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有一個電影女主角東北下崗

有一個電影女主角東北下崗

發布時間:2022-12-10 20:59:34

① 下海電影觀後感

這部電影講述了東北下崗女工麗娜,本想去法國做保姆賺錢改變生活,但無奈成了一名巴黎的妓女的故事。這部電影讓我們了解到了90年代女性的困境,讓我們看到了她們的不容易

生而為人,經常被定義為「弱小」的女人們,其實要遠比想像中的堅強,她們為了家庭,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樣子,才是最值得我們反思的部分。

即使一朵花再怎麼苦澀,它也有綻放的時候。通過直面過去,品嘗曾經的痛苦,我們才能反思,才能夠擁有更加強大的力量,繼續努力地往前走。

寫電影觀後感注意事項

寫電影觀後感,要從自己觀賞影片的感受出發。應強調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五六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要寫好觀後感,還應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② 有哪些反映東北下崗工人生活的電影或電視劇

《鋼的琴》、《耳朵大有福》

③ 如何評價電影《地久天長》

已經記不清楚自己看過多少個電影了,《地久天長》這個電影上映之後,場次其實是比較少的,時間分布的也不是很集中,然後去看了,電影院臨時換了播放廳,我找了一個角落坐下開始看。影片其實很平緩的,但是正是這樣讓人很壓抑,講述著那一代人的生活。在時代的洪流下,不知道有多少個這樣的家庭,時代的背景是無法去評判的。三個小時的影片,中間也有走神的時候,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所以才會覺得看不懂。

看之前在網上先看了一下簡介,下面很多的評論,父輩,爺爺奶奶輩的人很能夠看懂的。無論是下鄉知青,還是不允許生二胎,都是他們經歷過的時代。不過讓我想到很多的是,以前生二胎還要面臨著失業,現在卻在鼓勵開放二胎,沸沸揚揚,不知道時代到底是什麼樣的。但是,每一個年代都不一樣,每一個年代背景下的人也不一樣。無論是思想還是大時代下的潮流,我還是比較喜歡以前的年代,如果要去知青的話,我想我也會選擇去的,但是我們不了解的是,當時的知青返潮的時候,也有很多的故事。

年輕的人們是不會理解的,但是那個時代卻在 歷史 長河中不會抹去。片中最慘的一幕就是爸爸媽媽坐在兒子的墳前,接到浩浩生了兒子的消息吧。旁邊的姐妹都哭了,其中一個哭的不行,抽泣到壓不住聲音,停不下來的那種。然後想說星星走了以後是怎麼生活的,他回來取身份證明顯是在等爸爸媽媽挽留,為什麼爸爸媽媽一句挽留的話都沒有,上了摩托還回頭看的寶貝哪裡捨得離開,捨不得爸爸媽媽所以最後帶著女朋友回來了。看了兩遍,每次到老爸我是星星,眼淚就自己跑出來了。

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已經足夠清晰,三個小時,無時無刻不在描繪那個年代給兩家人帶來的持久的劇痛。觀眾總是自私的想將抗爭精神寄託於主角,卻從不關心對於角色本身劉耀軍夫婦兩個來說,怎樣活著才是最重要的。善意,扶持,堅強隱忍,亦是人性的光輝。電影很好看,也真的很值得去看,可以說通過幾個家庭反應出了當時整個 社會 的現象,電影拍的很細致,細節處理的也很好,雖然我不是特別懂,從觀眾角度來說還是很不錯的。當然我是沖著王源去的,王源在電影中飾演叛逆期劉星,看的真想去打他一巴掌,不過王源演技還是值得肯定的,加油。

11月23日第32屆金雞獎頒獎典禮落下帷幕,獲獎作品中吸引人們目光的就包括電影《地久天長》。 這部電影獲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編劇三項大獎。 《地久天長》今年2月14日在柏林電影節首映,男主角扮演者王景春和女主角扮演者詠梅分別獲得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和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電影把人們拽回那個年代,引起兩代人的反思,也一定會引起第三代人00後的思考。 一部好電影會把人帶到一個宏觀的視角,引發人們對命運的思考,對生命的 探索 。 從這個角度來說《地久天長》這部電影做到了,是一部好電影。



反差中看到人物的善良和勇敢


男主角劉耀軍一家一直生活在北方,原本他們可能有兩個孩子,但是因為違反計劃生育政策他們的第二個孩子沒有要成。而蒼天弄人,第一個孩子又因為溺水而死。夫妻兩人倍受打擊,加上妻子麗雲下崗,兩個人到了南方沿海地區,過上了半海上的漁民生活。借茉莉的口,影片提到兩人的生活就像是到了國外,聽著聽不懂的話,過著沒有親朋朋友的生活。


生活習慣也不一樣,人家喝茶,他們啃饅頭。後來領養了一個兒子,青春期兒子在學校被人欺負、被誤解,還不只換過一次學校,甚至老師也懶得再調查。可見兒子也並不容易融入當地的文化與生活。


原本樂樂呵呵的三對年輕人,隨著時代的變遷,擁有了不一樣的生活。沈英明成了房地產的大佬,兒子浩浩上了大學,當了醫生。而劉耀軍夫妻依然辛苦地在海邊經營著繁星修配廠,被領養的當作已逝兒子替代者的劉星又離家出走。過年的時候,英明和新建一家都帶著孩子聚在一起,屋子外邊各家的孩子都在感受新年的快樂,而沒有孩子的耀軍一家卻冷冷清清。


