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再見青春 再見美麗的疼痛 是哪首歌
歌名:再見青春,歌手: 汪峰
詞:汪峰,曲:汪峰
我將在深秋的黎明出發, 伴著鐵皮車廂的搖晃, 伴著野菊花開的芬芳
在夢碎的黎明出發, 再見, 青春
再見美麗的疼痛, 再見, 青春
永恆的迷惘, 雨會從記憶的指間滑落, 帶著血中曼舞的青鳥
帶著風中悲鳴的草帽, 從燃燒的風中滑落, 再見
青春, 再見美麗的疼痛, 再見
青春, 永遠的故鄉, 再見
青春, 再見燦爛的憂傷, 再見
青春, 永恆的迷惘, 我曾隨迷失的航船沉沒
陷入璀璨虛空的碎夢, 沉入亂欲冰封的深谷, 隨爛漫的星群沉沒
我看著滿目瘡痍的繁華, 感到痛徹心扉的惆悵, 聽著心在爆裂的巨響
陷入深不見底的悲傷, 再見, 青春
再見美麗的疼痛, 再見, 青春
永遠的故鄉, 再見, 青春
再見燦爛的憂傷, 再見, 青春
永恆的迷惘
(1)錦上添花電影主題歌擴展閱讀:
《再見青春》是由汪峰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曲收錄於汪峰2009年7月31日發行的專輯《信仰在空中飄揚》中。
創作背景
繼《奮斗》後,又一部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火爆熒屏。由汪峰(右下圖)演唱的《再見青春》和《北京,北京》兩首主題曲為該劇錦上添花,受到不少80後歌迷熱捧。值得一提的是,此兩曲並非汪峰新作,卻因為《北京愛情故事》而火了。
與青春勵志劇《奮斗》烏托邦式的青春夢想不同,《北京愛情故事》中的北漂族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鳴。作為該劇主題曲的演唱者,汪峰用他滄桑的嗓音詮釋出北漂族對青春和愛情的憧憬與迷茫,讓觀眾大為稱贊。
一位網友表示:「《北愛》的音樂是難得的好,許多電視劇往往只有一首歌讓人印象深刻,但這部片子里很多歌都非常棒,和故事有著一脈相承的味道。」
事實上,這兩首勾勒青澀回憶的悅耳旋律並不是汪峰為電視劇特別創作的,而是過往專輯的曲目。其中《北京,北京》出自2007年發行的專輯《勇敢的心》,《再見青春》則發表在汪峰2009年的專輯《信仰在空中飄揚》中。
Ⅱ 大傻新歌《錦上添花》屬於什麼水平這首歌的靈感來源於哪裡
最近,聽聞許多香港老戲骨北上直播帶貨或者在××平台拍短視頻維持生計的消息,比如「大師兄」呂頌賢、無線視帝羅嘉良、「四大惡人」之一的黃光亮等,有的帶貨能力超強比如「石榴姐」苑瓊丹,有的人數寥寥還被取笑比如CHM。
如今,大傻哥已經離開我們十二年了,那些年他留下的光和影的故事已經在歷史上定格了。我相信,還有很多年輕人,在追尋香港電影曾經的輝煌時,會發現並迷戀上大傻哥,因為經典不會變質,人性的光輝會隨著時光的流逝熠熠放光亮。
想您所想,訴您心聲。我是那些年一起聽過的歌,願我的努力您能共鳴!
