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鼓手為主角的樂隊電影

鼓手為主角的樂隊電影

發布時間:2023-01-13 00:52:13

㈠ 關於架子鼓的電影

影片名稱:《爆裂鼓手》

  1. 《爆裂鼓手》(Whiplash)是達米恩·查澤雷編劇並執導的一部音樂劇情片,由邁爾斯·特勒、J·K·西蒙斯主演,2014年10月10日在美國上映。

  2. 《爆裂鼓手》講述一個熱愛音樂的年青人努力地想要成為頂尖的爵士樂鼓手的故事

  3. 劇情簡介---以傳奇樂手查理·帕克為目標的音樂學院新生安德烈,在加入競爭激烈的校爵士樂隊之後,面對魔鬼導師弗萊徹近乎地獄般的訓練,憑借對"偉大"的堅定追求和對音樂的無上熱愛,刻苦堅持追求音樂乃至不瘋魔不成活

㈡ 爆裂鼓手:你的人生,有無偏執

1

影片爆裂鼓手的主角是一個極其偏執的人。他從小就喜歡打鼓,夢想成為一名偉大的鼓手。

後來,他進了全美第一的音樂學院,打鼓。

為了完成他的夢想,他瘋狂的練習,打到手出血,纏上綳帶,依然不停歇。

學院的老師弗萊徹,看到了他練習的場景,於是把他叫進了自己的樂隊,做二鼓手,就是當正經鼓手的替補。

主角很開心,但是一進樂隊,就吃了當頭一棒。弗萊徹因為不滿意他的一段節奏,各種辱罵,一次次要求重來,甚至把一把椅子朝主角頭上扔過去。

在弗萊徹看來,要想教出一個偉大的音樂人才,必須讓他去突破自己的極限。而突破的方法,就是給他施加常人無法忍受的壓力。弗萊徹經常掛在嘴邊的例子是,之前有一個偉大的鼓手,他的老師因為他沒打好,直接把缽給扔了過去。而且他相信,真正偉大的鼓手,不會因為別人的打擊甚至侮辱而撤退。因為,偉大的鼓手一定是一個熱愛到偏執的人。

男主角就有這樣的偏執氣質。

他通過努力,從替補鼓手變成了核心鼓手,但是他的老師告訴他,你搞砸一次,就滾蛋。

2

有次去演出的路上,男主出了車禍。他帶著滿臉血痕走上舞台,卻因為手受傷根本打不了節奏,弗萊徹跟他說:你完蛋了。他撲上去就要跟他老師拚命。

後來,他因為此事從音樂學院退學,決定以後再也不打鼓了。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了他的老師弗萊徹。弗萊徹說他要組建一個樂隊去參演一個頂級的演出,缺一個鼓手。男主猶豫再三,最終還是經受不起誘惑,屁顛屁顛跑過去了。

沒想到,那是弗萊徹設的一個局。

因為男主的爸爸為了保護兒子,請了律師去調查弗萊徹的教學有哪些不當之處,弗萊徹被學院開除了。弗萊徹知道是男主在背後搞事,於是他請男主來演出,給他錯誤的譜子,讓他在所有音樂界大拿面前出醜,要徹徹底底毀了他的音樂前程。

男主確實搞砸了,因為譜子錯了啊。

但是,偏執狂確實是不可阻擋的。男主隨後強行讓整個樂隊來適應自己的節奏。

本身的天賦,多年的訓練,壓抑的情感,都在這一刻釋放,他的演出讓弗萊徹彷彿看到,一個偉大的樂手已經誕生。他們相視一笑。

但願男主之後的音樂道路越走越順。至於最後能不能真的成為偉大的鼓手,誰也不知道。

3

這就是一個偏執狂的事業。

在他看來,只有做到最好,才是重要的。

而愛情,也需要為他的目標讓步。

他是個羞澀的人,有一次壯著膽子去約一個女孩。這個女孩子給了他一個機會,於是他們開始談戀愛。

但是男主角有一天決定跟她分手,因為他認為:

我每次約會腦子里都想著打鼓,我能預見到我們以後的生活,我會花越來越多的時間練習打鼓,你會報怨我越來越少的時間陪你,最後我們還是會分開,那不如現在就分手。

女主反問:你是覺得,你一個有目標有追求的人,跟我這樣一個沒有明確目標的女人,不合適嗎?

