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析一下日本戀愛類動畫片中男主角的性格
1.日本動漫里的主角總發展趨勢都是由弱變強的
2.有多少人是不想老婆,情人兩手抓的?因此保持彼此曖昧的關系很重要
3.設計類似於三角戀這樣感情關系,能夠使故事復雜化,也就更有看點了
這樣的結果無非是使故事更加復雜化商業化,人物性格單一化,集數多集化,當然不可少的是老闆$層次化了.
可嘆!
② 動漫中,你見過哪些宛若智障的男主或女主
據我所知,動漫中有這些宛若智障的女主:花畑佳子、珈百璃、四季鏡早苗、阿克婭、南夏奈。花畑佳子是動畫電影《笨女孩》中的女主角是個十足的白痴。她沒有學習的能力,她所做的就像跟隨原始動物的野性和本能。不僅如此,只要她以香蕉為主食,她就可以完全活下去,而且她根本不做選擇。如果小明,一個青梅竹馬的人,沒有和她在一起,他真的不可能把佳子看成一個人。 珈百璃從動畫名稱可以看出《珈百璃的墮落》的女主角。作為天使,她也是天使學校的校長。她最初來到地球的崇高目標是讓全人類幸福,但她每天都沉迷於娛樂、玩網路游戲和看漫畫。她變成了一個被遺棄的天使,被一所被遺棄的房子同化了。珈百璃已經降到了這個水平。我真的懷疑她的第一個主要資格是作弊,自然留下來不能這么蠢!
南夏奈作為《南方三姐妹》中的主角之一,金奈實際上性格豐富,活潑開朗,自然待在這里,有時還有許多聰明的想法。馬東認為金奈是一個不同於普通人的天才,但她無疑被錢球評為100%的白痴。她的成績似乎很差,而且她經常遇到麻煩。此外,她有很大的勇氣,這真的很難做到,也不會給人留下好印象。所以據我所知,動漫中有這些宛若智障的女主:花畑佳子、珈百璃、四季鏡早苗、阿克婭、南夏奈。
③ 宮崎駿動漫有哪些人物
宮崎駿動漫人物名字有如下:
1、宗介出處《懸崖上的金魚公主》,名字來自夏目漱石的小說《門》中的宗助,宗介是由宮崎駿導演、編劇的《懸崖上的金魚公主》(日語:崖の上のポニョ)裡面的主人公。
④ 有哪些電影或者動畫給你的童年留下了陰影
我在很久很久以前,那還是個cult片輩出的時代,我國導演們天馬行空見佛殺佛,兒童電影也沒放過。之前寫過《大氣層消失》,環保科教片的外衣,cult片的內核。
其實可不止這部,還有不少片子,保證你看到其中某個鏡頭或者聽到配樂,心裡不知道為什麼、立馬毛毛的,對,那叫童年陰影。比如這部:
1. 《瘋狂的兔子》
如果你還記得一個鏡頭,一群孩子高呼「瘋狂的兔子瘋狂的兔子」,你一定曾經看過這部電影。
小孩豆豆被西伯爾星球科學家劫持並改
毒孩。
由於他的父母常年在化工廠工作,體內郁結大量的有毒物質,最終導致三三從降生起變成了體含劇毒的毒娃,而且,每逢暴雨之日,他體內的毒性就會增強,他的身體也會隨之成長。
三三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這可比什麼花千骨厲害多了。
然後開始有無辜之人因此喪命。
三三沒有辦法擁有正常的親情、友情,和愛情,因為他甚至不敢親吻他的愛人,最後他孤獨地死去。
中國版弗蘭肯斯坦。
(此處也應有高能劇照,但是,但是我不敢放,你們自己搜去吧)
上面有三個故事都來自小說家加編劇張之路先生,所以,他到底經歷過什麼?
5.《魔方大廈》
如果在豆瓣上進行童年陰影投票,題圖的《魔方大廈》不是排第一,也是排第二。
很多人都記得陰森恐怖的氛圍,和摔
壞耳朵臉的玻璃國、雙子塔,陰冷詭
異的「哈哈哈」笑聲彷彿在耳邊回盪。
魔方大廈一共10集,各有各的可怕,《玻璃城》里有掉耳朵、斷腿,還有虐貓,小主角被困玻璃棺材,旁邊正面形象的醫生眼看著他呼救,卻莫名其妙地大笑起來,《裝在罐頭里的爸爸媽媽》有癲狂、幼稚、低齡化的爸媽和鬼魅司機,《三探櫻桃塔》裡面「不能說真話不如當啞巴」。
整個片子都呈現出一種夢魘的狀態。
但我想再說說這個片子的人設。
現在的兒童電影里,孩子一般都是天真無邪的存在,包括上面提到的幾位主人公,即使天賦異稟,或者後天變化,本體都是非常善良單純的孩子。
但這部動畫片一開始主角就是暴力型人格,性格扭曲、叛逆、專斷、暴躁,他的所作所為對應了人性中很多黑暗的部分,恐怖很早就開始了。
國外有部《Cube》,也是一個魔方,雖然畫面血腥重口,但是它在內容上的深刻性,可不如《魔方大廈》。
介紹上寫因為「人才流失等緣故,原定26集《魔方大廈》沒拍完」,小時候覺得幸好,現在想想真是可惜。
6. 《怪老頭兒》&
又是一部嚇小孩兒的片子。
小男主是一個非常孤獨的小孩兒,叫趙新新。和大多數小孩一樣,他很喜歡異想天開,但是又和大多數學校里的困境一樣,他總是被老師和同學嘲笑,在家裡又老是因為不乖乖聽爸媽的話,總是挨打。
但他本質上是一個善良的小孩兒,所以他在公交車上給一個怪老頭讓座。
沒想到,這是一場噩夢的開始。
所以,導演還鼓不鼓勵尊老愛幼樂於助人了?
