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記錄電影圓明園主題思想

記錄電影圓明園主題思想

發布時間:2022-11-13 07:44:55

A. 結合紀錄片《圓明園》分析並回答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究竟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帝國主義的侵略究竟給中國帶來了:

1、帝國主義列強還運用武力或欺詐手段,霸佔中國通商口岸內的土地,設立完全由外國直接控制和統治的租界。

2、通過侵華戰爭,帝國主義列強還獲得了在中國領土上駐兵的特權。

1901年《辛丑條約》規定,外國軍隊有權在北京使館區和北京至大沽、山海關一線包括天津、唐山等12處「留兵駐守」。

3、帝國主義列強發動戰爭來侵略中國、屠殺中國人民,卻要中國人民加倍地承擔其戰爭費用。

4、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還享有領事裁判權。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規定,在通商口岸,中國人如與英僑「遇有交涉訴訟」,英國領事有「查察」、「聽訴」之權,「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

5、把持中國海關。

英國人赫德自1863年任總稅務司開始,直到1908年回國,掌握中國海關大權達40餘年之久。他曾向清政府提出所謂《局外旁觀論》,教訓中國政府必須遵守不平等條約。

B. 圓明園紀錄片概括

1、開篇以全方位,多角度向觀眾展示了圓明園,運用兩條線索來敘述圓明園的興衰,本片最大的特點是利用三維數字拍攝技術,其主題深刻。
2、先來述說兩條線索,第一條以外域的視角,以郎世寧來到中國和他在圓明園的所見所聞和感受,客觀的反映了圓明園的發展,從暢春園發展成為已做東方瑰寶花園;
3、以麥基的視角客觀反映了圓明園在英法聯軍的恣意毀壞下,東方奇跡永遠的消失了。第二條線索以解說者的形式見證了圓明園從小范圍逐漸擴展成大的范圍,展現了圓明園過去的輝煌、綺麗。

C. 圓明園紀錄片講了哪些知識

一、「萬園之園」再現

圓明園,始建於1707年,耗時150餘年完成,以其空前的規模和神秘的東方帝國情結而成為舉世矚目的「萬園之園」。然而今天的圓明園,留下的不過是一座淹沒在歷史塵埃中的而又極富夢幻色彩的廢墟,和大多數中國人心中的無限凄涼。
二、皇帝與洋人
《圓明園》的第一主角是「圓明園」,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圓明園永遠沒有辦法開口告訴我們她華麗外衣下的秘密,能說的只能是生活在圓明園里的人。
從圓明園的興建到覆滅的150年間,一共經歷了六代大清皇帝,從康熙到咸豐,可惜盡管他們生活在圓明園里,卻沒有留下當年圓明園中真實生活的記錄。留下那些記錄的並不是中國人,而是來自義大利的傳教士、宮廷畫家郎世寧。
作為經歷過三代皇帝(康熙、雍正和乾隆),又親身參與過圓明園建設的神職人員,郎世寧便如留給圓明園歷史的一份厚禮。盡管無法掌握圓明園中的所有秘密,郎世寧還是以上帝的名義,忠實地記錄下了當時印刻在他眼中的圓明園和清廷生活。同樣的還有英軍中一位牧師麥基的日記。在兩位洋人的旁白解說下,圓明園的歷史變成一個個洋人口中的故事的串聯。紀錄片《圓明園》不再是常規意義上的紀錄片,更像是講述歷史故事的故事片。

三、《圓明園》的意義

談及《圓明園》拍攝的意義,金鐵木認為關鍵並不在於這是首次國內完整完成的CG製作電影,更重要的是這是一部用國人自己的歷史去感動國人的紀錄片。這種感動拋開以往的「科教」和「專題」手段,利用更多「藝術」和「故事」的交融,卻並不是現代社會已經過於習慣的娛樂化情緒滋長,而是非娛樂性質的一種感情升騰:對還原歷史真相的直面。

