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代影視音樂的構成有哪些
現代影視音樂的構成主要包括主題音樂、背景音樂、敘事性音樂、情緒音樂、節奏氣氛音樂以及時空過渡的連續音樂等等。
當代影視音樂已經由「樂配影視」變為「影視配樂」,或者是二者呈現「並行關系」。
著名影視音樂作曲家趙季平也是一位將「樂配影視」提升到「影視配樂」的偉大作曲家。如最為代表性的《紅高粱》在抬花轎時候的節奏和步法就是根據音樂的節奏來踩點的。
新的解讀
當代我們對於影視的回憶不在僅僅是依靠影像,而更多的是聲音。這就是音樂所獨有的魅力。因為音樂不僅僅是時間的藝術,同時也是空間的藝術,是那種可以將我們帶回那種回味淡淡憂傷的感情時代的東西。
所以音樂是偉大的,古人講「唯音不可作偽」就是這個道理,孔老夫子也講,「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影視音樂不等於依附於影視的音樂。它與影視共同構建完美的藝術作品。
B. 電影悲慘世界的音樂主旋律特點
電影悲慘世界的音樂主旋律特點:
1、歌曲旋律的結構特點。音樂劇《悲慘世界》旋律的結構特點是通過動機反應主體的不斷重復表現。該劇通過音樂主題的交叉演繹表現出主人公內心動機的矛盾沖突,獨唱與合唱等多種唱法的交替渲染了戲劇沖突氛圍,突出了苦難性的歌劇主題。
2、歌曲旋律的創作特點。音樂劇《悲慘世界》在創作上面並沒有加入過多的節奏變化和音域拓展,節奏質朴流暢,真摯感人。
3、歌曲旋律的風格特點。音樂劇《悲慘世界》的風格特點十分鮮明,在整部歌劇的演繹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旋律的轉折性很強,具有豐富多彩的特徵。
在悲情時的蒼涼凄美,在豪邁時的激盪明快,在溫馨時的婉約和美,在誇張時的詼諧諷刺,這些旋律風格上的轉折自然流暢,極大豐富了歌劇的感受性和情感調動作用。
唱詞特點
1、歌曲唱詞的通俗性與簡潔性特點。音樂劇《悲慘世界》以它宏大激盪的風格和感人至深的情節吸引了不同時代的無數觀眾,人們通常因其恢弘的結構框架稱之為史詩般的歌劇,其實這個概括雖然准確描繪了該劇的主題風格,卻沒有突出該劇十分簡潔精煉准確生動的歌詞以及改革的通俗化形式。
音樂劇《悲慘世界》正是以它的通俗性贏得了廣泛的觀眾基礎,因其簡潔性使該劇的豐富內涵得到更大程度的表現。
2、歌曲唱詞的詩性和音樂性特點。音樂劇《悲慘世界》的歌詞表現出了詩歌的韻律美和音樂的節奏感。可以說該劇的創作就是在完成一部韻律優美的詩歌藝術,將詩歌創作手法的精髓完美保留至歌劇之中。
C. 電影音樂的特徵及作用
電影已有百年歷史,隨著電影藝術的不斷發展,音樂已成為這門藝術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電影的彩色化、寬銀幕化以及立體聲音響的出現,杜比錄音系統、數字多軌錄音技術的運用等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發展。電影音樂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想,各種新風格、新體裁的電影音樂不斷涌現。在電影中,影像與音樂是一種怎樣的關系?電影導演如何決定和使用音樂?導演與作曲家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一旦音樂以及音響與畫面相結合,那麼會給我們留下一個什麼樣的整體印象呢?純音樂與電影音樂關系如何?作曲家是怎樣著手創作電影音樂的?一部電影音樂又是怎樣完成的?電影音樂是如何變遷的?等等,這些都是這門課程所要討論的問題。通過《電影音樂》這門課程,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電影音樂,並讓學生以不同的專業立場來了解和掌握電影音樂,以達到日後獨立工作時自身所應具備的"背景"知識。授課方式:結合理論講授的同時,利用音響資料,盡可能讓學生多聽電影音 樂作品,在聽的過程中,具體講解和分析音樂本身。另外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再來觀看聽過的作品,以加強學生對電影音樂功能、作用的印象,求得完整的"電影音樂"知識與概念。授課為一學期。