Ⅲ 社員都是向陽花是電影插曲嗎
歌曲《社員都是向陽花》是電影《錦上添花》裡面的插曲,這是首經典老歌,很好聽。
Ⅳ 唐訶的歌中人生
一首優美動聽的經典歌曲是可以與世永存並代代相傳的。他從抗日的烽火年代唱起,唱到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的年代,又從新中國建設時期唱到走進新時代。每一個時期都有他的代表作品,這些代表作品都堪稱經典。他就是著名的作曲家,《長征組歌》的作曲之一唐訶先生。
唐訶1922年生於河北易州易水河畔的一個教師家庭,自幼受著燕趙文化的熏陶及進步教師的愛國主義教育,骨子裡養就了一股「慷慨悲歌」的浩然正氣。抗戰爆發第二年,他15歲就與父兄一起參加了抗日部隊。次年他光榮入黨。從此,他在人民軍隊里茁壯成長,從文書做起,歷任宣傳隊長、教育幹事、連隊指導員、軍分區「七月劇社」分隊長、軍文工團指導員。1952年調入戰友文工團任創作組長兼合唱隊長、歌劇編劇、總團副團長等職。由於他勤奮好學、刻苦鑽研而自學成才,終於從一個「小八路」成長為一個功勛卓著的著名軍旅音樂家。
唐訶自幼聰穎,喜愛音樂。河北保定地區是戲曲的故鄉,地
方戲多達26種,加上民間花會的樂曲、學堂樂歌、軍歌。他自幼受著音樂的熏陶,並對音樂產生了特殊感情。他五六歲時已能用橫笛豎簫吹奏《蘇武牧羊》,他的音樂天賦為其以後從事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1940年在抗戰烽火中他創作了第一首歌曲《七七之歌》。此後又寫了《罵閻錫山》等歌曲,很快在抗日根據地流傳起來,幾乎男女老少人人能唱。解放戰爭時期,他寫出了《翻身不忘共產黨》《窮人翻身謠》等,立即在解放區廣為傳唱。作為戰斗的武器,這些歌曲對發動群眾,打擊敵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解放後,唐訶調入戰友文工團工作,優越的創作條件使他的音樂創作進入了成熟期。1950年,他隨志願軍第一批奔赴朝鮮前線,深入生活,創作出了《五音山上英雄多》,這首戰歌立即在志願軍各個陣地上傳唱起來,極大地鼓舞了我軍的鬥志。1953年,他第三次赴朝,以他的所見所聞和戰場的素材積累,寫出了《志願軍戰士之歌》。此歌不僅在軍內外廣為傳唱,而且榮獲了華北軍區創作一等獎。
1954年,他寫出了表現軍民關系的抒情歌曲《在村外小河旁》。這首歌一經《歌曲》雜志發表,立即風靡全國,各報刊競相轉載。不但在國內到處傳唱,而且還流傳到朝鮮、蘇聯、日本及當時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此歌成了他的成名作。50年後,俄羅斯紅旗歌舞團訪華演出時,竟用漢語演唱了這首歌,足以表現了這首歌的強大生命力。1958年他又寫出了《大躍進的歌聲震山河》,以後他把這首歌的旋律用在了電影《錦上添花》片頭片尾。1962年,國家進入困難時期,糧食短缺,飢不果腹,為了把人民的情緒呼喚起來,他又創作了《眾手澆開幸福花》。這首歌以歡樂明快的節奏立即給人一種奮發向上的熱情,由馬玉濤在第三屆全軍文藝匯演唱出後,立即唱遍了全國,而且傳至今日,久唱不衰。上世紀70年代,他創作的《打靶歌》《老房東查鋪》《連隊的歌聲》以及一批毛主席語錄歌曲,這些軍旅歌曲不但在軍內受到了部隊官兵的喜愛,而且也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軍營內外都廣為傳唱。
進入新時代以來,文藝戰線擺脫了「文革」十年的禁錮,走向了繁榮的春天。唐訶的創作激情充分地迸發出來,這一階段成為他創作的又一次黃金期。1979年他為電影《甜蜜的事業》創作的主題歌《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隨著電影的上映,它那優美的旋律立即響遍了祖國大地,老幼傳唱,眾口一歌。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亞洲音樂教材。同年他為電影《紅牡丹》創作的主題歌《牡丹之歌》又一次紅遍神州大地,爭相傳唱,成為時尚。這兩首歌經歷了20餘年後,至今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此外,他還為兒童電影《花兒朵朵》《沸騰的群山》等9部影片創作了插曲和音樂,從而確定了他的音樂風格和在中國歌壇上的地位。
除了歌曲外,他從戰爭年代至今,還寫過20餘部歌劇作品。然而最讓他滿意和欣慰的是,他參與了紅色音樂經典《長征組歌》的曲譜創作。
1984年,唐訶從戰友文工團工作崗位上離休,但他的音樂創作和音樂活動從沒有停止過。他經常參與當地群眾的演唱活動。對公益事業積極熱情,無私奉獻。1987年河北在石家莊市隆重舉行了《唐訶音樂會》。
