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搜索》觀後感
電影《搜索》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電影《搜索》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搜索》:扭曲世界的真實寫照一個妙齡女子,坐公交車不給老爺爺讓座。別的乘客指責她,她冷冷地回了一兩句。這個事被路人拿手機拍下來放到了網上。在媒體的一番炒作,網民的一番人肉搜索之後,這個妙齡女子成了道德敗壞的典型,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以上就是目前熱映的電影《搜索》中的主要情節。對電影本身的評論已經有很多了,我們關注的是這個過程。從坐公交車不讓座這么一件小事,到最後主人公跳樓慘死的悲劇結局,這中間經歷了什麼?都有哪些人參與其中,分別扮演了什麼角色?電影中呈現的那個扭曲的世界,是否是我們現實的真實寫照?一個個心存善念的網民,是怎樣一步步殺死劇中人的?扭曲的互聯網:從自由平台到泄憤通道互聯網的自由、交互屬性,易激發人的正義感。
還記得佛山小悅悅事件嗎?當時小悅悅被車撞傷,奄奄一息,先後有18個人路過她,卻或有意或無意地都沒救她,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而此時被披露後,網友義憤填膺。某網站做過一個調查,如果你是18路人之一,你會怎麼做?有超過90%的人選擇了親自施救或撥打120急救電話,只有不到2%的網友選擇了「為避免不必要麻煩當作沒看見」。網友在網上的群情激奮,與路人在現實中的冷漠殘酷形成了鮮明對比。那麼,真的是佛山路過小悅悅的那18個人,恰好都是那2%的不願救人者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正如《搜索》這部電影里,女主人公葉藍秋一個不讓座的舉動,讓幾乎所有網友對她群起而攻之。互聯網的自由、交互屬性,讓每個人都不自覺地向「聖人」靠攏。每個人在網上都可以自由地發言,與別人交流。而愛惜羽毛,想展示陽光的一面給別人看,這是人之常情。如今微博的實名制,更是讓每個人都更注意維護自己的形象。因為在網上,標榜道德高尚要比坦白道德低下容易得多,阻力也要小得多。即使你真是道德高尚之人,也有一個詞叫做「知易行難」:你知道一件事情應該怎麼做,和你真的在身處那個環境時能按預想的方式把事情做到,這之間有很大的距離。就像你知道每天背100個單詞,遲早能把英語學好,但你堅持得住嗎?你知道抽煙喝酒對身體不好,但你戒得了嗎?如果把網友的正義感,等同於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充滿正義感,無疑是不明智的。網路泄憤,是對現實不滿的一種排遣。
中國網民的兩個重要屬性,一個是幾乎人人都充滿正義感,另一個則是幾乎人人都怒氣沖天。論壇、微博上罕見平和坦誠的對話,往往是三五句過後即破口大罵。很多人上網的目的首先在於泄憤,其次在於瀏覽信息和與人交流。簡單說,上來罵兩句出出氣是最重要的,至於因為什麼事而罵,罵的是誰,罵的有沒有道理,則都不是優先要考慮的。在這個網路泄憤的過程中,互聯網和被罵的人都是無辜的。舉個例子,在沒有互聯網的時候,我們如果從同事、同學、老師、領導那裡受了委屈,常乾的一個事就是抓起什麼東西(比如花瓶)往地上一砸,用以排遣心中的怨氣。而用網路泄憤時,互聯網就是我們手裡的花瓶,而被罵的人則是被砸的地板。在地板看來,那個人舉起花瓶惡狠狠用盡全身力氣向它砸來,好像它犯了多大錯誤。其實,那個以泄憤為目的的人,砸東西是他的主要目的,地板只是無辜的犧牲品。當大多數網友都怒氣沖沖時,再去埋怨他們不該生氣,就顯得沒什麼意義了。生活中的不如意,學業事業上的不順利,感情生活的不穩定,日常生活的艱辛,都會成為怨氣的來源。一句話,中國人活得太不容易了,網路恰在此時出現,成了每個想摔東西的人抓住的那隻花瓶,如此而已。
扭曲的價值觀:從傳統美德到道德綁架
