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1942,想表達什麼思想,我看不明白
故事分兩條線索展開:
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展現他們的掙扎和痛苦,他們的希冀和憤怒。
另一條是國!民!黨!政!府,他們的冷漠和腐!敗、他們對人民的蔑視推動和加深了這場災難,並最終導致了自己失敗的命運。
2. 電影1942要表達什麼
個人認為要表達的是:當我們遇到災難的時候,我們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來作為借口來為自己的不幸辯解。可是在1942年的場災難中,我們已經找不到到底是誰的錯,影片把當時快要絕望的麻木的迷茫的中國通過一場災難沉痛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偏偏那時候誰都無能為力。
3. 1942劇情詳細介紹
《1942》電影以1942年河南大旱為背景,講述了千百萬百姓離鄉背井、外出逃荒所發生的故事。影片分兩條線來展開,一個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以老東家范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另一個就是國民黨政府對災情的蔑視不作為促進了災情的發展。
《1942》是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執導,集結一大批老戲骨(包括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主演的劇情片,電影於2012年11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曾獲得「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以及「第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
電影中張國立飾演東家范殿元,本是河南延津的一個地主,家境殷實,但因為災荒,導致他的萬貫家財付之一炬,最後妻離子散獨身一人。另一個家庭家庭核心佃戶瞎鹿由馮遠征飾,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兒女雙全,生活齊樂,而一場災荒徹底改變了他。
4. 1942影評
電影《1942》影評如下:
作為馮小剛導演的又一個商業大片,我認為《1942》似乎不同於像《唐山大地震》或是更早一些的《集結號》這樣的大片。雖然它們都是在講述中國的戰爭或是災難的同時表現出對人性的看法,但是在我看來《1942》則是一出徹徹底底的悲劇。電影將肅殺的氣氛與難民們經受飢餓之苦的窘迫境況融合在一起,凄涼中更是讓觀眾們領悟到這份嚴肅的,深入人心的痛。
【開頭用對比的方式,給影評的基本內涵下定義,簡潔明了的告訴別人自己所要表達的方向】
還記得電影的最後一幕,由張國立飾演的地主老東家因喪失了身邊的所有親人,再加上逃荒之路之坎坷與政府的無動於衷,老東家幾乎已走在到了生死線前的不遠處。與逃荒人群逆向而返的他只想死在離家近一些的地方,而恰好在路邊遇見了同樣失去所有親人的一個前途迷茫的小女孩,於是二人便結為親人。
直到一天這個小孩的後代向她詢問是否還記得1942年發生的事並要拍成電影時,她說道:「早已忘卻,拍它,圖個啥?」那帶有標准河南口音的腔調成為整部電影的最後一句台詞,那似乎是在向人們詢問著什麼,而與此同時有給人以反思。
為什麼我們要了解並時不時回憶中國近代史上的各種災與難?是因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而馮小剛導演就將這一段史實很好地呈現在了觀眾的眼前。
【影片段落篇幅過多,而重要的分析卻只有寥寥幾句話】
電影以災民的逃荒經歷和當時的政府的應對為兩條主線,來記述1942年的一系列事件,而記者白修德則起到牽連這兩條主線的作用。河南的乾旱,莊稼不產,與此同時的重慶,蔣xx所生活的`地方仍是豐衣足食,電影中這兩面鏡頭的快速替換,形成了很強烈的反差及對比。
殫精竭慮的李培基作為河南省得負責人,雖然屢次將災難之慘狀報告給委員長,但令他以及所有人失望的是並沒有得到回應。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當時國民x政府的貪腐,而在這種大范圍的貪腐之下,一個兩個的清官已是起不到作用無法改變本質的。
逃荒的天數已快接近一百天了,令災民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蔣xx己決定放棄河南這塊地,讓給日本,而借口只是:要顧全大局,就必須要犧牲局部發展。當看到這一幕是我只是在感慨,並對那些人報以同情。
沒有一個人願做一個被拋棄的玩物扔給別人。但在環境極其窘迫之時,人只能本能地為了生存下去而丟下顏面和自尊,以至於會出現母親吃嬰兒這樣慘不忍睹的局面。這也就有了日本兵使用出的卑鄙手段,給災民食物吃,以災民為奴隸。然而到此時蔣xx才意識到自己已失去了民心。
