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下無賊》反映了什麼現實問題
賊和一個不相信有賊的人在火車上的故事。
黎叔貪婪,心狠手辣;王麗重感情,不屈不撓幫助傻根;王薄深愛王麗,為心愛的人而幫助傻根;傻根則是不諳世事陰險,淳樸而又心地善良。本片最大亮點是傻根這個人物刻畫很飽滿...很多人認為王寶強的表演有些誇張,實際是心理上對人物的提前預設...王寶強這個級別的演員要讓角色具備代入感確實不易,但在馮小剛調教下對角色火候的把控還是到位,同時最大限度的減少王寶強與別人的對手戲甚至戲份,以保證人物刻畫不被演員能力上的強弱所影響...最終使得傻根身上的善良和單純顯得格外真實...王麗在劇情的開始也是個實施詐騙的一員,夥同自己的男友出賣色相詐騙劉總裁。只是在後來,隨著自己有了孩子,開始意識到以前自己的行為是不道德的,是不為社會接受的,並感到良心不安、羞恥感和有罪感。
救贖,往往免不得犧牲,但是這種犧牲值得紀念,要不然,我們也不會看到這部電影了。
你們怎麼看呢,觀影評論!
Ⅱ 有個反烏托邦的電影,求片名,以前看過介紹,都忘了是否已經上映,大致核心如下
《記憶傳授人》(The Giver)是一部2014年的科幻電影,改編自烏托邦同名小說。由菲利普·諾伊斯執導,由編導過《塵霧家園》的瓦迪姆·佩爾曼擔任編劇,大衛·葉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任導演。主演包括布蘭頓·思懷茲、梅麗爾·斯特里普、傑夫·布里吉斯等,影片於2014年8月15日在北美上映。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完美的世界,在一位少年成為「記憶的接受者」之後崩塌的故事。他必須獨自承受痛苦、恐懼和孤單,同時也知道了什麼是溫暖、幸福和愛,就此得到了他以前所不曾有過的經驗。
Ⅲ 《使女的故事》:奧芙瑞德在的世界真的有很多糟糕的地方是嗎
推薦給大家一部美劇《使女的故事》第一季,這是一部反烏托邦的電影根據書《使女的故事》改編而來。
這部劇在17年的時候我記得演員,伊麗莎白·莫斯在電影節上獲得了非常高的評價。我是因為被這個站在台上非常耀眼的女人迷住了,更多的是被這部劇吸引。
再多表述下去就把劇說完了,這部劇總體來講節奏非常的緊張、驚恐。希望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這是一部反烏托邦題材的劇。
像男權、女權的問題每一個時代總是不一樣,我這里不能去表述自己的觀點。每個人心中自有一桿“秤”,推薦大家看一下這部劇,一集的時間很長,而且長期的壓抑畫面會讓人很容易入睡。劇集又是一點一點解析這個世界,解析身邊的環境。
不要等到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那一天,在絕望中後悔,在後悔中絕望。那樣的世界中,沒有“每個人都愛我”的言情劇主角來拯救你我。
Ⅳ 《飢餓游戲》第二部主旨是反烏托邦
何為「烏托邦」——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所支持的一種理想的社會境界,他要求在這個社會中人與人和平共處、平等相待、社會和諧發展,在當時和現在看來都是一種超理想的狀態,寄託了人們對理想生活的嚮往。
伴隨著12年《飢餓游戲》占據北美青少年不可動搖第一把交椅以來,各類如「分歧者」般的反烏托邦題材電影大行其道,而最新這部《移動迷宮》系列也是目前略強於《分歧者》遠不及《飢餓》系列的中體量反烏競爭者,但它還是作為反烏浪潮主力軍脫穎而出,畢竟超高的投入產出比,還是讓近年僅有X男和猩球系列的FOX從略顯頹勢中看到一絲希望。
作為系列第二彈的《燒痕審判》與第一部心慌方+大逃殺+林中小屋的格局設定不同的是,本集沒有迷宮只有沙漠,無論翻倍的投入資金,還是升級的格局都顯得野心勃勃,延續上一部逃出迷宮之後,本部奔跑小分隊繼續亡命天涯,需要在2周的時間內穿過地球上被太陽炙烤為灼熱的焦土荒漠,其中人類因為太陽炙烤成為嗜血食人獸「耀斑」,時刻蹂躪著這個末日世界。
與第一部的中規中矩比起,本次的續集可謂糟糕和失控,各種混搭元素也是極其過火,不僅集合了《飢餓游戲》的反烏托邦主題,《生化危機》的驚悚氣氛,《瘋狂MAX》式的末日風潮,還加入了權利游戲劇組的亂入,儼然成了行屍走肉版生化危機+奔跑吧兄弟+貝爺荒漠生存極限的東北大鍋燉。
而疲軟拖沓無懸念的劇情與其野心勃勃的世界觀格局成反比,有種挖了大坑填不上的尿感,劇中角色臉譜化扁平毫無性格,基本上像是將一群動機不充分的角色沒有任何解釋的從一個地方急忙轉移到另一個地方,除了不停的跑就是為打而打,可謂老套和司空見慣,既不緊張也不抓人毫無新意,而第二部《燒痕審判》在投資翻倍的情況下票房基本持平首部,也說明了一切,很明顯第一部的粉絲又去看了第二部,而我就是其中之一在影片快下線之前沒忍住趕上末班車的反烏托腦殘粉。
Ⅳ 求分析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其中的反烏托邦思想
