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法國電影《藍》從色彩造型角度分析
法國人那棕色的卷發和美妙的法語發音就像是巧克力遇上了交響樂,莊重灑脫攪拌著溫柔浪漫,讓人久久品味其中。法國的電影是生活氣息十分濃郁的,在法國人的生活中愛情是永恆的主題。愛情和哲理交織,愛情和道德碰撞,愛情是法國的味道和香氣。「骨灰級」的殿堂大師基斯洛夫斯基用愛情為我們的法國電影之旅開辟了新的視角——愛是哲理的載體和人性深刻的反思。基斯洛夫斯基的《藍》、《白》、《紅》三部影片恰好代表了法國國旗的三種顏色——藍、白、紅,分別寓意了自由、平等、博愛。 《白》中地鐵隧道里,小夥子拿出了槍,你確定要死嗎?確定!真的確定?確定!碰!一聲槍響(空),老男人哆嗦著倒下了。你真的確定要死嗎?老男人搖了搖頭,小夥子哆嗦著出了汗。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談到白色的平等主題時說:「我們了解平等的理念,人人都嚮往平等的地位,但我認為這完全不是真的。我不認為有哪個人真的想平等,每個人都想『更平等』」。妓女在酒吧里跳脫衣舞,但是誰都有尊嚴。當她看到自己貧窮的父親在酒吧時,她求女主人公將自己的父親勸走。當女主人公將自己的遺產留給自己丈夫的情人時我看到了自由。給別人自由自己也得到了自由,這是生命的解脫。我忘不了《藍》給我的震撼和對我的啟迪。有偷窺欲的老男人聽到女主人公乘坐的船出了事,瞪著電視看倖存幾個人的畫面,當看到女主人公還活著,可是她跟她的男朋友在一起時,老男人流下了眼淚……淚水是復雜的是發自內心的是純潔的。那就是愛。那是人生的意義,靈魂因為有愛而滿足。《紅》是他的封箱之作,在一部部對生命破碎和背離的描繪之後,基斯洛夫斯基終於表達了他對愛的肯定和盼望。在靜靜的夜晚,當我品著微甜的咖啡欣賞著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時,內心感受到絲絲的苦楚和焦慮。然而《藍》、《白》、《紅》卻已經在我記憶的深處留下這來自法國電影的濃郁的純香。
❷ 什麼是藍色電影
紅白藍之藍紅白藍之藍
◎譯名藍色情挑/藍·白·紅三色之藍色/三色:藍
◎片名TroiscouleursBleu
◎年代1993
◎國家法國/波蘭/瑞士/英國
◎類別劇情/音樂
◎片長99Min
◎導演克日什托夫·基希洛夫斯基KrzysztofKieslowski
◎主演茱麗葉·比諾什JulietteBinoche....JulieVignon(deCourcy)
朱莉·德培JulieDelpy....Dominique(uncredited)
◎簡介
劇情:
朱莉的丈夫是位有名的作曲家,她深愛著他並一直心甘情願地默默協助丈夫完成他的工作。一次,朱莉一家三口驅車外出,但禍從天降,意外的事故意瞬間奪去了她丈夫與愛女的生命。殘酷的現實使倖免於難的朱莉痛不欲生,她在生與死的世界上徘徊不定,不知道命運為何對她做出如此的安排。
在家庭被毀滅的同時,她又無可奈何地面臨一次新的選擇,但是命運之神又會給她怎樣的選擇呢?聽著丈夫作的曲子,往昔的他時時浮現在眼前,痛苦總是纏繞在她心頭,使她無法超脫。但是,她又必須擺脫痛苦,於是,她扔掉丈夫的全部樂稿,以期抹去種種回憶,其中也包括著一份她一直心存著的疑問。
偶然的機會中,一份樂譜落入丈夫生前好友奧利弗的手中。他出於好意將此樂譜在媒體中廣為傳播,並無意中將這樂譜創作的原由告訴了朱莉。朱莉得知了這份樂譜確與一名女子相關,自己多年的懷疑終於得到了證實。知曉逝去的丈夫生前對她有不忠行為,朱莉痛創的心頭更是雪上加霜。
那麼,今後的信念又在哪裡呢?奧利弗並未料到自己的好心會給朱莉帶來這樣的惡果,心中百分歉疚,他也因此而更想幫助朱莉重新面對人生。但是對於朱莉來講,奧利弗更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於是,兩個人的關系在猜測中小心翼翼地探索著展開了……
評論:
《藍》是一部法國影片,獲十項國際大獎。在我們的心目中,法國影片都是非常浪漫的,有眾多出身平微灰姑娘的美夢成真,有頻繁的約會熱愛場面。但是,藍絕對沒有這些,藍自始至終都基調低沉,沉得令人發悶。但在這極度的沉悶之中,卻有一條有關生命的主線,非常模糊,時隱時現。
這部片子的最成功之處在於:如此細膩傳神的人物心理刻畫。我們看到在如此非常環境中一個人如此真實坦露的心理過程。
這部片子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大成功之處在於:語言很少、氣氛低沉情況下的人物心理刻畫。通過很多無聲的動作和細微的表情,將心理活動展示出來。整片沒有一句訴說心理的語言,譬如「您不要太難過」等。
另外在製作上,本片有許多優秀的細節。我們看到,當一部片子主題、形象、風格都定位之後,優秀導演可在這個框架之下可做很多有意義的手法創新,這些能加強片子的表現力。
❸ 電影《藍色大門》想要表現的主旨是什麼
首先說「藍色」吧!
