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岡仁波齊電影主題意蘊

岡仁波齊電影主題意蘊

發布時間:2023-02-07 10:34:27

1. 電影《岡仁波齊》的主題是什麼

該片講述了在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
劇情片,沒有什麼特殊主題,就是講故事而已。

2. 岡仁波齊丨平凡之路,唯信仰與自由不死

​文|三三



《岡仁波齊》,這是一部關於藏族人朝聖的紀錄片式電影。

了解到這部小眾的片子,是看到老師在朋友圈的分享,裡面一句話這么評價——它描述生死,不卑不亢,無喜無悲。

從南京回來,便找來一看,從芒康到岡仁波齊,2408.6公里,有生、也有死,這是11個人的人生片段,也是普羅大眾的。

電影開頭,便是很日常的晨起畫面,整體色調灰冷,藏族人們在蒼茫大地間,放養牛羊、席地喝茶,圍坐在一起聊天、祈禱,電沒了,便點起一支蠟燭,電來了,便熄滅。

一天,藏族漢子尼瑪扎堆,為了幫叔叔完成朝聖的心願,打算在新年過後啟程去朝聖。

於是,故事便徐徐展開了。

最終,這11人,一位孕婦、一個9歲的孩子、一個有殘疾的少年,還有常常喝醉酒的屠夫,伴著家人的祝福,在隆隆的拖拉機聲中出發了。

他們的出發即從當下一刻開始,一步,一伏地,一叩首,一合十,一念,一想,這段歷時一年的朝聖之路開始了。

一路上,幾乎沒有人說話,他們重復著這一系列的動作,從天亮到天黑,從大雪紛飛,到綠草青青,九歲的孩子頭疼了,也還是毫不含糊地繼續磕著長頭。

一路上,有新生命的誕生,也有老人的去世。彷彿是生死輪回,他們祈禱,他們接受,他們祝福,他們前行。

一路上,有積水,他們趟過去,有大雪,他們磕過去,有石頭掉落,他們走過去,有蟲子經過,他們就靜靜趴著,只等蟲子走過。

一路丈量,一路經歷,都是那麼坦然,那麼平淡,連預想中電影的轉折點都沒有。

電影的最後,這群朝聖者還在這么一步,一伏地,一叩首,一合十,一念,一想中前進著,群山在煙霧中,人在群山中。

11個影子看似渺小,卻在這日復一日的重復里顯得神聖。

也許,這一步、一叩首,就是朝聖本身。

也許,這么平淡,這么平凡,就是人生。

可這平淡里,又多了很多充盈與豐富,直達內心深處。

這群朝聖者,

他們在風里、在雪裡,叩首、磕長頭,我們也時時刻刻忙碌著、用力生活著。

孤寂與熱鬧,漫長與快速,看似天差地別,

其實也有一樣的,

他們堅守自己的信仰,努力成就內心的自由。

我們也有自己的期盼,努力實現預期的美好。

他們的每一步每一個磕頭,都算數。

我們的每一步每一次努力,也算數。



這是另一個故事。

在一個地方,也有11個人,在自己的平凡之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走著。

就像《沒眼人》開篇寫的

傳說,二戰期間,在西部太行上深處,

有過一支為中國抗日軍隊服務的特殊情報隊,

所有的人都是瞎子,但太行人管這些人不叫瞎子,

叫沒眼人。

原先不只11個沒眼人,一共有33個,可是仗打完了,這支隊伍卻還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他們以流浪賣唱為生,行跡縹緲,與世隔絕,只遠遠聞得太行山上純粹自由的歌聲,毫無雜質,便是他們了。

