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觀巜隱形的翅膀有感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隨著張韶涵《隱形的翅膀》這首歌的響起,勵志電影.結束了。影片結束時,我們每個人都報以最熱烈的掌聲,獻給這個美麗而又堅強的女孩。「上帝給你關上了一道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在這扇窗里,有太多太多美好的東西,但推開它的是一種堅毅、頑強、永不放棄的信念。漫長的人生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越是布滿荊棘的地方,越是殘猶珍貴的寶藏!有的時候,成與敗不過是一念之間,在失敗的邊緣,只要再大膽的往前邁一步,很有可能就會成功!同學們噙著淚回到了教室……人沒有了雙肢就像小鳥失去了翅膀,花草樹木失去了滋潤一樣,就好比沒有了生活能力,沒辦法生活下去。
影片中的小女孩志華在一次意外中,也失去了雙肢,她也曾想過是否該繼續生存下去,而她在爸爸媽媽的勸說下,她選擇了生存下去,並且要考上大學,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她開始學慣用腳來寫字、吃飯、洗臉、刷牙、穿脫衣服等一些原本用手來做的事情。在她的努力下,把腳訓練地跟手一樣靈活,便開始不依靠爸爸媽媽。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她被游泳教練選中並且又參加了訓練,參加了全國殘疾人游泳大賽,取得了勝利,同時也被體校錄取了。
看了這一部電影,我感動地流下了眼淚。她正如《隱形的翅膀》歌中,說的: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不去想,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
志華的這種行為,是常人難以想像,難以做到的。她在比賽中取得勝利的關鍵在於:別人休息時,她還在拚命訓練。我們要向她學習的是:堅持不懈的精神。
雖然,我們沒有殘疾,但是,我們對待學習,要像志華一樣,奮發向上。我們已經六年級了還想去玩,要把精力全部放在學習上。
這部影片給了我許多感想和啟發,讓我終生難忘。它不僅讓人感動,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不管你是否殘疾,都能達到你想要的目標。只要你有志氣,有毅力,無論什麼事都能做好。鳥兒之所以能夠在天空中飛翔,不單單因為它擁有翅膀,更因為它嚮往著天空中的自由生活,影片中的主人公就好比是一隻沒有了雙翼的鳥兒,但卻能在廣闊的天空中翱翔,她艱辛的成長過程,使得我和許多觀眾一樣,不禁潸然淚下。
上天總喜歡不斷的給世人帶來考驗,但這並不代表這是絕人之路。片中的主人公志華因一次意外失去了雙臂,剛開始時,她也無法面對這樣的事實,甚至還想過就此了卻餘生,但在父母的鼓勵和幫助下,她漸漸恢復了自信,習慣了用腳代替手的生活。之後,志華被教練看中,成了一名游泳運動員。現實生活中,我們看那些健全的游泳運動員訓練時很辛苦、很累,但我們卻從未看過殘疾人運動員訓練,影片中的那些訓練場景,至今我還歷歷在目,那些殘疾人運動員,他們要付出比一般的運動員多多少倍的汗水,才能有在賽場上的出色表現呀! 隨著高考放榜的日子臨近,志華的朋友們都收到了錄取通知書,但因為她是殘疾人而無法被錄取,這對於志華來說,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志華的母親因為女兒失去雙臂,已經有些精神分裂,再加上志華沒有考上大學,一下子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為了完成母親最後的心願,志華一方面努力訓練自己,一方面勤於讀書,終於在比賽中她突破自我極限,取得了冠軍,同時,她也被某所大學破例錄取了,她終於完成了一家人的心願!
整部電影既沒有絢麗多彩的偶像明星,也沒有吸引眼球的電腦特效,一切看上去是那樣的真實,故事情節也沒有多麼跌宕起伏,但就是這樣一部影片深深地震撼了每一個人!正如《隱形的翅膀》歌詞中寫到的那樣,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只要我們懷著永不放棄的念頭,不管什麼樣的困難都能克服。
2. 《我的青春誰做主》電影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近看了《我的青春誰做主》這部青春連續劇後,感觸頗深。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離不開責任,他們永遠是串聯在一起的。據說是《奮斗》的姊妹篇,還沒開播的時候,就到處傳得沸沸揚揚,說是不僅適合80後的觀看,而且也適合上一輩人看。作為一個熱血男兒,青春有點沉重,責任感到更大,還要面對社會的現實,我開始反思自己,開始去預知未來的風險和挑戰,不敢太自我。
我覺得這部電視劇把責任感體現得很突出,對現在的我來說不失為很好的教育。方宇在錢小樣的爸爸被撞後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勇敢的面對並承擔起責任,面對那昂貴的醫葯費,他仍舊沒有退縮,而是一直在堅守著自己的責任,很令人感動。我曾幾次欲落淚,可見是真情打動啊!在我眼中,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我們年輕,我們可以犯錯誤,但是同樣應該有承擔錯誤的勇氣和精神。
80後的年輕人的物質滿足,精神追求都是合理的,愛情需要浪漫,年輕註定奮斗,不要去奢求別人為你做了些什麼,而更要去談我付出了什麼?這是一個男人的豁達和灑脫。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有非常鮮明的個性與性格,雖然是一《奮斗》姊妹篇的形式出現,可就我的觀點來說,覺得這部劇比《奮斗》更有思想更有內涵。劇中展現的親情、愛情、友情還有責任都特別值得我們每個人細細琢磨,仔細推敲,越咀嚼越有味,學到很多生活里不可或缺的東西。
該劇中的男兒們,個個個性鮮明,有年少暴富的新興企業家,大氣穩重。有文質彬彬的醫生,文化中帶有神往。也有帶點混子氣息但是注重感情的窮小子等等,女孩子也是叛逆的可愛,執著的傻氣,成熟的職業女性,內心其實很脆弱,一個個角色,還有他們的父母那一貫的啰嗦是那麼的熟悉,都是那麼真實,就像我身邊人和事。
我覺得最完美的人應該是高齊了,「宰相肚裡能撐船」來形容他一點都不為過,穩重、大度、無私,距地所有的好鬥被他一個人占盡了。看的時候就會想如果我是三位女主角之一的話我一定會選擇高齊的,可是電視劇有電視劇的藝術啊,給我們點遺憾也不見得不好,想像空間還是不小的。
親情,愛情與殘酷的現實,金錢的承載息息相關,我們可以心中有愛,但是我們更要去奮斗,去爭取,去實現自我,年輕人的輸得起的精神,還有敢於承擔責任的率直。
人的最根歸宿是什麼?我開始反思:是職業經理人,還是出色的創業者,還是其他不可預知的未來。我認為年輕的我們就要敢闖敢幹,敢付出,敢選擇,敢舍棄,敢承擔,敢作為。為自己,別他人,為了證明許多年前的承諾。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年輕就要輸得起!
自由,愛情,個性,錯誤,責任,代價,等待,淚水,成長,親情,寬容,自信,執著。這些關鍵詞記錄了青春年少奮斗的故事,一個個感人的愛情,一段段難舍的親情,一幕幕青春的往事,過去了,錯過了,珍惜著,擁有著,愛在青春。祝福所有的八零後朋友們,事業有成。
這一陣子大家都在看《我的青春誰做主》,於是我花了一天半的時間看完了32集,覺得還可以!看網上發的帖子說它比張藝謀,陳凱歌他們拍的好,貼近生活!
先說說錢小樣吧!跟方宇私奔把她爸撞殘了,我就納悶了,她媽原諒她可真快,就一個嘴巴就完事了,假設你和你男朋友私奔把你爸撞得下半身癱瘓,你媽會給你好臉子嗎?反正我媽不能原諒我,不能說一輩子,起碼兩三年打底。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可是做什麼都迷茫,不希望一輩子平庸,就是沒什麼本事,就剩堅持了!人物是挺逗得!
