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夏雨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演怎演的角色
我覺得夏雨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飾演的是馬小軍!1993年,姜文為了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滿世界地找劇本的主角「馬小軍」。「馬小軍」是青年時代的姜文,性格、經歷如出一轍,所以姜文對這個人物的要求幾近苛刻。我覺得姜文導演找夏雨算是對了!
在這部劇中度過自己的青春,有沖動、有愛情、有性、有幼稚、有失敗、有冒險,也有成長。夏雨憑借這部片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台灣金馬獎最佳男演員,成為了最年輕的影帝。我個人覺得夏雨在本部電影的付出,得到了很好的回報,那會才十幾歲就能演的這么好,希望他的事業越來越好!
㈡ 電影里叫馬曉軍什麼電影
《陽光燦爛的日子》
劇情簡介:
20世紀70年代初的北京,忙著「鬧革命」大人無空理會小孩,加上學校停課無事可做,以軍隊大院男孩為突出代表的少年人便自找樂子,靠起鬨、打架、鬧事、拍婆子等方式揮霍過量的荷爾蒙。馬小軍(夏雨 飾)就是這樣的少年,他的嗜好之一是趁別人家無人用萬能鑰匙將其鎖打開,溜進去耍玩一番,正是用這樣的方式,少女米蘭(寧靜 飾)的照片先於其人入了馬小軍的雙眼。通過院里的「頭兒」劉憶苦(耿樂 飾),馬小軍又見到之前在炮局偶然瞥見過一眼的米蘭,開始正式將其當作夢中情人,然而在米蘭眼中,馬小軍不過是毛孩一個,她中意的人是成熟、穩重、帥氣的劉憶苦。自此,馬小軍迎來五味混雜的青春期生活。
㈢ 《陽光燦爛的日子》:陽光覆蓋下的黃金歲月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故事背景是20世紀70年代的北京,由王朔小說《動物兇猛》改編。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一切的人與事也都因為時代的熏染而帶有一份獨特的「燒荒草」般的氣味,很多的糾葛、忙碌和動亂都是像是夏日陽光下隨處可見的綽綽約約的影子,虛虛晃晃地隨著風在地面上飄盪移動,那樣輕浮那樣不真實,可它們帶來的眼淚和苦痛卻又是那樣沉重和真切。
電影在此背景下講述一群懵懂幼稚又血氣方剛的少年們的青春故事,他們在課堂上膽大妄為作弄老師,在課堂外遊街走巷約打群架,在閑暇時逗弄女生漫聊度日,歲月與時日在蓬勃青春的躁動面前變得悠長又舒適,似乎是沒有盡頭的長廊,鋪滿了金色的如細沙般的燦爛陽光,他們在此間追逐嬉戲,永遠不必考慮長廊外的世界。青春也許就是這樣的一段年歲,有一起揮灑熱血的朋友,有吹不完的牛逼大話,有看不完的漂亮女生,還有消耗不盡的金色陽光。
「我的故事總是發生在夏天。炎熱的氣候使人們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飾心中的慾望。那時侯,好像永遠是夏天,太陽總是有空出來伴隨著我,陽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陣陣發黑」。這是影片的開場對白,電影的敘事是以主角馬小軍的回憶為線,影片過程里時時穿插著成年馬小軍的敘述聲音,使得整部影片陷在一種回憶的溫情與懷舊氛圍里。
馬小軍的父親是一位軍人,受父親的感染,馬小軍也懷揣一個稚嫩的軍人夢,渴望上陣沖敵的熱血生活。平日里他除了和幾個鐵哥們溜街胡侃之外,還有一個不同常規的愛好:喜歡撬開陌生人的門鎖。不為偷盜,只是一種奇怪的癖好。知道一天,他無意之中撬開了一個陌生女孩的門鎖,進入了一個鋪滿陽光的住宅小屋,也由此進入了一個浪漫又感傷的情動世界。
馬小軍在房間里發現女孩的一張照片,被她的美麗與靈氣吸引,為了見到真實的女孩,他每天游盪在她的住所附近,卻一直沒有任何收獲。有一次差點見到她,卻還是可惜地錯過了。後來馬小軍終於與女孩米蘭見面,並且漸漸發展為親密的朋友關系。影片在馬小軍發現照片和照片主人公米蘭出現之間的敘事段對於初次觀影的觀眾來說具有較強的代入感,會產生像馬小軍對米蘭一樣的很朦朧的好奇與嚮往,會像馬小軍一樣渴望見到真實的照片里的姑娘,會猜測馬小軍與女孩究竟能不能見到面。馬小軍青春的萌動這樣稚氣而純粹,這樣簡單而干凈,像一團雅淡的香氣隨風潛入夜,於是懷惴著願望開始等待一個如花的夢,於是白晝都變成花一樣的燦麗。馬小軍極盡所有的想像去塑造這個女孩,極盡所有的情緒去尋找這個夢境。
馬小軍與米蘭認識之後,馬小軍總是去米蘭的住處找她,他們一起在暖黃色的房間里聊天說話。電影有一個場景是馬小軍幫正在洗頭的米蘭沖水。這場戲的鏡頭拍得很美,在空闊的洗水房裡,夏天的暖黃色的陽光透過寬闊的窗戶成片地傾灑進來,照在稚氣的馬小軍溫柔的側臉上,照在美麗的女孩米蘭濡濕的頭發上。加之導演所用的柔光濾鏡,使米蘭和馬小軍在暖黃的光影里顯得那樣柔情與動人。這也是這場馬小軍一廂情願的青春愛情里最甜美的回憶。
之後馬小軍提出讓米蘭與他一起玩,便把她介紹給了自己的哥們團。米蘭的性格開朗大方,很快與大家融為一體。在一起度過一段開心的時間之後,馬小軍發現米蘭與哥們劉憶苦之間的曖昧,而對他,更多是姐姐對弟弟的感情。意識到這一點的馬小軍,感到一種被橫刀奪愛的氣憤和被心愛女孩背叛的痛苦。沖動的馬小軍在這種嫉妒和憤懣的情感支配下做出了一些冒失的舉動,如不顧危險地爬上高聳的塔頂,如在生日酒席上失控發火。此時的馬小軍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對米蘭懷有純粹干凈的愛慕的馬小軍,潛伏在他身體里的沖動與暴躁的脾性漸漸因為失控的情緒而顯露出來,他對米蘭深切的愛慕因為得不到相等的回應而變成一種難以言說的孤寂與失落,這種落寞讓正處青春期難以掌控情緒的馬小軍手足無措,只能靠平時發發脾氣鬥鬥氣來宣洩一下。
但事態最終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馬小軍按耐不住體內爆發的荷爾蒙,沖入米蘭房間意圖侵犯米蘭。雖並未鑄成錯誤,但他與米蘭這一段短暫又美妙的時光徹底地走向了終結。馬小軍與米蘭再沒有交流,且馬小軍也被同伴們孤立,只剩下一個人孤獨地攀上游泳池高高的跳台,縱身一躍摔入藍色的水波里,盡管悔恨,但他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朋友,只剩自己沉浮在清亮光涼的藍色水池裡,沒有人聽見他悲哀寂寞的哭泣。
《陽光燦爛的日子》以青春為底色,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夏天的成長故事,在這個故事裡,有著青春年少的野性和狂妄,有著消磨度日的迷茫和張望,有著擺脫桎梏的期待和渴望,有著嚮往愛情的懵懂和慾望。看完整部影片,觀眾難以忘懷那群肆意恩仇不打不快的男孩子們,難以忘懷那些游手好閑無處安放的閑適日子。因為時代的變替,每一個群體都擁有不同的青春風味,但成長的快感與痛感卻不存在時代的隔閡。在燦若驕陽的日子裡,有與鐵友們一起廝混的快樂與滿足,有對漂亮異性產生的嚮往與渴望,有難以把控的情緒沖動,有惘然度日的不知,有自私行事的悔恨,這是馬小軍的青春故事,在夏天的陽光里流轉盤旋,曾經以為不會結束的夏天和青春,卻終於如一陣迅疾的旋風般消弭於無聲,連道別和道歉都來不及。
