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中國珠海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中國珠海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發布時間:2022-09-03 02:08:54

㈠ 演員周任瑩是怎麼死的

演員周任瑩並沒有死。

周任瑩原名任瑩,師傅是陝西雜技團的周志麗,被吳天明導演的電影選中後,字幕里出現的是藝名。

父親吸毒,任瑩跟著媽過。後來還因任瑩的姓名權肖像權跟電影廠打過官司,不過法院最後只判了精神損失費幾百塊。

(1)中國珠海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擴展閱讀

周任瑩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參演了吳天明導演的電影《變臉》,擔任孤苦可憐的狗娃一角,並憑其出色的演繹,獲得了第16屆金雞獎。

《變臉》是由吳天明執導,朱旭、周任瑩、趙志剛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恪守傳統的老藝人「變臉王」為傳承衣缽收狗娃為徒,不料狗娃是女扮男裝,最終,變臉王打破「傳男不傳女」的陳規,傳藝給狗娃的故事。

1994年7月,周仁瑩的生母卻把雜技團演員周志麗告上了法庭。原因是未經過家長的同意就將原告姓名改為周任瑩(未變更戶籍登記)。

同時,這位母親還把准備參加電影頒獎典禮的小狗娃從雜技團強行帶走。但當時的情況是,小任瑩的生母吸毒多次被關,生父仍在監牢之中。

㈡ 袁詠儀的演藝經歷

1992年,袁詠儀參演首部電影《亞飛與亞基》;憑借在《亞飛與亞基》中的表現,她獲得了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1993年,參演爾冬升執導的電影《新不了情》,片中袁詠儀飾演與阿傑相愛卻又面臨生離死別的絕症患者阿敏。憑借在這部電影里的表現,袁詠儀獲得了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新不了情》也在第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多個獎項 。在第一屆中國珠海電影節上,袁詠儀憑借《新不了情》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
1994年,出演電影《金枝玉葉》,該片在香港連續上映兩個月,票房達到三千萬,拿下了1994年香港電影暑假檔期票房冠軍;位列1994年香港電影票房前10。
1995年,憑借《金枝玉葉》中女扮男裝的表演,袁詠儀獲得了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6年,袁詠儀在電影《虎度門》中甘願做蕭芳芳的陪襯,出演配角葉玉霜 。1996年開始,隨著香港電影市場走向低迷,袁詠儀的電影事業也走向低谷 。
1997年,袁詠儀和林子祥,潘虹合作,主演了一部慶祝香港回歸的電影《擁抱朝陽》;飾演漢至誼一角。影片拍攝完畢後,袁詠儀接受了潘虹的建議,專門赴上海戲劇學院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專業表演 ;同年,袁詠儀憑借電影《虎度門》獲得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1998年,袁詠儀參演電視劇《花木蘭》,飾演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花木蘭 。1999年,《花木蘭》在中國內地和台灣播出後受到歡迎 ,袁詠儀憑借花木蘭一角獲得了1999年度台灣地區電視劇評選最受歡迎女演員獎 。2000年,與任賢齊合作出演武俠電視劇《笑傲江湖》,飾演女主角任盈盈 。
2004年,她主演了《孤戀花》,在這部由白先勇小說改編的講述同性戀的電視劇中,袁詠儀扮演了一位在大時代下漂泊,時時尋求依靠的悲劇人物沈雲芳 。
2005年,憑借《孤戀花》入圍第10屆亞洲電視節最佳戲劇節目女演員獎 。
2006年,袁詠儀主演了電視劇《真愛之百萬新娘》;飾演受盡委屈和辛酸的小媳婦林敏君。該劇播出後在深圳、杭州等地奪得了2006年上半年收視冠軍 。同年,袁詠儀客串恩師爾冬升的電影《門徒》,飾演昆嫂一角 ;雖然戲份不多,但是她還是憑藉此片入圍了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
2009年,參演賀歲電影《72家租客》,飾演小桃紅一角 。2010年,參演電影《我愛HK開心萬歲》,飾演白素貞一角 。
2013年,袁詠儀接拍了寧財神導演的電視劇《龍門鏢局》,飾演龍門鏢局的少奶奶盛秋月 ;3月22日,袁詠儀與黃秋生合作的電影《葉問:終極一戰》在全國上映 。2015年參加浙江衛視真人秀節目《一路上有你》 。

