她與一位二十初頭的姑娘聯系起來。但是她的演技逐漸讓我接受了她,她的智慧與對愛情觀的選擇都讓人很自然歸功於伊麗莎白班納特博覽群書。她的文雅並不讓人覺得她是那麼高高在上、遙不可及,而是覺得相當的有親和力,在伊麗莎白還處在偏見當中時,她對於威克姆先生又不僅僅像是小說中寫的那種有些傾慕,更多了份同情,展現其善良的一面。科林弗斯,低沉的噪音、冷俊的臉旁、迷人的紳士風度,無疑就是達西的招牌外形。在三版的《傲慢與偏見》里,達西的台詞相比很少,這就要求演員用自己本身對角色的理解來展現台詞以外的人物性格。在第一次舞會上,科林的達西眉宇間有對鄉下人的煩感。在尼德斐達西隔窗看伊麗莎白的眼神里更有一種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感情。再說這版的整體氛圍,像一部童話,更不失說教。在結尾,神父的話雖然是在婚禮中的陳詞,但影像的切換,使故事中的三類不同的婚姻,在陳詞中得以證明。一種就像柯林斯夫婦的婚姻是建立在金錢上的,她們的婚姻生活無疑是乏味、呆板的。第二種是像麗迪亞和威克姆一樣,她們的婚姻里攙雜慾望和欺騙,在麗迪亞的頭腦里沒有理智,更談不上思考,莽撞而瘋狂。第三種就是達西和伊麗莎白、賓利和簡一樣的,為了真愛而結婚。在神聖的殿堂前,不同種類的婚姻都在這里宣誓,但他們是否真正理悟愛情的真諦,是否在上帝面前無怨無悔,最終做到白首偕老,那就不得而知了。
九、2005版 主演:Keira Knightley和Matthew Macfadyen。
一個時隔65年以後才出現的電影版,一個不再單純講究劇情,更注重藝術氛圍,並且增添了一種更濃味道的新版。看來鑒於95版是拿達西開刀,那麼05版便從麗茲下手了。既然允許有那麼一位"迷人的"達西先生,那麼來一個有些"野性"的麗茲也未嘗不可。
這個版的麗茲,被認為是目前所有版本中最漂亮的一個。渾身散發的青春氣息,不需要跑跑跳跳,你就能感覺得到。她身上,也實在有不少95版的影子,更多了幾分「tom-boyish」,更少了幾分淑女味----鋼琴彈得最差的麗茲。
比如說,兩個版都保留了那句"如果沒有找到真愛,就不會結婚",詹尼弗站在岩石上,她就站在懸崖邊。有趣的是,兩個人在某些時候生氣的表現剛好相反,詹尼弗是表情盡在臉上,但言談舉止並沒有出位,凱拉表情雖然柔和幾分,但言語十分率直。最明顯的一處對比就是母親逼婚那段。詹尼弗版的雖然輕聲回答了爸爸一句,但卻是一臉的不屈倔強,她內心在想什麼呢?凱拉脫口而出:"You can't make me!"盡管說話的人是淚眼婆娑。
這個版的麗茲笑的比較多,如果說80版是莞爾微笑,95版是露齒而笑,05版則是孩子氣般的撲嗤一笑,這倒真有幾分接近原著中的"she only smiles, I laugh」的感覺。我倒沒有覺得凱拉版的笑屬於"傻笑」 。比如說,在達西三人首次出場那一段,麗茲與達西的目光相撞後瞬即低下頭想著什麼,接著撲嗤一笑-----我同意有些粉絲的想法-----她一定覺得,這么多人全都停下跳舞,就是為了給這三個人來這么一個古怪的歡迎儀式,真是太滑稽了。再比如,在彭伯里門口那一笑,大概是:天吶,這么優雅氣派的庄園,我差點兒就成了它的女主人,這里就會是我的家,可我卻把它放棄了,開來我實在太傻了……
Matthew Macfadyen,4個版本中戲份和出場時間最少的一個達西,卻同樣迷住了一大批女粉絲。可見,這位達西先生,才是真正的魅力高手!他必須要在有限的時間,靠眼神和細節動作才能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世界。我曾說過,細節的精巧運用是本版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特點,這裡面達西的一些小動作有不少就是馬修自己設計的,比如雨中求婚那段,當麗茲提到威翰姆的名字時,達西馬上就向前靠近了一步-----好大的醋勁!還有就是結尾,導演Joe Wright說,按照劇本,最後那一吻點到即止。可兩位主角好象商量好,來了那麼一個細膩,冗長,浪漫的對吻,嘿嘿。"You have bewitched me, body and soul"無疑已經成為馬休版達西的標志,就像95版那句「I shall!」一樣,註定要被粉絲們傳頌下去的。相比之下,遵循原著的80版倒沒有留下什麼自己的東西,可見,太忠實原著也會有缺點的。
除了上述九個版之外,還有一個2001年現代版和寶萊塢版,我覺得沒有必要放在一起,不過,寶萊塢版那句「No life without wife」實在讓人捧腹。

