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小提琴電影橋主題

小提琴電影橋主題

發布時間:2022-08-29 04:09:27

『壹』 誰知道微電影《一次性愛上》里的那段小提琴曲叫什麼名字

壓軸暑期的正能量愛情微電影《一次性愛上》發布了浪漫預告片。片中,由曲少石扮演的男主角「高志」和曲桐雨扮演的女主角「溫雅」共同上演了一幕幕既幽默又溫馨的畫面。 - 預告片的開端,曲桐雨慵懶地看著躺在身旁的小提琴,嘴角掛著一抹微笑,開啟了接下來的一系列故事:曲少石為曲桐雨素描、兩人打賭吃蟲菜、劃拳爬樓梯、少石死命搖晃吊橋卻反而自己嘔吐不止等等,通過蒙太奇的手法將兩人之間的點點滴滴表現得淋漓盡致。片中笑點不斷,讓人忍俊不禁,無形之中又多了幾分期待。 預告片的最後,兩人站在橋上,並肩看著滿塘荷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油然而生。與第一版夢想預告片比較,雖然少了一些勵志和宏偉的航拍場面,卻使得人物更為豐滿,浪漫氣息更為濃烈,與七夕節頗為應景。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背景音樂是截取自同名主題曲《一次性愛上》。雖然只是曝光了一小段,但也能從中感受到歌曲本身的魅力。據悉,主題曲將會在近期提前首發。

『貳』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分為三個部分,誰能幫忙講解各個部分內容越詳細越好。

1.呈示部:

這段音樂轉為慢板,再度出現小提琴與大提琴情意綿綿的對話,其中斷斷續續的音調,表現了女扮男裝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內在情感。表現了十八相送、長亭惜別、依依不捨的情景。

2.展開部:

這部分描寫了「抗婚」、「樓台會」、「哭靈、控訴、投墳」這三個情節。小提琴的散板獨奏與樂隊的快板齊奏交替出現,變化運用了京劇導板與越劇緊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現了英台在墳前對封建禮教的血淚控訴的情景。最後鑼鈸齊鳴,英台縱身投墳,樂曲達到最高潮。

3.再現部:

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長笛吹奏出柔美的華彩旋律,與豎琴的滑奏相互映襯,把人們引向神話般的仙境。獨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愛情主題,展現出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封建勢力壓迫下死去後,化作一雙蝴蝶在花叢中歡樂自由地飛舞。

(2)小提琴電影橋主題擴展閱讀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陳鋼與何占豪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時的作品,作於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於上海獲得好評,首演由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

樂曲在第二部分展開部中,銅管以嚴峻的節奏、陰森的音調,奏出了封建勢力凶暴殘酷的主題;獨奏小提琴用散板的節奏,陳述了英台的悲痛與驚惶,樂隊強烈的快板,襯托出獨奏小提琴堅決反對封建勢力的反抗主題。

『叄』 小提琴梁祝的特點跟風格的什麼。。

梁祝以浙江的越劇唱腔為素材,按照劇情構思布局,綜合採用交響樂與中國民間戲曲音樂的表現手法,深入而細膩地描繪了梁祝相愛、抗婚、化蝶的情感與意境。用奏鳴曲式寫成,結構如下圖:

引子: 江南春景

呈示部 :
——主部: A+B+A三部曲式
A愛情主題+B草橋結拜+A主題再現
——連接部:自由華彩
——副部:迴旋曲式A+B+A+C+A
三載同窗、共讀共嬉
——結束部:長亭惜別

展 開 部:英台抗婚、樓台相會、哭靈投墳

再 現 部:(省略副部)雙雙化蝶

樂曲一開始在輕柔的弦樂顫音背景上,由長笛吹出了優美動人的鳥鳴般華彩旋律,呈現出一派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景象,接著雙簧管以柔和的音色奏出抒情的主題。整個引子展示出一幅風和日麗下,草橋畔桃紅柳綠、百花盛開的畫面。

接下來,在豎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繹出純朴而美麗的「愛情主題」。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多少人聽了這段旋律都為之陶醉。作者在選取這段主題時可謂煞費苦心。創作者之一的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劇團當演員,他對越劇音樂既熟悉又喜愛。在創作《梁祝》時,故事流傳在浙江一帶,越劇是浙江的代表劇種,他決心從越劇音樂中取材。據平時的觀察,許多越劇名演員,不論他們演出任何劇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時,台下都會博得熱烈地掌聲為之呼應。作者抓住了這段唱腔作為《梁祝》中「愛情主題」的基本音調。這段主題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調。獨奏小提琴從柔和樸素的A弦開始,在明朗的高音區富於韻味地奏出了詩意的愛情主題。在音色渾厚的G弦上重復一次後,樂曲轉入A微調,大提琴以瀟灑的音調與獨奏小提琴形成對答(中段)。後樂隊全奏愛情主題,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摯、純潔的友誼及相互愛慕之情。