正如老人們說的:過日子就是過孩子,有孩子熱鬧和沒孩子的孤單冷靜有了鮮明的對比。


八十年代新建因為跳舞而被勞動改造,到了二十一世紀已經有了孫子的英明還流連在KTV;當年下崗是先進帶頭做犧牲,後面卻是誰下海早誰得利多;還有沒說出來的變化,當年是杜絕生二胎,現在是鼓勵生二胎。



電影中,每個角色的塑造都很用心,無論是性格特點還是演員的表達上,都是無可替代的。詠梅飾演的麗雲美麗賢惠,吃苦耐勞,最重要的是有一顆散發著母愛的心。如果說愛自己的孩子是天性,那深沉地愛著領養的孩子,甚至愛著給自己帶來喪子之痛的朋友的孩子就真的很難了。


兒子不想上學,媽媽一直不放棄,一定要去學校找老師讓孩子繼續上學,哪怕這樣的情況,在老師面前窘迫的場面發生過多少次,她也不會放棄讓孩子。當孩子辦好了身份證,作為媽媽她還是不忍心告訴孩子領養的事實,這里更多的是擔心孩子傷心,甚至一直拖著沒有給孩子辦身份證。


直到想用這個方法讓孩子回家,才去做。最後,孩子帶著女朋友回家,當媽的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我們可想你了」 媽媽就是永遠給孩子留一扇回家的大門的人。

從自己的兒子溺水身亡後,麗雲只是自己默默的承受著,借丈夫耀軍的話說: 時間已經停止了,剩下的就是等著慢慢變老了。 但是她在那以後還是讓英明夫妻不要在浩浩面前提起這件事,不希望這件事給浩浩帶來任何影響。甚至不想讓浩浩看到星星小時候的照片,怕他心裡放不下那份傷痛。 母愛就是無論自己有多傷心,也永遠不想讓孩子傷心的那份 情感 !


當孩子離家出走後,麗雲每天晚上都會鎖上大門,其實是象徵性的,一直沒有真的鎖上。還會往遠處望望,她是真的希望孩子有一天晚上會回來。

麗雲有一次說,不知道自己死了以後應該在哪兒,是這兒還是老家?這個細節一方面鋪墊了之後麗雲實施了一次自殺,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提出了麗雲心理的困惑:到底哪裡是她的家?但結尾給出了答案,孩子回家了,麗雲說「我們在老家看朋友,過幾天就回去。我想這就是她給自己的答案,她願意把家和心安在那裡,安在有孩子的地方。


雖然融入那裡不容易,但她已經下了決心。還是那句話: 此心安處是吾鄉!


很久沒有看到這樣的電影了,生活化的場景、無痕跡的表演、長達三十年的時間跨度,將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演繹得感人至深,讓我久久無法平靜。

影片的年代感很強,以前廠區的環境,我也再熟悉不過了。那時的人們,工作在一起、學習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既是同事、又是朋友;筒子樓里誰家炒了個回鍋肉,誰家開了瓶好酒,能香整幢樓;隨時竄個門,一家有事大家幫忙;小孩們胸前掛個鑰匙就放敞地到處玩;露天電影、籃球比賽和交誼舞會,那可是最熱鬧的地方……

我父母那一代人,在正長身體的時候遇到自然災害,在正學知識的時候遇到知青下鄉,返城進廠後遇上計劃生育,人到中年又遭遇工廠破產,時代的陣痛全趕上了。然而,我從沒見到他們怨天尤人,而是隱忍的、堅韌的,努力把日子過下去,直到越來越好。

劉耀軍和王麗雲也是這樣,自己默默承受命運的安排,但既使傷痛欲絕,卻還保持著對他人最大的善意,他們沒責怪「推了星星一把」的浩浩,甚至告誡沈英明「永遠不要提這個事,一個字都不能說」,只為保護孩子。

他們悄然離開傷心之地,收養周永福當作星星,自我放逐到了天涯。他們希望福建漁村的寧靜、陌生和封閉,能凝固住時間、凝固住傷痛,互相依靠著、互相慰藉著,一起慢慢變老。

劉耀軍曾認為兒子星星的離去帶走了一切希望,但和茉莉一時激情將孕育的新生命卻讓他猛然意識到「我和麗雲那麼想要孩子,是因為那是我們的孩子」。兩次緊急送醫的情景讓人心碎,沒能救回溺水的星星是一生之痛,及時發現自殺的妻子是一生之幸,劉耀軍再次堅定了自己的心意,要珍惜身邊的家人,「我跟麗雲現在都是為了對方活著」。

家是什麼?家就是那個,有時你被親情捆綁得有些氣喘時會想著逃離,但內心深處卻時時想著回歸的地方。周永福曾經非常想擺脫星星的身份,擺脫這個家,然而最後接通劉耀軍的手機,張口自然的就是一句「老爸,我是星星」,讓人淚奔。

