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覺得哪位黃梅戲女演員最美美在哪裡
我認為是馬蘭。她是當年的「女駙馬」,她是「唐僧的母親」。看看她這些照片,你就會發現她當年有多麼美。
馬蘭是黃梅戲演員,演唱過《女駙馬》等經典黃梅戲,還出演過《西遊記》、《嚴鳳英》等影視劇。馬蘭的丈夫是文化學者余秋雨。
馬蘭年輕時。
馬蘭,1962年生於安徽太湖縣,1980年從安徽藝術學院畢業,進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工作。1981年,馬蘭赴香港演出黃梅戲《女駙馬》。
馬蘭出演黃梅戲《紅樓夢》。
1980年,馬蘭出演戲曲電影《李天保娶親》。
1983年,馬蘭出演楊潔執導的電視劇《西遊記》,扮演唐僧的母親。馬蘭在劇中出現的鏡頭不多,溫柔美麗的形象卻令人印象深刻。
1984年央視春晚上,馬蘭短發粉衣上台,表演了一段《女駙馬》。馬蘭的短發打扮,引發了當年的女性發式風潮。
1984年,馬蘭出演戲曲電影《龍女》。
1988年,馬蘭出演電視劇《嚴鳳英》,在劇中扮演嚴鳳英。憑借這部劇,馬蘭獲得第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演員,第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主角。
馬蘭扮演的嚴鳳英。嚴鳳英是傑出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中國黃梅戲的發展締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1968年,嚴鳳英不堪凌辱自殺身亡。
1988年,馬蘭出演戲曲電視劇《劈棺驚夢》。
雜志封面上的馬蘭。
馬蘭和余秋雨。兩人的年齡相差16歲。
馬蘭和余秋雨。2000年左右,馬蘭逐漸離開舞台,淡出公眾的視野,夫妻倆目前主要居住在上海。
馬蘭近照。
短發馬蘭。
黃梅戲迷來說,楊俊這個名字無人不知。她是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她俊秀俏麗的扮相,柔美溫婉的聲線和細膩唯美的表演,與馬蘭、吳瓊、袁玫、吳亞玲並稱黃梅戲五朵金花。她生在安徽,她最早成名作是在1987年主演的黃梅戲電影《孟姜女》而聲名鵲起,贏得 社會 各界的廣泛好評。1989年,她離開故鄉安徽,來到湖北黃岡,並通過自己的努力組建了湖北省黃梅戲劇院,成了那裡的當家人。
將黃梅戲擴大區域,表演和推廣黃梅戲,是楊俊神聖的使命,永遠走在前方的路上。2009年,楊俊辭去了湖北省黃梅戲劇院的院長職務及在黃岡苦苦打拚19年的一切,調到湖北省地方戲曲藝術劇院延伸自己的藝術舞台,讓黃梅戲從民間走向都市,在荊楚大地上傳承發展。引導更多的年輕人去探求尋覓黃梅戲的藝術魅力這就是她的夢想。
作為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院長,楊俊肩負著楚劇、漢劇、黃梅戲多劇種的傳承和發展,她是荊楚文化的使者,優秀傳統戲曲的傳播者。作為人大代表,楊俊的每一份建議都與傳統戲曲的傳播與傳承緊密相關。在楊俊等戲曲傳承與推廣者的共同努力下,近年來,優秀傳統戲曲正浸潤著荊楚大地。
有很多人喜歡楊俊,不止因為她是個大美人,如今年過半百的她依舊美麗、善良、率真、陽光、堅強。臉上始終保持著真摯的笑容,為了黃梅戲,她一輩子沒有孩子,深感遺憾,但她為了自己心愛的黃梅舞台,她不後悔,只要站在舞台上,一切煩惱都會拋到九霄雲外,黃梅戲就是她的精神支柱。期待她的戲曲藝術人生在未來更加精彩。
黃梅戲演員誰最漂亮,首選韓再芬和馬蘭。兩位在於外表來看,難分伯仲,風采各異,。
韓再芬長相年輕時如出水芙蓉,清新脫俗,秀而不媚,年紀稍大後臉上線條流暢,輪廓分明,仍不失為女人風姿娉婷,蕙心蘭質之美。
馬蘭則是長相甜美,氣質高雅,多年以後看到她的出演,仍不失其風韻十足,一顰一笑之間,彷彿仍是十幾歲時那翩翩起舞的美少女。
在黃梅戲的舞台上,馬蘭是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韓再芬年齡比她們要小,屬於黃梅戲演員裡面的後起之秀,所得獎項很多,論成就她們也不相上下。
再說說她們的唱功都各有什麼特點。
韓再芬的黃梅戲婉轉溫郁,自清不擾,有如一縷空谷里的幽蘭,素雅相柔,又有詞落青衣般墨香盈室之美。
馬蘭一首黃梅戲,能把它唱得如小橋流水般流暢自然,優雅信步,也能把它唱成古韻流芳,娓娓而來,彷彿那是一曲來自天籟,妙自天成的靡靡之音。
總之,兩個人無論在外表的靚麗,演唱的成就都在一個層次之間,很難區分誰孰強孰弱!
第一馬蘭、第二韓再芬。馬蘭長相甜美,氣質優雅,應該本人比照片好看。小時候特別喜歡看她的黃梅戲電影和電視劇,電影龍女里很美,劈棺驚夢等等,都很喜歡。因為馬蘭而喜歡黃梅戲!
黃梅戲女演員中馬蘭算是美人了,其他的黃梅戲女演員長的也都不錯,在1984年首屆春節聯歡晚會上,馬蘭唱了兩段黃梅戲選段,尤其是第一段唱的是《女附馬》。其甜美的聲音,字正腔圓,標準的唱腔,優美的一招一式,年輕美貌的容顏傾倒旡數黃梅戲迷。即使不是戲迷,也被馬蘭的表演功力和漂亮的外表所折服。感覺上帝的不公,馬蘭集才氣,智慧,美貌於一身,平民百姓有羨慕嫉妒恨的想法。由於84年春晚是央視第一次辦,舞台背景也沒有,燈光也暗,主持人還使用有線話筒主持晚會,音響燈光舞美及聯歡埸地效果和現在比,簡直是個天上一個地下。不過哪次晚會採取的近距離聯歡形勢,還是很親切的。
喬治評論:我認為,中國絕佳美女如雲。很多都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現代黃梅戲演員中比較突出的當然是韓再芬和馬蘭等。衡量美女的標准不只是外表長得天姿國色,還要看氣質。何為氣質,就是有文化功底,「腹中有詩品自華」。內在美的外在顯露,才能讓人著迷。同性見了羨慕,贊賞。男人見了陶醉,傾倒,回首難忘,像美酒回味無窮。男人如果有才華品行高尚,又有男人的英俊瀟灑,有這樣的美女相配,一定是優生優育,良好的基因才是多生的根本理由!我就基本具備男人優秀的基因,外貌體魄和品質,但艷福不濟,嘆息!笑。
對聽眾來說,演員漂不漂亮,並不重要。嚴鳳英長相一般,王少舫甚至可以用醜陋來形容。但他們的藝術好,唱腔深入人心,所以人們就不會苛求完美,要求演員必須長成什麼樣子。反倒是現在的很多演員,唱的不咋地,動不動就拿顏值說事兒。黃梅戲的幾朵金花中玩,吳瓊是最丑的,但唱得好。韓再芬樣子不錯,可唱腔改動太大,失去了黃梅戲本來的韻味。長得好的人滿大街都是,絲毫不稀奇。只有在藝術好的前提下,樣子可以錦上添花,否則,說啥都白說!
我認為韓再芬最美,唱腔也美!
你應該問一聲:你想讓化妝師把那個演員化得最美?
韓再芬沒有黃梅戲的韻味,只有馬蘭才算黃梅戲的領軍人物,可惜退早了演藝圈。
⑵ 黃梅戲五朵金花都是誰
一.名氣最大的馬蘭
相信很多人一說起黃梅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馬蘭,她是八十年代享譽全國的真正大明星,她先被楊潔導演選中在《西遊記》中飾演了唐僧國色天香的母親殷溫嬌,後來又出演了黃梅戲電影《龍女》。八十年代末她在電視劇《嚴鳳英》中擔當主演,等於從另一個方面顯示了她在黃梅戲中的領軍地位。
在專業方面馬蘭一直是長期的黃梅戲代表演員之一,1987年她獲得了戲劇界最高獎梅花獎。之後她還主演了黃梅戲《紅樓夢》。用吳瓊的話說,馬蘭是那種不用特別用功,平常不顯山露水但一旦上台就立刻能聚焦全場的天生明星。
⑶ 求一篇黃梅戲《龍女》的故事 的賞析、觀後感。
看完黃梅戲影片《龍女》從影院出來, 大有書生薑文玉在久旱不雨下喜獲甘霖的心境。身在繁華鬧市, 無法能學劇中人的手舞足蹈, 只得回到書齋舞文弄墨起來!