藍色,是游泳館大門的顏色(網路里這樣說,但我沒發現),是晚上游泳池池水的顏色,在傍晚昏暗光芒下閃著迷人的色澤。藍色,代表著溫暖、明媚、陽光,很美好的顏色。但同時,它又夾雜著一些憂郁、感傷,就像我們的青春,很符合張士豪、孟克柔他們這樣17歲男生女生的生活和心境。雖然他們很年輕正值花季,但卻有很多的無奈,現實並不像他們想像得那樣美好。就像藍色,溫暖中亦包含了憂傷。
再來說說「大門」吧!
「大門」很像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坎坷,是每個人成長歷程中所必經的階段和過渡。一扇大門包含著未知、陌生,是每一個處在成長階段的人所無法預知的。只有真正地去推開那扇門才會知道門後是什麼,是怎樣的一個世界。而我們在勇敢地推開那扇門的同時,消除了心中疑慮、芥蒂和好奇,從一個領域跨入了另一個領域,並真正地作別青春,真正地成長起來。
❹ 什麼電影的基調是藍色的
《你好,之華》的基調是藍色的。
基調色是電影創作者以最准確的色彩基調,賦予整部影片以代表性的觀念特徵。一部電影的色彩基調,是影片主題的外在表現,影響影片的總體風格,也反映導演的創作思想和色彩思維意識。
岩井俊二的影片《你好,之華》基調色是淡藍色。正如之華的指甲油顏色一樣,周迅在金馬獎的采訪中也談到當時她拿了不同顏色的指甲油,但是最終她和岩井俊二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淡藍色。因此這種藍也被稱為「之華藍」。
之華這個人,像她自己在信里形容的一樣,在人群里不是很顯眼,可能不是很容易被人記住。但就是這一抹淡淡的指甲油色,說明之華也是個有小心思、有小幸福的人吶。圍繞著這個顏色,片中所有人物的穿搭也都意外和諧起來了。
與之華關系越近的人,就越顯現出「之華藍」。 不僅衣服,片中許多場景也被刷上了深淺不一的藍色,比如之華父母家的柵欄,之華之南小時候家裡的門,學校里的圍牆,幫之華收信的老人家的門等等,都是藍色的。整部電影多數時候的色調也是偏清冷的。
《你好,之華》劇情
袁之華(周迅飾)代替去世的姐姐之南參加初中同學會,遇見了彼時傾慕的學長尹川(秦昊飾)。陰錯陽差地,之華開始透過沒留地址的書信重拾失落的年少歲月,向尹川傾訴心事。另一廂,收到信的尹川把回信寄往之南的老家,被之南女兒睦睦收到。
睦睦也以之南的名義回信,希望探尋母親的青春時代。一連串錯位的傾訴與追憶,塵封往事在字里行間慢慢蘇醒,漸漸揭開了兩姐妹、三世代之間交相纏繞的故事。
❺ 求原創電影《藍》影評 1000字 必須原創啊 救命的
淘寶上巴巴拉薩帶餐粉有效果嗎?有副作用嗎
❻ 什麼叫做藍色調的電影
第一,影片主色彩為藍色;第二,藍色在英語中有憂郁之意,因此帶有憂傷色彩的電影也可被稱為藍色調電影。
❼ 藍白紅三部曲藍的影評
三色之藍(本影評純屬復制粘貼、樓主勿怪)
《藍》、《白》、《紅》是波蘭大師級導演、「道德焦慮派」代表人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遺作。三部影片的顏色排列取自法國國旗色,因此其原始主題分別定義為自由、平等和博愛。 三色三部曲在93至94年陸續公映期間,以高度風格化的色彩映像、精妙的情景貫穿、深邃的寓意內涵引發了全球性的文藝騷動。且分別在戛納、柏林、威尼斯三大電影節中獲得了不同程度上的殊榮。以自由為主題的《藍》講述了因一次意外突然失去音樂家丈夫和五歲女兒的茱莉在往後的生活中復雜的心路歷程。此片所表達的不是行動意義上的自由,也不是政治意義上的自由,而是情感自由與靈魂自由的相互角逐。情感自由即人與外界事物情感上的聯系,對家人的愛、對朋友的信任、對路人的憐憫、對敵人的仇恨等等都是一種情感自由。它對於人們來講即是一種享用也是一種負擔。比如,對家人的愛一方面會使你感受到幸福,另一方面,在家人身陷困境時,你會焦急擔心的無法入眠。這就是說,與外界的情感聯系,在你得到滿足的同時也無形的壓負著你。因此,我們可以說情感自由是一種昆德拉式的「重」。
