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尼古萊·瓦西里耶維奇·果戈理的人物生平
果戈理出生於烏克蘭波爾塔瓦省密爾格拉德縣大索羅慶采村,祖先是來源於烏克蘭的小貴族,具有波蘭血統。他的父親瓦西里·阿法納西耶維奇·果戈理·亞諾夫斯基(Василий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Гоголь·Яновский)是當地有名望的鄉紳,曾在郵電部門供職,做過八品文官,後辭去公職,在鄉下當地主,同時開始嘗試寫作,並成為一名詩人和民間喜劇作家。他的父親經常在朋友家的家庭舞台上上演自己寫的喜劇,還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這一切給早年間的果戈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發了他對戲劇乃至文學的愛好。
他的母親名叫瑪麗婭·伊凡諾芙娜·果戈理·亞諾夫斯卡婭(Мария Ивановна Гоголь·Яновская)(娘家姓氏為:科夏洛夫斯卡婭,俄文:Косяровская),是一名虔誠的東正教徒,這對後來果戈理的東正教狂熱埋下了一定的基礎。 果戈理從小喜愛烏克蘭的民謠、傳說和民間戲劇。他於1821~1828年在波爾塔瓦省涅仁高級科學中學就讀期間已經博覽群書,並積極參加學校的文藝活動,曾扮演過馮維辛的諷刺喜劇《紈絝少年》中的主角以及其他角色,而且演得很成功(他後來寫的也是諷刺喜劇)。 他在這所中學受到了十二月黨人中的一些詩人、亞歷山大·普希金的詩歌的影響(這促使他在創作初期想當一名詩人),他還受到了法國啟蒙作家著作的深刻影響。這一切為他後來的創作打下了基礎。在農村的生活是他創作的重大素材,農村生活促成他寫成了《狄康卡近鄉夜話》、《馬車》、《死魂靈》等與農村有關的佳作。
1828年,果戈理中學畢業,前往彼得堡,想在司法界謀得一官半職,他身上還帶著寫成了的田園詩《漢斯·丘赫爾加堅》(長詩)的手稿,這是他的處女作。1829~1831年先後在聖彼得堡國有財產及公共房產局和封地局供職,親身體驗到小職員的貧苦生活。在此期間還到美術學院學習繪畫。
在彼得堡,他沒有獲得賞識,然後幾經周折,成了聖彼得堡國有財產及公共房產局和封地局的一名繕寫員,靠此維生,親身體驗到了小職員的貧苦生活(所以他在《外套》和《狂人日記》中寫的是繕寫員的故事,這里有著對他自己生活的回憶)。在此期間,他在美術學院學習了繪畫。他後來在《涅瓦大街》、《肖像》等中篇小說中寫的都是畫家的悲劇故事或傳奇故事。1829年,他發表了《漢斯·丘赫爾加堅》這一長詩,用的是真名。這首長詩是他登上了俄國文壇,但並沒有獲得太多的關注。他很快意識到詩歌創作並非他的強項,於是轉向了小說和喜劇。1830年,他以「果戈理」(Гоголь,他的姓氏的一半)為筆名發表了小說《聖約翰節前夜》,這部小說得到了詩人瓦西里·茹科夫斯基的贊賞,並與之成了莫逆之交。
1831年9月,短篇小說《狄康卡近鄉夜話》發表,情節迂迴曲折,充滿幻想,具有烏克蘭民間風格,內容大部分根據烏克蘭民間傳說寫成,吸取了民間狂歡文化的營養,充滿了歡快和幽默的語言,歌頌勞動人民的智慧、勇敢、情愛和熱愛自由的性格,嘲弄邪惡勢力的愚昧,被認為受了浪漫主義的影響。9月,他出版了以這篇作品的題目命名的短篇小說集,受到了普希金和別林斯基的好評,他們稱俄國文學已進入果戈理時期。這一年,他遇到了普希金,之後普希金成為他的朋友並給他提供了許多創作素材,此人的現實主義作品對他影響極大,比如《欽差大臣》和《死魂靈》的素材就是普希金提供的。1834年,他進入聖彼得堡大學,當副教授,教授歷史,伊萬·屠格涅夫就是他的學生之一。 1836年,根據普希金提供的一則荒誕見聞,果戈理在兩個月內創作出了五幕喜劇《欽差大臣》。創作期間,他對戲劇的社會使命有了越來越明確、越來越深刻地認識。他要求在舞台上體現當代社會的生活和民族特點:「請給果戈理們展示俄羅斯性格,展示果戈理們本身,果戈理們的騙子手,果戈理們的怪人!把果戈理們搬上舞台,讓大家去笑!」為此,他努力鑽研適合舞台表演的諷刺喜劇。《欽差大臣》使他第一次實現了創作真正的、既真實而又尖刻的社會喜劇的心願。果戈理把《欽差大臣》看作是自己創作中的一個轉折點。他認為:「在《欽差大臣》以前,果戈理作品中的幽默都是無目的的、輕率地,而只有在《欽差大臣》以及以後的創作中,果戈理的嘲笑才有了正確的方向。