新新不願意讀書,讓怪老頭給他變了一個假的新新來做功課,結果媽媽喜歡假新新而不承認他,新新無家可歸。
被拋棄,是小孩兒們永恆的噩夢;對教育和父母的諷刺,成績好聽話作為判斷是否自己孩子的標准,又實在是太意味深長。
如果熟悉安徒生作品的朋友,大概非常容易想起那個叫《影子》的童話。
而《世界奇妙物語》中,也有一集《7歲以後》,所有小孩出生的時候都是兩個,一個放在家裡由父母撫養教育,另外一個在專門的機構里長大備用,到了7歲生日的時候就會評價誰更優秀,然後留下那個優秀的。
就這一點,我十分佩服《怪老頭兒》的導演,中國電影其實已經走得很前面了。
7.《魔鬼晶元》
穿越題材,西遊IP,互聯網背景,人性本惡討論,現在再看這部動畫片,覺得真的太牛了。
22世紀少年電腦神童綠孩兒穿越回唐朝,與唐僧師徒相遇。本來是一個普通的穿越科幻故事,但是導演加入魔鬼晶元,把它變成一個非常復雜的哲學故事。
本來六根就不太清凈的八戒沾上魔鬼晶元後,穿名牌,吃人肉,甚至連師父唐僧的肉也想嘗嘗,色戒嗔戒更不必說,"將來我殺了如來佛,就命令所有的和尚都吃肉,還要討老婆。」
一向老實巴交的沙僧變壞後,擄掠小和尚,損壞佛像,還自稱邪教首領,聲稱世界末日到了,只有他才是救世主。
唐僧因為魔鬼晶元迷失本性,對取經產生動搖,還用自己的袈裟向長毛老道換取假經,想拿這個趕緊回長安交差,再也不用去西天受苦,甚至打算去女兒國度假。
紅孩兒被壞晶元激發出魔性,聲稱要殺掉所有大人,建立只有孩子的世界。童真的妖魔化,印象中是第一次被這樣凸顯。
這是一個被忽略和低估的西遊同人,相比很多片子,它挖掘出更深層次的「獸性與佛性」討論。每個人心中都有魔性(惡)與人性(善),趨向於真正的善還有很多路要走。
8. 《鏡花緣》影的鏡頭排名,《鏡花緣》里兩面國的一幕一定能排到前三。
兩面國人人都長著兩副面孔,一面笑臉,一面兇狠,其中一幕一人慢慢轉動頭顱,「格格格」,露出背後一副怒目而視的面孔,因為是木偶動畫片的緣故,格外猙獰和奇幻。
我也看過《鏡花緣》原書,雖然誇張、隱喻很多,但真心不知道為什麼當年的美術會把畫風弄成這樣。它的cult程度一點不遜色於現在的很多恐怖片,畫面陰郁,蒂姆▪伯頓在這個片子面前都算是色彩鮮艷風格活潑了。
還有另外一部《哈哈鏡花緣》,刻薄無情的無腸國、貪財忘義的翼民國、見風使舵的深目國,禮尚往來、善讓不爭的理想烏托邦君子國,都讓人背脊發涼。
9.《小蛋殼》
有哪些作品表面三觀極正,骨子裡三觀極歪?
《小蛋殼》算一部。
故事講述一個被廢棄的小蛋殼如何依靠自己聰明和勇氣逃脫老鼠的追捕,變成一個有用的彩繪蛋殼。很勵志吧?!
