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主題思想是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愛祖國的骨肉同胞,愛祖國的優秀文化。
而不是愛某一個被文人創造出來的名詞並對著它高潮,愛某一段帝王將相的史書,愛某些宰相將軍在某個特定時間點創造的所謂榮譽,或者愛某一個王朝國家。
是切切實實地愛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愛他們的所思所想,愛他們的夢,將他們視作身體不可分割的骨肉的共情。也是你匆匆碌碌地上下班、上下學時,腳踩在地面上的真實的感受。它不需要去刻意培養,去用你跟什麼美分公知戰斗來證明,來滿足,它很自然地孕育在我們每一個人的體內。
是活著,是努力頑強地、不愧對自己的良心和所受的教育地活著。
㈡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獲金雞獎,這部電影為何會被我們所喜愛
《我和我的祖國》這一部電影自從上映以來就收獲到了很多好評,這一部作品是在2019年的國慶節上映的,這一部電影可以說是獻給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禮物,僅僅在縣院上上映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收獲了高達27億的票房,《我和我的祖國》這一部電影在上映以來也是掀起了一陣全民觀影潮。
《我和我的祖國》這一部電影也是幫助了更多中國人民回憶起中國成立初期的不易和中國人民的永不放棄精神。
㈢ 《我和我的祖國》主要講了什麼
《我和我的祖國》是最近上映的一部電影,大家都非常關注這部電影。那麼《我和我的祖國》講了什麼呢?《我和我的祖國》好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詳細介紹吧。
由愛奇藝自製的首檔中國新青年創造力觀察節目《我和我的祖國》以獨特的視角和「舉重若輕」的青年敘事,將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的歷史壯舉和偉大成就,用短視頻的形式多維、立體、直觀地呈現了出來。在秋季眾多綜藝中,這樣的主題和創意讓人眼前一亮。
㈣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呢
1、《我和我的祖國》帶領觀眾們重溫了新中國70年的崢嶸歲月,讓觀眾們深刻體會到「我」與中國的血脈相連,激發了觀眾們內心最樸素的愛國情懷。
2、《我和我的祖國》既是一部獻禮的影片,更是一封寫給祖國的情書,用「我」的故事、「我」的經歷、「我」的感動向祖國表白。
創作背景:
2018年12月24日,黃建新和陳凱歌導演一起接到了創作該片的任務。最初,創作團隊確定了從「普通人」視角出發的創作理念。
隨後,陳凱歌又確立了統一七個故事影像風格的標准:要大氣深情,有情感的劇烈碰撞。
黃建新和陳凱歌開了三次會,在第二次會上,他們決定要拍和以往勞動模範、民警等不同的小人物。這個想法得到了電影局的支持。
在確定了航空母艦、汶川地震等30多個事件後,黃建新和陳凱歌導演將拍攝的事件篩選到了十幾個,然後讓參與拍攝的導演們挑選。
㈤ 愛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獲得金雞獎,這部電影都體現了什麼愛國情懷
這個新聞我也看到了,我和我的祖國榮獲金雞獎評委會特別獎。關於這部電影體現了什麼樣的愛國情懷?我會從以下幾點做詳細解答。
一、關於這部電影獲獎的新聞。
在最新一屆的金雞獎頒獎典禮中,我和我的祖國榮獲金雞獎的評委會特別獎,這樣的一個獎項是實至名歸。這部電影在剛上映的時候,我就和身邊的人去看了,看完之後熱血沸騰,感受到了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沒有關系,但是卻有息息相關的這種感情,這部電影是由7位導演共同拍攝的,其中有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所以我們在這樣的一部電影裡面,能看到幾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㈥ 我和我的祖國作品主要內容反映了哪些現實問題
該片既有取材史實的真實人物,如開國大典自動升旗裝置設計師、香港回歸儀式升旗手、原子彈研究人員、舍己扶貧基層幹部、備飛護航女飛行員;也有大膽創設的藝術形象,如上海里弄小男孩、北京計程車司機、迷途知返的失足青年等。
這些在大事件中鮮為人知的小人物,默默無聞而又矢志不渝地將「小我」的人生篇章,無私地融入共和國的「大我」華章中。他們所承載的奉獻、犧牲、拼搏、捍衛、堅守的時代精神,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凝聚成為「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隔」的堅強信念,也生動地表達著「歷史是人民寫就的」價值主題。
(6)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主題意蘊擴展閱讀
電影官方資料顯示,《我和我的祖國》的出品方為華夏電影、博納影業、阿里影業出品,影片由《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故事構成。
分別涉及了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及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閱兵等事件。
㈦ 《我和我的祖國》體現了什麼主題,請用一句話概括
對祖國的 贊美,喜愛,自豪
1、讀優秀作家的作品
這是顯而易見的,但卻是立竿見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讀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寫出更好的作品。優秀的作家都是從閱讀別人的佳作開始,接著開始模仿,最後超越他們,形成自己的風格。盡可能的多讀著作吧,在看內容的時候,更要留意文章的問題和寫作的技巧。
2、盡可能多的寫