從「讓座」看傳統美德:應以自願為前提
電影《搜索》中,讓女主人公引起爭議,乃至身敗名裂的導火索,是她坐公交車不願給旁邊站著的老年人讓座。尊老愛幼,這是中國人一直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我們從小也聽了不少類似於「孔融讓梨」、「程門立雪」之類尊重師長,扶助弱小的歷史故事。漸漸地,這些傳統美德就成了我們血液中的一部分,成了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細究起來,其實問題不小。
尊老愛幼,幫助他人,無私奉獻等傳統美德,是我們一直提倡的。這沒有錯,但前提應該是每個人自願遵守。也就是說,遵守這些美德是每個人的權利,而並非義務。可以在自願的前提下提倡,但不應強制每個人必須奉行。坐公交車是否讓座,別人有困難是否幫助,是否無私地奉獻於我們所從事的事業,這些都是個人選擇,而不應是在某種強制力的要挾之下必須要做的事。傳統美德本來是使我們變得更好的一種營養,如果反倒變成禁錮我們的枷鎖,那恐怕也並非古人所願。
德治中國:拋開法律空談道德,極易形成道德綁架
一般來說,我們平時喊哪種口號越多,往往就表示我們在這方面欠缺很多。比如國家一直強調我們是法治國家,要以法治國。之所以這么提,恰恰是因為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有太多不依照法律,而依照道德、情感、關系來決斷的事。當然不是說道德不重要,在我們個人修養與學識積累的過程中,道德起到了莫大的作用。我們在這里想討論的是,不要在拋開法律的情況下空談道德,因為這與道德綁架只有一線之隔。
現代國家之所以大多選擇以法治國,不是說他們的國民道德有多麼糟糕——而且往往高度的法律社會,是需要公民具有高度的道德標准才可以構建起來的——而是因為法治國家是保障人權,限制公共權力的濫用,限制國家權力同時賦予公民權利的最佳途徑。法律是道德的底線,也就是說,一些我們看不慣的行為,甚至是傳統道德所鄙視的行為,只要不違反法律,就沒有做錯,同時也不應受到譴責。如果拋開法律談道德,很容易出現重視了A道德,卻忽視了B道德的情況。例如文革時候的抄家,現在看來是嚴重違反法律的私闖民宅行為,但在當時看來,被抄家的大都是「反動學術權威」,是需要被「改造」的人。於是抄家的人就站在了道德制高點,抄家的行為就合理了。這種拋開法律,以道德綁架他人的事,我國歷史上並不罕見。所以,在表面上倡導依法治國,私下裡處處以德治人的中國,警惕道德綁架,實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扭曲的陳凱歌:從"端裝"大師到"電視劇"導演
凱爺被逼「接地氣」:管窺中國電影現狀
讓我們回到電影本身。這樣一部純正的當代年輕人題材,「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影片,如果不告訴你導演是誰,恐怕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是陳凱歌這位爺。在電影圈,被公認為「爺」的沒有幾個,而「凱爺」則叫得很響。用電影迷的話來說,這是一位「端莊」大師:永遠端著一個大師的`架子,顯得有點裝。然而近幾年,這位熟讀古詩詞,用筆寫劇本,不用電腦,不用手機,每日都要研讀佛經的老古董導演,在不知不覺中,變了。
單從《搜索》這部電影來看,可以說這是一部現實題材的還不錯的作品,很接地氣,對時下熱門的人肉搜索,網路暴力,媒體邊界等問題做了一番探討。可如果考慮到導演是陳凱歌,那又有了另一層的意義。眾所周知,陳凱歌擅長的是文化底蘊深厚的題材,《霸王別姬》已成影史經典自不必說,《黃土地》、《孩子王》、《荊軻刺秦王》等也是古樸有力,給人迎面一擊的震撼。然而再牛的導演也要面對投資商的壓力,沒票房,再好的戲也出不來。漸漸地,他開始用大明星,他的策劃團隊開始用緋聞、花邊等手段炒作。一直對記者高高在上的凱爺,居然在宣傳影片時當著記者的面熱吻妻子陳紅。這種炒作的手段,就如同讓郭德綱講佛學一樣,怎麼看也不是那麼回事。從《無極》被胡戈惡搞後的出離憤怒,到如今自己拍攝影片反思網路「暴行」,清高的陳凱歌在市場的督導下完成了自我蛻變。作為中國數一數二的大導演,都需要為迎合市場而做出180度的大轉變,其他電影人的處境可見一斑。
