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釜山行2》對比第一部有哪些改變
相比《釜山行1》,《釜山行2》場面更加刺激,如狂暴飛車碾喪屍等場面,而第一部《釜山行》更多講述在災難面前暴露的種種人性,影片既驚悚又溫情。
然後就是演員的大換血,不再是上一部的「暖心爸爸」孔劉、「溫情大叔」馬東錫了,而是由姜棟元,李貞賢,李萊,權海孝等人主演,不少觀眾還是表示非常失望的。
最後是成本上的花費,《半島》的成本約是 《釜山行》800萬美元成本的兩倍,以 《釜山行》的故事結束四年後為背景,國家形同虛設,在成為災難廢墟的半島上,主人公們為了生存展開了行動。
(1)活著電影主題擴展閱讀:
《釜山行2:半島》看點
1、演員的神仙組合
姜棟元加李貞賢,兩個韓國80後男女演員,咖位前10名。這絕對是神仙組合。盡管姜棟元五次影帝提名沒有一次獲獎,但就演技而言,就差一個影帝獎杯,李貞賢是韓國愛豆轉演員最成功的人之一,早已得過影後,這倆人真是神仙組合,期待兩位演員。
2、與《活著》不同的看點
劉亞仁主演的《活著》先行一步上映,是否就搶佔先機,其實不然。盡管兩部都是喪屍片,但拍攝風格,劇情走向設定都不一樣。
《活著》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關於生存與希望的主題,一座城市被喪屍病毒完全控制,就連信號也被完全切斷,街道上喪屍橫行,在某高層公寓上有兩位倖存者,與其他孤立的人們想要存活的故事,更多給人無助感。
❷ 余華的《活著》那些地方讓人想哭什麼地方想笑什麼地方哭笑不得
當代作家余華最暢銷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以冷靜客觀的敘述語言以及寓言式的單線情節,描繪了主人公福貴充滿苦難的一生,表達了「人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而就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的主題。作者余華,與當代作家蘇童、格非,同為先鋒派代表作家,其父親是一名醫生,自己也曾做過牙醫,因此他的筆鋒,總好似一把手術刀,冷靜、客觀、沉穩地剖開現實的外皮,為你揭開生活最真實的內核。
曾是不羈放盪的少爺,踏遍無數青樓,盡得歡娛,子丑時分,歌樓酒肆,是忘情之始;棋牌色子,是墮落之源。看似活得精彩,滿盈生氣,卻淪於陰晦,趨於黑暗!
01
這篇《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寫作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02
我娘常說,只要人活得高興,就不怕窮。家珍脫掉了旗袍,也和我一樣穿上粗布衣服,她整天累得喘不過氣來,還總是笑盈盈的。
03
老子大小也打過幾十次仗了,每次我都對自己說:老子死也要活著。子彈從我身上什麼地方都擦過,就是沒傷著我。春生,只要想著自己不死,就死不了。
04
寒風從門縫冷颼颼地鑽進來,吹得我兩個膝蓋又冷又疼,我心裡就跟結了冰似的一陣陣發麻,我的一雙兒女就這樣都去了,到了那種時候想哭都沒有了眼淚。
05
少年去游盪,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06
今天有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話還得說回來,你年紀大了,能耕這么些田也是盡心盡力了。
07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
❸ 《活著》影片中分著哪幾個年代段
影片《活著》可以被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中國當時的勢局,自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作為西方的半殖民地,不平等條約的簽署以及後來日本的侵佔,中國失去了自己的地位、身份和主權。
第二部分,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始於1958年大躍進運動處於一系列經濟改革最困難的時期。
第三部分,表現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後果60年代。
第四部分,80年代初期,即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土地承包制的初始階段。
簡介:
《活著》是由年代國際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劇情片。該片改編自余華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
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1994年,該片在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等獎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活著
❹ 如何評價張藝謀導演的《活著》
書與電影的結局都各有各的立場,各有各的出發點,但我更喜歡張藝謀導演電影中的結局。
書中的結局太過於悲慘,用過多的悲慘展示生活的不易,展示活著的艱難,從而展現出活著的珍貴。書中的整體基調都很悲,在結尾更是,福貴孤獨一人的活著,那種壓抑的悲痛久久令我難以忘懷。但是電影的結局卻與之大不相同。
