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部電影,大概是講二戰期間,有個猶太人的小孩看起來很像雅利安人
有部叫《歐羅巴,歐羅巴》 主角德國猶太人,兒童時期全家跑路去波蘭,泡上鎮里的駝背女教師 39年跑路去蘇占區,加入共青團,泡上女團委書記 41年巴巴羅莎被俘,謊稱日耳曼人混入德軍,陰差陽錯立下戰功後送去後方深造 在學校又泡了個日耳曼妹子,柏林戰役時向蘇軍投降,正要被當做叛徒槍斃時,被他老哥救下 最後回到了以色列
2. 《何以為家》:去年那個感動千萬人的小男孩,他的家現在怎麼樣了
2019年的五一檔,超過千萬的中國觀眾被大熒幕上這個小男孩的笑容惹哭了。
電影的中文譯名《何以為家》,它以非常直觀的方式將中東地區的許多問題展現在了中國觀眾面前。至少,看過電影的觀眾,再提到敘利亞、黎巴嫩等中東國家時,會有布滿彈孔的街區、挨餓的流浪人、早熟的孩子、難民的面孔這些具體的影像浮現在腦海,而不再只是一個籠統的「亂」字概括。
可最近的地球上,急需解決的問題實在太多。2020年剛開始50天,就被幾只「黑天鵝」、「綠天鵝」攪的昏天黑地、手忙腳亂。千里之外的貧窮、戰亂和不公帶來的憐憫,可能連一絲漣漪都不見了。
1、中東小巴黎為何淪為「重建」中的城市
1943黎巴嫩獨立,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首都貝魯特曾有「中東小巴黎」之稱,可見其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1975年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爆發沖突,歷時15年的內戰使國家滿目瘡痍。
1990年內戰結束後開始重建,但限於經濟能力和效率,現在城市中還可見很多廢棄的樓房,以及建築物上的彈坑。《何以為家》開始的鏡頭,贊恩和許多孩子一起抽煙,拿木槍互相追打時,就是在類似的地方。
作為敘利亞與以色列的鄰國,黎巴嫩也一直有復雜的宗教爭端,也曾幾度成為戰場。黎巴嫩國內有許多的敘利亞難民,和以色列的關系時常陷入緊張。一個本來就不甚安定、國情復雜的國家,卻仍是許多難民想盡辦法要留下的地方——曾與贊恩相依為命的衣索比亞難民拉希爾就為一張身份證明入了獄。
2019年10月17日晚,就在電影上映後的半年,黎巴嫩國民抗議加稅政策,多地發生示威遊行,部分示威者焚燒輪胎、垃圾阻斷交通。
2020年1月,持續了3個多月的黎巴嫩大罷工,暫時止於哈桑·迪亞卜組建的新內閣政府。新政府宣稱將盡快採取緊急措施,帶黎巴嫩走出當前危機,並會通過行動重新獲得民眾信任。
黎巴嫩只是中東地區國家的一個縮影,貧富差距、階級固化、失業率高……但還是相對富裕和開放的。而周邊的以色列、敘利亞、伊拉克等國,情況更糟。
中東地區聯系著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許多國家富有礦產資源,戰略位置也非常重要,又是三大宗教的發源地,在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有重要地位,成為了資本主義列強的必爭之地,多年混亂的統治,利益爭奪,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2、文化差異仍有情感共鳴
《何以為家》以一個兒童的視角,展開敘述。
但和普通以兒童視角拍攝的電影不同,贊恩是一個因為生活的苦難和命運的不公,過早成熟的孩子。他七八歲的單薄身體實際上已經十二歲,卻裝著幾近成年人的心智,這種反差和電影的現實主義風格十分契合。
贊恩警惕著陌生人給予的可疑幫助和親昵(這不是來自於天生的敏感,而是經歷過太多),竭盡全力賺錢貼補家用,照顧弟妹,卻對自己的生活狀態無能為力。每天在他打工的商店門前停留的那輛校車,成了他抬頭可見卻遙不可及的夢想。
贊恩痛恨父母對生活現狀的麻木,而他能做出的抗爭也只限於幫助妹妹隱瞞初潮和離家出走,如果他不做點什麼,牢里的哥哥就是贊恩的未來(諷刺的是即使贊恩盡力做了許多事,他還是進了監獄)。
而贊恩生活的環境如同泥潭,大部分都是處於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即便如此,同一個階層中的人們仍存在剝削者和被剝削者。娶了贊恩妹妹的阿薩德愚昧地認為童婚是正常的社會行為,人販子美化自己的犯罪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好的生活。
這個群體沒有統一有效的歷史思考,也沒有對未來系統的想像,贊恩個體的反抗連螳臂擋車都算不上,只不過是一個孩子對他所生活的黑暗世界的抵死一搏,讓人既心疼又遺憾。
導演給了電影一個似乎圓滿的結局——贊恩得到了合法身份,被人販子倒賣的約納斯終於回到了母親的懷抱。而這一結局顯然成為眾多影評人批判的「敗筆」。畢竟,無數的「贊恩」還沒有學可上,許多的「約納斯」不知被送往何處……但這種環境中,電影最後留有的這一絲希望,可能更是觸動人們改變的動力——通過個人的微弱努力,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好。