在影片中,導演把青春期男孩對於性的模糊意識也用自己的鏡頭語言表現了出來。在青春電影里,不論過去還是現在的影片,都不乏對性的描寫,尤其近幾年青春電影里墮胎情節的泛濫更引起群嘲。但像《陽光燦爛的日子》用一種更顯暗示和含蓄的方式又明目張膽地表現馬小軍對米蘭存在的若有若無的性的幻想,是比較少見的。影片有些鏡頭是明顯地帶有性的意味,比如對身穿紅色泳衣的米蘭在泳池的特寫,對洗頭時米蘭脖頸肌膚的特寫,都有這種暗示性。有些純愛青春電影不談性只談那種純純的萌芽之愛,這當然也是一種類型,但在真實的男女交往中,如馬小軍這種帶著野性的少年,他對自己喜歡的異性的關注,恐怕是會有著尚不明朗但確實存在的性的渴望,導演用細膩的鏡頭將其表現出來,使得青春的悸動更為躁動鮮活起來。
影片進程外的成年馬小軍以感傷和懷念的聲音一點點挖掘自己腦海里的那段陽光覆蓋下的黃金歲月,這也是影片的另一個亮點之處,並非是這種畫外音的敘述方式,而是成年馬小軍對自己回憶的不時推倒與重塑。米蘭究竟有沒有對馬小軍投以錐子般的目光,她有沒有與馬小軍擁抱,她有沒有在馬小軍面前睡著,馬小軍與劉憶苦究竟有沒有鬧掰,米蘭是不是喜歡劉憶苦,這些在影片里都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只能靠觀眾自己的推斷和理解,但正是這些不準確因素准確地表現了回憶的不可信與美化特性。尤其對於自己心底所珍藏的美好回憶,更能在時間與光華的流轉里漸漸沉釀成一壇醇香甘辣的老酒,很多事情都經過時光的毛玻璃都呈現出模稜兩可的朦朧狀態,但那份曾經悸動和快樂的情感卻是不可變也不可忘的定數。馬小軍也許已經忘記甚至篡改了記憶里的一些畫面與言語,但他對米蘭的萌動情懷是深刻於心一生都不能釋懷的眷念與執守。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段陽光燦爛的日子,在那段日子裡我們沒有過夜的愁悶和解不開的心結,只是無所事事地游盪在成人世界的邊緣,像透過層層疊疊的樹葉般窺探著世界的邊邊落落,帶著初涉人世的好奇與坦盪,自由自在地追逐與愛憎,那些日子裡有我們最純真的模樣,有我們最快樂的回憶,有我們最珍惜的寶藏,我們似乎把人生最美的風光都封存在了那些夏日的陽光里,讓它們在另外一個世界的天空上,繼續發出耀眼的光芒,那裡,夏天是永恆的,我們,是年輕的。
㈣ 《陽光燦爛的日子》影評:關於「燥熱,青春,夢與愛情」的完美詮釋
陽光很充足,使人的眼前陣陣發黑,所有的躁動不安和永遠消失不散的麥草的味道,是關於姜文所描述的青春,是他所有關乎陽關燦爛的日子。
整個影片從始而終似乎都是在一個巨大的夢境中讓人無法自拔:炙熱的陽光,蒙上一層薄霧的房間,美好到肉慾噴薄的米蘭,友誼中幻樹的敵人,和能打開所有青春的潘多拉魔盒上的鎖的鑰匙。電影是從旁白開始的,自傳體的解說方式使本片的劇情娓娓道來而抒情寫意,高大的偉人雕塑配合著氣勢磅礴的音樂,將故事的年代定格在「」時期,歡送部隊的人群、無拘無束奔跑的孩子,公路兩旁的坦克,呼嘯劃過天際的飛機,如同夢境構建搭好每一塊磚基一般在觀眾的面前鋪陳開來,在雄壯激昂的背景音樂中,像史詩一樣徐徐展開,你甚至可以嗅到騷動中的硝煙味。
㈤ 《陽光燦爛的日子》:陽光下一曲青春的烏托邦
在六七十年代文革在中國大地鬧得沸沸揚揚之際,一群軍區大院的孩子開始了他們美好的青春,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講的正是這群孩子曼妙的青春生活。姜文自編自導,夏雨、寧靜主演,改編自王朔《動物兇猛》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以青春為名,講述那個年代不羈孩子們的難忘歲月。
青春期的馬小軍因為一張照片,獲得了心靈的悸動。米蘭的照片在影片中頻頻出現,為馬小軍單戀的開始做好了鋪墊。片中馬小軍進入米蘭家後,把持著望遠鏡玩了起來。而當他轉動著望遠鏡四處張望時,米蘭的照片一閃而過。鏡頭以馬小軍的主觀視角透過望遠鏡多次閃過米蘭照片,也正是這種欲求而不得,攪亂了馬小軍內心的一池春水,愛情的種子開始在少年的心裡發芽。馬小軍經過細細的尋找後終於尋得了米蘭照片的所在地。鏡頭以特寫的手法,把照片的每處都一一放大,讓觀眾能夠更全面的看到米蘭的模樣,同時也體會到馬小軍此時此刻內心的波濤洶涌。隨後的日子裡,馬小軍便常常溜門撬鎖來看這張照片,每每觀看,他總是會細細欣賞,連連贊嘆。少年便這樣沉淪,年輕時對愛情特有的悸動生根發芽,米蘭就這樣深種馬小軍心底,也為後面故事的進展做好了鋪墊。
米蘭豐滿的身材總是讓馬小軍浮想聯翩,腿部和腳部的特寫鏡頭表現了馬小軍內心的渴望。第一次近距離觀察米蘭是馬小軍躲在米蘭床下那一次。固定的長鏡頭再配以特寫的景別,把米蘭換衣服的過程完整的呈現了出來。鏡頭以馬小軍的主觀視角,盯著米蘭的雙腿,再切換至馬小軍的面部特寫,大汗淋漓體現了此時馬小軍心中的澎湃。原本只是出現在照片中的女人現如今活生生站在面前,行為又是如此撩人。青春期男生生理的問題得到傳達,美好的青春歲月就是這樣總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從那之後,腿似乎就成為馬小軍辨認米蘭的一個方法。當馬小軍被抓到派出所時,米蘭與另一個女孩子路過,鏡頭特寫了米蘭的腿以及馬小軍緊追不舍的眼神,表現了馬小軍對米蘭深深的迷戀。腿部特寫在影片中頻繁出現。在馬路上馬小軍俯身撿東西米蘭經過時的腿,米蘭打電話時晃動的雙腿,這些所向觀眾表明的都是馬小軍深深地愛戀之意。就像後面馬小軍不停地踩車蹬子,米蘭一腳踩住一樣,這樣的特寫更好的傳遞了馬小軍這個青春期男孩子內心對愛的迷戀與渴望。人人如此,何人年輕時對愛有過幻想呢?這就是青春的偉大與力量。
在那個黑暗的政治年代,這群孩子卻生活在陽光下無憂無慮。陽光在影片中也是一種美好與光明的象徵。片中第一次出現大規模的陽光是在米蘭的家裡。當馬小軍撬開米蘭家的門後,搖鏡頭表現了整個屋子的全景。鏡頭中,屋裡陽光彌漫,充斥著每個角落。這對於「混孩子」馬小軍來說就如同冬日暖陽一樣,照進心房,得到了溫暖和滋潤。只會打架抽煙喝酒的馬小軍內心得到了第一絲的光明,原本糜爛黑暗的日子,也就這樣被陽光照耀了起來。在馬小軍和米蘭熟絡以後,馬小軍常常去米蘭家做客。米蘭的屋子裡還是一如既往的充滿陽光,馬小軍逆光而坐,使自己陷入光線黑暗的地方。隨後兩人又逆光起舞,強烈的光線讓兩人時隱時現,預示著兩人關系只是一場馬小軍虛構出來的夢境。而隨後米蘭在窗邊逆光朝著馬小軍微笑的鏡頭更表現了這種不真實的美好只是源於馬小軍對米蘭執著的念想而不是現實生活所發生的。
作為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算得上是一部佳作。而作為青春題材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更是向觀眾展示了那個年代的年輕人不為人知的青春記憶。每個人都走過青春,擁有過獨特而又美好的回憶。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那時的天很藍,陽光很暖。那時的人們有過愛的人,有過執著的追求,可還是被生活所羈絆,最終歸於平淡。想起那時的轟轟烈烈,或許嘴角還會被扯起。就像影片最後已經成人的孩子們坐在車上在馬路上馳騁一樣,青春就是一首歌,一首在陽光下被唱起的烏托邦。
㈥ 《陽光燦爛的日子》看完覺得好恐怖!現實與幻想的交錯!忘不了馬小軍望遠鏡發現米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文革背景生存狀態下的馬小軍,是一個具有多重性格的男孩,其中狂熱叛逆與青澀單純雙重性格特徵塑造的尤為成功,成為馬小軍人物性格的兩大看點。他狂熱叛逆性格的塑造主要來自文革時期的社會大環境、軍人家庭背景和校園教育環境,而青澀單純性格的塑造主要來自遇見了「畫中情人」米蘭並與之發生的一系列故事。當故事的焦點轉移到二人的生活世界中時,一系列的矛盾沖突造成了馬小軍雙重性格的交織與混亂,讓馬小軍陷入了青春成長的困惑中。本文從劇作和導演兩個角度,來分析解讀導演是如何通過敘事手段、造型手段、表演等方法塑造馬小軍人物性格的,並由此完善劇本寫作和指導畢業短片《燃燒的少年》的拍攝與剪輯。