Ⅳ 一部日本恐怖片!!

電影《富江》
《富江》的女主角富江是一個所有男人都為她傾倒的美麗女孩,特徵是左眼下有顆痣。男性被她的美貌所迷,就會聽她的命令去殺人,亦會將她殺死和肢解。更可怕的是,她有再生繁殖的能力,當她再成長成為一個女孩的時候,血腥慘劇又再重演。在《富江》電影中,20歲的月子因意外而失憶,但她每晚都夢見自己滿身鮮血。她向精神病醫生細野辰子求診,辰子將她催眠後,她說出富江的名字。辰子根據富江這名字追查,發現一名叫富江的女學生曾被殺死和肢解,屍體仍未尋回。而懷疑是殺死富江的學生事後亦自殺。警方再追查之下,發現有另一名富江曾在月子的家中被殺,屍體一樣是下落不明。警方更發現,自明治初期至今,已有無數個名叫富江的女孩被殺,同樣是成為未了結的兇案。[1]
「富江如果真的變成我的,也許我就會殺了她吧,不,這樣還不夠,就算不把她大卸八塊還不夠!富江就是會讓人心理產生這種慾望……」改編自日本漫畫大師伊藤潤二的系列電影《富江》共拍了9部,漫畫作品本身並不長,和一些常見恐怖血腥的作品不同,富江殺人並不是為了慾望或者怨念,富江就是邪惡的化身。只要接觸到富江的人,都會逐漸地被喚起靈魂中最黑暗的部分,最後極其瘋狂地毀滅一

Ⅵ 為什麼有人說《我的姐姐》讓人看完後覺得憤怒

《我的姐姐》這部電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而且也讓很多的人都流下了自己的眼淚。在這部影視作品當中,大家可能看見的只是親情,但我們沒有看見的是有很多的女孩子真的是為了一個家庭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在自己的家庭當中,父母肯定總是會說你是姐姐,一定要讓著弟弟,或者是你的哥哥是要結婚一定要幫忙什麼的。

舍棄老舊並錯誤的思想

我認為絕對不應該為了對方放棄自己的生活,等到自己的弟弟或者是哥哥娶媳婦之後,我們就能夠活出自我。我們也沒有必要去為了對方,而放棄自己的未來。大家都是有想要過的生活,為什麼一定要圍繞著身邊的人去轉呢?家長也不應該太自私,重男輕女的思想應該被舍棄。孩子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沒有必要做出重男輕女的行為。

Ⅶ 張子楓我的姐姐已上映,作為姐姐的你有什麼感想

由張子楓、肖央等領銜主演的電影《我的姐姐》公映,這部影片從影名大家就可以了解它是一部真情片,而從以前釋放的預告也讓很多人對這部影片充滿希望。

攝像鏡頭末尾的安然,仍然在彷徨,她早已離不了弟弟,也不捨得五年的男朋友,還想逃出家鄉去上海,這種無可奈何,對電影中的安然是難解的。

Ⅷ 求一部日本電影驚悚片

以下都是我自己寫的,還算全,被別人復制過,我做了很多改動也在更新,喜歡隨時更新...應該能幫到你,仔細看看,新片 老片 經典片 電視劇 系列恐怖片 漫畫 游戲 准備出的片都有,我希望能把自己看到過的,看到的寫出來。