「電視劇」充斥大銀幕:電影分級制是症結所在
《搜索》為人詬病的地方之一,是拍得太淺顯。明星演員不少,鏡頭語言朴實,故事線性發展,加足了感情戲,高圓圓飾演的女主角美艷的臉部特寫無數次??總之,是讓人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比較商業化的影片,甚至可以說,這很像一集加長版的電視劇。如果這是一部菜鳥導演的作品,淺顯流暢可能是優點;然而這部「電視劇型」的電影出自凱爺之手,這就多少有點說不通了。然而我們放眼電影院,這種「電視劇型」的電影幾乎充斥了中國的每一家電影院。所有的銀幕上都在放著通俗易懂,不費腦子,可以一邊嚼著爆米花一邊看的口水片,稍有晦澀的藝術電影則難覓蹤影。這種現象很值得深思。
我們並不是說電影不應該通俗易懂,而是說,一個國家的幾乎所有電影院都在放映著淺顯明了,一看就懂的「電視劇」,而艱深晦澀的藝術電影不僅無處播放,甚至幾乎沒人投拍,這就是一個大問題了。所謂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任何事物如果品種之間同質化過於嚴重,是很不利於這種事物的正常發展的。電影也是一樣。投資商一股腦地投拍大眾喜聞樂見,不費腦子的電影,肯定有他們的道理。嚴苛的審查制度直接就使一批題材不能觸碰。而院線、影院出於自身盈利的考慮,也會優先放映通俗易懂、明星扎堆、看著不累的大片、商業類型片。院線的這種拍片方式又會反作用於電影投資商,使他們的錢更集中於「電視劇」型的影片上,加大了國內影院上映電影的同質化。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分級制。大電影院繼續放那些老少皆宜的通俗大片,小眾的影片也會在專門的藝術院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只有保住了影片的多樣性,才有繼續發展壯大的可能,否則中國電影就是死路一條。
;Ⅱ 電影《搜索》:以「人肉搜索」之名尋找「人間至善」!
《搜索》是陳凱歌導演的電影,葉藍秋去續醫保時檢查出自己是淋已經是淋巴癌晚期,失魂落魄的她在公交上沒給一位老年人讓座,一句無心的話語「要座座腿上」讓自己迅速上了網路的熱搜。一件「美女不讓座」的事被網民放大了千千萬萬倍,徹底改寫了牽連其中的數人的命運!
葉藍秋(高圓圓 飾),董事長的第一秘書,一個干凈的女孩, 除了白天上班晚上回家 ,可以說在這個城市裡沒什麼熟人。
她也是一個患淋巴癌晚期的病人,生命曇花一現。因公交車上不讓座,成了人肉搜索的對象,心裡承受著病痛的折磨和社會輿論的雙重打擊,最後選擇跳樓自殺。
葉藍秋最後選擇跳樓自殺是因為對疾病的恐懼還是網路的暴力呢?身患癌症的葉藍秋不想活嗎,她是想活命的,她跟老闆借錢100萬,拿這錢是想去治病的。成了人肉搜索的對象後,她不做出回應嗎,她是想向通過媒體向老人家道歉,澄清她當時並沒有調戲那位老人家,那隻是當時的一時氣話。奈何媒體沒給他機會,將道歉視頻公之於眾。
曾經一度優秀的女孩,面對網路的流言蜚語,她的生活已是落魄不堪。斷絕與外界的往來,退房子的時候,說什麼都不要了,哭著跪到地上;看著網路上自己被各種謾罵;曾經的以她為榮的老師,在不知道實情的情況下,態度一度轉變為引以為恥;想請一個保姆照顧自己的病情時,因自己是葉藍秋,而遭到拒絕並遭到眾人圍觀,狼狽逃跑,此時的內心是崩潰的。
在這段日子裡,葉藍秋的日子過得很是凄美。在生命的最後7天時間里,楊守誠以情感救助的名義陪伴著她,陪著她去蹦極,陪著她去去蘆葦地里看日出,葉藍秋也遇到了一份愛,只是為什麼這份愛來得這樣遲。
葉藍秋一直在掙扎,一面是癌症,一面是網路暴力,最後她選擇安靜的死去,她並不想影響任何一個人。好在葉藍秋是個孤女,不然她的家人也會讓水軍給逼個家破人亡。
陳若兮(姚晨 飾),資深電視人,其工作是記錄生活中的真實,努力還原事實真相。什麼是真實呢,同一件事,你看我看就是不一樣?