第一章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人物性格的塑造
1、人物性格定義
在人物性格的定義上有一個共識,就是指藝作品所描寫的各種人物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獨有的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等特徵。不同時代不同階級的人或同一階級但處於不同社會環境中和具有不同生活經歷的人,其性格特徵就各不相同。性格特徵概況起來一般有溫柔、暴躁、潑辣、單純、穩重、外向、內向、善良、陰險、幽默、沉悶、瀟灑、孤僻等。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男主角馬小軍就是有著多重性格特徵的男孩,通過影像和故事本身,所展現出的狂熱叛逆與青澀單純的雙重性格特徵尤為突出。
2、人物性格形成原因
如何塑造人物性格,首先就必須了解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人物性格的形成,普遍來說主要有遺傳、環境和教育三大因素。
(1)遺傳因素。遺傳是指人從先輩那裡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機體的結構、形態以及感官和神經系統的特徵,特別是腦機能的特點等。不同個體之間在遺傳素質上是存在著客觀差異的,每個人表現出來的智力水平和個性特徵,在一定程度上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遺傳對人的身心發展的作用只限於提供物質的前提,提供發展的可能性,它不能決定人的發展。如果離開了後天的社會環境和教育,遺傳提供的可能性並不會轉化為現實。
(2)環境因素。環境影響人,主要是通過社會環境實現的。社會環境包括社會文明的整體水平,即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以及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和道德水準,其中最主要的是社會發展的程度和個人擁有的社會關系。
(3)教育因素。青少年時期正是長知識、長身體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的知識比較貧乏,經驗不足,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判斷是非的能力還不強,他們的成長有賴於正確教育的引導。由於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主導的。教育因素主要有家庭教育和校園教育,當這些教育作用於青少年後,具有獨立思考的青少年甚至可以通過各種因素進行自我教育。
3、電影中人物性格塑造的方法
了解人物性格如何外化、表現,是電影人物塑造的核心環節。在影視銀幕上,人物的一舉一動都是以影像的形式直觀地再現出來的,因為電影不能直接進入人物內心,我們只能通過人們的言談舉止、表情和服飾等具體的外化的物事去判斷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徵。
如何運用電影手段能動地將人物的性格特徵反映塑造出來,我們必須首先了解該性格的形成原因以及將其如何外化,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往往來說,為了將電影中的人物性格刻畫的更為生動飽滿,電影所採用的外化形式與手段也是多樣化的。因此,對人物性格的表現方式與內容的了解程度,將直接決定人物性格塑造的真實性與深度性。不管電影文學劇本還是影像成品中的人物,其性格特徵往往是通過一個人具體的活動、言語、表情和姿態等表現出來的。
(1)性格在活動中的表現
一般認為,性格是在活動中形成的,也是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比如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狂熱叛逆性格的影像展示,是在他與夥伴們的玩樂與畫中情人相遇、相求、相知已經情感沖突等活動中展現出來的。
(2)性格在言語中的表現
一個人如何說話,說話的方式、言語風格,說話是否真誠、是沉默寡言還是言辭四溢等都可以反應出人不同的性格特徵。性格是否開朗、善於言談交際,還是言語自負;言談是否思前顧後,掩飾自我思想、情感,還是對朋友或者陌生人全盤托出不具戒心,言談是否保留或者保留幾分,說話是話中有話還是直言無諱,說話的分寸尺度如何,其反應出人物的性格都是具有深層次研究意義的。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在不同語境中說話的表現方式是不同的,在家庭中,面對威嚴的父母,他是沉默寡言甚至通過撒謊而掩飾自我的,性格顯得內斂;在校園中,面對胡老師言語略顯幽默調皮,背後在米蘭家中用望遠鏡偷窺胡老師,言語卻是帶一種竊喜的快感,是一種逃脫呆板教育的釋放,是孩子氣的釋放;在玩伴朋友中,他言語是自負的,孩子開朗的另一面展現了出來;當遇到情人米蘭後,言語從張揚自負轉為收斂和慌亂,性格青澀的一面通過台詞雕刻了出來;而當夥伴劉憶苦成為自己的情敵後,一些有失平日風格的吃醋言語,將他單純缺乏城府的性格也展露無疑。性格的多樣性,通過台詞已經刻畫的非常到位。
(3)性格在外貌上的表現
人的面部表情、姿態、衣著打扮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人的性格特點。
面部表情是多樣性的,比如笑,有縱情的大笑、辛酸的苦笑、甜美的歡笑,還有傻笑、嘲笑、冷笑等都可以表現出不同人不同的性格特徵。而眼睛也能表意出人的性格特徵,我們可以通過眼神是了解人不同性格,比如眼神有狡猾的、智慧的、明朗、憂郁的、無情的、冷淡的等等,這些眼神的混合體又可以展示出人在不同的情景中不同的性格特徵。
典型的姿態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如一個人的站、走、坐、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這些行為中流露出的姿態,也反映出了他的某些性格特徵。
人的性格特徵還可以通過衣著打扮等反映出來。在影視劇中,演員可依據劇中人物的性格選擇不同色彩、風格類型的服飾,配以裝飾品,來反映襯托出人物的某些性格特徵。
依據電影藝術的特點,運用電影藝術手段進行人物性格塑造是電影人物形象塑造的關鍵環節。電影人物塑造的兩個主要特點是在影像里塑造、在劇情發展里塑造。電影中的人物塑造方法主要分為敘事手段、造型手段、表演三類。敘事手段包括情節發展推動力、人物的態度及選擇、人物關系、他人的評價等;造型手段有環境的選擇與營造、人像的設置(主要是人物外形、攝影機機位角度、景別、光線)等;表演手段有演員的選擇、表演風格與尺度等。至於其它因素比如節奏、影調、音樂、景別、道具等也會影像我們對人物性格的感知和認識。
4、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狂熱叛逆與青澀單純雙重性格特徵的形成與塑造
電影中,人物的外在表現只是人物內在性格的線索,最終目的是要引導觀眾通過這種外化的形式去主動認知和分析人物,了解人物的性格。下面我們以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人物為例,通過敘事手段、造型手段、表演等來分析解讀導演是如何塑造馬小軍的狂熱叛逆與青澀單純雙重性格主特徵的。