【這段依舊是對影片段落內容的分析,將影片段落穿插在評語中卻別於第二段較有提高,但是缺乏專業評價,過度類似觀後感】
這的確是一場悲劇啊!從結局來看,這場生存之戰中,沒有贏家,只有幸運的人,就是那些苦熬過來倖存者。對於活下來的災民來說,體面、尊嚴甚至民族大義都變得空前猶疑。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影片中一日本軍官的一句話,「他們是中國人,但首先是人」。
在那段非人般生活的日子裡,你們是被遺棄的,我知道那是不願再提起的往事,所有人都知道,他們還知道那是中國人犯下的一大錯誤,但是總該有一個提出錯誤並將錯誤告知於大眾的人,而編劇劉震雲與導演馮小剛就是這樣的人。《1942》讓我們這些未來的眼睛重溫了過去的一幕幕殘忍現實,同時也讓那些災難中的倖存者看到了這樣一份來遲的慰藉。
5. 電影1942劇情介紹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河南發生了飢荒。老東家叫范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著馬車,馬車上拉著糧食,糧食上坐著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
三個月後,到了潼關,車沒了,馬沒了,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著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下來,可是到了陝西,自己的親人全死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著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老東家此時沒想活著,就想死得離家近些。
老東家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趴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別哭了,小姑娘對老東家說她並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
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聲爺。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於是,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
(5)關於電影1942的主題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一九四二》取材於1942年發生於河南的大飢荒,講述的是中國人民的苦難。1993年,馮小剛經王朔推薦看了劉震雲的小說《溫故1942》後,就萌發了將其拍成電影的願望。此後劉震雲一直不斷的修改《一九四二》的劇本,甚至推翻重寫。
劉震雲表示就創作來講,劇本中的這些人物好像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自己對他們產生了感情。在創作的時候,劉震雲把劇本落實到人物身上。他表示《一九四二》的主題是人,是千千萬萬最廣大的人民,他們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6. 《1942》電影觀後感
我一直認為馮小剛導演是個有悲憫之心的人,他關注的從來都不是大人物的取捨,而是小人物的喜怒哀樂。
我其實只看過馮導的兩部電影,一部是《芳華》一部便是這部《1942》,《芳華》講的是在1970年至1980年的軍隊文工團的故事,而《1942》則取材於真正的歷史事件。
我小時候就曾聽家裡人說過,河南有一年鬧旱災,死了幾百萬人,那會兒我還很天真的問:為什麼會死呀?家裡人告訴我:因為沒有吃的。怎麼會沒有吃的呢?因為旱災,地里產不出糧食來,還有蝗蟲把糧食都吃了,人們剛開始吃樹皮,後來吃觀音土,將人活活脹死了。而電影《1942》便是描述了這樣的人間地獄。
《1942》開頭講的是在旱災已經發生的時候,有一家范姓地主,因為儲存了很多糧食,所以他們對這場旱災並不在意。
開頭范老爺在巡視糧倉,同時吩咐下人看好糧倉,而范少爺卻在想著與前來借糧的花枝交好,正在二人糾纏的時候,刺蝟帶著一群土匪前來借糧,說是借糧,其實更多的是為了搶糧。
當晚,土匪與范家發生了激烈的沖突,糧食被搶走了,房子被燒了,兒子也被殺死了,范家也走向了逃亡之路。但在范老爺看來,他們與真正逃荒人不同,他們是避難,不是逃荒,因為他們有糧食,有馬車,還有僕人。
他們與花枝一家碰到了一起,並約定同時逃難。
花枝一家很幸福,花枝漂亮,知趣,而且對生活充滿希望,在逃難的時候,穿上了自己新婚的衣服,以圖一個好的兆頭,但實際上這條路就是一條不歸路。
而花枝的男人瞎鹿是個很能乾的人,他隨手可以做個很好看的風車,還可以拉弦子。
人們的逃難開始了,在最初,家家都有些余糧,所以大家都不會發慌,花枝可以顯出自己有些仇富的本色,星星也可以養著自己的黑貓,並且賭氣說自己不吃飯,人們還沒有認識到逃難的困難。