男主回答:是的。

很長一段時間之後,男主後悔了,想挽回這段感情,但是女主已經跟了別人了。

這就是一個偏執狂的愛情。

無論如何,他能夠極其狂熱的喜愛某一件事物,其實已經足夠幸運,因為大多數人並不曾體會過那種熾熱的情感。

希望我們人生中都能有那麼一次,能為了某一件事情,奮不顧身,偏執一次。

㈢ 爆裂鼓手。

剛剛看完爆裂鼓手這部電影。

故事情節非常簡單,但又讓人摸不著頭腦。

剛開始是這樣的,尼曼Neiman在練習室裡面練習打鼓,讓後被一個很牛B的老師看到,但是並沒有立刻讓他加入他的樂隊。剛開始,尼曼是在另一個樂隊當臨時鼓手,但後來,被那個老師弗萊切要走了。

頓時,弗萊切就要求尼曼試一下打鼓,然後用犀利的語言來刺激尼曼,讓尼曼去爭取鼓手這個位置。尼曼為了能坐上core drummer的位置,他不停的練習,第一首曲子爆裂,然後把這首曲子的每個細節都牢記於心,於是有一次演出,原本的鼓手叫尼曼拿好樂譜,但是尼曼買了飲料之後兩秒,樂譜不見了,於是尼曼就替代原本的鼓手來出演,而且演出很成功,於是尼曼就成為了主鼓手,坐上了這個位置。但是,好景不長,這個位置又來了個挑戰者,尼曼的位置受到了動搖,他再次從那個位置跌了下來,三個人為了這個位置開始競爭,但每個人都達不到弗萊切的要求,只有尼曼很接近但還是不行。到了演出那天,尼曼因為巴士爆胎延誤了,為了更快的去到現場,他租車開過去但是忘了他的stricks於是就回去拿,在這個commute之間他出車禍了,但是滿頭鮮血的他還是去了現場,但也無法演奏了。演出壞了。

後來,教育局的人來告訴尼曼關於肖恩的死因,並問弗萊切是否用感情壓力來壓迫他的學生,尼曼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於是他也放棄了打鼓。

到在一次機緣巧合下,尼曼遇到了弗萊切,那時候弗萊切已經不在原本的音樂學校了,他告訴了尼曼,他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突破極限,從而創造更好的音樂人,並邀請尼曼來參加JVC音樂節。尼曼雖然有點遲疑,到最後還是去了。

在開場的時候,弗萊切讓尼曼出醜,他演奏了一首尼曼不會的曲子,而且沒有給他准備樂譜,第一首後尼曼感到很羞辱然後走到台後和他父親擁抱以後,他突然變了一個樣,回到舞台上。並帶領樂隊來演奏,最終他突破了那首曲子的極限,得到了弗萊切的承認,讓我稱贊的是,鏡頭的轉接,非常棒,很有感覺,然後以尼曼的突破極限,准備演奏時就結束了電影,給觀眾留下了很大的懸念,到底突破極限的他所演奏出來了曲子是怎樣的?阿,真的很想揍死導演

㈣ 《爆裂鼓手》深度解析是什麼

《爆裂鼓手》是迄今為止奧斯卡最年輕的最佳導演得主,達米恩·查澤雷的第二部電影長片。和諾蘭一樣,在正式出山之前,達米恩·查澤雷也有著一部幾乎憑一己之力完成的黑白電影作品。

《爆裂鼓手》的故事就是達米恩·查澤雷的故事,安德魯就是高中時期沉迷打鼓的那個達米恩·查澤雷。這是一部半自傳性質的電影。

參照達米恩·查澤雷的經歷就可以得知,這不是老套的,教人勇敢追尋夢想的勵志片。



電影《爆裂鼓手》最後的結局意思是:

弗萊徹真的是想陷害自己的學生,他們作為彼此的敵人,因為安德烈是用一種不公開的手段舉報弗萊徹,害得他最後被迫離開最好的音樂學院。這次弗萊徹也通過看似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陰狠手段來陷害,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同樣都是反映了他們雙方對於自己藝術生涯的結束。

最後兩人都在絕望的懸崖上實現了自我的夢想,弗萊徹終於找到了自己作為教師那種近乎癲狂的刺激來激發學生的潛力,而安德烈也實現自己想要的藝術境界,雙贏?還是雙輸,如果從人性偏執的角度來看,最後不是一種勝利,而是有一點小小的悲劇,影片最後一幕是師徒二人相目而笑,反而更顯示出藝術的可怕和人性的扭曲。

㈤ 《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帶給我這種感覺,你有過這種感受嗎

科比說過,《爆裂鼓手》是他最喜歡的電影之一,至於原因,後文會有分析。科比後來把這部電影推薦給了凱里歐文,歐文說,這是對他影響最大的電影了。

他在養傷期間反復看了六遍《爆裂鼓手》,並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後來有勇氣離開詹姆斯,去波斯頓開拓自己的王朝,目前的一波連勝勢頭,足以說明歐文的決心。

最後的相視一笑,盡釋前嫌。他找到了自己的查理帕克,他成為了自己的查理帕克!那一笑,會心之處,別人壓根不能理解,但他們卻心照不宣!

說到底,那隻是一種成功的極端主義,只適用於內心偏執,不懼血淚與汗水的人!

㈥ 關於鼓手的電影

《神奇的鼓槌》(美國)

編劇:克里斯托弗·拉倫佐、彼得·凱格萊維奇、喬治·克蘭茲

導演:彼得·凱格萊維奇

製片:彼得·凱格萊維奇、沃爾夫岡·奧登薩

主演:喬治·克蘭茲、凱利·科斯特

故事梗概:

菲利克斯是一個潦倒的鼓手,雖然潦倒,但是他卻打得一手好架子鼓。可時間不長,菲利克斯唯一值錢的架子鼓也因償還不起債務而被經銷商收走。一天,菲利克斯從街頭一個流浪漢的手裡獲得一副鼓槌、然後又在朋友的幫助下在二手市場買回一個架子鼓。自此,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菲利克斯發現當他打鼓時,窗下馬路上的有些行人會隨著鼓聲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雪莉小姐就是他最早發現的一位。

雪莉是一個樂團的笛子手,空餘時間也在酒吧做女招待。菲利克斯一路尾隨並最終找到答案,原來所有出生於紐約的人聽到菲利克斯的鼓聲都會手舞足蹈。菲利克斯鼓聲的神奇被兩個劫匪發現,他們將菲利克斯和雪莉劫持並想用他的鼓聲來搶劫珠寶行。菲利克斯不但沒讓劫匪得逞,而且還成功的救出雪莉。經過這場遭遇後,菲利克斯重新回到以前效力的樂隊,和雪莉一起給朋友們送上一場場令人狂歡如夢的打擊樂。

㈦ 爆裂鼓手結局什麼意思

安德魯被弗萊徹狠狠地陰了一次,而他自己的價值,也被弗萊徹的言辭和行為擊打的粉碎。而弗萊徹也失去了學院的職位,相當於他的教育理念被徹徹底底的否認。

《爆裂鼓手》(Whiplash)是達米恩·查澤雷編劇並執導的一部音樂劇情片,由邁爾斯·特勒、J·K·西蒙斯主演,2014年10月10日在美國上映。《爆裂鼓手》講述一個熱愛音樂的年青人努力地想要成為頂尖的爵士樂鼓手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歲少年安德魯成長在單親家庭,以傳奇樂手查理·帕克為目標,一心想成為頂級爵士樂鼓手。某晚他在學校練習時被魔鬼導師弗萊徹相中,進入正規樂隊,同時也開始為追求完美付出代價。