在去年10月開始的大罷工當中,黎巴嫩一位老師給他的學生們寫了一封信。他告訴學生們積極地去參加罷工,不要擔心考試的事情,並希望他們成為國家歷史的創造者。
民眾一番「傷筋動骨」的罷工,使黎巴嫩經濟雪上加霜,但哪怕換取了一點點公平和進步,也是值得的。他們太需要有理想的領導者。
電影中有一個片段,引起了我的思考。為了哄約納斯開心,贊恩把鏡子放在窗口,把鄰居電視里的圖像反射出來,給約納斯看。這讓我想到了《我和我的祖國》中「奪冠」的那個故事。1984年,當時的中國,也只有少數人家才有電視機。為了看女排比賽,電視機被擺在弄堂里,全弄堂的人擠在一起看,一起緊張一起歡呼。在那台電視機前,我們看到的是團結和希望,而贊恩看的電視,卻是防備和隔閡。
《何以為家》是一部成功的現實主義電影,大部分鏡頭,導演都做到了冷靜客觀的處理,把她所要表達的想法展現了出來。無論是街頭孤獨的孩子,還是監獄中麻木的臉龐,都帶給了觀眾極大震撼。
感謝有電影這樣的媒介,帶給我們對外部世界更多直觀的認知和感受,能產生多一些的敬畏、思考,擁有更加開放的心。
3. 求一些好看的兒童電影,最好是2000年以前拍攝的
屋頂上的童年(義大利)
霧都孤兒(英國)
紅氣球(我覺得是法國的,看的時候,電影中只有很少的對白)
放牛班的春天(法國)
小公主(95年的,卡米拉·貝爾 主演的)
秀蘭鄧波爾好多作品都適合小孩看的,
永恆的一天(法國)
霧中風景(希臘)
阿維亞的夏天(以色列)
音樂之聲(美國拍的,表述的是奧地利,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值得看,兒童看蠻好的)
動畫片就更多了,;樓主上網隨便搜搜就有很多,什麼怪物史萊克 冰河世紀 怪物電力公司 料理鼠王 艾爾文和花栗鼠 海底總動員
這兩年的 神犬也瘋狂 雪狗兄弟
消防犬
想飛的鋼琴少年(瑞士,德國)
聖誕怪傑 查理和巧克力 剪刀手愛德華
雖然最後有些美國的片,但是我覺得美國的拍的很好看
4. 以色列電影 我的寶貝,介紹下。。謝謝~
「金子」是個十來歲的女孩,大部分時間她都在照料母親露絲。露絲曾是個隱君子,盡管現在戒掉了,但是幾乎沒有能力照顧自己,更不用說養家糊口。於是這個家庭重擔落在了「金子「身上。但是,另一方面「金子」也要兼顧自己的學業,否則她的前途將失去方向。她將如何在兩者間作出選擇呢?
2004年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與電影評論周最佳影片
以色列女導演凱倫·葉達雅的長片處女作,在坎城影展一鳴驚人奪下金攝影機獎等五項大獎。16歲少女歐兒一肩扛起養家重任,面對母親放浪成性的墮落人生,她陷在悲涼的生命泥淖中難以自救,連想要展開一段純純戀曲,也被消磨掉失去所有的可能。寫實而殘酷的大城小事,結局震撼人心;影像成熟洗練,整體成績遠遠超越對一般新銳導演的保守預期。
5. 請介紹一些英美電影並且以小孩子為主角的,有點奇幻或者科幻的。
有到了暴露年齡的時候,這個是小時候看過的
半人馬 成員超酷
《絕密任務》是繼《再現罪犯的人》、《巴黎聖母院》等片之後,湖北電視台在暑期又獨家購買全國版權,引進譯制了根據暢銷兒童小說改編的24集英澳合拍電視劇《絕密任務》。具有「現代童話色彩」的兒童電視劇《絕密任務》,講敘了12歲女孩傑瑪偶然發現了一顆廢棄的通訊衛星,建立了「半人馬網路(Sentory組織:由眾多孩子組成的組織(非官方),在世界各地都有成員,每個孩子都配有有一台袖珍電腦和一些很小巧方便的高科技設備,他們的總部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農場,裡面還有一台連接世界各地的很先進的超級計算機,有一個老科學家約斯瓦叔叔(一個老頭子,一個發明家,發明了一大堆東西,手下都是孩子,成員遍布世界,彼此之間用掌上電腦聯絡,結果有一次一個叫薩瓦吉(Savici)的怪盜偷走了博士的很多發明,然後一集用一個發明(或者幾個)干壞事,對應的,為了孩子們也用一個或者幾個發明阻止他干壞事,後來Savici設計讓博士進了監獄,不過最後孩子們幫著把Savici逮著了,洗清了博士的罪名。)和他們一起。曾經和壞人為了一個「疑似恐龍蛋」而爭斗,那些「高科技」的小裝備幫助他們保護了「恐龍蛋」,雖然最後證明不是蛋,是個保護裝置,裡面是個金屬盤。過程中老科學家還和一個孩子把一家小型水上飛機改成了無人自動駕駛的,飛回澳洲。)」,並與世界聯網的故事。故事中,聰明的艾伯特和姐姐維基以及斯派克的加入,更加壯大了「半人馬網路」的隊伍。在科學家約斯瓦叔叔的幫助下,他們在網上與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小朋友互通信息。這時,陰險狡猾的薩瓦吉,企圖破壞「半人馬網路」,在與壞蛋薩瓦吉的較量中,孩子們一次次粉碎了他的陰謀,充分體現了孩子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精神和力量。《絕密任務》是一部國際性兒童探險系列劇,拍攝場景涉及世界上各大洲的12個國家。
6. 哪裡能下載以色列電影 <<戰爭牧童〉〉
迅雷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