《奪命手術》歐美-這個片子看的我很不舒服,不是血腥那種。
《分裂》這個片子還沒有出,但是看到預告片感覺很不錯
《布萊爾女巫》 -不用我做過多介紹了吧,死亡錄象-科羅佛檔案的前輩,據說真實時間改編。
《毛骨悚然》美版,這個也不錯相信是你喜歡的類型。
《死亡特訓》(也叫八面埋伏)個人認為不錯的片子,屬於驚悚片
《鬼蜮失魂地31公里》也是劇情類型的
《血眼》新納粹主義分子
《荒島驚魂》-驚悚片
《鬼月殺機》這個是你喜歡的日式風格恐怖片,是美國的,個人認為算不錯了。
《靈異孤兒院》-也是恐怖類型的
《機械女》-恐怖類型
《趣味游戲》這個是變態殺人的,主要我喜歡這種類型的片子,也介紹給你可以看下
《邊城小鎮》-殺人的,劇情夠緊湊,有些恐怖片未必是鬼才嚇人
《神秘窗》-劇情
《死刑》-還可以
《桑樹街》-拍的很不錯錯,特技絕對夠真實 ,這個不完全是喪屍,我強烈推薦
《屍地禁區》-也是你喜歡的嚇人類型呵呵
〈100英尺 〉-今年的新片-恐怖類型
〈快門〉恐怖類型
〈美國怪談 〉我很喜歡的一部片
〈魔窟〉冒險恐怖的
〈血腥瑪麗〉-恐怖類型
〈隔離疫區〉這個是美國版本的死亡錄象,還沒有出,隨時關注吧
〈死亡錄象〉這個現在太出名了,相信大多都看過,如果沒看過去感受下,最後10分鍾很過癮
〈變種女郎〉也是我喜歡的
〈迷霧〉這個也是很不錯的恐怖片,屬於怪物類型,但是絕對不無聊,大多人都看過,如果沒看過去看下
〈鬼魂傳奇〉也是恐怖類型的
〈鬼霧〉這個是迷霧的上一個版本,值得一看
〈復制DNA〉大蟲子呵呵
〈脈搏探測器〉絕對的心理恐怖片
〈閃靈〉太有名了
〈鬼屋凶鈴〉恐怖類型的
〈鬼影〉絕對是你喜歡的類型
〈恐怖廢墟〉食人草
〈苜蓿地〉非常優秀的片子,強烈強烈的推薦
〈末日侵襲〉不用說了,不錯的大片
〈網路殺機 〉也不錯
〈身在其中〉很不錯的片子,帶血腥
〈黑色地板〉也是你喜歡的類型
〈厄夜三十〉推薦你看
〈荒野惡林〉追殺,變態殺人的,但沒你想的那麼血腥,劇情不錯
〈死寂〉這個強烈推薦給你
《活死人黎明》雖然你不喜歡喪屍,推薦一下。
《活死人之地》《生化危機3》《電鋸驚魂》
《天外來菌》我非常推薦的片子
《黑水》鱷魚的,很推薦,比較驚心動魄的片子,不是那種一隻大鱷魚傻吃人的
《車庫驚魂》比較不錯
《地下墓穴》還可以
《血月》很GOOD
《隔山有眼》1-2
《驚變28周》1-2
《恐怖蠟像館》
《非禮勿視》
《美國人狼在倫敦》
《驅魔人》
《天魔2006》
《寂靜嶺》
《恐怖那瓜頭》
《少年漢尼拔》推薦
《鬼擋路1-2》刺激
《1048幻影凶間》
《吸血驚情400年》雖然是老片,但是太棒了
《夜訪吸血鬼》經典,我非常喜歡
《地鐵驚魂》
《屍骨無存》
《人皮客棧》這個就是血X
《死亡空間動畫片》這個太牛X了
《惡靈空間》1-2
《驚心食人族1-2》也叫做剝皮人魔
《黑夜傳說1-2》
《幽靈船》
《異次元殺陣》也叫做「心慌方」非常強烈的推薦
《鬼水凶靈》美版
《我說你做》
《狼溪》
《加百利》
《鬼哭神嚎》
《夜魔》
《靈異第六感》
《魔鬼搭車人》
《鬼天使》
《生存游戲》
《地獄神探康斯坦丁》
《萬能鑰匙》
《撕裂人》
《九人禁閉室》
《理發師陶德》