這期間他又譜出了《最美是中華》(榮獲1994年廣播歌曲金獎),進入新世紀以來他又譜寫了《新世紀進行曲》《八榮八恥歌》等群眾歌曲。2007年在他85歲大壽之際,他懷著對首都的熱愛,譜寫出了京腔京韻《東城西城,龍的眼睛》。這首歌在唐訶作品演唱會上演唱後,又一次受到了人民的喜愛。他雖年逾八旬,但寶刀未老。他仍能為人民創作出膾炙人口的好歌。
2007年歲末,《唐訶作品音樂會》在青島音樂廳舉辦,唐訶的經典歌曲又一次回響在音樂殿堂里。
唐訶不但是著名的音樂家,還是書法家,他的字體幼時臨摹潘齡皋,離休後臨草書,並繼續臨趙子昂行書,他的書法秀麗多姿,豐腴剛勁,飽含著一種燕趙風骨,特別是多年來他潛心研究工尺譜成效顯著。工尺譜是我國古代傳統的記譜法,是以漢字代表音樂符號,又稱作「字譜」。世界上音樂文字只有兩種:線譜和字譜。字譜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豎寫的樂譜。唐訶將書法字體之旁配上工尺譜,讓人們在欣賞書法的同時也可以照譜演唱。他將漢字可以橫寫、豎寫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開創了獨樹一幟的音樂作品書法。
Ⅳ 錦上添花的幕後製作
《錦上添花》從1962年7月正式開拍,前後歷時3個多月,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第一部喜劇片。
影片選擇了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六道河鎮作為拍攝地,六道河兒火車站就是影片中的小橋車站。60年代的興隆縣民風淳樸、景色怡人,因剛成立人民公社而呈現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景象,而《錦上添花》所要表現的恰恰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幫助,人人心中裝著集體利益」的生活內容。
Ⅵ 哪位大神有電影《錦上添花》裡面的那首抬木頭的勞動號子,韓非寫的 很老的一部電影了。。 急求!!
你要的是段志高(韓非)寫的那個,還是老解決(趙子岳)唱的那個?
段志高版:搬木頭,搬木頭!大家齊動手,都、來、都來搬木頭,大家齊努力,不怕汗水流!啊搬吶、搬吶、搬吶、搬吶……
老解決版:同志們吶吼嘿,哎——抬起來呀,抬起來呀,抬起來呀!哪呼咿呀嘿,嘿,哪呼咿呀嘿!喲嘍喲嘍嘿呀,喲嘍嘿呀,太陽一出哎照四方啊,抬起那木頭往車上裝啊。喲嘍嘿,這一棵木頭哎,粗又圓吶,又蓋那個樓房又造船吶……
Ⅶ my fair lady
http://www.salonshow.com/show/prodetail.asp?id=692查了好半天,最接近的了。抱歉!
My Fair Lady-《窈窕淑女》,改編自肖伯那的話劇《賣花女》,原名《匹格梅梁》(Pygmalion),Pygmalion是羅馬神,為塞普勒斯國王,熱戀自己雕刻的少女像。愛神維那斯被其誠心打動,施法將雕像變成活人與Pygmalion完婚。肖伯那借名以喻劇中的教授。1938年拍過叫Pygmalion 的電影。
簫伯納曾於1933年訪問中國。代表作有《華倫夫人的職業》、《賣花女》等,其作品以機智、幽默著稱。他在1925年獲諾貝爾獎,在發表得獎感言的時候他說,我在一個河裡面游啊游,游到岸邊我得到了一個救生圈,開始的時候我多麼希望得到沒有得到。那時候他已經69歲,但是沒有想到他又活了25年,活了94歲。他這種幽默是對付我們很多人生所遇到麻煩問題時候的精神武器,這是所有我們從事藝術的歌手,我們成功時候,可能會遇到很多鯡魚,他非常的記憶與人,上演的時候,全場一片歡呼,謝幕的時候,地下有人說簫伯納你太糟糕你在賣弄,所有的人都以為他一定會發火,沒想到他說親愛的朋友,我的觀點和你一樣,但問題是全場只有我們兩個一樣,我們還是少數服從多數吧。我們往往就沒有簫伯納這樣的幽默,只有他指出了那個喊聲極高的人其實是一個極少數,就是這樣,他贏得了大家的掌聲,而不是讓大家看到一個發怒的簫伯納。簫伯納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窈窕淑女 (1964) My Fair Lady
導演:
George Cukor
編劇:
George Bernard Shaw
Alan Jay Lerner (musical play)
類型:喜劇 / 家庭 / 歌舞 / 愛情 / 劇情
上映日期:1964年10月21日
宣傳語:The loverliest motion picture of them all!