㈢ 中國珠海電影節的歷屆獲得名單

獎項 獲獎人及作品 最佳影片獎 《變臉》 最佳導演獎 張澤明《月滿英倫》 最佳編劇獎 胡建新、王興東、王浙濱《孔繁森》 最佳男主角獎 高明《孔繁森》 最佳女主角獎 周任瑩《變臉》 最佳男配角獎 泰迪·羅賓《香江花月夜》 最佳攝影獎 張展《忠仔》 評委獎 《忠仔》

㈣ 靚靚老公叫什麼

靚靚老公叫張智霖。

1971年8月27日出生於香港,香港歌手,演員。 1991年開始演藝生涯,同年憑借與許秋怡合唱的成名曲《現代愛情故事》1996年參演TVB劇集《天地男兒》和《射鵰英雄傳》。

演藝經歷:

1992年,袁詠儀出演個人首部電影《亞飛與亞基》,並憑借在片中的表現獲得了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1993年,參演爾冬升執導的電影《新不了情》,片中袁詠儀飾演與阿傑相愛卻又面臨生離死別的絕症患者。

憑借在這部電影里的表現,袁詠儀獲得了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新不了情》也在第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多個獎項。在第一屆中國珠海電影節上,袁詠儀憑借《新不了情》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㈤ 誰知道袁詠依的資料啊