安德魯越是刻苦練習,與外部世界越是隔膜。唯一理解他的是弗萊徹,但後者的暴躁與喜怒無常扭曲了這段師生關系,更讓安德魯耳濡目染,連帶自身的性格亦發生變化。

㈧ 電影《縫紉機樂隊》中鼓手炸葯是誰扮演的還有哪些作品

我認為電影《縫紉機樂隊》是大鵬導演的第二部電影,講述了在小鎮集安,幾個背景各異的小人物為搖滾夢想聚在一起,組建樂隊籌備演出,經歷一系列波折,最終實現夢想的故事。說到劇中鼓手炸葯的扮演者就是青年演員李鴻其。他的其他作品例如《我在時間盡頭你》《風平浪靜》還有今年最火的《親愛的,熱愛的》等等。

好的演員是什麼樣的,是大隱於市,又在萬人中能辨認的臉,既和諧,又能突顯出來,對於多年觀影經驗的我們來說,總覺得那些天賦派是天生不怕鏡頭的!這句話理解起來就是:他們身上有一股不怕被窺探和放大的勁道!最後希望他們能一直火下去。



㈨ 電影《爆裂鼓手》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爆裂鼓手》講了一個有著爵士鼓手夢想的少年,在一名嚴格到變態的老師指導下,突破極限,不斷超越自我的熱血故事。這部影片獲得多項奧斯卡提名,更成為了許多電影打分網的公認的優質電影。

Andrew最後的表情與電影剛開始他打鼓的表情完全不同,他最開始打鼓表情輕松帶有一些堅韌,而最後完全是一種痛苦。結局讓電影脫離了「追求夢想」這一單一主題,更深層次地挖掘了心理的問題,通過打鼓這一行為具體化,讓觀眾得以窺探Andrew已經病態的內心。

影片最後的一分鍾,兩人相視而笑,Andrew繼續打鼓,鏡頭先給到Fletcher,明顯他最後拋開一切認可了Andrew,隨後Andrew的笑,他獲得了他內心所想。鼓上沾滿了血,也呼應了影片的Andrew兩次提到的,像查理帕克一樣為自己愛的事業奉獻生命。

影片的結局也是高潮,導演用開放式的結局,就是希望引發不一樣的思考。電影不是傳統的勵志片,也值得每個在奮斗的年輕人細細品味。

㈩ 爆裂鼓手觀後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爆裂鼓手觀後感(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爆裂鼓手觀後感1

F老師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下一個「查理」,將他們腿上音樂聖堂的至高點,可惜世事難料具有音樂天賦和執著進取精神的學生卻寥寥無幾,在他魔鬼般的訓練下,有的學生在問鼎聖堂的道路上,承受不住內心的煎熬最終放棄生命;有的乾脆轉行去做醫生;還有的根本就是他利用的工具,用來激勵天才學生的潛能。

安德魯是個有強烈企圖心的學生,在明知F在尋找鼓手的情況下,深夜練鼓吸引F老師的關注。安德魯是個單親家庭出生的孩子,從小就缺少關注關愛,性格孤僻沒有朋友,在家庭聚會中也不太受關注,他和F老師一樣偏執認為只有成功才有意義,忽視打鼓以外的一切,在他成為核心之後正志得意滿的時候,F老師卻安排了一個新鼓手來接替他的位置,以此激發安德魯的潛能,安德魯為了爭回核心位置,放棄了女友全心投入到打鼓練習中,最後打到雙手流血再用冰敷。最終在一次綵排中經過無數次的考核、精神折磨和肆虐而瘋狂的打鼓後終於贏回了核心位置。卻因為一場車禍受傷不能參與比賽。F老師卻輕易的放棄了他,使積怨已久的安德魯將滿腔的怒火發泄到F身上。兩人在舞台中央扭打起來。使整部電影節奏感加強,戲劇沖突達到頂點,人物關系具有張力。

安德魯心灰意冷承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放棄了當鼓手,而F老師因為他指證,以虐待學生為理由被音樂學院辭退。