所以我更喜歡電影的結局,我知道生活是苦的,可生活中也有甜,為了生活中些許的甜,即便生活再苦,我依然願意存在,願意努力的活著,去創造這生活的甜。這才是生活的意義。
❺ 活著的內容簡介
小說的敘述者「我」在年輕時獲得了一個游手好閑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
在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 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啞巴。
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裡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台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
生命里難得的溫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創作背景:從國民黨統治後期到解放戰爭、土改運動,再到大煉鋼鐵運動,自然災害時期等,作者經歷了從大富大貴到赤貧如洗的物質生活的巨大變遷,經歷了多次運動給他帶來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兒老小先他而去。
後來,作者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作者,作者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於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小說《活著》是余華創作中的分水嶺。《活著》展現了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過程,掀起一波又一波無邊無際的苦難波浪,表現了一種面對死亡過程的可能的態度。活著本身很艱難,延續生命就得艱難的活著,正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❻ 用歷史的角度分析余華的《活著》
讀過余華小說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平凡的故事正在講述,說不定哪就會出現血腥、出現死亡、出現你絕對意想不到的悲慘情節。如果說在他的短篇作品中出現這樣的冷酷筆調,人們還能勉強接受,那麼在一部長篇小說中,當故事進行到了最後,主人公離奇死亡,哪怕是順理成章,讀者似乎也是再怎麼勉強也難以接受的。比如《兄弟》這部長篇小說。宋剛的慘死無疑是一個悲劇,這是每個讀者都能理解的,而李光頭的飛黃騰達呢?這,無疑也是一出悲劇。兄弟二人性格迥異,導致了日後生活上的絕對反差,善良者為生活所迫,最終慘死,邪惡者偷奸取巧,竟成億萬富翁。這樣的結局安排其實是很老套的,翻開明清小說,大凡以「反抗專制」為主題的悲劇作品,多以「良善者受欺、邪惡者發達」為終點,目的很簡單:強化作品的悲劇色彩,加大作品的批判力度。余華的《兄弟》總體上走得也是這一套路,所不同的是,這樣一種思想的表達,摻入了更多、更復雜的關系,倘若單以「批評」二字來加以概括,那麼也未免太小看余華了。無數的創作表明,真正能成為經典的文學作品,絕不會是「就事論事」「有一說一」的。如果《紅樓夢》單是講兒女私情、家常里短,那麼它是斷無傳世之可能的。
余華作品看似平淡,但卻內含深刻,奉之以「微言大義」,似乎也未嘗不可。以往對余華作品主題的評論多喜歡用「人性」的說法來加以詮釋生發,這自然有其道理,但一種固定的說法顯然不足以涵蓋所有。而且在我個人的閱讀習慣中,也挺反感那種故弄玄系的概念。「人性」到底該作何解,其實是很難說清的。私下裡摒棄了「人性」方面的開掘,我以為余華作品更多的是在述說個人與外部世界的復雜關系。在這種種關系的作用下,偶爾也會出現「個人的勝利」,然而這也只是一種「暫時的幸福瞬間」,隨著時事的變遷,情節的推進,個人的存在終會屈服於殘酷的外部世界,從而完成一出出「現實的悲劇」。
余華的文字向以冷酷著稱,平凡中蘊藏著離奇,淡漠中內含著火熱。這樣的創作特點幾乎是他每部作品都有所體現的,而尤以《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這兩部作品為代表。小說《活著》被張藝謀搬上了銀幕,演員葛優也因在這部影片中的絕佳表現而榮膺戛納影帝。作品的時間跨度幾近四十年,所敘之事無非是一個人的時代命運。解放前的紈絝放盪,家道中落後的窘迫悲涼,特殊年代裡的身不由己,特別是發生在主人公身邊的死亡,更是讓人動容。親人的亡故,讓福貴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打擊,而在各種災難來臨之際,他又總是那唯一倖免的人。這種「幸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不幸」。尤其是在晚年,妻子、兒子、女兒、女婿、外孫,相繼離他而去,而且那死亡的方式無不觸目驚心。到最後,陪在福貴身邊的只有一頭也叫「福貴」的老黃牛。此刻,他和老黃牛真正地融為了一體,命運的捉弄使這出「人間悲劇」完全升華了。電影《活著》在很大程度上對原著作了修改,最後的結局還是給觀眾留下了希望。相比較而言,原作的震撼程度是無法以電影的形式加以展現的。
平淡的敘述、平淡的語言,余華用自己的方式將一塊普普通通的豆腐翻炒出了人生的百味。火熱的年代、激烈的沖突,在通過個人經歷得以展現的過程中,我們分明看到了余華那深藏著的熱烈與摯愛!