接下來給你發些亞洲的(我看的不多)
〈驚險游戲〉〈香頌鬼屋〉〈七天〉〈鬼肢解〉〈追擊者〉〈恐怖童謠〉《狐狸階梯》《午夜凶鈴》《咒怨》《鬼宿舍》《殺人回憶錄》
〈靈魂密碼〉〈鬼鼓〉〈假面〉〈瘋魔美女〉〈黑色之家〉〈駭人手機〉 《筆仙》《鬼水凶靈》《異度空間》《惡魔的藝術》《再殺部隊》
〈怪談新耳袋〉〈深海尋人〉 《惡男事件》《恐怖爆發》《死神十字路口》《山村老屍》 《案山子》《森冤》《驚險游戲》 《怪談》

《宮女》《棺木》《蟻群》《考死》《506哨所》《牆之魘》《鬼怪密林》《回歸》《19層空間》 《感染》

不行了太多太多了,你要都看過我也實在幫不了你了, 給你介紹的亞洲恐怖片有的可能還沒有出,或者已經出了,我也不清楚,因為平時我只看歐美的,自己關注下呵呵,然後給你歐美恐怖片票房的排行,看看有沒你喜歡的。
1鬼眼(又叫第六感)
2驅魔人(……)
3夜訪***(後三個字自己查)
4小島驚魂
5斷頭谷
6美版咒怨
7異形大戰鐵血
8電鋸驚魂3
9奪命狂呼3(在歐美上映後票房飆升)
10美版午夜凶鈴2
11美版午夜凶鈴1
12刀鋒戰士2
13電鋸驚魂2
14刀鋒戰士3
15弗萊迪大戰傑森
16死神來了3
17死神來了
18鬼哭神嚎
19德州電鋸殺人狂03版
20入侵腦細胞
21電鋸驚魂
22奪命狂呼
23奪命狂呼2(前兩部都只在美國上映)
24寂靜嶺
25萬能鑰匙
26鬼入侵
27鬼訊號
28死神來了2
29異形2(僅在美國上映)
30驚情四百年
31人皮客棧
32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麼
33狂蟒之災
34刀鋒戰士(僅在美國)
35隔山有眼
36恐怖蠟像館
37十三幽靈
38狂蟒之災2
39美版咒怨2
40驚心食人族2
41鐵血戰士(僅限美國)
42驚心食人族
43異形3
44月光光心慌慌2
45德州電鋸殺人狂前傳
46惡水凶靈
47幽靈船
48異形4
50不死之王德古拉
51吸血鬼女王
52月光光心慌慌8
53鐵血戰士2
54鬼霧
55隔山有眼2
56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麼2
57鬼娃孽種
58惹鬼迴路
59人皮客棧2
60恐怖網站
61死寂
62千屍屋
63傑森X
64非禮勿視
65死亡鬼屋
66吸血鬼陰影
67原凶畢露
68撕裂人

