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西文化沖擊的例子
中西文化沖擊的例子有時間觀。西方人的時間觀和金錢觀是聯系在一起的,時殲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在生活中往往對時間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計劃,而中國人在時間的使用上一般不會像西方人那樣嚴格的按照計侍御劃進行。
中西文氏談啟化沖擊的例子
中華民族素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熱情的中國人常常互相敬煙敬酒,而在西方國家,人們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吃飯時也一樣。
中西文化不同的地方還有喝水方式,以前中國人對客人最熱情的舉動就是給滾燙的熱水,中國人還有多喝熱水的習慣,而西方人是基本不喝熱水的,只喝冷水。
中國人注重謙虛,在與人交際時,講求「卑己尊人」,把這看作一種美德,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贊揚或否定自己時,會認為中國人不誠實。
B. 西方的哪些經典電影給你帶來了不同的文化沖擊
最近剛看了《羅馬帝國淪亡錄脊悔陵》,電影講述了羅馬帝國逐漸走向滅亡的故事。羅馬皇帝馬可櫻戚 •前模 奧勒留,晚年時決定將王位傳給賢臣利比亞斯,而不是傳給王子康茂德,因而被毒死。利比亞斯並沒有作羅馬的皇帝,而是輔佐自己的好友康茂德登上皇位,但卻引來皇帝的忌恨,於是派他去守邊疆。
C. 求電影刮痧中的東西方觀點的反思(400字) 急需要
電影《刮痧》及其文化差異背景
I.電影情節
影片是根據一個在美國生活的中國中產階級家庭因刮
痧而導致的一系列遭遇改編而成。故事發生在橘碼美國中部密
西西比河畔的城市聖路易斯。一對年輕的中國夫婦為了心
中的「美國夢」移民到這里已經8年了。主人公許大同是一
個成功的電腦游戲設計師,在一次頒獎禮上他興奮地告訴大
家他愛美國,這里實現了他的「美國夢」。然而,大同剛到美
國的父親在一次孫子丹尼斯發燒時為其進行的刮痧卻在不
知不覺中埋下了隱患。丹尼斯意外受傷被送到了醫院,醫生
在檢查時發現了他後背因刮痧而留下的淤痕,美國兒童福利
局就以虐童罪起訴了大同。大同被迫遠離妻兒,丟了工作,
失了朋友,「美國夢」就這樣碎了。
2.文化背景
影片通過在文化上趨於感性的中國同理性的美國的摩
擦與沖突展開情節,充分詮釋了影片的主題—— 東西方文化
差異。
「文化,是一個群體中的個人和集體在其生存過程中將
其所獲知識、經驗、信仰、態度、意義、階級、宗教、時代觀念、
生存角色、空間關系、世界觀、物質觀及價值觀世代沉澱和傳
承的產物」(「Culture Deftnition」)。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的
文化古老而悠久,美國則顯得更加現代,因此這種文化上的
差異也就顯現的更加突出與鮮明。
自古中國就是一個大同的民族,主張「清靜」、「元為」的
道家思想和提倡「和諧」、「綱常」的儒家思想自古便影響著
世代中國人,這些傳統思想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國人的行為
態度。而美國則是一個只有兩百多年歷史的移民國家,他們
的文化具有個性化和現代化的特徵,倡導個性與自由。他們
科技的進步,財富的創造,民主的建立都是出於現代社會的
發圓灶哪展需求,人際關系也是按照現代標准確立。
f收稿日期]2OLO—O1—30
【作者簡介】張鵬蓉(1970一),女,哈爾濱工程大學外語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學、翻譯。
第3期 難以消除的紫痕 55
二、《刮痧》中東西方文化差異分析及解決方法
1.思維方式差異
(1)對「刮痧」的認知
影片中最具爭議的話題就是「什麼是刮痧」。如果主人