同年,他的《欽差大臣》出版了單行本,他揭露出了俄國官僚階層中的真實的黑暗場景。這部喜劇具有強有力的諷刺傾向,具有非凡的思想深度,而且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在他的作品中,細節、環境和人物性格的真實性,辛辣的諷刺手法,逼真的肖像描繪,個性化的語言以及舞台表演的觀賞性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這使得俄國喜劇藝術發生了重大轉折。赫爾岑說道:「(《欽差大臣》寫的是)當代俄國駭人聽聞的自白,這與17世紀的科托希欣揭露的情況是一樣的。」出版的同時,這部喜劇進行了公演,由米哈伊爾·謝苗諾維奇·謝普金主演。《欽差大臣》引起了紛紛議論。大多數觀眾在觀看期間都笑了,因為這不再是專為逗樂而寫的滑稽劇,甚至尼古拉一世在觀看期間也笑了,而且「笑得要死」。但《欽差大臣》也引起了許多御用文人的攻訐,稱之為「對俄羅斯的誹謗」,指責果戈理是「俄羅斯的敵人」,要求給他「帶上鐐銬送到西伯利亞」,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果戈理對這些指責表示震驚,但「並不因此而不安」。可是,《欽差大臣》的出版與公演卻很快引起了俄國當局的不滿。為此,1836年6月,他離開俄國,進行出國游歷,開始了長達6年的僑居生活。最開始的一年,他來到了羅馬。1837年1月29日,他的好友普希金死於陰謀。此後果戈理在義大利和德國生活了近5年時間,在此期間他寫成了《死魂靈》的大部分。
1841年9月,果戈理攜帶《死魂靈》的手稿回到俄國。當他把改定後的手稿送到莫斯科書刊審查機構審查時,當即被否決。於是他托別林斯基走後門關系,使這本書在彼得堡通過了審查。1842年,他對《欽差大臣》進行了增補,使它的諷刺力量得到了增強。也是這一年,《死魂靈》的第一卷出版,引起了比《欽差大臣》更大的轟動。這部小說被公認為「自然派」的奠基石,「俄國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作品」。赫爾岑曾回憶說:「該小說的出版震動了整個俄國。」
別林斯基說道:「只有了解作品的思想和藝術處理手法,著重內容而不是『情節』得人才能充分領略果戈理的史詩一樣的作品。」這部小說猛烈抨擊了農奴制和當時的官場的黑暗,渴望尋找一條用東正教來解決國內問題的路子。接下來的幾年,他都是在爭論、疾病和貧困中度過的,他逐漸喪失了創作激情。1845年6月,他將已經出版的第一部《死魂靈》書稿燒毀,繼續重寫。
《死魂靈》的初版扉頁,由果戈里親自設計是果戈里的成名作。全書充滿著歡快的旋律基調和幽默的笑談謔語。當年,普希金以詩人的敏感聽出了年輕果戈里笑聲背後寂寞苦愁的哀傷,稱他為「愉快的憂郁者」。果戈里自己也承認,早期作品的那種愉快,是要通過歡樂浪漫的情緒來發泄心中的苦悶和憂郁。 1852年2月,他預感自己不久於人世,就向朋友Я.托爾斯泰伯爵(當時果戈理寄居在他在莫斯科的家中)交待了後事,並讓他把手稿拿走,等他死後交給費拉列特大主教,但Я.托爾斯泰伯爵並沒有拿走他的手稿。2月24日,他燒掉了將近完成的《死魂靈》的第二卷的手稿,然後就病倒了,拒絕進食,經過痛苦的好幾天,於1852年3月4日在莫斯科辭世。人們看見的第二卷,是他的出版商舍維廖夫根據他的遺稿整理出來的。《死魂靈》的第三卷沒有寫出來。
果戈理被埋葬在莫斯科的頓斯科依修道院。頓斯科伊修道院於1931年拆遷,當時的蘇聯政府決定將他移葬到諾沃德維奇公墓,移葬時發現果戈理是面朝下葬在棺中,因此出現了傳說,說果戈理是被活埋的。