我認為《龍女》有三新:
一是題材新。
象這類神女與書生的戀受劉篤, 早在五十年代就有越劇《柳毅傳書》、黃梅戲《天仙配》等片定評在前了。如今倘要攝制,應當有八十年代的新意, 才能合乎觀眾口味。《龍女》沒有辜負
愛好黃梅戲觀眾的期望。稱作龍女的雲花公主之所以可愛, 是因為當她親眼目睹人間苦旱田荒, 人人將成餓玲時, 她毅然執旗行令, 呼風喚雨, 給人間普降甘霖一尺二寸, 當她發現書生薑文玉的誠篤善良時, 主動以身相許, 不怕龍規天譴, 即使剝釁請降也在所不惜。最後當她在洞房中考驗出新郎確是威逼不能壓、富貴不能誘、美色不能惑、信誓旦旦非龍女不娶時, 她認為即使夜夜從三更到五更熬受拔釁之痛也心甘情願。可以這樣認為, 編導者在古代神話所允許的范圍內, 給我們塑造了一個至善至美的帶有理想色彩的古代婦女形象, 以供今人欣賞、贊美和仿效。
二是演員新。
整個影片的演員, 絕大部份都是新人。例如男女主角黃新德和馬蘭。其餘如書幢和丫頭或黑蛟和龍王等, 似乎也都是舞台歷史不長的中、青年。我特別欣賞演姜文玉的黃新德, 不溫不火, 既斯文又濡稚, 扮相俊美, 舉止風流, 使觀眾看來,不得不承認只有他才能配得上龍女的摯愛。而扮演龍女的馬蘭呢, 早就聽說她在當地有小嚴鳳英之稱。她雖曾來滬演出過, 我因有事而失之交臂, 這
次總算能在銀幕上一飽眼福了。如果允許我放肆地說一句, 她的唱腔之甜、糯、柔、媚、大有「 青出於蘭而勝於蘭」 之處! 兼之她的臉似滿月,一在畫面上亮相便艷光照人。我以為, 假如水底真有龍女的話, 恐亦未必有此婀娜嬌女!
三是色彩新。
年年有幾部戲曲片上映,其中不乏令人盪氣回腸的佳作, 可是影片的彩色不知怎的總覺暗淡而不鮮艷。這次上影廠拍攝的《龍女》, 色彩均麗, 令人賞心悅目, 特別是從瑰奇的龍宮到龍女飛升水面的鏡頭, 奇妙美艷頗有芙蓉出水之感, 最後的皇宮和洞房, 更是紅綠相映, 七彩繽紛, 實在是給了我一次美的享受。
筆禿文拙, 言不盡意。
------------《龍女》三新 邵慕水
⑷ 有誰了解「五朵金花」之一的吳亞玲
以下是在網上得來的答案:(網路有的)希望滿意藝術人生留下來,就沒想過離開 吳亞玲的淡泊是出了名的。她從不在人前以名人自居,也很少在黃梅戲舞台以外的公眾場合露面。甚至在說到自己曾經獲過哪些獎項時,她都會犯點「小迷糊」。不是她原本平淡。作為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她參與締造了黃梅戲的第二度輝煌。20多年前,她就以在黃梅戲《女 吳亞玲駙馬》、《天仙配》和電影《龍女》中的出色表演折服了無數觀眾。她嬌俏的扮相與甜美的唱腔也因此深深印在了觀眾的腦海中。其後,她堅守黃梅戲舞台,參與了多部新編黃梅戲的創作與演出。2002年,她憑借在黃梅戲《牆頭馬上》中的精湛表演獲得了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她也並非沒有機會。早在《女駙馬》中俊美的「公主」與《龍女》中嬌俏的「珍姑」為觀眾所津津樂道之時,許多的「橄欖枝」也伸向了她。據她本人介紹,當年曾有電視劇《紅樓夢》等多個影視劇組與她接洽,但考慮到時間等方面與她鍾愛的黃梅戲事業相沖突,她都一一放棄了。昔日「五朵金花」中的另外四朵已經逐一走出了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只有她,從1980年畢業分配到「省黃」至今,一直痴守著在這里,守在黃梅戲的舞台,也守在黃梅戲的故鄉,她說:「我從來就沒想過要離開。」 四點鍾化妝,為戲而痴 吳亞玲的「痴」更是讓人嘆服。說起她的「四點鍾化妝」,省黃梅戲劇院幾乎無人不曉。她為自己立下了一條「鐵」的規矩——「四點鍾化妝」。只要晚上有演出,她一定會在下午4點准時出現在化妝間。這條規矩,從她作為黃梅新秀登上舞台時立下,一直到現在不曾打破過一次。吳亞玲笑言,與她合作過的化妝師沒有不「怕」她的。「四點鍾化妝」的內涵是很豐富的,它不只包括化妝與更換戲服,還有在精神上進入狀態,也即「入戲」。對此,吳亞玲只是很質朴地說,如果不那樣做,她在演出的時候心裡就沒有底。提前做足「功課」,是對自己表演的負責,是對藝術的負責,也是對觀眾的負責。4點鍾化妝,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並非易事。由於戲劇表演的特殊性,戲服穿上以後,演員就不能坐了,吳亞玲卻用20多年的時間把這個常人難以適應的規矩變成自己的習慣。為了恪守「戲比天大」的原則,她沒能與至愛的母親見上最後一面。吳亞玲不愛提自己為藝術犧牲了多少,但這將永遠是她無以彌補的遺憾。摘「梅花」,實至名歸 舞台劇照(14張) 2002年,多年痴守終成正果。吳亞玲憑借在新編黃梅戲《牆頭馬上》中飾演的「李千金」一角摘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成為馬蘭、黃新德、楊俊、韓再芬、李文、趙媛媛等人之後又一位獲梅花獎的黃梅戲演員。吳亞玲認為,這部戲之所以能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是因為在編、導、演三個環節上都下了「巧功夫」,在保持黃梅戲自身藝術特色的同時,對音樂、表演等方面做了細節性的「加工」,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因而收獲了很好的舞台效果。「巧功夫」的背後是「苦功夫」。為了排這出戲,當年春節,劇組的全體演職員都沒有回家過年,而是在沒有暖氣的房間里接近封閉式地排練。「梅花獎」是對吳亞玲演技的肯定,也是對整個劇組探索精神的肯定,值得!吳亞玲與黃梅戲一起走過的20餘年,是一個演員最珍貴的年華,也是一個女人最重 吳亞玲要的人生階段。如今回首,她道出斬釘截鐵的兩個字——「值得」!她認定自己「得到的更多」。她得到的不只是「梅花獎」,也不只是聲譽。也許恬淡之人反而更能得到生活的眷顧,舞台上的她贏得了觀眾的掌聲,舞台下的她擁有美滿的家庭。她與現任省黃梅戲劇院院長的蔣建國,因黃梅而結緣,也因黃梅而相知相守20多年,女兒莎莎已經上了大學。事業成功與人生完整兩不誤,也許是她與其他幾朵「金花」最大的不同。同為「五朵金花」之一的吳瓊在其自述里也由衷地感嘆,「亞玲是一個完整的女人。」 編輯本段個人軼事 「珍姑」初嘗成功滋味 1982年,當時的省黃梅戲劇團排演黃梅戲神話劇《龍女》,分配給吳亞玲的角色是劇中四名主角之一的珍姑,雖是龍女的使女,在戲中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吳亞玲演過《女 吳亞玲駙馬》中的公主、《天仙配》中的五姐等角色,而珍姑只是小花旦,不是她的老本行;珍姑熱情、天真、活潑、大膽,而自己纖細、含蓄、溫柔、內斂等,這都給創作角色帶來了很大難度。另外,《天仙配》、《女駙馬》中都可以模仿前輩藝術家的表演,而《龍女》是新創作的古裝戲,根本沒有成功的舞台形象可以借鑒。吳亞玲作為一名剛走出校門不久的學生,內心經歷了一個對角色的痛苦適應過程,而思考的結果是 吳亞玲——絕不能讓觀眾失望。在那個酷暑難熬的夏天,吳亞玲練得很苦,很艱難。每一句唱腔,每一個身段,每一種表情……她都一絲不苟,請來導演專門指導,根本顧不上舞台的破舊,一邊忍受蚊叮蟲咬之苦,一邊堅持排練。經過努力,她終於能恰到好處地展示角色的性格,讓那位聰穎可愛的珍姑,鮮活地走上了舞台,走到了觀眾心中。上海電影製片廠隨後攝制了大型彩色寬銀幕影片《龍女》,並被文化部列為建國35周年新片展覽。《龍女》公映後,觀眾被感動了,信箋雪片一樣向劇組飛來。初次品嘗到成功的吳亞玲,也從中體會到做一名黃梅戲演員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 「李千金」勇摘梅花獎 1999年是安徽省的「黃梅戲年」。省黃梅戲劇院劇作家陳望久先生重新創作改編了元雜劇《牆頭馬上》,而吳亞玲非常喜歡其中的「李千金」一角。而「李千金」與以往這些女性角色不同,她既是大家閨秀,又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角色跨度大,而自己已38歲了,這對自我是個挑戰,她希望通過「李千金」實現個人舞台藝術的突破。 戲劇專輯(8張) 吳亞玲當時天寒地凍,吳亞玲堅持每天參加排練。戲初,「李千金」是待字閨中的少女,多情、怨春、大膽、天真,同時也是「籠中之鳥」,吳亞玲調動所有手段,讓李千金可愛、可憐。戲末,李千金在後園藏匿7年,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不被公開的夫人,胸中有萬般情感,從身段、台步、眼神到唱腔,吳亞玲以青衣姿態,塑造了「李千金」的持重、抗爭與雍容,表演自然細膩,至此,一個女人的一生,所有該有的情感,都在吳亞玲的唱念做當中近乎完美地演繹出來。「李千金」的命運與吳亞玲的魅力合二為一,產生了強烈的審美效果,扯動了觀眾的心扉。戲曲評論家說:吳亞玲是「五朵金花」 吳亞玲中唯一一朵常年堅持在黃梅戲舞台上展現「暗香疏影清姿」的一枝素梅。不斷的舞台實踐,使吳亞玲的演唱已進入自由王國,敢演卻又不露斧鑿的痕跡,吳亞玲充分利用她整體的美帶給觀眾藝術上的愉悅和享受。2002年,吳亞玲憑借「李千金」一角的出色表演,摘得了第1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繁漪」處處為人師表 對於省黃梅戲劇院招收的一群「小梅花」,吳亞玲總是為人師表,處處爭當這些年輕演員的好榜樣。她信奉的是光耍嘴皮子是不行的,得靠行動感染人。省黃梅戲劇院將曹禺名著《雷雨》搬上了舞台,吳亞玲飾演繁漪一角,在京津等地巡演引起了轟動。吳亞玲說,20多年來,無論是演繁漪,還是其他角色,只要當晚七八點有演出,她每每下午四點鍾就趕到劇場化妝,幾十年如一日。從上妝的那一刻起,她就開始琢磨自己扮演的角色,醞釀這個角色應有的情感。她根本不信,一個在現場吃零食,或者與他人說說笑笑,或者臨場才趕到甚至遲到的演員,能演好自己的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她穿好服裝,裝扮好頭飾後,從來都站立在後台,即使十分疲勞也依然這樣。那些同樣在候場的年輕演員奇怪地問:「吳老師,為什麼您上台前總是不坐呢?坐著歇歇多好啊。」問多了,吳亞玲才指指身上的戲服,道出了其中的奧妙:原來戲服大都是用喬其紗製作,並由服裝師熨燙好的,如果坐下去,上台演出的時候衣服就會皺巴巴的,影響觀眾欣賞時的視 吳亞玲覺美。有些老戲迷是很挑剔這些細節的。通過這些小事,年輕演員知道了在吳亞玲心中,戲比天大,她對待角色永遠一絲不苟,對待藝術創作認真嚴謹,對待黃梅戲藝術和觀眾認真負責……吳亞玲坦言,自己喜歡安徽黃梅戲這一畝三分地,甘願為黃梅戲的發展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將不斷創作出新作品奉獻給廣大戲曲愛好者。
