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為何轟動一時
文革期間,因為譯製片較少,且集中在當時與我們有友好關系的幾個國家,因此,那個時期引進的國外電影,會在觀眾中誘發出今天看來匪夷所思的特別觀感。
在陳河的小說《黑白電影里的城市》中寫道:「《多瑙河之波》的熱潮還沒過,又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 《寧死不屈》上演了。由於這個電影有女主角米拉換葯時露出胸罩的鏡頭,電影院繼續每天爆滿……」
從中可以折射出文革期間引進的國外影片所引發的特有的觀眾觀影興趣。
其實,《寧死不屈》在觀眾中烙印下的強烈印象不僅僅局限於此,崔永元曾經說過,《寧死不屈》是他童年時印象最深的一部電影,而上海作家陳丹燕在回憶她童年的偶像時說:「70年代,我喜歡過阿爾巴尼亞一個電影演員,他在電影《寧死不屈》中扮演游擊隊員……」
《寧死不屈》為什麼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在那個時代引起如此深廣的反響?
注意一下《寧死不屈》公映的時間。影片1967年拍攝,1968年在阿爾巴尼亞公映,1969年就引進中國,當年公映。
據記載,它是文革期間第一部引進的外國影片。在三四年的時間內,沒有國外譯製片投放中國電影市場的情況下,《寧死不屈》首次進入中國電影市場,其新鮮感與沖擊性不言而喻,立刻掀起了一股波濤洶涌的觀影狂潮。
這其中,當然有部分觀眾對影片里的部分鏡頭投入了特別的注意,但實際上,我們今天看一下《寧死不屈》里當時的所謂暴露鏡頭,其實非常平常,也非常克制,根本沒有什麼香艷的成份。
而上面引述的那篇文章中陳述的事實,也不夠准確,因為那個換葯的女游擊隊員,根本不是米拉,米拉是影片里的女學生的名字。
而據《電影傳奇》透露出的消息,影片里的那個換葯的女游擊隊員,卻導致了這部電影於1973年在阿爾巴尼亞被禁映。
主要原因是這個角色扮演者的丈夫是一個導演,被認為思想意識存有問題,牽連到這個女演員,導致了電影禁映。
而中國的觀眾並沒有受到這部電影在本土噩運的影響,依然對這部電影一往情深。
當然,1973年之後,這部電影,在中國也有淡出的趨勢,它與文革早期的記憶糾纏在一起,在知青那一代人中尤其記憶深刻。
崔永元生於1963年,陳丹燕生於1958年,而另一個作家鐵凝在她的小說《永遠有多遠》中也記錄了文中的「我」對《寧死不屈》的迷戀,他們基本可以視著同一代人,決定了他們對《寧死不屈》有著相似的記憶與雷同的感受。
今天我們來看《寧死不屈》,會覺得這個電影恰恰印證了文革期間對阿爾巴尼亞電影的評價,那就是:莫名其妙。
不能不說《寧死不屈》的敘事存有某種問題,它在現在發生時的情節中,插入九段回憶,把故事的連貫性分割得支離破碎,最後電影只能看到斷斷續續的局部細節,卻沒有一個統貫的印象。
比如,影片中的女游擊隊員受傷後一直住在米拉的家裡,她是如何來到米拉家中的?
米拉與家裡新來的一個做生意的陌生青年,圍繞著吉它,而開始了他們的熟識,但是這個男青年後來哪裡去了?
米拉被捕之後,地下組織暗殺了叛徒,接下來,卻是導致德軍下令槍殺米拉她們兩個人,前後的邏輯關系給人的感覺,是地下組織的暴力行動,才導致了德國人的瘋狂報復。
既然電影連一個完整的故事,都沒有講清楚,但電影又為何能引發巨大的轟動?
