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山夜雨 歌詞
巴山夜雨
演唱:李進
詞曲:陳小奇
什麼時候才是我的歸期
反反復復的詢問卻無法回答你
遠方是一個夢
明天是一個迷
我只知道遠方沒有
巴山的雨
借著燭光把你的臉捧起
隱隱約約的笑容已成千年的古迷(跡)
傷心是一壺酒
迷茫是一盤棋
我不知道今夜該不該
為我哭泣
許多年修成的棧道在心中延續
許多年都把家想成一種永遠的美麗
推不開的西窗
漲不滿的秋池
剪不斷的全都是你柔情萬縷
http://music..com/song/5887436
⑵ 求音樂:電影《巴山夜雨》插曲
估計你要的是《蒲公英的種子》,童聲
⑶ 巴山夜雨的影片評價
吳永剛、吳貽弓在1980年完成的電影《巴山夜雨》,在一艘客輪從重慶開往武漢的旅程中,通過對幾個形象鮮明的乘客的刻畫,展現了「文革」後期的社會縮影。
扮演小姑娘的茅為蕙已成為著名鋼琴家,她6歲時吹蒲公英的可愛模樣至今還留在不少觀眾的腦海里,那首歌謠更是成為經典:「我是一棵蒲公英的種子,誰也不知道我的歡樂和悲傷,爸爸媽媽給我一把小傘,讓我在廣闊的天地里飄散。」
影片在一個很短的限度和很小的范圍內,描寫十年動亂中人民同「四人幫」進行斗爭的一個「點」,它具體、集中、細致、逼真地濃縮了一個巨大社會在那個非常時期中的真實情況,力求廣泛和全面聯系整個社會的生活面;它清晰地描繪出普通人民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質朴和真誠,刻畫出他們得以生存和斗爭的信念與理想。正是這種蘊藏在人民心底的美德和力量,使該片具有了清新的詩意。
它「以獨特的創作構思和抒情詩般的藝術風格,塑造了具有鮮明個性色彩的人物群像,表現了我國人民在特定歷史時期中的美好的心靈」(中國電影金雞獎第一屆評選委員會評語)。
影片把人物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去思考,從而使這些具有當代特點和素質的人物,在思想性格的形成和表現上,同時具有某種民族歷史傳統的繼承性。
影片多方面的吸收和事例古典詩詞、水墨繪畫和散文、戲劇等方面的技巧和手法,著力於詩情與哲理交融的美學效果,善於用簡練的筆觸勾勒生動的形象,使之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
⑷ 歷屆金雞百花獎的獲獎電影的歌曲曲目
第一屆金雞獎獲獎名單(1981年)
最佳故事片:《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
最佳紀錄片:《劉少奇同志永垂不朽》
最佳科教片:《生命與蛋白質--人工合成胰島素》
最佳美術片:《三個和尚》
最佳編劇:《巴山夜雨》葉楠
最佳女主角:《廬山戀》張瑜、《巴山夜雨》張瑜
最佳男配角:《巴山夜雨》仲星火
最佳攝影:《天雲山傳奇》許琦
最佳美術:《天雲山傳奇》陳紹勉
最佳美術:《天雲山傳奇》丁辰
最佳音樂:《巴山夜雨》高田
特別獎:《苗苗》
特別獎:向雋殊
參考資料: http://tieba..com/f?kz=15287229211
⑸ 電影《巴山夜雨》發行時間
中文名 巴山夜雨
出品時間 1980年
出品公司 上海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吳永剛,吳貽弓
編 劇 葉楠
類 型 劇情
主 演 李志輿,張瑜,強明,仲星火,歐陽儒秋,林彬
片 長 80分鍾
上映時間 1980年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 彩 彩色片
⑹ 槍戰片片尾曲。歌詞是巴山夜雨漲秋池。何談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雪地
歌手:劉可
我走了問君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怨離去
剩下潺潺的思念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我去了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說巴山夜雨時
淚流盡
那雙多情的眼眸
沁入心扉醉夢千年
傷離別情難回
已無恨問蒼天
日落日復又一天
情相逢愛相隨
愛在風中飛舞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傷離別情難回
已無恨問蒼天
日落日復又一天
情相逢愛相隨
愛在風中飛舞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塵落千秋》成品》歌詞: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又下雨了。
秋風攜夜雨一遍一遍敲打西窗,那他們的故事要從何講起呢?