每天都寫,如果可能的話,每天寫幾次。你寫得多了,也就寫得好了。學如何寫作和其他的學問道理是一樣的,熟能生巧。寫寫你自己,寫寫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寫,全情投入地寫,練得越多,你的寫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3、隨時隨地記下你的靈感
隨身帶一本小筆記本(納博科夫身上裝滿了小卡片),當你對你的構思小說,文章,或是小說里的人物有什麼靈感的時候,馬上記下來。當你聽到別人談話的只言片語有所頓悟時,看到一段散文詩或是一句歌詞讓你很感動時,都可以馬上當他們記下來。靈感總是轉瞬即逝的,你及時記錄下來,可以成為你寫作的素材。我的習慣是,為我要寫的文章列一個清單,不斷地補充它。
4、專門的寫作時間
每天找一段沒有任何打擾的時間作為專門的寫作時間,讓這成為習慣。對我而言,清晨的時間是最佳的,午飯,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時間也可以。把寫作當作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去做,每天至少寫半個小時,當然有一個小時更好。請不要擔心,這只會讓你寫得更好。
5、隨便塗鴉
面對整張的白紙,整版的白屏,無從開始,肯定恐怖。你會想:我還是看看郵件或是小憩一會了吧!千萬別這樣。馬上開始寫,馬上打字,你寫什麼沒有關系,只是讓我聽到你敲鍵盤的聲音吧。但只要你開始寫了,什麼都好辦了。像我的話,我喜歡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標題,這應該不難吧,然後再慢慢的展開情節,全身心地融入進去……關鍵是:只是隨便寫寫,隨便塗鴉,但要馬上開始寫。
6、集中精神
寫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雜的環境或是同時干別的事情,是不可能寫好的。寫作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需要一點點柔和的背景音樂。哪怕是最低要求,你需要在沒有其他干擾的條件下寫作,清理掉書桌上無用的東西。清除與寫作無關的一切雜念,現在就是寫作的時間,好像把自己放進一個盒子一樣,沒有任何打擾地進入寫作狀態。
㈧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
《我和我的祖國》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cAjBz-yGA76N1jCqGNMp8Q
第一個故事《前夜》,是在開國大典前夕,作為升旗設計師的林治遠(黃渤),如何克服困難,最終保障新中國的第一面國旗順利升起的故事。黃渤演技確實一流,把那種作為普通技術人員的使命感,演得很到位。當他在旗桿頂上,把阻斷球焊好時,觀眾都長舒了一口氣。代入感真的挺強的。第二個故事《相遇》,是以我國每一顆原子彈研究為背景的,講了一個叫高遠(張譯)的科研人員,為完成保密任務,突然從女友面前消失,最終為國捐軀的故事。多年之後,當已結婚的女友在電視上看到高遠的照片時,才明白事情的真相。想必,那一刻,她也終究原諒了他的不辭而別吧。第三個故事《奪冠》,講的是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背景,而最動人的是兩個小學生的友誼。男生冬冬熱愛打乒乓,女生要出國了。可是電視正在直播女排的比賽,為了保證鄰居們看電視,男生錯過了跟女生最後的告別。女生把乒乓球留在窗檯上。多年之後,冬冬成了乒乓球世界冠軍,女生成了歸國物理學家,他們在女排再次奪冠時相逢……第四個故事《回歸》,講的是香港回歸前夕,外交官為准時升起國旗與英方不屈不撓的談判,而升旗手也為此反復練習,警隊也為此校正時間換帽徽……匯集到一起,就是要在那一刻,讓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晚一秒都不行。第五個故事《北京你好》,講的是2008年的奧運。一個貧嘴的計程車司機張北京(葛優),婚姻破裂,跟兒子關系也不好。但運氣好抽到一張開幕式的門票,原本想送給兒子作為生日禮物,沒想到半道被一個從四川汶川來的孩子「強買」了。原來那孩子的父母曾是參與修建鳥巢的農民工,在地震中不幸遇難,孩子想看看爸爸安裝的欄桿。張北京最終把票送給他……第六個故事《白晝流星》,就是講的是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事。草原的兩個孩子,沒了父母,成天游手好閑,老支書決定帶著他們走上正軌。在飛船著陸的時候,兩個孩子看到了傳說中的《白晝流星》,明白了人生的真諦。第七個故事《護航》,講的是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中的女飛行員。飛行員呂瀟然(宋佳),因素質過硬,為了保證閱兵的萬無一失,被安排能處理各種應急突發情況的「備份」成員。據說呂瀟然的原型,就是女飛行員陶佳莉……
㈨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什麼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是由陳凱歌等七大導演聯合執導,通過7個小故事,串聯起祖國的7個大事件,講述了7組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相關的經歷,通過小人物來見證大時代,是新中國70歲生日的獻禮大片。
《回歸》故事由薛曉路執導,杜江、朱一龍、惠英紅、高亞麟、王洛勇、任達華等人主演,講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故事。准時在1997年7月1日0分0秒升起五星紅旗,分秒不讓,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是祖國統一邁出的重要一步。
《北京你好》故事由寧浩執導,葛優、龔蓓苾、王東等人主演,講述的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故事。這是以一個計程車司機的視角,看到在奧運會期間的各種趣事,最終將自己視若珍寶的開幕式門票送給了遠赴京城的汶川地震孤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