「葉藍秋公交車不讓座事件」對於陳若兮而言,她可因為此事件紅極一時,網友對此事件的關注是熱火朝天;對於葉藍秋而言,她想極力澄清事實真相,想通過媒體給那位老伯道歉。可為什麼道歉視頻沒有播,電視人不就是記錄生活中的真實,還原事實的真相嗎?道歉視頻是真實的,不讓座事件給電視台帶來十三萬的簡訊收益是真實的,兩件真實的事件擺在你面前,你做什麼選擇,陳若兮選擇了利益至上,未讓葉藍秋喊冤叫屈。
對於工作,陳若兮可謂盡心盡力。對於愛情,陳若兮也算得上是掏心掏肺。"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傷的時候,我會想到它",這是陳若兮在外獨自打拚多年,內心的一個期盼。在愛情上,每天堅持給給愛人做三明治早餐;想辦法買房子,想辦法賺首付款,最壞的打算是「大不了啊 ,與楊守誠一輩子租房住」。
「我沒想和誰過不去,我做社會新聞的,這是我的工作,對事不對人",這是陳若兮作為新聞人一直信奉的准則。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的一道心理防線,當陳若兮知道自己的男友的情感救助對象是葉藍秋,並陪她看日出時,悉心照料,此時她內心是崩潰的,什麼新聞人准則都拋之腦後,動用公共資源,以「葉藍秋是小三,勾引我男友」的名義,使事件推向了高潮。
楊守誠 (趙又廷 飾),一家婚慶公司的打工仔,一個誠懇的男人。因在一次婚禮上吐露真言,而被老闆炒了魷魚,並背負了一身債務。
他也是一個情感救助者,意外接到葉藍秋的情感救助工作,工作時間是7天。在這7天里,楊守誠照顧了她生活起居,陪她去蹦極,陪她去蘆葦地里看日出,他讓葉藍秋感受到了愛與被愛。
說到情感救助,到底是誰救助誰?他與陳若兮的感情是三年,期間受若兮的處處照顧;他與葉藍秋的感情是7天,期間是處處照顧葉藍秋。一個3年的感情,對於一個7天的愛情,哪個更加珍貴,哪個更加正確?這個世界很多東西是說不清楚的,很多東西是沒有道理的。
假使他對兩人都是深愛的,那葉藍秋死後,為什麼會和陳若兮分手呢,其實這並不是一份真正的愛,這也是葉藍秋對楊守誠的一次情感救助。
Ⅲ 電影《搜索》講的是什麼﹖
《搜索》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FD5vtuMEMbKkfriEgNt1lQ
《搜索》是由陳凱歌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由高圓圓、姚晨、趙又廷、陳紅、王學圻、王珞丹、陳燃、張譯主演,於2012年7月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改編自小說《請你原諒我》,講述都市白領葉藍秋因為一件公車不讓座的小事,而引發了蝴蝶效應般的網路暴力,以致最終被逼到生活的死角的故事。
Ⅳ 電影《搜索》的基本主題是什麼
信息傳播雖然快卻還是不能接觸最近的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是一種反襯。
名為《搜索》,表面上搜索葉藍秋,實際上在搜索人性。
基本主題還是講人性的,搜索人性的回歸和真善美。
Ⅳ 電影《搜索》揭露了什麼社會現象
電影《搜索》揭露了當今社會人們,為了工作、為了升職、為了金錢,幫他人陷入不利,體現了當今人類的冷漠,社會的黑暗。惡性循環。
都市白領葉藍秋(高圓圓飾),在一個如常的早上,因為沒有在公車上為一位老大爺讓座,徹底改寫了牽連其中的數人的命運。上市集團老總城中富豪沈流舒(王學圻飾)因此陷入不安的漩渦;闊太太莫小渝(陳紅飾)因此勇敢地從被人羨慕嫉妒恨的婚姻家庭中落荒而逃。