D. 圓明園的毀滅給了我們什麼的啟示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第九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以精練的文字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對侵略行徑的無比仇恨,圍繞這一中心作者著重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圓明園是怎樣一座園林,突出了它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二是強盜們肆意踐踏毀壞圓明園的罪惡行徑。通過一美一慘,愛恨交織,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從而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從課題看,本文的教學重點之一是關於「毀滅」的內容。然而,縱觀教材不難發現,全文寫「毀滅」只用了一個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圓明園昔日輝煌卻佔用大部分篇幅,且難點較多。憑借教材,我將課文第二部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確定為教學重點,將「毀滅」的內容略作處理,原因有兩個: 第一,昔日的圓明園已不復存在,其精美、壯觀上能通過文中的語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將其確定為教學重點,使其成為語言文字訓練的最佳落腳點。只有讓學生充分感知語言、品味語言,才能激起學生對昔日圓明園的無比熱愛、無限嚮往。 第二,只有「愛之深」,才會「恨之切」。課文第二部分內容教學的成功可為「毀滅」部分的教學埋下伏筆,以愛激恨,從而化難為易,達到使教學結構優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基於以上解讀,我制定以下四點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文中「損、皇」等14個生字,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舉世聞名、眾星捧月、金碧輝煌、玲瓏剔透」等詞語的意思。 3.品讀第2、3、4自然段,在品詞析句中了解和感受圓明園過去的輝煌,激發對祖國歷史文化的熱愛之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教學重點是在品詞析句中了解和感受圓明園過去的輝煌,激發對祖國歷史文化的熱愛之情。 《圓明園的毀滅》內容相對單薄,缺少生動感性的描述,更缺乏對民族苦難的深層思考。於是,我適時地給學生補充材料。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我以建構主義的教育理論為基礎,教學中主要以「學」為中心,使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老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相關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而獲得知識。 在使用補充材料的時候,我始終牢記一點: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源於文本而非節外生枝,基於需要而非生吞活剝。課外讀物成為解決學生問題的有效載體,而貫穿課內與課外的是情感,是對圓明園的深沉的愛。 這節課中做得比較好的地方就是把抽象的東西化為具體。如圓明園的面積有5200畝,這個數字對於學生來說是個抽象概念。為了讓學生有個具體的感知,我把圓明園的大小與學生最熟悉的校園大小作比較。 圓明園已從人類社會中消失了,昔日的輝煌已無法再現。這無疑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為了突破這一難點,為了讓學生切實有效地實現對當前知識的意義建構過程,在設計教學環節時,主要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了一個信息量大且頗具人文色彩的環境來輔助教學。上課一開始,呈現給學生一段視頻,再現了昔日那繁華輝煌的圓明園,再配上雨果那詩意的語言「用雪松做骨架,披上綢緞,綴滿寶石。這兒建神殿,那兒造後宮,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黃金,施以脂粉。清詩人出身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 ,請您想像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然後呈現的是火燒圓明園後只剩的那幾根殘垣斷壁。強烈的視覺反差在學生心裡激起了無比的悲憤,很好地鋪墊了學習本課的情緒。學生禁不住問:昔日的圓明園是一座怎樣的皇家園林呢?圓明園為什麼會被毀滅?帶著一串問題,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下子高漲起來,教學變「要我知」為「我要知」,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多媒體輔助教學對這節課的朗讀訓練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學時我不再是乾巴巴地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而是讓學生一邊欣賞美麗的畫面一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展示在學生面前的平湖秋月、武陵春色以及西洋樓等景點圖,把學生帶入了美不勝收、引人入勝的仙境,給學生的想像插上了翅膀。把學生的感官充分地調動起來了,他們面對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讀出了贊美、自豪之情,面對圓明園的毀滅,讀出了痛惜、仇恨之意。 (二)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要擴大知識面,能根據需要來收集信息,運用信息。課前我沒有明確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圓明園的資料,但在教學時,對那些主動從課外獲取資料和信息的學生我及時表揚和鼓勵,第一課時結束時我又設計了一個作業「搜集並整理資料」。我說:「課前部分同學已查過圓明園的相關資料,老師這節課呈現給你們的圖片、文字、視頻等資料也是我搜集來的。查找課外資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它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了解很多課文里沒有提到的知識,對我們理解課文也能起到幫助的作用。本單元的導語中也明確提出『通過多種途徑搜集有關資料,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並在語文學習中加以運用。』同學們課後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自由選擇展示的方式,可以用表格、圖片或文字表述,能乾的也可以製作成幻燈片,下一節課再展示交流。」這樣的設計,有效地體現了課堂學習延續,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了收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在這堂課上我感覺自己還是比較投入的,但學生表現不是太好,發言的積極性也不高。原因是沒能讓學生更多地與文本接觸,對學生的預習能力估計得過高。本以為五年級的學生讀通課文沒問題,因此課堂上沒能讓學生初讀感悟,學生讀得不夠多,朗讀的形式較單一。再加上本課的時代背景距離學生較遠,學生不能入情入境。怎樣利用課堂中的40分鍾,採用各種形式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是我今後努力的目標。 還有在教學時提問的指向性不夠明確,造成部分學生不知所措,當看到學生的表現不是我預設的,顯得有些著急。在教學設計時安排的容量較大,這也想教那也捨不得放棄,可短短的40分鍾畢竟有限,今後要努力從教學的有效性入手,以一當十,以點代面。 通過這節課我體會到有效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的了解、對教學環節的安排等,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把握。 圓明園里的建築雄偉壯觀,亭台樓閣玲瓏剔透,還有許多景點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圓明園里還有許多奇珍異寶。可是那麼美的園林,竟在短短的三天內,就被英法聯軍用殘忍的手段毀掉了。在這三天內,圓明園在英法聯軍的摧毀下變的不堪入目:他們把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拿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這已經夠可惡的了,但是,英法聯軍為了燒毀罪證,用火把我國花了2個世紀的時間建造好的圓明園給燒毀了,英法聯軍任意的摧毀圓明園,可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非但不去制止它,而且還去當他們的走狗!我覺得英法聯軍很霸道、野蠻,他們不擇手段的毀了圓明園,圓明園的毀滅就是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燒毀圓明園的最好罪證。

然而,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已經過去了,現在圓明園已經不是以前輝煌的、燦爛的圓明園了,現在的圓明園是一堆殘垣斷壁,一堆廢墟。當時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那一刻將深深的印在人們的心裡。

當時清朝政府是腐敗無能,花錢如流水。一頓飯都要花掉許多銀子,飯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他們穿的衣服都是上等布料做的,也要花掉許多錢;大官人吃喝玩樂……花掉許多銀子。可他們知道,這些供他們吃、喝、玩、樂的銀子都是從老百姓身上搜刮來的銀子,他們吃著、穿著、用著老百姓的銀子,竟然還心安理得!他們根本就沒理老百姓們過的好不好,所以,當時我國只有挨打和受欺負的份兒了。