公大同能夠成功的以一種美國方式辯鍵向法庭解釋「什麼是刮
痧」,並讓他們明白並接受,也就不存在問題了。但事實是,
他們知道大同每個單詞的意思,把它們連在一起就不知其所
雲了。「刮痧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巾醫皮部
理論為基礎,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膚相關部位
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刮痧過
後,會在皮膚上留下些紅紫色的淤痕。「它(刮痧)是中國古
代人民對人體與疾病認識的一種思想產物」(「中醫的來
源」)。刮痧雖然包含科學依據,卻無法用儀器進行檢驗,這
與西醫理論截然相反。西醫是建立在解剖學的基礎之上,更
加註重理性、分析和實證,如果想讓西方人去接受中醫理論
就得把它放在解剖學基礎上進行闡釋。可事實上,我們無法
用解剖學理論去解釋「刮痧」、「丹田」和「七經八脈」等等。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醫學理論認識,所以,在聽證
會上,大同按中國的方式解釋刮痧時,聽證人員的反應是:我
們聽不懂,你要麼用我們能聽懂的方式解釋給我們聽,要麼
就用一本美國的醫學書籍證明給我們看。大同在此時顯得
是那麼的震驚與無助。
(2)對「美國夢」的認知
「美國夢」一詞最早是由詹姆斯·亞當斯於1931年在
其著作《美國史詩》中提出,並伴隨著美國的歷史一起發展。
大多數學者認為:「美國夢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對嚮往自由追
求的信條,即:在美利堅合眾國,所有的國民和居民只要是通
過辛勤工作都可以去追求實現其夢想」(「American
Dream」)。「美國夢」的中心思想就是個人的自由、解放和奮
斗。大同在~定程度上實現了他的「美國夢」,卻發現很難
從根本上成為一個美國人,因為他骨子裡已經深深的烙上了
中國的印記。移民者,就像「河中的鵝卵石,外表是濕了,可
它永遠都不可能成為河水的一部分」(何雲波,2004)。下文
大同與他老闆兼朋友昆林的對話(大同因為昆林在聽證會
上不肯幫他而失利,十分生氣,要辭職)充分顯示了東西方價
值觀的差異。
昆林:大同,我很抱歉,我只是想告訴你⋯⋯ 我不能說
謊,他們知道一切。
大同:讓我一個人靜靜!我沒空聽你那些辯解!我只想
要回我的妻子和兒子!
昆林:這難道要比你的工作還重要嗎?!
大同萬分失望,在他眼裡,沒有了妻兒就沒有r一切;而
作為一個標準的美國人,昆林則認為工作(金錢)才足一切,
它可以替代一切,包括愛情和生活。移民者們也許能夠在經
濟上實現其「美國夢」,卻很難在精神上達到與本土人一致
的境界。
(3)對「孫悟空」形象的認知
影片中幾乎每一個重大場景都有對「孫悟空」這一形象
的刻畫,並且在大同的聽證會上更有針對它的激烈爭論。
「孫悟空」源於rl1同古典名著《西遊記》,有著其獨特的義化
內涵。巾國文學在人物的刻畫上注重通過對人物的描寫表
達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態度。因此,「孫悟空」在《兩游記》『}l
僅僅是一隻猴子,更是一個英雄,它聰明勇敢,敏銳正直,
愛憎分明,代表著古代人民飽受封建壓迫時奮起反抗的先
鋒。而西方人在文學上更講求邏輯關系,很難體會到中國古
典名著的深層內涵,同時由於沒有經歷過封建社會,所以西
方人不可能將「孫悟空」理解為一個英雄形象。片中兒童福
利局的律師之流更是把它定義為「兇殘野蠻的中國猴子」。
此觀點甚至得到了法官的默許。他們認為「孫悟空」就是一
只未開化的動物,因而它的游戲開發者大同也就被看做是一
個有暴力傾向的人了。聽證會上的這番辯論充分體現了東
西方文化差異帶來的文化誤解與沖擊。
2.人際關系差異
(1)家庭中的親屬關系
中國有句老話:「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