從某種意義上,如果一部電影過度追求內在的邏輯關聯與巧立名目的內在關系,雖然能夠給人以燒腦的分析樂趣,但是電影過後,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煙消雲散,反而難以給人留下印象。
而一個內容簡單的電影,卻因為它的鏡頭的單一、緩慢,反而給人以強烈的瞬間沖擊力。
加上當時《寧死不屈》放映的時候,國內的外國影片較少,很多觀眾看了一遍還要再看一遍,而觀看電影的環境,很多都是在鄉間地頭的露天場所,所以那種簡陋環境下銀幕上提供的斷片式場景,十分容易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
它不需要故事的前後銜接,片斷的影像就具有強烈的刺激力與沖擊力,這應該是《寧死不屈》這樣的一個被中國觀眾列入到莫名其妙范疇里的電影,能夠給人以強烈印象的原因。
《寧死不屈》里的女游擊隊員,在當時的中國引發巨大的關注,也和影片里的主人公與當時的中國青年在興趣愛好、衣飾著裝與文化程度上更有共 情感 與同理心的緣故。
影片里呈現的 社會 形態,受到得天獨厚的長期的歐風勁吹,遠比同時代正掙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中國 社會 來得更具有現代性。在那個 社會 生態下活躍著的青年,更能獲得建國後思想文化有了全面提高的中國青年的認同。
這也是當時的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電影里的游擊隊員生活,能夠給中國觀眾帶來更為新穎的觀感的原因。
綜合當時觀看電影的觀眾的反映,我們大致可以看到電影里留下的深刻印象集中在以下幾點,這種印象滲入到當時中國人的現實生活、個人記憶與文化情境中,從長遠來看,甚至可以說影響到比一代人更為綿長久遠的精神領域。
這種影響具體是:
這就是我們在本文開頭部分提到的那種驚鴻一瞥的女性身著內衣的鏡頭。
而這種文革期間的特有的觀影驚詫,可以說分布在當時的幾乎能看到的所有在國內公映的譯製片中。
姜文在接受采訪時,就對電影里的女主角的漂亮表達了深刻的第一印象。他說,他年幼時,「頭腦中還沒有漂亮的概念,記得我看李鐵梅的時候都還沒有,直到看《寧死不屈》,這是一部阿爾巴尼亞的電影,說的是游擊隊戰士被納粹抓住了,但她們還是很樂觀地彈吉它唱歌,她們穿連衣裙,領口開得很低,我覺得那裡面的人是很漂亮的。」
《寧死不屈》里的漂亮,實際上是一種青春的活潑氣息,其實女主角看上去並不嬌艷,與今日錐子臉刻意營造的驚艷之美,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片中的人物表現,卻很接地氣。
尤其是女主角米拉的單純的眼睛的閃動,都給人一種強烈的生命存在的感覺,所以當米拉與戰友最後走向絞刑架的時候,才反襯出扼殺如此強健的生命力的殘酷,電影傳輸出的是一種對青春與生命的禮贊,才讓暴行來得如此黑暗與兇殘。
很多回憶都提到從這部電影里第一次了解到吉它這一樂器,而在改革開放之後,吉它的風行一時,很多人都認為與這部電影的推波助瀾有著深切的關系。
在影片中,吉它的低沉的帶著迴音的旋律,似乎能夠讓人產生共鳴。而影片里的德國軍官,也試圖用吉它來瓦解年輕的米拉的精神意志,但是,吉它在電影里彈奏的是一種勇往直前、無視生死的心靈自白,德國軍官意圖用吉它所彈奏的美的韻律,在女革命者的堅強意志面前,毫無作用。
