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找一部國產老電影是說跟蹤足跡
電視劇<神眼>
男主角叫俞林(原型是足跡追蹤專家馬玉林),他有二男一女 三個徒弟,女徒弟很漂亮(扮演者叫張超,長得很象周濤).
馬玉林(公元1906~1981年) 男,漢族,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生於赤峰縣建昌營長勝溝村,後遷居元茂隆村。幼家貧,12歲給財主家扛小活、放羊。放羊時習練辨蹤、碼蹤本領。他雖未念過書,但很聰明,他以羊的大小、肥瘦、毛色、特性等體征為依據,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比較、琢磨,練出一手看蹄印,就能聯想出羊的體態特徵的硬功夫。所以他放羊很少查數,只要跟在羊群後面看蹄印,便知是否丟失,或丟了哪只,順蹄印追蹤,不論遠近,准能找回。從此,他除常常找回自家的失羊外,也常幫助鄉親們找回丟失的牲畜。
由於他對蹤跡有異乎常人的敏感,漸漸地不但能追蹤牛、馬、羊,對人的腳印也極感興趣,通過辯認人的足跡,就能判斷出人的性別、身高、胖瘦、年齡、體態。
1959年農歷臘月廿九日夜裡,赤峰市公安局接到水地鄉供銷社分銷店被盜報案,偵察人員在現場發現兩種可疑足跡,追蹤到門外就雜亂無序了。大家向刑警隊長史海濱推薦馬玉林,於是把他請到現場,他量量兩個足跡,反復端詳、琢磨,天剛一亮便開始追蹤,一直追到另一村莊的一家門口,結果院內確有兩個男人,公安人員經過交代政策,罪犯坦白了作案經過,起出了臟物。因此,50歲出頭的馬玉林,被吸收到市公安局刑警隊當了一名刑偵隊員。
長期的碼蹤實踐,他頭腦中積累了一套完整的辨蹤經驗,從腳印的輕重、步態、步幅、虛邊、壓力、帶土等情況,即可分析出人的性別、職業、身材、習慣、年齡、身體特徵等,而且在沙土上、硬地上、草地上、水上、礫石地上、雪地上、河水中、雨天如何辨跡追蹤,都摸索出了規律,形成較完整的步法追蹤技術。因此,馬玉林名噪遐邇,遼寧的朝陽、錦州、內蒙的包頭以及河北、河南、山西、山東、陝西、寧夏、青海、廣州、南京、上海、武漢都曾請他和他的助手苗春青去協助破案或送來單個足跡要他們推斷罪犯特徵。
1964年國家公安部把馬玉林和苗春青請去北京,研究步法追蹤技術教材,組織一次技術表演,受到公安部領導的贊揚。
馬玉林曾多次被評為市、局的先進工作者,內蒙公安廳曾授予「追蹤能手」稱號。1981年1月因病去世,卒年75歲。根據他的事跡,曾有作者寫了長篇報告文學《神眼》、《神眼馬玉林》。又以他為原型,拍制了6集電視劇《神眼》。
B. 著名演員、表演藝術家金迪去世,她出演過哪些作品
《昆侖鐵騎》、《冬梅》、《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上集)》、《女跳水隊員》《熊跡》、《女交通員》、《暗礁》、《許茂和他的女兒們(1981北京)》等等,這些都是她比較優秀的作品。
C. 經典電影《英雄兒女》
2020年10月19日,是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日,這些日子很多關於那場戰爭的老電影,接二連三在電視上放映,還有新拍攝電影在電影院里放映。
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我還是差不多49年前的1970年在朝陽半拉山修造廠的禮堂里看到的,那個時期對電影有段順口溜「朝鮮電影哭哭笑笑,越南電影飛機大炮,阿爾巴尼亞電影摟摟抱抱,中國電影新聞簡報」,中國開始閉關鎖國,所有資本主義國家和蘇修的的電影一律看不到了,只有順口溜里的幾個國家電影接二連三地在大銀幕上放映,另外就是那幾部樣板戲翻來覆去地放映,那時沒人知道電視是什麼東西。聽個電影錄音剪輯就覺得精神食糧了。而飛機大炮和哭哭笑笑摟摟抱抱的電影看膩的時候,突然幾部國產的戰爭電影和反特片放映,令人感到很欣喜,而記得第一部看到的就是我至今喜歡看的《英雄兒女》,這部電影和在此之前看過和後來看過的電影情節有些不同,感覺電影的開始部分就進入了高潮,前面一點點鋪墊,就進入了戰爭狀態,然後是平鋪直敘的故事展開,小的時候看電影,就喜歡看打仗,對於後續的 情感 戲,感覺沒有前面那麼激烈精彩,看到最後雖然也是志願軍大進攻,但是覺得不過癮,下面就是幾十年來看這部電影的感受。