⑸ 黃梅戲大師介紹
黃梅戲原稱黃梅調,又叫採茶調,發源於湖北省黃梅縣。她是安徽省漢族的主要地方戲劇種,發源於以安徽省安慶市為中心的皖江流域。
(一)嚴鳳英
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
1930年4月13日
嚴鳳英(1930~1968),原名嚴鴻六,安徽省桐城縣羅嶺(今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人。女,中共黨員,黃梅戲傑出的表演藝術家,中國黃梅戲的發展締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國黃梅戲傳承發展重要的開拓者和貢獻者。
嚴鳳英10歲時開始學唱黃梅調,為族人所不容,後跟隨嚴雲高學戲,取藝名鳳英。在1952年上海舉行的第一次華東戲曲會演,嚴鳳英以黃梅戲傳統小戲《打豬草》和摺子戲《路遇》,獲得廣泛贊譽,1954年因在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中飾演七仙女而揚名全國。
歷任安徽安慶市黃梅戲學院名譽院長、中國文聯第三屆委員,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文革遭迫害致死,現骨灰安放在安慶市菱湖公園內黃梅閣中,安慶羅嶺建有嚴鳳英故居紀念館,毛澤東為其題寫「黨的好兒女」。
嚴鳳英的黃梅戲代表作有《打豬草》、《游春》、《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夫妻觀燈》等。
(二)馬蘭
(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馬蘭,女,1962年4月23日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是迄今為止國內既囊括了舞台劇表演全國最高獎項、又囊括了電視劇表演全國最高獎項的唯一人。
2007年,榮獲美國紐約市文化局、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和美華協會頒發的「亞洲最傑出藝術家終身成就獎」。
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
職業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安徽藝術學校
代表作品
《紅樓夢》、《龍女》、《嚴鳳英》、《無事生非》、《梁祝》、《西遊記》
主要成就
梅花獎、文華獎、白玉蘭獎
(三)吳瓊
吳瓊,女,1962年3月24日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1980年畢業於安徽省藝術學校,後進入安徽省黃梅戲劇院。1989年在全國黃梅戲大獎賽中獲最佳表演獎。2008年於安徽合肥及北京成功舉辦了黃梅戲有史以來第一場個人演唱會。2012年獲得中國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2013年由其主演的《貴婦還鄉》獲得「北京丹尼國際舞台表演藝術獎」。2014年出演話劇《我的妹妹,安娜》。
代表作品
《孟姜女》《紅羅帕》《江姐》《嚴鳳英》《貴婦還鄉》《女駙馬》
主要成就
國家一級演員
白玉蘭戲劇主角獎
(四)吳亞玲
(中國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吳亞玲,1962年10月14日出生於安徽蕪湖,中國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安徽省政協常委,國家級黃梅戲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1] 。曾榮獲全國青年演員黃梅戲電視大賽「十佳演員獎」。中國安慶第二屆黃梅戲藝術節「表演銀獎」。她扮相俊美,氣質溫存,表演含蓄。她在電影《龍女》中演珍姑;電視劇《狐女嬰寧》中飾演嬰寧,《遙指杏花村》中飾演桂芳、《家》中飾演梅表姐、舞台劇《天仙配》中飾演七仙女;《女駙馬》中飾演公主;《游春》中飾演趙翠花、《紅絲錯》中飾演張榴花;《千秋架》中飾演公主、《長恨歌》中飾演梅妃。尤其在《紅樓夢》中飾演林黛玉、《雷雨》中飾演繁漪,《牆頭馬上》中飾演的李千金更是生動的體現了她的表演風格,'梅花獎' '文華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曾獲全國青年演員黃梅戲電視大賽'十佳演員獎'等很多大獎。
國家級黃梅戲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
代表作品
黃梅戲《女駙馬》、《天仙配》、《牆頭馬上》
(五)袁玫
1964年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與馬蘭、吳瓊、吳亞玲、楊俊是著名的安徽黃梅戲「五朵金花」,1980年她從安徽藝術學院畢業後進入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次年赴香港演出,1983年即被央視選中進入《紅樓夢》劇組扮演襲人一角。此後,她幾乎再沒回到黃梅戲舞台。1988年南下到廣東電視界做演員,主演過《公關小姐》《趙氏孤兒》等影視作品。2004年起任電視連續劇《故鄉的雲》劇組執行製片人,從此走上了製片人的道路。現為廣東省電視台製片人,廣東省政協委員,省青聯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表演藝術學會會員。
(六)楊俊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楊俊, 女,1963年11月出生於安徽當塗。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農工民主黨黨員,國務院終身津貼專家,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文聯委員。
她曾被譽為「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曾獲得全國電視劇「飛天獎」、湖北省首屆牡丹花獎、湖北省第二屆金鳳青年文藝獎、湖北省第二屆「翔麟」藝術獎勵基金優秀人才獎、第二屆全國黃梅戲藝術節表演金獎、湖北省第三屆屈原文藝創作獎、湖北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湖北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獎」、中共中央宣傳部「四個一批人才獎」等。1996年,楊俊榮獲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997年,她主演的《未了情》,榮獲文化部第七屆「文華表演獎」。
其代表劇目有:《孟姜女》《雙下山》《未了情》《貂蟬》《夷陵好人》《和氏璧》《妹娃要過河》等。
代表作品
《孟姜女》《雙下山》《未了情》《和氏璧》《妹娃要過河》等
(七)韓再芬
韓再芬[1] ,女,1968年3月20日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安徽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安徽文聯副主席、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第五屆、六屆、七屆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代表、第四屆、五屆全國戲劇家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協常委。
現任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院長。
1984年因主演黃梅戲電視連續劇《鄭小姣》一舉成名, 2013年開始,韓再芬主演的大型原創黃梅戲舞台劇《徽州往事》正在全國進行巡演。
《天仙配》、《女駙馬》、《鄭小嬌》、《徽州往事》等
主要成就
白玉蘭表演藝術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
華表獎最佳戲曲片獎
美國金猴獎
⑹ 黃梅戲藝術家馬蘭近況如何
我是余秋雨老師的忠實讀者,從他的書中,我了解了一些馬蘭的遭遇和近況,在這里與關心馬蘭的讀者分享一下。
小的時候,看過馬蘭演的《嚴鳳英》、《女駙馬》、《龍女》等等,非常喜歡她。那些年,馬蘭是家喻戶曉的明星,也曾在一些晚會上看到過她的身影,她是安徽的形象大使,黃梅戲的代表人物。
可是這些年,馬蘭消失在了觀眾的視野中,屏幕上再也沒有見到她的身影,讓喜歡她的人很費解,她去了哪裡?