媒體新鮮人楊佳琪(王珞丹飾)因此看透職場冷漠並借機成功上位;資深電視人陳若兮(姚晨飾)因此紅極一時卻又急轉直下職場情場兩失意;失業且負債累累的楊守誠(趙又廷飾)因此獲得一筆意外之財,卻也因此經歷了一場靈魂的「意外旅行」。
葉藍秋宛若南美洲叢林中得一隻蝴蝶,煽動翅膀,引發了一場發生在中國南方都市裡的「南太平洋風暴」。七天時間,因為一件公車上發生的小概率事件,十幾個人被捲入其中,生活被迫推離既有的軌道,甚至命運都被徹底改寫。 然而,這一切都不是真相。
(5)以搜索為主題的電影擴展閱讀:
《搜索》的整個劇本結構很完整,片中的每個角色的鋪排很均勻,也有著各自的使命,每場戲的力度都拿捏得很好。
該片根據小說改編,但原著對於為什麼一個簡簡單單的「不讓座」會弄得那麼大,變成一個社會話題,其實劇情細節的鋪排並不具備說服力,但陳凱歌卻在電影中將之合情合理化,提升了原著最為薄弱的環節。
故事的發展能否合情合理,讓觀眾信服,很重要。在這一點上陳凱歌做得不錯,每次轉折、劇情的推進都具備充分理由,但又讓觀眾意想不到,達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戲劇性。
Ⅵ 電影《搜索》觀後感
每個人都聽說過蝴蝶效應吧?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電影《搜索》所講的便是這樣一個蝴蝶效應引發的悲劇。2012年陳凱歌自編自導了電影《搜索》,觀眾對此褒貶不一。而我覺得,這是一部反映現實的好電影,折射出了人生百態。
在一個互聯網無處不在的時代,網路成為傳遞信息最大的集散地,真假不論,發言自由。一個個真實的人隱藏在陌生的ip之下,不必為話語承擔責任。一句話或許不算什麼,但積毀銷骨,眾口鑠金。女主葉藍秋的故事足以讓我們在按「發表」的時候多問心一句:會不會有一天,你也將成為「搜索」中的主角?
整部電影看下來,高圓圓美的讓我難以呼吸,姚晨的演技干凈不拖泥帶水,王珞丹前後角色的變化不得不讓人感嘆現實的力量。
對於葉藍秋這個角色,我充滿了心疼、遺憾、痛快、等等復雜的情緒。我心疼她在承受癌症的巨大傷痛下還要去面對網路上一邊倒的輿論譴責,我遺憾她和男主楊守誠終究沒有發生戲劇性的結尾在一起,我痛快,是因為我欣賞葉藍秋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後,即使面對巨大的社會上聲討,也選擇了生命的最後放縱。
看到最後,我疑惑過為什麼葉藍秋已經得到了楊守誠的愛,但不選擇活下來呢?選擇治療,選擇和楊守誠在一起。但仔細想想,怎麼可能呢?就算治療了,xx癌晚期,醫療真的進步到可以治癒的程度了嗎?我記得電影中有一個場景,葉藍秋上網搜了xx癌後期的圖片,整個脖子上大大小小的.皰疹,對於這個一個美麗自信、心比天高的葉藍秋,怎麼能忍受自己變得這樣醜陋?更何況,她怎麼可能允許這樣一個不完美的自己出現在楊守誠面前呢?拋開這些不談,其實葉藍秋最後和楊守誠在一起的這些日子,就是葉藍秋對自己最後的放縱。不去在乎輿論,只遵從自己的內心。這樣一想,若是她活了下來,她還要去面對一群不懂她的人,以及已經有女朋友的楊守誠。或許,死亡是最好的選擇讓自己的生命,停留在最美的時候。
同時,不得不說,除了葉藍秋的悲劇,姚晨所飾演的陳若兮也讓我看透了職場的本質。為了上位,不擇手段。或許每個人入職時,都覺得自己就是公平的使者,正義的化身。但當你真的到了一定的年紀以及被升職加薪買房壓得喘不過氣時,你真的還會記得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嗎?