(1)馬小軍狂熱叛逆性格的形成與塑造
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傳統軍人家庭背景、文革社會大環境以及呆板威嚴的校園教育對馬小軍狂熱性格形成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開篇的段落中,影片交代了狂熱的文革社會大環境、馬小軍父親威嚴軍人身份和母親的傳統教子風格,這里給觀眾一些想像空間,讓觀眾大致了解了馬小軍的生存狀態。接下來通過母子送別父親、馬小軍與胡老師、馬小軍與夥伴的一些故事情節,馬小軍狂熱叛逆的性格基本被刻畫了出來。隨著情節推動,迷茫而四處遊走的馬小軍偷窺了胡老師和見到了畫中的米蘭,他叛逆的一面被柔情所感化收斂,當夥伴被打,以及情人與劉憶苦有些曖昧後,他叛逆狂熱不理智的一面又展露了出來。
在馬小軍的人物造型上,環境的選擇與營造總是離不開北京的軍大院、具有北京皇家特色的四合院和古舊的巷子,還有象徵時代工業特徵的大煙囪等。在服飾的選擇上,馬小軍也總是離不開革命特徵的軍衣褂和灰色軍旅書包,室內室外無論是燈光還是陽光,整體色調也是金黃色的,金黃色即象徵孩子成長的溫暖環境也是空虛狂熱、懵動暴力培育的溫床。表演上,姜文選擇了夏雨這個聰明而面孔帶有些壞壞神採的演員作為馬小軍的扮演者,也是用心良苦。
在音樂的選擇上,配合當時的文革社會大環境,總是以紅色革命歌曲為主旋律的,而馬小軍有開鎖的嗜好,這個鎖的道具、以及馬小軍擺弄匕首和父親藏起來的避孕套,這些道具也是為推動情節和刻畫馬小軍躁動叛逆性格而服務的。
總之說來,馬小軍的叛逆,很大一部分來自狂熱的文化革命大背景、嚴格的家庭教育以及呆板的校園文化。馬小軍正處於孩子成長的野性期,他既嚮往父親獻身革命的豪情,又對女性充滿美好幻想,而母親傳統教育與約束很大程度上壓抑了這些因素,這些因素在他的思想中沉澱發酵,當他和夥伴在一起時,文革期間的混亂文化讓他狂熱叛逆性格的一面爆發了出來,而當他獨處時,畫中人讓他陷入了對愛情的憧憬,幾次守候畫中人的出現。當他對見到畫中人米蘭略感失望時,又重歸夥伴的隊伍,而幾番周折,米蘭卻偏偏加入了馬小軍這個「暴力」隊伍,平日里四處游樂滋事的夥伴們將焦點轉移到米蘭身上時,人與人間的矛盾便觸發了出來。馬小軍的狂熱與叛逆性格也刻畫到了入骨的境地。
(2)馬小軍青澀單純性格的形成與塑造
馬小軍青澀單純性格的形成,影像中並未直接給予交代,其性格的塑造則是通過遭遇「夢中情人」米蘭的過程以及拒絕於北蓓和米蘭性主動的人物關系戲劇性轉變上來展現的。當馬小軍偶遇畫中人後並守候畫中人時,他的內心是單純而柔軟的,當他剛參加完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訪華的歡迎儀式後莊重地審視畫中米蘭後,以一種虔誠的姿勢膜拜在床前的那一刻,他的內心單純而片面,未見真實的米蘭卻將米蘭擺放在心中無比崇高的位置,而當米蘭走進他的視線並看清米蘭背後一些糟糕的情感生活後,他所有的幻想也煙消雲散。
畫中的米蘭其實是一種符號,美好而青澀。而現實中的米蘭其實是於北蓓的另一個影子,只是於北蓓率性直露,或許於北蓓內心才是馬小軍畫中的米蘭。也可以說,在馬小軍的世界中,米蘭和於北蓓其實只是一個人的不同兩面,米蘭是精神上的,於北蓓是現實中的,米蘭是不可觸摸的,當他試圖靠近並觸摸時,這種精神童話很容易就被打碎了,而於北蓓是鮮活在他身邊的,他卻很反感不願意去靠近。現實中的米蘭,當本質一步步呈現給馬小軍後,馬小軍卻大失所望。可惜情感經歷單純的馬小軍,到最後才意識到,這也讓他倍感糾結。影片的末尾處,馬小軍脫掉那身軍衣服飾,爬上跳水台高處,跳入水中,並游向夥伴和米蘭,無論是場景環境的選擇還是人物造型和表演,導演都精心設置,影像展現出的馬小軍可以說是想擺脫過去的負重,脫掉文革服飾,赤身在清澈的游泳池中掙扎的游向岸邊,岸上有夥伴、有過往愛戀的米蘭和現實中一直被自己拒絕靠近的於蓓蓓,這些人向他伸出手臂,卻又將他踹入水中,他無法回到過去,迷茫而無所依靠。在純凈藍色的游泳池中漂浮,是洗掉了過往讓他重新回到單純的孩子世界中去,還是拋棄過往繼續成長奔向成熟接受現實,需要靠觀眾去感悟。
第二章 短片《燃燒的少年》中郭勇人物性格的塑造
短片《燃燒的少年》是一部偏遠小鎮青春成長期的孩子與一位來自北京為情所困的都市女間的故事,故事主要是為了反映教育傳統落後的偏遠小鎮孩子的生活世界和成長期的情感世界。引入北京單身都市女這個人物,則是為了造成一種不同生存環境中人物的心靈碰撞,藉此窺探這個孩子的情感世界。短片中的郭勇這個孩子王,他生活在偏遠小鎮,但嚴格傳統的家庭教育當地落後的物質人文環境,讓他對都市生活和美麗時尚女性都充滿美好嚮往。
在確立好短片主題後,通過《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性格塑造的分析,來完善短片劇本中人物性格的塑造,指導畢業短片的拍攝與後期剪輯。特別是在短片中的環境、人物選擇與塑造上,《陽光燦爛的日子》都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短片《燃燒的少年》中郭勇人物性格的塑造,主要是突出他的孩子王與情感青澀單純這兩個性格特徵。
(1)郭勇孩子王的性格特徵塑造
短片《燃燒的少年》中,拍攝時通過影像來展現郭勇人物的孩子王這一面性格,對文學劇本的修改是很大的。大環境的選擇最終確定在河北省蔚縣暖泉這個尚未被旅遊經濟所破壞的仍然保持偏遠落後風格的小鎮,小環境上選擇了小鎮外不遠的峽谷田野、小鎮上被政府保護未被現代社會所破壞的古堡家庭、小鎮外帶有現代時尚特徵的理發店,和古堡內外的各種巷子。人物選擇上選擇在縣城裡讀書的15歲半的孩子薛濤,以及和他熟識的夥伴作為配角演員,衣著上則是用他曾經穿過的能反映普通家庭經濟和小鎮整體孩子人群面貌的紅色外套,這樣在影像上給觀眾初步展現出郭勇這個人物的一些性格特徵。
偏遠小鎮下物質文明環境因素、風俗道德環境因素等社會環境因素,以及空曠的自然環境因素,是這部短片的主環境。在社會環境方面,物質文明環境中,可以從父母的卧室和郭勇的卧室進行對比。父母的卧室現代感十足,而郭勇的卧室仍然呆在古舊的味道,當他發泄時,台燈也是破的。但他破舊的卧室里,卻貼滿了時尚感很強的明星畫幅,這表明他在父母和整體風俗環境的壓抑下,仍然渴望都市現代感,對城市生活也充滿憧憬和嚮往,對都市歸來女也充滿好奇和朦朧的好感。在自然環境因素方面,將環境作為一個大主題,通過燒李叔家田野里的玉米桿、偷李叔的自行車、和夥伴偷偷抽煙並利用剩下的最後一根煙指揮夥伴爬山坡這幾個故事情節將孩子的野性釋放出來。
郭勇的家庭教育,守舊的父親是威嚴的,和許多傳統家庭一樣,認為讀書是唯一出路,想壓制住郭勇的野性,將精力集中在學習上,而郭勇卻用偷偷玩樂和表面順從背地反抗的形式應付。校園教育,從孩子中的畫幅就可以看出來,而且他背的書包,發現圍巾後仍然將圍巾放入書包中,嚴格的校園教育可以體現出來,都市女出行用的是時尚的手提包,而他用的是書包。顯示他的學生身份同時,也表現出圍巾和孩子生活中的書本一樣重要。
(後面部分還未詳細展開)
關於短片《燃燒的少年》,剪輯細節微調仍在繼續。非常感謝潘老師的指導和其他同學給的非常好的建議。期待大家拿出更好的剪輯版本。
㈦ 歡電影 ||《陽光燦爛的日子》重溫
1、上周主題,觀看一部電影並寫後感。
如果真要在腦海中記憶一部電影,我半部都記不起來,可能有一些星星點點還能有所聯系,但是記憶深處只有一部 《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某些畫面,一直縈繞在腦海中,但太多的細節以及內容已經模糊甚至記不清楚了。
我倒不是為了寫這個主題,而是真的想要知道我記憶中的那部影片,那個大辮子寧靜,以及跟姜文像的不能再像的夏雨,當時演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場面。