可以說,吉它在電影里述說的是:美不一定能消磨人的意志,反而會讓人追求更博大的善與真。
作家鐵凝在小說《永遠有多遠》里注意到米拉的格子襯衣帶來的視覺魅力:「當我看完一部阿爾巴尼亞影片《寧死不屈》之後,我曾幻想我和影片中那個寧死不屈的女游擊隊員米拉長得一樣,我唯一的根據是米拉被捕時身穿一件小格子襯衣,而我也有一件藍白小格子襯衣。」
《寧死不屈》在展示山城小鎮的日常生活面貌時,表現了街上的市民出售巧克力。而當時的中國人,對巧克力大多數並沒有什麼明晰的認識。
在余斌的隨筆集《吃相》收入的《巧克力》一文中記載:「《寧死不屈》大約是我們看到的第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就是在這部片子里,頭一次聽說一種叫作『巧克力』的糖。……我們誰都沒吃過,沒見過,據說中國最早生產巧克力在七十年代初,但印象中商店裡沒賣的……」
電影里的調侃語句:墨索里尼,總是有理,現在有理,而且永遠有理,成為當時民眾口裡的調侃語句。
影片里德國軍官打檯球的場面,也使中國觀眾覺得新鮮。
之後,改革開放後出現的全國遍地開花的檯球室,雖然不能說與這個電影的誘導有關,但不能不說這一大眾性的 娛樂 項目的影像記憶還是不可小覷它的現實影響。
女游擊隊員拿著手槍在屋頂一邊奔逃一邊射擊,都讓我們看到了一種迥異於我們戰爭片的帶有個人主義色彩的戰爭場面。
影片里米拉在照應受傷的女游擊隊員時,兩個女性相互調侃,體現了青春的美好,也顯現出一種幽默意味,相比之下,中國電影里的人物對話太過沉重,缺乏這種風輕雲淡、涉筆成趣的幽默感。這種風格,很容易獲得當時擁有了相當的文化理解力的中國觀眾的共鳴。
電影里德國軍官牽著一條狼狗,出入穿行,而影片里的狗仗人勢,也突出了侵略者的殘酷與凶險。
但電影引發的副效果卻是引起中國觀眾對養狗的興趣。
11、高領羊毛衫。
影片里的一位游擊隊員穿著高領羊毛衫也引起了觀眾的特別關注。在徐約維所著的《星星的碎片》一書中寫道:「最初對高領羊毛衫的印象在文革時期,那時看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裡面的男主角經常穿一件素色的高領羊毛衫,黯黯的顏色反襯著生命的年輕、激情之中又滲透著一種高貴的氣質。這對於一個從事革命的大學生來說,顯得分外迷人。」
《寧死不屈》在中國引起的反響,還包括配音者賦予了人物以一種新鮮的氣質,給米拉配音的是劉廣寧,她的特有的帶有迴音的細聽起來摻著一點嗲味的聲音,給角色增添了一種可愛的氣質,塑造了一個嶄新的人物維度。
可以說,《寧死不屈》在進入中國之後,被時代、配音者、觀眾添置了原片沒有的新鮮的內涵,說它是一部外國影片,但它在走入中國之後,就開始了中國化的嬗變過程,與中國當時的時代風貌、接受者的心理感受膠著在一起,使它帶著更為鮮明的中國特色。
這或許就是它在今天看來不過是一部相貌平平的電影,但在那個特殊的放映區間,卻能夠產生那麼大轟動的原因。
B. 寧死不屈的主題歌
《趕快上山吧勇士們》
(附)歌詞:敵人們的末日即將來臨,我們祖國就要獲得自由解放!
敵人們的末日即將來臨,我們祖國就要獲得自由解放!
不管風吹雨打烏雲滿天, 我們歌唱我們戰斗.
戰斗戰斗吧新的戰斗,我們戰斗生活就像曲曲詩篇!
戰斗戰斗吧新的戰斗,我們戰斗生活就像曲曲詩篇!
趕快上山吧勇士們!我們在春天加入游擊隊。
敵人們的末日即將來臨,我們祖國就要獲得自由解放!