看到圓明園那悲慘的結局,我更理解了「落後就要挨打」,知道了「閉關鎖國」的後果……只要能多多向外學習、交流,就會更加繁榮富強,不會為他人所欺!
圓明園讀後感 範文二:
我讀完這片文章後,我感受到了圓明園原來是這么美麗,彷彿自己身臨其境。但是這么美麗的一個萬園之園,竟然被幾個強盜給毀滅了。那些強盜就是英法聯軍,他們實在壞透了。把能搶的東西搶去,不能搶的還燒掉,毀滅罪證,我實在太痛恨他們了。
圓明園是一個聚集了許許多多風景名勝精華的一個大公園,在世界歷史上稱的上為萬園之園。在圓明園裡面,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文物,這些文物是從先秦時代一直到清朝,所有最珍貴的文物全都放在裡面,給人們參觀。有些物品還是工人們用了幾個世紀辛辛苦苦的做出來的,做了這么長的時間,但是被英法聯軍一搶而空,還把圓明園燒了,徹徹底底的被毀滅。多少勞動人民的辛勞,才換來了這么美的大公園,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等於是把勞動人民的心燒了。圓明園是給人參觀的,不是給人破壞的。圓明園已經被風景名勝的精華滲透了。但是我看到了今天的圓明園實在太傷心了,這就是英法聯軍惹的禍。
這個世界上的大瑰寶圓明園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英法聯軍,你們所作所為永遠記在我們中國人的心裡,雖然現在已經過了很多年了,但是我們依然不辱國恥。當時圓明園被毀滅是因為當時中國人不強大,以後我們一定會漸漸地把中國發揚光大,讓別人不能欺負我們!
範文二:
幾個清朝的皇帝,因為游牧出身的秉性,也因為人性的原始需要,僱傭了最大數量的工匠,花費了最大規模的金錢,建造了一個地球上最大的私家宅院。但是,這個豪華的宅院最終卻毀於一場戰爭……圓明園,萬園之園,東方的博物館,獨一無二的人間仙境。一個家族的歡樂和痛苦;一個帝國的興盛和衰亡,一個民族的榮耀和恥辱,所有這一切,都濃縮、銘刻在圓明園上。圓明園的建設標志著大清盛世的到來,它的毀滅昭示著一個帝國不可逆轉的敗落,文明的玄機和歷史的詛咒盡在其中……

1860年10月18至19日,一把野蠻的烈火將一座名為圓明園的世界建築奇葩化為灰燼。146年過後,金鐵木執導的紀錄片《圓明園》完成了對這座「萬園之園」的一次影像再現,對與之相關的歷史橫斷面進行了一次藝術梳理,讓我們在影像中回溯歷史,在歷史中審視,在審視中反思。

《圓明園》不僅僅是一部關於皇家園林「前世今生」的電影,也訴說了一個「落後就要挨打」的社會法則。影片在敘述進程中,時時刻刻將中國的發展與西方的發展進行橫向對比,極其清晰地將圓明園何以遭到毀滅的原由告訴世人。自視為天朝之國世界之王的大清帝國,自建政以來一個多世紀技術踏步不進,相信依靠馬刀和弓箭就足以主宰統治世界,在群臣眼裡西方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不過是康熙皇帝的「玩意兒」。這種夜郎自大的自負心態直接衍生了閉關鎖國的落後政策。在乾隆年間達到農業社會的繁榮時,西方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大肆擴展殖民地,建立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美洲擺脫殖民統治,成立美利堅合眾國;法國取得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西方的發展與東方的停滯形成強烈的反差。以致於出使中國的英國人馬嘎爾尼一針見血地指出:「清帝國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它之所以在過去一百五十多年中沒有沉沒,僅僅是由於一班幸運、能幹而警覺的軍官們的支撐,而它勝過其鄰船的地方只在於它的體積和外表。但是,一旦一個沒有才乾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數十年過後,馬嘎爾尼的論斷得到了應驗。1860年,英法聯軍沿海由南向北攻破天津大沽口,一路勢如破竹進入北京城,作為帝國之主的咸豐皇帝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承德避暑山莊,大清國門至此被強行打開,近代中國的屈辱歷史由此揭開序幕。

歷史與現實雙重證明,弱肉強食不只是自然界的生存規律,也是社會發展不可迴避的潛規則。民主與和平這些文明的思想只是人類最純粹的善意追求,在國家經濟利益、政治權力面前它顯得異常地蒼白。否則,美國就不會以「世界警察」的名義在全球范圍內東討西伐,就不會出現以一已的力量顛覆伊拉克、鎮壓南聯盟、打擊阿富汗等等強權國際政治事件。同理,一個半世紀前圓明園燃起的熊熊烈人,留給中華民族的是血的教訓!
圓明園,見證了一個帝國的輝煌與衰敗。《圓明園》,記錄著一個民族的榮耀與屈辱。假借文明的名義,強盜們點燃的野蠻大火燒盡了一座舉世無雙的世界建築瑰寶。然而,野蠻的大火燒不盡她的華貴,在大英博物館和法國丹楓白露城裡,我們依然可以體味到她散發的藝術氣質。野蠻的大火同樣燒不盡一個民族對她的追思,因為她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榮辱歷史與文化血脈。

願以一段「憑吊圓明園」作為結語:
我以為我可以忘記
只要我不回過頭來
我以為我可以當作什麼都不曾發生
只要我不翻開昨天的日記
然而你總在我的夢中出現
喚醒我的心中對你不能忘卻的思念

E. 求《圓明園》500字觀後感

《圓明園》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大型的記錄片《圓明園》,它讓我感到我們祖國在建築文化上的空前絕後,也讓我感受到了,一個閉塞的國家的最終的結局。

我是一個學習建築的學生,也了解過世界上的一些偉大的建築,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那種給人以無比景仰之情。

可那長城與金字塔我都是在一些書上或一些短片上了解的,可是這一次給我的震撼實在是太大了,通過數字化的製作讓我們看到了先人的智慧與創造的力量。

圓明園集中了多少中國人的精力與智慧,從建築的一面反映了中國人的文化與生活方式,像那個田字形與萬字形的建築,圓明園多以封閉與隱閉而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這也可以看得出我們的國民是追求和平與安逸的生活的。他不希望有太多的人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同樣也是這個政府滅亡的催命苻