霹靂挺牛的!我什麼時候能像她那麼大膽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估計是不可能了,因為首先我也沒有一個能送我去留學的媽。果然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霹靂她媽說的話最逗,內衣跟房產就不能接軌嗎?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我還明白了什麼是幸福,幸福就是貓愛吃魚,狗愛吃肉,奧特曼愛打小怪獸。
我喜歡趙清楚,做什麼事都心裡有數!拒絕金錢的誘惑,工作和愛情分的清楚。
最後我覺得寫這個劇本的人太有才了,可以說她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經典。
初看《我的青春誰做主》這一電視劇時,就覺得這部電視劇挺有趣的,非常適合我們青少年去看。看這一訓電視劇,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示:人生最大的居心叵測,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
青楚、小樣、霹靂是三姐妹,她們從小就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之中,但是她們經過重重困難,相約來到了北京。她們要一直采天直。就在她們為尋找事業的目標而煩惱的時候,更大的麻煩出來了,但是她們臨危不懼,勇敢得戰勝了困難,使自己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姐妹三人的成長歷程中充滿了叛逆,她們不服、不憤、不屈,最終掙脫了父母的束縛,努力的為自己奮斗。她們不管是對待親情,還是友情,都離不開責任,這三姐妹總是聯系在一起的。
這三個姐妹當中,我最敬佩的是霹靂。我敬佩她的勇氣,她拚命掙扎,試圖從母親所打造的成長模式中破繭而出,為了這一目的,她編織了一個又一個的諾言,來欺騙母親。她這樣做,只為了自己的目標——當一名廚師。當然,到最後她終於成功了,我就喜歡她的這份自主的精神。
人們難免會犯錯,其實也只有犯錯才能保證以後不再犯錯。即使犯了錯,只要認識到錯誤,並盡力去改正和彌補,就永遠不會失去機會。
讓我們的青春——自己做主!!!
「青春」是個很有魅力的詞,至少我是這么覺得的。提到「青春」這兩個字就會讓我想到生機盎然、激情澎湃的景象,那種活力甚至無法用語言來描繪,「出生牛犢不怕虎」、「少年壯志不言愁。活力四射的青春時期總有那麼一股拼勁兒,但是隨著經歷的增多,很多內心的感情啊,責任等就需要青春的我們來勇敢的挑起。給了我很多啟示,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離不開責任,他們永遠是串聯在一起的。
除了吸引眼球的俊男靚女組合外,這部電視劇也給我們展示了不同性格的年輕人激情四射的生活、工作以及感情。以前總覺得這種類型的偶像劇最大的看點應該是劇中男女主角的愛情戲,但這部戲卻讓我看到了愛情之外的更多的感情,感受最深的就是親情,尤其欣賞錢小樣的姥姥那寬厚仁慈,諄諄教誨,聽到那老太太講話就覺得心裡特別暖。一家人就應該在兄弟姐妹有困難的時候互相幫助,出謀劃策,是一家人就註定了這輩子都要好好地聚在一起。我覺得這部電視劇貫徹始終的主心骨是姥姥,雖然女兒們、外甥女們各有各的生活,可是能把大家聚到一塊兒的還是姥姥。
說到責任,我覺得這部電視劇也體現的很深刻,對現在的我來說不失為很好的教育。方宇在錢小樣的爸爸被撞後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勇敢的面對並承擔起責任,面對那昂貴的醫葯費,他仍舊沒有退縮,而是一直在堅守著自己的責任,很令人感動。在我眼中,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我們年輕,我們可以犯錯誤,但是同樣應該有承擔錯誤的勇氣和精神。
最完美的人我覺得應該是高齊了,「宰相肚裡能撐船」來形容他一點都不為過,穩重、大度、無私,距地所有的好鬥被他一個人占盡了。還有趙青楚什麼時候該想什麼,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在正確的時間里遇正確的人,這些在她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對自己在什麼時候該有什麼都計劃的特別清楚,聰明智慧兼具。
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有非常鮮明的個性與性格,劇中展現的親情、愛情、友情還有責任都特別值得我們每個人細細琢磨,仔細推敲,越咀嚼越有味,學到很多生活里不可或缺的東西。我們應該趁著年輕想干什麼就干什麼,不要給自己人生留下遺憾。那麼怎麼能叫年輕人呢。青春是短暫的,也市人生最寶貴的時光,所以要把我們的青春過的精彩。那是我們收獲愛情、事業的的黃金時光。自己的青春由自己來掌握!
最近一直在看《我的青春誰做主》這部電視,看過之後感觸很深,所以想在此發表一些自己的感受!我比較喜歡這部電視里的三位女主角—趙青楚、錢小樣、李霹靂。以及她們那位開明的姥姥。
趙青楚聰明、漂亮、成熟、穩重、有氣質、做事有原則,我最欣賞她的就是她的那種對待愛情的態度,決不容許有半點不純潔的東西夾雜在彼此的愛情里,而且不佔別人的便宜,再大的誘惑她都能抵擋住,做事有自己的原則,敢愛敢恨!說話也很有藝術,永遠是那麼的優秀,她是我心中完美女性的代表!錢小樣—一個活潑、開朗、機靈、伶俐、整天嘻嘻哈哈、大大冽冽的女孩。
但是現實會讓人改變的!剛開始為了理想一個人偷偷跑到北京姥姥家,一個只有中專學歷的她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處處碰壁,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且還不安分守己總是想找那些高收入低負出的白領級工作,整天空有理想,天天制定不符合實際的目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事只有三分鍾熱度。當她去公司當秘書的時候,別人問她會這不會,會那不會,真是一問三不知,連最簡單的辦公軟體:Word、Excele、Power Point都不會,別人問她那你平時都用電腦做什麼,她很輕松的說:「上網、聊天、打游戲。」
當她感嘆到自己是一個小混混的時候,以及她找工作時到處碰壁時的失望,猛然間觸動到了我心靈的深處:那好像就是自己將來找工作時將要出現的畫面,在我腦子里一直揮之不去,低學歷而且又沒有一技之長,自己又何嘗不是一個混混呢!但是經過家庭的變故之後,她變的成熟穩重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速記,成了一名真正的白領。她對待愛情是那麼的執著,不管家庭的阻力多大,她都沒有放棄,最終得到了甜美的愛情!霹靂,正如她的名字一樣,不幹則以,做起事來真是一鳴驚人,就像睛天霹靂一樣!她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特大膽的女孩,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事,她都會一無反顧的去做,不顧後果,總是先斬右奏,能瞞則瞞,天大的玩笑都敢開。
在英國留學三年根本沒按照她媽媽的意願:所謂的好好讀書,考劍橋,然後回國經商。而是學習了自己喜歡的廚藝事業,在回國的時候破天荒的花了200英磅買了一份假的劍橋錄取書,在開學的時候瞞著父母留在國內用去英國的生活費和學費開了一家西餐廳。最後迫不得以才告訴父母。在這里希望所有的父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逼著她們按照自己為她們設計好的路走下去,這並不是她們所喜歡的,應該放開手讓她們找到自己的所愛,父母應該懂得物極必反,有時候他們的一時反判並不是他們所願,實是無奈!還有她們三位的姥姥,一位開明的老人,永遠都是那麼的理解她們支持她們,我多希望自己有一位這樣的姥姥!我的青春我做主,為了美好的明天奮斗吧!