劇情梗概:
賣花女伊莉莎.杜利特爾,長得眉清目秀,聰明乖巧,但出身寒微,家境貧寒。她每天到街頭叫賣鮮花,賺點錢補貼家用。
一天,伊莉莎甜美的嗓音引起了語言學家希金斯教授的注意,教授誇口只要經過他的訓練,賣花女也可以成為貴夫人。伊莉莎覺得教授說的話對她是一個機會,就主動上門請求教授訓練她。
教授的朋友皮克林和他打賭,如果讓伊莉莎以貴夫人的身份出席6個月後將舉辦的大使游園會而不被人識破真相,那麼皮克林願意承擔一切試驗費用和伊莉莎的學費。
希金斯欣然接受了挑戰。他是不甘示弱的,他從最基本的字母發音開始教起。希金斯是個精力旺盛和講究科學的學者,對每一感興趣件事都能廢寢忘食。他胸懷坦盪、絲毫不懷任何惡意,但他又象孩子一樣,毫不顧及他人的感情,對伊莉莎嚴加訓練。
《窈窕淑女》是一部不朽的音樂劇,它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其中的歌曲建立起主角人物鮮明的性格和彼此間的關系,不同於其他音樂劇,注重由對白來推展情節。
《窈窕淑女》1956年3月15日首演於紐約馬克·赫林格劇院,在百老匯連演了近10年,共上演了2717場,成為50年代最為膾炙人口的音樂劇。從《窈窕淑女》首演開始,就非常清楚地顯示出「窈窕淑女」將成為一種現象。它不僅在紐約和世界各國都創造了新的票房記錄,還被搬到世界很多國家的舞台上以多種語言進行表演,《窈窕淑女》的唱片銷量更是高達500萬張。《窈窕淑女》還獲得包括最佳音樂劇獎在內的托尼獎6項大獎和3項提名。
這個成功應首先歸功於匈牙利的電影製片人蓋布瑞爾·帕索,他將他生命中最後兩年的光陰都奉獻給了尋找能將喬治·伯納·蕭1914年的戲劇《皮格馬利翁》改編成音樂劇最合適的人選上。蕭伯納當初創作這部戲劇時就是想以一種諷刺的眼光講述一個「灰姑娘」的故事。取名為「皮格馬利翁」正是想用古希臘的故事借古諷今,一位技藝高超的雕塑家完成了一樽完美的雕像後,竟然愛上了「她」。我們在津津樂道於「鯉魚跳龍門」的神話,感嘆於「灰姑娘」命運幸運的同時,也許更應該體會到故事更深的寓意。
這個劇本雖然深受羅傑斯和漢姆斯特恩以及尼歐·考沃德的喜愛,但他們仍然拒絕了帕索。1952年,帕索只好找來了阿蘭·傑·勒納(Alan Jay Lerner)和弗瑞德里克·羅伊維(Frederick Loewe)這對年輕的創作組合。他們獲得了成功。
作為羅傑斯和漢姆斯特恩的繼承人,作詞、劇作家勒納(1918-1986)和作曲家羅伊維(1904 - 1988)聲稱保留了他們的藝術風格。
勒納是連鎖商店創始人的兒子,然而他對家族的事業毫無興趣。他曾編制過廣告宣傳手冊和廣播節目,以後,他開始從事歌詞的創作。羅伊維是奧地利裔的美國作曲家。1924年羅伊維來到了美國,一度默默無聞地在雜耍戲的創作中工作了許多年。兩人註定了只有合作才能在美國音樂劇舞台上有所建樹。他們的第一部音樂劇《錦綉天堂》大獲成功,為此勒納獲得了紐約戲劇論壇獎,接著他們所創作的《窈窕淑女》、《錦上添花》和《琪琪》也接連獲得成功,1951年勒納所創作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榮獲奧斯卡最佳劇本獎。勒納與許多優秀的作曲家合作過,不過最使他難以忘懷的還是與羅伊維的合作。1956年上演的《窈窕淑女》便是兩人最成功的合作。
該劇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商業上均創造了令人驚異的奇跡,除了音樂劇的魅力之外,蕭伯納原著的魅力自然也是其大獲成功的原因。