逃難哪有那麼容易?漸漸的,花枝一家首先沒有了糧食,瞎鹿的娘也生病了,瞎鹿便想著將自己的孩子賣掉,花枝卻不同意,最後還是范老爺將三斤小米借給了他。
而范老爺一家又遭遇了一次磨難,在日本戰機轟炸後,糧食和馬車都被逃亡的軍人搶走了,沒有了糧食,范老爺一家也成了逃難的了。
在路上,少東家的妻子生了一個兒子,范老爺給他取名為留保,希望他能存活,留住范家的血脈,這時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逃難的苦,星星不再是高高的大小姐,而成為一個餓著肚子的女孩,她狠心將自己的黑貓殺掉,並將自己的書當作柴火燒湯喝,她一言不發,沒有一滴眼淚。
但黑貓也無法挽救這些人的命,夫人死了,少奶奶死了,瞎鹿死了,一個接一個死去,狗吃著路邊的人肉,眼睛變成了狼的眼睛。
死的人已經離去,活著的人卻要飯吃,沒有了糧食,賣女人,星星被賣了,念過書,會識字,是大戶人家的孩子,好賣,賣了五斤小米,花枝卻不行,她有兩個孩子,沒有人要,所以她嫁給了栓柱,將孩子託付給了他,賣了三斤小米。
兜兜轉轉,一家子人,最後孑然一身。
沒有更多的渲染,只是陳述事情的經過,卻讓人感到那麼悲傷。逃亡的路上是沉默的,每個人都省著力氣往前走,他們穿著灰色的破舊的棉襖,緩慢的行走在白茫茫的大地上的,低著頭,臉上都是沉重的表情,沒有人笑也沒有人苦,有的只有麻木。
7. 1942電影主要講什麼 電影1942劇情簡介
1、《一九四二》是由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該片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執導,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人主演的災難;歷史;劇情;戰爭電影。
2、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分兩條線索展開敘述: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范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另一條是國民黨政府,他們的冷漠和腐敗、他們對人民的蔑視推動和加深了這場災難。2013年,該片獲得了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第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等獎項。
3、劇情簡介: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河南發生了飢荒。老東家叫范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著馬車,馬車上拉著糧食,糧食上坐著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三個月後,到了潼關,車沒了,馬沒了,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著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下來,可是到了陝西,自己的親人全死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著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老東家此時沒想活著,就想死得離家近些。老東家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娘的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別哭了,小姑娘對老東家說她並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聲爺。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於是,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
8. 馮小剛拍《1942》想表達什麽主題是什麽
改編自劉震雲原著小說,匯聚了國內外眾多知名演員,講述1942河南旱災背景下,老范家妻離子散隨後又重聚的感人故事。
1942年旱災,幸福如我們是無法設想的,更可況動盪年代中的人與當下我們之間除了黃皮膚黑眼睛的共性幾乎沒有一絲一毫所謂的傳承關系。斷層如此,用何種方式將銀幕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拉近,我覺得是馮小剛在《一九四二》中最重要的課題。很顯然,馮氏電影的求變求穩心態在片中被不遺餘力的貫徹到底:我雖然從開場第一處出現「牲口」二字台詞的時候就清楚的意識到本片只屬於馮小剛一人,並且此後的兩個多小時時間里不斷被細處那痞性十足的方言和若干小諷刺提醒,得到的卻是一個放棄了京味故事,放棄了焦點煽情,放棄了刻意拼接巧合等等的宏大敘事,哪怕並不圓潤,卻已然足夠。