其實,她只是失去了媒體的傳播,但是,從未停止對自己喜愛的藝術的追求。當年,在大紅大紫的時候,引起了一些官員的注意,而馬蘭老師是個純粹的藝術家,用她自己的話說「只會表演,不會聯歡。」她因為婉拒了一個重要人物到場的聯歡會,失去了在安徽的舞台,三十八歲時被迫離開。而黃梅戲的根在安徽,離開了安徽,失去了她的表演團隊,就等於徹底失業了。
馬蘭跟隨丈夫余秋雨輾轉到了深圳,買了套房子住下。最困難的時候,她想找一份工作,重新做一個工人也可以。但是躲到深圳的他們沒有躲得開一些人在媒體上的誹謗,說他們的房子是深圳市政府送的,代價是為他們說好話。
用余老師的話說,他們夫妻,只想乾乾凈凈、安安靜靜地從事一點藝術文化,從來不想招誰惹誰,受到了欺侮也絕不還口,卻不知怎麼變得寸步難行。
關注余秋雨的人都知道,余老師這些年被一些媒體和一些人關注,謠言、誹謗、中傷,一直沒有斷過。馬蘭是余秋雨的第二任妻子,他們不止一次地被離婚,謠言在媒體上鬧的不可開交,為此,馬蘭寫了幾句話——
世上有不少人一直生活在沼澤地,從來沒見過高山。終於有機會來到高山面前,便驚訝:這山怎麼不倒?
過了半年,心想這下該倒了吧?一問,沒倒。
又過了一年,便斷言,這次不會有錯,一定倒了。但一問,還是沒倒。
於是那山便成了他的仇敵,夜夜詛咒,天天造謠。
遺憾的是,那山,一萬年也不會倒。
馬蘭的這段話,讀著非常痛快!
這些年,余秋雨寫劇本,馬蘭來演,《冰河》、《鞦韆架》、《長河》等等,在上海、北京等大劇院演出,場場爆滿,受到極高的評價。只是這些演出,全國大部分的觀眾是無法看到的,所以,很多人納悶,馬蘭,她去了哪裡?所以,喜歡馬蘭的觀眾也可以放心而安慰了,她沒有停下腳步。
而讓大家感到遺憾的是,沒有了馬蘭的黃梅戲,這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當年,用種種借口讓馬蘭無戲可演的某些官員,會覺得有些可惜嗎?
他們喜歡在台風中的黃昏,立在海邊,只有兩個人的海邊。他們一起迎接自然的風雨,也一起抵禦人生的風雨。他們是恩愛夫妻,靈魂伴侶!
作為喜歡他們的讀者和觀眾,我希望能看到他們更多的作品,希望他們不再被謠言中傷,更希望廣大不明真相的人們,不要人雲亦雲。
自古名人總是要比普通人承受更多。特別是那些純粹的文化人,他們在自己的藝術長河裡,如魚得水,卻在 社會 這條大河中,艱難前行。
願他們現世安好!
(附:關於馬蘭的遭遇和近況,在余秋雨老師的書《吾家小史》中有詳細的描寫,大家可以去看看)
據我所知,黃梅戲藝術家馬蘭現在正在上海戲劇學院擔任教授一職,而且現在的馬蘭將生活重心都放在了家庭生活上。 雖然馬蘭偶爾會參加一些活動,但是基本上已經淡出了黃梅戲的舞台,她與丈夫余秋雨生活的非常幸福甜蜜,而且馬蘭將自己保養的也很好,身材氣質俱佳,看起來還是十分年輕漂亮。
說起馬蘭,可能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不太認識,但是她出演的角色大部分都知道,馬蘭曾經在86版西遊記中飾演唐僧的母親殷溫嬌,雖然出演的片段很短但是卻能讓人過目不忘。 劇中的馬蘭看起來溫柔嬌羞傾國傾城,特別是她拋綉球的那一段簡直是經典,嬌羞的眼神看一眼就讓人心神盪漾。
馬蘭不僅是影視劇演員還是一位黃梅戲藝術家,要知道黃梅戲可是第一批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曲種。馬蘭的聲音甜美,唱腔動人,吐字清晰,獲得了戲曲方面的所有重要獎項。
馬蘭出演的《女駙馬》名動天下,甚至在香港未回歸前曾赴香港演出,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她主演的《無事生非》也在人民大會堂演出過,甚至馬蘭曽作為演員代表參加了歡迎伊麗莎白女王而舉行的國宴;她甚至是藝術大師嚴鳳英之後最有成就的黃梅戲演員。
馬蘭曾獲得過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演員、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主角,甚至榮獲美國紐約市文化局、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和美華協會頒發的「亞洲最傑出藝術家終身成就獎」。馬蘭是國內迄今為止囊括了舞台劇表演全國最高獎項和電視劇國內表演最高獎的第一人。
馬蘭在與老公餘秋雨結婚後就漸漸淡出了戲曲界和影視界,她的老公餘秋雨是中國著名當代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作家、散文家。 兩個雖然相差十六歲,但是一個才子一個佳人非常的般配,兩人結婚之後也非常的恩愛,甚至馬蘭曾說下輩子也要嫁給余秋雨,看來兩人非常的知心知底,有很多共同語言。
現在的馬蘭雖然很少出現在觀眾眼裡,但是知道她過得很美滿對於戲迷和影迷們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希望她和余秋雨能夠幸福一生白頭到老!
隨著 科技 的發展,影視劇的普及,不得不承認,戲曲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導致藝術家的改行和傳承人數的驟減。黃梅戲屬於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最早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是現在也逃不脫這個命運。著名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也基本上離開黃梅戲這個舞台了。
黃梅戲女演員中,唯一代表最高藝術水平的人物是嚴鳳英,其次就是馬蘭了。她唱腔動聽,行腔優美,吐字清晰,不但在戲曲方面囊括各種重量級獎項,還獲得第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演員、第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主角。2007年,榮獲美國紐約市文化局、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和美華協會頒發的「亞洲最傑出藝術家終身成就獎」。
1980年,馬蘭從安徽藝術學院畢業,第二年,赴香港演出黃梅戲《女駙馬》,她的表演、形象十分的嫵媚大氣,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好評。
在楊潔執導的《西遊記》中扮演唐僧的母親丞相殷開山的女兒殷溫嬌,扮相被稱為國色天香。特別是綉球招親這一段,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鍾,但是馬蘭的表演很完美,讓人不能自拔。
1982年排演舞台劇《龍女情》,先後在河南鄭州、洛陽等十個地市先後公演六十餘場。1984年2月,《龍女情》被改編成戲曲電影《龍女》,由馬蘭主演。
1986年,馬蘭主演的《無事生非》在人民大會堂演出。演出前馬蘭作為演員代表參加了李先念主席為歡迎女王伊麗莎白舉行的國宴。
1993年,她的《紅樓夢》和《梁祝》得以在香港、澳門、新加坡、台灣演出,成為各類暢銷雜志的封面人物。
1997年2月,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
1988年,馬蘭毛遂自薦主演人物傳記電視劇《嚴鳳英》。同為黃梅戲演員,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馬蘭對嚴鳳英的為人、品德、性格、藝術深入了解,朴實自然的演出一個感人肺腑的真實靈魂。
2012年,以馬蘭名字命名的「馬蘭戲劇工作室」成立。
回顧馬蘭的戲曲道路,由於傳統的幾部戲無法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 娛樂 需求,所以她在開拓題材、編演新戲這方面做的貢獻還是比較大的。在一些新編劇目中,加入新元素呈現給觀眾新時期下嶄新的黃梅戲,令人耳目一新,獲得了傳統戲曲在當下的新的審美偷悅。
現在的馬蘭已經57歲了,但身材保持得很好,依然漂亮。逐漸淡出舞台的她除了偶爾參加活動外,閑時為丈夫親自下廚,過起了居家的悠閑生活。