他們和朝聖者一樣,一直在行走,只有一件行李,就是鋪蓋,只有一個信仰,就是不停地唱,只有一個節奏,就是一個梆子。

沒有光與影,沒有家與愛,沒有世人的慾望,可他們的心卻是明媚如早春的日頭,他們的愛卻是鮮活如耳邊的歌聲,他們的快樂,我想,是真正的快樂罷。

他們一直在路上,朝著他們心中的「岡仁波齊」,或許根本不存在的地方走去,他們心懷著信仰,平淡地接受一切經歷,好的或者壞的,進而獲得內心的自由,超脫自在。

而我們擁有一些東西,還想要更多東西,

我們以為自己可以不凡,卻抱怨每日困於平淡的日子裡,

我們以為可以獲得自由,卻在自己編織的籠子里黯然失色,

我們在腦海里描繪一個又一個理想的畫面,卻從不出發,

我們對這個世界有嚮往,我們也看的到這個世界的光亮,

可在我看來,和沒眼人相比,我們的心還不夠亮。

其實快樂,其實幸福,無關地位,無關權力,我們做出選擇,並忠於自己的選擇,付諸全部努力,傾其所有去實現。

在這個物質主義甚囂塵上的時代,適時停下腳步,想一想,自己的本心。



果然最近喜歡懷舊。

記得那年高考,其他基本忘得差不多了,作文題卻記得很牢,是拒絕平庸。

還記得自己寫的是撲火的飛蛾,應該是用詞很壯烈,最後勢必上升到一個高度。

也記得當時拿到這個題目,想到了身邊見到的、聽到的、遇見的,各種平庸。

高考結束後,

有的說,這個題目自身很平庸,

有的說,這個題目和模擬題里的可以通用啊,

有的說,最後不都是平庸至死嘛。

現在回過頭想,拒絕平庸這四個字,其實是沉甸甸的。

有多少人已經忘記了那個曾經在作文里信誓旦旦喊著拒絕平庸的自己,

有多少人低頭想看一看這個在生活里被磨得圓滑世故的自己,卻只看到了啤酒肚,

有多少人大聲高喊著信仰、喊著自由,走得很快很快,到頭來,心卻停留在原地。

平庸,和平凡——

我們可以平凡,而很多時候我們終將平凡,可平凡的我們,就算每日柴米油鹽,就算在地鐵上跨過人山人海,就算被生活的利刃傷得又哭又笑,我們還是我們啊。

只要我們不躲避,不挽留,明明知道,這個冷漠的世界不會善待自己,可依舊懷揣著信仰、懷抱著真實的自己,在平凡之路上前進著,哪怕到頭來兩手空空,我想,是有發自內心的喜悅與無限的充盈的。

可,好像我們越來越平庸了呢。

奇葩說里有一集,辯題是如果我們最後變成了自己討厭的人,怎麼會是一件壞事?

我想,夜深人靜時,會有很多人悔恨,恨自己怎麼就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人。

然後,一覺睡醒,又忘了。

我們從學校走出來,窺探這個社會的熔爐,我們看到很多不堪與醜陋,看到很多扭曲與世故。

可當堅持本心的我們邁入社會的第一步起,不忘初心便成了一件挺難的事情了,或者說,我們也變了,我們的眼裡,沒有光了。

記得小時候,很多人說想當科學家,現在聽到小孩子這樣說,會嗤之以鼻,

記得那個時候,為了一道題目,我們可以白天想,晚上想,做夢想,

記得那時的我們,好像有很多很多夢想,很多很多。

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再提夢想,不再說堅持。

回到這個辯題,即使看透了社會的種種,即使明白在成長過程中勢必要承受些東西,即使有些東西,我們改變不了,無能為力,我希望,我們可以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並使它發生。

就像這群朝聖者,或者這群沒眼人,我們可以在前行路上修行,選擇自己的本心,堅定而不固執,勇敢而不魯莽,沉著而不寡斷,智慧而不狡詐,終獲自由。

就像馬東說的,世事洞明,但不以世故待人。

我想,對待自己,也不要世故罷。



這部電影的片尾曲,是朴樹的。

我一直知道朴樹,大多停留在白樺林的時候,後來重新聽他的《生如夏花》、《那些花兒》,再後來有了《平凡之路》、《清白之年》。

在歌里,於我,他是一個抱著理想,低聲訴說人生困惑的少年,不張揚、不示好,很簡單,很真切。

記得在一檔節目里,主持人問朴樹上節目的理由。

朴樹低頭,思忖了挺久,抬起頭,像個小孩子一樣,說,我覺得人得吃飯吧。

主持人又問,今天唱這首歌的理由是什麼呢?

朴樹說,經紀人選的,他想推廣它。

主持人笑了,台下的嘉賓們笑了,朴樹也笑了。

鏡頭推到朴樹的面前,他很少直視鏡頭,彷彿很不安的樣子,他說他想說的,唱他想唱的,做他想做的。

如果說多年前的他與時代格格不入,那現在的他沒有變,他唱的魂兒也沒有變,用心、用信仰譜寫的清白樂章,終將獲得俗世的圓滿。

這樣無華的一個人,遇到這樣無華的一部影片。

朴樹這樣說《岡仁波齊》,他覺得樸素自然,心生敬意,當下決定把新歌更名為《No Fear In My Heart》,並重新編曲,重新演繹,最終這首歌也成為了這部電影的主題曲。