在2009年4月1日世界文壇巨匠果戈里誕辰200周年之際,俄羅斯人仍在探尋他的死亡和頭顱去向之謎。
人們爭議最多的是果戈里是否在未死亡狀態下被埋葬。1931年蘇聯政府決定將果戈里的墓地從聖丹尼安修道院遷往新聖母公墓,結果在打開棺槨時發現,果戈里的屍體改變了下葬時的姿勢。有人由此推斷,果戈里是在未死亡狀態下被「活埋」的。這些人還有一個理由,就是果戈里去世前曾有嚴重的昏厥症狀,時常在沙發上昏睡幾天不醒。
但以果戈里研究專家馬恩為代表的學者們持否定觀點。馬恩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活埋的情況不會發生,因為給果戈里治病的醫生是那個年代最好的,其中一位叫塔拉先科夫的醫生後來在回憶錄里還詳盡記錄了果戈里的病情和治療過程。
2. 請問誰有果戈里·復仇哪位大神有,求免費分享
《果戈里·復仇》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P48pLVYIVSgJTBdp71J9Cg
《果戈里·復仇》是由埃格爾·巴拉諾夫執導,亞歷山大·佩特洛夫、歐列格·米契柯夫主演的一部電影。俄羅斯「果戈里」系列第三部也是最終章(前2部《果戈里·起點》《果戈里·惡靈》)。果戈里的起死回生讓大家重新燃起了希望,黑暗騎士的真身竟然出現了反轉,是什麼樣的故事導致了這樣可怕的復仇,到底是什麼戰勝了魔物?是愛情還是時間...最終章為您呈現!
3. 介紹下果戈里
果戈理(1809~1852)
Gogol,Nikolay
俄國作家。1809年4月1日生於烏克蘭波爾塔瓦省米爾戈羅德縣大索羅慶采村一個地主家庭,1852年3月4日卒於莫斯科。果戈理從小喜愛烏克蘭的民謠、傳說和民間戲劇。1821~1828年就讀於波爾塔瓦省涅仁高級科學中學,受到十二月黨人詩人和普希金的詩篇以及法國啟蒙學者著作的影響,並在業余演出中扮演過諷刺喜劇的主角。1828年底,抱著去司法界供職的願望赴聖彼得堡。次年發表長詩 《 漢斯·古謝加頓》。1829~1831年先後在聖彼得堡國有財產及公共房產局和封地局供職,親身體驗到小職員的貧苦生活。在此期間還到美術學院學習繪畫。
1831年夏,果戈理結識普希金,從此過往甚密,在創作思想上受到重大影響。此後發表《狄康卡近鄉夜話》第一集和第二集。這兩部小說集展現了富有詩意的烏克蘭民族生活。作品裡佔主導地位的是浪漫主義傾向。
1834年秋開始,果戈理在聖彼得堡大學任世界史副教授,對烏克蘭史和世界中世紀史進行過研究。次年底離職,從此專事創作。同年發表的中篇小說集《米爾戈羅德》和《小品集》表明果戈理批判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已開始形成。
在寫作中篇小說的同時,果戈理於1833年開始從事諷刺喜劇的創作。1836年4月,《 欽差大臣 》首次在聖彼得堡亞歷山德拉劇院公演。劇作以普希金所提供的一個趣聞為情節基礎,將俄國官僚社會的全部丑惡和不公正的事物集中在一起,「淋漓盡致地進行了嘲笑」。故事發生在俄國某偏僻城市。以市長為首的一群官吏聽到欽差大臣前來視察的消息 ,驚慌失措,竟將一個過路的彼得堡小官員赫列斯達科夫當做欽差大臣,對他阿諛、行賄。正當市長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這位「欽差」、做著陞官發財的美夢時,傳來了真正的欽差大臣到達的消息,喜劇以啞場告終。果戈理以卓越的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刻畫了老奸巨猾的市長、玩忽職守的法官、不顧病人死活的慈善醫院院長、愚昧的督學、偷拆信件的郵政局長——所有這些形象都異常真實地反映出俄國官僚階層貪贓枉法、諂媚鑽營、卑鄙庸俗等本質特徵。赫列斯達科夫是一身染上彼得堡貴族官僚習氣的外省青年,輕浮淺薄,愛慕虛榮,自吹自擂,厚顏無恥,在當時俄國社會具有典型意義。