李海燕一生都未能解脫負罪感,浩浩終於勇敢地進行了懺悔,劉耀軍和王麗雲在多年後釋然了失子之痛,當年的好友也重拾了珍貴的友誼。當茉莉的混血兒子出現在視頻中時,我想,雖然情緒有些復雜,但劉耀軍、王麗雲和茉莉必定會為如今仍能坦然面對彼此,而感到由衷的高興。世事無常,但經受住考驗的親情和友誼,地久天長。

《地久天長》長達175分鍾,將近3個小時,但對比電影中劉耀軍和王麗雲橫跨30多年的人生,這短短3個小時,又顯得微不足道。

劉耀軍和王麗雲一家的苦難是李海燕一家造成的。兩家人曾相約友誼地久天長,曾經一起下鄉,一起返城,一起當工人,一起生孩子,孩子像兄弟一樣一起長大。

劉耀軍和王麗雲的第一個悲劇,是當了主任的李海燕強行帶走懷了二胎的王麗雲做引產;第二個悲劇,是李海燕的兒子拖王麗雲的兒子星星去水庫直接造成星星的溺水身亡。

公平的說,這兩次傷害,是無法追究加害人的。第一次是國家政策,第二次是無心之過。

一份故交情,一句友誼地久天長,固然曾經構成了悲劇發酵的溫床,可也足以承載你晚年想要放下時的療傷。你無法原諒命運,或者說,你沒資格原諒命運。但是你完全可以原諒一個舊友。

他們為什麼不質疑政策、不追問 社會 、不反思制度呢?因為僅僅是應對現實,就已經讓他們不堪重負。

在《地久天長》首映式後的訪談里,王小帥說:「只有把時間給夠了以後,生活中才會出現許多無常的東西。」同樣是小人物負笈而行的起起落落,同樣是失語之後的無從言說,確實,它在許多的面向和維度里,能讓人不由自主地將之比附於二十五年前張藝謀的那部經典之作。就連它們的標題,都使用了相似的反諷話術:一個明明在持續不斷地描寫死亡,卻名為「活著」,一個明明在持續不斷地言說「無常」,卻名為「地久天長」。

時代在不停的改變,事情在不停的發生。我們經常會陷入自己的回憶,回憶到當時的無知,回憶到暴風雨前的美景,不知不覺的那麼多年都過去了。

這部影片的精髓也在片名里體現了。不管發生什麼,主動還是被動,喜還是悲,地久天長,路還是得慢慢走的。「So Long, My Son」,不僅僅是說「再見了,我的兒子」,而告訴了我們,生活會不停的改變,你要勇敢,你要堅持住。

一部很樸素很漫長的電影《地久天長》,說實話如果不是朋友推薦,我不會去看這部電影,計劃生育,文革,下崗,知青等等,中國過去的那幾十年,實在不是我能理解和我想理解的年代。而這部電影就用三個小時,講述了這幾十年的故事,怎麼說呢,開場一個小時後我甚至沒理清故事線看的迷迷糊糊,二胎的手術流產,獨苗的溺水死亡,似乎是這場悲劇的註定,但這場悲劇能怪誰,怪讓麗雲流產的主任,怪讓星星下水的浩浩,怪當時國家的政策,呵,算了吧。

這種無可奈何最是悲戚,所以當聽到他們說可笑,我們竟然還怕死,心裡那根弦突然就斷了。多年過後,他們一切說開,海燕對麗雲說的那句我們有錢了,你可以生了,很好哭,但落淚之後是一股無厘頭的生氣,破鏡終歸不可重圓,失去的終究還是失去了,所幸他們還有養子星星,最後星星的歸來,也許是這一場悲劇最後的安慰吧,總的來說,這部電影作為一個旁觀者很好哭,那是一種悲憐,這部電影太現實,沒有經歷過沒有深入了解,我無話可說。

第一次看這類型的電影,也是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的長達三小時的電影,負疚與悔恨,壓抑與不安,不好說到底是時代和制度的荒誕與謬誤,還是人物本身的命運的悲哀,但是最悲傷的是時代洪流中可能還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家庭。整個基調給人感覺很悶的慌,難受,悲傷被壓抑在胸口,很難爆發出來,即使到了幾個劇情發展點默默流出眼淚也覺得不夠發泄情緒,只能憋悶著,幸好最後的結局是我喜歡的,雖然遺憾可以成就經典,但是我更喜歡圓滿啊,誰不希望生活最終都是美好的呢。

看到網上大部分都是在誇,我不否認是部好看的電影,最直接的理由就是,近三小時的片長,朋友既沒見周公也未喊無聊,而我基本沒意識到有三小時這么久。台詞少的部分也不會覺得沉悶,你感覺得到人物的心思在流轉,情節仍然在推進。讓你落淚的段落也不明顯煽情,總體基調就是大部分影評所說的:剋制隱忍。影片的敘事是我喜歡的,當下和過往交錯。看當下產生疑問,看過往得到部分解答,最後交織到一起。

以上就是所有人誇贊的部分,而我卻感到不滿足,因為結尾,太意料之中了,你就知道星星的死和浩浩一定有關的,你就知道周家福一定會回來認爸媽的,你就知道是擺脫不了大團圓的。我也喜歡大團圓,但克制了30年,我實在不能喜歡這樣的結束方式。我指的是作為電影,生活中,當然還是大團圓比較好。但是有句話總會不期然地浮現:生活遠比戲劇荒誕,因為劇本是有邏輯的,而生活沒有,不知道為什麼,大團圓的結局,總覺得讓一眾演員克制隱忍的表演,顯得有些荒誕了。