而靈魂自由則是完全失去任何負擔的存在形式。也就是昆德拉式的「輕」。茱莉在失去家人後,顯然已被情感自由壓得喘不過氣來。在自殺未遂後,她認識到了造成自己徹骨傷痛的就是情感自由。於是,她賣掉了別墅,告別了園丁和女傭,毀掉了丈夫未完成的遺作,甚至還用一夜情的方式回絕了曾是丈夫助手且深愛著她的奧利佛。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茱莉禁錮了感情自由,唯一留下的,便是一盞藍水晶吊燈。而這盞燈正是靈魂自由的象徵。至此,朱麗完成了從「重」到「輕」的轉換。接下來的黃昏、咖啡和雪糕、悠揚的笛聲、斗毆、陽光下的靜坐……都透露著「輕」的意味。然而,即使一個人生活,也不可能杜絕所有外界的聯系。此後,導演安排了四個人與茱莉見面,第一個出場的是歸還項鏈的男孩,項鏈又把她與「重」聯系起來,但茱莉拒絕了,她寧願活在靈魂自由中。接著她遇到了同樓的舞女露絲,當露絲看到藍水晶吊燈時,便羨慕的問道「你是怎麼找到這盞燈的」朱麗回答說「我就是找到了」這也進一步說明了茱莉已實現了靈魂自由。第三個出場的是奧利佛,他在咖啡館找到了茱莉,依然沒將她拉回情感自由。最後,朱麗去看望老年痴呆的母親,她很羨慕母親什麼都記不清,真正脫離了情感的重負,「現在我只剩下一件事要做,就是什麼也不要,我不要擁有任何東西,也不要回憶,不要朋友和愛情,他們都是陷阱。」而母親獃獃答道「你不可能什麼也不要的」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此還是忍不住解釋了茱莉的內心狀態,同時母親的話也預示著導演開始安排茱莉漸漸向情感自由作回歸。之後,茱莉因負罪感(用貓殺幼鼠)控制不住與露絲溝通,又因強烈的求證欲去找了丈夫的情人。這兩段描寫表明了人是不可能完全禁錮住情感的。就如同舞女露絲,一個僅憑自己喜歡就去跳脫衣舞的女孩,顯然是靈魂自由的人。可當她在自己工作的艷舞酒吧遇見父親時,還是慌了心神,不知所措以至於半夜向朱莉求助。這同樣也表明了靈魂自由與情感自由的相生相剋。影片的結尾,茱莉將原先的別墅送給了丈夫的情人,並接受了奧利佛的愛,與之共同創作完成了丈夫的遺作《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朱麗又完全置身於情感自由之中,她從「輕」再次回歸到了「重」。在影片最後約一分鍾的長鏡頭里,朱麗抑鬱的面頰默默滑落兩行清淚正反映了她對生命中「輕」與「重」的難以承受和對兩種自由的無從抉擇。《藍》沒有一句華麗的詞藻或是深邃的語言,整片的意境只靠朱麗葉比諾什的表情和交替的音樂貫穿始終。作為當今歐洲影壇屈指可數的實力派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將女主人公的痛苦和抑鬱表現的無懈可擊。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進行到28分鍾左右時,需要她握緊拳頭沿著牆面摩擦。為了表現朱麗痛苦的感覺,同時也為了自己找到朱麗的感覺。比諾什拒絕任何保護措施完成了這個鏡頭。至於本片的音樂,大概可以分為三類。其一是音樂家未完成的遺作《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從朱麗心奏的單手旋律到樂譜的合唱部分,從管弦樂隊齊奏到強聲的開頭主旋律,從交響樂到長笛獨奏,它在片中的出現也是自身不斷成長和完善的過程。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它最後出現的那一段,朱麗和奧利佛共同續譜時,朱麗將原先奧利佛的譜曲不斷削減。