它對俄國戲劇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欽差大臣》上演後,遭到以尼古拉一世為首的俄國官僚貴族社會的攻擊和誹謗 。1836年6 月,果戈理離開俄國到了德國和瑞士 , 寫作上一年開始的長篇小說《 死魂靈 》 。1837年3月遷居羅馬。1842年5月,《死魂靈》第一部問世 ,繼《欽差大臣》之後再次「震撼了整個俄羅斯」(赫爾岑語)。書中主人公乞乞科夫是19世紀30~40年代俄國社會中從小貴族地主向新興資產者過渡的典型形象。他在官場中混跡多年,練就了投機鑽營、招搖撞騙的「天才」。當時俄國每10年進行一次人口登記,而在兩次登記之間死去的農奴在法律上仍被當做活人,有的地主曾經拿他們做抵押品向國家銀行借款。乞乞科夫決計到偏僻的省份,收購「死魂靈」來謀取暴利 。隨著小說情節的發展。展現出一個又一個地主形象,如懶散的夢想家瑪尼羅夫,愚昧、貪財的柯羅博奇卡,喜愛撒謊打架的酒鬼、賭棍諾茲德列夫,粗魯、頑固的索巴克維奇以及愛財如命的吝嗇鬼普柳什金等等。果戈理以辛辣的諷刺手法,對這些人物的生活環境、外表、嗜好、言談、心理等等進行了極為出色的描繪,使他們成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中不朽的藝術典型。小說又通過殘廢軍人戈貝金大尉反抗沙皇政府的插曲,反映了人民反對專制農奴制統治的情緒。在小說的抒情插敘中,果戈理把俄羅斯比做一架飛奔的三駕馬車 ,以表達對祖國光明前途的信心。
《死魂靈》第一部發表後,果戈理在繼續寫作第二部的同時,發表了中篇小說《外套》和喜劇《婚事》等等。《外套》描寫彼得堡一個小官吏的悲慘遭遇,發出了保護「小兄弟」的人道主義呼籲,對俄國文學中的人道主義思潮產生過強烈影響。
果戈理在《死魂靈》出版時曾暫時回國 ,1842年6月重又出國,大多住在羅馬,但經常往來於義大利、法國與德國之間,主要為了治病。他始終希望通過人道主義、通過道德的改進來改造社會,晚年更陷入博愛主義和宗教神秘主義 。他在《死魂靈》第二部中雖然繼續對專制農奴制社會作了一些批判,卻塑造了一些理想的、品德高尚的官僚、地主以及虔誠的包稅商人形象。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藝術家,果戈理感到這些正面形象蒼白無力後將手稿燒毀。1847年發表《與友人書簡選》,宣揚君主制度、超階級的博愛和宗教神秘主義,為專制農奴制的俄國辯護。同年,別林斯基寫了《給果戈理的一封信》,嚴肅地批判了果戈理的思想錯誤。1848年春 ,果戈理在朝拜耶路撒冷之後回國,定居莫斯科。
果戈理同普希金奠定了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基礎,是俄國文學中自然派的創始者。果戈理對俄國小說藝術發展的貢獻尤其顯著。車爾尼雪夫斯基稱他為「俄國散文之父」。屠格涅夫、岡察洛夫、謝德林、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傑出作家都受到果戈理創作的影響。自20世紀初葉起,果戈理的創作相繼被翻譯介紹到中國。魯迅稱贊果戈理的作品「以不可見之淚痕悲色,振其邦人」;1935年他翻譯了《死魂靈》 。20~30 年代 ,中國左翼劇團屢次演出喜劇《 欽差大臣》(當時譯為《巡按》),曾引起廣泛的反響。果戈理的創作對五四以後的中國新文學產生過較大的影響。
4. 哪位大神知道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果戈里·起點》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7XVRIuWrhYGZKBPexhJQ0g
《果戈里·起點》是由埃格爾·巴拉諾夫執導的一部驚悚片,亞歷山大·佩特洛夫、歐列格·米契柯夫等參加演出,於2017年08月31日在俄羅斯上映。該片講述了1829年第三局的人員破案的故事。
5. 電影果戈里·起點劇情詳解,不管復制還是原創,只要正確詳解,簡介走開!!!