雖然確實是好片,好幾處看得我淚眼汪汪,可惜最後的結局卻讓我意難平,或許這樣一個寬容、原諒、解脫的結局會讓人覺得相對完美,可對於我而言,聽到浩浩在兩位老人面前坦陳我就推了他一把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心如刀割,這一推讓一位少年溺水而亡,而之前,也正是這位少年號稱我會保護你,這一推不但讓一位少年失去生命,更是讓一個家庭差點分崩離析,而不得不遠走他鄉,都說故土難離,又是懷著怎樣一種心情才會被迫離開家鄉去往語言不通的他鄉過著隱居般的生活,更讓人意難平的是,失去至親的這對夫妻在早已得知真相的情況下,仍然保護著那個害死自己兒子的孩子,這樣的善良讓人淚流不止,可卻始終有一口氣堵在胸口讓人難受。

我第一次流淚的時候是收養的兒子劉星執意離開家的時候,母親躲在門邊不言不語,那刻突然想起電影前段的一句台詞:時間已經停止了,對她而言,剩下的就是慢慢等著變老,那種心如死滅的心酸,在那瞬間讓人鼻酸,電影的結局似乎在向人說著原諒這個主題,我很難想像,那個從小叫著乾爸干媽的浩浩是怎麼心安理得的懺悔從而尋求到心靈上的解脫,也很難理解在《友誼地久天長》的音樂中,那些要做一輩子好兄弟好姐妹的人們,是怎樣的傷害著一個無辜而善良的家庭的,即使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因工作的崗位特殊性!感謝王景春和詠梅出色的演技彌補了結局的幾分遺憾,個人不喜歡這樣的結局。

影片通過過去現在鏡頭交換的方式為我們講述了兩個家庭在那個年代的生活往事,慢慢將觀眾帶入故事中。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在平常生活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沒有特別的跌宕起伏的劇情,像是沙漏里沙粒落下的聲音,不緊不慢,卻能震動人的心靈。世事變故,說不盡,道不明,電影越是進行到最後,越體現出一種無言之美。作為零零後的我特別去了解了那個年代的 歷史 背景,八十年代開始,計劃生育作為國家的第一國策,改革開放的浪潮襲卷中國大地,經濟體制改革伴隨著大量企業員工下崗。

電影中每個人物都沒有錯。怎麼說呢,人生之秋,世態炎涼,千帆竟過,有誰能說的清楚?

還有一些我想說的,在這就不說了不太方便。

《地久天長》電影由中外合作製作,視覺效果還是不錯的,實力派演員詠梅,王景春領銜主演,還有王源的演技也很在線,是近幾年不可多得的電影佳作。

另外要祝賀《地久天長》在第32界金雞獎摘得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編劇獎。

作為一部文藝片,《地久天長》在剛上映之際就把許多觀眾看懵了,三個小時的時長,畢竟不是爆米花電影,沒有隨處看見的笑點和充斥滿屏的段子,只有平凡無奇的敘事與溫情。但是看完以後卻發現,三個小時的時間內沒有過於迂長和多餘的鏡頭,每個片段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三個小時全程無尿點,而影片主題也在這個時間段內被完美表達出了。

所以「地久天長」與其說是歲月不變、友誼長存,更適合被理解為歲月流逝下中國人特有的逆來順受和骨子裡的隱晦。「地久天長」是建立於人與人的關於感情的包容性而形成的,我們需要時間去療傷,但時間也不一定能治癒一切。三十年的時間瞬息而過,影片的最後也沒有真正的和解。

1、細節中透露出的「地久天長」與現實形成鮮明對比

影片中的插曲《友誼地久天長》剛播放時,兩個家庭和朋友們還是在一個小房間里隨著音樂起舞,場景看上去是那樣和諧,而由於事變,這首歌卻成了所有人的一個痛點,在與影片標題形成對應的同時,也暗示了「地久天長」下的友誼的無奈性。

2、 情感 是建立包容性的一大根本

中國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民族,我們明白忍讓、禮讓、謙虛的重要性,甚至有些時候忽略了自身的感受,而正是這樣的包容性是我們成為了這樣一個強大的民族。無論是關於友情而包容,或是因為對兒子的愛產生的包容,影片《地久天長》所表達的感情,就圍繞著這種中國式愛所展開。

3、以兩個家庭為主角的戲劇沖突與歲月相抗衡。

看似普通的故事線中有因有果,一對老友由於孩子的無知造成了兩個家庭永遠的悲痛,雖然表面上和解了,但這個傷痛永遠無法被抹去,甚至隨著時間愈演愈烈,這份傷痛是沉重的,是枷鎖,讓兩個家庭永遠活在懺悔和悲傷中。所以每當音樂《友誼地久天長》響起,只有無盡的悲哀和歲月的的無奈。