故事結尾,在一次巧遇後,F老師給了安德魯一次上台的機會,這次台下都是音樂界的大佬,對樂手過目不忘,只要一次表演失敗就再也沒有立錐之地。F在臨開演前對安德魯說:「我知道是你告發我的。」並故意告訴他錯的樂譜,使他彈不出音符,安德魯黯然離開了舞台,父親張開雙臂准備用愛慰藉失落的兒子。怎料劇情大逆轉安德魯轉身返回舞台,控制住了局面。

有人說這是F老師恨他告密故意要在眾目睽睽之下毀了他,但我認為F不需要這么大的局來毀掉安德魯,他本身也放棄了音樂夢想,重要的是他已經沒有心了,況且這么大的秀對於F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毀掉整場演出對他也沒有好處。其實F是個偏執狂,一個極端的瘋子,不能用一般道德水準來衡量他,他的老辣、狠毒、冷血,專門揭別人的弱點和傷痕來凌虐他的學生,以此達到刺激他們更加努力突破自己的極限超越自我。失敗者對於F老說就是LOSEER不值得同情和可憐,所以加入安德魯失敗了,F也無所謂。之所以安排安德魯參加這場秀是因為在F潛意識裡面隱約預感到安德魯很可能是他要找的下一個「查理」,最後不出所料,安德魯用自己的堅韌征服了台上挑剔的F老師,而他自己也得到了升華,兩個偏執狂的對弈折磨最後成就了彼此。他們這種亦敵亦友的關系在此刻達到了最美好的平衡。

爆裂鼓手觀後感2

《爆裂鼓手》是我近期想推薦給大家的一部優秀的影片,作為一名學生,我深切的能夠體會到安格魯的緊張、失望、欣喜若狂,期待被認可、瘋狂的練習只為那傳奇的老師撇過一眼,迫切的想成功而可以為之付出一切的心理。成為一位老師,清清楚楚的明白弗萊徹愛才心切,在嚴厲的教導下自己的樂團絕對不能輸的信念,他是天使、更是魔鬼,他優秀、嚴厲、認真並仍舊努力,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在,大家看到的是萬眾矚目的天才,但是天才背後那雙殷切只帶一絲慈愛的眼光卻常常被粗魯的言語及嚴厲的責罰所遮蓋,有影評說弗萊徹是魔鬼,他一定要贏,所以他才要毀了安德魯,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安德魯在小酒館碰到弗萊徹時,已經放棄了做一名鼓手的信念,因為弗萊徹步步緊逼,才有了安德魯最後在林肯中心那震驚四座的SOLO表演,而影片的最後是師徒二人的相視一笑,弗萊徹成就了安德魯,也成就了自己……

望古固有「嚴師出高徒」之贊譽,也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箴言,影片客觀的陳述了一個19歲謝爾佛音樂學院學生安德魯—從單親家庭長大下自卑孤僻的男孩幻想自己有朝一日在魔鬼導師弗萊徹教導下能夠成為偶像鼓手一樣的奮斗過程,高壓教學下安德魯不時在高喊下血肉模糊的進行練習,他太想贏,有韌性,弗萊徹第一眼就看穿了安德魯,他想要這個學生,他知道他行,影片中期弗萊徹的學生西蒙自殺,其實他是悲傷的,這種悲傷更多的可能是他最好的學生差一點就可以做到完美了,但是仍然沒有做到,我並不承認弗萊徹沒有人性,相反作為教師我深深的理解JK詮釋的弗萊徹的內心,在他心裡,完美高於一切,也是唯一標准,這對於藝術來說,是偏執的瘋狂……弗萊徹在小酒館與安格魯的對話讓我感慨萬千,「在英語中,沒有任何兩個字比不錯更害人了」,我至今仍回味著弗萊徹對教學無窮無盡執著變態的教學方式,說他是魔鬼也好,說他沒有人性也罷,拋開一切,弗萊徹如此作為是對完美水準的虔誠跪拜……他不是魔鬼,他是一名偏執的導師而已……