迪康卡小村莊,三個綁匪劫持一裸體少女,正實施強奸,旁邊突現一黑騎士,渾身長出觸角,殺死三綁匪,並吸幹了裸女的鮮血……
1829年,聖彼得堡發生命案,一少女死於家中。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果戈里作為第三局書記員,為前來調查的官員科瓦列伊斯基做案情記錄。如同往常,一遇到命案,尼古拉即癲癇發作,然後顯出通靈的超能力洞察出兇手……科瓦列伊斯基並未發現尼古拉的這種神奇功能,但接著前來調查的探員雅科夫·彼得洛維奇卻相信、賞識尼古拉的這種通靈功能,並利用成功找出真正的兇手車夫萬尼亞……
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靠母親之力謀得第三局書記員之職,業余創作田園詩,然後自費出版;然後,尼古拉感覺自己的詩作劣質,又出錢購回大量出版的詩集燒毀……傭人亞基姆對尼古拉的做法深為不滿……
因波爾塔瓦省迪康卡小村莊附近接連發現幾具女屍,因此作為著名探員的雅科夫·彼得洛維奇受命前往調查……因賞識尼古拉的通靈功能,雅科夫特意路過探訪尼古拉。尼古拉聽說其前往自己的家鄉辦案,就自告奮勇擔當雅科夫的書記員。於是,二人攜手奔赴迪康卡……
迪康卡,有尼古拉一直魂牽夢繞的情人麗莎——現已嫁為達尼舍夫斯基家的妻子……
到達目的地,雅科夫隨即要求當地警察局長亞歷山大·赫里斯托弗洛維奇掘墓驗屍……根據案情資料,兇案附近均發現有黑騎士身影……通過驗屍,雅科夫發現死屍體內竟毫無血液……
尼古拉在村莊被一馬車撞倒,醒來發現麗莎在身邊,——原來他被麗莎的馬車撞倒……麗莎的丈夫,即阿列克謝·達尼舍夫斯基,熱情款待了尼古拉。阿列克謝從其叔叔那兒繼承了這里的豪宅庄園,從此未回聖彼得堡,在此長住下來……
歸途中,尼古拉在樹林中驚見渾身長觸角的黑騎士,驚恐騎馬逃避中,尼古拉撞在磨坊風車上。一自稱磨坊主女兒的奧克薩娜救起了尼古拉……尼古拉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客棧床上。尼古拉對雅科夫說起奧克薩娜,但店主丹娜卻說這里根本沒有磨坊堤壩……
來到夢中磨坊之地,警察局長亞歷山大告訴雅科夫與尼古拉,磨坊早在30年前就已毀掉,只剩一堆石塊,磨坊主30年前上吊,女兒奧克薩娜失蹤……
夜晚睡覺,尼古拉突現通靈,夢見許多無辜被害少女控訴店主丹娜是兇手,並撕扯掉丹娜一手臂……醒來後,尼古拉帶著雅科夫來到夢中之地,果然發現一斷臂。找到丹娜,發現丹娜右臂缺失,於是鎖定兇犯就是丹娜。丹娜見兇相敗漏,襲擊尼古拉、雅科夫,警察局長亞歷山大趕到,一槍將丹娜爆頭……
圓滿結案,但夜晚客棧突發火災,尼古拉驚醒後發現火屋中觸角黑騎士正襲擊雅科夫。結果,火災撲滅後,雅科夫屍體已燒焦……
尼古拉認為丹娜只是黑騎士的幫凶,真正的兇手是黑騎士,決定不回聖彼得堡,繼續留此地找出黑騎士……
黑騎士帶回丹娜屍體,復原丹娜面部;丹娜蘇醒後,告訴黑騎士書記員有通靈功能……
切列維克的繼妻哈弗羅尼婭不忠其夫,背地裡與情夫波波維奇私通。但一晚,哈弗羅尼婭與波波維奇密約相會時,屋中驚現豬頭怪,波波維奇嚇暈,哈弗羅尼婭胸中一刀死去……
警察局長亞歷山大審訊波波維奇時,波波維奇聲稱是黑騎士所為。但尼古拉憑借通靈功能,認為真正的兇手是切列維克……切列維克也供認不諱……接著,根據案發地一蠟燭,尼古拉又憑借通靈功能發現殺死哈弗羅尼婭的不是切列維克,而是其女兒巴拉西卡,切列維克只是替女兒頂罪……