老子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時間不是治癒一切的良葯。影片在講述了兩個家庭之間略顯悲傷的故事的同時,也表明了魯迅的一個觀點:「人類的悲觀並不相同。」完全不同的發展,一個家庭和睦生活的越來越紅火,一個孩子叛逆,老公也開始對別的女人起了歪心思。當初的失事雖然不是必要,但也透露出了小人物無可奈何的悲哀。而當初犯下的錯也在導演刻意的留白中恍惚而過,三十年一眨而過,時空的留白中隱藏的是耀軍和麗雲悲痛的情緒和無奈之情。

說實話以前沒聽說過該片,因為該片獲金雞多項大獎,而且詠梅也是我比較看好的實力派演員,第二天就去看了,近三個小時的電影,出乎的長,但整篇看下來一點都不覺得冗長,不知不覺中還有點意猶未盡。演員的表演自然真實,雖然沒有大段的對白台詞,但男女主演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對主人公的內心刻畫恰到好處。可能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原因,影片的代入感很強,彷彿就是鄰里間家常舊事的追憶。同時那個時代的政策、運動對人們造成的影響與傷害,也能引起我們的同情與反思。總體來說,該片是近年來少有的一部好片。

④ 找一個電影主角喜歡剛琴很愛他女兒

鋼的琴(2010)

導演:張猛
編劇:張猛
主演:王千源/秦海璐/張申英/田雨/國永振
類型:劇情/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 俄語
上映日期:2011-07-15(中國大陸)/2010-10-28(東京電影節)
片長:107分鍾
又名:The Piano in a Factory

鋼的琴的劇情簡介······

上世紀90年代初,東北某重工業城市。原鋼廠工人陳桂林(王千源 飾)在下崗後,獨自拉起了一支樂隊,終日奔波在婚喪嫁娶、店鋪開業的營生之中,生活勉強維持。他的妻子小菊(張申英 飾)離家出走,轉投有錢的假葯商人懷抱。如今小菊光鮮回歸,不僅要與桂林離婚,還要爭奪獨生女小元的撫養權。桂林慨嘆自己失敗的命運,於是一心要將女兒培養成鋼琴家。為了得到女兒,他四處籌措買鋼琴的錢,甚至和女友淑嫻(秦海璐 飾)以及當年鋼廠的好哥們夜入學校偷鋼琴。
當所有的辦法都失敗後,桂林偶然翻到一本關於鋼琴的俄國文獻,於是叫上夥伴們在早已破敗的廠房中開始了手工製造鋼琴的征途……

⑤ 鋼的琴為主題拍微電影定一個什麼主題合適

父愛、懷念和時代變遷下的小人物的命運。想要用鋼的琴為主題,拍微電影可以用父愛、懷念和時代變遷下的小人物的命運為主題比較合適。電影《鋼的琴》表面是在講東北一個重工業小鎮下崗工人陳桂林為爭取女兒的撫養權,給女兒打造鋼琴的感人故事。

⑥ 潘虹主演的一套關於下崗女工的電視劇片尾曲,好像是那英唱的,叫啥名

走過冬天的女人》出品時間:1997年出品公司:上海東方電視台出品製片地區:中國大陸導演:徐松子編劇:蘭之光主演:潘虹,方青卓,許承先《風雨人生走一程》演唱:那英
不惑的心 不眠的人 聽慣了多少落花聲 掃不完的塵 坐不暖的凳 珍藏的舊夢疼不疼 擁擠的路 狹窄的門 中年是一座不夜城 扯不清的線 擺不平的秤 別問這季節冷不冷 歲月無情 胸中有愛 為自己點亮一盞暖暖的燈 有淚不輕彈 有傘何須等 風雨人生走一程

⑦ 《暴雪將至》這部劇十分的有內涵,這部劇的片名有何寓意

「暴雪將至」的一層含義很明顯,就是深刻的社會經濟體制變革。在98年前後,我們迎來了市場經濟時代最大的改革,具體包括國企私有化、兩千萬工人大下崗、取消福利分房、社保改革、福利醫療教育改革等,其中許多改革的影響(如房價問題),是我們現在還在承受的。

《暴雪將至》里拍大國企生活的幾場戲非常有感覺:千人一面、運作低效、官僚主義、渾渾噩噩,仔細品味一下藝術作品對於當時年代的真實還原,你就會發現那些體制僵化、思維陳舊的國企真的該改了,不改就會拖累整個經濟。大下崗沒有錯,錯在哪裡呢,一方面錯在對下崗工人的保障問題,理論上來講在計劃經濟年代,工人與國家會達成這樣不成文的契約:我為國家工作一輩子,不求豐厚的金錢回報,但是國家也要保障我一輩子,包括福利分房、退休金、福利醫療、福利教育甚至於子女工作的分配。而下崗潮,意味著國家單方面打破了這一契約而未給工人們相應的補償。這樣造成的社會問題是深遠的,就如我開頭所說,貧窮是犯罪滋生的土壤,受下崗潮影響最深的東北,成為了「小姐、黑社會」的輸出地。實話實說,但凡老百姓有的選,他們會選擇出賣自己的肉體,做妓女、做打手嗎?