故事以一個「灰姑娘」的主題捍衛了英美文化的精神堡壘——英語,可以說是深具嚴肅教誨意味。故事發生在愛德華時代的倫敦,伊莉莎是一個美麗但口音怪異、行為粗鄙的街頭賣花女,她的穿衣打扮和行為舉止絲毫不能引起年輕紳士的注意,當伊莉莎向英俊的貴族青年弗立德出售紫羅蘭時,就遭到了對方的拒絕。而自認為是上流社會叛逆的語言學家亨利·希金斯因研究英語的發音和她起了糾紛,不料卻啟發了伊莉莎學好英語以成為花店賣花女的慾望。從印度前來拜訪希金斯的皮克瑞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英語標准教學的科學實驗,便與希金斯打賭,看能否在六個月之內把伊莉莎改造成上流社會淑女,在大使館的社交舞會亮相而不被拆穿。
希金斯接受挑戰,開始對伊莉莎展開密集、嚴格的語言訓練,起初有如對牛彈琴,但一經開竅,伊莉莎卻進步神速。賽馬的日子到了,這是上流社會聚集的場合,人們穿著時髦、談吐優雅。希金斯為了檢驗幾個月來的成果,也帶伊莉莎來到了賽馬場。經過嚴格包裝後的伊莉莎吸引了在場很多貴族的注意,通過了初次的語音考驗。但是在她為馬加油的時候,她那慣常的舉止和口音再次顯露。伊莉莎非常難過,然而希金斯認為自己的實驗離成功已經不遠了。在一次大使館舞會上,伊莉莎艷壓群芳,成為上流社會淑女名媛而震驚社交界,並成為全場焦點。許多國家的王公貴族都想一試博得她的好感。青年貴族弗立德更是陷入了對神秘的伊莉莎一往情深中。
脾氣古怪的希金斯對自己化腐朽為神奇的成績雀躍不已,此時伊莉莎發現她的氣質和身份仍然得不到真正的統一,縱使她已改變形象和氣質,在希金斯眼中依然是一個不被尊重和被忽視的賣花女,或者說是他的戰利品。伊莉莎氣憤地對教授說:「沒有你,每年仍會有春天;沒有你,樹上仍會有水果;沒有你,藝術與音樂依舊能發展;沒有你,西班牙的雨仍會下在平原上!」她決定離開希金斯,回到街頭去找回自己。
然而,昔日的市友夥伴都把她視為上流社會的淑女而不與她相認,甚至連她那個不負責任的清道夫父親阿爾弗里德,都因為希金斯的安排而變為紳士,不再是往日無憂無慮的無賴。走投無路的伊莉莎只得希金斯的母親指點迷津。此時,希金斯正為伊莉莎失蹤神不守舍,只是礙於男性自尊不肯認錯和吐露感情。懷著矛盾的心情,希金斯回到家裡,一邊聽著伊莉莎的練習錄音帶,以便回想她的音容笑貌;揚言不再見希金斯的伊莉莎在此時默默地回到他的身邊。希金斯高興而溫柔地說道:「伊莉莎,我那該死的拖鞋哪兒去了?」。
將《皮格馬利翁》改編成一部音樂劇是相當困難的。主要的問題是歌舞如何能自然地融入喜劇氛圍中,另外還有眾多小人物的處理上。他們決定更多採用蕭伯納的原著對話,並擴大演出場景。在《皮格馬利翁》中,伊莉莎的課程設計得比較短小精悍,然而音樂劇就可以在這上面大做文章,將伊莉莎的進步分為三個階段。
全劇的前2/3完全集中在希金斯對伊莉莎的訓練上,兩人之間只有「訓練者」和「被訓練者」的關系,編導得以在語音訓練過程中細膩的刻畫英語發音的趣味性,並宣揚高尚文雅英語的陰韻之美。象《西班牙的雨大部分下在平原上》一曲,就充分發揮了語音的音樂性和戲劇性,是全劇中最令人感到愉悅的精華片段。伊麗莎在學習標准英語發音的過程中,突然掌握了發音技巧,她慢慢地說,「The rain… in Spain … stays mainly in the …plain」(這是一句押韻的話),希金斯教授和皮克瑞上校開始並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等他們反映過來時,三人興奮地跳起了令人眩暈的探戈舞,最後氣喘吁吁地躺倒在沙發上。這段表演成為了西方劇場中最令觀眾興奮、激動的場景之一。而劇中另一處感人的場景是,穿著一套愛德華時代睡袍的伊麗莎已經完全出落成一位優雅的淑女時,感動了許多代多愁善感的人們。