電影是導演的藝術,但更准確地說,它是在導演統領下的一個群體的藝術。導演、編劇、錄音、攝影、音樂、美術六大組成部分,少了其中一個電影就不存在。而音樂與電影更是骨肉相連。
「首先,電影是音畫藝術,眼睛和耳朵兩個器官是在第一時間接收信息的。人們坐在電影院里看電影的一大原因,就是想聽聲音刺激。電影能從無聲發展到有聲,這也正是人們對動效和聲音的需求,期望能有除了攝影美術之外的表達形式。你看那些好萊塢大片,從開始到結束,大量的音樂充實著劇情的不斷發展,甚至於當電影出現某種色調時,音樂都能起到增強作用。」
「其次,電影具備多種節奏功能,比如主觀節奏、客觀節奏、導演心理節奏和觀眾心理節奏等等。只有音樂這種形式和電影在節奏上是非常統一的,其它藝術形式就略差一些。音樂可以通過不同的音樂節奏和音樂語言,來表達這些節奏,迎合故事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場景。從某種程度上說,音樂對電影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王黎光曾對他的研究生們做過一個實驗,為他們放映《加勒比海盜》的同時,將國際聲道的聲音頻道全部關掉,結果不出20分鍾,有人就看不下去了。
參考資料:http://www.ccmce.net/ShowArticle.asp?ArticleID=21
音樂進入電影以後,成為電影這個綜合藝術的一個有機部分,是一種新的音樂體裁。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強影片的戲劇性、渲染影片的氣氛方面起著特殊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在溶入電影以後,在它的表現形式上也發生了相應的較大的變化。具體表現在:
1電影音樂的創作和構思必須根據電影的創作要素,即題材、內容、風格樣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條件,使電影音樂的聽覺形象和畫面的視覺形象完美融合,體現導演的總體構思和美學欣賞原則。
2 電影音樂根據影片劇情和畫面長度分段陳述間斷出現,並受電影蒙太奇的制約,曲式概念有了新的發展。
3電影音樂改變了以前音樂必須是用"樂音"構成的傳統觀念,和電影中的話語、音響等結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陳述的結構,並和"噪音"一起相結合,有時音樂與語言結合,有時音樂和音響效果結合,有時與兩者都結合去恰如其分地表現抒情性、戲劇性氣氛,成為一種新形式。
4另外,電影音樂的演奏、演唱必須經過錄音、洗印等一系列電影製作工藝,最後通過放映影片才能體現它的藝術功能和效果。同時,隨著錄音技術和器樂、配器技術和發展,已極大地豐富了電影音樂的音色和配器效果。
電影音樂按照在影片中出現的方式分為現實性音樂和功能性音樂。現實性音樂又叫客觀音樂,在影片畫面上看到聲音來源:如畫面音樂會表演的器樂、聲樂節目;劇中人物的唱歌、拉琴、街頭演唱以及畫面中的收音機、錄音機播放音樂等。功能性音樂又稱主觀音樂,在銀幕上看不到聲音來源而有作曲家為電影創作的音樂,著中表現畫面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渲染環境創作的音樂,著中表現畫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渲染環境氣氛等。好的電影音樂應當和影片畫面結合得天衣無縫,音樂本身也優秀,並能離開畫面作為一種新的音樂讓人欣賞。