如果陳若兮不是為了買房,她怎麼會忘了作為記者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而去片段式的報道葉藍秋的事件,並且把葉藍秋一開始最初的道歉視頻減掉不予播出,並在葉藍秋最後的那段時間,出於私情,利用公共資源,徹底引導了輿論走向呢?
葉藍秋的死,兇手是她自己,幫凶卻是社會上所有被輿論引導了的人。
21世紀最可怕的就是那些自以為正義的鍵盤俠。被別人牽了鼻子走還不自知,這樣的事,在現實中屢次得見。我們既然動不了別人的鍵盤,那為何不管理好自己的思想,在你每次點下「發表」這個選項時,捫心問一下自己,會不會有一天,自己也成了搜索里的「主角」?
Ⅶ 電影《搜索》講的是什麼﹖
電影《搜索》講述了都市白領葉藍秋(高圓圓飾演),在醫院續醫保的過程中一次檢查,意外查出淋巴癌晚期。當天在公交車上上演了一幕拒不與老大爺(常寶華飾演)讓座,並因為一時之氣話「要坐坐這兒」-葉藍秋的大腿,徹底改寫了牽連其中的數人的命運。上市集團老總——城中富豪沈流舒(王學圻飾演)因此陷入不安的漩渦;闊太太莫小渝(陳紅飾演)勇敢地從被人羨慕嫉妒恨的婚姻家庭中落荒而逃;媒體新鮮人楊佳琪(王珞丹飾演)因此看透職場冷漠並借機成功上位;資深電視人陳若兮(姚晨飾演)因此紅極一時卻又急轉直下職場情場兩失意;失業且負債累累的楊守誠(趙又廷飾演)因此獲得一筆意外之財,卻也因此經歷了一場靈魂的「意外旅行」。
葉藍秋宛若南美洲叢林中的一隻蝴蝶,煽動翅膀,引發了一場發生在中國南方都市裡的「南太平洋風暴」。七天時間,因為一件公車上發生的小概率事件,十幾個人被捲入其中,生活被迫推離既有的軌道,甚至命運都被徹底改寫[1]
。
Ⅷ 名字中含搜索的國內外電影
《搜索》。
《搜索》是由陳凱歌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由高圓圓、姚晨、趙又廷、陳紅、王學圻、王珞丹、陳燃、張譯主演,於2012年7月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改編自小說《請你原諒我》,講述都市白領葉藍秋因為一件公車不讓座的小事,而引發了蝴蝶效應般的網路暴力,以致最終被逼到生活的死角的故事。
主要角色:
1、葉藍秋
葉藍秋是思拓公司總裁沈流舒的第一秘書,無論工作中還是私下,她都尤為受寵。在一次體檢後,葉藍秋被查出患上淋巴癌晚期。之後她因為一起公交車不讓座的事件,遭電視台王牌欄目曝光,成為全城熱議的對象。
此後,一通匿名電話又讓葉藍秋背負了「小三」之名,此時,申辯無力的葉藍秋偶然結識了剛剛失業的楊守誠。
2、陳若兮
世故圓滑、精明干練的陳若兮是電視台王牌欄目《今日事件》的主編。為了搶到獨家新聞,她有著自己的一套媒體標准。
新聞嗅覺極其敏銳的她,把一件原本簡單的公車不讓座事件,硬是通過網路助推變成了一場全城熱議的焦點事件。然而在家中,她女王式的生活作風、強勢姿態,促使她與男友楊守誠的關系亮起了紅燈。
Ⅸ 無人之夜:玫瑰葬歌——淺析影片《搜索》女主角葉藍秋之死
生命短暫,我比煙花燦爛;妄加言辭,人比黑夜驚悚。
——《搜索》