「輕一點,不要敲擊樂部分……不如不要小號吧……鋼琴稍稍低沉……不用鋼琴的話……長笛,有這里開始吧。」這段情節的畫面隨著朱麗的話語漸漸轉為失焦狀態,其含義象徵著朱麗由「重」轉「輕」的心路歷程。而最後僅保留長笛這一概念自然讓人聯想起朱麗和奧利佛在咖啡館相遇時對笛聲產生的共鳴。朱麗在丈夫的遺作上舍棄了一切只留下與奧利佛相互會意的笛聲,這也進一步表明了朱麗對愛的重新接納。第二類音樂是一種猛然而至的厚重的管弦協奏段落,它在全片出現過三次,象徵著朱麗對死去家人的傷痛不時地閃現和爆發。第三類音樂可以說和第二類是相對應的,那就是悠揚的笛聲,它主要用來渲染朱麗靈魂自由的意境,強調「輕」的生存狀態。除了表情和音樂的意境延伸,《藍》中許多細節也不得不重申其精妙。在導演自述中,基耶斯洛夫斯基提到了兩處有趣的情景,一是當影片進行到29分鍾時,朱麗抱著個箱子,導演用了個特寫鏡頭拍出箱子上的字母「blanco」,西班牙語白色的意思。在接下來的鏡頭,她走在三岔口稍停時,有個男人穿著藍色的衣服從她左邊經,有個女人穿著紅色的衣服從她右邊經過。這微妙的暗號正好對應了藍、白、紅的排列。還有在咖啡館朱麗將糖塊浸入咖啡時,有一個特寫鏡頭是咖啡在迅速上竄將糖塊變色。導演在這里想要表現朱麗只專注於小東西,對身邊的任何人事都漠不關心。她想一直將自己封閉起來,忘掉對面的奧利佛,忘掉耳邊的使他們共鳴的笛聲。而女主角的這些念頭在導演看來只需五秒鍾。那麼這就要求從糖塊接觸到咖啡到其全部變色必須是五秒鍾。為此,劇組忙了大半天才找到可以五秒鍾變色的糖塊。除了導演刻意安排的細節外,還有很多隱喻性鏡像也十分值得一提,比如,朱麗每次游泳的情節,水上象徵著情感自由,是「重」,水下象徵著靈魂自由,是「輕」。因此,一次朱麗剛要上岸,便突然響起了「重」的音樂。於是她整個人縮到了水下,靜靜地如胎兒般漂浮,代表回歸到了原始狀態。這就是對朱麗在「輕」與「 重」之間交替的完美隱喻。這種隱喻鏡頭在全片中不勝枚舉,包括結尾處的一組意識流般的串聯鏡頭更將整個故事的意境做了高層次的回歸。
《藍》的色彩風格相當鮮明,以水晶燈為核心,窗戶、牆壁、糖紙、泳池等都以一種沉靜的藍色出現,主導著觀眾的視覺,讓人本能從代表自由的顏色中感受到陣陣抑鬱,並由此透射著本片的核心——不同自由之間的相互壓抑。
❽ 細節的深意: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藍》
耶斯洛夫斯基拍攝一塊方糖的精神,讓我深深感到了大師的最執著的地方。之前的那一次觀賞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藍》,懵懂無知,只知道這是某位大師的名片,看完之後若有所知,又彷彿仍是不知。只看到那影像之美,只知道影調是藍色的。在心中留下的映像,方糖的鏡頭並不在內,而只將幾個樂譜的小景深鏡頭印入腦海。
方糖的鏡頭是一種關於細節的精神,細節的精神,也就是電影的精神。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拍攝《藍》里有一個朱莉將一塊方糖放入咖啡的鏡頭,一共五秒,那塊方糖從剛剛浸水到完全溶化用了五秒,恰恰是五秒。基耶斯洛夫斯基為了這恰恰五秒的溶化,找了一塊又一塊的方糖來試驗,試驗了很多次,只是要這方糖溶化要達到五秒。按照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說法,朱莉這種情緒的表達,這種情緒在空氣中所要彌漫的程度,正依靠這恰恰的五秒。多了一秒,少了一秒,那情緒就會像化學反應過度或是不足一樣,變了味道。
這就是細節的精神。