⑧ 齊溪演過在法國做小姐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下海》是奧利維耶·梅斯執導、王小帥監制的劇情片,由齊溪、王茜、曾美慧孜、耿樂、曲高位主演。該片於2017年10月16日在釜山電影節首映。 該片講述了東北下崗女工麗娜,本想去法國做保姆賺錢改變生活,但無奈成了一名巴黎的站 街 女的故事。

麗娜(下崗女工 ) 扮演者齊溪

⑨ 電影演員張芝華在影視劇暗花伴演什麼角色

張芝華(演員)
張芝華 張芝華,中國電影演員。自步入影壇,相繼在《好事多磨》、《女大當婚》、《忘不了你》、《滴水觀音》等影片中擔任重要角色。1992年張芝華擔任了影片《沂蒙山人》的女主角,獲得了山東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她的表演鬆弛、自然,能把握住整個人物的精神特質,頗受專家和觀眾的好評。她飾演的角色雖多為配角,但在影片中並不黯然失色,很好地發揮了綠葉的作用。在短短二年時間里,張芝華主演了《曝光》、《萬水千山》、《甜密的事業》、《送貨路上》等四部話劇。代表作品有《回家的誘惑》、《新兒女情長》、《寶貝》、《杜拉拉升職記2》、《孩奴》等。由其出演的《未婚妻》於2013年10月26日在湖南衛視首播。
早年經歷
張芝華初中時考入上海兒童藝術劇院。1976年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劇團的演員。
張瑞芳一字一句地教台詞,程之成了她的京劇指導老師和京胡伴奏。短短二年間,張芝華主演了《曝光》《萬水千山》《甜密的事業》《送貨路上》等四部話劇。在老演員的帶領下,張芝華開始下生活,工廠、農村、煤礦、部隊,豐富自己的創作內涵。上影演員劇團又將張芝華送到上海戲劇學院學習,在這樣的良好環境中,張芝華雄心勃勃地在銀幕上整裝待發。就在這二年裡,陳沖主演了《小花》、張瑜和郭凱敏主演了《廬山戀》,成了觀眾喜愛的電影演員。對一個演員來說,機會實在太重要了。後來,張芝華相繼參演《好事多磨》、《女大當婚》、《忘不了你》等影片,她的表演鬆弛、自然,能把握住整個人物的精神特質,頗受專家和觀眾的好評。她飾演的角色雖多為配角,但在影片中並不黯然失色,很好地發揮了綠葉的作用。1985年張芝華在影片《流亡大學》中飾演大學生陳靜芳一角,戲雖不多,但張芝華用心去演,畢業典禮上那段情緒激昂的演講,演得情真意切,催人落淚。張芝華在該片
中顯示了自己深厚的表演和台詞功力,影片上映後獲得多方贊譽。
張芝華當時的男朋友郭凱敏在事業上如日中天,張瑜和郭凱敏被當時的觀眾譽為最理想的黃金組合。郭凱敏生活中的女友張芝華反而不被認可。但溫柔善良的張芝華以自己的真誠對待生活,她全力支持郭凱敏事業上的發展,把個人的事放在了幕後,希望在家裡感受到溫曖和理解。結婚之後,張芝華生了兒子,這些年在事業上她幾乎沒有什麼作品,而就在這個階段,張芝華和郭凱敏的婚姻有了危機。在張芝華最為艱難的時刻,張瑞芳像慈母般關心著她的生活並鼓勵她在事業上要堅持不懈,有所作為。上影女導演武珍年邀張芝華主演了《女人們》。後來旅美畫家查國鈞先生走進了張芝華的生活。
演藝經歷
張芝華
出道
張芝華出道很早,當人們把看電影當作是一項很隆重的活動時,她已開始在銀幕上嶄露頭角了。 當時的張芝華被認為是最具可塑性的青年演員,成了上影廠重點培養的對象。張瑞芳一字一句地教台詞,程之成了她的京劇指導老師和京胡伴奏。在短短二年時間里,張芝華主演了《曝光》、《萬水千山》、《甜密的事業》、《送貨路上》等四部話劇。在老演員的帶領下,張芝華開始下生活,工廠、農村、煤礦、部隊,每到一處,觀眾的熱情和質朴都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腦海里,豐富了她的創作內涵。
上影演員劇團又將張芝華送到上海戲劇學院學習,正是在這樣的良好環境中,張芝華像是被大風鼓起的帆,雄心勃勃地逗留在銀幕上整裝待發。 就在這二年裡,陳沖主演了《小花》、張瑜、郭凱敏主演了《廬山戀》,這些生活中的好友在銀幕上取得了成功,成了觀眾極為喜愛的電影演員。張芝華流淚了,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機會實在是太重要了,而她卻失去了一些屬於她的機會。張芝華對自己能否成為一個好演員開始懷疑,她曾向領導申請改行做電影剪輯。
自步入影壇以來,張芝華相繼在《歷盡滄桑》、《女大當婚》、《忘不了你》、《滴水觀音》等影片中承擔重要角色。她的表演損壞、天然,能主宰住整個人物的精神特質,頗受專家和觀眾的好評。她飾演的角色雖多為配角,但在影片中並不黯然失容,很好地發揚了綠葉的作用。
1985年張芝華在影片《流亡大學》中飾演「錢大」弟子陳靜芳一角,戲雖不多,但張芝華惟一去演,在結業典禮上,那段心緒鼓動感動的陳述,演得情真意切,催人落淚。張芝華在該片中顯示了人人深厚的表演和台詞功力,影片上映後取良多方褒揚。
進入而立之年的張芝華以善於表演潑辣斗膽的中年婦女著稱,她先後在《無情人》、《燭光里的淺笑》、《夢酒家之夜》等影片中飾演豪情耿直,暢快利落的中年女性頭像,這些人物當然從個人上看精神風貌似有相通之處,但張芝華並不把她們混為一談,她賦予了每一個人物以獨特的藝術內涵,觀後決不讓人產生雷同之感。觀罷張芝華的表演的確能讓人領悟「角色無大小」這句話的含義,有時觀眾甚至忽視了片中的主要人物而張芝華的精彩表演是無論如何也揮之不去的。 山東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幾年來張芝華一心忙於電視劇的演出,《兒女情長》是她新的作品,再飾一個潑辣熱情的中年女性形象。
主持人生涯
為使自己的形象定位上有所改變,張芝華接受了電視台的邀請,主持一檔以反映人物心靈交往的談話類節目《走進心世界》,在錄制節前,張芝華做了大量的前期采訪,掌握了許多第一手資料,使節目有聲有色,得到了較高的評價,當人們稱贊張芝華令人耳目一新時,張芝華並不得意,而是坦誠道出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在主持人這個新領域有更高的目標和追求。
善演中年婦女
進入而立之年的張芝華以善於表演潑辣大膽的中年婦女著稱,她先後在《有情人》、《燭光里的微笑》、《夢酒家之夜》等影片中飾演熱情正直,乾脆利落的中年女性形象,這些人物雖然從整體上看精神面貌似有相通之處,但張芝華賦予了每一個人物以獨特的藝術內涵,觀後決不讓人產生雷同之感。觀罷張芝華的表演的確能讓人領悟「角色無大小」這句話的含義,有時觀眾甚至忽視了片中的主要人物而張芝華的精彩表演是無論如何也揮之不去的。