電影音樂和畫面的結合關系通常分為音畫同步和音畫對位兩種。音畫同步表現為音樂和畫面的情緒一致,節奏配合,視覺內容統一,並起到烘托、渲染畫面的作用。音畫對位則是讓音樂和畫面作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表現,使節奏、速度、情緒、和意境都表現不同,聲音和畫面相反相成,對立統一。
"對位"本是音樂術語,在這里來表現聲畫的結合目的在於更能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反映生活的復雜性、多面性,從而表達影片豐富的內涵。
電影音樂根據影片需要,需要確定音樂的風格、主題音樂的性格特徵、音樂布局和高潮的設置、音樂和影片中語言音響等聲音的有機結合和安排、每段音樂的起止、情緒氣氛以及畫面的關系。電影作曲往往需要用大量音樂資料加以剪輯來改編成電影音樂,這需要熟悉音樂資料、善用音樂資料。電影音樂作曲必須懂得樂隊、樂器和配器,在作曲的時候考慮用什麼樣的樂隊、用什麼類型音樂、如何配器,另外電影樂團的作曲和指揮對音樂的長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為突出,在和畫面配音時這方面的適應能力也特別強。在音樂進入電子化時代後,對各種新穎樂器和電聲樂隊也必須駕輕就熟,掌握它的音響特點和表現特徵。
電影歌曲是電影音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分主題歌和插曲,對推動情節和揭示情感有著重要的作用,極富感染力。
專業電影工作者最常用的辦法是雇一位作曲家,讓他為電影的不同場景作曲,但有時也啟用一些現成的音樂作品,可以是舊的,也可以是新的,只要獲得它的版權。電影音樂的作曲是安排在剪接好畫面以後,所以有時間的緊迫性,作曲是後期製作的最後一個創作人員。通常電影音樂綜合了導演的作曲家的意見,一旦標定了音樂後便開始創作,作曲家還必須了解影片在音樂製作方面的預算,控制費用不超支。使用流行樂作為影片音樂需要辦理版權許可證,這是個花錢的過程。有雄厚資本的劇組才敢問津。
入行途徑:
先入音樂那行再入電影音樂這行。不一定要科班出身哦,嚴肅音樂以外的一些地下音樂工作者也有可能為電影音樂作曲。
D. 音樂結構的電影音樂的結構
電影音樂的結構是建立在電影音樂與電影的總體關系基礎上的。
兩種結構類型:框架型結構和點描型結構。 概念:指電影中,由主題音樂作為全劇音樂的框架,對全劇內容進行關照和概括,並做貫穿和發展的一種結構類型。
適於承載重大的題材與體裁,音樂往往承載著比較豐富的內涵與內含。經常使用主題音調的貫穿、發展和變奏手法。
兩種類型:由主題音樂引申發展和由主題歌引申發展。
1、主題音樂引申發展的框架型結構
是電影音樂發展過程中最先出現的結構類型。也是目前電影中最常見的結構。
一個或者多個主題音樂貫穿全劇。往往代表著電影當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地點或者情感線索。
單主題結構、雙主題結構和多主題結構
a、單主題結構
概念:指電影中只有一個作為框架的主題音樂,她做為音樂的核心貫穿全劇。
範例分析:《紅色小提琴》
「安娜主題」:
一、克萊蒙納的神秘凄楚
二、維也納的清新典雅
三、牛津的浪漫狂野
四、上海的壓抑哀傷
五、克萊蒙納的平靜安詳
b、雙主題結構