接下來是日本的一個恐怖節目,據說都是真事叫做《 USOJAPAN 》

然後是幾個電視劇的恐怖片《恐怖大師》《邪惡力量》《恐怖之源》《鬼語者》《靈媒輯凶》《靈異之城》《惡魔獵人》《終結者外傳》-科幻的也不錯 《遠古入侵》

在給你點美國新片
《刺》《嗜血魔人》《新版喪屍出籠》《電鋸驚魂5》《午夜食人列車》《針孔旅社2》《殘虐你娛樂我》《異蟲咒》《恐怖煉獄》《惡靈空間3》《獸餐 2》《吸血新世紀》《暮色》《回魂》《紅眼病》《解剖學教室》《鬼月殺機》《不請自來》《繁殖》《低語》《重回血腥死亡營-這個一般》《陌路狂殺》《食屍鬼》《美版見鬼》《荒野惡林》《致命玩笑2》《購物驚魂》《死亡湖》《血腥數字》《破綻-這個我強烈推薦》《邪林地》《停屍間》《閣樓》《軌跡人》《末日先鋒》《羅威納復仇》《犬戰士》《小島驚魂》《蛛網》《100英尺》《沙排殺機》《伊恩斯通之死》《活屍日記》《前哨》《惡靈詛咒》《伐頭嶺》
《農家小屋》《鬼域31公里》《恐怖休息站2》《狂蟒之災3》《惡鬼上門》《月光心慌慌前傳》《生化危機惡化》《鑽孔者》 《伊甸湖》《嬰靈惡泣 》《我的血腥情人節3D》《黑夜傳說前傳:狼族再起》《燈紅酒綠殺人夜》《詭信號》《要命法則》

一些經典系列
《猛鬼追人》《鐵血戰士》《異型》《黑色星期五》《猛鬼街》《月光心慌慌》
《大白鯊》《烏鴉戰士-共5部》《生人迴避》《活跳屍》《鬼娃新娘》《異種》
《奪命凶眼》《食人族》《破繭天魔》《殺出個黎明》《人玩鬼》《變種女郎》
《沉默羔羊》《刑房》《怪談新耳袋》

一些經典老片
《群屍玩過界》《頁頁破膽》《梯下亡魂-這片太牛》《魔精》《魔胎》
《猛鬼工廠》《鬼作秀》《妖夜傳說》《夢魘》<夢幻殺人檔案><人狼>
《嘩鬼番生》《差品味》《烈血海底城》《地獄之城》《蛇妖》《死亡的黎明》《惡夜僵屍》《天魔回魂》《變種夜魔》《撒旦回歸》《惡魔玩具》《突變第三型-這是80年代大作》《鬼屋穿梭人-穿梭猛鬼城》《闖錯鬼門關》《試管人魔-變蠅人》《異形怪體》《魔鬼牙醫》《驚異大魔繭》《蛞蝓之災》《種子人魔》《夜半鬼敲門》《舐血夜魔》《喪屍特警》《變形戰士》《從死亡歸來-群是玩過界很像,血腥》《割人狂醫》《曼哈頓的嬰兒》《完全猛鬼手冊》《極度深寒》《戰栗黑洞》《

十大禁片
《索多瑪120天》《困惑的浪漫》《下水道人魚》 《情慾九歌》《不可撤銷》《羅曼史》《感官世界》《唾棄你的墳墓》《魔法聖嬰》《切膚之愛》

我最期待的一些恐怖片 (絕對都是大片級,不是垃X...)
NO1--------《終極警戒》雖然你不喜歡喪屍片,但是這個片子非常牛,你一定要看

NO2--------《墨西哥大砍刀》這個那就不用說了,刑房的下一部

NO3--------《不給糖就殺人》這個據說不錯,我也不清楚

NO4--------《不明海生物》這個貌似也不錯

NO5--------《回魂》

NO6--------《黑暗侵襲續作》The Descent2

NO7--------《咒怨3》

NO8--------《驚心食人族3》

NO9--------《十三號星期五》11 這個我太T M期待了,傑森復活。

NO10-------《死神來了4》

NO11-------《異能》

NO12-------《鬼媽媽》

NO13-------《狼人》

NO14-------《騎士》

NO15-------《可愛的骨頭》

NO16-------《先知》

NO17-------《天使與魔鬼》

NO18-------《終結者4之救世軍》

NO19-------《銃夢》

NO20-------《9》

NO21-------《孩子們》

NO22-------《游戲求生》

NO23-------《電鋸驚魂6》不是5,10月底上映

NO24-------《異次元戰神》

NO25-------《手機》亞洲-韓國

NO26-------《母親》亞洲-韓國

NO27-------《彼岸島》亞洲-日 本-有漫畫

NO28-------《竊聽風雲》亞洲-中國香港

NO29-------《墜入地獄》

NO30-------《孤兒》

NO31-------《光暈戰士》

NO32-------《雪盲》

NO33-------《死人島》活死人日記續集

NO34-------《聚寶盒》

NO35-------《詹妮弗的肉體》

NO36-------《破壞欲》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Ⅸ 《我的姐姐》好不好看,不重要