記憶最深刻的洗頭畫面
2、今天早上,在車上重溫了半部《陽光燦爛的日子》
之所以是半部,是因為開車到公司也就一個小時,而原版應該大約130多分鍾。但是看完一個小時多點,我感覺也差不多找回原來的一些感覺,所以後面是不是再繼續看完,其實也不是非常重要了。
看了一下資料,《陽光燦爛的日子》是一個發生在軍區大院幾個少年身上的成長故事,是姜文導演的處女作,改編自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我記憶中是先看王朔的小說,包括《動物兇猛》,然後再看的電影。這部電影榮獲了許多大獎,這對於一個剛剛拍電影的導演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記錄。這部電影之所以獲得這么多大獎,也是跟這部電影前前後後許多故事有關系的。
3、
故事的主人公馬小軍(夏雨飾演),生長在軍區大院,在那個不需要學業的年代,也不需要努力填補生活的時候,馬小軍與軍區的夥伴們都有一股釋放不盡的精力和熱血。先是馮小剛扮演的老師課堂上,各種的調皮搗蛋;然後是耿樂扮演的劉憶苦和陶虹扮演的於北蓓在軍區大院陪同馬小軍展開了第一次的懵懂男女的認識、玩耍和矛盾沖突。
再之後馬小軍學會了各種開鎖技能,去到大院各個房間,但是從不拿東西,只是在房間里逗留,感受,或者是好奇。
然後是解鎖到米蘭(寧靜飾演)的房間,特別是找到一個望遠鏡和看到米蘭的照片,馬小軍滿腹的熱血開始集中在這個從未謀面的「姐姐」上面。
故事繼續發展,小軍終於遇到了米蘭,在一條馬路邊上,他大膽的跟米蘭搭訕並認她做了姐姐,其後就是在米蘭房間給她倒洗頭水,尋找照片,約米蘭來軍區大院玩。
從此命運開始轉折。
4、後半部沒看的劇情
後面是米蘭與劉憶苦相戀,以及米蘭前男友的出現,這些都是模模糊糊的畫面,可能當時二十年前有記憶,可能是屬於陽光不燦爛的階段了。
5、我的觀感
這部影片,之所以讓我的記憶一再閃現,導演的功力和影片的內容以及夏雨、寧靜的表演肯定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故事背景大概是七八十年代,但主要講的反而是青春期和熱血,所以對於有相近年代的,處於青春期的我來說,看到這部電影就顯得非常的真實,真摯。
雖然我的青春期不是那個年代,但是很多久遠的背景和情境卻是很相似的,也是懷著一腔的熱血,一身的荷爾蒙,希望能迸發出來,對於朦朧的愛與「性」也是充滿了好奇與不解,以及渴望了解及參與,所以整部電影可以說沒有停歇的時候,可以一氣呵成的看完,就彷彿看完了自己的青春。
影片的夏雨很好的詮釋了處於青春期十五六歲的男孩的沖動,渴望和嚮往,在於米蘭的前段,所有的世界都是燦爛的日子,因為任何的摔打、曲折都不能磨滅他心中的意志和渴望。他可以渴望勝利、渴望生活、渴望參軍、渴望開鎖的快感,甚至在警察局收到屈辱後回到家仍然能在鏡子里反向激勵自己。最後一點是,他太像姜文了,以至於我以前在看影片的時候,沒有一絲懷疑這個人不是姜文,以至於影片最後出現長大後的馬小軍,我都覺得是什麼神奇的技術。
影片中的寧靜就跟夏雨天生一對似的,雖然很多很多透露出兩者之間的不配、不搭,就最開始的時候馬小軍追米蘭的那一段,小軍穿著破爛的服裝,滿身汗酸,周身烏黑的樣子,搭配米蘭高貴,大大的辮子,白白的皮膚和性感的身材,特別是那一抹笑容,表面讓人覺得就是一個高貴的姑娘和一個撿破爛的小孩的對比。但是就是這樣,隨著主角的視角,或者可能是導演已經把我們設定進去主角光環,認為米蘭和馬小軍就應該是要在一起,後面米蘭對小軍的接納更像是一個姐姐對弟弟的喜愛和好奇,以及陌生男性,特別是小男孩對自己異性身份的認可(這種認可是對女性吸引力的認可)。
悲劇(其實影片並不認為是悲劇,更加認為這是一個青春必定的傷)開始,男孩對女孩的好感隨著之前空洞的想像達到一個高潮,又隨著慢慢接觸達到另一個高潮,但是在最高處就被現實或者說成年人的現實給狠狠的摔倒。後面這一段我是看過,只是沒有太多記憶,這次也還沒有重溫,但是我可以想像得到其中的心情跌宕起伏,像極了年輕的我在遇到初戀的感覺。
6、誰的青春不迷茫
對,誰的青春不迷茫,誰又能完全的從青春期完整走過。至今年到中年的我,仍然認為我的青春還沒有過完,仍然能夠書寫自己青春的記憶和揮灑對青春的美好的嚮往。
感謝那個青春,有《陽光燦爛的日子》的陪伴!
感謝大辮子女神寧靜和扮演「我」自己的夏雨,他(她)們的傾情演繹!
感謝姜文!
懷著對《陽光》的致敬,今天我又刷了一遍此部電影,重點還在電影的後半段,我上次沒有看完的部分。
1、之前說馬小軍在米蘭的房子看到她的泳衣照,但是後來米蘭說是沒有穿過泳衣。這件事對馬小軍產生了很大的懷疑,自己的記憶究竟是錯亂了嗎?其後的一個劇情是米蘭跟他們去游泳,就是穿著那件泳衣,但馬小軍極盡挖苦,說米蘭的穿著泳衣很醜陋,不穿衣服像生了孩子似的,直接惹怒了米蘭。
這個時候似乎有所揭示馬小軍在成年後的記憶,可能把在房間里看到的照片跟後續在泳池的印象發生了錯亂,當一個人對某個畫面非常執著的時候,有可能這個印象會影響到他本來的一些記憶,電影正是反映了這一現象。
2、之前看到朋友說的大煙囪的畫面,我似乎有點印象,再回過頭去看,原來真的是有印象的,只是似乎被某些原因塵封住了。劉憶苦跟米蘭說他有爬上過大煙囪,看著劉憶苦和米蘭的對話,馬小軍沖動之下就跑去爬大煙囪,並成功的爬上了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爬上去的大煙囪。看著馬小軍在大煙囪肆意妄為,米蘭和小夥伴們都很擔心,最後煙囪冒煙了,馬小軍從煙囪頂內部掉下來,雖然一臉黑炭,但是竟然沒有受傷。
這件事在於馬小軍引導米蘭過來軍區大院和自己的小夥伴們玩耍,更多的是在夥伴前的炫耀,所以他不介意米蘭單獨跟劉憶苦一起聊天,而自己跟其他人去扮演瓦西里,打打鬧鬧。但是當劉憶苦和米蘭說的火熱的時候,甚至米蘭對劉憶苦能爬上大煙囪的那種興趣湧起的時候,馬小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感彷彿在一點點消逝,所以他用了這種沖動的方式來重新喚起米蘭的注視。
3、然後馬小軍和米蘭等人去到電影院偷看電影,這個片段有一些裸露的片段,所以只是大人才能看,但是當門衛突然打開燈的時候,發現現場周邊坐滿了偷偷進來的小孩子,然後領導就讓現場的家長各自領小孩回家。這個畫面其實也印證了這個時代小青年孩子處在朦朧期的對性和青春的渴望了解。
4、然後馬小軍騎著單車送米蘭會農場,在馬路上,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在兩邊樹木映襯下,米蘭抱緊馬小軍坐在單車後排,爽朗的笑聲帶給了馬小軍人生最開心的一刻。當去到農場,米蘭離去之後,馬小軍躺在草坪開始做起了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夢,夢境中有打仗、憋屎尿等等,每個夢境之間似乎都沒有邏輯可言,但,似乎只有一點,那就是都有米蘭在場。
這段夢境其實揭示了很多馬小軍年少時候的印跡,包括當時的中蘇關系、對劉憶苦的矛盾關系以及米蘭在他當時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軌跡。
5、在後面就是游泳池的事情,首先是馬小軍對米蘭身材的挖苦,然後是劉憶苦十米高台跳水的高光。最後,在泳池中,他們又遇到了米蘭以前的朋友,彪子,聽說彪子還為她瞎了一隻眼睛。而這個彪子把劉憶苦叫到跟前詢問的場景,揭示了米蘭之前生活的一些端倪。
6、在馬小軍和劉憶苦生日這天,米蘭拿了兩份禮物給到他們,在這里,有幾個印象深刻的場面。
其一是馬小軍整蠱米蘭,用一個硬幣測試米蘭是否處女,當米蘭回答到第三個問題,馬小軍夾緊硬幣,問米蘭,「你第一次跟男朋友相處說了什麼話」,米蘭拔不出硬幣,趕忙說,「你夾這么緊幹嘛,我拔不出來」,頓時,全場大笑,而米蘭終於知道這是個整蠱的問題。