❼ 《活著》並羅列涉及的歷史事件
《活著》涉及歷史事件。分別是解放、飢荒時期、文革。
1、中國解放:福貴在中國解放後回到家,小說和電影中都經歷了大躍進,大煉鋼鐵,和大鍋飯。與電影不同的是,小說還涉及到土地改革。小說中福貴家是在南方的一個村莊並且一直是種地的,福貴家除了房產還有一百多畝地,因為賭博全輸給了龍二,所以龍二就在「土改」中就做了福貴的替罪羊被槍斃了。
電影中故事的發生在北方的一個小城鎮,福貴家沒有種地,以送水維持生活,因此和土地改革沒什麼關系。在電影中龍二也被槍斃了,但不是因為土改,是因為他「反革命破壞」。在小說中由於成立了人民公社,福貴家的東西——鍋、羊全部充公了,種地也成了掙工分,福貴幹活偷偷懶也沒有關系。後來食堂散夥了,大家都沒吃的了。但是在電影中福貴家從來都沒有缺過吃的。
2、飢荒時期:福貴領著兒子有慶去賣羊換米;家珍拖著有病的身子去娘家討米吃;鳳霞和王四爭地瓜等等。電影中只有大家一起在食堂吃飯的場景,沒有任何飢餓的現象,也沒有提到到食堂散夥和飢荒。
3、文革時期:」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當時人們對文革的恐懼。「電影是通過鳳霞住院時紅衛兵當權,王教授挨餓,春生夜訪福貴側面反映了文革的情況。整體上來看,有意淡化了文革的具體情況。」
《活著》裡面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只有平白而簡單的敘述,作者作為一個旁觀者聽完福貴生活經歷的點點滴滴,包括給母親買葯,自己卻被抓去服兵役,雖然背景是在解放戰爭,但是並沒有說解放戰爭的爆發,並沒有說福貴去戰場奮勇殺敵。而是通過一件小事把後面的事情引出來,以簡單的生活狀態。比如 村民到山上挖野菜, 刨樹根;
王四為了添飽肚子不顧人格, 和鳳霞搶地瓜; 村長領人到福貴家搜大米……小說中沒有對某個事件進行特別的描寫,而是簡單的敘述,輕描淡寫的還原當時的生活與歷史狀態。
可以說,這些生活的狀態也好,還原當時的歷史也好,福貴不是跟隨歷史前進的,而是歷史跟隨福貴前進的。而這種真實的生活狀態,更反映出當時的歷史背景與小人物生活的無奈與悲哀。
對於很多作家的新實小說,為了還原歷史,他們更願意用上層階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來體現,比如商人,將軍,官員等等,以小人物反襯大人物。
這種方式確實適合反映當時的歷史事件,但是不能全面性的反映生活狀態,而余華的《活著》從小人物福貴出發,讓他敘述生活的點滴,哪怕瑣事,從而反映生活的狀態,他這種不追求歷史本質,不從重大的事件中揭示歷史本質,而是在世俗生活中展現歷史本色,何等的妙啊。
❽ 《活著》你看了之後有什麼感受呢
從角色本身來具體分析,富貴這個人既不是大奸大惡之輩,也並非大忠大善之人,他只是一個小人物,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的影射。肯定有人會說這部電影目的在於透過小人物的命運起伏來揭示其所處的社會大背景的變化。把它作為一部史詩作品理解未嘗不可,但我更傾向於認為社會大背景只是為富貴搭台,真正的主角仍是唱戲的富貴,而作品的關注點仍是人的本身。如果用現在的話來說,富貴是一個對痛感耐受度很高的人,因嗜賭而導致的家破人亡固然讓他痛苦,但他卻很快接受了作為佃戶的身份,短暫的頹唐之後不僅為了生計開始練攤,在面對曾經算計過他的龍二時也沒有表現出憤恨或不甘。富貴性格中的這種特點既有好處又有壞處,好處在於他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自己所處的境遇,並且不帶負面情緒地繼續生活,在有限的范圍內甚至還努力改善自己與家庭的生存現狀;而壞處在於,這種特點的根源很有可能是性格中的麻木,因為麻木所以隨波逐流逆來順受,就像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但卻始終堅信自己要活著一樣,有時候這也未嘗不是人性的悲哀。電影中最為復雜的時間段是六十年代的文革,但我認為這一段的表現重點並不在文革本身,它固然對文革本身進行了一定反思,比如電影中春生被批鬥,富貴的皮影被燒,龍二被槍斃等等,但這並不是其根本目的,這一時間段中突出表現的仍是以富貴為代表的有些麻木的普通人在面對巨大社會事件時的生活及心理狀態。首先富貴等人其實並不是完全相信文革的,起碼在潛意識里對於文革的一些信條和一些做法是不贊成的,他並不覺得保有自己的皮影是個錯誤,也不覺得春生和鎮長有什麼過錯以至於被定為走資派,這種認知基於最基本的人性,是無意識,無自覺的。但這種天性里無意識的認知很快就被理性打敗,他雖然不能理解,但也不願與政府乃至社會對抗,他仍是隨大流的,因此他燒了皮影,積極地服從上級指示,按「文革式」的生存方式生活。其次,富貴雖身處文革中,但思想並沒有被社會大環境所異化,仍保存著善良與關懷這些朴實的天性。他是個本本分分的小人物,幾十年的生活塑造了他自成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這也是為什麼在年輕學生鬧革命,打倒春生、鎮長以及王醫生的時候,富貴及家珍仍能出於人性的善意來理解與幫助他們。當春生有自盡念頭時,即使是一直心懷怨恨的家珍也能放下過往,用一句「你還欠我們家一條命」激起了春生的求生慾望。以富貴為代表的小人物們雖然渺小,雖然普通,但卻有著質朴的善良。《活著》是中國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片中對於人性的反思與對於「活著」的探討始終能為我們帶來心靈上的震動,引起我們的反思與自省。我想偉大的電影大概就應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