引子


3月份就看到不少聲音,預測《我的姐姐》會是後春節檔的第一個國產爆款。


說實話,我個人映前的感受是:


看完預告和MV,對電影本身的期待值其實並不高,但對它所承載和由此延展的話題討論空間,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昨天看完,大概也印證了我的這個判斷。



豆瓣開分是7.7,現在掉到 7.3 ,基本算是一個客觀中肯的分數吧。


看了很多評論,稱贊的、批評的,都有不少,包括李銀河老師,也從 社會 學角度肯定了電影對 中國女性困境 的呈現。


從昨天看完到現在,我一直在想,到底該怎麼評價《我的姐姐》?直到反復想起影廳里的一個畫面,我終於找到了那個方向:


我看的是早場,所以上座率一般,大概十幾個人,女性為主,算上我有四個男的。觀影中不時前後傳來女性抽泣的聲音,與此同時,兩位男性則全程捧著手機打 游戲 。


現在回想,總覺得這個畫面,就是這部電影最好的注腳。



所以,盡管我對這部新片有一些失望之處,但它出現的時間節點,和試圖表達的主題,都註定讓《我的姐姐》成為今年最重要的國產電影之一。


(以下涉及部分劇透)


1.

槽點


不妨先從電影的那些槽點聊起。


《我的姐姐》之所以有現在這樣一個還不錯的票房和熱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選中了一個非常當下的痛點話題,也就是女性困境。


而它被吐槽的那些問題,也大多和這個主題息息相關。我大概掃了一下豆瓣評論,下面這幾條基本囊括了差評的主要方向。



比如,設計感太強,台詞表意太過直白。


設計感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張子楓這個人物,她和她的生活,簡直就是當代中國女性困境大集合:


親情困境 ,父母重男輕女,把她拴在身邊不說,24歲了還有個壓根不熟悉的6歲弟弟,而在父母車禍身亡後,所有親戚都覺得養弟弟是她的責任;



愛情困境 ,有個交往五年的男友,是個家境不錯但優柔寡斷的媽寶男;


職場困境 ,想做醫生而不得,做護士被走後門的關系戶醫生穿小鞋,個人理想更是被從天而降的家庭責任束縛;


生存困境 ,在醫院工作,見證女性被當做生育機器,「保小不保大」,為生男孩不惜豁命;姑媽當年也曾為弟弟做出巨大犧牲,放棄個人理想,一生蹉跎。



再了,就是弟弟這個人物,同樣過於工具和刻意。


他的變化弧線,從蠻橫到可憐到理解,全程配合著姐姐的成長;他的台詞,說著一些諸如我們的爸爸好像不是一個人」、「我只有你了」這樣明顯是拿來點題的金句 (當然張子楓說了更多不太自然的點題金句) ,等等等等吧,可以說編劇在這個人物身上的存在感非常之強。


包括「我的姐姐」這個片名,電影其實並不是以弟弟的視角敘事。 「我的」倆字已經挑明了,它就是在直白地和所有觀眾做互動和共情。


再比如,結尾過於煽情、乃至三觀不正。


很多觀眾吐槽結尾,我很能理解。


因為拋開女性獨立的時代潮流,電影在一開始還給張子楓設置了一大堆的甩鍋理由,比如父母重男輕女、親戚爹味十足+吃相難看,自己和弟弟毫無感情基礎,以及,她是一個如此渴望靠自己過上理想生活的現代女性。


這些加在一起,讓張子楓的觀眾緣變得非常之強。


從類型片的技巧,這個人物是要自帶主角光環的,也就是最後必須要打破身上的枷鎖,獲得自由和新生,使觀眾得到情緒釋放的快感。



所以,當看似開放的結尾,預示著張子楓還是放棄了個人理想,決定成為「扶弟魔」時,可以想見觀眾預期落空、情緒沒能釋放後的那種失望和憋悶。


以上這些問題,我都能理解,也或多或少有些同感,但是呢,《我的姐姐》作為一部電影的那個致命傷,壓根就不在這。


那,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呢?