用了三天的時間看了一部青春偶像劇《我的青春誰做主》青春就是一部劇,不僅是一部成長史,一部愛情史,更是一部奮斗史。它是個人完善的過程,是尋找人生目標的過程,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一個過程。也許這中間會有磨難,會有淚光,會有失去,但最終的結果都是成長和實現。這是一部閃著淚光的青春喜劇。
1、青春可以犯錯,但知錯能改。
周晉、錢小樣和方宇,這三個人可以說都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周晉把郁歡年輕的生命葬送,並且自己也承受了十年的折磨;錢小樣和方宇為了私奔竟把小樣的父親摔成殘疾。這些無法彌補的過失,是青春的代價,是無法彌補的代價,但同時也成為這群年輕人成長的助推劑。青春因為青澀而犯下了許多不可彌補的錯誤,但是苦果已經釀成,只有改過自新才是最好的解決途徑。
2、兩情相悅的愛情更需要執著。
周晉和青楚、錢小樣和方宇,他們的愛情都是家人所反對的,同時外界也增加了太多的障礙。比如說「郁歡案」、「盜車案」這些都成為這兩對戀人的愛情阻力,成為考驗愛情的殘酷武器。青楚選擇了堅持,小樣選擇了執著,外界的障礙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最終成為他們堅守愛情的見證。
3、任何磨難都不可怕,最終都會過去。
20萬元,在劇中貫穿了大半部分。這個天文數字給他們的青春蒙上了一層陰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成為不可跨越的鴻溝。但最終方宇有了自己的車行,他的夢想得以實現,周晉也開始了新的創業之路。霹靂開辦了自己的西餐廳。人生往往就是這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些困難看似不可跨越,但是,他們最終會被踩在腳下。
暑假裡,我觀看了一部電視劇《我的青春誰做主》,這是一部由趙寶剛導演的青春勵志電視劇。情節跌宕曲折,生動活潑,幽默詼諧。故事講述了三個表姐妹在北京的奮斗歷程,塑造了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
趙青楚是三個姐妹中的老大,也就成熟穩重,做事切於實際,但也會有一些叛逆和創新。北京大學法律系研究生,又有一個作為知名法律人士的姥姥,再加上自身的精明能幹、口齒伶俐,使她成為律師事務所中出類拔萃的一名。在得知自己的男友周晉十年前將其前女友郁歡推入水中,並趁機逃跑,導致郁歡腦死亡,後又因腎衰竭而英年早逝,還讓無辜的麥冬頂替他坐了十年牢之後,她鼓勵周晉投案自首,即使這樣也許會使自己永遠失去他,這體現了青楚堅持正義;當麥冬出獄後為復仇捅了周晉一刀,致使周晉受了重傷,她還是堅持不追究、不報警,體現出青楚的寬容、大度與理解。可以說,趙青楚是最穩重的。
錢小樣是最不讓家長省心、最愛惹事的一個。她原本和父母住在銀川,爸爸熱愛京劇,自己也練刀馬旦。但在一天練槍時槍飛出院去,她認識了方宇,第二天一大早竟瞞著父母偷跑出來乘著方宇的車去了北京住在姥姥家。父母卻百般阻撓她在北京發展。一天在火車站等回銀川的火車時,她趁上廁所的工夫爬窗出去找方宇,不回銀川。結果她的爸爸在攔截時摔到了脊髓,高位截癱。方宇為了承擔責任,向車行老闆借了20萬給小樣,靠改造黑車來還錢,被判了刑。小樣便到周晉所在的公司當秘書,還學了速記在外面掙外快。從此,小樣不再大大咧咧、沒心沒肺、到處闖禍,而是成為了和青楚一樣成熟穩重的白領,也算是「脫胎換骨」吧。可以說,錢小樣是三姐妹中最富傳奇色彩的。
李霹靂有一個當老闆的媽媽,家裡富有,還有一個好脾氣的爸爸,自己十六歲就去英國留學。但在她考劍橋的前幾天,她得知父母離婚了,無心考試,而當了廚師。為了不讓家人傷心,她花錢買了一份偽造的劍橋錄取通知書,跑到一個身世背景同自己一樣的朋友雷蕾家去,合資建了一個西餐廳,卻生意冷淡。後來她媽媽知道了,悲痛欲絕,但在雷蕾爸爸的開導下,兩人幫助孩子使餐廳紅火起來。霹靂的性格就像她的名字一樣,總是出人意料,她很有個性,我行我素,脾氣倔強,從不認輸。可以說,李霹靂是最大膽的。
這三姐妹都堅持「我的青春我做主」,很有主見,做事果斷,與媽媽們的舊思想觀念進行抗爭。用青春與活力譜寫自己的生命之歌,為這個「新新人類」的時代增添更多的時尚與動力。讓我們看到了她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敢於承擔責任的毅力與堅強。
小樣幽默可愛、聰明伶俐,霹靂風風火火、我行我素,為理想而奮斗,這固然很好。但在這個人才輩出的時代里,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還是要像青楚那樣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扎扎實實,腳踏實地,穩穩當當地,才能在困難來襲時,不被困難所擊倒。
3. 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800字
導語: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中學生勵志電影觀後感,歡迎大家參考!
勵志電影觀後感【1】
這是一部關於教育題材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女孩在很艱難的環境中通過教育,最後改變了生活的故事。
關於這部電影,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改變,不管是環境改變了那個女孩的童年,還是哈佛改變了那個女孩的現在,還是教育改變了生活,不管怎麼說,整部電影都在描述有關改變的事,因為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改變。
窮則思變,從古至今都是這個道理,當一件事情以一種方式解決不了的時候,就要改變一種思維方式,以另一種方法去嘗試,我覺得這應該就是人作為高等動物,為適應環境而特有的能力,就像現在我們在一塊在這里培訓軟體工程師,大多的原因都是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感到不滿,因而選擇了再教育來改變現在的生活,這是我們選擇的方式,但並不能說這是唯一的方式,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就導致了每個人要走的路也是不同的,進而導致了每個人改變自己的生活所選擇的方法的不同,這就是所謂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我們選擇了在教育,但是並不能說在教育就一定能讓你對以後的生活滿意,因為這裡面存在好多因素,有個人的因素,環境的因素等等,不過我覺得在這里環境的因素可以排除在外,因為學習的環境很好,這就要談談我們個人的因素了,由於我們來這里的目的不同,導致了我們的態度的不同,造成了結果的不同,所以,這就要我們端著我們的學習態度,既然來了就要做好,學好,不是給別人看的,是為自己以後的路鋪墊的。
勵志電影觀後感【2】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許許多多的風吹和雨打,只有經受住了風雨,才能成功。”看了《風雨哈佛路》後,我浮現出了這個想法。
《風雨哈佛路》講述了一個名叫伊麗莎白的美國女孩:她因為父母親都吸毒並且家境貧寒而在學校里受到同學們的嘲笑,但老師卻發現很少到校上學的她竟然在測驗中得了滿分。她還用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高中。當她的媽媽因為艾滋病去世後,伊麗莎白強忍悲痛,發奮學習,最終考上了哈佛大學。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內心被震撼了:如果伊麗莎白的潛力沒有被她的老師發現,如果她因為父母吸毒而自暴自棄的話,她就永遠也不可能考上哈佛大學,也就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伊麗莎白自己的努力:她並沒有向命運低下頭,而是不斷地去獲取知識,沖破了命運對自己的束縛。
她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都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我們為什麼不能?我想起了自己練習網球時候,有一段時間曾經覺得每次網球課練習的內容大同小異,枯燥無味,還非常累,就不想再堅持下去了。現在想想,打網球也貴在堅持,如果當時放棄的話,現在就不會體驗到打網球的.樂趣了。我們應該像伊麗莎白那樣,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們一定會獲得成功!請一定記住:陽光總在風雨後,成功的背後往往有無數的辛勞和汗水。
勵志電影觀後感【3】
曾經在書上讀到過這樣一句話:“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一定會為你開啟一道窗。”開始還略帶點疑惑,但漸漸地明了了。
這星期四,我們觀看了影片《隱形的翅膀》,片中的主人公志華是一個身殘志堅的女孩,她用堅強的意志博得了大家的肯定。
15歲,正值青春年華,本應無憂無慮似藍天下自由飛翔的風箏,可厄運卻往往依附在美好之後……為了去取附在高壓電桿上“落群”的風箏,志華失去了她的雙臂。媽媽不住的嘆息,志華的情緒也一天天的暴躁。
我想:雙翅才能翔天宇,單翅也難高飛啊!何況失去雙臂。
當然,一時失去雙臂,誰也受不了。不能自己穿衣,洗漱;不能騎腳踏車;也不能再……放風箏了。她也有過放棄的念頭,但冰冷的河水總敵不過溫暖的親情,在父母的鼓勵下,志華又重拾了勇氣和信心,決定去學校讀書。可學校又為她設置了一道難題——寫字。於是志華嘗試用腳寫字,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她被學校破格錄取了。
志華的成功已是奇跡,可她仍不滿足,她想和正常人一樣。她也學騎車,雖然跌倒了幾百次;她也學縫線,雖然會刺痛腳趾;她還學打字,學一切正常人會的。我親耳聽見她對班主任說:“我要考大學!”,我親眼看見她在電腦上打:“我要飛翔。”
這一切,她都做到了。
命運的安排,志華被一位知名的教練看好,並招進了國家殘疾人隊里,面對這個機會,志華欣然接受,但卻執意要學游泳,因為她要保護媽媽。訓練是艱苦的,她卻沒有退步,高考時,雖然分數過了線,但她報的醫科大學卻不能錄取她,原因又是殘疾。更可悲的是,媽媽因為這個打擊,離開後再也沒有回來……雙肩承受了太大的壓力,她挺住了,參加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
隨著裁判一聲令下,志華迅速跳入水中,向前游,腦海中仍不斷浮現出和媽媽的回憶,那是多麼甜美啊,可現在媽媽不在了,她只能把這股傷痛化作前進的力量,最後,奪得了冠軍。台下的我也忍不住拍手,這是多麼的感人啊!