在《銀翼殺手》前的科幻片,多將視角投向人以外的外部世界,但本片則回到了人類自身上——貌似最應該有人性的人類卻在逐步喪失血性,而看起來沒有真實骨血的人造人,則慢慢展露出原始的人性。《銀翼殺手》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讓那些靠炫技維生的科幻電影都足以羞愧
Ⅵ 《十年》反烏托邦的背後潛藏的是什麼樣的意識
影片本身,它的反烏托邦背景設定、分段式故事結構、港味極濃的影像風格、精煉的故事創作、以及配樂等等都十分符合我的口味,單單從電影來說,我為它鍾意。然而在我所接觸的反烏托邦故事中,基本上構想的對整個世界形而上的未來式悲觀遐想,並非特指某個國家、某個政黨,而是針對某種獨裁的制度、某些不公的法律、某類荒誕的社會現象,這些光怪陸離的恐怖構思一遍遍引起人們對現有生活里自由和平等的反思。比較烏托邦的理想模式,反烏托邦社會更容易發生也更符合缺乏引導和辨別能力的人性自由式發展規律。而本片建立在政治如此敏感的真實國家問題上,整體的悲觀氣氛清楚的反映了導演的立場,那麼它的被禁便不是毫無道理。呈情表願固可貴,祈福求進價更高。自由之聲喚民從,卻非眾民皆清醒。
Ⅶ 分歧者:異類覺醒影評:反烏托邦的小鮮肉
電影《分歧者:異類覺醒》是後現代社會的歐美電影依舊延續著二戰後「反烏托邦」的精神血統,這種血統被樂此不疲地重復闡釋,觀眾也為其深刻思考、精美特效折服,遠數有《大都會》、《人猿星球》、《終結者》,近看有《黑客帝國》、《少數派報告》、《猩球崛起》。不論是探討科技給人帶來的恐懼還是外星人製造的慌亂,亦或是人性墮落招致的災難,「反烏托邦」都以其獨特的方式預想著全人類的未來。近期熱映的《分歧者》正是「反烏托邦」電影的新作。下面365語錄台詞網為您介紹一下分歧者:異類覺醒影評:反烏托邦的"小鮮肉"。
電影《分歧者:異類覺醒》是同名暢銷書改編電影《分歧者》系列的首部,本片由導演尼爾·博格(前作《魔術師》、《永無止境》)執導,由謝琳·伍德蕾、提奧·詹姆斯、凱特·溫絲萊特 、Maggie Q等人主演。在未來的芝加哥,人們被分成五大派別,分別是:誠實(Candor)、博學(Erudite)、友好(Amity)、無畏(Dauntless)、無私(Abnegation)。每一個孩子在16歲的時候都要選擇一個派別加入,並經受考驗。
未來的芝加哥已經是一座廢城,像是《遺落戰境》、《極樂空間》中的場景設置,又比《我是傳奇》中威爾·史密斯的處境好得多。五個派別從穿衣打扮到行事理念都互有差異甚至對立,看似是「多黨制」的映射,其實是人類不同特性或者不同政治派別的概念化呈現,人類的優秀品質基本是誠實、博學、友好、無畏和無私了。這不同於《雪國列車》中的車廂階級,也有別於阿道司·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中的五個階段,《分歧者》將個體乃至人類橫切,選擇正能量的一面來展現,然而全然的正能量也會出現對立、對抗甚至戰爭。
本屬於無私派的碧翠絲在16歲的「能力傾向測試」中表現出了無畏、博學、無私的特質,是為各派別所排斥乃至捕殺的「分歧者」,這個不屬於任何一個既有派別的人在哪一個陣營都是「異類」。所有派別認為如果大家各自按照自己的行為原則生活,一定相安無事、世界和平,因為有「分歧者」的存在才有了動亂甚至戰爭。每個人活在自己的派別,做著「應然」的事情,世界有秩序地運行,這是柏拉圖的「理想國」、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然「實然」不然,無私派的小鮮肉在無畏派中逆襲,結果被認定是分歧者,她不屬於任何一個固定、單一、唯一的派別,她的思維是豐富的、多維的、「叛逆的」,故而受到了「多數人的暴政」。
科技的極致常常在反烏托邦電影中受到展現和批判,《分歧者》中人類的想像已經完全可以圖像化。而且人類的意識也可以完全被葯物和科技控制,博學派的首領凱特·溫絲萊特給無畏派的成員注射葯物以控制思想,借之屠殺無私派的平民,這個細節與《撕裂的末日》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這也是此類電影中「理性與反理性」二元對立的展示,最後碧翠絲用情感感化The Four(提奧·詹姆斯飾)贏得最後的勝利,也是大多反烏托邦電影一致的訴求。
除去《分歧者》反烏托邦的氣質外,與其他同類電影相比,其女性主義的訴求也十分明顯。在《阿爾法城》中女性是「被拯救的羔羊」,《黑客帝國》里女性是「被邊緣化的魔女」,《人類之子》中是「被利用的聖母」,而在本片中女性成為拯救的主角,成為主動者,而非「他者」。海報中謝琳·伍德蕾站著,而提奧·詹姆斯半蹲在其後,相信這是導演的用意所在。《分歧者》只是第一步,還有暢銷的《叛亂者》和《忠誠者》,相信還有更多精彩,值得我們期待。
分歧者:異類覺醒影評:反烏托邦的"小鮮肉"由365語錄台詞網為您搜集整理,更多精彩請關注美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