電影的開始,很多人遇到空襲,大家紛紛躲避,在一個小河邊,主人公王成和妹妹王芳,在小樹下躲避轟炸時偶遇,王芳回頭露出那張甜美可愛清秀的臉龐,小的時候看到就感覺她真是女神,當時就覺得這個王芳真是太漂亮了,黑白電影但掩飾不了她那美麗的臉龐,雖然我是七歲男孩子,那張轉過身來露出美麗微笑的笑臉,令我終生難忘,王政委的吉普車在公路上,遇到敵人轟炸機炸下的彈坑,車過不去,很多朝鮮婦女頭頂石頭將彈坑填平,第一次了解到朝鮮人經常頭頂物件,後來在丹東鴨綠江邊,看到現實中的朝鮮婦女,真是一個裝滿白菜碩大的盆,也是頂在腦袋上步行運輸,朝鮮老大爺招呼眾人將吉普車抬過了彈坑,在此期間王政委見到了王成,聊起家事,得知他的父親王福標是上海的老工人,曾經是他的地下黨戰友。
到了前線,本來王成有傷不能上前線,正在郁悶時,看到大部隊向前線開拔,一位戰友招呼王成,王成拿起槍跟上大部隊,沖上前線,可能是看的電影剪輯版本不同,後來再看這段似乎就沒有了,感覺最初的版本很淳樸真實,大部隊進發時,王芳等文工隊員,在路邊為戰士們打竹板鼓勁的鏡頭也是經典鏡頭。
王成上了前線,指揮官指揮他去守無名高地,他到了無名高地,只有一位奄奄一息的戰友交待他陣地的情況,王成一人堅守陣地,將很多武器彈葯歸集在一起,自己背上步話機,和指揮所聯系,以自己一人之力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指揮所里王政委和張團長急得團團轉,一定要守住無名高地,話務員一次次呼喊「203、203,我是延安,我是延安,請回答」,版本不同,話語也不同,我記得最初的版本是「長江、長江,我是黃河、我是黃河,請回答」,對面傳來王成的聲音,「再近一點,再近一點,開炮」,再就是王成和敵人肉搏的聲音,聽著令人揪心,他最後對著步話機聲嘶力竭地喊道「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那個英雄的鏡頭真是令人萬分感動,最後他從敵人那裡拽出一個爆破筒,拉開引信躍入到敵人的人群中,他手握爆破筒的形象,背後是霞光萬丈,怒視前方,一躍而起,與敵人同歸於盡的鏡頭是那部電影的精彩瞬間,太感人太震撼了,小的時候認為正方人物一般都不能犧牲,還問大人王成犧牲了嗎?看到後來王政委給王芳看照片時才確認,王成犧牲了。
王成犧牲之後的情節作為兒童看起來不過癮,但是多次看才覺得這以後的每個情節都是那麼令人難忘,尤其是那首激盪人心的《英雄贊歌》,至今唱起來或聽起來仍令人心潮澎湃,激動萬分,放到任何年代任何國家都是永不過時都適用,王芳上前線慰問炊事班,掩護炊事班戰友受傷,後轉移後方遇到敵機轟炸,朝鮮阿爸吉抬擔架過河,被敵機掃射受傷,王政委和張團長兩人站在山坳里,聽到遠處的炮聲,述說家史,那是戰爭暫短的休閑時刻,還有軍長和政委夜裡談話,不同剪輯不同故事,談話中政委和軍長建議自己的警衛員小劉可以上前線,小劉聽高興地從被窩里爬起來,直說太好了,但是有的版本這段也沒有了,王城的父親和慰問團到朝鮮前線慰問志願軍,當時第一次看到朝鮮族的頭搖飄帶舞,王福標看到王政委,兩位老友在朝鮮前線重逢了,王芳傷愈回到前線,和父親王福標見面,王福標正要和她說她的親生父親,她走到還以為是首長的王政委面前,「報告首長,王芳歸隊」父親王福標向她介紹這是我經常和你提起的王文清,他是你親生父親,王芳一下激動地說不出來話,王政委走過來說「你不僅有個工人的爸爸,還有個革命的爸爸」,電影最後是志願軍大反攻,政委的警衛員小劉也沖向戰場,在沖過鐵絲網時自己奮不顧身趴在鐵絲網上,戰友們從他身上踏過沖向敵方。