1971年9月4日袁詠儀出生於香港一個警察世家。
從小便被家人寵愛有加的袁詠儀,很小已經養成頑皮任性的性格,被長輩們稱作「魔童第一代」
爸爸的寵愛:
袁詠儀有一個妹妹,一個哥哥,但袁爸爸最寵愛袁詠儀。每當哥哥叫「爸爸,爸爸」的時候,袁爸爸總是聽不見似的,相反,袁詠儀只要一張口叫「爸爸」,袁爸爸便會立即緊張的問「什麼事啊,女兒!」
袁詠儀小時候長得像洋娃娃般漂亮可愛,袁爸爸抱著她的時候經常會被人稱贊,因此,慢慢地,袁詠儀便在爸爸的遮蔭下,成為好任性的人。小時候外公在西環市場做生意,袁詠儀會拿隔壁魚檔的魚當波踢。去茶餐廳用手指篤人啲蛋撻。看到外公行過報紙檔拿起份報紙便走,她又學佢拿起本《兒童樂園》便走了去。
小時候住在警察宿舍,那裡中間有一個粥檔,尾部有一家小商店,後面就有一家(賣)豬腸粉的。爸爸帶她上學去,問她吃什麼呢?她說吃粥。於是就叫了粥坐在那吃,吃了兩口就不吃了。怎麼啦你想吃什麼啊?」「我想吃豬腸粉」然後袁爸爸就用最快的速度吃完那碗熱辣辣的粥 ,然後又叫了一份豬腸粉,結果她吃了兩口又不吃了。「那你想怎麼樣啊?」我還是想吃麥提莎(類似麥麗素的一種巧克力球)最後就去小商店買了一些零食,袁爸爸還是用最快的速度吃完那些豬腸粉了。然後到了第二天就變成袁媽媽送她上學了,因為警察宿舍那些師奶就會告訴袁媽媽靚靚早上怎麼作弄爸爸。媽媽坐在那,靚靚就會乖乖地吃掉那碗粥。小時候靚靚跟哥哥一人一筒糖,她把自己這筒開了就要哥哥那筒,因為他那筒沒開過。每次袁詠儀哭的時候,袁爸爸就會打哭哥哥,讓他陪著袁詠儀哭,因為他覺得寶貝女兒一個人哭太沒面子。
袁爸爸是個警察,他經常跟孩子們說一些工作中遇到的案例,所以,耳濡目染之下袁詠儀很小便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在她的世界裡只有對和錯之分。
媽媽的嚴厲:
袁詠儀小時候很喜歡跟哥哥用爽身粉玩「下雪」游戲,袁媽媽發現後會將整罐爽身粉倒在他們身上讓他們玩個夠。每次靚靚兄妹們做錯事情,袁媽媽就會叫他們將書包里的書全部拿出來,懸空拿在手上好好反省自己做錯了什麼,但袁媽媽從來不打孩子。
晚熟
小時候袁詠儀是讀女校的,很調皮,根本不懂拍拖是什麼東西。有天放學後,發現背後有男生一直跟著,她便扮出很兇的樣子,在天橋上停下腳步:「你跟著我干嗎?談朋友?不行!」其實心裡害怕極了。
還有一次袁詠儀那個當警察的哥哥來找她,女校校長見校門口有男生出現,緊張異常,打電話到她家。回家後媽媽試探她,她大聲反問:「你兒子來接我,不可以嗎?」
後來長大一點,愛上了田徑活動,每周三天背著書包去運動場跑步,當時有很多師兄,她就……很多年以後有人追問她當年到底暗戀誰,她真的忘記了,只知道對方姓林。後來她妹妹卻嫁了個姓林的老公,他也曾經在那個運動場跑步……哎,好像不是他。
第一次工作
袁詠儀讀完女校出來後,聽很多同學說女孩子做文員好,於是便去了一家公司當文員,但是做了六個月就沒做了,因為她覺得很悶。剛開始的頭一個月是很乖的,聽話的坐下來,聽老闆講話,怎麼怎麼樣,第二個月開始呢,她就九點鍾上班,九點半呢你就不會看見她在她的座位那邊了,嗯....差不多到那個五點鍾呢,就下班了,對不對?她四點半就會回去她的桌子,坐下來讓老闆看見她,五點鍾呢,她就走啦,中間的時間她去哪裡呢?她就去玩啦,去跟別的女孩子聊天呀,去那個她們那個....放很多產品的地方去逛街啊....就是每一個月都是這樣,她覺得那很浪費時間,後來那個老闆開始發現她的桌子那邊,所以就決定不做了。袁詠儀第一份工作的收入是四千港幣,給媽媽兩千五百塊,自己留下一千五百塊用來買衣服、吃飯、玩……
香港小姐冠軍
小時候,袁詠儀常和妹妹合扮香港小姐家家酒—她演香港小姐,妹妹飾頒獎嘉賓。如果不是她拒絕了那位常常找她拍廣告的星探要她去參選香港小姐的建議後的某天,偶爾聽見電視里在播香港小姐的主題音樂—那支輕快佻達的曲子:「噠滴噠噠滴噠噠……」—有煽動性極強的口號朗朗播出:「參選香港小姐,做90年代新女性」—她不會忽發奇想,跑去廚房對媽媽說:「我要去選香港小姐—如果不去,可能某一年我會後悔。」
不過是初試牛刀,已是蜚短流長,「那時候剛從學校出來,不知道人性有那麼恐怖的一面,剛開始大家還客客氣氣的,到了最後關頭,丑惡的樣子就出來了,讓我大開眼界。那時有一個女生,從頭到尾人家都說她會是冠軍,結果所有的人都討厭她,排斥她,沒人跟她講話。」而一心想得「第二名」,因為「歷來港姐亞軍發展最好」 的袁詠儀卻逃過了這難堪一劫。宣布名次時,念到第二名時她幾乎都已踏出了半步,結果戴上的卻是那盞最為耀人眼目的鑽石皇冠。