一首歌,一個動作,一個轉身,一個輪回,無論是朴樹,還是這一群又一群人,他們共同的是,在看似平淡又平凡的日子裡,堅持,堅持一份信仰,最終獲得自由與充盈。

都說人生不易,多少人是為了我們負重前行,也許是時候,該我們自己上路,走下去,這是真實的生命,接受平凡的自己。

就像《平凡之路》唱,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願每一個選擇都忠於靈魂,

願,平凡之路上,不棄信仰,終獲自由。

以上。

3. 岡仁波齊主要是講啥呢

用朴實無華詮釋的美


關於信仰的宗教電影其實並不少,但卻鮮有一部國產電影能這樣真正客觀的去展現信仰,去在虔誠的信仰中朴實無華的詮釋真善之美,而《岡仁波齊》正是這樣的一部佳作。

4. 《岡仁波齊》(《pathsofthesoul》)—信仰的力量

周末在家,受俞敏洪老師啟發,一個人安靜的坐在書桌旁觀看《岡仁波齊》。它算是一部冷門片,看完難免有些迷茫與難受,空落落地不上不下。或許是因我對這部片子懷抱了既定的期待,關於岡仁波齊,關於信仰,關於迷茫人生中一直苦苦追尋的方向和答案。然而電影里卻未明確釋出,這部小眾文藝片(紀錄片)平鋪直述的貫穿始終,冗長的開頭,毫無情節起伏。處於無法辨明本就本色出演的朴實藏民的背景下,卻在手板「咵——咵——咵」三聲響起後,目睹到朝聖者「唰」的一聲整個身體匍匐到地,磕頭,再「咵」一聲後站起的畫面後,心靈著實被震懾到。

《岡仁波齊》是一部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故事」的電影,卻用朴實無華詮釋著美。它所有的「故事」,都是由老人、孕婦、孩子、失意的少年和有意贖罪的屠夫組成的朝聖隊伍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大部分時候,都是一些起居、吃飯、誦經、扎營等瑣碎的日常。以及,最重要的,磕頭。

影片不厭其煩地多次表現了隊伍中每個人磕頭的神情與姿勢:始終目光專注、姿勢規整、步伐穩健。當被偶遇老人糾正細節之後,仍毫無怨言,端正姿勢與態度,重回隊伍中來。

如此的重復,再重復,叩首,再叩首,一行人從西藏最東邊的芒康,一路走到了拉薩,而後又從拉薩,走到神山岡仁波齊。2700公里的路途,一步三叩首,沒有一個人落下一步,來自芒康的十一位藏民,懷著不同的理由,一路向西朝聖。

片中的岡仁波齊(Kangrinboqe)位於東經81.3°,北緯31°,是岡底斯山的主峰。又是世界公認的神山,被譽為神山之王。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雍仲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由南面望去可見它著名的標志: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一橫向岩層構成的佛教萬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標志,意為佛法永存,代表著吉祥與護佑。)岡仁波齊峰經常是白雲繚繞,當地人認為如果能看到峰頂是件很有福氣的事情。

千百年來朝聖者絡繹不絕,在通往神山的一條條道路上,形成了一個耐人尋味、令人感慨的永動流。神山已深深地寓於西藏的宗教歷史文化之中,她神奇誘人,是人與神、人與自然結合的精神之山、文化之山、信仰之山。

他們這樣一群人沿路叩頭祈禱,最後到「神山」之下繞山朝拜數圈,才算完成宿願。要是在朝拜中死去,那便是福高德重,從聖地升天;要是朝拜回歸,便得到當地居民無限的崇敬,因為到過「聖地」,且取得「聖水」、撮得「神土」而回,堪稱功德高深。

一年裡在這條路上的四季有新生命的啼哭,有運輸工具的毀壞,有耄耋老人的逝去,但這些都未曾熄滅他們對岡仁波齊嚮往的心焰。電影中幾處情節給人印象之深,小女孩磕頭的循環動作致使額頭被磨破,有心的母親教導她:「不要怕,繼續磕,磕頭會帶給你智慧」;屠夫疲憊停歇時,小女孩帶著甜甜笑意的一句「加油」;路遇積水,一行人相互對視於不言中,摘下羊皮圍裙撲到水中繼續朝拜的選擇;朝拜者停下腳步為不起眼的昆蟲讓路的默契;孕婦在途中驚人又堅韌的意志力等......