爆裂鼓手觀後感3

主角安德魯·內曼曾無數次聆聽偶像巴迪·里奇的《鳥樂園》,渴望成為他那樣的一流鼓手。他的渴望正是這部電影的精神源泉。看到男主安德魯練鼓手磨破出血,敷冰繼續苦練時,我在想換成是我能不能做到?之後因巴士爆胎,租車趕演出把鼓槌忘在了租車店,後急趕回取時出車禍,滿身鮮血參加演出,我又在想如果此時是我,我肯定是放棄,身體要緊!最後弗萊徹設局要將他打入塵埃,他在擁抱父親之後,像著魔一樣重回舞台,引領樂隊,瘋狂打鼓,我在想換成是我,我有沒有勇氣?又有沒有實力?

再說到安德魯的導師弗萊徹,他剝奪了學生正常的生活,溫和的情緒,把他們的自尊摔在地上,竭盡所能的侮辱他們。因為弗萊徹非常清楚,這是有史以來效率最高的方法,它能最快的'逼出一個人的上限,並檢驗他是不是真的是干這一行的料篩選出真正能承受摧殘的料子,把他們逼成大師。

還有對於復仇的感觸,復仇分兩種,第一種是曾經擁有什麼,結果被人無情的奪去,你為了把它搶回來,湧起滔天的怒火,奮起滔天的干勁,力量之大,且綿綿不休。第二種,是需要去證明什麼。證明自己不是怪胎,證明自己並不無能,證明自己有價值,證明自己不該被無視。力量之強,能逼出人的極限!就像電影的主角一樣,他沒有辦法放棄靠音樂出人頭地的願望,家人對他的嘲笑,女友對他的不解,父親的搖擺不定,同輩的競爭壓力這些都想讓他證明自己。他要成為這個圈子裡最頂尖的人。他要被人記住。他寧願吸毒酗酒,34歲就家破人亡,成為美國人晚餐上的話題。也不願意腰纏萬貫紅光滿面的活到90歲,死後沒人記得。

為了練琴,不在乎身體健康,練到滿手是血,放棄愛情,放棄所有的空閑時間,這就是練得比別人好的代價,這就是成功的代價。在傳統勵志片中,似乎總是宣傳著一種思想,只要努力,只要用心,就什麼都可以做好,就可以辦到。但是有些時候,成功並不是只要你努力,用心就可以做到的,你必須要放棄些什麼,這樣你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到最好。你不想碌碌無為一生,你想被世人記住,你就必須要付出比常人艱苦上千上百倍的努力,這才是殘酷的真相。

追求音樂,不瘋狂不成魔,是不能成為大師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事業上成功的人,在感情上都沒有好的結局,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都好,人生是沒有十全十美的。很多的天才都是瘋子,我覺得這是必須的,追求藝術,追求更高層次的東西,必須要有一種大家都沒有的毅力,沖勁,闖勁。天才永遠是孤獨的。不被人理解的。對待事業,不能有滿足的想法,有時需要別人逼你一把,需要精益求精,永遠往最好的方向發展,才能得到最好的,這是培養天才的方法,培養頂尖人物的方法,如果你真的要成為頂尖人物,就必須承擔這些,唯有全力前進,才有可能達到你所預想的成功。

爆裂鼓手觀後感4

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在於架子鼓音樂的爆發力,對於教育,也是讓人深思的,如果靠打罵取得成功,結局就有可能暗含著悲劇,但電影中打罵也的確激發出了人的才能。成功的經歷很重要,難道溫柔真的不能讓人成功?沒有柔情只有爆發力的作品是否能流傳久遠?