1990年,袁詠儀報名參加了港姐選美,並以修長的身材和一對傳神的大眼睛征服評委,當年的選美大賽所設的六個獎項被三位佳麗瓜分,袁詠儀是當年的港姐冠軍和「最上鏡小姐」,獲得亞軍的是翁杏蘭,她也是當年的「友誼小姐」和「國際親善小姐」,季軍則是梁小冰。袁詠儀的爸爸是位警察,受爸爸的影響小時候她的理想是將來做一位象老爸一樣在街上抓壞蛋的警察。但卻事與願違,最終命運使她走進了影視圈成為一名演員。和絕大多數港姐一樣,袁詠儀也是在踏入影視圈之前從未接受過專業的表演訓練,但不甘心走花瓶和陪襯的她,卻成為日後在影視圈中最成功的幾位港姐之一。
雪藏
在成為港姐後,袁詠儀同樣成為「無線」旗下的藝員,但善於製造明星的「無線」在當時並沒有把她捧紅。因為性格倔強不夠聽話,加之說話不會慢聲細語,老是一身隨便的裝束,使得本來有意通過電視劇將她捧紅的「無線」一時間失去了耐心。這在親朋至愛面前被冠以「童言無忌」的寬宥與美譽,但在職場,特別是人際錯綜微妙的娛樂圈,只得是「在電視台得罪了很多人,特別是高層,結果『被放進冰櫃雪藏』」。無線兩年,她一共只獲得拍攝3部電視劇的機會,而別人可能一年就拍3部。
嶄露頭角-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袁詠儀特別談的是經紀人的合約,而不是長期的那種,因此在被無線打入黑名單的時候就有了拍電影的機會,1992年,她出演了人生中第一部電影,柯受良導演的《亞飛與亞基》,憑借在《亞飛與亞基》一片中的出色表現,她獲得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袁詠儀開始在銀幕上嶄露頭角。
影後-《新不了情》
1993年獨具慧眼的爾冬升找到袁詠儀,讓她出演電影《新不了情》中的女主角啊敏。當時,很朋友不贊成袁詠儀演這個角色,他們都認為文藝片演了也沒什麼人看。可是袁詠儀看過劇本後毅然接受了這個角色,影片中她飾演身患骨癌絕症的少女阿敏,角色的時間跨度雖然不大,但人物內心世界的變化卻相當自大,從病發前的活蹦亂跳到病發後的萎靡不振,整個角色的塑造難度極高。袁詠儀憑著自己的悟性和不懈的努力很好地完成了整個角色的塑造,她本人不僅憑借這個角色獲得了第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本片也在當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多個其他獎項。在第一屆中國珠海電影節上,她在本片中的表現再次受到認可成為最佳女主角得主。
蟬聯影後-《金枝玉葉》
在《新不了情》中譜寫了一麴生命贊歌之後,袁詠儀並未因成功來得如此之快而放鬆了努力,緊接著又在第二年憑借《金枝玉葉》中女扮男裝的表演,再次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從而使自己在新一代女星中的霸主地位更加鞏固。
《金枝玉葉》上映連續兩個月而吸金勢頭不減,票房直收三千萬,拿下了同年度暑假檔期票房冠軍,躋身1994年十大賣座電影。《金枝玉葉》的主角顧家明(張國榮飾)是香港樂壇舉足輕重的唱片監制,亦是才華洋溢的音樂創作人。玫瑰(劉嘉玲飾)是最受歡迎女歌星,她的歌藝和美艷一樣令人欣賞。顧和玫瑰是一對公開的情侶。但卻是貌合神離,在公私事雙重影響下,大家對彼此都同感厭倦。林子穎(袁詠儀飾)是一個男性化的少女,也是個充滿歌唱天份的信件接遞員,一直希望有機會表現自己的才華,可惜受外型和際遇所限,一直苦無機會,林將顧及玫瑰視為偶像。為了完成夢想,林於是女伴男裝……
電影叫座的同時,《金枝玉葉》的拿獎本領也不小,女主角袁詠儀憑此片蟬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張國榮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他演唱的主題歌《追》傳唱一時,獲得金馬獎最佳原創歌曲獎提名和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袁一打零一