黃梅戲藝術家馬蘭,在老一輩人們的心中,絕對是偶像級別的人物,她曾在舞台上表演的《風塵女畫家》、《無事生非》、《紅樓夢》等戲曲,都曾給觀眾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為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黃梅戲藝術家馬蘭,近些年來,似乎漸漸淡出熒屏之中,過起了安靜低調的生活。
話說馬蘭,她1962年生於安徽省,十幾歲就在安徽藝術學校學習黃梅戲表演專業,畢業後就分配到了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此後,馬蘭開啟了她的黃梅戲的演藝生涯。
其表演的眾多戲曲,如《梁祝》、《十八相送》、《鞦韆架》等等,都極其精彩,塑造的熒屏形象更是栩栩如生,臉蛋俊俏美艷,歌聲動聽優美,每次聽完她的戲曲,都有種耐人尋味的感覺。
除了在戲曲的精彩表演之外,馬蘭還曾出演了許多影視劇,在86版《西遊記》中,她還在劇中飾演了唐僧的母親殷溫嬌,此後在電影《龍女》、電視劇《嚴鳳英》中都有所出演。
黃梅戲唱的精彩絕倫的馬蘭,演起戲劇角色來也絲毫不亞於任何一位演員,那深情的演繹,可是真的讓人敬佩不已啊。
在戲曲上的造詣,馬蘭絕對是優秀的,從上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馬蘭出演太多精彩的戲曲作品,而且演出更是奔赴全國各地,她那高雅、大氣的氣質,更是成為戲曲的獨特元素。
在2012年,馬蘭戲劇工作室外上海成立,意味著馬蘭不僅只限於自己的戲曲表演,她還將為戲曲的傳承以及對新一代戲曲的培養而努力。
在舞台上如此靚麗的一道風景,馬蘭這些年似乎漸漸的淡出大屏幕,但她的戲曲表演卻一直流傳在人們的心中。
也基於馬蘭她在戲曲上的精彩演出,而獲得「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和亞洲最傑出的藝術家終身成就獎等等大獎。現在的她,還是國家一級演員,在舞台劇和電視劇,馬蘭是獲得全國最高獎的唯一一位。
在事業上風光無限的馬蘭,在感情上也是令人羨慕的,她的丈夫是當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學者余秋雨先生。
在與余秋雨結婚後,馬蘭也漸漸淡出黃梅戲舞台,事業雖然風光,但馬蘭對於家庭還是非常看重的,把更多的時間陪伴在丈夫身邊,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只是讓人略有感慨的是,馬蘭嫁給余秋雨多年,卻都沒有生下自己的孩子。不過,夫妻兩恩愛如初、幸福安康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生活。
如今57歲的馬蘭,她依舊保養的特別好,美麗動人,風采依舊。歲月在她的臉上似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她還是那麼的美,還是那麼迷人。在她眼角中,還能看到她曾在舞台表演戲曲的影子。
或許時間還是過的太快,回想當初,馬蘭可是距羅鳳英後,黃梅戲中最傑出的藝術家代表,如今這位傑出代表已年近六旬,且漸漸淡出熒屏之中。
最後,還是祝願這位曾給我們帶來無限歡聲笑語的老藝術家,生活一帆風順。
黃梅戲藝術家馬蘭,在老一輩人們的心中,絕對是偶像級別的人物,她曾在舞台上表演的《風塵女畫家》、《無事生非》、《紅樓夢》等戲曲,都曾給觀眾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⑺ 陳小成的中國電影龍女黃梅戲
外文名稱 :Daughter Of The Dragon King
片名:龍女
上映:1984年
色彩:彩色遮幅
片長:3071米
語言:漢語普通話
類型:戲曲片 導演:舒適
編劇:丁式平朱士貴 許成章
編輯: 謝友純
攝影:陳震祥
美術:黃洽貴 黃劍鋒
作曲:方紹墀 錄音:周恆良
剪輯:王漢昌
化妝:張榮妹 李丁
服裝:金潔泰
道具:葛文泳
照明:葉連根
置景:朱今明 胡啟華
繪景:張伯清
泥塑:蘇福慶
幻燈:江忠耀
煙火:夏存芳
副導演:馮笑
副攝影:孫驊麟
服裝設計:曹穎平
特技設計:陳繼章 邰旭中
特技攝影:周浩斐 何建華
製片主任:陶侃
舞台導演:孫懷仁
演奏: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樂隊
指揮:解正濤 馬蘭.... 雲花
黃新德.... 姜文玉
吳亞玲.... 珍姑
張輝.... 文哥
陳小成.... 龍王
許自友.... 龍後
夏承平 .... 皇帝
億延齡 .... 太後
劉華 .... 黑蛟 這是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碧波浩淼的東海深處,晶瑩宏偉的龍宮門口,魚蚌蝦蟹眾水族在黑蛟將軍的指揮下,正在為龍王的壽辰忙碌著。
雲花公主和她的貼身侍女珍姑,為父王的壽辰採摘鮮果,來到雲州地面。看到這里龜裂的土地,枯黃的莊稼和龍王廟前凄慘的求雨人群,她們驚詫不已。
這時,赴京趕考的書生薑文玉和他的書童文哥也來到此地。由於河水乾涸,舟輯不通,可能因此而誤了考期,姜文玉不免對龍王的疏於職守發出怨言,文哥也破口大罵龍王,珍姑則與他爭執起來。
雲花對他們許下立即解除旱情的諾言,文哥表示懷疑。雲花與珍姑回去率領眾水族騰雲賀霧,布雲播雨。在大雨中,姜文玉和眾百姓歡呼跳躍,他那純真的感情與體恤民意的胸襟,深深打動了龍女。當他們再次相遇時,雲花已經愛上了這個忠厚的書生。
覬覦雲花已久的黑蛟看見雲花與書生眉目含情,妒火中燒,便施展法術,一時洪水洶涌而來,雲花見狀急忙與珍姑前去退水。黑蛟又搖身變為強盜,欲殺害姜文玉。幸好雲花及時返回,救了姜文玉。
雲花與姜文玉互訴情懷,書童與珍姑也深深相愛。兩對情侶,相互為媒訂下了終身。臨別時,雲花贈姜生龍宮寶物珊瑚,相約一月之內在京城相見。 仙凡私許有違龍規神戒,暴怒的龍王逼雲花與珍姑去退婚。但她二人寧願忍受受酷刑,也絕不毀約。結果,珍姑被剝殼抽筋,雲花也被颳去龍鱗,一同被貶入凡間。
龍後與愛女揮淚而別,並暗施法術,將雲花珍姑送到黃丞相的官船旁,由船夫救起,雲花被丞相收為義女。姜文玉趕到京城已誤了考期,恰逢皇太後久病貼出皇榜求醫,姜文玉用玉珊瑚治好了太後的病,得到恩准面試並被點為狀元。奉太後旨意,黃丞相准備將義女雲花配給新點的狀元。雲花婉言推託,直到明白底細方才欣然允諾。
姜文玉在丞相提婚時也不知相府小姐就是雲花。當即懇切陳述與龍女有約,丞相指出這是太後旨意,於是強迫成婚。倒鎖著的洞房裡,雲花憂喜交集,她既希望姜文玉來揭掉蓋巾,二人得以相見;又怕他揭蓋巾,他若揭蓋巾豈不是有了新歡忘舊情。
相持多時,姜文玉只得向相府小姐懇切陳詞,因他有婚約在先,所以這門親事萬難從命,請小姐恕罪。姜文玉忠貞不渝的感情,使雲花大為激動,抑制不住地喊了一聲姜郎,一對歷盡磨難的情人終於相認。
時辰已到三更,雲花鱗傷復發,玉珊瑚了不能醫治。黑蛟趁機出現,勸雲花重披鱗甲返回龍宮,並要殺害姜文玉。幸虧龍母及時趕到,逐走黑蛟,用千年修煉而成的寶珠,醫治了雲花的鱗傷,並祝願他們相敬如賓,白頭到老。
⑻ 吳瓊在黃梅戲藝術方面成就如何
吳瓊曾被評為黃梅戲全國「十佳演員之一」。1畢業於安徽省藝術學校,後進入黃梅戲劇院,曾被評為黃梅戲全國「十佳」演員之一。曾在《女駙馬》、《天仙配》、《 無事生非》《孟姜女》等黃梅戲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角,在實踐中逐漸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兩次獲得全國首屆盒帶大獎賽金獎;獲安徽省青年戲曲演員大獎賽第一名; 《吳瓊黃梅戲金曲專輯》獲全國首屆盒帶大獎賽金獎。在全國黃梅戲大獎賽中獲最佳表演獎;由個人創作、導演的黃梅歌曲《心想事成》獲中華戲曲新歌大賽創作一等獎,演唱金獎在十七集黃梅古裝片《君子好逑》中擔任主角。
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的「吳瓊」,安徽繁昌縣人,1962年出生,生肖屬虎。