賽馬場和大使館舞會兩段大場面歌舞,在出色的美術設計烘托下,也讓人感到美侖美奐,尤其凸顯了伊莉莎的美麗和高貴氣質。舞會中安排了匈牙利語言家卡巴西(Karpathy)不斷設法刺探伊莉莎身份真相的插曲,使得考驗伊莉莎是否過關的高潮更添緊張懸疑的趣味性。
該劇吸收了象徵英國貴族社會尊嚴和地位的音樂、舞蹈元素。同時,勒納和羅伊維又創作了蕭伯納風格的16首歌曲。其中「我可以整晚地跳舞」(I Could Have Danced All Night)、「在你居住的那條街」(On the Street Where You Live)、以及「我已經習慣了她的臉」(I』ve Grown Accustomed to Her Face)尤其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為《窈窕淑女》編舞的是一位來自現代舞界的優秀編導、傑出教師漢雅·霍爾姆。漢雅·霍爾姆是美國現代舞壇的重要人物。她最大的貢獻是將德國現代舞的科學理論與創作實踐引進了美國,為美國現代舞的健康發展輸送了新鮮的血液和營養,成為德國現代舞美國化的先驅。正是由於《吻我,凱特》和《窈窕淑女》才使得人們逐漸認識到她的才華。她同時促成了音樂劇界的「現代舞」這種舞蹈形式在20世紀30至40年代的崛起。而《窈窕淑女》是她在百老匯最大的成功。
1976年《窈窕淑女》(384場)得以復排,主演喬治·羅斯得到了托尼獎的最佳男主角獎;另一個版本是1981年的復排版。近年,倫敦西區又將《窈窕淑女》重新搬上了舞台。導演是特文·奴恩,編舞是馬修·伯耐。由喬納森·普里斯和馬丁·馬克卡欽主演。
該劇雖然有多個版本,然而最令人難忘的仍是50年代的舞台版和60年代的電影版,以及它們分別的女主角。百老匯音樂劇《窈窕淑女》在歐美舞台上的大獲成功,為1964年同名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早在1938年英國的加布里埃爾·帕斯卡製片公司就曾將蕭伯納的名劇《皮格馬利翁》搬上過銀幕,多少年來一直盛演不衰,加之1956年成功的百老匯音樂劇版本,使得「華納」公司預見有利可圖。1964年,華納公司首席老闆傑克·L·華納又有驚人之舉,毅然創紀錄地花費550萬美元買下了百老匯的走紅音樂劇《窈窕淑女》的拍攝權,並自己親自擔當監制,再度將它改編成歌舞片。
傑克·華納還特地聘請「女性電影」巨匠,捧紅了不少女明星的喬治·庫克擔任影片導演。片中導演在場面調度和鏡頭安排上作出了高明的處理。比如在希金斯和皮克瑞回家後大肆慶祝實驗成功而無視伊莉莎存在的一場關鍵轉折的戲,伊莉莎在熱鬧的場面中,一直默默地遠遠地站在門邊和角落,看似一具塑像般,沒有一個單獨的近鏡頭落在伊莉莎身上,但她的驚愕和失望卻都從肢體語言中表達出來;所以當眾人離開房間,她伏地痛哭的畫面就格外悲痛動人。影片自此轉向了較具社會批判性的主題:爭取女性尊嚴。大男人主義的希金斯借歌唱來宣揚男人的長處,而身份覺醒後的伊莉莎一再對希金斯表達她的立場,希望希金斯可以對她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關心,把她當成朋友,而不是個實驗品。影片的結局停留在伊莉莎回到希金斯家,卻沒有明顯點出是否「有情人終成眷屬」,既避免了大團圓的濫情,也為這場「男人與女人的斗爭」留下一些想像的空間。