因為獲得多個選美獎項,又以奇跡般的速度從新人獎到蟬聯影後,袁詠儀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女明星,風頭一時無兩。世人都知張曼玉曾紅到身不由己地一年拍過12部電影,人稱「張一打」,殊不知1994-1995,23歲的袁詠儀一年拍了13部,如果因此取個諢號,只得是「袁一打零一」。
突破
在大獲成功之後,外界在對她的演技給以肯定的同時,也對她的前途提出了疑問。雖然連續兩屆稱後香港電影金像獎,但兩部影片的角色在形象上都與她的外姓相當接近,她的表演在一定程度可以看做是一種本色的表演,真正飾演外型懸殊很大的角色能否再有突破,不僅是外界所關注的事,就連袁詠儀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她從此也廣開戲路,嘗試演出不同類型的角色來提高演技。1996年,為求演技突破,袁詠儀放下自己的身價,在影片《虎度門》中甘願做蕭芳芳的陪襯出演配角,這部影片也因為二位影後的加盟而大獲成功。不以角色輕重來演戲,這絕對是袁詠儀日趨成熟的表現,這對於一個當紅明星來說尤其難能可貴。1997袁詠儀憑《虎度門》獲16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
學習
1997年,袁詠儀和香港明星林子祥大陸老牌影星潘虹合作,主演了一部慶祝香港回歸的賀禮片《擁抱朝陽》。影片中袁詠儀飾演潘虹的女兒,與潘虹的合作令她受益非淺。影片殺青後,她接受潘虹的建議,專門赴上海戲劇學院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專業表演。功成名就的袁詠儀,在事業輝煌的時候還能如此謙虛好學,在三地的明星中真的不多見。近幾年主演的影片中,袁詠儀的角色較之以前已有較大的變化,從本色演出到百變女郎,袁詠儀的演技提高之快是有目共睹的。
低谷
1996年後,隨著香港電影市場走向低迷,袁詠儀的電影事業也走向低谷,這一年,她給自己放假的方式是去世界各地旅行。
重生
袁詠儀版花木蘭1997年來到的時候,她接下了停頓一年後的第一場戲 —《花木蘭》。因為當時香港沒有一部戲是圍繞一個女人去演的,也因為那部戲不在香港拍,香港的很多話不用去聽,就當成一場旅行好了。但剛去北京的第一個禮拜,她的心境卻糟到不能再糟,「那是11月,天下著大雪,那麼那麼的冷,拍戲的地方又在鄉下,我恨死了,什麼東西都看不過眼。」她自己都知道自己的臉臭得有多麼討厭。然而過了兩個禮拜,她發現工作人員都很寵她,而無論條件怎樣艱苦,他們的熱忱與敬業始終如一,這其中除了賺錢養家的因素,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把戲拍好—她忽然覺得,自己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去融入他們。
「過了一個月,我已經忘記了所有討厭的事,以前是覺得下雪臟臟的,現在是覺得下雪啦,下雪啦,好開心啊,可以去滑雪啦!」 回到香港後,所有的朋友都驚喜地發現,袁大小姐不進包廂,居然也可以開開心心吃得下飯了。
《花木蘭》在台灣和內地播出後廣受歡迎,袁詠儀更是憑借花木蘭這個角色成為當年台灣最受歡迎女演員。從此,袁詠儀逐漸將演藝重心轉向台灣和內地的電視劇方向。
領悟
事實上,真正令袁詠儀成長的一年是2000年。這一年,她的一位最為摯愛的親人罹患重病。
「以前人家說什麼,其實我都沒有徹底改變過,但這次不一樣,上天要拿走我生命里最重要的東西。」求醫問葯,燒香拜佛,那段日子,能做的她都做了,但她發現,原來一個人的力量是那麼薄弱,不管發生什麼事,地球還是會轉,人還是要生活。
道理都明白,但她的痛楚無以阻擋,直到一位當時關系很平常的朋友走上來對她說:「不要難過,我們所有人好比是坐在一列火車上的乘客,其實你的親人只是想中途找一站下去,去上另一列火車。」她的心裡才略微好受一點。 「從前不是我的,我也會爭取,認為什麼都理所當然,要求得不到滿足絕對不行,直到那一刻才忽然發現,很多東西都沒辦法把握與勉強,人斗不過天。我曾氣憤我只是選擇不拍這樣的電影,他們就那樣對我,經過這場波折,我對工作再也沒有太多怨言和不滿。」兩個月後,她的親人幸運地康復了。她說,從此她感謝任何風波。