在獨奏小提琴的自由華彩的連接樂段後,樂曲進入副部。這個由越劇過門變化來的主題,由獨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變奏反復)。這個副部主題與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音樂轉入活潑、歡快的迴旋曲,旋律輕松活潑。獨奏小提琴模仿古箏、豎琴與弦樂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國民族樂器的演奏技巧來豐富交響樂的表現力。獨奏與樂隊交替出現,描寫梁祝同窗共讀時的生活情景。傳說中祝英台女扮男裝去讀書,在途中與梁山伯相識後兩人情投意合,結拜為兄弟。這段音樂主題就是表現梁祝同窗三載共讀共玩時的情景。在這段快板過後,音樂轉入慢板,副部主題中的結束部。抒情而徐緩現在已經是斷斷續續的音調,表現了祝英台有口難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樂顫音背景上出現的「梁」、「祝」對答,清淡的和聲與配器在弦樂顫音的襯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載就要分別,音樂表現十八相送、長亭惜別的依戀之情。傳說中二人在臨別時,祝英台假意說家中有個妹妹願嫁與梁山伯,約梁山伯去探望。而這部分最後低沉的音響預示出不詳的事情就要發生。突然,陰森可怕的大鑼與定音鼓以及驚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們帶到這場悲劇的斗爭中。音樂進入展開部,這段旋律由三部分構成,抗婚、樓台會、哭靈投墳。

原劇中祝英台的父親逼祝英台嫁與官僚馬府少爺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音樂中銅管樂以嚴峻的節奏、陰沉的音調,奏出了封建勢力凶暴殘酷的主題。緊接著獨奏小提琴採用戲曲的「散板」節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樂隊以強烈的全奏,襯托著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題。它們在不同的調性上不斷出現,最後達到一個斗爭高潮——強烈的抗婚場面,而達到了矛盾沖突的高潮。

此刻音樂突然停頓下來,又轉入慢板樂段——「樓台會」。傳說中正在此時,梁山伯來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樓台相會互訴衷腸。這時大提琴與小提琴開始「一問一答」。這段旋律纏綿悱惻,如泣如訴;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對答,時分時合,把梁祝相互傾述愛慕之情的情景,表現得淋漓盡致。感人的「樓台會」旋律,是參考越劇《白蛇傳》中白娘娘「斷橋回憶」的一段悲切的唱腔,和越劇《梁祝》中祝英台的哭腔融合改編而成。「斷橋回憶」原曲是浙江已故著名琴師賀仁忠編寫的,採用的祝英台哭腔是浙江已故前輩演員張茵的特色唱腔。整段音樂是為塑造梁祝互訴衷情的形象而重新編曲的。

接下去音樂急轉而下,轉入「哭靈投墳」的段落,樂曲運用戲曲中的緊拉慢唱的手法,將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至。傳說中在梁山伯歸家後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後悲痛萬分,她已下定了決心選擇了一條道路,她與父親約定,穿素服上花轎,並繞道梁山伯的墳前祭奠,父親同意。那天祝英台來到墳上向蒼天哭訴後碰碑自盡。在這段旋律中,弦樂的快速的切分節奏,激昂而果斷,獨奏的散板與樂隊齊奏的快板交替出現。這里加了板鼓,變化運用了京劇倒板與越劇囂板(緊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現了英台在墳前對封建禮教的血淚控訴的情景。這里,小提琴汲取了民族樂器的演奏手法,和聲、配器及整個處理上更多運用了戲曲的表現手法,將英台形象與悲傷的心情刻畫得非常深刻。她時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絕,時而低回婉轉,泣不成聲。當樂曲發展到改變節拍(由二拍子變為三拍子)時,英台以年輕的生命,向蒼天作了最了最後的控訴。接著鑼鼓齊鳴,英台縱身投墳,樂曲達到最高潮.。「哭靈投墳」這段悲天動地的音樂主要採用了越劇緊拉慢唱的囂板和紹劇中富有特色的「二凡」腔。原汁原味的越劇「尺調」哭腔,抒發祝英台痛不欲生的悲痛情感,樂隊銅管演奏的是稍加變化的激昂的紹興大班(即紹劇)「二凡」高腔。只有中國二胡琴弦上才有的滑指手法,首次出現在小提琴演奏上,使《梁祝》在表現滿腔悲憤、痛苦欲絕的情感時,產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還有中國越劇、京劇中常用的倒板、囂板等,首次進入協奏曲,使《梁祝》從內容到表現形式,都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質,