1992年張芝華擔任了影片《沂蒙山人》的女主角,她在片中飾演了一位極有個性的紮根老區生產建設,全力支持丈夫工作的妻子形象,被認為是張芝華從影十多年來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一個角色,影片受到了廣大觀眾尤其是農村觀眾的普遍歡迎,獲得了山東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張芝華一心忙於電視劇的演出。在《兒女情長》、《何須再回首》、《居委主任》、《希望來臨》、《棋王恩怨》、《重返石庫汀》、《東京歸雁》等電視劇中,張芝華活靈活現地將一個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婦女演的維妙維肖。
主要作品
電影作品
上映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導演 合作演員
2007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友情客串護士 許鞍華 ----
2006 《悲劇發生之後》 ---- 金麗妮 ----
2000 《一生死一回》 ---- 史鳳和 ----
1998 《趙先生》 周若敏 呂樂樂 ----
1997 《男人的肩膀》 ---- 包啟生 ----
1992 《沂蒙山人》 宋慶蘭 趙煥章 ----
1992 《夢酒家之夜》 林麗 達式彪 ----
1991 《燭光里的微笑》 麗萍媽 吳天忍 ----
1990 《都市刑警》 周茹英 沙 潔 ----
1987 《女大當婚》 ---- 楊蘭如 ----
1985 《流亡大學》 陳靜芳 吳貽弓 ----
1983 《清水店》 秀 蘭 王秀文 ----
1982 《忘不了你》 楊 秀 張惠鈞 ----
1982 《魂系藍天》 小 俞 於本正 ----
1980 《好事多磨》 珍 珍 宋 崇 ----
1980 《等到滿山紅葉時》 小 王 湯化達、於本正 ----
1979 《雪青馬》 護士小張 宋 崇 ----
1977 《大刀記》 王 蘭 導演:湯化達、於本正 ----
1976 《新風歌》 李迎風 趙煥章、魯韌 ----
1975 《小蔣》 楊波 中叔皇 ----
電視劇作品
2014 陽光警察 ---- ---- ----
2013 杜拉拉之似水年華 馮子楨 林合隆 焦俊艷,王雷,翟天臨,楊恭如,陳彥妃,馨子
2013 寶貝 孫母 夢繼 張萌,張鐸,雷佳音,牛莉
2012 孩奴 盧母 謝鳴曉 胡可;沙溢
2012 未婚妻 藍母 陳慧翎 丹尼斯吳
2012 兒女情更長 童建華 沈星浩 奚美娟
2011 心術 美小護母親 楊陽 張嘉譯、吳秀波、海清
2011 媳婦是怎樣煉成的 離婚母(客串) 盧倫常 薩 薩日娜,方子哥,姚芊羽,趙正陽,代樂樂
2010 我的美麗人生 張會計 汪俊 馬蘇、黃海波
2010 回家的誘惑 范母 林添一 秋瓷炫;凌瀟肅
1995 看不懂的女人們 ---- ---- ----
1995 上海女性 ---- ---- ----
1995 兒女情長 童建梅 ---- ----
1995 鍾點女工 ---- ---- ----
1994 大上海屋檐下 白秀鳳 ---- ----
1994 圍城 ---- ----
1994 哎喲,媽媽 ---- ---- ----
1994 東方小故事 ---- ---- ----
1993 女人們 ---- ---- ----
1991 這里也是戰場 ---- ---- ----
1985 山道彎彎 ---- ---- ----
1984 結婚進行曲 ---- ---- ----
1983 小裁縫 ---- ---- ----
話劇作品
2012年《柏阿姨的一天》飾演 柏萬青
其他作品
欄目主持人:2000年曾擔任上海教育電視台《走進心世界》欄目主持人
廣告代言:同時為上百集電視片配音,主要作品有400集日本動畫片《奧特曼》《來自俄羅岡的愛》等;
配音:拍攝廣告「娃哈哈」「紅碗牌味精」
京劇:曾參加演出京劇《龍鳳呈祥》
個人生活
要說委屈的事,還不僅僅在於事業。當時,作為自己的男朋友郭凱敏在事業上如日中天,自《廬山戀》後,郭凱敏主演的《小街》《賣大餅的姑娘》等一系列影視劇紅透大江南北,張瑜和郭凱敏被當時的觀眾譽為最理想的黃金組合。郭凱敏生活中的女友張芝華反而是不被認可的,許多場合張芝華心裡的滋味別提有多難受了。但溫柔善良的張芝華以自己的真誠對待生活,她全力支持郭凱敏事業上的發展,把個人的事放在了幕後,她滿心希望在家裡感受到溫曖和理解……
結婚之後,張芝華生了兒子,這些年在事業上她幾乎沒有什麼作品,而就在這個階段,張芝華和郭凱敏的婚姻有了危機,當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之後,張芝華已變的精疲力盡,生活和事業對她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張芝華開始發胖,帶著兒子,生活上又十分的艱難,為了給獨生子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和環境,張芝華一頭扎進了錄音棚,沒日沒夜地工作,她已變得沒了自我。
在張芝華最為艱難的時刻,張瑞芳像慈母般關心著她的生活並鼓勵張芝華在事業上要堅持不懈,有所作為。在許多朋友的鼓勵下,張芝華開始了新的追求,上影廠拍《夢酒家之夜》,其中有一個角色張芝華特別喜歡,於是她主動去找導演,但當時許多人對張芝華的表演沒有信心,為了角色,張芝華忍受著內心的極大痛苦,提出可以試鏡頭,在張芝華全力以赴的努力下,角色獲得了成功,正是張芝華信心倍增時,一家報紙在評論張芝華的成功表演時,居然說「離婚的經歷,讓張芝華在角色有了真實的反映」,言下之意,角色的成功是因為張芝華的經歷所至,而非表演上的成功。
上影女導演武珍年邀張芝華主演了《女人們》《看不懂啦,女人們》,張芝華把企業的下崗女工演的活靈活現,為此電視劇還獲得了金鷹獎和飛天獎,但此時傳來的輿論卻是,張芝華原來這么俗氣,怪不得郭凱敏要同她離婚。
張芝華茫然了,經歷了人生眾多的曲折,倍感人言可畏啊!這段時間里,張芝華閉門不出,一頭扎進書堆里,拚命學習並把自己的愛傾注在對獨生子的關心培養上。也就在這時,旅美畫家李國鈞先生走進了張芝華的生活,共同的愛好和李國鈞對人的理解關心,讓張芝華體驗到成熟的魅力和溫暖,在和李國鈞的交往中張芝華的性格和思想也變的成熟,張芝華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她開始不在乎別人對她的評說,更在乎自己的感受,在乎自己的努力。正是在這種心態下,張芝華留下了一長串角色,《離婚前後》《燭光里的微笑》《沂蒙山人》《有情人》等等,不論戲多戲少,張芝華都認真對待,使她塑造的每一個人物都形象飽滿,真實可信。
張芝華的努力沒有白費,她塑造的每一個角色都得到了觀眾的認可,面對眾多贊揚,張芝華反而很平靜。
望著張芝華執著的目光,有理相信,憑著她的勤奮和努力,在以後的演藝生涯里將會奉獻給觀眾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新的人物形象。