追捕巴拉西卡時,尼古拉、亞基姆、醫生利奧波德及鐵匠瓦庫拉等被哈弗羅尼婭鬼魂所困,而巴拉西卡被哈弗羅尼婭獻給了黑騎士,黑騎士遂吸幹了巴拉西卡的血……
鐵匠瓦庫拉打開雅科夫遺留的箱子後,尼古拉突現癲癇,通靈力量告訴尼古拉,其心上人麗莎即將面臨生命危險……
6. 求 果戈里·復仇 Гоголь. Страшная месть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果戈里·復仇 》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bAvDTWi0IVM1-dXzo3rvYA
《果戈里·復仇》是由埃格爾·巴拉諾夫執導,亞歷山大·佩特洛夫、歐列格·米契柯夫主演的一部電影。
7. 電影果戈里起點主要講了什麼
《果戈里·起點》是由埃格爾·巴拉諾夫執導的一部驚悚片,亞歷山大·佩特洛夫、歐列格·米契柯夫等參加演出,於2017年08月31日在俄羅斯上映。該片講述了1829年第三局的人員破案的故事。
起點只是一個引子,講的就是有異能的果戈里和調查員在調查暗黑騎士及其幫凶的過程中覺醒異能的過程(未覺醒),中間穿插各種主人公在夢境與夢境、現實與異界、現在與過去的畫面,把整個探案過程打的支離破碎,撲朔迷離。還是要看了下一部、下下部才曉得整個因由。
他自費出版了自己的詩集,但聽到別人刻薄的評論後,又自費一家又一家的買回來,燒掉。但沒想到在這鄉村裡果戈理卻遇到了那個欣賞自己作品的繆斯,那個勸他不要再燒書的女神,可惜麗莎早已嫁作他人婦,是本地地主的妻子。除了與果戈理幾次友好的互動外,麗莎出場的機會不多,沒有太多的信息,但絕對至關重要。本部影片與其說是部電影,不如說是一部未完成的電視劇。更多懸疑的解密看來應該留給了下一部《果戈里·惡靈》。
8. 電影《欽差大臣》的主演是誰
《欽差大臣》是俄國諷刺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作品於1836年發表。故事描寫紈絝子弟赫列斯達可夫與人打賭輸得精光,正一籌莫展,從彼得堡途經外省某市,被誤認為「欽差大臣」,在當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鬧出許多笑話。
作品改變了當時俄國劇壇上充斥著從法國移植而來的思想淺薄、手法庸俗的鬧劇的局面。《欽差大臣》果戈理用喜劇這面鏡子照出了當時社會達官顯貴們的丑惡原形,從而揭露了農奴制俄國社會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動。
故事發生在俄國的某個小城市。這個城市在粗魯而貪污的市長和一群本身是歹徒而實際是笨蛋的官吏主宰下,變得腐敗不堪。當這群貪官污吏風聞首都已派出微服私巡的欽差大臣時,每個人都慌亂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當此時,突然聽到有一位叫赫列斯達可夫的人正投宿於城內唯一的旅館里,於是,他們就誤認這位外形不凡、而實際上因賭博、游盪而辭官返鄉,途經此地的赫列斯達柯夫為欽差大臣了。市長大人立刻在家裡開了一個盛大的歡迎會,且不斷賄賂這年青人。在市長等人的百般奉承之下,青年的心裡升起一個邪惡的念頭,因此便向市長的女兒求婚。而市長則以為只要和他攀上了關系,就能打開在首都陞官發財的門路,所以,欣然允諾了。然而,這名青年卻因擔心騙局被揭穿而匆忙逃走。當市長官邸里正處於熱鬧的高潮時,郵局局長手捧一封信走進來。那封信是青年寫給彼得堡的朋友的,他在信里大肆嘲笑那些把自己誤認為是欽差大臣的笨蛋,並為每一個官吏取了一個令人難堪的綽號。當市長與官吏們正為這件事而啞然失聲時,真正的欽差大臣來臨了。帷幕就在大家呆若木雞的情況中落下了。[1]