志華的事跡也發起了我們的深思,她是殘疾人,卻擁有這一份拼搏精神,而我們都是健全人,卻總是停滯不前。也許我們認為電影都是騙人的,但生活中的身殘志堅的人難道會少嗎?你一定讀過《海倫•凱勒》吧,還有霍金的傳奇故事,你一定也會為之一怔,感嘆他們的事跡悲慘。但如果你沒有實際的感動,你才是真正的可悲。
4. 勵志電影《青春派》觀後感:沒人逼我上北大
沒有人逼我上北大,沒有人逼我上一本線,但是我想,我想在這三年裡有一點點的改變,到未來的某一天再提及高考這個字眼的時候,我能覺得。以下是我整理的勵志電影《青春派》觀後感:沒人逼我上北大,歡迎閱讀。
《青春派》觀感:沒人逼我上北大
作者:苑子豪(90後雙胞胎兄弟)
沒有人永遠十七歲,但永遠有人十七歲
青春是什麼
我眼裡,它就是有關我的那些不甘時光
和那些藏在不甘時光里的故事
今天看了最近熱映的電影《青春派》,首先支持一下好朋友雪鳴,裡面飾演的富二代賈迪真的演得特別棒,多的話不說了,期待你跟我說過的“印證”,有一天一定會實現。
再來談一談我自己的感受,高三真的是我這二十年來過得最真實殘酷的日子,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結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解脫,彷彿就是個無邊的稠密黑網,一直尷尬地存在著。
小時候成績差被退回學前班,四年級因為期末考試排在班裡三十多名而不敢回家,初中入學考試因為不理想爸媽給掏錢才進的普通班,高中開始,就是全校一百四十名的爛成績。
然而經歷這些我並沒有放棄,就像我們的體重一樣,從160多斤瘦到現在的120多斤。
我知道結果有一天一定是好的,如果現在還不夠好,只能說明還沒到最後。
我的高三和《青春派》還不太一樣,或者說更殘酷一些。
我們所在的高中是一所郊區縣一中,當時的環境並不好,門口就是菜市場,叫賣聲連綿不斷。計程車很少見,要坐三輪車到稍遠的地方。周邊的飯店很少,因此大家在學校吃膩了就去小胡同里買一些炸雞和麻辣燙。
高一那年,我們16歲。
我們第一次到外地讀書,第一次離開家裡,第一次住宿。
八人一間的宿舍,只有一個方方正正的小電扇掛在一號床位。天氣熱得不得了,宿舍有些陰暗潮濕,水泥地。洗澡要出了宿舍樓,走到它後面的澡堂。吃飯在兩個食堂,衛生狀況一般。
那時候哥哥連著三天沒吃飯,我也是拿著一碗又一碗的泡麵,在宿舍靜靜泡著。
我從來沒想過會到這樣一所高中來讀書,那時候我告訴自己,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混三年,我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於是我把學習當做了唯一。
那三年裡幾乎沒看過電視,沒玩過電腦,手機僅僅是鬧鈴和跟爸媽報平安的工具。走路像是競走,吃飯的時候手裡還捧著書。所有的委屈和堅信,全都歷歷在目。
為了省時間,我都是放學第一個沖出來買飯的,不用排隊,也不在人多的時侯擠不進食堂而浪費時間。我晚飯總愛買炒麵,自然不是因為好吃,而是因為它是盛好的,刷了卡直接端走。面很乾,到現在我還記得是什麼味道。我一大口一大口往嘴裡送,坐在食堂偏僻的角落裡看書,吃完,也就看完了幾頁書了。拿著書匆匆走回在外面租的房子里,一邊走路一邊看書,走過是誰也不知道,也不在乎。
高三的時候每天都處於緊張的狀態里,走路更像是跑步了。早上起來就吃飯,不管吃得下吃不下,起早了跑去街上背書,清靜。到了學校開始一天到晚上10點的學習,每到課間就跑去辦公室問昨晚熬夜到兩點攢下的問題。上課的時候我總捶腿,渾身酸痛,伸懶腰是最舒服的動作,困了就喝水,再困就站到教室最後面聽講。
班主任總問我,還堅持的下去么。
當然,她接著的問題便是,你的北大夢呢。
於是我還是老樣子,從中午放學到走回家吃完飯,就只用不到20分鍾,吃完就站著做題,然後睡覺。爺爺奶奶來陪讀,很少打擾我們,只是在吃飯的時候和我們聊聊天,其他時候,真的心疼到不想佔用跟我們說說話的時間。
我總覺得自己像是一場颶風,冬天早上,穿上衣服連鞋子都沒提好就匆匆出門,手裡拿著圍脖一邊走一邊帶,有時候走急了岔氣,竟然小聲怪罪起自己來。
春節的時候全家封閉,早早回到學校看著僅有三兩人的教室,默不作聲地學習。
我還記得那時候晚上,我們幾個學累了,竟然在教室里大聲唱起歌來,在黑板上亂寫一氣,就和《青春派》里的“去他的託付,去他的清華,去他的高考”一樣。然後各自緘默,收拾好書包回家繼續學習去了。
後來班主任說,她在外面街道上站了很久,沒敢上來,她怕她忍不住掉眼淚。
是啊,春節呢,外面放著美麗的煙花,教室里,亮著燈。
越到高考就是越是瘋狂了,我的復習書越來越多,卷子越來越厚,一張數學的成套題,熟練到幾十分鍾就做完。英語題做得讀完題干就能憑感覺選出正確答案,盡管有的根本就講不出道理。
時常覺得這樣的時光才是最真實的,它給你一種幻滅感,也同時幫你驅散所有的空虛和虛無感,你一定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你,活在高三。
我在廁所的牆壁上都貼滿了紙條,刷牙洗臉的時候就一張一張的背,背下來了一張就讓媽媽把它移到更高的位置上,換成新的紙條。甚至是小解的時候,也要看上幾眼。
日子就這么殘酷,我經歷的失敗絕對不少,當我一次又一次面臨放棄的時候,我才知道,夢想真的這么重要。我那些上操都要在別人異樣眼光里拿著古詩詞的小本默默地看、體育課都要一個人躲到操場以外偏僻的角落裡大聲背書、教室停電了卻仍接著別人電子書的一點點光亮做題或是乾脆背誦一些詩詞的時光,都不能老去。
它們永遠在我的記憶里,鮮鮮活活地存在著。
無論時空交錯成什麼樣,它們就那樣,真實而又尷尬地存在著。
沒有人逼我上北大,沒有人逼我上一本線,但是我想,我想在這三年裡有一點點的改變,到未來的某一天再提及高考這個字眼的時候,我能覺得不後悔,甚至有一點小小的驕傲,就是值得的意義所在了。
5.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影片觀後感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影片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影片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看著《致青春》電影里的鄭薇,不禁佩服她的勇氣。鄭薇,她是一個多麼勇敢的女孩,可以那樣大膽地追隨自己的內心,看看鄭薇和陳之間的感情。突然發現,其實很多戀人都需要一個勇敢真實的人來化解矛盾,不管這個人是男是女,雖然鄭偉的感情不算什麼。
一部電影讓我們想起了我們所有無敵的青春歲月。當年大學的宿舍可能很不一樣。然而,簡單和無序似乎是永恆的主題。不知道今天的宿舍會不會變。在那棟像油漆房一樣的宿舍樓里,我們度過了人生中最完美的四年。當然,當我們在裡面的時候,我們一點也不明白它的完美。記得張愛玲說過:對於30歲以後的人來說,十年八年是指縫間的事;對於年輕人來說,三年五年可以是一輩子。是的,在那四年的那一刻,很多經歷真的像是一輩子。