之前看《藍》不要說這種細節精神,我連這電影主題的表達都似懂非懂。有些電影並非人人都可以看明白的,像讀蘊了哲學道理的書,首先你自己要有一個有深意的頭腦,否則你無法沉浸,更無法去感受,你只能說你看不懂這電影,將之歸入藝術片,將導演視為不可及之人。實際上這正是不懂藝術電影之處,藝術電影的內涵,正在於那份哲學或美學深意的感受。你首先需要有知,你才能去知這電影。先有知,你才能在觀賞電影時忘記這電影是藝術電影,忘記這是一部有大知的電影。因為你的知遇到電影中蘊含的知,才能完滿結合出對這電影的感受,而並沒有刻意地要去知。如果你無知,你就想刻意地去看出有知電影里的深意,而實際上不論你怎麼研究電影介紹或者評論,由於你本身的無知,你根本無法從這聲畫結合的形式中讀出真意,因為你的無知無法和電影中的知結合或碰撞,即使你如此如彼的刻意,仍猶如水中望月---望影而已。
《藍》里的細節都是為了完美的詮釋自由的藍色。藍色代表自由,實際上不是法國國旗上那一條藍色代表的大自由,是那個大自由照耀世間,所存於人人心中的小自由。《藍》里,是尋求一種要擺脫感情的自由,朱莉的丈夫死了,她卻無法擺脫丈夫和女兒留下的影子,這種感情在心中投下的影子。朱莉試圖解脫,賣掉丈夫的房子、扔掉丈夫的樂譜、找一個沒人知道的地方租房子。但她忘不掉,所有的細節都會勾起她的感情波瀾。這一切死死的束縛著她,她刻意要擺脫卻得不到自由。直到他知道了他丈夫的情人。在與這個丈夫的情人看似和解之後,朱莉望見了自由。但我的生活感情經驗還不足以使我對這種自由產生共鳴。
最有深意的細節往往很簡單。一顰一笑、一抬手一投足而已。《藍》里,最具深意的細節是那幾場短暫的黑幕。那黑幕代表女主角思想振顫、感情激動的瞬間。朱莉死去的丈夫是個音樂家,丈夫的音樂從影片一開始便彌散於整部影片,彌散於朱莉的心中。每當一些事一些物刺激到朱莉的神經,丈夫的音樂便在朱莉腦中回盪,這時便出現了黑幕。音樂作為黑幕的注腳,提示著一種悲鳴的情緒。實際上這黑幕也很想是在模仿我們的主觀思維,我們在看到一些東西時,思維常常會暫停而記起往事,我們會不由自主地閉起眼。這便是黑幕。黑幕是一種無,但這無是一種復雜情緒的綜合,此時,無便勝於有。
在朱莉回到丈夫的房子里時,她看到一串掛著的藍色水晶風鈴,她急於擺脫這種死去親人的感情陰影的心情使她狠狠撕扯這風鈴,她頹廢的坐到台階上,手裡攥著扯下來的藍色水晶狀飾物。陽光透過這水晶把一塊小小的藍色光斑投射在朱莉臉上。可以看出導演的精心,那光斑是自由的藍色,在朱莉眼旁緩緩游移。顯然,這寓意著朱莉的尋求自由感情的願望。這是一個極具想像的細節,也很簡單,卻具有深意。
對一個樂譜鏡頭的拍攝,這種細節成為了細膩。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精緻讓人陶醉。鏡頭主色調是藍色,這象徵自由的顏色,樂譜是朱莉丈夫寫的音樂,特寫鏡頭,景深很小,幾乎只能看到一個音符,音樂起,樂譜便開始被拉動,在景深之中的音符也隨音樂而變化。這是一種形式主義的細節,但唯其形式才能深刻的體現人物心理那緩慢而復雜的情緒流和思維流。細膩唯美之中,見出感情的莊重。
還有許多無法言說,而只能由影像和聲音來展現的細節。
《藍》的細節是安靜的、唯美的、是一種暗潮的力量。了解和體會了這細節,你就了解了大師的電影心靈的一角。
灰土豆,2006.4
❾ 一部電影 叫做藍色
這是一部義大利的電影,藍色是這個紅白藍系列的其中一部,這個系列的電影其實都很好,但建議你看紅色,是最感人的一部!
❿ 請問誰能幫我分析下法國電影<藍色>的色彩應用
<藍色》對影片的基調色最強調,藍色的游泳池,藍色的棒棒糖紙,綴著藍色水晶珠子的燈飾,能一施筆墨的地方都不放過。然而漆成藍色的房間顯然最惹眼,並且他也多次渲染不同的光映在朱麗葉特·比諾什臉上的效果,表達她深陷於失去丈夫和女兒的悲痛中無法自拔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