不禁想到倉央嘉措的詩: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轉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我往山上一步一步的走,雪往下一點一點的下,我和雪約定的地方,想起了我的母親,我們都是同一個母親,但是我們的命運卻不一樣.....」我在回味,不斷反芻著影片的點滴,信仰的力量,讓一切顯得那麼飽滿,那麼醇厚。

我一直堅信,虔誠始終存在,並且以一種古老、質朴和無聲的方式在傳承著,如同一條源遠流長的河流,有時平靜,有時湍急。

作為追尋者與旁觀者。感受大為冰火兩重天,有些淚灑當場,有些嗤之以鼻。原來難以對話的兩個世界,一部電影就像一個時空穿越的蟲洞,開啟了異次元世界的大門,把似乎是另一個文明的影像傳遞了「正常」的現代世界中。於是「正常」的人們爭相獵奇,盯著屏幕里的人們做著令人匪夷所思的事,議論紛紛,有的人說「他們真美好」,有的人說「他們真愚昧」。好萊塢則評價道:「它描述生死,不卑不亢,不喜不悲。」

在我看來,現代都市人與西藏原住民,非先進與落後,而是兩種不同的文明,卻都有著心之所向。對很多藏民來說,宗教就是生活,生活則是信仰。

我更加嚮往西藏,那裡是離天最近的地方,雪域風光是何等迤邐壯觀,數座高原,十萬牛羊,五百牧雲,三千佛唱,天光雲彩,雄峰疊嶂。珠穆朗瑪萬山之尊,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蒼勁雄渾,納木錯湧起海洋般的潮汐,羊卓雍錯泛起寶石般的波瀾,那曲的碧野新綠,林芝的江南春色,氂牛,藏羚,黑頸鶴,雪豹,孟加拉虎,就連當地的動物都有著非凡俗之相...那是我心底嚮往的遠方,信仰即是我的方向。

影片結束在一片念經聲中,朴樹那飽經滄桑充滿故事的聲音低吟淺唱起來,或許果真如同歌詞里那樣:「no fear in my heart」「眾生皆平等,只是有人更虔誠」開放式結局的朝聖者們最終會獲得什麼?是心靈的凈化與滿足,還是生活的祥和與安康?無從知曉。我們所能知道的是,任時間流逝,任風霜雨雪,總有人一遍又一遍地繞著岡仁波齊轉山,總有無數虔誠的人走在叩拜的朝聖征途上。

果然啊,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5. 如何評價張揚導演的電影《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是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也是很多宗教中的聖山。2017年,這部張揚導演,以朝聖為主題的公路電影上映了。

然而與大部分電影不同的是,它採用了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影片中的所有人都是活生生的,這個事情也是真實發生的。

電影的劇情極為簡單卻又不簡單。步行兩千於公里,耗時一年,從芒康走到岡仁波齊,這期間克服了無數困難。我沒有去過西藏,但我去過佛教四大名山中的峨眉。徒步11個小時登上了金頂,是對體力、耐力和信念的考量。然而,在登山的過程中我看到佛教徒一台階一跪拜,這種毅力和信念,領我自愧不如。

普通人可能覺得他們又蠢又笨,為什麼不坐車去呢?我們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的行為,也沒有理由去責備他們。對於他們來說世間金錢名利並不重要,只求心裡的安寧。藏民們的善良在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給過路者喝茶、留宿,盡可能不發生爭端。這種善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顯得尤為可貴。

影片同時暗含了對現在和未來的思考。機械化的推進,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正逐步改變這個世界,哪怕是高原上的村落也不能倖免。是堅守傳統還是趕上潮流,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劇里的老人沒有答案,每個人都沒有答案,但卻在不知不覺間做出了選擇。

影片沒有出現配樂,對話實際也少的可憐,運用大量的空鏡,中遠鏡頭來展現。這么做確實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真實性,心路無聲,任何的添加都是對純潔和志誠的褻瀆。

影片的最後,楊培在岡仁波齊山腳下長眠,人們或許會感傷,但更多的是欣慰。一個人終其一生走完了他最想走的路,將自己的靈魂永遠的寄留在這山川之中。朝聖之路,不僅是一種儀式;心誠則靈,不僅是一句口號。在這條路上有的是對自己的審視和對人生的思考。

生與死,輪回不止;愛與恨,何時分離?