幾年前,我經常在網路上查一個人的名字,但是什麼也沒找到。看完電影回來,又查了他的名字,還是沒有結果。其實我早就猜到這是結果。這是一個懶惰的人,不得不遠離所有的網路,但就是這樣。我想看看那個人,他現在在哪裡,你好嗎?其實我懂了能怎麼辦?現實中有多少感情能有《致青春》這樣的續集?名字消失了,但卻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固定在我的記憶里:課本封面上歪歪扭扭的三個字,沒有後座的破爛自行車,淡淡的煙草味。每個人都有過青春。那時候的我,表面傲慢,內心卻充滿了卑微。即使愛到極致,表面上還是保持著自尊。第一次真正動情的愛情也是最痛苦的經歷。在那段感情里,歡樂、痛苦、期待和失落,最後的告別之夜,是最美的一天。就像煙花的閃耀。美麗過後,就成了過去。
那天晚上,我和他手牽手走在一所安靜的學校里,玩著我最喜歡的把戲。他用手托著我的腳,跟著他往前走。那天,我說了很多話,流了很多淚。最後還是要說再見,揮揮手,明天再也不會有別的故事了。接下來的一周,我一個人發呆。那一周,即使在快速減肥的時候,我也覺得很奇怪,於是就拿了起來。
看著電影里的鄭薇,她勇敢回應,甚至畢業後,連電梯都搖搖晃晃的時候,她也敢於直面。我真的很佩服她的勇氣。一次又一次,其實只有她敢於處理自己的過去,才能在當下活得更好。這么多年過去了,我才意識到,當年的一種遺忘和掩埋,其實是自我否定,青春,誰不瘋狂,誰就是。經歷,才學會愛。
青春是一個完美的字眼,美得讓人心醉,讓人歡喜。
——題記
一早起來,陽光明媚,好得不像話,還真有一種拿被單來重新洗一遍的感覺。可是我還是抑制住這種想法,因為湛江的天氣已經不能用正常來形容。果然湛江的天氣就是女人的臉色,說變就變。前一刻的風和日麗瞬間變成了烏雲密布,淅淅瀝瀝的下起雨來。在校門口截了半天的的士才到達我們今日的目的地——電影院,而我們今日期待已久的電影正是《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130分鍾的電影竟然沒有絲毫的拖沓,雖然其中一些情節轉變得太快,顯得有些生硬,但瑕不掩瑜,其中真實的場景,懷舊的物件還是勾起不少八零後的回憶。劇中的鄭微敢愛敢恨,對於林靜那份鄰家哥哥的愛一向深藏在底,對於陳孝正這種溫吞男,還是用自我的實際行動感動了對方。讓人心中感慨的是電影里的每一個人的青春都很殘酷,鄭微每一場戀愛都是傾盡全力,可是都沒有得到好的結果。陳孝正為了出人頭地,背叛了自我的感情,拋棄了鄭微,他說了一句最重要的話:事業上的成功是做人的失敗中換來的。其實他過得並不好。而林靜身上背負了太多的東西,使他對鄭微的愛,不敢表露,當他發現鄭微向陳孝正露出甜蜜的微笑的時候,他就明白這個女孩已經不屬於他。
談回鄭微的'舍友,阮莞深愛著一個懦弱的男人,最終_於一場車禍,_於去追逐愛的路上,借用鄭微的話來說,僅有阮莞的青春才是永垂不朽的。朱小北因為受不了別人的誣陷,輟學從此杳無音訊。而李維娟嫁給了富商成了兩個孩子的後媽,辛酸僅有自我明白。他們的青春剛開始絢麗多彩,每個人生活得有滋有味,但時間的流逝也帶走了微笑。應對畢業後種種的壓力,他們收起了嘻哈的笑臉,為明天努力奮斗著。
劇中趙又廷演的陳孝正深刻的詮釋了這個矛盾的主角,而他說的某些話也深深打動在場的人。「我能夠忍受貧賤,但我不能忍受我愛的女孩忍受貧賤」這是他的愛的宣言,也是愛的態度。但悲哀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錦衣玉食,女孩更多的是期望能永遠的在一齊就足矣。因為觀念的不一樣,很遺憾兩個人錯失了最完美的青春。所以鄭微的一句話說的很對:青春就是拿來懷念的。
我們最大的錯就是愛自我甚於愛感情。
杯具的結局,看得讓人心生感慨。
「正如故鄉是用來懷念的,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當你懷揣著它時,它一文不值,僅有將它耗盡後,再回過頭看,一切才有了意義――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青春存在的意義。」《致青春》這句經典台詞解答了青春很多的迷茫和疑惑。我們會為稀里糊塗過了一天而扼腕,會為自我的執著和倔強而不解。回首來時路,我們能夠釋然一笑,因為留下的腳印踏出的是實實在在的年華。
因為主人公是自我,因為是不可復制的青春,所以它「實實在在」。當學校的人以為鄭微瘋了,放棄條件優越的許開陽,_纏爛打陳孝正,鄭微對舍友說:「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還是萬丈深淵,我將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見鬼去吧,什麼終將逝去的青春,我賭一次永恆!」這就是學校時代那個敢愛敢恨,扎著兩個俏皮辮子的率性鄭微。孝正最終選擇了出國讀書,在這幾年的時間里,鄭微已經蛻變成了利落精悍的職業女性了。孝正學有所成回國之後找到鄭微期望重新開始,鄭微看到了以往最痛恨吸煙的孝正開始抽煙了。其實在看到鄭微關掉電視正在播放的孝正理解楊瀾訪問的節目,我們就已經得到了答案,那是一段回不去的愛戀。時間是一劑霸道的良_。「以往我們都以為自我能夠為感情_,其實感情_不了人,它只會在最疼的地方紮上一針,然後我們欲哭無淚,我們輾轉反側,我們久病成醫,我們百煉成鋼。你不是風兒,我也不是沙,再纏綿也到不了天涯。」
我想孝正會是鄭微內心最柔軟的一塊,在療養傷口的過程中鄭微脫卻了當年的單純,變得成熟而冷靜,如果你不仔細看,很難發現那個留著齊耳短發的鄭秘書是當年那個大大咧咧、瘋瘋癲癲的小女生。這種蛻變必須很疼,我們喜歡那個不羈的女生,那個時候的鄭微是幸福的,因為她不顧一切的愛過,爭取過,執著過。
青春是青澀的,既甜又酸。正值青春年華,我們總期望自我能夠成熟,年華逝去,我們總懷念那個懵懂的自我。不管在十來歲到二十齣頭這段時間,你的青春是品嘗苦澀、甜蜜、辛酸還是幸福,它都以最美的生命姿態綻放,請用敬畏的態度致敬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6. 我的青春你來過微電影觀後感
《我的青春你來過》影片用朦朧詩般的語言敘述了我們最好的青春,觸動了我們心中回憶最美青春的開關,細數從前的美好,然後為成為最好的自己繼續努力。
總以為那些有關青澀懵懂、活力充沛的青春年少時期離我們這些成年人,每天忙著工作、生活的人們久遠了。或許,有關的青春記憶,只是我們心底最深處的珍藏,任何時刻拿出來飲一杯都能讓人沉醉。
剛開始,我承認被唯美夢幻的鏡頭語言和輕快愉悅的背景音樂所吸引了,但是隨著劇情的推進,那散文詩一般的畫面描述感,在很大程度上感染了我。
都說,青春是詩行,花半開、月半圓,最是美麗,因為有朦朧的懸念可遐想。或許,情竇初開,情半藏,愛半掩,亦是最美好,因為有留白可揣測。
其實,青春歲月里的遇見,本無對錯,所有最真最初的夢想,都是歷練,每一次懵懂無知的經歷,都是成長。漫長歲月里,那些有關青春的跌跌撞撞的回憶,總有一天,成為我們最絢麗多彩的銘記。像影片中所引發的思考,該以怎麼的心態迎接青春年少的朦朧情愫與憧憬嚮往?