在慣穿整個記錄片中,以一種平實的讀白與清晰的畫面向我展示著一個歷史上偉大建築的誕生與滅亡也在展示著中華民族強大的清帝國的誕生與滅亡。

當我看到西方以中式為時尚是我的心情是多麼的激動,我以我做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驕傲,我以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文化而感到自豪。但當我看到西方列強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時我無比的氣憤卻也無助。要是我也可以上戰場我想我一定會多殺幾個敵人的。

封閉則代表著落後的到來,「落後就要挨打」這也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了。

所以,最後圓明園的滅亡也只是遲早的事了,當然中間有一段說乾隆皇帝說要建造歐式建築我覺得那隻是他的自大與攀比心理(當然,我覺得這也是中國人的一種心理)。

最後,圓明園被滅了,只不過它不是像阿房宮一樣是毀在中國自己人手裡而以,對於是什麼樣的人去做的這件事我不想去說什麼?你沒有別人強大你就無話可說,這不也正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嗎?可是人們為什麼要毀壞它呢?難道這真的是人們的天性!我不敢想了!

圓明園看完了,可是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只有祖國的強大我們才可以安居樂業,要安居樂業我們就必須強大,要強大就必須要發展科技。科技對人類對祖國是多麼的重要。

我是學建築的,我會以自己微薄力量給祖國建築業添塊磚加塊瓦,也同樣給科技添塊磚加塊瓦,我想我一定會的。

F. 圓明園紀錄片以什麼為主線

個人拙見,宏觀上來把握是以時間為主線,再現圓明園從建園—擴建—被毀的歷史全過程,讓我們更清晰的感受到它的歷史。微觀上用講故事的表現手法為觀眾「真實再現」那一過程。利用人物飾演外加三維動畫技術來「真實重現」了歷史,影片中還穿插一個在中國生活半個世紀,親眼目睹並參與了圓明園的擴建過程的外國人郎也寧,此舉更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性。
圓明園自1707年建園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它不僅是一個城市的記憶,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記憶。但記憶應該是完整的,而不留殘缺的。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圓明園》為這段歷史填補空白,還世人一個完整、真實的圓明園。
有別於一般的距離片較為枯燥的紀實敘述,影片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有點類似在演一段歷史。紀錄片以絢麗的三維動畫將一座恢弘壯闊的圓明園呈現,加入與真實演員相結合的拍攝手法,讓觀眾好似游歷其中。
這部影片不僅是重現了圓明園恢弘壯麗的建築,同時還向人們講述了圓明園鮮為人知的重要地位,以及一個帝國、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歡笑和淚水。在長達150年的存園歷史中,清朝六位皇帝曾在此梳理朝政,平定天下,安食就寢。那些清皇朝皇室不為人知的親緣相韌、後宮傳奇、官宦相掙,更是構築了圓明園的另一道風景。圓明園的設計者就是當朝統治者,在這里曾經有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短暫相聚;在圓明園在精艷絕倫的建築背後,有著雍正的藝術情操和制國的雄心壯志,也有著乾隆望為自大和對西方藝術科學的不屑一顧。
當我們觀賞這部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的時候,就彷彿欣賞著一件舉世珍寶的絢麗多姿,彷彿在歷史的洪流中品味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個人覺得這部紀錄片是中國紀錄片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牌意義的一部優秀作品!

G. 《圓明園》紀錄片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圓明園》紀錄片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明園》紀錄片觀後感1

這個寒假,我觀看了一部名為《圓明園》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由雨果觀賞園後的詩意評價作為開頭,將我們引入一個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後用大半的時間以一個傳教士的角度描繪了圓明園以往的輝煌,緊接著便開始英法聯軍燒殺搶掠的鏡頭,這一幕幕讓人心痛的景象,雖然很短,但已深深地刻入了我們的心中。最後的鏡頭便是現在的圓明園。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悲憤。在觀看到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的鏡頭時,我想說:這是我國建築藝術的精華,園林藝術的瑰寶,就這樣在一片火海中化為灰燼,這圓明園,建造歷時150餘年,投入的經費更是可以用「無數」二字來形容,而且,圓明園中的更多東西是用錢換不來的,如古老的青銅禮器,精雕細琢的陶瓷花瓶,歷代的名人書畫……這些東西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了就永遠沒有了。所以英法聯軍焚燒的不僅是無數的汗水和金錢,還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文化,更是全世界的一筆不可估量的歷史遺產。

在悲憤的同時,我也深思:為什麼中國自己的珍寶存放在清皇帝的離宮中,卻能被西方人輕易地掠奪和焚燒呢?答案正是清政府太軟弱無能,國力太衰敗,使得西方列強的鐵蹄能肆無忌憚地在中國領土上踐踏,如入無人之境。為了不受外族的'侵擾,我們的國家應該更加強大,而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爭取為國家做貢獻。電影圓明園觀後感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400字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500字

《圓明園》紀錄片觀後感2

這個寒假,我觀看了一部名為《圓明園》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由雨果觀賞園後的詩意評價作為開頭,將我們引入一個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後用大半的時光以一個傳教士的角度描繪了圓明園以往的輝煌,緊之後便開始英法聯軍燒殺搶掠的鏡頭,這一幕幕讓人心痛的景象,雖然很短,但已深深地刻入了我們的心中。最後的鏡頭便是此刻的圓明園。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最大的感想是悲憤。在觀看到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的鏡頭時,我想說:這是我國建築藝術的精華,園林藝術的瑰寶,就這樣在一片火海中化為灰燼,這圓明園,建造歷時150餘年,投入的經費更是能夠用「無數」二字來形容,而且,圓明園中的更多東西是用錢換不來的,如古老的青銅禮器,精雕細琢的陶瓷花瓶,歷代的名人書畫……這些東西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了就永遠沒有了。所以英法聯軍焚燒的不僅僅是無數的汗水和金錢,還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文化,更是全世界的一筆不可估量的歷史遺產。