但是如果把視角轉換一下,用老鼠的視角去看這個故事,導向就完全不一樣了。
老鼠中計掉到河裡面,大叫:「小蛋殼,救救我!」
小蛋殼發出很像鬼片里的小孩笑聲:「老鼠掉到河裡嘍!你不是說我是沒用的東西嗎?」
小老鼠僥幸逃生,再次遇到小蛋殼,想把它背回家做成小油燈,卻慘遭火燒滅門。
其實,老鼠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出身不大好,不然小蛋殼被拿回家去當油燈也是廢物利用啊,不比彩繪蛋殼差。
但小蛋殼表現出來的殘忍心計、報復心之重真是令人起雞皮疙瘩。
最後小蛋殼在熊熊烈火和老鼠的慘叫聲中露出甜美的笑容,瘮人死了。
⑤ 求這樣的動漫動畫電影,男主角女主角都是性格外向調皮老是闖禍的那種,然後兩個人先是互相不友好,老是打
東京食屍鬼
⑥ 觀看那麼多動漫片中為什麼男一號主人公都是沖動無腦型。而男二號卻是冷靜睿智型。
一般和主角的性格都是互補關系,一部作品中需要各種人物形象來豐滿作品,劇情要發展起來,要有波折,要吸引觀眾,就需要男二有截然不同的性格,從而達成互補,而且不同的人物性格,可吸引不同的人物觀眾。
⑦ 《馴龍高手》這部動漫電影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對於這部電影該如何評價
《馴龍高手》這部動漫電影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應該從電影內容、主角的自身性格特徵和這部電影想要告訴我們什麼來對這部電影進行評價。
這部電影就是人類的鏡子,這面鏡子中,人類的狂暴,獵殺動物的行為,我從內心中感到不平。我希望人類可以反省一下自己,讓我們一共來保衛家園吧。
⑧ 為什麼宮崎駿動畫的主角多為女性角色
我認為更確切點來說,宮崎駿動畫的主角多為少女角色,單純美好而又令人心動。
個人認為,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創作者的主觀意願,二是出於服務受眾的需要。
下面稍微展開談談:
首先是創作者的主觀意願。
編劇家悉德•菲爾德說過:
「人物是電影劇本的根本基礎,它是故事的心臟、靈魂和神經系統。"
「……鑒於如今有這么多強大的女性,我可能得開始考慮製作關於男性的影片來鼓勵鼓勵他們了!」由此可見,宮崎峻的動畫作品中主角多為「堅強,獨立,有好奇心和理想的年輕女性」,很可能是出於對女孩(尤其是日本女孩)的鼓勵。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中把女性形象(多是少女形象)放在了中心地位,無論能力還是行為表現往往都強於身邊的男性,這在日本動畫片中是不多見的,主流類型的動漫作品《灌籃高手》、《聖鬥士星矢》、《七龍珠》、《火影忍者》等等,都把幻想集中到了男性身上,顯然男性在故事中占據主體地位是對日本現實社會的真實映射。
」在日本這樣一個男權至上的傳統社會中,宮崎駿的作品似乎是在為女性主義張目,他筆下的一個個純潔、勇敢、高尚的美麗少女征服了整個世界。「(《感受宮崎駿》,秦剛 ,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
除此之外,了解宮崎駿的人都知道,他並不是一個樂觀的人。
而少女,也正是人性中註定要失去的令人嚮往的純真的象徵。
……
然後,再來談談服務受眾的需要。
英國影評人、女性主義電影理論家勞拉·穆爾維有一個著名的論斷:「看本身就是快感的源泉。」
電影怎樣迎合並利用社會中既定的慾望、幻想、恐懼體系的問題,在勞拉·穆爾維的《視覺快感和敘事電影》一文中得到了公認為最有意義的處理:
「在一個由性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裂為主動的男性和被動的女性。起決定性作用的男人的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風格化的女人形體上。女人們在她們那傳統的裸露癖角色中同時被人看和被展示,她們的外貌被編碼成強烈的視覺和色情感染力,從而能夠把她們說成是具有被看性的內涵。……主流電影干凈利落地把奇觀和敘事結合了起來。在常規的敘事影片中,女人的出現是奇觀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勞拉·穆爾維也指出:
「電影提供若干可能的快感。其一就是觀看癖。正如相反的形態,被看也是一種快感。」
可以這么說,作為作品的造物者,宮崎駿本人是十分矛盾的,在個人情感上他極大地倒向了象徵著純真善良的女性,但是先天性別的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他的個人創作。在2014年,就曾有過日本漫畫家江川達也在電視節目節目上發聲批評宮崎駿,稱他將暴力與色情因子巧妙隱藏在動畫內,此番沖擊性的發言引起了極大爭議。(新聞源:日漫畫家批宮崎駿動畫暗藏色情:「很危險」)
而事實上,在現代日本社會中,宮崎駿動畫中那一類純情少女已經很難再見到了,宮崎駿的作品中女孩子的純潔得到了日本現代社會的認同,正是源於日本傳統的男權社會對女性純潔缺失的呼喚。男性觀眾在觀看電影的同時,通過對女性主人公的認同達到了一種渴望純情少女的滿足。而女性觀眾也通過對女主人公的認同的同時,不知不覺地認同了男性對女性的標准。
這與法國著名哲學家、「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路易斯·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所持觀點相似,廣大受眾們通過對宮崎駿作品女性形象的認同來認同男性社會法則的這一行為,而正是一個男權社會意識形態把「個體詢喚為主體」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