上述就是這部電影的大概情節,可以說那時的演員演得真是出神入化,劉世龍扮演的王成,簡直就是王成本人,一看就是一個英雄戰士,感覺有點定式了,後來再看他的電影,總想著王成形象,《劉三姐》里的阿牛,怎麼看不是那麼回事,那部電影在《英雄兒女》之前拍攝的,而我看到的時候是70年代末期,老電影大放送年代,看到阿牛覺得沒有王成帥,實際上文革前他主演的《鴻雁》里的郵遞員,還是很真實好看的,裡面方化扮演的老獵人形象特別令人感動,在爬雪山之前,告訴郵遞員,「打獵的人,最不喜歡不聽話的人,跟著我抓住我的皮帶,一定不能放手」郵遞員聽他的話,在疾風口處也沒鬆手,千辛萬苦上了峰頂,將信送到收件人手裡,那部片子里劉世龍演的特別自然活潑,將敬業的小郵遞員演的似乎就是你身邊的人似的,紀念劉的文章里好像都忘記了這部電影,就記得王成和阿牛。後來在李默然拍攝的反特片《熊跡》里僅僅扮演一個小配角,那部電影是根據真實蘇聯KGB在中國事件改編的,真實事件媒體進行了報道,還挺轟動的,實際上這種間諜活動無時無刻不發生,只是當時中蘇關系不好,中國方面故意揭露蘇聯間諜活動,後來媒體還揭發KGB以男女關系問題,威脅中國駐蘇使館外交人員,想發展為KGB間諜,結果中國外交人員沒有理會,直接匯報大使館,蘇聯方面很丟臉。在那部電影里就覺得劉已經人到中年,沒有了年輕時的帥氣,後來再也沒有什麼有影響力的作品,偶爾春節晚會上露露面,讓老觀眾懷懷舊,前兩年去世了,他的王成戰士形象,我的感覺大陸拍攝的電影里,至今尚未有超越者,曾經電影《小花》里哥哥的扮演者唐國強,感覺很多是在模仿前輩。
王芳的扮演者現在知道是謝晉大導演推薦給這部電影導演武兆堤的,在北京電影學院寫進偶爾看到劉尚嫻,感覺就是劇本里的王芳,武兆緹正在頭疼這件事,先後試了幾個演員,包括後來在電影里出演朝鮮姑娘配角的幾個演員,都不十分滿意,謝晉馬上通知他,到北京電影學院千方百計找到了僅僅見過一面的劉尚嫻,武兆堤也非常滿意,劉一下成名,可惜沒趕上好年代,1964年拍攝的這部電影,兩年後就是文化大革命,劉失去了整整10年,沒有電影可拍,再出來拍攝的《怒吼吧,黃河》張瑞芳主演,電影實在不值一提,如果趕上好時代好 社會 ,或許她會成為中國的奧黛麗.赫本,兒童時期她就是我的女神。
王政委的扮演者田方是這里最出彩的之一,他那堅毅的眼神,真是指揮員的做派,很有大將風度,對敵人充滿仇恨,下命令用堅毅的語氣「給我狠狠地打」,田方本在上海會成為趙丹、劉瓊、藍馬式的大明星,但他早期就投身革命,去了解放區,後來一直負責文藝宣傳工作,他的表演自然,沒有一點當官的架子,氣質非凡,他和劉尚嫻都是上海人,氣質中有著上海人獨有的貴族氣息,注意貴族氣質不是指有些人那種拿腔作調,裝逼高高在上的樣子,因此看到他就感覺十分親切,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烈火中永生》江姐扮演者於藍的丈夫,他們合作的一部片子《革命家庭》,可惜他僅僅露了一兩面,另外就是中國第五代導演田壯壯的父親,可惜這么一個大才子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田壯壯回憶起自己離開北京即將上山下鄉之前,到勞改農場看父親的場景,找到地方,和看守說要見田方,看守不耐煩地說,等一下吧。田方出來,看到兒子,兩人一開始默默無語,後來田方囑咐自己的孩子,注意了以後就靠你自己了,見面時間不長,田方回去了,田壯壯坐在農場附近的馬路邊上抽了一個小時的煙,那時田壯壯突然感覺自己長大了,父親的一句話「靠你自己了」,田壯壯到鄉下修理地球,後回城上學,成為大導演,被冷凍不允許拍片,到解凍,覺得第五代導演沒有發揮出他們身體內所有的才能,或許 社會 和時代限制吧,沒有辦法,田壯壯幾年前翻拍炒民國費穆老電影《小城之春》冷飯,可以說是不咸不淡,毫無生氣,去年還在《我和我的祖國》陳凱歌導演的那段電影里扮演蒙古老大爺,五個故事就不知道這個故事要說什麼,田或許很有才華,但是可能發揮不出來,在陳凱歌電影里扮演角色,雖然他演得很好,但故事本身令人摸不著頭腦。田方在《英雄兒女》電影拍攝過程中,對導演武兆堤和劉世龍、劉慧嫻等青年演員幫助很大。真是一個長輩的姿態,二劉後來回憶田老的幫助真是太大了,受益匪淺。可惜了一代人。
張團長扮演者郭振清,最初是李向陽的扮演者,文革期間翻拍的《平原游擊隊》和他拍的相差不是一星半點,除了方化演得鬼子以外,沒有一個演員值得稱贊,再早就是《六號門》碼頭工人,文革中或許家庭出身好,沒受多大影響,文革期間1972年年初上映的四部片子里的《艷陽天》,他扮演配角生產隊長,後來在文革紅片《決裂》里扮演那個大老粗校長,電影很荒唐,但他的出演還是很好的,那部片子最有名的是葛優他爸葛存壯的「馬尾巴的功能」,後來又出演《車站》,感覺抄襲高倉健日本電影同名電影,在這部片子里,他演得很出色,感覺他出演萬歲軍38軍長梁興初應該最為合適,都是一臉大老粗的樣子,現在也在另外一個世界裡了。