在悲憤的同時,我也深思:為什麼中國自我的珍寶存放在清皇帝的離宮中,卻能被西方人輕易地掠奪和焚燒呢?答案正是清政府太軟弱無能,國力太衰敗,使得西方列強的鐵蹄能肆無忌憚地在中國領土上踐踏,如入無人之境。為了不受外族的侵擾,我們的國家就應更加強大,而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此刻要好好學習,長大爭取為國家做貢獻。

《圓明園》紀錄片觀後感3

說起圓明園,我對它還是有一些了解的,因為五年級上我曾學習過《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我從文中知道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台樓閣;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還有許多景物是仿照各地名勝與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築,還有西洋景觀。圓明園不但建築宏偉,而且還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還知道了,圓明園慘遭侵略者的毀滅。可看完了《圓明園》紀錄片,我感慨萬千,片中講述圓明園在清朝三代皇帝的努力下成為了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卻又因為這些皇帝不重視科學,使圓明園——萬園之園,變成了一片灰燼。這使我更細致的了解了圓明園。

當我看到圓明園的建築金碧輝煌,美輪美奐的畫面時,不禁發出了由衷的贊嘆。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和充滿智慧的頭腦建造出了這座獨一無二的園林藝術瑰寶!這是一項多麼艱巨而又偉大的工程呀!這充分的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力量。我為我們的偉大的民族而感到驕傲。但我看到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奪我財寶,燒我園林時,我的心情沉重,心裡充滿了仇恨。這些強盜們肆意毀壞園林,竟把圓明園化成了灰燼。看到這里,我恨不得將他們碎屍萬段。

看完紀錄片,我也為失去圓明園而感到無比傷心。這幫可惡的強盜,在我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就這樣被侵略者毀於一旦。圓明園的毀滅警示著每一個中國人:落後就要挨打。所以我們應該努力讀書,振興中華。

《圓明園》紀錄片觀後感4

紀錄片《圓明園》讓我們回顧歷史,讓我們了解圓明園從前的壯觀輝煌,也讓我們記住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的巨大恥辱。

在看影片前,我們已經學過了《火燒圓明園》和《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了,對圓明園的歷史已有部分了解。看完這部紀錄片後,我們對圓明園這座偉大的建築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在看到皇家畫院為圓明園所畫的建築圖時,如此美麗,如此壯觀的景象使大家為之驚嘆,個性是在建造圓明園所花費的人力、物力上,大家不禁感慨道:「這真不愧是在幻想藝術中有著崇高地位的世界奇跡。」可惜的是這個偉大的傑作於1860年10月被毀,從那時開始,這個偉大的傑作消失在地球上。

看了這部紀錄片,我感受到了清代全盛時期的繁華與昌盛,腦海中映起了美侖美奐的圓明園倩影,這個集康熙、雍正、乾隆一生心血而建造的偉大建築此刻只能成為夢影。而原因正是因為清朝末期的衰落,咸豐皇帝的昏庸和朝政的腐敗。這讓英法聯軍有機可乘,掠奪與燒毀了這個偉大的建築。我對英法聯軍的殘暴行徑與毫無人道主義、對禮貌藝術的摧殘表示強烈的憤慨,對大清國的衰落腐敗表示無奈和同情。只能說是弱肉強食,誰叫我們當時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優秀的領導者。所以說,要想強國,則務必強民。