願你我在這路途中都能求得那心田的寧靜。

6. 《岡仁波齊》影評(劇透,慎入)

如果僅僅在這部電影中看到意料之中的主題——「信仰」,那這部電影就乾枯了。

因為它說的不是信仰的故事,不是宗教的故事,而是人的故事,是人的生活。

整部影片沒有宣揚任何信仰,它沒有告訴你岡仁波齊和勝樂金剛是什麼關系,沒有告訴大家那是「世界的中心」,它也沒有說轉山就能心想事成,整個行動的起因顯得那麼草率,一個老人和一個中年人烤著火,老人說了那麼幾句,這件事就定下了。

但我看完整部電影後,腦子里出現的卻是另一個故事。

有這么兩兄弟,他們走過人生的長路,從青年到壯年,再到垂垂老矣,他們播下了繁衍的種子,又邁著蹣跚的步伐走向死亡。他們都心想,這一生作為人來說,就要圓滿了,來生又將去向何方呢?哥哥遵循喇嘛的教導,准備前往神山岡仁波齊,他要在那升華自己的靈魂,脫離日漸腐朽的肉體,向下一個目的地進發。然而,他的靈魂比他的身體出發得更早,這是一場遺憾嗎?至少在弟弟看來,是的。弟弟不希望有這樣的遺憾,他一生為了照顧哥哥的家人無妻無子,除了哥哥再無牽掛,他立志要完成哥哥最後的事業,他望著自己生命的盡頭,盤算著時日。

這一天,他對哥哥的兒子看似漫不經心地說道:「你的父親,我的哥哥,在死前總想到岡仁波齊去轉山,可惜的是還沒成行他就先走了。我不想留下這樣的遺憾。」

哥哥的兒子,尼瑪扎堆,聽出了他叔叔楊培的話外之音,他的叔叔已經看到生命的盡頭就在眼前,他的遺願清單上只有一條,到岡仁波齊去朝聖。

尼瑪扎堆很猶豫,他知道這件事很難,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很多的時間,而且一旦決定,是不能中途放棄的,所以他對叔叔的話不置可否,他知道,自己無論反對還是贊同,叔叔都一定會去,自己無論是否跟隨,叔叔都會出發,哪怕孤苦無依地死在半路上。

他考慮了很久,他想起了他的父親,他回想了自己的一生,他看著眼前的家人,他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是孩子,他是一家之長,是頂樑柱。當初是父輩對自己的照顧,才讓自己能夠擁有現在的生活,如今,他是大家長,他要擔負起照料每一位家庭成員的責任,無論是活著的家人還是死去的家人。

尼瑪扎堆在吃飯時,當著所有人的面宣布,他要帶叔叔前往岡仁波齊。沒有人提出質疑,因為這不是在和任何人商量,這只是一個通知。

這件事在當地傳開了,許多人都來找尼瑪扎堆,想要加入這支隊伍,尼瑪扎堆一一應允,這個沉默的男人就像大地一樣沉穩,他不會揀擇自己的同伴,因為他知道自己能照顧好他們,他的自信和他的從容,讓他顯得有些木訥,但卻無比可靠。

整個隊伍中,真正抱有神聖的精神的,只有尼瑪扎堆。叔叔楊培求的是靈魂的升華,孕婦求的是自己孩子的平安,失意者求的是得到安慰,屠夫求的是洗清自己的罪惡,小女孩求的是回應長輩的期許,少年求的是見識外面的世界。

尼瑪扎堆從不為自己和他人求任何事,他是整個行動的領頭人,他拿出積蓄,殺牛取肉,准備行裝,開著自家的拖拉機,他為的只是把這一行人帶到目的地。

整條路,男女老少都有,也有著各自的內心訴求,尼瑪扎堆作為掌舵的人,他沒有雜念,他身在其中卻彷彿旁觀者,他領導著眾人,也跟隨著眾人,他保護著所有人,支持著所有人,而這樣的事對他來說習以為常,因為他就是所有人的大家長。

尼瑪扎堆與其他人的反差使其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而整部影片在人物的設置上也充滿了反差。

孕婦與老人的反差,是生與死的沖突與統一。

在行程開始後沒多久,新生兒誕生。孩子在一路上漸漸長大,老人也愈加衰老。孩子總是越長越快的,老人也老得越來越快,最終,生與死在岡仁波齊交匯,既是終點,也是起點。

如果再加一點輪回上的猜想,這個新生兒也許正是楊培哥哥的轉世,這一次,兩兄弟得償夙願,相互道別,不禁讓我想到湯顯祖的名言: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這種生死相依的深情,不但不足為外人道,往往也是不自知的。

生的蒙昧,死的混沌,在岡仁波齊交織盤旋,最終消弭,只留下由虛無而生的充實,和從愚痴中生出的清醒。

小女孩和屠夫也是一種反差,如日月的起落,他們所象徵的是消長。

朝聖路上磕長頭,為的是什麼?每個人所為的都不同。

小女孩很聽話,她參加這次行程是為了回應長輩們對她的期待,而她磕長頭,為的卻是那一句「磕頭長知識」。

屠夫前往岡仁波齊,則是為了減少自己殺生的罪惡,他是為了「磕頭消業障」。

他們的反差很明顯,一個在做加法,一個在做減法。

人總是擅長做加法,卻難於做減法,影片中小女孩與屠夫的狀態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小女孩磕頭很賣力氣,臉上有著完全不同於周圍成年人的堅毅,即使生病發熱,她也沒有因此休息。