赫列斯達可夫
赫列斯達可夫是劇中的主人公,一名彼得堡十二品小文官,他游手好閑,好賭成性,流落到一個邊遠的小城市,輸光了身上所有的盤纏,因拖欠房租、餐費被困在旅館。他飢腸轆轆,以為出外走走來緩解飢餓的痛苦。當旅館老闆施捨菜湯的時候,他卻以「不吃」來表示抗議。他怯懦可憐,卻又是多麼的驕橫任性啊。是社會貴族階層紈絝子弟生活頹敗、死要面子的縮影。
在他窮困潦倒的時候,被當地一群貪贓枉法、同流合污的官吏誤以為是微服私巡的欽差大臣。那一刻起,他的命運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受到市長的盛情款待,官吏的阿諛奉承。他在市長家裡過得很舒心,市長夫人和女兒以奉承和羨慕的眼光看著他。貴族們不敢在他面前坐下,他受到了豐盛的款待,品嘗了美酒佳餚,他非常享受那樣舒適奢華的生活。然後他充分發揮想像力,玩弄辭藻,不顧事實地吹得天花亂墜。當官吏們向他投來敬慕的目光時,他就越發得意忘形,信口開河起來了。他吹噓自己在多個政府部門里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舉足輕重的人物,很多有名望的將軍都怕他;在上流社會的交際裡面,很多漂亮的女演員都拜倒在他腳下。他在聖彼得堡的食品都是用「蒸汽船」從巴黎直接運來的,而且他創作的書堆積如山,普希金是他的好朋友。其實,這並不是他憑空想像出來的,而是根據自己心中的意願加以修飾而成型的幻想。可見,他心中雖有遠大的理想,但是卻是不切實際。他志向遠大,卻又是多麼的不切實際。這不僅僅反映了赫列斯達可夫的個人志向,也是整個社會貴族子弟對驕奢淫逸生活的狂熱追求。
不僅如此,赫列斯達可夫還不顧道義廉恥,向市長夫人求婚未遂轉向市長女兒求婚。他長篇謬論地發表他的婚姻理論:婚姻是不分長幼的,他認為追求快樂並沒錯。赫列斯達可夫的倫理道德是多麼的低下,光明正大地勾引市長的妻子和女兒。還認為是一件很合情合理的事情。他表面上一派正人君子的模樣,實際上是一個淺薄鄙俗的小人。
赫列斯達可夫真摯誠實,面對官吏們對他大獻殷勤,他毫不掩飾爽快地收取自動送上門的錢財,還會在各政府部門為他舉行歡迎儀式時,公然地說明自己「好吃」、「尋歡作樂」和賭錢的「本領」。但是他還有機關算盡的另一面。他並不滿足收取諸公主動奉送的財物,同時還想方設法地編造各種理由來騙取各階層人員的錢財,肆無忌憚地搜刮他們的錢財。一些商人前來表示對市長不滿的情緒時,他也同樣乘機搜颳了他們的錢財。他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向所有人提供口頭上的保證。最後他打算逃離的時候,還不忘向未來岳父借400盧布才登上馬車。
赫列斯達可夫怯懦可憐卻驕橫任性,儀表斯文卻思想骯臟,真摯誠實卻機關算盡。他可憐、可悲、可恨、可笑。在作者果戈理筆下,赫列斯達可夫是一個形象豐滿,富有代表意義的典型的彼得堡貴族。[1]
市長
市長也是劇中的主要人物,起到貫穿全劇的作用。他聰明機靈、自私自利、愚昧荒唐。