榮譽記錄
電影
《趙先生》獲1998年瑞士洛加諾 最高獎金豹獎(女主角)
《沂蒙山人》獲1995年農民電影展最佳故事片獎
電視劇
《這里也是戰場》獲布拉格國際電視最佳電視獎(女主角)
《女人們》獲金鷹獎二等獎、四川國際電視片短片一等獎
《兒女情長》獲金鷹獎一等獎、寶鋼杯一等獎、「五個一」工程獎
《阿旺乖乖》獲金鷹獎短片一等獎

⑩ 一起來回憶九十年代的往事,一部《鋼的琴》是怎樣虜獲了觀眾的內心

電影《鋼的琴》是一部大時代碾壓下,小人物的浪漫情詩。

雖然《鋼的琴》當年秉持著「國產片希望」的高口碑,雖然它沒有刻意走現實主義尷尬賣慘、強行反思的路線,甚至在這種令人有些心疼的故事中,展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浪漫情懷,但電影上映期間,它過於平實內斂的風格使得票房和排片都將它完全冷遇了,這可以說是國產電影市場的一種悲哀,也是一種無奈,如今它以這么高分數排在豆瓣電影TOP250的榜單上,姑且算是一種最低限的安慰吧。

閱讀全文

與有一個電影女主角東北下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