期望大家在和平年代好好學習,為祖國的昌盛作出自我的貢獻。

H. 電影<圓明園>觀後感

《圓明園紀錄片》觀後感
發布時間:2010-12-17

南京林業大學 曾慶梅
「在地球上某個地方,曾經有一個世界奇跡,它匯集了一個民族幾乎是超人類的想像力所創作的全部成果。這是一個震撼人心的尚不為人熟知的傑作。你可以去想像一個你無法用語言描繪的仙境般的建築,那裡不僅有藝術珍品,還有數不勝數的金銀珠寶,那就是圓明園。」
—法國雨果
《圓明園》給我的震撼,無與倫比。我跟著影片走進了圓明園的歷史,彷彿自己就是一個世紀老人,身臨其境般的參與圓明園築建的全過程。從一個普通的皇家牡丹小花園變成一個讓全世界人都仰慕的萬園之園!經過一個多世紀的修建,凝聚了一個民族所有的智慧和心血,圓明園這座神話般光彩炫目的東方博物館,是中華民族燦爛的五千年文明的縮影和載體!是偉大的中華文明的藝術寶庫!也是屬於全人類文明的藝術瑰寶!在觀看圓明園是怎樣一步步「豐滿」、完美的過程中,我為其宏偉和博大精深所震撼!我深深為自己的民族有這樣超人類的想像力而感到驚嘆和驕傲!也深深為自己體內有著中華民族的血脈而激動不已!那滾燙的血液就像奔騰不息的長江黃河,激起我無限深刻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我是那樣深情、陶醉和專注地觀看著,欣賞著。
然而英法聯軍罪惡的大火卻把這一世界奇跡毀滅!把我這個沉醉於圓明園的美夢中的「世紀老人」狠狠地拉回殘酷的現實!我站在當年閃耀著璀璨光輝的圓明園遺址上,看到的只是幾根凋零的斷壁殘垣,這是歷史留給我們何等觸目驚心的傷痕!我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在顫抖和疼痛著,我淚流滿面地哀悼著圓明園中的每一個陰靈!我扯著嘶啞的喉嚨吶喊:為何我華夏泱泱大國會被人欺凌得如此下場?五千年的源遠流長何以抵不過後起的蠻夷之邦?稱雄世界幾千年的金戈鐵馬卻淹沒在科學成果的堅船利炮之中啊!我心中有著深深的恨與惋惜啊!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無法面對那段屈辱和沉痛的歷史,卻不得不面對!我想到圓明園中去燒上一柱香,以敬慰園中陰靈,祈禱當年的兩個強盜「夕陽無限好,已是近黃昏」!盡管這是我小女子狹隘心腸,可我深切的恨啊!
然而我卻只能無奈地嘆息,永遠地嘆息!歷史留在我們心中的傷痕無法抹掉,可歷史留給我們的教訓是那樣的嚴厲醒目不容忽視!我們如若不做些思考,可怕的歷史將會重演!是什麼將一切改變?是什麼將世界縮限?是什麼拉悲劇來念?是科學!是發展!是進步!永遠都是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科學可顛覆世界,只有創新才能站在世界前列!狂妄自大,閉關鎖國,停滯不前,只會被歷史遺棄!哪怕你曾經再輝煌、再偉大,也會因為落後不思進取而變得瘦弱,暗淡無光,在風雨中搖曳直至消亡在歷史的沙漠中。
我們不甘消亡,我們痛定思痛,我們要擺脫被侵略者蹂躪的命運,我們要崛起,我們要壯大!於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真理為武器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於是,在不屈不撓的抗爭中中華民族勝利了;於是,以偉大復興為夢想,以和平發展為宗旨的新中國成立了!多麼偉大而激動人心的時刻!多少年來,新中國在風雨兼程中成長著,雖然我們遇過一些挫折走過一些彎路,但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始終以史為鑒,時刻牢記教訓!我們靠不平凡的勇氣,在小心翼翼的探索中艱難地前進著,奮斗著,為夢想努力著!中華兒女要用不枯的志氣向全世界證明:中華民族不會消亡!中華民族永不消亡!就像圓明園的輝煌留在世人心中的驚嘆一樣永不消亡!

I. 求:《圓明園》電影評論!

1860年10月18至19日,一把野蠻的烈火將一座名為圓明園的世界建築奇葩化為灰燼。146年過後,金鐵木執導的紀錄片《圓明園》完成了對這座「萬園之園」的一次影像再現,對與之相關的歷史橫斷面進行了一次藝術梳理,讓我們在影像中回溯歷史,在歷史中審視,在審視中反思。

《圓明園》貫以紀錄片之名,實際上與傳統的紀錄片有相當的差異。對於一個不復存在的建築群體,人們無法以寫實的風格來進行敘述。為此,影片靈活將劇情片的多種敘事方式與紀錄片進行「聯姻」。採用演員演繹宮廷帝王生活與修築、毀滅圓明園的歷史,採用數字技術以虛擬的方式再現歷史上「真實的圓明園」,再配以展示繪畫、檔案文獻和圓明園遺址的紀實手法拍攝,講述了圓明園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輝煌到毀滅的整個過程。在「三朝天子齊聚牡丹台」、「雍正煉服仙丹」等故事橋段加入了趣味、幽默、輕松的情節,增添了影片的觀賞性。這種現實與虛擬、歷史與演繹多種表現手法的交叉運用,是對歷史紀錄片的一種大膽嘗試,發展了紀錄片的表現方式,可以稱之為一部記錄歷史的故事片。

在時間縱向上,《圓明園》採用線性敘事,以圓明園建築到毀滅的歷史為主線。在內容的表述方面匠心獨用,主要以外域人土為視角,以當時傳教士和英、法軍人的通信、日記作為切入視點,其中尤以作為外國宮廷畫師的朗世寧為主要敘事線索。以朗世寧和英法聯軍的隨軍牧師麥吉的旁白作為貫穿全片的畫外音。這種表述有別與傳統的以「己方」為視角的手法,以「他方」的言語講述圓明園的建築歷史與遭際命運,避免了歷史評判的「主觀性」,增加了揭密歷史的「客觀性」。如此,以全新的「他方」視角闡述一段歷史,任何人企圖否認這段歷史的真相都是徒勞與無意義的。

同時,這種單一的外域視角表述也使得影片缺少了厚重感。對歷史建築及其事件的紀錄式呈現,理應是一個全方位的追述。對於圓明園的歷史,不應局限於外外域視角,而是可以採用多視角的結合:大清王朝的官方(正史)敘述,清王朝對於「火燒圓明園」是何種看法;民間(百姓)和文人們目睹圓明園被毀後的看法(在已存的文獻中不乏此類信息);歷史學家對於這段歷史又有那些定論與認知(此方面可以采訪當代歷史專家);西方列強(政府)對於洗劫與火燒圓明園的態度,等等。很遺憾,從導演到製片方都沒有在這些方面進行開拓與挖掘,進而對圓明園進行全方位、全景式的歷史展現,這使得影片本身呈現出單調的小家子氣。事實上,一部90分鍾的電影無法承載圓明園這一具有深厚內涵的歷史題材,一部氣勢恢宏的史詩系列才是最佳的選擇。

由此不難判斷,《圓明園》不應且不會成為圓明園歷史的影像化總結,並不是一個句號,而是對圓明園進行藝術表達的一個成品,一個節點。圓明園需要更多的藝術品作更深更廣的描繪,來講述她的榮耀與悲慘,以及與之連帶的民族輝煌與屈辱歷史。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我們有理由相信,不會忘記歷史的中華兒女在未來的歲月里以圓明園為對象,為人類留下一系列藝術財富。

在浩瀚影海中,上世紀70年代香港邵氏金牌導演李翰祥拍攝的《火燒圓明園》就是一部以影像來講述圓明園的藝術精品。這部以慈禧太後為核心人物的影片,將史實與野史進行糅合,以包含深情和悲情的格調將圓明園被毀的歷史呈現。即使以今天的眼光審視,諸如八里橋戰役等段落亦是氣勢恢宏,顯盡歷史滄桑。最後火燒圓明園的旁白低沉激憤,一詠三嘆,令觀者心痛而扼腕長嘆。正如法國歷史學家伯納.布立塞在《圓明園大劫難》中所寫:「圓明園的毀於一旦,相當於凡爾賽宮加盧浮宮博物院以及法國國家圖書館全遭焚毀。」為本民族,我們怎能不痛息?為全人類,我們怎能不嘆息?