C. 寧死不屈是什麼意思啊
成語意思:寧願死也不屈服。出自:明·趙弼《宋進士袁鏞忠義傳》:「以大義拒敵,寧死不屈,竟燎身於烈焰中。」近義詞: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反義詞:苟且偷生、卑躬屈膝
出 處
明朝·趙弼《效顰集·宋進士袁鏞忠義傳》:「以大義拒敵,寧死不屈,竟燎身於烈焰中。」
用 法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近義詞: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反義詞:苟且偷生、卑躬屈膝
示 例
張書紳《正氣歌》:「布魯諾~,於1600年二月被判處極刑。」 近義詞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反義詞 苟且偷生、卑躬屈膝 燈 謎 劉胡蘭就義 造 句 劉胡蘭面對敵人的槍口寧死不屈。
D. 求《小馬王》插曲《寧死不屈》的歌詞和翻譯!!!
Got to fight another fight - I gotta run another night
我必須再打一仗 我必須再跑一夜
Get it out - check it out
我會逃出去 你們等著瞧
I'm on my way and I don't feel right
我現在只得跟著走 但是我覺得很不對
I gotta get me back - I can't be beat and that's a fact
我得救我自己回去 事實上我是絕對不會敗的
It's OK - I'll find a way
沒事兒的 我一定可以逃走
You ain't gonna take me down no way
你絕對無法贏得了我
Don't judge a thing until you know what's inside it
在沒看清楚事情以前 不要驟下結論
Dont' push me - I'll fight it
別太過分 我會反抗
Never gonna give in - never gonna give it up no
我絕不會讓你一分 也絕不會放棄
If you can't catch a wave then your'e never gonna ride
如果你趕不上浪頭 就永遠無法乘風破浪
You can't come uninvited
你不可以不請自來
Never gonna give in - never gonna give up no
我絕不會讓你一分 也絕不會放棄
You can't take me I'm free
你帶不走我 因為我是自由之身
Why did it all go wrong? - I wanna know what's going on
為什麼突然一切都不對勁兒了
And what's this holding me?
我要知道為什麼
I'm not where I supposed to be
我在一個我不該在的地方
I gotta fight another fight
我必須再打一仗
I gotta fight will all my might
我必須盡全力一拼
I'm getting out , so check it out
我會逃出去 你們等著瞧
you're in my way
你們擋住了我的去路
Ya,So you better watch out
你最好小心一點兒
Don't judge a thing until you know what's inside it
在沒看清楚事情以前 不要驟下結論
Dont' push me - I'll fight it
別太過分 我會反抗
Never gonna give in - never gonna give it up no
我絕不會讓你一分 也絕不會放棄
If you can't catch a wave then your'e never gonna ride
如果你趕不上浪頭 就永遠無法乘風破浪
You can't come uninvited
你不可以不請自來
Never gonna give in - never gonna give up no
我絕不會讓你一分 也絕不會放棄
You can't take me I'm free
你帶不走我 因為我是自由之身
E. 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主題歌在哪能夠下載
您上QQ音樂,在搜索欄直接打「電影寧死不屈」他會出來幾首歌給你選擇啦!我剛試過了,有幾首符合您的要求,而且可以在裡面直接下載哦!!!
望採納啦!!!!!!!!!!!!!
F. 墨索里尼永遠是正確的,尤其是他錯誤的時候.出自哪裡
出自《寧死不屈》(又名》《大開眼界》)是1969年G·愛萊巴拉導演、P·達道 G·愛萊巴拉 P·米爾卡尼編劇的一部阿爾巴尼亞戰爭片,主要演員有E·古曼等。
影片講述了1939年至1944年間阿爾巴尼亞反義大利和德國法西斯統治的斗爭的故事。
《寧死不屈》劇情介紹:
阿爾巴尼亞電影.(主演:E.古曼,E.魯阿拉西,N.弗拉舍里;片長:90分鍾;配音演員:劉廣寧 李梓 尚華) 這是一部令中國觀眾難忘的經典影片。
故事發生在號稱山鷹之國的阿爾巴尼亞,講述了1939年至1944年間阿爾巴尼亞反義大利和德國法西斯統治的斗爭,是阿爾巴尼亞民族歷史上最艱苦的時刻。
當時,在阿爾巴尼亞南部紀洛卡斯特城裡,由於叛徒的出賣,地下工作者米拉和女游擊隊員阿費爾蒂達同時被捕,在監獄中,在刑場上,她們不畏強暴,不受敵人的威逼利誘。最後,米拉和阿費爾蒂達寧死不屈,英勇就義。
經典台詞就是:
墨索里尼,總是有理,現在有理,永遠有理!