倆字, 視角 。或者說,問題還是出在創作出發點上。簡單說就是:


導演和編劇有意無意地,把一個 社會 問題,拍成了家庭倫理。



事實上,一個多數人可能壓根沒來及想的問題是:


為什麼這個6歲的孤兒,必須要由他的姐姐撫養呢?


從銀幕外的觀眾,到故事裡的七大姑八大姨,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如此,我們都覺得,這就是身為姐姐的責任和義務。


那麼電影本該討論的就是,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孤兒撫養是個很大的 社會 問題,難道就應該由姐姐一個人承擔嗎?


電影里,張子楓也的確反復發出這樣的詰問,為什麼是我?


但遺憾的是,編劇完全沒有試圖去更深入、更復雜地探討這個 社會 議題,而是將重心完全放在了親情撕逼上。


姐姐和弟弟,姐姐和姑媽,姐姐和舅舅,可以看到,電影在這三對核心人物關繫上花費了大量筆墨。



當生活中出現了一個意外的孤兒,每個 社會 都有各自的一套標准救助流程。而只有在 社會 救助介入的基礎上,去談論姐姐所面臨的困境,才能真正呈現女性所註定無法走出的困境。


但這部分,《我的姐姐》是完全缺失的。


我們看到的,就是無解的、翻來覆去的中國式親情扯皮。


有人說,人家就選擇拍成家庭劇,不行嗎?中國老百姓就愛看這個。


當然可以,但任何選擇都有代價。迴避現實、放大狗血,的確會更安全、更有賣相,但也終究讓電影淪為 廉價的煽情 ,藝術價值打了不少折扣。


在我看來,這有些可惜。


2.

價值


說了這么多問題,如果歸結到一點其實就是:


現在的國產電影,雖然越來越多在嘗試觸及現實主義題材,但多數其實還停留在「偽現實主義」的層面,更多是靠賣慘和煽情博取流量。


但對這部《我的姐姐》,說實話,我思來想去,還是不願意把它和「賣慘」、「偽現實主義」這些詞放在一起。


不管有多少問題和遺憾,電影都切切實實傳遞出了中國女性長久以來的那個困境。


單這一點,它的現實意義,就值得肯定。



一個很微妙的現實是:


不知道是不是重男輕女這樣的觀念,在中國過於根深蒂固了,以致於願意去認真探討的國產電影,一直沒有多少。


所以,當《我的姐姐》做了這樣的嘗試,哪怕是剛才提及的一些問題,在我看來也都是可以原諒的。


比如設計感太強,話題太滿。


考慮到電影的整體表達就是傳遞女性困境,雖然父母雙亡這種設定過於戲劇性,但極端的矛盾下,那種 走不出去的困境 感才更扎心。


包括姐姐和姑媽的兩代女性形象,一個認命,一個硬剛,看似刻意,其實也是一個更全面的呈現視角。


兩人吃西瓜那一場戲,我很喜歡,展現女性困境之外,女性之間的和解與相互扶持更是動人。



比如結局太煽情,甚至三觀不正。


如果真的能做到共情就知道,現實中姐姐或許可以離弟弟而去,但電影是一定不能這么拍的。所以當結尾張子楓抱著弟弟哭泣時,我更願意理解為:


她的淚水是,是 五味雜陳 的。


愛弟弟,發自內心地想要撫養他;卻也因此明白,自己的命運亦將由此徹底改變。


關於女性對這部電影的共情,我想是無需多言的,也正因為此,我更想說的是:


更該去看看《我的姐姐》的,是廣大男性。


或許有男的會不喜歡電影中幾乎全負面的男性形象塑造,或許更多人就像我看的那場,那兩位全程打 游戲 的老兄一樣,對這樣的故事,這樣的話題,不感興趣,甚至漠不關心。



有時候我也在想,男性是真的不知道、不理解、不關心那些女性困境嗎?