電影是一個勵志的故事,有一個成功的結局,但電影中也揭露了暴力教育的一個悲慘事件。一個著名音樂學院的老師是出了名的魔鬼老師,一個考入這所學院的勤奮學生被這個老師的樂隊選中當鼓手。在訓練過程中,老師處處打壓學生,扔椅子扇耳光,這個學生在競爭中獲得了首席鼓手,但他在比賽時,卻遲到了。學生因急於趕到台上,出了車禍,但還可以跑到台上敲起了鼓,因老師的責備,他對老師大打出手,被音樂學院開除。而卻有調查人員來找這個學生,讓他把老師上課時的暴力狀態講出來,這個老師也離開了音樂學院。

這之前有一個學生,在這個魔鬼老師的指導下成功了,但後來卻因為抑鬱症而自殺。老師在上課時得到這個噩耗,傷心的哭了起來,他心愛的學生呀。

之後老師與學生在一個音樂節上遇到,老師邀請學生去參加他帶的樂隊,學生去了,卻在台上遭到了羞辱,這個魔鬼老師還是繼續在打壓學生,學生也一怒而即興創作出來一首非常成功的爆裂音樂。

電影的故事不算復雜,最精彩之處在於,老師與學生的演技,及最後那段爆發力超強的音樂,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影片當中,觀眾可以欣賞到爵士音樂,優美而有力量,滋滋的音調似想像中鷹翅劃過長空會發出那樣的聲音一樣,讓人們的想像力無邊無際。

最讓我感到觀賞價值的是老師與學生的扮演者,都是演技高超的人,老師的指揮動作是那麼有力量,彷彿音樂世界在他的指揮下突然停止,忽又開始鮮活。

結尾也是很好的,在學生激情演奏過已有曲目之後,又即興創作了一首架子鼓曲,師生四目相對露出笑臉,之後,在兩聲鏜鏜聲中結束。我從一個音樂外行的角度仔細聽了那首架子鼓曲,感覺學生是模仿了生活中的雨聲,擊打出激烈而優美的音樂。雨過天晴,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人的內心也是如此,經歷波瀾,更要洗刷憂傷,人才能神采奕奕,生活在所發現的美好之中。

爆裂鼓手觀後感5

剛看完《爆裂鼓手》的時候,竟然長舒一口氣,如釋重負。我猜中了結局,沒猜到過程,如此爆裂。這是一個關於教義的故事,完全不是我們熟悉的如同《死亡詩社》般的春風化雨,而是類似《黑天鵝》經歷劇痛然後裂變破繭的黑色童話。

記得當時還暗想,由於人性本能趨向心靈舒適區,我們還是更希望被慢慢啟發然後受到感召開始走上康莊正途吧,誰希望天天被辱罵折磨?再轉念一想,會不會就是因為沒有被真正地逼過,才如此平庸,或許自己90%的天賦就被如此溫吞的生活埋沒了也說不定呢!之後好幾天都在懊悔和憤恨,看看,都怪我媽當初心軟最終沒有逼我繼續學琴,不然以當年的樂感,那必須能去音樂學院繼續深造啊!也怨自己,讀書的時候每天竟然趴在桌上睡覺然後回家看電視,為什麼沒有多看看書,再多點有意義的活動,可惜錯過了最黃金的時間,不然現在肯定是另一番景象啊!……

諸如此類的悔恨太多,縈繞了好些日子。直到前兩天無意中看了《最強大腦》中日對抗賽的重播,才恍然大悟,「狠」和「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能代表國家參加《最強大腦》的自然都是腦中佼佼者,腦力上非我等凡人所能企及。不過看著這些異人冷靜地以各種匪夷所思的形式完爆我們的常識認知,除了驚嘆,似乎也不能再有多餘的動作。那一期中最後一輪決定勝負的數字心算,日本隊那個叫笹野健夫的男人已經是世界心算冠軍,在自述中了解到他是在一次意外之後發現自己突然在記憶和數字方面有了某種驚人的能力,並且在訓練之下奪得了日本的全國冠軍,片尾他以日本人特有的方式表現他的決心和努力「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努力。我一定會努力的!」 當時看到這里覺得有點隱隱的不妥,但是說不出哪裡有問題。隨後的比賽中年紀最小的9歲日本小女孩辻漥凜音卻幾乎以碾壓全場的姿態為日本隊拿下賽點。她實在太快,在其他三位選手還在算的時候,她已經得出結果甚至進行了驗算,按下搶答器的時候把其他幾位嚇得不輕,繼而引爆全場驚嘆。這是怎樣的天才和速度。