被青春美好氣息擊中的我們,隨著優美動聽的旋律,不知不覺進入到九十分鍾的劇情中去。劇中演員的平均年齡不到17歲,基本都是本色出演。
當然,再好的顏值沒有好的故事和演技作為支撐也是不夠的,做為一部青春文藝片來說,故事情節性不太強,情節安排得過於簡單,沒有明顯的矛盾沖突部分,這是影片的缺陷。但這正是《我的青春你來過》這部影片的獨到之處,因為它本身不是商業片,是導演和製片人用自己的訴說方式表達著有關青春的回憶。
正是由於沒有更多的濃郁商業氣息,所有的演員才能飾演得那麼自然貼切了,沒有一點嘩眾取寵的東西,不管是唯美浪漫的、或緊張壓抑的情節,整個影片竟然沒有一點點的俗氣感和違和感。隨著故事一點一點拉開,我們慢慢回到青春的世界中,彷彿重新回到求學年代,再一次背上書包重走了一遍青春。
只是這一次,我們可以用更成熟、更冷靜的眼光去看待過去,才發現那段青春歲月里除了高考的緊張,父母殷切期許所帶來的壓力外,還有很多曾經經歷過卻因不夠深刻而被輕易忽略的東西。我們的求學時代不是只有讀書,不是只有壓力與壓抑,還有很多獨屬於青春期的美好,我們也曾是那般的單純快樂。
在影片里,男女主角肖閣和陳曦的每一次懵懂的情感試探、誤會後的郁悶和傷心都不會讓人覺得討厭。而暗戀肖閣的張一柯莫名的沖動、別扭、暴躁……跨越了青春期的我們竟然在理解中覺得可愛真實。
理當如此啊!刻苦學習、上進心強的學霸素麗,大大咧咧、偶爾賣萌的小胖妞,叛逆任性、囂張張揚的羅楠,還有對學生懷有殷切期望的班主任們,劇里的每一個主要人物塑造得都很立體。就算是會有一時的情緒但絕不會討厭,你會不由自主地將身邊的人與他們一一對號入座。
年輕的他們偶爾沖動犯錯,也能忍痛認錯改錯;偶爾沖突爭斗,也能握手言和;偶爾失落迷茫,也能找到方向……似乎除了高考成績和摸不著彼此心思的惶惑不安,再也沒有別的需要擔心的事情了。簡單、平凡、真實的一如當年的我們。
即使曾與青春惡語相向,即使曾經彷徨受過傷,即使始終耿耿於懷於對當年無法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不禁想要在此刻與自己握手言和。
7. 青春電影觀後感
大家都有看過什麼關於青春的電影呢?看完之後會有什麼感受呢?來寫一篇觀後感吧,接下來我為大家推薦的是青春電影觀後感,歡迎閱讀。
《歌舞青春》是一部美國校園電影。它以青春為主線,將一群高中生的青春激情表現地淋漓盡致。充滿活力的青春,真摯的友情,珍貴的親情,令人忍俊不禁的小聰明,熱烈的舞蹈,動人的歌聲,還有關於嫉妒關於代溝。年輕的一切都在展現。我們的青春,本該這么明亮,不是么?簡單、熱鬧、活力,不需要晦澀的語言和畫面,有時候一切就可以那麼純粹,青春不會是灰暗的、無望的,只要我們願意,青春可以是彩色的,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們去贊頌。
它之所以讓我回味無窮,出了朗朗上口的流行音樂外,還在於該劇展現的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呵富有教育意義的主題——鼓勵青少年堅持追求自己的夢想。影片正是以歌舞這個世界性的語言,鼓勵青少年相信自己,完善自己,勇敢的激發自己的潛能去追尋夢想。這不正是我們青少年所應該追求的嗎?
也許,在大家眼中,你是一個學習機器、科學天才或只是一個普通的,默默無聞的人,但這並不是你的唯一面目,你是全面性的。在你的潛意識里卻是喜歡唱歌、跳舞或繪畫的。在所有人的眼中,你不可能去唱歌、跳舞、繪畫,那是因為你從未嘗試過,而且他們認為你肯定做不好這些,簡直像在開國際玩笑,他們覺得你應該回到你熟悉的領域,那裡才是你的歸屬。當面臨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辦?放棄,還是尋夢呢?
在你追求夢想的時候,無論是第一步、第二步,抑或是最後一步,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你心身俱疲時,「我不行」、「我不是那塊料」、「他們會笑話我的」……諸如此類的消極想法會不斷自然萌生,難道就要因此放棄嗎?要知道,這些只是客觀原因,微不足道的!難道,你真的無能為力了么?你,甘心失敗么?
不!當然不!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巨大的鑽石寶藏,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巨大的未知,同樣每一個人都可能創造一個巨大的奇跡。但是由於諸多俗事的纏繞,人心被蔽於渾濁的俗世中,人也就失去了創造奇跡的可能,放棄了他們巨大的未知,而隱卻了許多光芒。潛能,就是被人放棄的一種巨大的未知,是被人所忽視的鑽石寶藏。這種極昂貴的生命資源,只要善加利用,可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要為自己找借口,不要在多年後後悔!
它是我們年輕人身影的投射,我們的青春,就只有這么短短的一瞬間,要做真正的自己,就要放飛夢想,做一隻自由的飛鳥,不讓任何事情牽絆自己,激發「沉睡」已久的生命潛能,歌舞自己的成就。所以請你把我好青春、珍惜好青春!它將在我們得生命旅途中畫上燦爛光華的一筆,青春將使我們的生命散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致青春》反映的是90年代的大學生活,這對於85後、90後都是陌生的。那個時候沒有電腦、沒有互聯網、沒有手機,大學生不可能通過宅在宿舍里融入校園,而是需要更多的行動力,於是在共有記憶方面就有了更多的現實形態,人與人的走近和疏遠都是可以通過物理距離來量化的。對於很多觀眾來說,這是一部賣回憶的電影,比如我,一個宿舍樓公用電話的細節就可能帶出我的很多記憶,這會讓我想起在那些與我一起消磨鬼混過四年的哥們兒姐們兒,走出影院我就想給他們打個電話。
當然這些東西是用來錦上添花的,它們可以構成影片的賣點和氛圍而不能成為讓觀眾走進人物的戲劇主體,《致青春》最大的價值在於成功地塑造了女主角鄭微這個人物,這個人物其實有點平凡,但她的奇妙之處在於幾乎每一個女性觀眾都能在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無論是作為追求者和被追求者,無論是自我審視還是意淫,鄭微這一角色所體現出來的執著、勇氣、活力、自嘲等等品質對女性觀眾來說都有著強烈的代入感,除非你生來就是個人群中的女王。《致青春》這樣的灰姑娘策略是極其聰明的,實際上它是通過對觀眾的恭維來實現對觀眾的征服的。
趙薇首次執導電影,表現令人驚喜,感覺和品味都很好,只是在劇情把握上有些失衡,韓庚所扮演的角色語焉不詳,沒達到預期的戲劇效果,畢業後的段落在節奏上不夠貫通,但這些缺陷由於趙薇在角色和情節上所傾注的個人體驗而得到了彌補,甚至一些生澀之處也可以為影片的風格所融匯,因為青春本來就是生澀的。
青春校園電影其實在中國電影類型中是長期缺位的,《致青春》之前的同類電影我只能想到《80後》,再早就是八十年代的《女大學生宿舍》、《青春萬歲》了,而《致青春》對這一類型電影的商業性開發也許比影片本身更有意義,這不同於藝術電影中所展現的殘酷青春物語,這種青春緬懷是快樂而陽光的,它會帶給人惆悵,而更重要的,是提醒觀眾,那段註定逝的歲月是多麼可愛,請你為曾經擁有過這段苦樂年華而驕傲。
關於演員,女演員普遍不錯,楊子姍前途無量;男演員可發揮餘地不大,只有包貝爾值得關注;最佳客串授予韓紅,那一場戲,從頭笑到尾。
看了電影《致終將逝去的青春》,復雜到自己夜不能寐!也終將明白了自己的感性永遠的脫離了青春會伴著自己老去,在老去的歲月里卻又充斥著理性的深刻,而肆無忌憚的交織著,讓自己復雜到永遠都在笑笑自己,偶爾的時候去笑笑別人!
也還曾記得,大學的女朋友在接到別人的鮮花之後,給自己留下的一個紙條:「你愛上了愛情,並不是愛上了我!」,這句話或許我真懂了,懂了大學四年每個假期我都送她去火車站,看著火車的遠去,汽笛聲將原本准備卻始終沒說出口的千言萬語,吞沒的無影無蹤。懂了大學四年竟然終未牽她的`手,甚至連一指頭都未曾碰過她,封建的思想深刻的將這些刻在了骨子裡!而這些都為逝去的青春的墓碑,刻上了墓誌銘!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他們經常會自嘲是「跟班」,他們經常會去安慰別人,他們經常會去買「大牌的A貨」去取悅別人,當然他們也經常會在離開眾人眼神的時候,擺個地攤默默的為別人喝彩,為自己加油,他們也經常會將自己的感情深埋心底,成全朋友和對方!只是人們不曾發現,有一種叫做「滿天星」的花兒在詮釋著他們的青春,也或許會將永遠詮釋著他們的人生!