朝鮮老大爺阿爸吉的扮演者浦克在裡面雖然戲不多,但很出彩,但了解浦克這個演員,感覺還是在《艷陽天》扮演的大反派馬之悅的出演,覺得那部片子他演得真好,地主馬小辮要殺肖長春,被他攔下,在豬圈裡將刀藏了起來,看《艷陽天》時,當時痛恨馬小辮這樣的地主,後來殺了肖長春的兒子小石頭,改革開放後揭示出來,所謂地富反壞右,都是人為地拉出等級,地主富農被迫害地走投無路,人被逼到牆角里,很多非理性的事情就會發生,曾經上小學時我們上學學的課本里的《劉文學》,當時上學時覺得劉文學真了不起,敢和地主搏鬥被殺,地主罪該萬死,實際情況是地主家實在是揭不開鍋了,半夜出來偷點糧食,劉文學發現,要喊人,地主覺得自己被抓,未來就是無休止的批鬥,家人一定不得好,就下死手掐死了劉文學,我在課本上插圖上畫了兩個人的對話,同桌的缺心眼班長孫平站起來揭發我,似乎是階級斗爭新動向,鄭老師過來看了看,覺得沒多大問題,就說用橡皮擦了把,那個狗逼班長沒有再放屁。
扮演老工人王福標是長影老演員周文彬,在此之前的《甲午風雲》中,扮演貪生怕死的方伯謙,《黨的女兒》里的國民黨軍官,也是老戲骨。還有那些話務員、參謀、朝鮮姑娘、大廚師的扮演者,有的就是一帶而過,但演得都很精彩。
這里要提一下《英雄贊歌》的演唱者,當時你或許演職人員字幕里都沒有她的名字,先後找了幾個人演唱,找到張映哲,她也唱了多遍,後來自己說,我這就水平了,當時演員不圖名不圖利,就是組織交代任務完成就好,後來導演反復聽,就覺得她的歌聲最好聽,電影就用她的了。
今年朝鮮戰爭硝煙散去60多年了,不管 歷史 如何評價那場戰爭,我心目中《英雄兒女》這部電影永遠是經典。
D. 【大明星想知道】張傑想知道:大家來給我推薦老一點的國產偵探電影吧!
傑,我愛你哦····
老一點的國產偵探電影有:
《東港諜影》1978,導演:沈耀庭。
《國慶十點鍾》1956,導演:吳天。
《寂靜的山林》1957,導演:朱文順。
《羊城暗哨》1958,導演:盧珏。
《古剎鍾聲》1958,導演:朱文順。
《徐秋影案件》1958,導演:於彥夫。
《前哨》1959,導演:廣佈道爾基。
《鐵道衛士》1960,導演:方熒。
《冰山上的來客》1963,導演:趙心水,。長春電影製片廠。
《南海長城》1975,導演:李俊、郝光
《熊跡》1977,導演:趙心水。
《黑三角》1977,導演:陳方千、劉春林
《東港諜影》
(1978,導演:沈耀庭)
1976年,初秋。一天,東港市耀華船廠工程師黃振頤攜帶新型軍艦「東港」號部分圖紙從海軍設計院回廠,不料,途中突遭「車禍」,圖紙被劫。案發後,偵察科長鍾壘等在去廣州的火車上發現了冒充采購員的敵特孟德寶,他們立即將其逮捕。當孟在逮捕證上簽字時,突然一聲爆炸,孟當場斃命。原來,敵人在孟使用的鋼筆上安裝了微型炸彈。公安人員從孟德寶的遺物中發現了一隻不銹鋼熊,並在其使用的手絹上發現了聯絡用的「顯微點」,經放大分析,獲悉了敵人的聯系信號及幕後指揮——某國特務伊凡諾夫,代號「芸」。敵人的行動目標是「東港」……
《國慶十點鍾》
(1956,導演:吳天)
根據陸石、文達的小說《雙鈴馬蹄表》改編。1953年國慶節前,在西北地區一個省會交際處的門口,一群少先隊員撿到一封匿名信,收信人是張大力和平小海。公安局經研究,決定讓偵查員顧群和小余進行偵查。經查,平小海是文化局的汽車司機,工作積極熱情;張大力也是個誠實、善良的人。並查出這封匿名是被文化局開除的司機白松亭所寫。平小海遭到不白之冤,下決心找出壞人。30日這天,他發現文化局司機何占彪躲在樹後,一直注視著不遠處的白松亭,要離開時,平小海決定跟蹤何占彪,不料被他發覺。何將車開到無人處時,推說車有毛病,請平小海幫其檢查。在檢查時,何趁其不備,用尖刀刺向平小海,二人展開搏鬥。國慶節的早晨,何占彪和白松亭在車站會面時,被公安人員逮捕。
《寂靜的山林》
(1957,導演:朱文順)