在《圓明園》點映過後,得到媒體與有關人士的一致好評,尤其在紀錄片的商業性開拓和特效製作上給予了高度肯定,被譽為「像好萊塢大片一樣好看」,「特效前無古人」。當靜心品味這部歷史紀錄片之後,覺得類似的高度贊譽有明顯的誇大拔高之嫌。由於,影片對準的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內容上無疑具有顯明的中國特色,無法產生《後天》、《鳥與夢飛翔》、《帝企鵝日記》這些關乎人類前程命運、表達自然規律和謳歌生命力一類紀錄片的全球影響力,進而產生世界性的商業價值。熊熊大火過後,5000餘畝的園林建築化為一片荒地,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完整的地面建築,特效製作團隊僅僅依靠有限的遺址和「四十景圖」等少數文獻實現對圓明園整體式的還原,本就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從整體來看,影片的特效完成了這一要務,讓我們「看到了」圓明園極盛時期的壯闊氣象。然而,在細節方面缺少精雕細琢。比如,「田」字宮室僅以外觀出現缺少空間立體感,迴避了對其中內部架構的展現,顯示出創作方在數字技術方面的力不從心。最後火燒圓明園多是特寫與靜態畫面,沒有出現園林建築燒毀的動態鏡頭,甚至不如《火燒圓明園》的大氣。

就電影技術語言而言,影片的攝影與配樂可圈可點。片中很多表現圓明園的鏡頭極富動感,能夠產生一種美的視覺沖擊效果。在圓明園的修築過程中,影片籠罩在夕陽黃金般的色調下,伴隨的是悠長、舒緩的音樂,恬靜而又富有生機。在圓明園的歷劫時,主導熒幕的是傳統黑白的青灰色彩,伴隨著深沉、悲愴的音樂,流露出一種令人幾近窒息的絕望與悲涼。這些無疑有助於將觀眾融入影片講述的歷史之中,與創作者做心靈的溝通,激發內心的民族情感。

《圓明園》不僅僅是一部關於皇家園林「前世今生」的電影,也訴說了一個「落後就要挨打」的社會法則。影片在敘述進程中,時時刻刻將中國的發展與西方的發展進行橫向對比,極其清晰地將圓明園何以遭到毀滅的原由告訴世人。自視為天朝之國世界之王的大清帝國,自建政以來一個多世紀技術踏步不進,相信依靠馬刀和弓箭就足以主宰統治世界,在群臣眼裡西方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不過是康熙皇帝的「玩意兒」。這種夜郎自大的自負心態直接衍生了閉關鎖國的落後政策。在乾隆年間達到農業社會的繁榮時,西方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大肆擴展殖民地,建立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美洲擺脫殖民統治,成立美利堅合眾國;法國取得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西方的發展與東方的停滯形成強烈的反差。以致於出使中國的英國人馬嘎爾尼一針見血地指出:「清帝國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它之所以在過去一百五十多年中沒有沉沒,僅僅是由於一班幸運、能幹而警覺的軍官們的支撐,而它勝過其鄰船的地方只在於它的體積和外表。但是,一旦一個沒有才乾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數十年過後,馬嘎爾尼的論斷得到了應驗。1860年,英法聯軍沿海由南向北攻破天津大沽口,一路勢如破竹進入北京城,作為帝國之主的咸豐皇帝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承德避暑山莊,大清國門至此被強行打開,近代中國的屈辱歷史由此揭開序幕。

歷史與現實雙重證明,弱肉強食不只是自然界的生存規律,也是社會發展不可迴避的潛規則。民主與和平這些文明的思想只是人類最純粹的善意追求,在國家經濟利益、政治權力面前它顯得異常地蒼白。否則,美國就不會以「世界警察」的名義在全球范圍內東討西伐,就不會出現以一已的力量顛覆伊拉克、鎮壓南聯盟、打擊阿富汗等等強權國際政治事件。同理,一個半世紀前圓明園燃起的熊熊烈人,留給中華民族的是血的教訓!

通觀全片,導演採用了大量的對比手法。將數字化還原的原明園與今天真實的圓明園遺址進行大量的交錯展示,激起人們陣陣的痛息之情。曾經金碧輝煌的宮殿化作灰燼,唯有一段段殘垣斷壁映射出它的富麗與蒼涼。曾經盛極一時的東方博物館已是盪然無存,唯有一件件散存世間的藝術珍品見證著她的與尊貴與悲痛。痛定思痛,《圓明園》化作一段真切的盛世危言,讓生活在鶯歌燕舞和平時代的人們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經過血與淚的洗禮,我們拒絕歷史悲劇的重新上演。