青春已逝,倒不如說是真愛已死!女主角那段伴隨著青春的真愛,感動了自己,感動了觀眾,然而卻始終感動不了青春,感動不了人生!誰說感動不是真愛,誰有能說真愛不是來源於感動!這個世界上又有哪一段刻骨銘心的愛,不是從感知到感動到感愛到感恩的!相知里有感動才會有了相愛,相愛里有了感動才會有了相親相伴一生!電影里最感動的是阮蔻為了追尋真愛車禍喪生的那一段,為什麼感動,因為那才是真愛,真愛飽含著感動,即使真愛已死,感動也永遠常在!
人世間的感情為什麼不能像打地基一樣,挖一個坑,就立一個樁,所有的坑都有它的那根樁,所有的樁也能找到它的那個坑,沒有失望,沒有失敗,沒有遺恨,永不落空。如果找一個答案的話,那或許就是「懂得」二字吧,早點懂得,早點成長!
青春,其實就是不懂!懂得了才知道珍惜,或許不晚,也或許已經物是人非,所以我們才會說青春終將逝去,而懂得就是青春逝去的墓誌銘,牢牢的刻在了每個人的心裡,如果用「懂得」作為標准,其實我們的青春永遠不會逝去,因為我們永遠都在讓自己去懂得,只是在這個過程中蹉跎了歲月罷了!
青春不代表著年輕,而是代表著青蔥未知的歲月,當青春的意義在於懷舊,那人生的意義也近乎蒼白!當你懂得你的歲月里有真愛、有真情、有真事業,你的青春都將與你同在,永遠不會逝去!願世界上每一個人懂得真愛,收獲真愛,懂得真情,收獲真情,懂得真知,收獲事業和成功!
物慾橫流的社會,都會讓人躁動不安,誰還會有閑心去考慮青春?用這樣一部電影,至少會讓人坐在電影院里的那一兩個小時去思索和回頭一下自己的過去,人的確需要時不時的去回一下頭,回頭,為了過去不再迷茫的過去,現在不再揮霍的現在,未來不再蹉跎的未來!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還是那句話:即使青春真已逝,感動卻常在!你感動了嗎?
8. 求一片電影《青春激盪的歲月》觀後感
寫作思路:電影觀後感可以描寫一下電影概況,如什麼類型的電影,有什麼特點,電影內容等,還可以寫一下電影角色演員,以及電影幕後製作事件,最後評價一下電影即可,具體如下:
《青春激盪的歲月》是作為一部紀念胡耀邦誕辰100周年的紀念片上映,如果說有什麼特別之處,可能就是給我的小家碧玉的感覺吧,含蓄。
類似的紀念片看了很多,看多了,就也摸出些門道——以某一主人公為主線,選幾件典型事件串聯在一起,最後以一個突出的時刻,或功成名就、或與世長辭做結,這些電影大多上映在學校的禮堂。
《青春激盪的歲月》把幾個青年人的「北大荒」夢擺在了前面,從他們的故事中向我們刻畫了理解青年、關心青年的胡耀邦的形象,少了些平鋪直敘的擺事實,多了幾分脈脈溫情,反而使人物更顯得有血有肉了。
這是一部講青春的電影,看電影時我是驚喜的,因為很少有人會這樣將那個時期的故事娓娓道來,曾經的我很難理解那時的贊歌會有那麼大的魅力,也會誤會某位詩風轉變的詩人做出的決定太功利。
直到看完這部影片,看著展現出來而非講出來的一代青年追尋北大荒的故事,才明白,那是一種發自肺腑的熱愛,是那時青年從靈魂深處迸發出的青春的光榮,顯然我們的前輩們比我們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影片導演劉一君本身就是一位詩人,他用一種近乎文藝片的形式處理了這部影片,幾處胡耀邦家庭生活片段的插入,都恰到好處的刻畫著人物。看過影片之後我快速上網瀏覽了胡耀邦的生平,他的一生處於中國歷史轉折下的不安的年代,沒有政治上的豐功偉績,卻默默地付出了許多。
以往的紀念影片,都會刻意的為主人公加入一些主角光環,而影片中的胡耀邦卻是一名有熱情、有擔當、有愛有情,也會有失落有恐懼的人的形象,這也是我喜歡這部影片的原因。
最後還是想說說演員,開始看到王寧主演時我是拒絕的,想到《建國大業》中某位喜劇演員出場全場都笑了的場景,有些擔心這會是一種奇怪的感覺,不是演員演的不好,反而是觀眾的另一種肯定,就是習慣的笑了。
對於王寧的喜劇作品我真的很喜歡,尤其是他演的一些小機靈的角色,簡直可愛極了。所以,開始看電影的時候我是完全的出戲了,總覺得還是在看他演的某部小品中他扮演的局長的角色。
可是後來我又入戲了,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記得,最後我是完全認同胡耀邦的形象了,反而覺得那就是一位可愛的大哥,可敬的長者,能談心,也能依賴。
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演員和導演都有功勞,至少作為一名喜劇演員要演正劇還能夠讓觀眾認可——不僅要讓不熟悉他的人認可,還要讓熟悉他的人認可,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他要先把舞台上浮誇的表演收回來,綳住了的演,才能讓人記住這個角色,這點王寧的努力可見。
導演劉一君在微博里說「有人說我選了一個喜劇演員來演胡耀邦,太顛覆了。我想說,好演員不是只會耍自己,好演員是框不住的」,無論如何,他有這樣的眼光和膽量,更有讓演員服務於劇本的能力,就值得肯定了。所以這部電影我給5分,3分給影片,那是一段時光里的青春,1分給王寧,1分給導演!
9. 青春題材電影觀後感
《歌舞青春》是一部美國校園電影。它以青春為主線,將一群高中生的青春激情表現地淋漓盡致。以下是我精心准備的青春題材電影觀後感,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以前這個系列就看完了,最近看到推薦篇目裡面有,就去回顧了這個洋溢著青春氣息的三部曲。
如果說第一次看的時候我看到的是那種堅強、努力和不屈,那麼這一次可能看到的東西就有些不太一樣了,而且如果我再在這里去強調那些有些俗套的品質可能這篇影評也就沒什麼意義了。
我這次仍舊從兩個方面來點評,一個方面是針對這部電影的內容的,另一個方面是針對像我這樣看電影的人的。
首先,這部電影的內容我可能已經不需要再去說什麼,肯定很多人都知道,這部電影現在的我們去看,會覺得更加貼切了,更加有感觸了,因為年齡更近了。這次我想評的內容在於兩個地方。
第一個是在第二部中,大家放暑假了,Sharpay利用她父親的影響力幫特洛伊在自家經營的豪華俱樂部中弄到一份工作,並藉機讓他獲得大學籃球獎學金的機會。而他拋下了自己的女友和野貓隊的朋友們,這是一個抉擇。當然最終他肯定是選擇了朋友。這個情節令我有感悟的在於這個抉擇的過程。我覺得在步入高中之後抉擇更加的多了,雖然我們可能不會像電影里的主人公和他的朋友們那樣去打工,去這樣度過一個暑假,但是我們也決定了很多事情。比如現在進入高中後的越來越多的比賽參加或不參加,比如更多學校組織的活動中的一些相關職務是否去爭取,比如對於學習上的一些方法的取捨,這些都是抉擇,而且我們很多人都肯定經過不是一次兩次的抉擇,以前可能感覺還不太大,但是現在再去看就有很大的共鳴,有很多事情我們很難去抉擇,電影中為了要突出積極肯定是會把另一個選擇更加的陰暗化,不正義化,但是要知道在現在生活中可能有的選擇不論那一邊都是正確的,都是有意義的,都是我們所希望的。
第二個地方在於第三部關於女主蓋比瑞拉憧憬未來,大學生活這件事。其實這一系列的電影到最後都體現了我說的第一點抉擇,只不過我挑選了第二部寫,第三部最後也是一個屬於蓋比瑞拉的抉擇,而這一部還有一個很大的令我產生共鳴的地方就是未來。我知道很多同學包括我自己都已經設想過自己的未來,自己的夢想,雖然我們知道事情往往沒有那麼簡單,但是我們仍舊願意希望去憧憬,就比如我一直希望自己將來是個科學家,這個夢想已經持續多年了,但是在沒有到最後之前,我其實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這個希望,有沒有這個天賦,努力加天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未來又有誰知道呢,有一句我們都很熟悉的話叫做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但是往往在我們這個年齡階段,真的能抓住我們想要的未來么?這是一種迷茫。然後蓋比瑞拉的情況我也設想過發生在自己身上會如何,最後我告訴自己,拜託這種迷茫的最好方法就是,選擇了就不要再去想了,我只要相信自己的選擇就好,我把我的未來壓在我的選擇之上,選了,我就不要再去後悔了。
然後,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關於像我這樣的看電影的人,我發現了這樣一個變化,()之前也有提到,就是在以前看的時候我只看到了一些表層的東西,比如那些俗套的品質,而現在再去看就有了一些更加特別的視角,更加特別的想法,更加特別的感悟。
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代表著自己成長了,所以明白了一些事情這樣,我覺得這部電影推薦給我們看的最大好處在於我們的年齡和影片中的主角們相近,通過刻畫他們的一些行為一些想法同樣折射到了我們身上。
接下來可能就有點題外話了,但是還是想說一下,我覺得很多影片都是如此的,可能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有些人看到電影中一些曾經可能自己也經歷過的事很有感觸,很喜歡某部電影,而有的人覺得很爛,最近電影很多,網上點評也很多,有的人罵,有的人贊,其實我覺得,有時候一部影片有的人不喜歡可能是他沒有這樣的感觸,但是不應該去罵,去抹黑這些影片,至少我覺得,看影片應該有這樣的態度和心裡,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責和謾罵。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那顆隨著情節而上下起伏的心安靜了下來,我被深深地吸引,這是毫無置疑的,不僅僅是美妙的音樂,激情的'舞步,還有電影本身所透射扯得本質,是青春的活力、激情和深厚感情。作為一名大學生,沒有督促,沒有老師的壓力,我們是很自由,可是我們又把這些自由放在了哪裡?整天的電腦游戲?整天的言情·虐心電影,永遠淘不完的漂亮衣服。回首我們問問自己,難道這就是我們的青春?還是若干年後,有所感悟,再重走一回自己的青春路?