《窈窕淑女》耗資3200萬美元,堪稱電影史上令人心馳神盪的超紀錄奢華巨片、布景富麗,服裝華美、考究,宴會、舞會、劇院、賽馬場等場面均拍得瑰麗多彩,美不勝收。該片的藝術成就很高,有許多優美的歌曲,因此被提名13項奧斯卡獎。後來同另一部歌舞片《歡樂滿人間》展開激烈競爭,終於以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藝術執導、最佳攝影、最佳歌曲、最佳服裝設計與最佳音響效果等8項獎,戰勝了獲得5項大獎的《歡樂滿人間》。
不過扮演伊莉莎的奧黛麗·赫本卻在同年的奧斯卡角逐中輸給了百老匯舞台上的「窈窕淑女」朱麗·安德魯斯。來自英國的歌舞演員朱莉·安德魯斯因在百老匯主演了《窈窕淑女》,十分走紅。但是在考慮由誰扮演劇中淑女艾麗莎時,老闆傑克·華納仍覺得安德魯斯名氣不大,並認為她「不上鏡」,決定換由名氣如日中天的奧黛麗·赫本主演賣花女伊麗莎。他們認為,僅憑赫本這個名字就足以使這部電影成功。所以華納一錘定音,舍棄了舞台上轟動一時的扮演伊莉莎的女星朱莉 ·安德魯斯,以100萬美元的片酬邀來遐邇聞名的奧黛麗飾演伊莉莎。
但湊巧的是,沒能以銀幕「窈窕淑女」的身份再度輝煌的朱麗·安德魯斯卻應迪斯尼影片公司之邀主演《歡樂滿人間》,這部影片也獲得了巨大成功。安德魯斯最終摘取了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窈窕淑女》中奧黛麗的表演異彩紛呈,游刃有餘。無論是朴實粗俗的賣花女還是雍容華貴的名媛,她都演來得心應手,恰到好處,輕歌曼舞更使她充分發揮所長。《窈窕淑女》在奧斯卡的角逐中成績斐然,她的功勞不可埋沒。但在《窈窕淑女》一片獲得1964年度奧斯卡史上少有的最佳影片等八項獎之際,在其中作為頂樑柱的赫本卻連提名都沒有。
真不知當不會唱歌的赫本與奧斯卡失之交臂,而朱麗卻因主演另一部影片而獲此殊榮時,傑克·華納會怎麼想。
很多人認為奧黛麗沒能獲獎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兩點上,其一:投票者們認為片中歌曲是別人配唱的,用別人的歌聲來為自己配音是「欺騙行為」;其二:電影界人士對在舞台上扮演伊麗莎的大名鼎鼎的朱麗·安德魯斯未被起用感到憤慨。同情安德魯斯的氣氛傳遍了好萊塢,赫本落得要在各個地方接受他們的報復。
這個消息雖然使赫本感到震驚,但善良的本性使她覺得這個結果是公平的,但赫本影迷們對此卻憤憤不平,連安德魯斯也公開表示:「赫本應當獲提名」。為緩和眾怒,赫本被邀請頒發當屆的最佳男主角獎,而該獎獲得者就是在《窈窕淑女》中與赫本合作的男主角扮演者哈里森。赫本表現得大度、自信和愉快,並千里迢迢專程從歐洲拍片現場趕來頒獎,還向安德魯斯表示祝賀,甚至事後給她送去一大束鮮花。而赫本自己則收到了一大扎慰問電報,其中有一份來自好萊塢的另一個赫本——凱瑟琳·赫本,電報中說:「別為落選而煩惱,說不定哪天你會因為一個連提名都不值得的角色而獲獎。」在頒獎儀式上,幾乎每一個《窈窕淑女》的獲獎者都在領獎時說:「我要感謝奧黛麗·赫本的精彩表演。」只有哈里森(Rex Harrison)不知談什麼才好,因為兩部《窈窕淑女》里他都是男主角,他在舞台上與安德魯斯搭檔成功,在影片中又與赫本配合默契,此刻他手拿金像不知感謝哪位「淑女」才好,終於,他結結巴巴地說:「我要向,唔……兩位窈窕淑女表示敬意」。
Ⅷ 你陪我多少年,花開花落,一路上起起跌跌 出自哪首歌
出自張學友的《定風波》這首歌。
《定風波》
作詞:岑偉宗
作曲:高世章
演唱:張學友
十里洋場,成就一生功業
潮起潮落,里里外外都體面
你陪了我多少年
穿林打葉,過程轟轟烈烈
花開花落,一路上起起跌跌
春夏秋冬明和滅
幕還未謝
好不容易又一年
渴望的你竟還沒有出現
假如成功就在目前
為何還有不敢實踐的諾言
一輩子忠肝義膽薄雲天
撐起那風起雲涌的局面