吳瓊從小唱歌就音調優美,加上身段窈窕,被演藝界人士相中,1975年進入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學習,在這樣一流的學習氛圍中,吳瓊的唱腔和表演天賦得到了較高的培養。
吳瓊在黃梅戲舞台上,她的精緻發揮和優美的嗓音,的確出色的精美絕侖,在八十年代,被譽為「小嚴鳳英」,安徽黃梅戲藝術界也覺得後繼有人。
吃舞台上這碗飯,除基本功要出色外,更要有靚麗可人的姣好面容。吳瓊雖然身段妙曼,在五朵金花中,吳瓊與馬蘭相貌比起來就相形見拙了(一個人的相貌美觀主要取決於口形),而吳瓊正因於牙齦生的不平,有些外凸,從而影響了顏值。
馬蘭雖然唱功難比吳瓊,但人家有顏值資本,1982年就出演了黃梅戲電影《龍女》里的主角「龍女」,1984年又出席了央視春晚演出。
吳瓊的唱腔特長就是錄音,當幕後英雄,1988年拍攝黃梅戲電視劇《嚴鳳英》,劇組讓馬蘭主演嚴鳳英,吳瓊配唱,本來心理就有落差的吳瓊拂袖不從,《嚴鳳英》電視劇完成後,只好用馬蘭原音製作。
爭強好勝的吳瓊只得選擇異路突破,這之間她認識了央視導演趙安,吳瓊得以到北京發展,憑記憶在1992年前後的某年春節晚會上,吳瓊和李玲玉合唱了一首歌曲(細節不記得)。
後來,吳瓊又改唱黃梅歌,畢竟這樣歪改黃梅戲不受觀眾待見,發展遇到瓶頸,吳瓊只好作罷。
近來的十年,吳瓊的發展舉步維艱,在央視當過戲曲頻道的評委嘉賓,也作過學術演講,也想會安徽發展,重振黃梅戲。
吳瓊與小她15歲的丈夫阮巡
人生中的最美好二三十年,彈指一揮間,40歲後的吳瓊就這樣過來的。不管怎麼說,吳瓊繼嚴鳳英後對黃梅戲是有貢獻的,她哪綿長優美的音質仍然膾炙人口。
黃梅戲里,本人表示喜歡馬蘭,無論是表演還是唱腔真實不裝,不像韓再芬唱腔甚至講話都做作捏著嗓子,不喜歡韓再芬。吳瓊因為長相丑不討喜,唱功還不錯。所以,黃梅戲除了嚴鳳英,只喜歡馬蘭。馬蘭人美,演技也好。綜合最強。
吳瓊的藝術創新力非常強。她之所以能成為「文革後」黃梅戲名家之一,就是創新的地方很多,而且質量特別高。《江姐》選段「紅梅贊」唱的氣勢磅礴,很有特點,既不同於通俗唱法,又不是戲曲唱法,是二者的創新。
另外,吳瓊表演的融入度特別高。達到忘我的程度,猶如身臨其境,形神兼備。《女駙馬》《金玉奴》中都能讓人感覺到的,讓人覺得她在舞台上不是演戲,面就是她的親身經歷,真實感強,不時地將觀眾帶入到劇情中,扣有心弦。
吳瓊的表演還特別細膩。唱的有板有眼,交代的特別清楚,特別細膩。細膩性是黃梅戲的表演特色。吳瓊發揮的更是淋漓盡致,無可復加。
吳瓊還擅長表演和 探索 新劇目,特別是冷門作品比較多。沒有先例,都是難度大,要求高的劇目,如《竇娥冤》《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花魁女》《春草闖堂》《嫂嫂皮秀英》表演的女演員極少。《惡婆婆》更是獨門作品,而且唯有她方能擔此大任,一般演員很難勝任角色。
吳瓊是黃梅戲的老戲骨了,如今她是國家一級演員,曾經是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應該獲得的榮譽也如願以償,她確實為黃梅戲的發揚光大,推廣普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黃梅戲是我國傳統的地方戲劇,以其唱腔清純,曲調優美,倍受觀眾的喜愛。人們熟知的著名黃梅戲作品有《天仙配》、《女駙馬》《江姐》等等,這些名劇深入人心,很受喜愛,著名黃梅戲演員有嚴鳳英,馬蘭,韓再芬,吳瓊。楊俊、吳亞玲、袁玫等。其中吳瓊是一名優秀的表演名家。
吳瓊,安徽省繁昌縣(蕪湖市下轄縣)人,1962年生,家鄉距離黃梅戲發祥地——安慶也不遠,有人說:黃梅戲有三傑,即嚴鳳英,馬蘭和吳瓊,可見吳瓊的黃梅戲表演藝術上造詣很深,在藝術表演的道路上,也算得上傑出的代表之一。
那麼,吳瓊在黃梅戲表演方面有何突出成就呢?可圈可點的有這么幾大方面:
首先,吳瓊顏值高,天生麗質,笑面美女。兩個大酒窩令人印象深刻,看上去總是總是笑容可掬,讓人感到有一種親和力,極具溫馨感。這種面相的黃梅戲女演員是極少的,甚至於她是唯一的。
第二,音質優美,音色純正。與名家馬蘭的嗓子好一比,有人說倆人不分伯仲,並稱為雙子星,都是一絕。二人都是高音,但是在高音區域,還各有側重,吳瓊則剛柔相濟,剛的成份大,在《江姐》一劇中的選段「春蠶到死絲不斷」最有代表性;演唱時鏗鏘有力,高亢激越,對劇情有較大的烘托作用。
第三,紅色題材作品一絕。黃梅戲紅色題材作品並不多,主要有《江姐》、《蝶戀花》《紅色記憶》、《紅杜鵑》《朝霞滿天》等。唯有吳瓊表演的《江姐》更具特色,上座率高,口碑載道,可以說是黃梅戲紅色題材作品中表演的經典;
第四,藝術沉澱美,堪稱一絕。吳瓊從藝黃梅戲多年,藝術沉澱很厚實,一般人是達不到她的境界的,那是她長時間積累及藝術閱歷和藝術升華的成果,第七屆黃梅戲藝術節上,由吳瓊主演的《江姐》大獲好評,是她的代表性之作,其沉澱美深受觀眾的稱贊。
第五,極具表演能力。吳瓊曾獲1989年「首屆黃梅戲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電視十佳)的第二名,當時排在馬蘭之後;藝術感染力特別強,吳瓊在《金玉奴》選段「月兒彎彎照九州」,幾乎達到催人淚下的效果。
再者,吳瓊的藝術創新力非常強。她之所以能成為「文革後」黃梅戲名家之一,就是創新的地方很多,而且質量特別高。《江姐》選段「紅梅贊」唱的氣勢磅礴,很有特點,既不同於通俗唱法,又不是戲曲唱法,是二者的創新。
另外,吳瓊表演的融入度特別高。達到忘我的程度,猶如身臨其境,形神兼備。《女駙馬》《金玉奴》中都能讓人感覺到的,讓人覺得她在舞台上不是演戲,面就是她的親身經歷,真實感強,不時地將觀眾帶入到劇情中,扣有心弦。
吳瓊的表演還特別細膩。唱的有板有眼,交代的特別清楚,特別細膩。細膩性是黃梅戲的表演特色。吳瓊發揮的更是淋漓盡致,無可復加。
吳瓊還擅長表演和 探索 新劇目,特別是冷門作品比較多。沒有先例,都是難度大,要求高的劇目,如《竇娥冤》《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花魁女》《春草闖堂》《嫂嫂皮秀英》表演的女演員極少。《惡婆婆》更是獨門作品,而且唯有她方能擔此大任,一般演員很難勝任角色。
吳瓊是黃梅戲的老戲骨了,如今她是國家一級演員,曾經是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應該獲得的榮譽也如願以償,她確實為黃梅戲的發揚光大,推廣普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吳瓊(1962年3月24日-),出生於安徽蕪湖,畢業於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中國內地黃梅戲女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其代表作品有《女駙馬》、《天仙配》、《孟姜女》等。 1989年,在全國黃梅戲大獎賽中獲「最佳表演獎」。1992年,離開黃梅戲舞台,並以改唱黃梅歌轉戰歌壇。2008年,於安徽合肥及北京成功舉辦了黃梅戲有史以來第一場個人演唱會。2012年,獲「中國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2013年,主演的《貴婦還鄉》獲得「北京丹尼國際舞台表演藝術獎」。2016年,首次反串生角主演黃梅戲《太白醉》。2018年,吳瓊跨界領銜主演音樂輕喜劇《哎呦,媽媽!》。
吳瓊在1975年進入安徽省藝術學校黃梅班。在黃梅班裡經歷了五年的刻苦訓練。1980年包括吳瓊在內的五朵金花畢業了,同時進入黃梅戲劇院。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她無意中在資料館門口聽到了嚴鳳英的《三年日月濃如酒》,她覺得這是她聽過的最好聽的段子了,於是開始學習嚴鳳英的唱腔。她借來資料天天對著一棵小樹練習,後來終於練成了。那棵小樹也比其它樹先開花。隨之她主演了《女駙馬》 ,她把嚴鳳英模仿的惟妙惟肖,就像活生生的小嚴鳳英。這場演出獲得了極大成功,還送到國外去演出。隨後她又主演了由時白林作曲的〈孟姜女〉,從此後她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聲音。由她主演的《鳳靈》比馬蘭主演的《嚴鳳英》還要早幾年。曾被評為黃梅戲全國"十佳演員之一".