概念:指電影中具有兩個作為框架的主題音樂。這兩個主題往往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在劇中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範例分析1:《卡薩布蘭卡》
一、歌曲「As Time Goes By」,作為影片的愛情線,代表著男女主人公里克和伊爾莎之間難以割捨卻又不得不割捨的愛情;
二、法國國歌《馬塞曲》,作為影片的政治線,代表著來到卡薩布蘭卡的各國居民,特別是地下黨成員,對納粹暴行的反抗和斗爭的決心。
範例分析2:《時光倒流70年》
一、《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代表著麥肯娜與科里爾冥冥之間存在的一種聯系,比較含蓄;
二、時光倒流主題則是二人愛情的明確寫照,顯得更加直白。
c、多主題結構
概念:電影當中有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的作為框架的主題音樂,它們各自代表著劇中比較重要的角色或者情緒色彩。
多主題結構是框架型音樂結構中最為常見的結構模式
範例分析1:愛德華大夫
(1)序曲和終曲的使用
A、B、C主題的使用向觀眾預示著影片圓滿的結局。
(2)字幕音樂的使用
引入新的音樂元素D,讓人不寒而慄。E主題作為過渡的音樂使用。
(3)場景中的音畫同步
場景音樂直接來源於主題音樂,在音畫同步配置的過程中完成了主題的貫穿和發展。
(4)音樂的持續使用
音樂持續的時間很長,跨越好幾個場景,根據影片的內容按照主題音樂為框架形成各種變化。
(5)高潮中的音樂使用
每一個主題在出現時都有一個明確的情感意義。影片中需要表態特定情感或氣氛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拿來用。
《愛德華大夫》的七個主題
Theme A:
輕快活潑
Theme B:
中性
Theme C:
愛情主題
Theme D:
偏執主題
Theme E:
過渡連接
Theme F:
含蓄愛情
Theme G:
兇殺主題
範例分析2:《藍》
由於存在多個主題音樂,因此採用多主題音樂結構的影片往往會具有類似交響樂的音樂布局。主題音樂、場景音樂,甚至影片結束時的音樂都會成為音樂整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1)與人物命運相關的幾個主題音樂
表現朱莉悲劇命運的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主題音調:
朱莉丈夫創作的協奏曲帕蒂斯主題,代表朱莉丈夫的精神存在:
奧利夫創作的主題音樂:
(2)與眾不同的「空鏡音樂」
在影片中,導演經常反常規的用長達數十秒的黑鏡去凸顯音樂,音樂既是被鏡頭托出,實際上又是在延伸著畫面,與情與景都是渾然天成。
(3)概括與發展性結尾音樂
結尾音樂是高度抽象和高度概括的比喻,結構類似採用奏鳴曲式的交響樂的尾聲。
從合唱開始,先後出現了居中人物的畫面組接,似乎在概括影片中發生的故事。
長達2分鍾的帕蒂斯主題和朱莉的頭部特寫不僅是回顧,似乎還暗示著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心結。
女鄰居善良的親情、同情心和對自己職業的特殊解釋是否也是一種人生。
吹笛人與朱莉的人生似乎有著天壤之別,但為什麼屢屢出現在朱莉面前,有什麼必然聯系?
……
另外:
如果影片的主題音樂是具有哲學情懷的主題音樂,或者是具有某種象徵性符號作用的主題音樂,那麼該主題音樂和場景音樂之間的區分就不是非常明顯。這時影片的音樂結構仍然屬於主題音樂發展而成的框架型結構,只是主題音樂是站在一種更高的層次上對影片進行關照而已。
主題歌引申發展的框架型結構
作為電影概括提點劇情的音樂形態,主題歌在旋律上有兩種形態:
一種是主題歌的旋律作為全劇的音樂主線進行貫穿發展,並與具體的場景音樂相結合,這時主題歌的旋律的作用實際上就等同於主題音樂;
另一種形態則是主題歌的旋律與影片當中具體的配樂無關,卻能夠用它所營造的氣氛為影片營造一個整體上的藝術框架,而在故事情節發展的過程中,音樂主要是點描型的場景音樂。
a、主題歌旋律貫穿發展式的框架型結構
採用這種結構的電影,其主題歌旋律的作用與主題音樂一致。或者說,主題歌就是若干主題音樂連接到一起,加上歌詞形成的。
b、主題歌旋律不參與貫穿發展的框架型結構
電視劇中的主題歌在多數情況下不作為主題音調來進行貫穿發展,著重考慮用歌詞的意境來統領全劇。但當每一集在播放的時候都能夠對主題歌進行一次重復,因此主題歌旋律實際上也起到了貫穿全劇的作用。並且往往還會出現一些具有部分貫穿性的、代表特定形象與情感的音樂,這也是對作品音樂形象統一化的一種彌補。 概念:電影的音樂當中沒有一個能夠占據核心地位的主題音樂,劇中所有的音樂幾乎都是為獨立的場景而專門創作的場景音樂或插曲,或者是過渡性的轉場音樂,以此作為點描來為電影添彩增色。
以修飾方法來分,點描型的音樂結構可以分為四種:情節性點描、過渡性點描、色彩性點描和綜合性點描。
情節性點描
概念:電影中的音樂能夠參與到場景當中,從而帶動情節的發展,營造氣氛。
特點:「惜樂如金」,但一旦使用音樂,就要讓它發出異彩。所以往往出現在以情節取勝的電影里。
過渡性點描
概念:電影中的音樂基本不參與到情節當中,只起一個場景過渡的作用。
特點:音樂的比重較小,每段音樂也比較短,只把音樂作為一種轉場的手段來應用。
色彩性點描
概念:是點型結構當中最為常用的一種音樂點描方式。
特點:音樂的類型比較豐富,音樂的使用量也比較大,其作用類似於音響,因此在許多的動作片和科幻片中比較多見。
範例分析:《黑客帝國》
影片的音樂用量很大,達到100分鍾。且構成極為復雜,包括傳統的管弦樂器、電聲樂器、合唱、MIDI合成合成音樂,以及其它特殊樂器。
此影片配樂追求的不是旋律性,而是動態和節奏的變化。
音樂和音響合二為一。
綜合性點描
概念:大部分採用點描型音樂結構的電影作品,都會含有情節性、過渡性和色彩性點描音樂。如果很難區分哪一種點描性在其中占據主導地位,我們就可以將其音樂結構稱為綜合性點描結構。
E. 舉例談談電影音樂如何配合劇情結構和視覺畫面的節奏 急 在線等
電影畫面傳遞的是內容,音樂四電影表現力的載體,貫穿電影發展的始終,電影音樂不僅僅是作為畫面的陪襯存在,而是要傳遞出去。
《泰坦尼克號》一開頭就以蘇格蘭風笛的哀怨之聲配合高遠清澈的女聲營造除了悲劇色調的音樂,人民彷彿能夠在腦海中想像出在輪船上展開的愛情故事是多麼凄涼,隨著故事的推進,整部電影的音樂曲調也發生了變化,由暗轉明,速度開始變快,管弦樂隊演奏的有氣勢的節奏又把人帶到了這艘豪華的大船上,人們臉上興奮的表情,船上豪華的裝飾都能夠在你腦海中浮現,這種歡快的基調配合熱熱鬧鬧的畫面,簡直是最好不過了,隨著男女主角愛情的升華,最經典的曲目《我心永恆》應運而生,蘇格蘭的風笛與鋼琴交織,配合男女主角激情奔放的愛情,行雲流水般的音樂是對男女主角愛情最好的詮釋,最後一首《上帝與我們同在》則在整個船即將沉沒的時候播放出來,畫面中每個人都急急忙忙地逃生,哭聲喊聲混成一片,船上的樂手安靜的演奏,這一對比強烈地表現出樂手、船長等人的高尚品格,也包含了對人們的安慰,希望上帝與人們同在,給人以心靈的安靜。
《理發師》被稱為油匾電影的里程碑,選取了交響樂和童聲合唱來表現整個故事,這種擺脫濃濃吳音,只依靠畫面是不能夠展現出來的。
《地方英雄》中使用了兩個主要的音樂主題,當場景切換成西南部都市時,響起得是搖滾樂曲調,海邊的村莊伴隨的則是一種較低沉,較辛酸的民間曲調,在最後一場戲中,年輕人回到休斯頓後,深情地回憶起蘇格蘭那片土地,這時影片兩種音樂同時響起,給整個故事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