其二是馬小軍在做完這個游戲之後,轉眼變臉,要求米蘭立刻滾開,在劉憶苦出聲叫停之後,兩個人爆發了沖突,馬小軍拿著破瓶子扎向了劉憶苦。這是畫面停止,成年的馬小軍畫外音出來,認為這不是真正的記憶,記憶中他們是很開心的度過了那個夜晚的生日。似乎是作者心中的另外一股強烈的願望,給到作者這么一段想像的情節,將故事情節引到了心底的黑暗一面去了。
至此,我們似乎能了解前面小軍在米蘭房間看到泳衣照的錯亂,這個似乎也是作者的錯亂記憶,或者更進一步說是作者青春期性的幻想。
7、故事後面馬小軍與劉憶苦在大雨中互相哭訴,劉憶苦說自己和米蘭都脫下來所有,但是最後還是沒能去到最後一步。這段話似乎給了小軍一個鼓勵,他踩著單車,在清晨跑到米蘭的房間,見到穿著隨意的米蘭撲了上去,撤下了她的胸衣。在這里更進一步打開了小軍心裡的慾望,包括米蘭問他,有勁嗎? 小軍回答,就是有勁。
8、故事的結尾,小軍與米蘭和那些小夥伴們越離越遠,他一步一步爬上高台,跳了下來,這里彷彿映襯了之前劉憶苦在泳池高台跳水的高光一刻。但這里,小軍沒有得到一絲絲的注視的目光,甚至在從水中冒出來的時候,被所有夥伴們重新踹回泳池。
9、故事沒有結尾,成年後的馬小軍(姜文演),和曾經的小夥伴們坐在長長的轎車,在北京天安門前慢慢地開著。劉憶苦後來去了參軍,然後被炮彈震傻了,在轎車中像個傻子一樣搶姜文飾演的馬小軍的開的酒喝。外面是曾經的傻子小夥伴古倫木,騎著一根棍子在跑。
至此,整部電影看完了,如果說前半部分是回憶起之前始終印刻在心裡的那一絲絲寧靜的大辮子和夏雨的酷似姜文的表情,那麼今天後半部分就是對之前那些深刻印象的一個注腳,把所有的記憶一根線一樣串了起來,形成了一個整體的記憶。
總的來說,這部片子有夏雨對人物性格精準拿捏到位的表演,讓馬小軍這個角色彷彿就是夏雨本人,好一段時間,我都以為夏雨其實就是馬小軍,姜文就是夏雨,不愧是最年輕的影帝。然後是寧靜的表演,絲毫沒有一點點做作的成分,直至今日,寧靜都還是印象中米蘭的性格。然後是鏡頭的展現,描繪,也不愧是國內攝影第一人,顧長衛。最後,當然少不了本片的導演姜文,絲絲入扣的故事編排和戲劇展現,讓人直接置身於一個陽光燦爛而又在陽光下那種懵懂、沖動、膽怯、激情的畫面和故事與時代當中。
對於作者和導演,我覺得還有必要另做說明。
這部電影是改編自王朔的中短篇小說《動物兇猛》,所以,王朔是不得不說的一個人。
娛樂圈是個大圈,那麼大圈裡面就有小圈,代表就是京圈,滬圈這些,而王朔就是曾經京圈的大佬,而後才有馮小剛這些後來加入者。
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都是在大院長大的軍人子弟,而王朔是在1958年出生在江蘇南京,因為父親的工作調動而移居到北京訓總大院,他的童年就剛好趕上那個十年,也遇到了葉京等京圈子弟,並成為了他們的一份子。
那個特殊的十年造就了這一幫孩子無法無天,到處打群架、拍婆子,拉幫結派。那時候的王朔也是不喜歡上學,喜歡調皮搗蛋,還有讀書,對,因為這個,這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寫檢討特別厲害,能寫五千個字的檢討,所以說作家的天賦可能從那時候就開始顯現了。
18歲的王朔去了北海艦隊當兵,並嘗試寫作,寫了第一篇短片《等待》並在《某某某文藝》上發表成功,以此為跳板做上了編輯。而後退伍後,又做了倒爺,干過川菜館等等,但都不成功。而後想起之前寫作發表成功後的豐厚稿費,開始轉向了寫作,不僅成功,還獲得了愛情。
1984年,因為《空中小姐》而出名,並認識了編輯馬未都,並和一堆大院子弟(當時應該是大老爺們了),瞄上了隔壁的北京舞蹈學院,經常進去看北舞的姑娘們跳舞並邂逅了大學生沈旭佳。在和沈旭佳拍拖的期間,受到了愛情的滋潤,王旭的寫作開始開掛,連續寫出了《浮出海面》、《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大獲成功。
1988年,王朔有四部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史稱王朔年。即使當時路遙憑借《平凡的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莫言的《紅高粱》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依然動搖不了王朔在文壇的影響力。
那時候,王朔小說的改編權是非常緊俏的,能拿到他小說改編權的大都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大院子弟, 譬如說姜文。
關於導演:姜文
1973年,姜文一家人在北京定居,姜文也轉到北京72中讀書,也算是大院子弟了。
那一年姜文10歲,在校園里遇到了英達,兩人從那時起便成為了好朋友。由於姜文年紀小、長得瘦,英達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馬猴」。
而後,17歲的姜文曲曲折折的考上了中戲,開始了演戲生涯,外號仍然是「馬猴」。但在90年與劉曉慶一起之後,劉曉慶建議他做導演,這就有了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那一年,他31歲,拿到王朔遞過來收獲雜志,讀了後者剛發表的6萬字小說動物兇猛。那一晚,他激動滴徹夜未眠,後來他找到王朔希望後者改成劇本。王朔不弄,姜文只能自己上,於是就誕生了9萬字劇本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在拍攝時,這部當時花了中國影史上最長膠片的影片。
眾所周知,拍電影相當費錢,場景、道具、人力等等,都需要大把的經費。拍到後面,尷尬了的事情發生了,沒錢了。
關鍵時刻,劉曉慶對姜文毫無保留,跟各路朋友、親人借錢,給姜文湊了三百多萬,這才沒讓劇組停工。
劉曉慶出錢出力,幫助姜文把電影拍完,所以你們看到這部電影是有劉曉慶作為監制的。另外一個是誰呢?文雋。拍到最後實在是沒錢了,後來是聯繫到在香港的製片人文雋,在他的幫助下才勉強完成了日本的後期,然後在德國新電影四傑之一的施隆多夫的製片廠最終成為了1994年的經典。
㈧ 馬小軍一個人的故事(和他愛過的4個女人)
1994年在電影史上是較為輝煌的一年,《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都在那一年上映,我們國內市場也很熱鬧有《活著》《重慶森林》《精武英雄》。
姜文艷陽高照,熱情似火的朦朧青春時代——《陽光燦爛的日子》也“出生”在那一年,26年過去了,《陽光》依然能算得上國產最好的青春片。
大家不知道的是,這部關於夏天的片子,拍攝的時候卻跨了個大冬天。
它講的是馬小軍一個人的故事,也是姜文他自己的青春。
跟著父母搬進北京內務部街的11號的那一年,姜文10歲。
他成名之後,鄰居再回想起那個喜歡爬煙囪的毛頭小子,也沒太大驚奇,因為一來那個院子本就人才濟濟,二來任誰也想不到在繁華的帝都,到現在保留了這么一片老北京文化的胡同。
而姜文的電影和他的時間,彷彿就跟那片串聯的老胡同一樣,停滯了。
01
跟《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的馬小軍一樣,姜文也生長在軍人家庭,姜文的爸爸是名軍人,媽媽是名音樂老師。
這兩份自帶威嚴的職業,沒能約束姜文成為別人眼中的乖孩子,反而促使他長了一身反骨。
1973年,生於唐山、走過貴州的姜文牽著弟弟姜武,跟父母一腳踏進了北京的部隊大院。
北京的部隊大院是個神奇的存在,崔健、王朔、馬未都、王中軍、王中磊無一不是來自這個小社會群體。
據說王朔和他同院的朋友第一次走出那個封閉小社會的時候,他朋友興奮的指著迎面走過來的姑娘說了句“你看,這些就是老百姓!”