解放初期,美國間諜組織派遣女特務李文英,借還鄉照顧子女為掩護,潛入東北,利用金錢和色相,拉攏一些不法分子,組織力量接應空投特務。我偵察人員史永光冒充商人馮廣發,與之周旋,並主動與她結識,以後又通過她的關系打入香港敵特巢穴。特務頭子皮斯利對史永光進行種種考驗,史永光從容應付,未露半點破綻,終於取得皮斯利的信任。史永光在敵特內部,又爭取了對敵特有反感情緒的特務訓練班學生郭大用,終於掌握了敵人空投特務的全部陰謀。不久,皮斯利准備就緒,指派史永光執行空投任務。史永光於事先與我公安部隊取得聯系,布下天羅地網,活捉了全部空投特務。
《羊城暗哨》
(1958,導演:盧珏)
20世紀50年代,一名代號209的特務被邊防軍捕獲,他在供出與廣州特務頭子「梅姨」的聯絡暗號及地點後重傷死去,為將敵特組織一網打盡,公安人員王練冒名209,按地點先後與特務「小神仙」和自稱「八姑」的女人接頭,並與八姑以假夫妻身份活動。王練經過細心偵查,發現八姑要挾陳醫生赴港參加所謂的「中國人民代表控訴團」,到聯合國去公開誣蔑新中國。陳醫生因自己有歷史問題,面對特務的威脅准備一死了之,但幸被我方及時搶救過來,在我方耐心誠懇的勸說下終於解除了疑慮。他終於認清了是非,並要協助我方破獲特務組織。特務劫船開往香港,王練隨八姑上了船,得悉梅姨原來就是八姑家的女僕劉嫂,而梅姨也識破了王練的真實身份,並欲置王練於死地。我公安人員及時趕到,將敵人一網打盡。王練又冒著生命危險在千鈞一發的時刻將敵人啟動的定時炸彈扔進了海中。
《古剎鍾聲》
(1958,導演:朱文順)
抗戰時期,一幫日偽特務以古廟為據點,秘密進行騷擾破壞活動。我偵察人員王科長以養病為掩護,帶著警衛員虎子,進入古廟偵察。他們發現,廟中僅一老和尚和一啞巴小和尚。他們從小和尚處了解到:五年前,全部和尚被匪徒殘忍殺害,特務潛伏在廟里,進行秘密活動。現在的老和尚,就是由匪首高旅長裝扮的,為怕事情泄露,他用葯酒毒啞了小和尚。王科長還發現,特務集團就潛藏在大殿地下室里。他留下虎子監視匪徒,自己借機出廟向組織報告。老和尚雖然知道王科長的身份,但因為怕在廟中殺死王科長會暴露了古廟的秘密,所以遲遲不敢下手。在王科長出廟後,他派一名匪特在半路襲擊王科長。幸有獵人牛生海相救,王科長才化險為夷。古廟里,匪特對小和尚和虎子進行殘暴的毒打,緊急關頭,王科長帶著隊伍趕到,救下了小和尚和虎子。最後,暗藏在古廟里的日偽特務被我方一網打盡。
《徐秋影案件》
(1958,導演:於彥夫)
徐秋影是民政局戰勤科工作人員,在和同事何彬結婚的前夜,徐秋影在江心島被人暗殺了。公安局偵察科長汪亮和處長杜永楷接手了這件案子。在現場偵察過穭,他們找到了一個軍服鈕扣和一個子彈殼。經調查,鈕扣是徐秋影以前的戀人彭放衣服上的,又在彭放家搜到了手槍子子彈。根據以上線索,杜永楷認定兇手是彭放,而偵察科長汪亮對此提出了異議。經過進一步偵察,發現原來徐秋影曾是特務組織成員……
《前哨》
(1959,導演:廣佈道爾基)
美蔣特務機關為了盜竊我軍東南沿海地區的軍事情報,派遣了一個代號為「404」的特務組織,潛入大陸東南沿海的某小鎮進行陰謀活動。我軍軍事偵察機關根據發現的情況,派偵察員古大鵬化裝成鎮上飯店的服務員,去偵察特務接頭的情況。
「404」特務組織的頭目蔣人俊指使42、43號特務冒充我軍幹部來到解放軍團部了解我軍的作戰計劃。他們用打火機式照相機偷拍了我軍軍用地圖,被我軍識破後,即被逮捕。為了將敵人一網打盡,古大鵬又化妝成已經死去的41號特務,帶著信物和拍有軍事地圖的膠卷,深入虎穴。在敵人內部,他先被狡猾的特務頭子蔣人俊打昏,醒來後,他與敵人展開了機智的斗爭,終於得到了蔣人俊的信任。最終,古大鵬里應外合,配合協同我公安人員和解放軍,將特務和金門前來接應的敵人全部殲滅。
《鐵道衛士》
(1960,導演:方熒)
安東車站上,群眾熱烈歡送志願軍支援朝鮮,鐵路員工緊張繁忙地工作。美國陰謀破壞我軍運輸線,但我方挫敗了敵人的陰謀。美國侵略者便派特務馬小飛潛入東北,勾結暗藏的敵特分子,企圖炸毀長嶺隧道。馬小飛想通過女特務王曼莉與特務吳濟春聯絡。特務徐福祥在吳濟春指使下進行的破壞活動流產後,被特務顧野平殺害滅口。高健在群眾及報務員何蘭英和趙師傅的幫助下查出兇手,並在審訊中了解到馬小飛和吳濟春的情況。為將敵人一舉消滅,高健用顧野平的身份與假充敵人報務員的何蘭英深入匪特組織,掌握敵人情況。吳濟春、馬小飛等陰謀在三個地方同時破壞鐵路運輸線。但尚未開始行動,便陷入我公安部門及民兵所組成的鐵網之中。千鈞一發之際,高健摘下馬小飛在我軍用列車上掛的定時炸彈,使軍用列車勝利通過長嶺隧道。