國的傳統美德之一。大同是典型的中國人,在美國事業有成
後馬上將身在中國的老父親接到美國頤養天年,當丹尼斯因
為老父親的刮痧呆在福利院時,大同並沒告訴父親實情以免
他著急上火,這都是一個中國人很自然地處事反應。西方則
不同,美國人更注重和相信個人能力,老年人也喜歡通過獨
居和自給來證明自己。他們無法理解中國的那種對方還沒
開口就提供幫助或保護的孝道。因此,當知道不是大同而是
他父親給丹尼斯做的刮痧時,昆林不解為什麼大同在聽證會
上承認那是他自己做的,便問簡寧(大同的妻子)為什麼,簡
寧十分坦然的說:「因為他是中國人啊」,這給了昆林很大的
震撼。
同時,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在影片中也有很多體現。大同
一家三口就是中國家庭的一個縮影,「養不教父之過」和儒
家思想的「三綱五常」都在大同身上詮釋了一遍。丹尼斯打
了昆林兒子還不道歉,大同便給了丹尼斯一巴掌,這在美國
不僅是違法的,還侵犯了他們的個人主義信條。通常,美國
父母在孩子不犯法的前提下不會對其進行干涉。而在中國,
受傳統文化影響,孩子是父母財富的一部分,孩子必須要聽
大人的話,家長按他們自己的想法規劃孩子的未來,塑造孩
子的人生卻不去考慮孩子的感受。簡寧為了讓丹尼斯盡快
融人美國就強迫他只許說英文,可從沒想過他是否願意。
(2)社會中的朋友關系
中國人喜歡強調「忠」、「孝」、「義」,「義」指朋友間的仗
義、義氣,是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辭」;美國人則不同,
他們更重視事實,朋友和事實之間事實更重要。因這一差
異,大同和昆林在聽證會後產生了分歧。
昆林:我只相信事實!你不該打丹尼斯!
大同:我為什麼打他?嗯?我自己兒子?我打他還不是
為了給你面子!那是給你面子!知道嗎!
昆林:什麼亂七八糟的中國邏輯!打你兒子那怎麼能是
在給我面子呢?
這里,打兒子一巴掌給朋友面子是中同一種增進友誼的
「藝術」,這種「藝術」對沒有這層文化認識的昆林來說是無
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林語堂先生在《臉與法治》一文中說
道,「『fl同人的臉,不但可以洗,可以刮,並且可以丟,可以賞,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可以爭,可以留,有時好像爭臉是人生的第一要義,甚至傾家
盪產而為之,也不為過」(黃鳴,2005)。這種貶低自身來尊
重對方的做法在西方人看來是十分可笑和不可理喻的,難怪
昆林大吼:「什麼亂七八糟的中國邏輯!」
3.法律觀念差異
(1)對於打官司的認知
美國是法制社會的代表,其法律體系非常完善,法律法
規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的法律意識很強,打官司幾乎
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正因如此,美國律師的類別也劃分得十
分詳盡,打什麼官司,就請什麼專業的律師。中國人講求中
庸之道,喜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打官司是無路可走時的極
端手段,了解也就不是很深。受此影響,大同對正式進入法
庭程序前的聽證會並不在意,他讓懂產權法律方面的昆林為
他辯護,昆林立刻指出:
昆林:家庭法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法律方向,聽證會馬
上就要開始了,你得找專業的律師來進行辯護。
大同:嘿,你知道我有多愛丹尼斯,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所知道的最棒的律師,你來幫我最合適不過。
昆林:可我只是一個產權律師,我對家庭法律知之甚少。
大同:丹尼斯是我兒子,那我就有他的產權,對吧?他們
只是搞錯了,你把事實一講,我就能帶我兒子回家了。我可
全指望你了!