屠夫卻不同,他腳步蹣跚,總是落在隊伍的後面,眉宇間流露出深深的疲憊和悲傷。

屠夫磕頭,磕著磕著,像失去了所有的力氣,頭抵在地上,再不動彈。原本在後面的小女孩,一點點超過他,沒有停留,只是在路過的時候讓他加油,不要停下。

屠夫彷彿死了一般,過了很久,才掙扎著起身,繼續向前。

這簡單的加油,只有小女孩能說,也只有小女孩說,屠夫才聽得進去,才不會變成一種說教。

磕頭真能長知識嗎?未必然也。

磕頭真能消業障嗎?未必然也。

這是一場心中的加減運算,此消彼長,為的是找到心中的平衡。知識有沒有增加,業障有沒有減少,在內心的平靜面前,微不足道。

有時心中的預期與結果是有偏差的,本來只是想消消業障,漲漲福德,結果一不小心就成佛了,當然這靠的也不光是自身的努力奮斗,也要考慮到事物發展的進程和規律。這也是佛教修行的原則,重點不在於當下行為的實際成效,而在於它對未來深遠的影響。由此來看,只是偶然一句「南無佛」也可令人後世成佛。

但我先前說了,這部影片不只關於信仰或修行,它實際上很平實,很腳踏實地,所以讓我們把之前那些虛的東西先放到一邊。

小女孩與屠夫就像硬幣的兩面,前者彷彿純凈的白紙,可以任意塗抹希望的色彩;後者卻像陳舊的抹布,似乎無論如何搓洗,也無法回歸本色。但當他們走在同一條朝聖之路,在此消彼長的不斷輪轉中,硬幣開始旋轉。

既不是正面,也不是反面;既是正面,又是反面。

這種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狀態,才是人最常見的狀態。我們心中有小女孩,堅毅卻不明所以,努力卻不知方向;我們心中也有屠夫,為了生存違背本心,在自我譴責中渴求原諒。

靈動與僵硬,活潑與沉默,單純與世故,憧憬與悔恨……

人生的復雜就在於,所有的矛盾互不相讓,卻又不可分割,而你,必須把它們都帶上路,直到終點。

小女孩一路走來似乎有所成長,屠夫漸漸露出又丑又憨的笑容,在這一場加加減減中,改變已悄然發生。

還有一位苦難的承受者,他在建新家時遭遇事故,兩死一傷,為了賠償,賣掉了家中的汽車、氂牛,還欠二十多萬,這樣的債務,是他無法承受的。

他,是隊伍中的約伯,他在苦難中開始懷疑信仰,在他哽咽地敘述自己朝聖的理由時,他心中的疑惑與痛苦溢於言表:

「為什麼?為什麼我要遭遇這樣的事情?神、佛、菩薩為什麼不來幫助我?」

就像《聖經》中的約伯,他對過去自己所被教導的一切提出了質疑:如果一個人並非行為有虧,但卻遭遇橫禍,這難道是公平的嗎?

受難者在災難面前屈服了,自暴自棄,不思進取,周圍的人紛紛議論他肯定是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才會得此報應,他有口難辯。

這一次朝聖,是他對自己的救贖,他開始接受眼前的現實,他要振作精神,他要完成一項壯舉,一個挑戰,告訴自己,自己連這樣的挑戰都能完成,難道還會怕過去的苦難嗎?

他需要證明自己,不是為他人,而是為自己證明自己,看起來很傻,但當所有人都不再信任你,不再看得起你,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做些能讓你看得起自己的事,即使知道這件事對於改變現狀收效甚微,但如果不邁出這一步,就永遠無法爬出暗無天日的深坑。

為了未來,他迎著未知,走向了岡仁波齊。

這部影片說的不是山,而是人,是人生。

老中青三代,在這個隊伍中匯聚,七十多歲的老人楊培,四十多快五十歲的中年人尼瑪扎堆,十八歲的青年人達瓦扎西。

年輕的達瓦扎西,想要出來見見世面,對發廊的理發師依依不捨。迷茫、害羞、好動,充滿幻想,卻不知如何作為。他還是個大孩子,開始自覺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但又不知道怎麼邁出那一步,還不知道怎樣成為大人。