吳瓊一米五八,微胖,有一對迷人的大酒窩。頭發不長。她以唱工見長,聲音委婉、動聽,如珠落玉盤餘音繞耳,能高能底、能細能厚。她扮相俊美,舉手投足恰倒好處。動作自然到位而不造作。能悲能喜,不管大戲小戲都能成功把握。 1992年吳瓊離開安徽調到北京中國廣播藝術團改唱黃梅歌,在這里又是她收獲的園地:榮獲全國第五次"五洲杯"青年歌手大賽第二名;"用我的心握你的手"獲93-94年金度獎;"同心"獲94中國MTV大獎賽銀獎. 其實用黃梅調譜寫歌曲,既拓寬了黃梅戲的發展空間又擴大了黃梅戲在海內外的影響。聽了吳瓊的戲歌連唱,你會發現原來黃梅戲與歌曲有許多相通的地方;黃梅歌如此好聽,會使你回味數年。特別是她的《臉譜》會讓你三天不知肉香味.1994年吳瓊由於母親生病和其它一些原因離開了舞台,離開了觀眾。
1999年大山的女兒她終於回到安徽導演了和主演了百集黃梅戲《戲緣》。《戲緣》會讓你過足黃梅經典隱。 1999年吳瓊在安徽省廣播電台《戲曲教唱》欄目中,為廣大戲迷教唱了《鳳靈》選段《鏡兒圓》。當時她還自謙的說她不是黃梅戲老師,可能教不好……1999年,安徽省黃梅戲交響音樂會在北京舉行。吳瓊又用她那渾厚的聲音演唱了《哭城》選段。這時你會發現她的音色和音質又上了一層樓。同年吳瓊俱樂部在安徽成立。
吳瓊,這個曾經在我們的記憶里留下太多「懸念」的「黃梅新秀」,她1986年在全國黃梅戲廣播電視大獎賽中獲最佳表演,1987年獲安徽省青年戲曲演員大獎賽第一名,1989年在全國黃梅戲大獎賽中獲最佳表演獎。吳瓊師承「嚴派」,尤以唱功見長,故有「小嚴鳳英」之稱,喜愛黃梅戲的香港人,更把她譽為「黃梅歌後」。
吳瓊老師在黃梅戲藝術方面成就如何?我要說的是我喜歡黃梅戲更喜歡吳瓊老師。她不僅扮像俊俏而聲音甜美,吐字清晰,清脆悅耳。吳瓊老師適擅長表演各類人物,不懼風格,在每一部戲曲中扮演的角色都是那麼的自然到位而不造作。黃梅戲是來源於湖北省黃梅縣,是安微省的主要劇種。吳瓊老師出在安微省蕪湖市,國家一級演員,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吳瓊老師畢業於安徽省藝術學校,後戲進入安徽省黃梅戲曲學院。曾在全國黃梅大賽獲得最佳表演獎,北京丹尼國際舞台表演藝術獎等,吳瓊老師的代表作很多如《江姐》、《嚴風英》、《戲緣》等,不過我相信大家最熟悉的還是《女駙馬》,因為《女駙馬》是吳瓊老師的早期作品,我也是因為這個接觸了黃梅戲慢慢的了解,喜歡上吳瓊老師,喜歡上了黃梅戲。
吳瓊是一名優秀的黃梅戲演員,她顏值高,藝
黃梅戲是我國傳統的地方戲劇,以其唱腔清純,曲調優美,倍受觀眾的喜愛。人們熟知的著名黃梅戲作品有《天仙配》、《女駙馬》《江姐》等等,這些名劇深入人心,很受喜愛,著名黃梅戲演員有嚴鳳英,馬蘭,韓再芬,吳瓊。楊俊、吳亞玲、袁玫等。其中吳瓊是一名優秀的表演名家。
吳瓊,安徽省繁昌縣(蕪湖市下轄縣)人,1962年生,家鄉距離黃梅戲發祥地——安慶也不遠,有人說:黃梅戲有三傑,即嚴鳳英,馬蘭和吳瓊,可見吳瓊的黃梅戲表演藝術上造詣很深,在藝術表演的道路上,也算得上傑出的代表之一。吳瓊在黃梅戲表演方面有突出成就。首先,吳瓊顏值高,天生麗質,笑面美女。兩個大酒窩令人印象深刻,看上去總是總是笑容可掬,讓人感到有一種親和力,極具溫馨感。這種面相的黃梅戲女演員是極少的,甚至於她是唯一的。第二,音質優美,音色純正。與名家馬蘭的嗓子好一比,有人說倆人不分伯仲,並稱為雙子星,都是一絕。二人都是高音,但是在高音區域,還各有側重,吳瓊則剛柔相濟,剛的成份大,在《江姐》一劇中的選段「春蠶到死絲不斷」最有代表性;演唱時鏗鏘有力,高亢激越,對劇情有較大的烘托作用。第三,紅色題材作品一絕。黃梅戲紅色題材作品並不多,主要有《江姐》、《蝶戀花》《紅色記憶》、《紅杜鵑》《朝霞滿天》等。唯有吳瓊表演的《江姐》更具特色,上座率高,口碑載道,可以說是黃梅戲紅色題材作品中表演的經典;第四,藝術沉澱美,堪稱一絕。吳瓊從藝黃梅戲多年,藝術沉澱很厚實,一般人是達不到她的境界的,那是她長時間積累及藝術閱歷和藝術升華的成果,第七屆黃梅戲藝術節上,由吳瓊主演的《江姐》大獲好評,是她的代表性之作,其沉澱美深受觀眾的稱贊。第五,極具表演能力。吳瓊曾獲1989年「首屆黃梅戲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電視十佳)的第二名,當時排在馬蘭之後;藝術感染力特別強,吳瓊在《金玉奴》選段「月兒彎彎照九州」,幾乎達到催人淚下的效果。
再者,吳瓊的藝術創新力非常強。她之所以能成為「文革後」黃梅戲名家之一,就是創新的地方很多,而且質量特別高。《江姐》選段「紅梅贊」唱的氣勢磅礴,很有特點,既不同於通俗唱法,又不是戲曲唱法,是二者的創新。另外,吳瓊表演的融入度特別高。達到忘我的程度,猶如身臨其境,形神兼備。《女駙馬》《金玉奴》中都能讓人感覺到的,讓人覺得她在舞台上不是演戲,面就是她的親身經歷,真實感強,不時地將觀眾帶入到劇情中,扣有心弦。吳瓊的表演還特別細膩。唱的有板有眼,交代的特別清楚,特別細膩。細膩性是黃梅戲的表演特色。吳瓊發揮的更是淋漓盡致,無可復加。
吳瓊還擅長表演和 探索 新劇目,特別是冷門作品比較多。沒有先例,都是難度大,要求高的劇目,如《竇娥冤》《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花魁女》《春草闖堂》《嫂嫂皮秀英》表演的女演員極少。《惡婆婆》更是獨門作品,而且唯有她方能擔此大任,一般演員很難勝任角色。吳瓊是黃梅戲的老戲骨了,如今她是國家一級演員,曾經是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應該獲得的榮譽也如願以償,她確實為黃梅戲的發揚光大,推廣普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吳瓊在黃梅戲中確實造詣非淺。但比起嚴風英還有差距,可能是人們的意識所決定的。
吳瓊是一位集美貌與優秀於一身的才女子,無論是黃梅戲演員還是在歌壇,她所取得的藝術成就無不令人敬佩!
早期,她勤學苦練,主演了《女駙馬》,把嚴鳳英模仿的惟妙惟肖,一時間紅遍大江南北,並因此獲得國外演出的機會,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
後來又出演了《孟姜女》、《天仙配》等黃梅戲中的女主角,她扮相俊美,舉手投足間恰到好處的演繹出人物形象,獲得不少忠實觀眾,並被評為黃梅戲全國「十佳演員之一」。
90年代初,她進入中國音樂學院進修,開始轉戰歌壇,改唱黃梅歌。並在1996年,由她個人創作、導演的黃梅歌曲《心想事成》獲中華戲曲新歌大賽創作一等獎,演唱金獎。
⑼ 戲曲界的五朵金花都是誰
五大戲劇之一黃梅戲,當年紅極一時的五朵金花,現在她們都在哪兒
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涌現了很多表演藝術家,早期有嚴鳳英、王少舫、黃新德等老一輩大師,後有馬蘭、吳瓊、韓再芬、張輝等後起之秀。其中黃梅戲五朵金花尤其引入注目,曾名噪一時,她們分別是馬蘭、吳瓊、吳亞玲、楊俊、袁玫,她們是改革開放以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佼佼者。她們都是安徽藝術學院同屆畢業生,一起分配到安徽黃梅戲劇院,以後各奔東西,在各自的舞台上綻放光彩,她們都取得哪些成就,她們現在的境況如何?