也許該從承載竹馬笑語的那片荒漠,或是暮雨霖鈴的小徑涼亭,
亦或虛冥山那一陣帶血腥風?
終究還是回到大漠故里,最後狂沙淹沒了兩個名字,漠刀絕塵,御不凡
好像是茂林山中遣暮秋夜雨寄一曲竹笛飄散漠北塞上。
風中夾雜著的雨打濕了黃沙,
熟悉的詩號又在耳邊想起: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絕塵,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終散無間。
臨窗對酌聊夜雨,問歸無計
自是一笑定千秋,落塵難平
記·漠御
《最是李商隱》歌詞:
[ti:最是李商隱]
[ar:董貞]
[al:白.素.貞]
[by:]
[00:01.00]最是李商隱 - 董貞
[00:08.00]
[00:16.00]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00:27.00]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00:41.00]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
[00:53.00]嗟余聽鼓應官去 走馬蘭台類轉蓬
[01:04.00]
[01:06.00]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01:17.00]庄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01:29.00]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01:39.00]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01:51.00]只是當時已惘然
[02:07.00]
[02:11.00]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02:22.00]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02:33.00]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02:44.00]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02:55.00]
[02:58.00]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03:09.00]庄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03:21.00]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03:31.00]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03:43.00]只是當時已惘然
[03:48.00]
[03:51.00]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04:02.00]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04:18.60]
⑺ 電影《巴山夜雨》的插曲《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 這首歌發送到我的qq郵箱 [email protected] 謝謝!
已經發到你的郵箱了,共有三種格式的,avi、MP3、wma 。
⑻ 巴山夜雨完整版電影
《巴山夜雨》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Ee9_1CNAjksFPtQdRz5K3A
《巴山夜雨》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吳永剛、吳貽弓執導,李志輿、張瑜主演,於1980年上映。該片圍繞「文革」中遭到迫害的詩人秋石在被押解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反映了「十年動亂」中人民的痛苦遭遇和與「四人幫」所做的斗爭。
⑼ 誰有老電影{巴山夜雨}的影評啊!!急要啊。。。在線等