馮小剛曾經對這群他渴望不可及的人,發出過由衷感慨,“嚴格意義上來講中國不存在貴族,但部隊大院子弟是最接近這一含義的群體。”
北京的部隊大院按照空軍、海軍、總後、炮兵幾個大院依次從公主墳排到北京西山腳下,姜文他家住的5號大院是其中一座。
姜文能這么衣食無憂的住在這里,全靠他爸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姜文的爸爸14歲當兵,參加的第一場戰役就是平津戰役中的新保安戰役,後來又參加過西北剿匪、抗美援朝。
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么多年來姜爸爸從未負過傷。
或許是搬到這里之後讓姜文有了自己異於常人的想法,也或許他老薑家就有點與眾不同。
後來再講大院的時候,姜文總帶著點洋洋得意 “老北平的街道很少以街命名,我住的內務部街就是其中一條,這條街上有六公主府,住過曹雪芹。”
在姜文舉家搬到內務部之前,街上還住著一戶姓英的人家,這家的兒子比姜文大三歲,後來還考上了北京大學心理學系。
這個人就是後來拍了《我愛我家》《家和萬事興》《閑人馬大姐》的英達。
02
姜文天天跟英達一塊玩,因為英若誠(英達父親)的緣故,他經常能跟著英達去北京人藝蹭戲、聽朗誦、看內部電影,說來英達也算是姜文進入影視圈的領路人。
可姜文的成績跟書香世家出來的英達那是沒得比的,英達去了北大,他也不知道自己想幹嘛,後來捉摸了半天選了中戲。
做好決定後姜文回去就跟他媽交代“媽,我想考中戲。”
姜文的媽媽是個很實在的賢妻良母,每天要忙著照顧三個孩子,對孩子的這些個決定一般就採用孩子想幹啥就幹啥的態度。
於是當姜文跟她匯報情況的時候,她頭都沒回一下就敷衍了一句“你覺得好玩就去吧,來,幫媽磨會兒豆腐。”
這跟姜文考上中戲,拿著錄取通知單興高采烈跟他媽炫耀時候的情況一樣,姜媽媽隨便看了一眼就扔一邊了 “旁邊的衣服還沒洗呢,你去把那盆衣服給我洗了。”
考中戲那天,還是英達騎著自行車,把姜文從內務部街馱到了中央戲劇學院。
姜文他媽老冷處理他的做法,給姜文心裡埋下不小的陰影。
直到姜媽媽走了,他都難以釋懷, “我跟我媽的關系一直都處不好,我一直想處好,我為什麼就處不好呢?”
為了如何能讓老媽高興這件事,姜文想了不少方法,還特意跟他家庭差不多的朋友學習經驗,“我掙錢了給我老媽買了房子,我媽就高興了,她就覺得我有了本事。”
於是姜文也學別人經驗給自己老媽買房子,但姜媽媽啥也沒說,還不去住,就喜歡住在內務部街的老房子里。
但其實這事兒也不能全怨姜媽媽,因為同一件事他弟弟姜武就能領悟點別的。
小男孩都喜歡調皮搗蛋,姜媽媽知道他們犯了事先不理他倆,一直到晚上吃完飯了,洗洗上床睡了放鬆警惕了,再突然殺個回馬槍。
姜武機靈、嘴甜,一看到老媽要興師問罪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撒嬌認錯。
可姜文就不這么幹了,他要問為什麼,他要跟他媽理論,擺事實、講道理。
於是大多數情況都是蔫兒壞的姜武幹了壞事,哥哥姜文替他挨打挨罵,不過姜文也從來沒怪過弟弟,從來沒對他紅過臉。
哥哥對弟弟的評價是:穩重、親切、不遭父母打。
弟弟對哥哥的評價是: 哥哥各個方面都比我優秀,永遠是我生活中前進的一面鏡子,每逢自己人生的重要關頭,他總會及時出現。
03
姜武選擇當演員的時候,大家都是吃驚的,英達說“我小的時候真的沒看出來姜武是一個外向的善於表達的演員。”
姜武的演藝之路遠沒哥哥的道路平坦,考了兩三年廣播學院的播音主持,考到最後就剩仨人沒錄上,他都沒被老師選中。
最後多方打聽的結果是,“你模樣不行。”
姜武把這些跟他媽如實匯報的時候,姜媽媽也一點沒不耐煩 “沒事,兒子,明年再考,你是最棒的,你再幫我把豆腐切一下。”
多年後姜武再回憶這段,他說多虧了母親的包容和善良,才讓他能重新燃起信心。
你看,姜媽媽明明同樣的對待孩子,怎麼姜文心裡就能落下個“我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處不好與母親的關系,她老是一種不高興的樣子,無論做什麼都無法讓她開心”?
姜武追隨哥哥的步伐進入北京電影學院的時候,姜文已經靠著《芙蓉鎮》《紅高粱》大獎拿到手軟,火遍了大江南北。
姜文在大學期間因為長的太著急,有個外號叫“馬猴”,那會兒他有倆朋友,一個叫劉小寧一個叫劉斌,關系好到一個肘子一人吃皮一人吃肉一人吃骨頭的地步。
這天“馬猴”在食堂吃飯,劉小寧通知他說謝晉在寢室里等他。
“馬猴”一聽,蒙了,謝晉?找我?
那時候謝晉導演在姜文的心裡,那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般的存在。
姜文回到寢室的時候,謝晉真就坐在他床頭等他,手裡拿著疊劇本,“我准備拍《赤壁》你看看劇本,挑個你自個兒感興趣的角色。”
姜文把劇本捧在手裡思前想後,選了個人王垕,在《三國演義》里替曹操穩定軍心,當替罪羊,被砍了頭那位。
“我覺得其他人我都駕馭不來,唯獨就這個王垕挺有意思,有勁。”
謝晉以為他會選個出挑的主角,沒想到這小子挺會選,挑了個小兵,於是後來《赤壁》雖然沒拍成,等他籌備《芙蓉鎮》的時候就想起了這個有意思的“馬猴”。
謝晉導演邀請姜文來演男主用的手寫信, “我要拍《芙蓉鎮》,想請你試試秦書田這角色。我不是不相信你的演技,而是因為你太年輕,你看看小說,抽空來趟上海。”
或許正是因為帶他進門的導演謙遜有禮,後來姜文在請周潤發、葛優演《讓子彈飛》的時候也寫了兩封至今讓人稱贊的邀請信。
讓乳臭未乾的姜文來演“秦書田”劉曉慶的內心是拒絕的。
因為那會兒劉曉慶已經演了《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這些遠近聞名的大戲,可以說全國上下沒人不知道劉曉慶的大名。
不過劉曉慶拒絕不是因為姜文沒咖位,而是因為他倆年齡相差11歲,劉曉慶都31了,姜文才20,這個“書田哥”怎麼叫得出口?
不過當姜文把妝發一扮上,劉曉慶就知道這角色妥了,因為 “姜文長得挺自來舊的,不年輕。”
04
《芙蓉鎮》讓姜文拿了1987年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也讓劉曉慶在這個電影節拿了最佳女演員。
姜文、劉曉慶這對銀幕情侶,在那之後又趁熱打鐵合作了《春桃》《大太監李蓮英》,戲外姜文也被劉曉慶迷得神魂顛倒。
但這時候的劉曉慶可是個有夫之婦,劉曉慶後來再回憶這段婚外情說的是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自己很難不和姜文產生感情,除了戲里有感情戲,戲外劇組里上上下下都支持。”
這對“劇組夫妻”很快被劉曉慶的真老公陳國軍知道了。
被帶了大綠帽子的陳國軍當然忍不下這口氣,當即沖到他倆面前質問。
事後陳國軍還詳細在《我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里記錄過:我一見到姜文就背著他把和劉曉慶的事情一五一十寫在紙上,與此同時還摸出了裝在兜里的小折刀,細細把玩。
也不知道咱們姜文情聖當時懷著怎樣一種想法,提起筆就寫了五個字 “因為我愛她” 。
這仨人之間到底是怎麼和平解決的,咱不是當事人也不能了解那麼仔細,只知道後來陳國軍拍了一部電影叫《無情的情人》。
劉曉慶和姜文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來得又快又狠,快30歲時候姜文想搞點事情,看完王朔的《動物兇猛》之後,當即就決定把這部小說拍成電影。
這電影就是咱們一開頭講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間還給王朔安排了個小混混的角色,王朔覺得這安排挺有勁,就去了。
劉曉慶在得知自己男朋友有這個想法的時候,當然是全力相助,找投資、找演員、還倒貼幾百萬給姜文撐場面。
眾所周知姜文是個喜歡較勁的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的導演有一個通病就是耗錢、耗時間,《陽光》籌備的時間倒是沒有特別久,但燒錢姜導是認真的。
25萬尺膠卷是什麼概念呢?
當時一般導演廢片比大概是10:1,姜導的廢片比是23040:1、
事實證明,曉慶姐在投資項目的選擇上眼光是真的毒辣,《陽光燦爛的日子》一上映就火爆全國,不僅讓“小姜文”夏雨成了年紀最小的影帝,也把寧靜這個人間尤物帶到了觀眾面前。
可她沒想到的是成就男朋友這件事,也讓她搞丟了男朋友。
關於寧靜和姜文的這段故事,姜文好像沒怎麼承認過,但多年後馬東在節目里問寧靜“姜文喜歡過你嗎?”
寧靜語出驚人的回了句 “喜歡過我的,就是喜歡過我!沒有‘嗎’,請把‘嗎’去掉!”
蔡康永問她:“所以,姜文喜歡你,你也喜歡過他?”