本片是以記錄性的事件還原為出發點並從真實走訪素材提煉線頭的故事片,這是串聯這個沉重主題大量分支的一種捷徑,就像穀子地和元妮的存在能帶出擁有足夠故事性的《集結號》和《唐山大地震》一樣,不同的是這一次他選擇了諸多角色兼顧的群像關照,並且沒有一次火力集中的煽情。東家老范,長工瞎鹿,瞎鹿的老婆花枝,光棍栓柱,戰時法庭庭長老馬,雜務纏身的蔣介石、時任河南省委主席的李培基,執拗采訪旱災蝗災的美國記者白修德等等,全生態的網羅了當年經歷這一事件的各色人物。幾個主要角色的鮮活感也沒有因多線頭敘事稍欠的掌控力而失色,這是馮氏電影第一次如此專注於主體人群的描繪,而不是突出重點刻意關照。無論你有怎樣的社會地位,面對旱災蝗災飢餓這同一難題時可能面臨怎樣的選擇與應對措施,這在片中因角色各異而呈現出極大的豐富性和不確定性。《一九四二》給了每個角一種極力還原事實(真實人物)和無限貼近史實(虛構角色)的定位,於是讓故事片和紀錄片共存的交叉剪輯就像沒有了體溫一般,冷峻而堅硬。
我無法辨識影片用了幾條主線,但僅僅蔣介石、李培基等人的官場戲,一方面對蔣介石將河南災情置若罔聞的事實採取中立,另一方面又把基層幹部的貪腐給小心翼翼的揭了開來,戰時的動盪也給了大災更多的人為消極因素;以東家老范這個線索性人物為中心的逃荒人群則節外生枝了記者白修德和傳教士安西滿、外加官如芝麻的老馬等人,頻發的黑色幽默讓普通人真正成了角色多元化最好的依託。兩個多小時里,屬於戰時社會兩個極端的人群形成的兩條基線交織,盡可能完整的展現了飢荒下的眾生態。但終究因為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故事涉及的殘忍只寥寥幾處(片中可致高昂民族情緒的殺戮場景的確攝魂奪魄並且不在少數),更慘淡的真相早被時間掩埋,《一九四二》肩負的也不在誰是誰非,也許在還原中提煉一種以史為鑒的心態,影片才會有可能的積極意義。
後半段電影里,死亡比前半部更為密集的出現。在戰時法庭被吊銷、神父安西滿質疑上帝之愛之後,讓失序與失信的情緒蔓延在每一處死亡里清晰的浮現。於是再怎麼安置黑色幽默,影片始終都往最深的絕望里走。銀幕上是灰到極致的慘烈,銀幕下的你會作何反應?其參考價值頗值得玩味。假如觀眾在看完本片後默默離場,事後對片中的各大情緒制高點品頭論足,那麼是電影的成功還是觀者的悲哀?幸好影片的最後一個場景豁然了。當老東家在旱災後期逆人流而上只為了死的離家近一些時,他遇到了同樣落單的小女孩。喊一聲爺爺就牽手並行的結局是溫和的,即便無法化解前面百分之九十的冰冷絕望,那也是影片創作者的寬容心和傳統性的最佳體現。
《一九四二》不見大段落的抒情,不見北方人口中的市井,在內地電影這塊特殊的土壤里,馮小剛以只屬於自己的方式盡可能工整的完成了本片。沒有以常見紅色電影的方式呈現出積極向上主旋律,而是以盡可能冷靜的旁觀心態把歷史擺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給銀幕下的觀眾看。收效如何我無從預知,但可以肯定的是,1942年的那場飢荒在妖嬈富庶的二十一世紀,被很多人知道了。於歷史於當下,都是一種聯系著生死的祭奠,只是有什麼值得祭奠,大約要因人而異。
9. 一九二四電影主題
不是一九二四,是一九四二。
主題是一九四二年的河南大旱,民不聊生,人民背井離鄉。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疾苦和國民黨政府的麻木和漠視。
謝謝採納。
10. 電影《一九四二》有何意義
本片的主題是「人」,是千千萬萬的最廣大人民,他們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他們像大地和大海一樣默默地決定著歷史的走向。具體下來可以用影片主人公來旁白:「俺娘是誰」,「她從哪裡來」。
影片結尾,失去了所有親人的老東家,碰到一個失去所有親人的小女孩,老東家認她當了孫女,他們成了親人——當老東家拉起小女孩的手,沿著山路往故鄉走時,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動力,得到了最有力的闡釋影片最後的旁白:十五年後,這個小姑娘成了俺娘。災難與絕望後是希望的傳承!是中華民族的火種的傳承! 在中國電影娛樂化傾向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本片嚴肅的主題,對歷史的追問,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性的關懷,也算是構成一部極具社會責任感的作品。
馮小剛的電影叫賣很好是公認的,但在中國電影界的地位卻還談不上「登堂入室」。他希望憑借精心製作的准備充足的《一九四二》來與《霸王別姬》《活著》平起平坐。叫板張藝謀,陳凱歌。但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好電影不僅需要好劇本,也需要好投入,除了催淚,還需要打動內心,不是那種簡單的看完眼淚不斷的,而是看完之後你心裡有一種很實在的東西讓你久久不能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