《冰山上的來客》
(1963,導演:趙心水,長春電影製片廠)
1951年夏,新疆薩里爾山口牧民納烏茹孜從外地娶來一個冒名古蘭丹姆的新娘子,她實為匪首熱力普逃跑時潛伏下來的女特務古里巴兒。新娘子的來到,勾起解放軍哨所新戰士阿米爾的一段辛酸回憶。他和古蘭丹姆自小青梅竹馬,情深意篤,後因古蘭丹姆被她的叔叔賣給江罕達爾和熱力普為奴僕,改名買日烏莉,從此杳無音訊。晚上,阿米爾隨同楊排長前去參加婚禮。假冒古蘭丹姆的古里巴兒知道阿米爾和古蘭丹姆的童年往事,便對阿米爾顯得分外親昵。此後,為了刺探邊防軍情報,假古蘭丹姆不分白天黑夜,多次到哨所尋找阿米爾,要求與他重溫舊情。阿米爾雖再三以解放軍紀律相拒,但仍擺脫不了她的糾纏。這一現象引起楊排長的高度警覺。不久,熱力普、江罕達爾根據「新娘子」的密電報告,率領小股特務偷越邊防,被解放軍冰峰哨所全殲。但敵人仍不死心,一個一向偽裝成熱力普的奴僕,騙取了買日烏莉信任,暗號叫「真神」的特務阿曼巴依仍企圖混入邊防軍哨所駐地活動。當假古蘭丹姆的身份已暴露時,即派人將她殺害,並策劃在巴羅脫節的刁羊比賽時,里應外合,襲擊邊防哨所。楊排長將計就計,布下天羅地網,將這伙武裝特務一網打盡。阿米爾和真古蘭丹姆也得以重逢,他倆的心願終於實現。
《南海長城》
(1975,導演:李俊、郝光)
1962年國慶前夕,大南港民兵連長區英才等抓到化裝成我軍戰士的敵特「09」,經審訊,供出「海鯊特遣隊」的登陸計劃。民兵靚仔在暗藏敵人衛太利的拉攏下,向他泄露了我方的軍事計劃。衛得到情報後,逃到特務船上。區英才為了提高靚仔的階級覺悟,幫助他回憶在舊社會受王中王的壓迫之苦,使其清醒過來,認清了衛太利這個敵人,並向區英才講出衛太利的一些情況。匪首得到我方軍事計劃,改變了原登陸方案,轉向我金星島。幾個敵人化裝成我地方幹部來到鍾阿婆家騙船登陸,阿婆的女兒未識破敵人的偽裝,險些上當。阿婆看穿了敵人的陰謀,暗示女兒去報信,但被敵人攔住,母女倆便與敵人展開了面對面的斗爭。正在危機時刻,區英才率民兵登上金星島,營救了阿婆母女,俘虜一批敵人。王中王和匪司令跳海逃到一個叫「三杯酒」的小島上,區英才隻身追到「三杯酒」,舌戰匪司令,迫使他下令調兵前來就範。當敵兵來到「三杯酒」時,我眾民兵趕到,一舉消滅了來犯之敵,處決了王中王。本片由同名話劇改編而成。影片在最初拍攝之時因特殊的政冶氛圍而一度擱淺、凍結,直至1975年《南海長城》得以重拍,也是著名演員劉曉慶的早期作品。
《熊跡》
(1977,導演:趙心水)
公安局偵察科長李欣奉命追蹤越境潛入江城,化名周英傑的特務。潛伏特務「紫貂」通過「熊鍾」,控制著代號叫「銀狐」的特務康一挺,巧妙地指揮周英傑的活動。周英傑被安插在「八一四」工程當汽車司機。李欣得知敵人已把竊聽器帶到了市委備戰工作會上,於是假扮「紫貂」,追回了裝有錄音帶的「熊鍾」。經調查,「紫貂」是前特種物資局長姚秉章。最終,我公安活捉周英傑,間諜謝爾丘克、沃洛諾夫和姚秉章,但與間諜的斗爭仍在繼續著。
《黑三角》
(1977,導演:陳方千、劉春林)
我北方某城,敵特竊取我「110號人防工程機密」後,迅速將其轉移並通知了國外特務機關。這一密碼恰好被我公安機關截獲,偵察科長石岩等人投入戰斗。特務邢祥取走兩把奇特的小鑰匙後,在列車上被人擊斃,鑰匙被拿走。石岩等人順著鑰匙的線索,找到了配鑰匙的於秋蘭。石岩等人通過細致的調查,查清於秋蘭是個無辜的受害者,而她的母親於黃氏才是埋藏很深、陰險狡猾的特務。公安機關又決定以石岩的照片換境外取貨人郎井田的照片,搶先拿到了取貨用的信物。郎井田在得知信物已被取走後,決定和貨主貓頭鷹直接見面。石岩、郎井田、貓頭鷹同時來到接頭地點,由於郎井田沒有接頭信物,貓頭鷹不肯將貨交出。乘二人正在狗咬狗之時,石岩拿到了藏有「110機密」的銅蛤蟆,迅速將他二人抓獲,機智地使貓頭鷹自己打開了銅蛤蟆,順利地拿到了「110機密」。
東港諜影
卧底
徐秋影案件
秘密圖紙
古剎鍾聲
熊跡
一雙綉花鞋
南海長城
羊城暗哨
跟蹤追擊
天羅地網
黑三角
508疑案
虎穴追蹤
獵字99號
暗礁
斗鯊
國慶10點鍾
戴手銬的旅客
斬斷魔爪
腳印
人民的巨掌
海霞
聖保羅醫院
南海風雲
英雄虎膽
邊寨烽火
前哨
5號機要員
東方劍
蛇案