過盡千帆滄海桑田
你是唯一可教我永遠懷念
錦上添花,不如一蓑煙雨
滿堂盛宴,還不如一碗細面
井水一瓢也香甜
有誰一任平生,可以不拖不欠
漫漫長夜,想起那誰的人面
想到疲倦的人間
不再少年
好不容易又一年
渴望的你竟還沒有出現
假如成功就在目前
為何還有不敢實踐的諾言
一輩子忠肝義膽薄雲天
撐起那風起雲涌的局面
浪淘盡滄海桑田
你是唯一可教我永遠懷念
嘗盡了似水流年
你是我心坎里唯一的思念
(8)錦上添花電影主題歌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2012年五月底,歌神張學友在完成了146場「1/2世紀演唱會」之後,立刻埋首於演唱會的專輯後制工作,樂迷們除了耐心等待演唱會專輯,最期待的莫過於能聽到歌神的全新作品,而這次在好友劉偉強的邀請下,張學友特別為電影《大上海》獻聲,演唱主題曲《定風波》。
在製作電影主題曲時,監制劉偉強特別聯絡張學友,希望他能夠為《大上海》獻唱。張學友聽監制講解劇情後,即使詞曲尚未過目,亦立刻答應為電影演唱這首歌,抽身錄制《定風波》這首歌曲。
張學友在錄音前做足准備功夫,為了唱出電影表現的情懷,他主動要求劉偉強給他看電影樣片,在極短的時間內他就熟悉了整首歌曲。
Ⅸ 《喜羊羊與灰太狼》主題曲是什麼
1、大家一起喜羊羊—周筆暢
這是最多喜灰迷喜歡的一首歌,大家一起喜羊羊是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中的主題曲。同時也是喜羊羊與灰太狼新系列羊羊快樂的一年的片尾曲。
Ⅹ 史上最好聽的10首歌曲是哪些
1、同桌的你 -老狼
當初的那些同桌,跟我已經不在一個班裡了。卻很開心自己在最美的年紀遇上你,並結伴同行。雖然還是學生,但我就是覺得再也不會有人能像你一樣,走進我心裡那些遙遠的角落。感謝你們曾贈我一段美好的回憶。
4、嚴藝丹 - 三寸天堂
「心樂才女」嚴藝丹「疤痕體」情歌《三寸天堂》。嚴藝丹細膩的聲音,深情道出了古往今來的連綿愛戀,流露出人世無常的無奈,分別的苦痛掩藏在歌聲中,只剩下回憶中的三寸日光。
5、水木年華 - 在他鄉
誰都年輕過,心裡都保存著一份美好的青春回憶。一首《在他鄉》,勾起無數人的青春歲月,青春回憶的閘門瞬間被打開。
6、楊宗緯 - 其實都沒有
「從什麼都沒有的地方/到什麼都沒有的地方/我們像沒發生事一樣/自顧地走在路上。」楊宗緯滄桑的嗓音配上有點涼涼的調調,唱到每一個人心裡去。
7、蘇打綠 - 小情歌
「這是一首簡單的小情歌, 唱著人們心腸的曲折 」一首簡單的《小情歌》,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觸動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8、梁詠琪 - 短發
「我已剪短我的發,剪斷了牽掛,剪一地不被愛的分岔。」女生們是否也曾經因為一段戀情的結束,剪短過你的發?
9、王箏 - 越單純越幸福
「越害怕越孤單誰的付出多一點/越躲藏越相愛越怕輸/越長大越懷念少年時有多勇敢」,確實真正好的愛情,是不費力,不需要刻意討好;簡簡單單,越單純越幸福。
10、 鄧麗君-甜蜜蜜
《甜蜜蜜》是鄧麗君發行於1979年11月15日的音樂專輯,專輯共收錄12首歌曲。從這張專輯開始,伴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發的步伐,鄧麗君美妙的愛情歌曲也像春風一樣吹進了祖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