靜姐毫不避諱的說:“我為什麼不!他那麼優秀,我為什麼不可以喜歡!喜歡!當然喜歡!”
看來姜導喜歡過的女人,是真一個比一個辣。
05
1997年,姜文的迎來了他的第一位新娘,不是“曉慶”、也不是“小靜”,是個叫桑德琳的法國女人。
跟前面偷偷摸摸搞對象不同,這回姜文非常“大張旗鼓”而且速度非常之快。
春天認識的,秋天就結婚了,桑德琳在婚禮上用中文說了句特俗的句子: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沒多久姜文有了自己第一個閨女,姜一郎。
與此同時,寧靜也在1997年跟美國演員保羅克塞閃婚,次年兒子雷納出生。
因為時間上太重合,這么多年過去仍有吃瓜群眾認為他倆同時“閃婚”是給對方的報復。
婚後,家庭美滿的姜導又琢磨起了自己第二部電影,這部電影在藝術造詣上自然是遠超《陽光》的,姜導婚後明顯進步了不少。
可就是這么一部好片子,讓姜文經歷了人生中最冰封的5年。
這五年裡姜導電影被禁,他也再不能拍電影,跟桑德琳的婚姻也因為文化差異散場,更要命的是2002年劉曉慶也被“禁”了。
剛得知劉曉慶因偷稅漏稅被收監的時候,姜文直接去了她家跟她家人說“你們放心,我會一直幫她。”
而後又去監獄看了她本人,“你一定要堅持下去。”
回去就立刻聯系北京四位著名律師,翻閱了所有相關文件,力保劉曉慶。
曉慶姐後來的故事我們也都知道了,一代“女皇”重頭再來,連16歲少女的角色都不放過,一點一點把債務還完,雖然有人嘲笑“曉慶奶奶”裝嫩,但她不過一笑置之。
自己困難的時候得到劉曉慶全力相助,劉曉慶困難的時候姜文也沒冷眼旁觀,在娛樂圈這個復雜的環境里,這份長達30多年的友誼,的確十分不易。
06
五年禁令期間,姜文安安穩穩的當了幾年演員,跟桑德琳離婚後又娶了周韻,或許是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吧,禁令結束之後一身反骨的姜導又重出江湖了。
准備大幹一場的姜文給這片起了個特有“重生”意味的名字《太陽照常升起》。
軸勁兒一上來還折磨了一把久石讓。
據說姜文拿著莫扎特的曲子給久石讓大師聽,讓他寫一個比莫扎特更牛的曲子,把大師氣的差點跟他干起來。
不過幸好結局還不錯 “久石讓創作的音樂就是比莫扎特好聽一些” ,為了表達他對大師的喜愛,後邊《讓子彈飛》里他還又拿進去用了一回。
不過,姜導的“太陽”沒因為《太陽照常升起》升起來,又或者說在當時那種大環境下沒升起來,大家對姜導這種魔幻現實主義有點懵,票房慘敗。
面對關心者的安慰,姜導很冷淡 “《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給我的禮物。”
三年後,姜導為了回報觀眾,也給了他們一份禮物《讓子彈飛》。
發哥的黃四郎、葛優大爺的湯師爺,還把自己老婆周韻、老爸姜洪齊、弟弟姜武都安排了進去,最終拿了6.76億的票房。
票房口碑雙豐收,算是大獲全勝打了“翻身仗”,有人問他:你知道《讓子彈飛》票房有多高了嗎?
姜導理所當然的說: 不知道,那是製片人關心的問題,我從來不問。我不愛算賬,算不過來,再大的賬對我來說都是三瓜兩棗,值不得我費那麼大心思。
那到底啥能值得他費點心思呢?
以前可能是拍電影,現在大概是跟兒子玩和拍電影。
兒子讓他去演《星球大戰》,於是他去了。
想給兒子們留個禮物,所以他拍了《邪不壓正》。
為了完美還原他心目中的北平,姜文在雲南搭了4萬平米的實景屋頂,連群眾演員都是從北京運過去的。
這樣的大手筆,註定讓姜文跟那些為了迎合市場的導演格格不入,20年來他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就只拍點養他成人的內務部街的那點事。
觀眾喜不喜歡、能不能看懂,他是不負責的,重要的是他自己拍的得勁。
現在有人問他怎麼評價自己如今的電影水品?
他非常老實的說: “我一點沒進步,我還退步了,社會發展了,我還停在原地。”
“我這20多年的時間,有一半時間,都是在假定的地過的。在我的理想國里每個人都很有本事,都很聰明。生活沒招兒,我才去打造了一個世界。”
可你要讓他跟著社會“娛樂至死”的步伐“彎下腰”?
姜文一定會回你, “你能讓我為一個電影搶票,為一個電影翻牆,讓我扒著牆,踩著磚頭看,這才叫牛X。娛樂不是站街,不是小曲難唱口難開,陪大哥吃飯這叫娛樂?這叫賤。”
㈨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的人物形象分析
馬小軍是一個軍屬,小夥伴們叫他馬猴.他的父親常年在外,沒人管教的他在大院里結交了一幫「哥們兒」.他們逃課、打架、抽煙,「混街」成了他們這伙人的生活主題。這當中有劉憶苦,有羊搞,還有後來出現的女孩於北菇,當外面的世界鬧得天翻地覆的時候,這群軍人子弟卻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陽光燦爛的日子。 在無聊的夏日裡,馬小軍學會丁撬門壓鎖,進到別人家裡成了馬小軍生活的一大樂 趣.他常常溜出校門,用自製的鑰匙打開一把又一把的鎖,窺探一家又一家的秘密.但馬小軍從來不拿人家東西。有一次,他闖人一個陌生人的家中.一張掛在牆上的彩色照片吸引了他:身著泳裝的少女。馬小軍長久地凝視著她,被她深深地打動了。 大院的人要和另一夥男孩子打架,馬小軍用磚頭照一個人頭上拍了下去,把他打傷 了,對方捎來話說要拉來幾百人報仇,然而在中間人的調和下,這場大規模的爭斗奇跡般地和解了,他們擁進莫斯科餐廳里慶祝。 馬小軍——直沒忘記那個照片上的女孩.他天天像貓一樣在那個房子周圍的鐵皮房頂上轉悠,希望能見到她c終於有一天,一雙美麗的女孩的雙腿從馬小軍身邊經過,馬小軍意識到就是她,於是叫住了她。從此,馬小軍天天都去找她,將別人做過而自己從來不敢做的事都安到自己的頭上,表現自己的英勇…… 那個女孩名叫米蘭,一天她答應馬小軍去見他的那幫哥們兒。看見米蘭和劉憶苦談得那麼親熱,馬小軍有些嫉妒。接下來的日子裡,米蘭一邊和馬小軍好,一邊又和劉憶苦好,馬小軍心裡很亂。 但記憶到這兒發生了混亂,或許馬小軍根本就沒有那種勇氣,根本就沒打架,他們那天玩得很愉快…… 那天晚上,馬小軍騎上腳踏車在雨里瘋狂地飛跑,沖著米蘭的窗口大喊: 「米蘭,馬小軍愛你!」當米蘭下來時,馬小軍竟然沒有勇氣承認,米蘭將馬小軍擁入懷里。可她後來還是跟了劉憶苦。 馬小軍一氣之下跑到了米蘭的住處,沖動之中想要做出越軌之事,但被米蘭打敗了……從此以後,大家冷落了馬小軍。 後來大家分散了,各奔前程,米蘭去了文工團,劉億苦去當兵,後變成殘廢。許多年後,當這群兒時的夥伴再次相聚時,那過去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不再重要了。
20世紀70年代初的北京,忙著「鬧革命」大人無空理會小孩,加上學校停課無事可做,以軍隊大院男孩為突出代表的少年人便自找樂子,靠起鬨、打架、鬧事、拍婆子等方式揮霍過量的荷爾蒙。馬小軍(夏雨 飾)就是這樣的少年,他的嗜好之一是趁別人家無人用萬能鑰匙將其鎖打開,溜進去耍玩一番,正是用這樣的方式,少女米蘭(寧靜 飾)的照片先於其人入了馬小軍的雙眼。通過院里的「頭兒」劉憶苦(耿樂 飾),馬小軍又見到之前在炮局偶然瞥見過一眼的米蘭,開始正式將其當作夢中情人,然而在米蘭眼中,馬小軍不過是毛孩一個,她中意的人是成熟、穩重、帥氣的劉憶苦。自此,馬小軍迎來五味混雜的青春期生活。
《陽光燦爛的日子》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MNi3xaBIA38oYQ77pxXF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