最後是再現部。樂曲出現了引子的音樂素材,而這已不是人世間的美景。長笛以美妙的華彩旋律,結合豎琴的級進滑奏,把人們帶到了神仙的境界。再現了傳說中「化蝶」的場景——當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開,祝英台縱身投入後,從墳墓中飛出一雙蝴蝶。我們又再次聽到了那段熟悉的 「愛情主題」。在加弱音器的弦樂背景上,第一小提琴與獨奏小提琴先後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難忘的愛情主題。然後,色彩性的鋼片琴在高音區輕柔地演奏五聲音階的起伏的音型,並多次移調,彷彿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最後的《化蝶》是根據崑曲《梁祝化蝶》的那段笛子獨奏以及由賀人中老師編曲的越劇《白蛇傳》中的《斷橋》部分,加上哭腔完成。表現蝴蝶翩翩起舞那段優美的音樂,是從當年蘇昆劇團演《游園驚夢》的崑曲曲牌中提練出來的。把商調式的崑曲音調和徵調式的越劇音樂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連接起來,使二者的風格得到了新的統一。

『肆』 陳凱歌電影《和你在一起》片尾劉小春為養父劉開送行時在火車站候車大廳演奏的小提琴曲的曲目是什麼

是 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第三樂章
電影中只節選了後半段的一小部分

《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這里能聽能下載http://mp3..com/m?z=0&cl=3&ct=134217728&sn=&lm=-1&cm=1&sc=1&bu=&rn=30&tn=mp3&word=D%B4%F3%B5%F7%D0%A1%CC%E1%C7%D9%D0%AD%D7%E0%C7%FA&pn=0

主旋律:
柴可夫斯基<D大調協奏曲>
維瓦爾第< 四季>

其他插曲
1.布魯赫:蘇格蘭幻想曲(節錄)
2.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3.陳剛: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
4.第二主題曲(作曲:趙麟)
5.柯努士: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節錄)
6.李斯特:第三號安慰曲(小提琴版)
7.帕格尼尼:E大調第一號無伴奏小提琴隨想曲
8.威爾第:歌劇「那布果」第三幕大合唱「乘著思念金色的翅膀」
9.魏奧當:A大調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終樂章)
10.西貝流士: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11.主題曲(作曲:趙麟)

網路貼吧 > 影視 > 和你在一起吧
參考資料:http://post..com/f?kw=%BA%CD%C4%E3%D4%DA%D2%BB%C6%F0

『伍』 電影《桂河大橋》里英軍唱的歌是什麼

《桂河大橋進行曲》,原名《波基上校進行曲》。此曲專為口哨而作,最能代表口哨音樂的特點。後成為電影《桂河大橋》插曲《桂河大橋進行曲》。美國作曲家、長號演奏家卜萊爾專為口哨譜寫的《口哨與小狗》最為音樂愛好者所熟悉。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著名小提琴家陳立新,曾以活潑風趣的口哨獨奏演出《波基上校進行曲》,給人們帶來一種新的音樂時尚。東方歌舞團著名作曲家卞留念對該進行曲不但情有獨鍾,而且「身體力行」------在舞台上以行軍速度邊走邊用口哨吹奏《波基上校進行曲》。這兩位「大家」的口哨獨奏已達口哨專業水平。

『陸』 求南斯拉夫橋

網路視頻里有

『柒』 手風琴和鋼琴的合奏曲子

1、手風琴+鋼琴——《山楂樹》原名《烏拉爾的花楸樹》,誕生於1953年的蘇聯,是首蘇聯時期的愛情歌曲。這首歌曲描寫工廠青年生產生活和愛情,曲調悠揚潺潺,詞語意境深綿。

2、手風琴+鋼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又稱莫斯科之夜。歌曲原唱者弗拉基米爾·特羅申,作曲為瓦西里·索洛維約夫·謝多伊,作詞者為米哈伊爾·馬都索夫斯基。原是為1956年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紀錄片《在運動大會的日子裡》而作。

3、手風琴+鋼琴——《啊朋友再見》原唱為伊夫·蒙當(Yves Montand)。此歌曲是義大利游擊隊歌曲,流傳甚廣,後被引用為前南斯拉夫電影《橋》電影的插曲。

4、手風琴+鋼琴——《彩雲追月》早見於清代,系著名的粵音曲譜,其風格輕快獨特,描寫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輕松寫意,彰顯了典型的廣東民間音樂風格 ,李鴻章任兩廣總督時曾將此曲抄送大內演奏。

5、手風琴+鋼琴——《保衛黃河》是《黃河大合唱》的第七樂章,寫成於抗日戰爭時期。歌曲採用齊唱、輪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是抗日軍民廣為傳播的一首歌曲。

『捌』 誰有(前南斯拉夫電影 橋)的那個(bella ciao ) 的伴奏(不要歌,是伴奏,純音樂)

酷我音樂搜一下,就好了

『玖』 有個電影是一個女的拉小提琴在大橋上,拉完准備扔掉,那是什麼電影。

四季變幻

又是部好片啊好片。
男主為了暗戀的女孩考取同一座音樂學院,卻也因此愛上了架子鼓,甚至想追隨暗戀的女孩申請外國的獎學金留學。不過最後終於發現,真正值得珍惜的人其實一直就在自己身邊。

閱讀全文

與小提琴電影橋主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