《歌舞青春》是一部美國校園電影。它以青春為主線,將一群高中生的青春激情表現地淋漓盡致。充滿活力的青春,真摯的友情,珍貴的親情,令人忍俊不禁的小聰明,熱烈的舞蹈,動人的歌聲,還有關於嫉妒關於代溝。年輕的一切都在展現。我們的青春,本該這么明亮,不是么?簡單、熱鬧、活力,不需要晦澀的語言和畫面,有時候一切就可以那麼純粹,青春不會是灰暗的、無望的,只要我們願意,青春可以是彩色的,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們去贊頌。
它之所以讓我回味無窮,出了朗朗上口的流行音樂外,還在於該劇展現的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呵富有教育意義的主題——鼓勵青少年堅持追求自己的夢想。影片正是以歌舞這個世界性的語言,鼓勵青少年相信自己,完善自己,勇敢的激發自己的潛能去追尋夢想。這不正是我們青少年所應該追求的嗎?
也許,在大家眼中,你是一個學習機器、科學天才或只是一個普通的,默默無聞的人,但這並不是你的唯一面目,你是全面性的。在你的潛意識里卻是喜歡唱歌、跳舞或繪畫的。在所有人的眼中,你不可能去唱歌、跳舞、繪畫,那是因為你從未嘗試過,而且他們認為你肯定做不好這些,簡直像在開國際玩笑,他們覺得你應該回到你熟悉的領域,那裡才是你的歸屬。當面臨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辦?放棄,還是尋夢呢?
在你追求夢想的時候,無論是第一步、第二步,抑或是最後一步,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你心身俱疲時,「我不行」、「我不是那塊料」、「他們會笑話我的」……諸如此類的消極想法會不斷自然萌生,難道就要因此放棄嗎?要知道,這些只是客觀原因,微不足道的!難道,你真的無能為力了么?你,甘心失敗么?
不!當然不!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巨大的鑽石寶藏,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巨大的未知,同樣每一個人都可能創造一個巨大的奇跡。但是由於諸多俗事的纏繞,人心被蔽於渾濁的俗世中,人也就失去了創造奇跡的可能,放棄了他們巨大的未知,而隱卻了許多光芒。潛能,就是被人放棄的一種巨大的未知,是被人所忽視的鑽石寶藏。這種極昂貴的生命資源,只要善加利用,可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要為自己找借口,不要在多年後後悔!
它是我們年輕人身影的投射,我們的青春,就只有這么短短的一瞬間,要做真正的自己,就要放飛夢想,做一隻自由的飛鳥,不讓任何事情牽絆自己,激發「沉睡」已久的生命潛能,歌舞自己的成就。所以請你把我好青春、珍惜好青春!它將在我們得生命旅途中畫上燦爛光華的一筆,青春將使我們的生命散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10. 勵志或青春主題 觀後感500字 倆篇
1、青春派
那天去了一個朋友家去玩,他給我推薦了一部電影叫《青春派》,回家之後我就用電腦看了,挺不錯的一部電影。
電影講述了一個16歲高三生因早戀而未考上大學然後復課,但他沒有忘記那個女生,但那個女生卻已經不再理他,然後他在墮落與奮斗中掙扎的一個故事,他也有一群好夥伴,有的很富,有的非常非常刻苦,他們有一個很負責任的班主任,影片片尾,主人公代全班說出來了他們的心聲,主人公也考上了一個較好的大學。
我認為電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我們不應該輕易地收外部客觀條件而影響了我們堅定不移的新念,我們應該堅定不移的向自己的夢想前進。但我們也應該去奮力爭取我們想要的,哪怕最後失敗了,我們至少以後不會後悔。
主人公經歷也告訴了我們一點,錯誤的我們應該趁早放棄,不能太過頑固,不然這樣的後果只能是傷人傷己,我們應該學會辨別是非,早點清楚那條路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並及時的改正過來。?電影也涉及到了親情,主人公最終拋棄了自己要去上海追那個女生的錯誤想法而選擇留在北京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這也告訴了我們,家才是最溫馨的港灣,家人才是會永遠陪伴我們的。不論我們做什麼,只要是正確的,只要是我們喜歡的,家人總會不遺餘力的去支持我們。
也許我只讀懂了電影的一部分含義,雖然影片標簽是青春 愛情,我更認為它是一部勵志的,不得不說,影片很精彩,很現實也比較貼近生活。
2、綻放
前幾個星期,我們看了一部關於殘疾人為自己夢想而奮斗的勵志電影——《綻放》。看完後,我除了感動,還稍許有些慚愧。
有一個女孩,她雙目失明,卻彈得一手好鋼琴。她去找工作,卻屢次失敗,只因為她是個盲人。可後來,她的琴藝和努力終於被發現了,做了一名音樂老師,她終於可以彈琴給別人聽了。電影中還有許多像她這樣的殘疾人,有的是聾啞人,有的沒有手,有的沒有腿,但是他們並沒有因為自己是殘疾人而放棄自己,反而都有自己的目標,都想在舞台上表演。為此,他們努力奮斗,不管有多累,有多苦,都肯為自己的目標堅持不懈。最終,他們在舞台上實現了目標,在舞台上綻放了他們自己,得到了觀眾的肯定,也讓我們知道()了殘疾人比我們更堅強,比我們更能吃苦!
我很慚愧,我一個四肢健全的人居然比不上一個殘疾人,我毫無看不起殘疾人的意思,只是我真的發現我還不如他們,他們很偉大,我卻很渺校他們都能為自己的目標而流汗、流血地付出一切,我為何不能呢?況且,現在的我毫無頭緒,很迷茫,不知目標在哪。我真的應該好好反省反省了,是時候定下自己的目標,然後為之付出了。讓這些身殘心不殘的殘疾人做我的榜樣!
看完這部電影,我特意去查了「綻放」的意思。綻放,就是花朵開放。這些殘疾人就好比花朵,他們綻放了自己,綻放了自己的生命之花,如此絢麗,如此多彩。我真為他們感到高興,情不自禁地想為他們鼓掌。
成天掛在嘴上的是夢想,努力達成的是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