當他收到密探傳來收到欽差大臣私訪的消息,他立刻命令官員們採取緊急應對措施:要求福利院的督察為病人做一些干凈的帽子,在病床,床頭掛上一些用拉丁文寫的標牌;要求法官把法院前廳中的鵝趕走並取走在審判大廳中晾曬的舊衣服;要求學校督察監督教師的儀表,因為有的教師有臉部肌肉抽搐的怪癖;要求郵政局長不要只是抽查信件,而是要抽查所有經過他手的信箋,以便發現那些不滿的商人是否有揭發的內容;同時也要求掃清街道,運走垃圾,拆除破舊的柵欄……面對突如其來的危難,他能鎮定有條不紊地分配工作,他的領導能力是毋庸質疑的。深一層來思考,我們就不難明白他為什麼平時工作雍擁懶散,卻還能穩保市長寶座。充分體現了他狡猾過人的特性。
面對赫列斯達可夫公然向自己妻子和女兒求婚這一事件,市長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認為這是個平步青雲的好機會。他並沒有追究赫列斯達可夫向自己妻子求婚這一醜事,也不徵求女兒的意見,沒有真心為女兒的終身幸福著想,一心只想著自己的事業和前途。爽快地答應了赫列斯達可夫的求婚。與其說赫列斯達可夫不知廉恥,倒不如說市長更加厚顏無恥。
當郵政局長說出了欽差大臣是假的時候,市長怎麼說都不相信,市長一連說「您說什麼?您說什麼?什麼信?」,一連串的發問都是為了掩飾其內心的恐慌,因為他在假欽差大臣身上傾注了太多的成本,特別是把女兒許配給了這個能給他帶來飛黃騰達的「金龜婿」。當幻想不能成真時,市長還發出了要逮捕傳達假消息的人這樣荒唐的命令。
果戈理通過對市長的描寫,影射了當時俄國外省官員的欺上瞞下、腐敗頹靡的生活作風和狡猾奸詐、老謀深算的特點。[1]
郵政局局長
郵政局局長也是劇中比較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好奇心強卻又膽小怕事。郵政局長截住一封赫列斯達可夫寄出的信,帶到市長面前時,激起了市長要逮捕郵政局長的沖突。當郵政局長說出了欽差大臣是假的,市長大發雷霆地責罵郵政局局長的時候,郵政局局長的心情是極度緊張的。他不僅僅在被市長責罵的時慌張,就在 「截住——拆開」信的過程中也是經過了一番痛苦的思想斗爭的,「我自己也不知道,一種超自然的力量推動著我。……迷迷糊糊的全看不見啦」,這一大段的台詞看出了郵政局長的好奇心極強,而又膽小的特點,雖然他明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合法的,但是他不能戰勝好奇心,偷拆了信件。郵政局局長的這種偷偷摸摸的行為,是當時俄國外省小官吏們共同的特點。他們利用自己擁有的權力來做一些超越法律的事情,但是卻又害怕被發現。[1]
9. 果戈里三部電影是什麼小說改編的呢
果戈里三部電影分別是:1《果戈里。起點》該電影是根據俄國作家果戈里的《Вечера́ на ху́торе близ Дика́ньки》(狄康卡近鄉夜話)改編的。。2《果戈里。邪靈》是根據果戈里1835年小說集《Ми́ргород》(密爾格拉得)中的第三篇小說《Вий》(維)改編的。3《果戈里。復仇》
10. 《撒旦的面具》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撒旦的面具》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zkv4vwfqDeb7WJ1Z9rp4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