中年的尼瑪扎堆是肩上能跑馬的漢子,擔起一家的重擔,話不多,但言出必行。面對車禍,坦然接受,指揮眾人繼續前進;面對錢糧已盡的窘境,毫不畏懼,指示大家打工攢錢再出發。他一呼百應的背後,是無聲卻有力的付出,他是一個成熟的男人,可靠的男人。

年老的楊培看似衰弱,但卻是所有人最強大的精神後盾。他的存在,是這次朝聖最原始的意義;他的存在,是隊伍中所有人的榜樣。那麼大的年紀,一路上從未叫苦叫累,得空時還會以自己的經驗教導大家。所有人只要看到有他在,只要他沒有倒下,心裡就覺得這件事總是能幹得成的。

這也是最終楊培去世時所有人驚愕靜止的原因,在那短短的幾秒,所有人的心一下子就空掉了,但尼瑪扎堆沒有遲疑,一句「你去請喇嘛過來」在打破沉默之餘,也接過了叔叔楊培的擔子。他是從一開始就知道叔叔將會走的,所以只有他沒有驚訝,只是平靜地安排後事。

事實上,這三個人都處於一個轉型期,或者說更年期。達瓦扎西的十八歲,是未成年與成年的轉折;尼瑪扎堆的四十八歲,是中年向老年的過渡;至於楊培,跨過的是生與死的門檻。

這一切的轉變,都在這條路上靜靜發生著,他們各自的行為,也是男人各個年齡階段的典範。

年輕時,需要走出家鄉的志氣,但不是脫離家人、胡作非為的邪氣。你會遇到珍愛的人和事,但無論如何,你得完成你該完成的事,循著長輩引領的路,去尋找自己的出路。

壯年時,一言一行都要為家庭成員負責,要學會照顧自己的家人孩子,也要學會照顧那些曾經照顧你、有恩於你的人。沉穩、有力、可靠,這些應當成為你的代名詞。

老年時,也許氣力不濟了,反應遲鈍了,也沒辦法照顧所有人了,但存在就是最重要的意義。經驗、閱歷、思維,都是你的寶貴財富,肉體雖然日漸衰老,靈魂卻蓬勃向上。

男人的一生,女人的一生,人的一生,都該這樣度過。

整部影片,平淡之中藏著一頭一尾兩個高潮。

第一個高潮,是嬰兒的降生,喧鬧、焦灼、喜悅,再歸於平淡,所有人在此之後又回到行程中;

第二個高潮,是老人的離世,安靜、平和、哀傷,再歸於平淡,所有人在此之後又回到行程中。

迎接與告別,都令人猝不及防,卻又是意料之中。

生與死,也不過是行程的一部分,經歷過,走過,就過去了,整理行裝再次上路,才是生活的常態。世界不會為你而停留,你也不會為世界而停留,彼此互為行者,互為過客,互為知己。

走下去,無論遭遇了什麼,無論處於什麼階段,走下去才是最正確的選擇,現在的人不缺乏信仰,不缺乏立場,最欠缺的恰恰是走下去的勇氣。是勇氣,不是毅力,毅力有時只是一種執念,但勇氣則是一次又一次戰勝自己。

7. 電影《岡仁波齊》:信仰的力量

《岡仁波齊》這部電影是以紀錄片的形式,拍攝一行人從准備到完成朝聖的過程。這一行人中有老人為了圓死去哥哥的心願;有孕婦因為孩子出生屬馬正好是神山的本命年;有屠夫因為自己殺生太多想洗脫自己的罪孽;有兩兄弟因為家裡蓋房子出事故死了人,雖然賠了錢但仍心有不安;有小女孩為了見世面同時也堅信自己做得有意義的事情。

他們雖各有不同的緣由,但有著共同的目的——祈求平安與幸福,於是向心裡的神山岡仁波齊一路跪拜出發。

他們耗費數月准備食物、裝備,在冬季的一天,一輛卡車裝上行囊,一行人就這樣出發了。出發那天親人們相送,沒有太多的離別寒暄,剛進入國道一行人就一個個匍匐爬下,我大吃一驚根本沒有反應過來,朝聖路就開始了。

一行人風餐露宿、迎著風、冒著雨、在川流不息的國道,在泥濘的小道,在鋪滿石子的山道,不管前面是水坑、泥濘,一路就這樣毫不猶豫的匍匐下去。即便艱難,哪怕孕婦、孩子也沒有任何的退縮,傍晚拖著疲憊的身體安營休息,第二天照樣滿臉笑容充滿希望地出發。