到了他們這一步,比拼的還會是努力嗎?天才之所以被人膜拜艷羨,就是因為這天賦的才能只臨幸那極少數的幾個人,絕大多數人則庸常如塵,只能仰望。而即使身為天才,也有大小之分。因此即使是作為世界冠軍的笹野健夫再怎麼努力,應該也很難趕上那個九歲的小女孩。她還那麼小就已經初露驚人的天賦,如果再訓練一番,很難想像別人如何超越。天賦異稟的人,永遠讓人望塵莫及。

莫扎特不就是這樣的天才嗎?才華凜冽得叫人嘆為觀止,死對頭薩利埃里即使要了他的命還是不得不拜服於莫扎特的天才之下。其實普通人眼裡作為首席樂師的薩利埃里已經很優秀,而只有薩利埃里自己知道,他終其一生也比不上莫扎特,那些鬼斧神工的音符又豈是努力能得出來的,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毀掉這個奇跡。最恨和最欣賞莫扎特的,都是薩利埃里吧,因為沒有人比他更懂莫扎特的好。

試想,如果本身不具備這樣的天才和裂變的潛質,小鼓手就算打斷自己的手,也不會出現靈光乍現最後驚艷全場的時刻。真正的大天才總是不費吹灰之力即得到上帝手把手的指點,繼而出現神跡,小天才可能還要靠極致的努力和近乎瘋狂的執念才能走進光圈,而凡人如你我,或許終此一生也未必靠近過那光芒。

所以,沒有雞湯,沒有熱血,事實就是,如果你不是天才,其實努不努力,有多努力,最後只是決定了你能在多高的地方進行仰望罷了。

爆裂鼓手觀後感6

《爆裂鼓手》作為一部充斥了專業音樂因素的電影,它走的不是《愛樂之城》的文藝風,講唯美的小情調,而是貫穿始終的暗黑與壓抑,和勵志。

之所以引起許多人關注並且肯定,是因為它特殊的風格和「搏命」一般的執著。安德魯在追逐鼓手之夢的路上其實已經很努力了,躲在燈光昏暗的琴房裡練習以追求更快的節奏,不斷突破,總是汗流浹背地重復著擊鼓的動作,這是很多普通人的經歷,他們沒有出色的天賦,卻深深熱愛著某件事物,執著得很;但是弗萊徹——這個在整部影片里不斷散發壓抑氣息的惡魔老師,在他的眼中,天才,是絕處逢生,是受盡屈辱和苦痛後堅持自我。

當一個執著於夢想的平凡人遇到這個想法偏執性情古怪的老師,他們的矛盾在激化,安德魯進入了樂團,卻在得到主鼓手的位置後又失去,嘗過在人群中耀眼而成功的滋味,便再也不肯放手。他為了趕上一場重要的樂團比賽,即使出了車禍仍捂著血淋淋的腦袋趕到音樂廳,鼓上沾滿了血。

他對主鼓手的位置執著得幾乎搏命,每次擊鼓,留下的是大片大片的血,像是在用鮮血演奏這爆裂的鼓聲,觸目驚心。

執著成才的路上,總有人像他一樣迷失了方向,瘋狂地追求,反而弄不清值不值得,從前的努力彷彿昭告著這個夢想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手,於是人們用盡各種方式,無論是壓榨別人,還是壓榨自己,都處於瘋狂的狀態。

執著的時候,不求大膽無畏地向前沖,先冷靜理性地思考思考——你最初想要得到什麼?得到以後,你付出的代價,還值得嗎?

我們曾經或現在或未來在為執著的東西付出很多東西,無論當初是不是以成才為目的,我們都應在執著中善待自己,聽從內心,明確方向,外界條件如何惡劣,我們總有辦法避開或解決,但更需要的,是內心的強大。

成才路上,執著不是標桿,而是你強大的標志。

閱讀全文

與鼓手為主角的樂隊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