2012年陳凱歌執導的電影《搜索》因切合時代背景和社會生活現象紅極一時。該片講述的是職場白領葉藍秋在診斷出淋巴癌的當天因情緒低落於公交車上拒絕給老人讓座,不經意間觸動了敏感的社會神經,引發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遭到「人肉搜索」的故事,快節奏的敘述最終在葉藍秋的自殺中戛然而止。雖然影片的時間跨度僅是短短的7天,但這7天卻啟示了影片中的每個人和影片外的每位觀眾對網路化時代重新定義思考。在這里,我有意對女主角葉藍秋之死做出些許淺薄的分析,以略抒情懷,稍表拙見。
首先,我們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真正的「兇手」到底是誰?他是如何逼死葉藍秋的?是致命的淋巴癌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影片中,「殺死」葉藍秋的「兇手」是一心想做大新聞的記者陳若兮,是不諳世事的實習生楊佳琪,是把成功放在人生首要地位的大老闆沈流舒,是疑神疑鬼的富太莫小渝,是嫉妒成性的同事唐小華,是小家政公司的老闆娘,是街頭采訪的「吃瓜群眾」,是熱血沸騰的「鍵盤俠」——沒錯,就是一個個發光的電腦屏幕背後的你我他。然而細細想來,陳若兮只是個有事業心的女強人,楊佳琪、唐小華也不過是初入社會懷揣夢想的小姑娘,沈流舒只是有對成功過於執著的追求,莫小渝只想守住自己的家庭,「吃瓜群眾」和「鍵盤俠」充其量不過是想伸張一下「社會正義」……這些「兇手」有罪嗎?——並沒有——起碼出發點都沒有錯。可他們卻紛紛在不知不覺中將實現利益、宣洩自我的刀刃指向了無辜可憐的葉藍秋。100多年前,魯迅先生就曾以筆為劍討伐過此等「看客」,而當時光齒輪轉動了100年後,這些人死了嗎?——並沒有——中國人特有的劣根性仍盤虯根植於國民心底。影片中乘公交車的眾人、網路上的「鍵盤俠」同魯迅《祝福》中河邊洗衣的女人們、《孔乙己》中的長工、《阿Q正傳》中的刑場圍觀者何其相似——一樣的平凡普通、軟弱無能,一樣的自私自利、無動於衷!而當這些人心頭積聚的壓抑無處釋放時,最柔弱最無力反抗的祥林嫂、孔乙己、阿Q、葉藍秋式的人物就成了眾矢之的,
其次,我們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是:在黑暗的社會現實中,是否還有人還有良知,有機會將葉藍秋從絕望懸崖中拉回來?——也許是不忍心讓觀眾直面鮮血淋漓的社會現實,抑或是為了更加反襯現實的黑暗,「楊守誠」這一角色成了電影的亮點——他是唯一一個不人雲亦雲,在輿論壓力下願意對葉藍秋笑的人。然而不幸的是,這個唯一的「救世主」也是個徹頭徹尾的「弱者」。哪怕他曾嘗試幫助葉藍秋走出困境,可作為一個社會底層的無業遊民,作為葉藍秋口中「軟弱的男人」,他沒有資本和整個變形的社會、妖魔化的人群發生哪怕一絲一毫的碰撞。畢竟,在龐大的社會人群基數面前,螻蟻的行為無異於「荊軻刺秦王」的不自量力。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著葉藍秋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淵。就像《祝福》里那個稍有良知的「我」,因無力扭轉既定的局勢,也只能在祥林嫂死後感到一丁點的愧疚和惋惜。