結果顯而易見,因為不了解美國法律細節,不懂得如何
為自己辯護,大同的第一次聽證會失敗了。
(2)法庭舉證
美國法庭的訴訟過程與中國也有很大區別,特別是在舉
證方面。美國人注重邏輯關系,證據才是事實,才是一切。
大同不懂這種證明方式,他只是根據自身感受去講道理。聽
證會認為刮痧是一種虐待手段,大同就對他們講自己的親身
經驗,說他父親也給他做過刮痧,但這在美國法律上根本不
能稱之為證據,而且也沒有哪一本美國醫學書籍能證實他的
說法,因此,刮痧就成了虐待。相反,兒童福利局的律師就十
分擅長舉證,他利用各種所謂的事實來證明大同有暴力傾
向。他曲解孫悟空的英雄形象,貶低中國文化,故意激怒大
同,使大同在聽證會上失態。雖然手段有些無恥,但卻用事
實證明r大同有暴力傾向,所以他贏了。證據就是一切,這
才是美國法律。
4.東西方文化差異的解決方法
(1)電影《刮痧》中的解決方法
整部影片實際上就是一種中美的跨文化交流。影片的
最後,大同為r見兒子,在平安夜沿樓外的管子爬了九層樓,
這九層樓高的管子不僅僅是一位父親同兒子之間的距離,更
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一道鴻溝。因為文化上的不理解,大同
幾乎是妻離子散,被朋友誤會,還丟了工作。盡管如此,沒有
人要放棄:大同為了見兒子在平安夜爬上那又冷又長的管
子;老父親特意回到中國為大同郵來有關刮痧的書籍以證明
其合理性;昆林去唐人街親自感受了一次刮痧;聽證會的人
員們也不斷反思著法律的合理性。種種磨難之後,他們嘗試
著去感受彼此的文化差異,經歷它,了解它,從而去縮短它。
(2)現實生活中的解決方法
語言是文化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深深影響著文化。如果
我們在學習一門語言時忽視對其文化的了解,那我們就會像
電影中的大同夫婦一樣,雖然可以無障礙的與外國人進行交
流,但當遇到「隱藏的文化」時卻無法正確理解它們的含義。
因此,在打好外語基礎的同時,我們也要強調對其民族文化
的認知和理解,並在遇到文化沖擊時,能夠具有換位思考的
意識,尊重彼此的文化。
總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有著其特殊的文化底蘊,
並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
和行為模式。基於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國和美國有著各自獨
特的思維方式、人際關系和法律觀念,人們在交往的過程中
總是習慣於用自身的文化標准去衡量他人的思想和行為,文
化差異引發文化沖突,這樣矛盾與傷害就在所難免。《刮
痧》就是這樣~部鮮明地闡釋了中西方交流中的文化差異
與沖突,同時也強調了矛盾的可跨越性和可解決性的影片。
文化誤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國家間文化誤解的扭曲和誇
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通過對其他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學
習和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成功的進行跨文化交際,並為東
西方文化交流做出努力。
D. 文化沖擊的例子有哪些
1、見面問候
中國人的見面打招呼很有特色的一般都是「吃了嗎」傳聞這是因為中國「民以食為天」的觀念造成。而西方一般都是「Hello!」之後就問天氣,「覺得今天天氣怎麼樣啊?」「覺得天氣不錯啊,難得的一個大晴天!」
2、餐飲習俗
中華民族素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熱情的中國判晌槐人常常互相敬煙敬酒。中國人宴客,即使美味佳餚擺滿一桌,主人也總習慣講幾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話。主人有時會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夾菜,用各種辦法勸客掘友人多吃菜、多喝酒。