㈥ 郭柯宇演過的電影或電視劇

《生死之戀》。

郭柯宇,1977年2月23日出生於北京市,中國內地女演員。

1993年郭柯宇受到導演章家瑞邀請出演電視劇《太陽鴿》,從此開始演藝生涯。

1995年17歲時主演的電影《紅櫻桃》在中國內地上映,憑借楚楚一角獲得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第1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第5屆平壤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第1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演員提名,第2屆中國珠海電影節飛龍獎最佳女演員提名,隨後她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2000年領銜主演電視電影《天使的翅膀》。

2002年因出演電影《真情三人行》而獲新加坡中國電影展真情大使。

2003年憑借電視劇《生死之戀》提名第22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

2005年與歐洋、周廣斌三人成立追星族樂隊,郭柯宇擔任詞曲創作及樂隊主唱。

2007年主演電視劇《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並演唱片尾曲《是否》。

2008年參演無厘頭式都市愛情喜劇電影《完美新娘》。

2009年主演葉大鷹執導的歷史題材電影《天安門》;同年在喜劇電影《三笑之才子佳人》中飾演石榴。

2010年主演諜戰劇《我是真的》。

2012年推出單曲《直到對的人來》。

2015年主演話劇《舊愛》。

人物評價

生活中的郭柯宇不善言辭,不喜歡浮誇。在熒幕上的她一直演繹著一個又一個從扮相到個性差異都很大的角色,例如在電影《完美新娘》中郭柯宇顛覆以往清純玉女形象,大膽嘗試誇張搞笑的表演形式,讓觀眾們在歡笑之餘也會發覺片中杜蕾斯的可愛之處。

在為建國60周年獻禮的影片《天安門》中,雖然郭柯宇的戲份不多,但也成為這部所謂「男人戲」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並且在影片結尾,她與潘粵明的老年扮相更是感覺判若兩人,不僅形似更神似,為廣大影迷留下深刻印象。

㈦ 中國珠海電影節的歷屆情況


首屆1994年6月15日首屆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舉行
首屆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共設九個獎項,獎金總額50萬元人民幣,各獎項的獎金金額是:
最佳故事片獎,獎金10萬元
最佳導演獎,獎金5萬元
最佳男演員獎,獎金5萬元
最佳女演員獎,獎金5萬元
最佳編劇獎,獎金5萬元
最佳攝影獎,獎金5萬元
最佳美術獎,獎金5萬元
最佳音樂獎,獎金5萬元
最佳錄音獎,獎金5萬元
評委採用封閉式評選,現場揭曉的方式。
飛龍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背靠背、臉對臉》(內地、香港合拍)
最佳導演:爾東升《新不了情》(香港)
最佳男演員:牛振華《背靠背、臉對臉》(大陸、香港合拍)
最佳女演員:袁詠儀《新不了情》(香港)
最佳美術獎:歐丁平《重案組》(香港)
最佳錄音獎:杜篤之、孟麒良《戲夢人生》(台灣)
最佳攝影獎:楊輪《炮打雙燈》(大陸)
最佳編劇獎:黃欣、劉醒龍《背靠背、臉對臉》(內地、香港合拍)
最佳音樂獎:(空缺)
評委特別獎:《鳳凰琴》(大陸) 經主管部門批准,原「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從第二屆起更名為「中國珠海電影節」。第二屆中國珠海電影節於1996年12月18日至22日在珠海市舉行。本屆電影節在繼續加強內地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的基礎上,跨出兩岸四地的范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邁進。
中國珠海電影節安排了影片比賽、影片展映、影片學術研討及升旗式、開幕式、閉幕式暨頒獎晚會等一系列盛大活動,香港無線電視台對頒獎晚會進行現場直播。
第二屆1996年12月18日 至 1996年12月22日:第二屆中國珠海電影節在珠海市隆重舉行。此次電影節參賽影片17部,參展影片19部,專題影展影片9部,影片質量比上屆有了很大的提高。獲得本屆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是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與邵氏電影公司聯合攝制的《變臉》;年僅10歲的周任瑩摘取了本片的最佳女主角獎的桂冠;捧走最佳編劇獎是《孔繁森》的編劇胡建新、王興東、王浙濱;獲得本片最佳男主角獎是高明;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是《香江花月夜》的泰迪羅賓;獲得最佳導演獎是《月滿英倫》的導演張澤明;獲得最佳攝影獎是《忠仔》的攝影師張展;《忠仔》還獲得評委獎。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參加了開幕式。

㈧ 長春電影節有哪些獎項

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最佳視覺效果獎、評委會特別獎、華語電影藝術成就獎。

中國長春電影節(Changchun Film Festival·China)是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同意舉辦的國家級電影節。

長春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最高獎名稱為金鹿獎,下設10個獎項,與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珠海電影節並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第十六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即將到來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吉林省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六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於2021年12月21日至25日在長春舉行。

12月13日,記者從組委會獲悉,本屆電影節以「新時代 新搖籃 新力量」為常態主題,設置「百年、搖籃、冰雪」3個關鍵詞為本屆特色主題。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有序推進。

閱讀全文

與中國珠海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