印象深刻的是,一行人不管遇到何種困難都能平靜對待,遇到水坑從水裡磕過去不管初春的天氣還算嚴寒;車被路人撞翻,人家說因為有需急救的病人,他們囑咐一句就不再追究。

車頭因受撞擊出現故障無法開動,毫不猶豫地放棄車頭一行人推著尾車前行;山體滑坡中他們仍然跪拜,一個同伴腳受傷,休整兩天待同伴有所好轉繼續出發。在我們看來很大的事情,他們就是能這么平淡地處理,乾脆利落地沒有任何糾結。

我佩服他們的勇氣、贊嘆他們的毅力、欣賞他們的豁達、羨慕他們的純粹、體會他們的快樂。觀影中一次次被他們震撼到,不僅思考他們不求任何利益的朝聖,這一切的力量源自何處?答案就是信仰。

關於信仰,武志紅老師在《為何家會傷人》裡面說到「 中國是無神論的國家,也是反個人主義的社會,如此一來,一個人的精神生命或靈魂,無處安放,即不能安放在信仰上,也不能安放到自己身上,所以中國人普遍缺乏自我,缺乏靈魂的寄託。 」

但我想這里的中國應該指漢民族,我認為信仰是有民族性的,因為我們民族集體信仰的缺失,也致使現在人普遍缺乏安全感而是滿滿的焦慮,這也是目前保險業空前繁榮的一大原因,人們都試圖從保險里獲得些許的安慰。

在這個焦慮的時代,大信仰的缺失是環境使然我們無法改變、也無從培養,但我們不妨在生活中找尋些個人小信仰安放下自己的靈魂、寄託下自己的精神,比如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做人准則、一種工作態度、一種育兒理念、一些愛好等等,然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充滿希望地堅持下去。

8. 岡仁波齊電影講的什麼 岡仁波齊電影講的內容

1、《岡仁波齊》電影簡介:普拉村西藏腹地一個古老的村子,村民尼瑪扎堆在父親去世後決定完成父親的遺願,帶著叔叔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時正馬年,正好是神山岡仁波齊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裡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 瑪扎堆的朝聖隊伍。

2、於是10個普通的藏民和一個孕婦,從村子出發,歷時將近一年時間,沿著2500公里長的路,一路向前去神山「岡仁波齊」朝聖。影片中沒有強烈的沖突,沒有絢爛的後期,有的只是行走,叩拜,平靜地面對一路的生、死、成長和放下。

9. 電影《岡仁波齊》的主題是什麼

近日,電影《岡仁波齊》在中國大陸上映,作為一部以「信仰」和「宗教」為主題的電影, 電影名稱《岡仁波齊》,讓很多第一次聽到的人感到不理解。
岡仁波齊,是西藏的一個山脈。
岡仁波齊與梅里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 岡底斯山脈橫貫在北部昆侖山脈與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如一條巨龍卧在西藏西部阿里廣闊的高原上。它高高揚起的頭,如一座大金字塔,聳立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這就是海拔6656米的主峰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峰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梵語稱為吉羅娑山,岡仁波齊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獅泉河的發源地。相傳雍仲苯教發源於該山;印度教認為該山為濕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常年在此處轉山的信徒不斷。

而這部電影,就是講述普拉村村民尼瑪扎堆在父親去世後決定完成父親的遺願,帶著叔叔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的艱辛路途。

10. 電影《岡仁波齊》告訴我們什麼

張楊導演及整個拍攝團隊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跟隨這支朝聖隊伍,真實記錄下了千百年來,藏人們如何用「磕長頭」的方式去聖地朝聖的全過程。整個影片全部由非專業演員出身的當地人本色素人出演,影片中的人物沒有腳本,拍攝環境極其惡劣,張楊將《岡仁波齊》定義為真實電影。從電影里加強性的幾個敘述重點上看,導演已經非常明白「朝聖」背後的真正意義了。他用電影這個媒體,讓更多不明所以的人去搞明白,為什麼千百年來藏人要用這種「特殊」、「奇怪」、「虔誠至極」的方式去「布達拉宮」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的意義,看來不是那麼簡單了,導演相當於用點化的方式開啟大家對佛法的了解和普及。我們知道,佛菩薩都發有很多大願,最基本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法門無盡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他們和佛菩薩有什麼區別?他們藏民一代代在教育和傳承,要為眾生祈求平安幸福。我們何以為安?我們憑什麼獲得如此福祉?我們天天為了自己。

閱讀全文

與岡仁波齊電影主題意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