最後,我們需要解決的第三個問題是——葉藍秋是否自救?她是否存在得到救贖的可能性?其實,導演對葉藍秋「父親早亡,母親改嫁,在大城市裡無依無靠,生活在公司和家的兩點一線中」的人物設定在影片的一開始就為其埋下了悲劇性伏筆。而在眾叛親離的逆境中,「楊守誠」的出現如同殘酷的黑夜剎那間照進一絲光亮,葉藍秋也幾乎是下意識地抓住了這唯一一棵「救命稻草」。只可惜,稻草畢竟不是大樹。哪怕葉藍秋並不是一個相信宿命的人,盡管她向老闆借錢治病反被其妻子誤會,她也沒有放棄本能的求生意識。可當在那個陰暗仄逼的小家政介紹所,當所有的保姆月嫂們對她指指點點、惡語相加而楊守誠卻退縮時,她終於看清了社會的真面目——如果無人的黑夜沒有盡頭,那再美的玫瑰的存在又有什麼意義?更何況,葉藍秋是個太過於自尊甚至有些偏執的人,與其毫無尊嚴地在與病魔的斗爭中苟延殘喘,她更傾向於將懵懂的情感鑄成短短的7天,讓一切在最美好的時候凝成永恆。
第7天的玫瑰旅店似乎有著某種象徵意義——於葉藍秋而言,那是連接現實與夢境的中轉站。葉藍秋本人,也像是本就生長於其中的一株玫瑰——然而,就如同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里《小王子》中的那株玫瑰就算長滿了刺也會被小羊吃掉,葉藍秋也逃不過既定的命運。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葉藍秋背對鏡頭,坐在「玫瑰旅店」的門檻上,身後是漫長無盡的幽暗,眼前是初升太陽的光明,成群的白鷺自由自在地拍著翅膀飛向高遠的天。可以說,整部影片中,只有葉藍秋一人內心澄澈清明,她生命最後的7天也活得足夠淋漓盡致,這瞬間的光芒是碌碌無為、內心扭曲的人們終其一生也不可覬覦的。所以,既然葉藍秋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那麼死亡於她而言就是最好的結局——玫瑰本就屬於天堂,就連「心狠手辣「的導演也不忍心再讓黑夜侵吞玫瑰的美。
在這個「真相」遍地的網路時代,我們在熱衷「真相」的同時卻逐漸偏離「真實」的軌跡,反而對片面化、碎片化的言論情有獨鍾。正如陳若兮在影片中所說的那樣:「作為記者,我們的工作是要記錄生活中的真實,努力還原事實真相,可生活中的真實往往是最不好理解的。」當葉藍秋拒絕讓座時,周圍的人只看到了她的「傲慢」,而沒有看到她此時所處的人生窘境。就像今天某些網頁我隨便拍段「全程實拍」的小視頻,絞盡腦汁添加個危言聳聽的標題,「鍵盤俠們」再發表些義憤填膺的評論,滑鼠的點擊和鍵盤的敲擊就創造了分分鍾要上熱點的歡快節奏。可是,我們是否能靜心想想——140字的微博,一分鍾的秒拍視屏,幾張模糊不清的圖片,一群人的飯後閑談真的是我們心中所追求的「真相」嗎?我們長在同一個平面上的兩隻眼睛所看到的就是事件各個維度的全貌嗎?當我們不能對這些問題作出肯定的答復前,我們也就沒有資格聲稱自己有全知全能的上帝視角,站在媒體和輿論堆砌的「道德高地」上,打著「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旗號,以「言論自由權」為靠山,用所謂的「批判性眼光」將指責的手指伸向毫無反抗之力的「葉藍秋們」。
黑夜總在人們高傲睥睨的時候侵蝕人心,我們空洞的雙眼在黑夜中永遠折射不出人性的光輝,這世間也就沒有了「人」的概念。至於黑夜中嬌嫩的玫瑰,更不會有人懂得呵護憐惜。如果你還有一絲游移的善念,就請別讓無人的黑夜成為玫瑰的葬歌。
「……如此浩瀚的星空/容不下一顆小小的星辰/如果不能/讓這一切觸及心靈/別問這喪鍾為誰而鳴……」——電影《搜索》主題曲《如果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