(6)寧死不屈電影主題歌擴展閱讀:
作為文革開始1967年的電影譯製片,《寧死不屈》毫不誇張地說影響了一代人:不管是朗朗上口的「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墨索里尼總是有理?昨天有理,今天有理,永遠有理!」;還是偶像級的阿爾巴尼亞少女米拉的美麗和堅強都永遠難忘。
還有那耳熟能詳的吉他聲:
「趕快上山吧的勇士們,
我們在春天加入了游擊隊,
敵人的末日就要來臨,
我們祖國將要獲得自由解放……」
G. 周傳雄首唱電影主題曲《妖王之王》,如何評價他的作品
近日,國漫電影《西遊記之在世妖王》即將上映,其發布主題曲為《妖王之王》MV,這首歌曲是51歲的周傳雄演唱,曲風粗狂、慷慨激昂;與此同時,發布的巨型海報十分精美,畫面感十足,海報中孫悟空與周傳雄並肩站立,兩人英雄范十足。周傳雄(小剛)出道30多年至今首次為電影獻上自己的主題曲,因為經歷豐富,且經驗老道,可以將自己的全部感情投入其中,再加上粗狂且沙啞的嗓音,就把孫悟空的“寧死不屈”的形象完美地演繹出來,也將悟空和師傅、果子間的深情展現的淋漓盡致。整首作品從視覺和聽覺上都做到了完美,感覺上也是能一飽眼福,收獲了一致好評。
總體來說,周傳雄的作品傳唱度非常高,歌詞和意境非常有內涵,不像其他的歌曲無法細水長流。周的作品可以算是良心作品,真正的作品,能迎合廣大人們的胃口,同時又充滿內涵,就像周本人一樣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說實在的,他的歌曲真應該好好聽一聽,因為那就是周的文化、底蘊、內涵和智慧結晶。
H. 電影《西遊記之再世妖王》發布主題曲《妖王之王》MV,這首歌是誰唱的
這首歌是由歌手周傳雄演唱的。《妖王之王》的MV一經發布,眾多網友紛紛留言覺得歌曲特別打動人心,配合周傳雄的獨特嗓音,他在這首歌中也融入了自己這么多年的經歷,完美的詮釋了那個鬥志昂揚“不怕死不怕輸”的悟空精神,結合MV中的畫面,讓人感覺特別燃。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扒一扒周傳雄的故事。
一、周傳雄早年經歷坎坷。周傳雄1969年出生於台灣省,祖籍是湖北荊州。在他年幼的時候父母離異,家庭比較困難。16歲的時候周傳雄就要一邊打工一邊上學。他嘗試了很多的行業,比如裝修工、搬運工人甚至還擺過地攤。1987年,周傳雄參加了一場歌唱比賽,但未能取得好名次。1988年的“台灣校園歌唱比賽”中,由於表現突出,他被選為小虎隊的第一批候選人,但因為他不想做偶像歌手,所以最終放棄了加入團隊,知道1989年,他以小剛的藝名推出了單曲《塵煙》,正式成為一名歌手。
周傳雄由於患有嚴重的胃病,曾經一度暴瘦,網路上很多都傳他去世的消息。可能他是經歷了生死大劫,目前心態變得非常豁達,身體也慢慢恢復好,開始參與了一些綜藝節目和商演活動。希望周傳雄能保重好身體,給大家帶來更多經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