要在1980年的語境中真正讀懂《巴山夜雨》,幾乎是不太可能的。盡管這部影片除了獲得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以外,還獲得了包括最佳故事片獎在內的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5個獎項。要讀懂《巴山夜雨》,必須讀懂中國電影史上的吳永剛。作為一個從1930年代中國影壇走來的中國電影藝術家,吳永剛是獨特的。這位美工師出身的電影導演,對電影的理解有常人所不及之處。無論是在《神女》(1934)、《浪淘沙》(1936),還是在《巴山夜雨》(1980)中,吳永剛著力追求的總是「意境」。這樣,《神女》里紛擾的都市和哀怨的少婦,《浪淘沙》中寂寥的孤島和迷離的白沙,以至《巴山夜雨》里飄盪的蒲公英和憂傷美麗的巴山夜雨,不僅是吳永剛的最愛,而且是影片最動人的所在。
正因為如此,吳永剛的電影往往身處邊緣。也就是說,對「意境」的熱愛,使吳永剛最容易偏離中國電影的主流話語,也使吳永剛及其電影非常容易受到不必要的傷害。重視載道和講究敘事的中國電影傳統,曾經使人們漠視《神女》的光輝,也使人們誤讀《浪淘沙》的真正蘊涵;而大多數吳永剛電影,由於缺少知音的共鳴,終於導致長久的湮沒不彰。只是在《巴山夜雨》里,吳永剛才讓人們真正體會了「意境」的魅力。
從1959年或者1960年開始,吳永剛就在醞釀著《巴山夜雨》(當然不是從劇作的角度)。因為當時「文化大革命」還沒有開始,《巴山夜雨》故事賴以存活的時代背景15年後才發生。1959年或者1960年的吳永剛,心目中的下一部電影必須有一個「意境」:那是導演曾經看見的一副木刻,畫中的小女孩顯然是一個貧窮的孩子,她身邊放著一個小竹籃,小女孩跪在地下,鼓著腮幫子吹蒲公英,那麼天真、稚氣。
15年後,吳永剛等到了《巴山夜雨》。一切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只有「意境」還在心中。盡管從故事層面上看,《巴山夜雨》被賦予那麼眾多的偶然與巧合以及那麼沉重的歷史與現實,但導演仍然沒有把它拍成一部「傳奇」。為了苦苦追索幾十年的「意境」,吳永剛選擇了抒情。
主人公秋石便是詩人。在導演「以不表演為表演」方針的指導下,李志輿的表演由於過於內斂而稍顯木訥,但並不影響影片的整體效果。在吳永剛看來,作為詩人的主人公,其實是造成影片抒情格調的最好載體。首先,秋石在獄中寫的那一首《蒲公英》詩,便被導演四次運用到影片中,起到了較好的結構影片與表情達意的功能;其次,導演可以通過詩人的視角,自由地創意造境。這樣,在故事主線之外,影片不僅成功地將雄奇的巴山、滔滔的長江與靜默的神女峰、滾滾的漩流剪輯在一起,而且成功地把孤獨飛翔的蒼鷹、搖曳波浪的航標與夢境一樣的愛情回憶交織在故事時空之中,使影片本身增添了一種難得的人文深度和濃郁的抒情氛圍。為了使影片最終導向一種美好的「意境」,吳永剛甚至放棄了《神女》和《浪淘沙》中的人性批判。不用說,秋石是高潔的形象;即便女專案人員劉文英,影片也是需要她的「轉變」,演員張瑜正是因為「一股子稚氣」被吳永剛選中的;另一專案人員李彥,最後關頭露出真面目,他也是解救詩人秋石的策劃者;整個客輪,從船長到乘客,都是善良的好人。直到影片最後,秋石攜女兒上岸,客輪發出長鳴,向秋石父女告別,這時,連客輪本身也被賦予了善良的品性。當然,丑惡與黑暗是肯定存在的,只是在影片中,吳永剛寧願把它們徹底推到背景,讓它們在道德的法庭上,接受缺席的判決。也正是在這里,體現出導演獨特的才華。
對「意境」的渴望,使新中國建立以後的吳永剛,擁有了一個持續十多年的「蒲公英小女孩」情結;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蒲公英小女孩」所蘊涵的「美」,顯然應該並且確實已經上升為對「丑」的否定和對「惡」的批判。但是,吳永剛沒有打算沿著這一思路走下去,而是過早地離開現實,趨向了「浪漫主義」。誠然,正如吳永剛自己所言,影片中多一些好人沒有什麼不對,何況,影片結尾,小娟子吹蒲公英的鏡頭,更是導演自己醞釀經年的畫面,不可能輕易放棄;影片的深度在於:當主人公秋石帶著女兒離開客輪,行走在林間山道時,秋石只有片刻流露出慈父般的微笑,大多數時候是心情沉重的;女兒歡笑著奔向山野,吹起蒲公英,蒲公英隨風飄盪在藍天白雲,這一切,都是通過秋石傷感的視線展現出來的,給「蒲公英小女孩」的「美」鍍上了一層憂郁和凄涼。全片倒數第二個鏡頭,仍然停留在秋石的近景上:重獲自由的秋石,面對剛剛回到自己身邊的女兒,決定收起沉重的心情,從容地微笑,但笑容瞬間轉換為悲傷。詩人的情緒,徘徊在大喜大悲之間。彷彿不忍心目睹這一切,鏡頭宕開,在茫茫群山中定格。依靠這樣的結尾,吳永剛緊守著自己的美學。確實,吳永剛從來就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現實主義者」,「現實」在他的作品中已經被咀嚼成一個堅硬的內核,無處不在卻又被有意隱藏;同時,吳永剛也從來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浪漫主義者」,在超越現實的時空中放盪神思不是他的目的。他追尋的「意境」,凝聚著自身思想的深刻性,但又煥發出電影畫面特有的美感和魅力。
就像《巴山夜雨》的結尾,盡管缺少了人性批判,但反思歷史的動機,卻刻寫在美麗的「蒲公英小女孩」與蒼茫的巴山夜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