而在西方國家,人們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所以他們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吃飯的時候,絕不會硬往碗里夾菜,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他們也不會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喝酒,不會非要喝醉了為止。
產生原因
文化的產生是以人的生命體驗和生存經驗為基礎的。不同生存環境的刺激和作用,造成了人們對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的不同感受與看法,而處在相同生存環境里的人,又會形成許多共同的感受和經驗。在封閉的生存環境里,這些共同的東西是產生謹虛部落或者村落文化的基礎。
文化的沖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文化的本性所決定的,是文化在不斷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種必然現象。
E. 電影刮痧中體現文化沖擊的影評150字
中西文化交流源遠流長,自近代以來經歷了一個從碰撞、沖突到融合、互通的過程,就像電影《刮痧》所表現的中國人和美國人的差異,不僅在中美兩國的法律、道德標准等方面,而且觸及法理、觀念,甚至中伏或醫理論等諸多議題。由於時空上的巧帶差異,造成了中美—東西方文化、觀念上的不同,進而表現為行為上的沖突。
第一點,我們先從文化的淵源方面來看
第二點,是那句「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朋友觀
第三點,觀念文化方面的差異,這是深層次的文化差異
從表面上缺寬伍看,電影《刮痧》反映了西方社會對中醫的無知,但從根本上看,體現的卻是中西兩種文化的沖突,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強勢文化試圖一統天下,用西方的文化觀閹割異質的弱勢文化的趨勢.所以,文化交流既需要理解和尊重,也需要超越偏見和誤解。這就要求我們對待不同的文化,應該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同文化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對待自己的文化,要有文化自信,但不能妄自尊大;要看到其局限性,但不能妄自菲薄
F. 有沒有一些關於文化沖擊的電影推薦
一部中西方文化沖擊的經典電影,很好看2008年上映,《功夫之王》
劇情介紹:講述美國少年傑森穿越回到中國模盯古代,他在那裡巧遇功夫高手魯彥、金燕子和默僧,四人一起經歷了諸多艱險,終於戰勝玉疆戰神等邪惡勢力,完成拯救美猴王的使命的故事。
是一晌碼搏部結合了中西方宴祥文化的經典電影,很好看,很經典。
G.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觀後感及電影背後的故事
今天上午,無意中刷到一個電影短視頻推薦,說1999年霍建起導演的《那山那人那狗》「牆內開花牆外香」,國內盡管獲獎(在第19屆金雞獎的評選中,獲得最佳電影獎和最佳男主角獎,)但各大電影發行公司都不感興趣,導致電影幾乎沒有票房收入,差點讓我們錯失一部優秀影片。然該影片卻在日本取得了令人驚艷的成績,獲得2001年度「日本電影筆會」最佳外國影片第一,「日本電影藝術獎」最佳外國電影獎,「每日電影獎」最佳外國影片第一,日本《電影旬報》最佳外國影片第四等多項大獎。電影在日本上映後,取得8億日元的票房(日本的獨家發行權被一個日本人8萬美元買斷),同名小說更是在日本發行近8萬冊。該片也在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等電影節中獲得大獎。
電影中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更沒有大牌明星的加盟,可以說這部電影在國內不受歡迎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情節簡單、故事節奏緩慢、老套,電影劇情並不復雜,講述八十年代湖南鄉村裡,體弱多病的老郵差即將退休,而接班的人正是他的兒子,兒子第一次去送信的時候,父親還不放心,就跟著一起去了,在漫長的山路中,父子倆頭一次感覺時間竟然過的這么慢,父子二人三天兩夜的郵遞之旅,那份時刻流淌出來的父子親情緊緊的抓住了觀眾的心。影片不賣關子、沒有懸念、更沒有花里胡哨的特技,有的只是父親和兒子的情和義。