孤注一擲
冰山上的來客
保密局的槍聲
藍色檔案
梅花檔案
寂靜的山林
智斗美女蛇
南海的早晨
無形的戰線
神女峰的迷霧
鐵道衛士
另外,傑:
雖然,你在跨年演唱會上,有人就你和娜的事議論紛紛,但是,你知道的,我們星星永遠是愛你的,是關心你的。你的每一場演唱會,你的每一首歌,我們都會好好的品位。你是我們心裡最重要的。從《天下》到《何必在一起》,我們都是那麼的愛你。
星星之一
一個孩子
愛你的人
楊XX
《何必在一起》
夜夜得那麼美麗
有人歡笑有人卻在哭泣
塵封的記憶殘留著邂逅的美麗
輾轉反側的我失眠在夜裡
你你帶走的呼吸
吻不到你那感覺多委屈
分岔的愛情讓眼淚隔出銀河的距離
輕輕關上門讓眼淚不逃避
何必要在一起讓我愛上你
至少自己過的不必太壓抑
何必要在一起逃出生命里
才讓這個夜顯得那麼空虛
何必要在一起讓我愛上你
感覺你的呼吸是那麼清晰
何必要在一起讓我沒勇氣
讓我獨自在這寒冷的夜裡
何必要在一起
何必要在一起讓我愛上你
至少自己過的不必太壓抑
何必要在一起逃出生命里
才讓這個夜顯得那麼空虛
何必要在一起讓我愛上你
感覺你的呼吸是那麼清晰
何必要在一起讓我沒勇氣
讓我獨自在這寒冷的夜裡
何必要在一起
何必要在一起讓我愛上你
我們在一起,
永遠支持你!!!!!!!
星星:楊XX
祝你和娜幸福,快樂祝你好~~~~~~
E. 盧桂蘭的介紹
盧桂蘭,1941年生,中國著名電影演員。1959年開始,她在長影廠任演員,先後拍攝了《昆侖鐵騎》、《冬梅》、《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上集)》、《女跳水隊員》等許多影片,成為長影廠女演員中的佼佼者。1978年調北影廠任演員,相繼拍攝了《熊跡》、《女交通員》、《暗礁》、《許茂和他的女兒們(1981北京)》等影片。1978年曾作為中國電影代表團成員與趙丹、丁嶠到朝鮮參加「中國電影團」活動。
F. 誰知道美加佳和葉項明拍的電影叫什麼名字啊
是《太昊陵》
影片《太昊陵》由淮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錢良營創作編劇,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縣拍攝的第一部影片。影片將以文化內涵豐厚的太昊陵為自然背景,講述上世紀九十年代,台灣當局首次開放台胞回大陸探親後,台商陳豫生(原名留根)欲回離別五十多年的老家陳縣尋根謁祖。王勝也派兒子王路回大陸陳縣太昊陵尋找鎮陵之寶朱元璋九龍玉佩。當年陳留根和太昊陵守陵道長的女兒俊兒相愛結為夫妻,因受惡少王勝的百般迫害,留根和俊兒彼此分離生死下落不明。。。。。。。。
影片由國家一級電影導演、曾執導《焦裕祿》電視劇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的河南電視台電視劇部導演康征擔綱指導。據悉,該劇組陳容強大,劇中男一號分別由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的葉項明和曾參演過《熊跡》《東方紅史詩》《關東金王》《皇宮大內》等影片的演員何庭英擔任。女一號由曾參演《星光燦爛》、《投名狀》、《永遠的趙丹》的青年影視演員美加佳擔任。
電影《太昊陵》力爭全面展示太昊陵作為全球華人尋根謁祖聖地的文物價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古城淮陽秀美旖旎的自然風光和純朴善良的風土人情,形象地再現我縣黨委政府努力開發建設新淮陽,造福當代百姓的工作成效,以及淮陽人民熱情好客歡迎海內外華人回鄉訪友的感人故事。該片是中央提倡的一部主旋律社會正劇,也將會是河南文化產業是產生的一個優秀劇目。
電影《太昊陵》力爭全面展示太昊陵作為全球華人尋根謁祖聖地的文物價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古城淮陽秀美旖旎的自然風光和純朴善良的風土人情,形象地再現我縣黨委政府努力開發建設新淮陽,造福當代百姓的工作成效,以及淮陽人民熱情好客歡迎海內外華人回鄉訪友的感人故事。該片是中央提倡的一部主旋律社會正劇,也將會是河南文化產業是產生的一個優秀劇目。