《圓明園》沒有局限於亭台樓閣一磚一瓦的華麗堆砌,沒有拘泥於奇珍異寶的歷史掌故,更講述了大清帝國由強至衰榮辱興敗的歷程。影片開頭是滿清八旗子弟越過長城進軍中原建立帝國的鏡頭畫面。隨後,從康熙皇帝修建「暢春園」與初建「圓明園」,到勤政的雍正擴建「圓明園」,再到乾隆時期的全面大修,正是大清王朝從政權確立到國富民強的歷程,達到中國古代少有的盛景,全球三分之一的白銀存於大清國庫,「如何花錢都是問題」的繁榮昌盛是大興土木的經濟基礎。盡管影片略去了嘉慶和道光兩代皇帝,直接進入到咸豐年間,無疑倍顯倉促之感,但這也無法遮掩影片帶來的深厚歷史氣息,彷彿是一段以園林建築為主題的歷史教育片。

面對圓明園這般的歷史題材,創作者自然不會放棄對民族情懷的表達。影片無時無刻都不在訴說一個不復存在的礦古奇跡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同時,對於這一人間仙境建築奇葩的毀滅者,編導引用法國大文豪雨果的話語進行了嚴厲的抨擊:「有一天,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一個搶了東西,一個放了火。彷彿戰爭得了勝利便可以從事搶劫了……在歷史的面前,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

圓明園,見證了一個帝國的輝煌與衰敗。《圓明園》,記錄著一個民族的榮耀與屈辱。假借文明的名義,兩個強盜點燃的野蠻大火燒盡了一座舉世無雙的世界建築瑰寶。然而,野蠻的大火燒不盡她的華貴,在大英博物館和法國丹楓白露城裡,我們依然可以體味到她散發的藝術氣質。野蠻的大火同樣燒不盡一個民族對她的追思,因為她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榮辱歷史與文化血脈。

願以一段「憑吊圓明園」作為結語:
我以為我可以忘記
只要我不回過頭來
我以為我可以當作什麼都不曾發生
只要我不翻開昨天的日記
然而你總在我的夢中出現
喚醒我的心中對你不能忘卻的思念

J. 關於圓明園紀錄片的觀後感

圓明園的創造是一部人類思維的結晶創造的歷史史書,是人類歷史上一大不可忘卻的奇跡,它是美的化身,然而,它的毀滅也是人類的悲哀,是世界的悲哀,更是中國人的悲哀與恥辱。圓明園的斷壁殘骸是無聲的控訴,這樣一部凝結了藝術性與思想性的巨獻就這樣成為了一片殘骸,它的瑰麗就這樣在世界上消失了,只有這種三維技術才能設計才能使我們一覽這奇跡般的創造。然而它越是瑰麗,就會越引起中國人的哀嘆與惋惜。這部紀錄片喚醒了所有沉睡在美夢中的中國人,這是屈辱的歷史,這是背叛的歷史,也是我們不願重演的歷史。
大型史詩性紀錄片《圓明園》為我們重現了輝煌的建築,也是我們更加了解了中國歷史上甚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雖然這一切都成為了歷史的畫卷。其實火燒的又哪只是圓明園呢,他燒的其實是精細皇家三山五園,焚毀的范圍遠遠要比圓明園大得多。然而焚燒的又何止是建築呢?焚燒的是一個個中國人的驕傲,世界的奇跡呀!

在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西合璧的歐洲式水法,它的規模之大與它的神奇是我們所有的人都嘆為觀止。並且大清的皇帝還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去取悅一個自己喜歡的女子,為她建立它喜歡的草原與建築。它的富麗堂皇就不言而喻了。似乎任何一個建築都是美的化身。

當時大清帝國擁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統治者們以此自居,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們目空一切,多次拒絕與其他國家互通有無,視「科技」為玩物喪志的東西,開始了閉關鎖國的時代。然而他們卻萬萬沒有想到就在此時西方國家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先進的工業革命,正在一步一步地的超越中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大清帝國註定要從瑰麗的天國中墜落,這樣悲劇性的命運是無法逃脫的!今天的我們只能在滿目蒼遺、斷壁殘垣中尋找那份失落的美好。正如那句古諺說的一樣,歷史的真相往往被繁華所遮掩。

鴉片戰爭之時,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雙方大戰,然而清軍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軍勇士們仍然在用戰馬和彎刀沖鋒。雖然他們的勇氣讓英法帶兵的將軍們感到震撼,但結果卻是英法聯軍以五人的微小代價擊敗了帝國三萬大軍。最讓人深思的是,英使馬噶爾尼送來了最好的大炮和槍械,但他們在角落封閉的房間里一睡便是五十年。康熙皇帝是那麼的喜歡自然科學,而後世的皇帝卻是如此的無視科學的偉大力量,使中國失去了獨領風騷的地位。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之後的兩次大肆掠奪慰藉了他們飢渴的心靈,每一個戰士都獲得了豐厚的獎品。當我們看到圓明園中的財務在西方人的手中大肆公開的拍賣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一種恥辱呢?

法國作家雨果曾經這樣說過:在世界的一隅存在著人類的一大奇跡,這個奇跡就是圓明園……這一奇跡已經盪然無存。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掠劫,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一場對圓明園的空前洗劫開始了,兩個征服者評分贓物,然後他們手挽著收回到了歐洲。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格蘭……雨果直截了當地揭露了英法聯軍醜陋的嘴臉與無恥的行徑。

圓明園見證了大清帝國的繁榮與衰敗。他奇特的建築與想法是世人所無法想像的,雖然現在也在重修圓明園,但是永遠也無法彌補我們歷史上的缺憾!圓明園的毀滅已經成了一段不可改變的歷史,我們無法改變歷史,但是我們卻可以創造未來。在未來,這個嶄新的世界裡,我們可以建造更加輝煌、更加令人矚目、更加欣欣向榮的新中國。為了不讓歷史再次重演,為了中國的繁榮昌盛,我們當代大學生一定要謹記「保衛祖國,振興中華」的誓言,努力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做出一份力量!

來我博客看看吧

閱讀全文

與記錄電影圓明園主題思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