電影詩意的畫面、淳樸的民風、純粹的情感、暖人的意境,平實、雋永、娓娓道來的敘述方式征服了日本觀眾。電影本身的基調就是中國古典美學和儒家「溫柔敦厚」的感覺,一片山、一條路、一個人、一隻狗牽著你的視線融入原始的綠色中區,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平凡中的動人情感都是最令人嚮往的,山裡人淳樸的民風,這也是影片受歡迎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郵遞員「其實是個極富意味的意象,郵遞員是鄉村心靈與情感的紐帶,開始兒子對父親的不理解也摻雜著對於山村情感的懷疑,然而這風塵僕僕的一路,見識了無數鄉民們質朴熱切而又良善的靈魂,兒子終於體會到了其中的意味,也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郵遞員這一職業所承載的意義。有的人說這部電影太過於理想化,清新秀麗的風光與淳樸良善的村民,並不完全符合真實的鄉村。但其實,霍建起導演就是有意將陰暗的那一面剔除掉,造夢般地只展現真善美的一面。被遺忘的親情在短短的三天兩夜中被找回,似乎過於理想化,但它也代表著現代人不可企及的人生之夢,作為一個闖進導演行列的美術工作者,霍建起就是一個文藝派,他曾經說過,電影就是要有漂亮的演員,漂亮的顏色,漂亮的音樂,所以在他今後的影片中,他都做到了完美,所有的場景都被他拍的如夢似幻。有個性的導演當然更讓我們喜歡。
電影對於觀眾的影響可能就是去找尋那段遺忘的情感,還有自然界中的美感,我們可以寄情於山中,好好的欣賞這部作品,在這個喧囂的現代社會,享受一下來自心靈上的慰藉,也許工作和學習的壓力會讓人迷失方向,但溫暖的電影會讓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電影是典型的「柴米油鹽式」的感動,是傳統的中國電影,在兒子由衷的喊出了一聲「爸爸」的時候,老人一輩子孤獨的工作,從那一刻起,便獲得了最大的滿足。人類世界共同的主題是對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對愛的渴望,我們需要更多優秀的影片來喚醒人們心中的溫情,這也是全世界各國能夠交流的方式。
電影中對於鄉村圖景的詩意雋寫、對於人性中純凈本真一面的刻畫淋漓盡致。表面上,這是一個親情故事,父與子從隔閡到相互諒解,但實際上這是兩代人的承接,是人生關系的對位互轉,從父親背兒子逛廟會到兒子背父親趟水,這個人生過程不僅是歲月匆匆中的生老病死,更是代際關系的更迭與和解。電影的上映日期,正是一九九年。世紀之末,文化沖擊、浪潮迭起,市場經濟與城市化迅速發展,物質至上的觀念漸漸被推崇,金錢利益成為人們追逐的唯一目標,而屬於人類本真的關懷與情感,正在鋼鐵森林的城市裡漸漸消失。就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霍建起拍出了《那山那人那狗》,用極度理想化的鄉村圖景,喚起人們對於昔日朴實的價值觀的懷念。山裡人為什麼不走出大山?因為腳只有在鞋子里才踏實。曾經的那些質朴的感情和關懷,正是人們心靈的依託和存在的根基,現代人漸漸迷失了這些東西,就如同離開了鞋子的腳一樣,無法踏上,變得浮躁而空虛。彷彿就像舊時光遺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國人對待感情是含蓄內斂的,尤其是父愛,父愛總是深沉,嚴肅但又不缺乏溫柔。看到這部電影的第一感覺就是很有「質感」說不出為什麼,就像一杯好茶不懂茶的人也能品出它的好。感情、事業、人生,復雜又細膩,配合上導演那絕佳的鏡頭語言,無可挑剔。雖然社會進步了手機、微信通訊遍布每一個角落,但這些溝通方式似乎缺少了一點溫暖。紙質的書信是永遠無法被替代的回憶。
片子中所展現的敬業精神、傳承精神、匠人精神,讓日本的一些政府機構以及個別黨派把它作為教育片要求下屬職員觀看,郵政事業廳甚至要求所有工作室的外牆上都要貼上這部片子的海報。彭見明的小說《那山那人那狗》也借著電影的風,被日本文部科學省指定為高等學校國語教材和中學教材,並被日本放送協會製作成盲人播放讀物,由日中通訊社把小說印刷成了日中文對照單行本。
這部片子在豆瓣評分9.8分,且不說評分是否客觀,是否真實反映片子的質量,但作為一部文藝作品,肯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如果沒有看過,還是推薦看一看再做評價。
H. 芬蘭的湯姆的文化沖擊