影片拍攝完成後將在全國影院、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上映播出。同時還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電視台影視頻道發行播出。並將報送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電視周、長春國際電影節、香港電影節展映,還將在國內發行DVD電影版。
該劇作為改革開放30周年和海峽兩岸開放20周年獻禮影片,體現了地方政府不僅重視經濟發展,也重視和支持文化事業的發展。
G. 體院學生主演《冰上姐妹》女一號,曾與白楊搭檔,80歲近況如何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239)——盧桂蘭】
No.1
「在我們生活的道路上,友誼的花朵四季常開。它把濃郁的芳香,灑進了我們的胸懷。啊,同行的夥伴手兒從此挽得更緊,前進的人們腳步從此走得更快……」
這是五十年代上映的電影《冰上姐妹》的插曲,歌名叫《友誼之歌》。對於這首電影歌曲,想必許多人不記得了,今天的人們已很少有人會唱。但這首歌頌友誼的歌,在當年曾感動過無數人,激勵過無數人。
如今,80歲的盧桂蘭早已不再拍戲,正與丈夫幸福、低調地安享晚年……
娛文娛視祝福盧桂蘭、丁笑宜影壇伉儷安康幸福!壽比南山!
H. 熊跡的介紹
《熊跡》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片,導演趙心水,編劇鞏卓,主要演員石維堅、李默然、鄧書田、顧嵐、浦克。講述了中國北方某地國境線上,發生了一起越境敵特被我擊斃的案件而引發的抓捕蘇聯特務故事。
I. 還有沒有人記得一部名叫《傲雷-一蘭》的電影
記得這部電影,只是目前的國際形勢不宜在此多做文章。目前的國際形勢需要中俄團結抗美,維護世界和平。我們中國最大的敵人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帝國主義國家,而不是俄羅斯。切記毛主席的一句話:「不要四面出擊」!
八十年代初期上映的電影,反映東北黑龍江地區普通村民老百姓,反抗沙俄軍隊入侵遠東地區的故事,戰斗激烈,有弓箭、長矛大刀、火槍火炮等交戰場面,騎馬打仗的鏡頭也比較多。其中參演的有著名老影星仲星火。
小時候影響最深的一部電影,看了之後對沙皇俄國就沒有好感了!
八幾年的電影,男主角是寇振海女主角是張玉紅,他們都是哈爾濱市人。電影的內容是英勇的達斡爾族各部落,抗擊沙俄侵略我們中國的在外興安嶺一帶。
怎麼不記得!是達斡爾族反抗沙俄侵略的!上下集,你在優酷網找一下,前幾年我在優酷上看過,但是上下集分開找的。清晰度也可以……
只記得名字,好像是跟抵抗俄國老毛子的故事。
記得。葉楠編劇,湯曉丹導演,在當時屬於頂級水平的編導,影片是上下集。
這部電影反映沙皇俄國侵略黑龍江或烏蘇里江流域的故事,這個題材可以說在整個中國電影史中是絕無僅有獨此一部。因為中蘇(俄)關系非常微妙,五十年代中蘇友好,九十年代以後中俄友好,只有六七八十年代這30年時間,中蘇處在對立狀態,其中1969年珍寶島事件開始,有十幾年的劍拔弩張,連我們上學都要去挖防空洞。
中國影視作品受外交大環境影響很深。以反特題材為例,文革前的反特片,特務多數是美國支持的國民黨特務,如《秘密圖紙》《羊城暗哨》《跟蹤追擊》,地點多在廣東,而到了七十年代,畫風一下子變成蘇聯派的特務,如《黑三角》《東港諜影》《熊跡》等,地點多從東北潛入,而警察破案的手段,都沒有變化。大家眾所周知,電視劇《抗美援朝》一直未公映,傳出來的原因是因為發生了九一一事件,不要給美國人傷口撒鹽。
從這個意義看,今天電視台重播《傲蕾一蘭》的可能性不大。
記得名字,內容一點沒印象
記得女主角挺帥氣 叫張玉紅還是?
傲蕾一蘭史詩級大片,講述了東北人民抗擊沙皇的故事,並最終取得勝利回到祖國,背景是1979年前蘇聯請黑澤明拍了一部嚴重歪曲事實的一部電影,做為反擊我國拍了傲蕾一蘭這部時長三個小時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