五大戲劇之一的黃梅戲
名氣最大的余秋雨夫人馬蘭
馬蘭,62年生,安徽太湖縣人。說到黃梅戲,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馬蘭。馬蘭的名氣最大,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有眾多的榮譽傍身。第一個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主演了黃梅戲電影《龍女》,主演了電視劇《嚴鳳英》,出演了《西遊記》唐僧母親。1983——1998年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987年獲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1988年獲中國電視金鷹獎、飛天獎最佳女演員,2007年獲亞洲最傑出藝人終身成就獎。現為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馬蘭還有一個引入注目的身份是:著名文化學者、作家余秋雨先生的夫人,兩人於1992年結婚,相差16歲,沒生孩子,兩人的結合是典型的「才子佳人」式的婚配。
余秋雨和馬蘭
跨界歌壇又回歸舞台的吳瓊
吳瓊被譽為「五朵金花」中唱功最好的,唱腔有幾分嚴鳳英的韻味,但沒有其他四朵金花長得漂亮。吳瓊是安徽蕪湖人,62年生,在80年代初成名,獲得過眾多獎項。吳瓊多才多藝,1990年曾參加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獲得過業余組通俗唱法第二名,91年到中國音樂學院進修,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金鐵霖老師。92年離開黃梅戲舞台轉戰歌壇,進入中國廣播藝術團,改唱流行歌曲。那些年經常看到她在一些大型晚會上演唱流行歌曲,在央視舞台上也經常看到她的身影,還連續5次登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2003年,吳瓊重回安徽黃梅戲舞台,家鄉觀眾不僅沒有忘記她,反而更追捧她。2008年在合肥和北京舉辦黃梅戲個人演唱會,2012年獲得中國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現為國家一級演員。
吳瓊在40歲的時候,遇到了比自己小15歲的演員阮巡,這是吳瓊的第一次戀愛,婚後因流產再也沒生孩子,但夫妻一直非常恩愛。
吳瓊飾演江姐
轉戰黃梅戲故鄉湖北的楊俊
1989年楊俊到湖北演出,恰逢湖北省准備成立湖北黃梅戲劇院,因黃梅戲發源於湖北的黃梅縣,所以湖北想把黃梅戲請回娘家發揚光大。198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聯合發文,成立湖北黃梅戲劇院,落址黃岡市。湖北有關領導聽說楊俊在湖北演出,就和她接洽,力邀其加盟湖北,沒想到楊俊欣然同意。因安徽黃梅戲劇院人才濟濟,資源有限,難以施展自己的才華,到了湖北就可以挑大樑,有大好的發展前景,所以楊俊就毅然地來到湖北,和她一起來的還有優秀青年小生張輝。
楊俊來湖北後,湖北的黃梅戲得到了很多的發展,他們創作演出了《孟姜女》、《和氏璧》、《雙下山》、《貂蟬》、《妹娃要過河》等一批劇目,在全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楊俊曾任湖北黃梅戲劇院院長,現任湖北省戲曲劇院院長,是國家一級演員,國家戲劇最高獎「梅花獎」獲得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黃梅戲傳承人,2018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楊俊
堅守安徽黃梅戲舞台的吳亞玲
吳亞玲,1962年生。1980年,吳亞玲和同班的9位同學一起被當時的省黃梅戲劇團選中。1981年,馬蘭、吳瓊、楊俊、吳亞玲、袁枚這5個女孩赴香港演出,引起轟動,並獲「五朵金花」稱號。當時吳亞玲一人身兼《天仙配》中的五姐、《女駙馬》中的公主二角。
在多年的藝術道路上,吳亞玲在舞台上成功扮演了眾多角色:《天仙配》中的五姐和七仙女、《女駙馬》中的公主、《龍女》中的珍姑、《無事生非》中的李碧翠、《紅絲錯》中的章榴花、《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鞦韆架》中的公主、《長恨歌》里的梅妃、《挑女婿》中的張麗英、《牆頭馬上》中的李千金、《雷雨》中的繁漪。
吳亞玲為黃梅戲付出了自己心血,也收獲了眾多榮譽。她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獎」獲得者,安徽省政協常委,國家級黃梅戲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吳亞玲不僅事業有成,而且家庭圓滿,丈夫是安徽黃梅戲劇院院長,女兒大學畢業,在北京也有自己的事業。
吳亞玲飾演林黛玉
早年成為影視演員的袁玫
「五朵金花」還有一位,早已離開了黃梅戲舞台,轉行做了影視演員和製片人,她就是央視87版《紅樓夢》的襲人扮演者袁玫。袁玫演過紅樓夢之後,1988年南下廣東做職業電視劇演員,主演過《公關小姐》《趙氏孤兒》等影視作品。2004年起任電視連續劇《故鄉的雲》劇組執行製片人,從此走上了製片人的道路。現為廣東省電視台製片人,廣東省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表演藝術學會會員。
袁玫之所以也稱為五朵金花,是因為1981年和吳瓊、馬蘭、吳亞玲、楊俊一道赴香港演出而獲得這一名號的,但她幾乎沒有留下什麼黃梅戲的代表作。
袁玫飾演襲人
三十多年過去,青春俏麗的五朵金花現在都已步入中年,雖然紅顏不再,但她們都各自在自己的舞台上成就斐然,成為那一代人不滅的記憶
⑽ 張輝的從藝經歷
1962年,張輝出生於安徽省郎溪縣的一個梨園世家,在劇團排練場渡過了童年,幼小的他看到父輩們在舞台上塑造的一個又一個鮮活的藝術形象時,總是羨慕不已。耳濡目染之下,還在吖吖學語的張輝,就開始模仿戲曲動作、哼唱戲曲聲腔,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長大要成為藝術傳人的宿願。
1975年安徽省藝術學校到郎溪縣招收黃梅戲專業學生,張輝如願地考進了安徽省藝術學校,主工黃梅戲小生。為了實現孩提時的夢幻,張輝在學校期間勤奮學習,刻苦練功,每次考試,各門課都是名列榜首。在安徽省藝術學校的五年學習生涯中,張輝全面掌握了戲曲藝術的基本知識和表演要領,為後來的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198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分配到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工作。幸運的他,得到著名表演藝術家王少舫的青垂,收作了「關門弟子」。親傳了自己的成名之作《天仙配》中的董永。張輝首場演出取得了成功,受到了觀眾的好評,由此一發而不可收,成了擔綱主演。在這一段時間里,張輝還在大型黃梅戲神話藝術片《龍女》中扮演「文哥」;電影《孟姜女》中扮演男主角范杞良;電視劇《訂婚照的風波》、《這家沒男人》、《狐女嬰寧》、《賒官》等幾部電視劇中都是扮演男主角。其中《這家沒男人》獲全國第三屆戲曲片一等獎。《賒官》獲全國第二屆戲曲片二等獎。在學習與實踐中,張輝一躍而成為在影視,戲曲舞台上小有名氣的小生。 1984年8月,湖北省委順應民意,決定「把黃梅戲請回娘家」。這一艱巨任務自然落在黃梅戲的故鄉——管轄黃梅縣的黃岡地區。地委經過反復研究後,決定由畢業於復旦大學、從事過多年戲劇創作的章華榮同志承擔這一重任。於是,章華榮踏上了「把黃梅戲請回娘家」的艱辛旅程。
為挑好演員,章華榮跑遍了黃岡的文藝團體,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說安徽黃梅戲優秀青年演員楊俊可能願意來湖北,章華榮心裡萌生了把楊俊「挖」到黃岡的念頭。1988年7月,章華榮與楊俊見了面,楊俊答應來湖北發展,並推薦張輝與她同行。
為了發展湖北的黃梅戲,張輝來到了湖北,得到了著名導演余笑予等一批老藝術家的關愛和培養。在藝術上不斷奮進,不斷提高,完成了由單純摹仿到主動塑造,由特徵演員向性格演員的過渡。
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坐落在黃梅戲的發源地——黃岡市。盡管黃岡市委、市政府盡最大的努力對劇院給予了支持,但因黃岡是革命老區,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給劇院的財政撥款,只有同級院團財政撥款的一半。長期營養不良,使劇院的人心患散,有的人不得不上街做生意維持生計,有才華的人才相繼離開劇院,演出工作處於半癱瘓狀態。
張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上任後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徹底改變演員的經濟狀況,不能讓藝術人才為生計發愁,更不能讓從事藝術的人才低人一等。自2006年8月份擔任湖北省黃梅戲劇院院長、書記以來,張輝堅持以傳承、發展和繁榮黃梅戲事業為己任,憑著驚人的毅力將一個瀕臨倒閉的文藝單位發展到今天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影響力逐漸輻射向全國范圍的大中型黃梅戲劇院。 2000年以來,黃梅戲男演員張輝,連續多年在全國人民注目的春節聯歡晚會舞台上,用他真摯細膩、充滿激情的表演,韻味濃郁、張馳有度的黃梅戲聲腔,撥動了觀眾的心田,使全國戲曲專家與戲曲愛好者為之一振。
2009年5月18日,張輝獲得了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獲得了梅花獎,只是實現了張輝的一個心願。張輝另一個心願,就是把發源地的黃梅戲做大做強,把黃岡真正發展成黃梅戲的基地,把湖北、安徽的黃梅戲聯合成一個整體,讓黃梅戲以強大的陣容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張輝是全國黃梅戲知名演員,地方要發展經濟,也少不了要打文化品牌。《李四光》是用本土戲曲形式演繹科技偉人,開創了黃梅戲以男角為主演的先河。李四光是黃岡的名人,通過張輝的傳神表演,使全國的黃梅戲觀眾對湖北產生了深刻的印象。張輝表示,劇院將打造一系列以黃岡名人為題材的黃梅戲。繼《李四光》之後,張輝又與劇院一起創作了《東坡》《李時珍》,2013年還將推出《畢升》一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