可能,也不是。


一方面,身為男性,從小到大就生活在那樣一個重男輕女的環境當中,你說是習以為常,也沒問題;


另一方面,身為既得利益者,很多男性即便意識到了,也的確很難去做出什麼實質行動。


雖然一部電影不可能改變什麼,但在當下這個男女平權的大思潮下,《我的姐姐》不失為其中一個很好的補充,除了女性自己的參與與呼籲,如果有更多男性願意做出一些改變,哪怕只是看過電影後去 做一些思考 ,這部電影就沒白拍。


3.

現實


關於兩性平權話題的討論,倒是可以多聊幾句。


剛才說了兩個男性對女性困境不聞不問的潛在理由,習以為常和不願改變。轉念又多想了想,覺得真正的現實,不可能這么簡單。


難道問題的根源,就是女性可憐,男性傻逼?


就像之前楊笠被男性各種圍攻,看了很多力挺楊笠、大罵屌絲男的文章,也覺得,事情不可能是那麼非黑即白的。


在談論兩性平權的話題時,我們似乎天然將討論對象,單純劃分為男性與女性,但我必須提醒大家的是,現實比這個復雜得多。


真要劃分,也應該是,精英男、普通男、精英女、普通女,四個群體。


換言之,兩性平權不僅是一個性別議題,更是一個 階級議題。


這裡面的邏輯,復雜就復雜在:


不管是哪個群體,大家都覺得,自己太慘了。


楊笠調侃男性「小腦袋瓜」,「普通卻自信」,我這個自詡理性的普通男,雖然不至於被冒犯,但也不會多麼喜歡。這背後的邏輯就是,我把楊笠作為一個居高臨下的精英女來看待了。


所以很多男性的怒氣,我想不止來自於被一個女人調侃,也有被一個精英調侃的不爽。


於是,很多男女對立背後,更多的,我想還有一個階級對立的問題存在。



正因為如此,我對當下的這個女性平權思潮,舉雙手支持的同時,卻也沒有那麼樂觀。


當很多對話發生在精英女vs普通男,或者精英男vs普通女之間,多數討論的結果,只會是雞同鴨講,一地雞毛。


因為階級的差別,大家的思維是不在一個維度的,所以對話也註定是無果的。而這一切,跟性別的關系,其實沒我們想像的那麼大。


而現實,遠比階級矛盾更為復雜。看看最近的兩個新聞:


成都女生因為在飯店要求鄰桌男性不要吸煙,不僅被罵還被潑不明液體,隨後甚至遭遇網暴炸號;


清華姚班中年男網上徵婚,沒見有什麼過分要求,結果還是被網友噴成了篩子。



你們說,這些男對女、女對男的網暴,和階級矛盾有關系嗎?


說白了,就是 底層互掐


於是,現實是什麼樣子呢?


精英和普通人之間是沒法理性對話的,而普通人之間,更是沒法理性對話的。


最後,只剩下一群精英自嗨。


這就是現實。


結語


回到電影。


面對復雜無解的現實,電影選擇的,是一個接一個的密集矛盾,背後則是滿滿的如履薄冰。


但必須承認,這是一部值得反復觀看的電影。


裡面的很多細節,現在回想——比如多次出現的足球——都是很精妙的隱喻。


以及,很多人不喜歡電影對死去父母和舅舅的洗白,我大概能理解創作者的苦衷,畢竟,國產電影不管談論什麼沉重話題,最後終歸都要回到正向上來。


借用同檔期另一部新片的片名就是:


明天…會好的。

Ⅹ 電影我的姐姐結局中,姐姐最後哭的原因是什麼

我認為最後姐姐的哭泣,那分明彰示著以後再也不見的悲傷,如果姐姐鐵定了心要撫養弟弟,那電影為什麼不改成我們去吃東西,你要吃什麼,或者直接點明姐姐沒有簽字。那足球分明是代表著自由,終會是要踢向遠方的。

閱讀全文

與過分的姐姐電影主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