可以說,拉科松南的作品使得地下皮裝反主流文化復甦並且商業化,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70年代末及1980年代初艾滋病出現在同性戀社群前達到了高峰。
這段時期,大量的同性戀男子採取這樣的服裝、造型及舉止都是直接源於他的作品(如村民樂隊的Glenn Hughes)。盡管在1980年代中期這種裝扮的流行已經衰落,但拉科松南的作品仍然廣好悄神泛使用在同性戀出版物,酒吧,夜總會,以及網上的情色運型主題社區。 帽子、皮夾克和鬍子的組合成為西方世界流行文化中的同性戀男子的視覺形象(見警察學院電影系列) 。
在1970年代後期,時裝設計師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以拉科松南的畫作製作了以性為特徵的T恤,商店由魏斯伍德及其夥伴馬爾科姆·麥克拉倫(Malcolm McLaren)運作。T恤由性手槍的席德·維瑟斯(Sid Vicious)做模特,成為朋克歷史進程中標志性的一部分。
在1980年代後期,藝術家G.B. 瓊斯(G.B. Jones)開始名為「湯姆女孩」的系列畫作。作品以芬蘭的湯姆的風格為友虧基礎,但是以朋克女孩及其他明顯的亞文化女性為特色。然而,與湯姆的作品不同,瓊斯的作品中,權威形象的存在只是被破壞,而沒有被服從。兩位藝術家在1990年代早期在紐約一起出現過。
1999年,在巴黎的芬蘭文化中心(Institut Culturel Finlandais)舉辦了一個展覽。
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獲取了一些拉科松南的畫作作為永久藏品。
I. 文化沖擊的例子有哪些
文化沖擊的例子有:
1、節日文化
現代中國的許多節日和西方國家的節日有相似之處,如情人節,聖誕節等表現突出。中國的節日主要源於歲時節氣,祈求自身吉祥幸福,節日習俗以吃喝為主題,其原因主要是中國人對生命的追求以健康長壽為目的,並通過飲食來實現。
西方的節日主要源於宗教及相關事件,緬懷上帝,求其敗宏睜保佑,節日以玩樂為主題,其原因主要是西方人對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樂為目的,並通過宗教和娛樂活動來實現。
2、婚慶活動
我們中國古代結婚,新娘穿的嫁衣是紅色的,披著紅蓋頭,現在經過中西文化交流,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中西式結合的婚禮,年輕人結婚都是穿婚紗,去教堂,然後再穿傳統服裝。
3、飲食文化
中國人絕茄以前是不吃西餐的,但是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西餐廳在中國經營,中國人也喜歡西餐了。
其他例子:
中華民族素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熱情的中國人常常互相敬煙敬酒,而在西方國家,人們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吃飯時也一樣。
中西文化不同的地方還有喝水方式,以前中國人對客人最熱情的舉動就是給滾燙的熱水,中國人還有多喝熱水的習慣,而西方人是基本不喝熱水的,只喝冷水。
中國人注重謙虛,在與人交際時,講求「卑己尊人」,把這看作一種察歲美德,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贊揚或否定自己時,會認為中國人不誠實。
J. 文化沖擊的例子是什麼
文化沖擊的例子是:聖誕節和情人節等西方節日對中國傳統節日的顫伏虛沖擊。從歡樂聖誕到情人節,西方節日在中國越來越火,而傳統的中國節日卻漸行漸遠越來越淡。
尤其是商家更是津津樂道,特別是聖誕節,無論大街小巷,熱鬧程度近年來有增無減,此長彼消,中國傳統的節日卻日漸清淡,端午,重陽,元宵,中秋,越來越廳虛不被重視。外國文化對中國文化的沖擊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韓劇,日本動漫,美國大片,西方的生活方式等。
文化共享的利弊
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茄燃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
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於物質之外的,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