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電影浪潮的主題是什麼原因

電影浪潮的主題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2023-04-17 00:29:35

⑴ 分析德國電影《浪潮》悲劇發生的原因

在現實社會中一個人的力量是極其弱勢的,而集體的力量卻大大超過個人力量相加之和,所以當一個人長期遵從於集體的規則並處於集體帶來的各種"保護"(即各種利益)之中,個人便會認為集體的利益便是自己的利益,這種情況下集運慶體做出的決定便會超越道德與法律,即使是明顯的錯誤,個人也會認為集體會化解這個問題,而當這個集體出現一個強勢的領導者,在消滅了其他不同意見者之後,形成梁稿個人崇拜,然後形成獨裁主義。
這個過程形容起來就是:成立集體組織,建立集體目標與規則旁渣握,灌輸價值目標,將不贊同組織規則者隔離並剔除出組織,形成個人(目標)崇拜。 這點在各種傳銷組織,邪教組織上都有應用。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在法西斯主義被消滅60年之後,特別是在德國這個法西斯主義盛行的地方,經過60年幾代人的教育反省,為什麼還會出現新法西斯主義?為什麼經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都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輕易的進入那種狂熱狀態?

⑵ 如何評價電影《浪潮》和《死亡詩社》

《浪潮》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講的是現代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組織新法西斯主義僅僅需要一星期。

電影中文格爾老師本來只是想通過這樣一個試驗讓學生來認清獨裁專制的法西斯主義的本質。但是這群一開始只是想混學分的學生們的頭腦迅速被強大的精神力量給格式化了。他們馬上陷入到一種強大的集體無意識中去,他們給自己的組織取名「浪潮」,還自發地統一了制服,越來越多的學生給快速洗腦,他們自己建立了自己的網站,繪制了統一的圖標,還統一了見面打招呼的手勢——右手在胸前做浪潮狀。狂熱的學生占據了運動場,不讓別人進入,一位叫蒂姆的學生還從網上購買了手槍,並寸步不離文格爾先生,稱要保護好「領袖」……

事情發展得不可收拾了,文格爾先生在手球比賽中發現了事態的嚴重性,決定停止浪潮,但是事態已經不可控制,最後在集會上文格爾宣布解散浪潮並由此告訴同學們這就是法西斯主義的由來。這時,悲劇不可避免的發生了,狂熱的蒂姆不願意看到浪潮的解散,於是開槍在同學射擊,並飲彈自殺……

《死亡詩社》講述的是威爾頓預科學院一向都是以傳統、守舊的方法來教授學生,可是新學期來校的新文學老師基廷卻一改學校的常規,讓自己班上的學生們解放思想,充分發揮學生們的能力。他告訴學生們要「把握當下」,並以該原則行事。在教學的第一堂課上,基廷並沒有在教室里上課,而是領同學們看校史樓內的照片,讓他們去聆聽死者的聲音,並去領悟的生命的真諦。基廷甚至要求學生將課本中古板老套的內容撕去,自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開始懂得自己的興趣、愛好、前途和目標。他的學生們甚至於反抗學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於該校學生時代參與過的秘密小組——死亡詩社,在校外很遠的山洞中探討詩歌、人生。但不久後,學校發現這個小組,校方對基廷老師教育方法十分反對。

基廷的學生尼爾熱愛表演,並在一次演出上大獲成功。但他父親堅決反對,並將他帶回家決定第二天讓其轉學。尼爾極度痛苦卻無法傾訴,在當晚自殺了。小組成員之一卡梅隆出賣了他們。校方逼小組成員在聲明上簽字,將責任推卸與基廷身上,將他開除出學校。在老師要離開學校的時候,學生們站立在桌上,說著"哦,船長,我的船長!"

兩部電影的結局都是老師作為了替罪羊,黯然離開。《死亡詩社》講述精英私立學校的學生們如何在老師的影響下開始獨立思考,試圖擺脫學校專制守舊的的桎錮。《浪潮》描述如今的公立學校,素來標榜崇尚自由與個性的學生在老師突發奇想開始的一個獨裁試驗里,如何進入一種法西斯式的集體無意識。

相隔二十年的這兩部片子倒像是一個開頭和一個結尾,二十年前敲響的希望的鍾,二十年後卻回響著警示的餘音。《死亡詩社》中追求人格之獨立、精神之自由的主題相對簡單,《浪潮》中學生們如何從自由散漫的無政府主義傾向主動轉變成激進的高度集體主義的團體更為令人深思。

真正的精神自由需要的從來都是理性,而不是激情。兩部片中的學生都包含激情,他們個性豐富、多才多藝。他們願意改變以及大膽嘗試,所以當一位與眾不同的老師出現在他們身邊引導他們的時候,他們會聽老師的話,贊同老師的做法甚至盲目地崇拜他。《浪潮》中的老師為了讓學生了解法西斯主義的生成,自己當了一次獨裁者,一開始他的頭腦很清醒,還想方設法營造這樣的一種氛圍。可是過了三天,老師慢慢地變成獨裁者,他很享受這種「萬人之上」的感覺,他與妻子鬧僵,說出了很傷人的話。還好他最終回頭,避免了更大悲劇的發生。

《死亡詩社》里的那個學校有點象我們現在的高中,注重的是升學率,注重的是紀律。而紀律就意味著排斥多樣性,排斥不同意見,用剛性的手段求得劃一。老師是作為一名知識的灌輸者的角色存在著。而這時出現了一位英語老師,他的口號是享受生活,他的信念是讓學生們自己思考,自己選擇。我不反對老師的想法,但是他的教育理念與學校的教育目標發生了沖突,結局已經註定。

特別是撕書這一段,我覺得做得非常不地道。首先,他先叫學生們撕書,然後才告訴他們具體理由。所以孩子們在撕書的時候,臉上興奮的表情不是因為自己懂得了什麼真理,而是這一純粹的「叛逆行動」引發的荷爾蒙增加。當然這也可以說是基廷的一種策略,先叫他們行動,然後在進行理論說教的時候就會獲得一種共同情感上的支持。其次,這種行為從表面上看是引發孩子們自由思考,不被規矩束縛。但是換個角度看,他只是因為不認同另一位博士的教學理念,就強迫學生們全部撕掉他的導言——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專制思想嗎?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做學問,對別人的理解不贊同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基廷是老師。當他強迫所有人接受他的思維時,不管他的思維是要求自由還是要求束縛——這已與思維內容無關——這種做法本身就已經帶有了他所批判的東西的色彩。

兩部電影都是由於教師教育方式的無節制性與教育理念的片面化,導致這些本身正確的情感最終走向反面。老師針對青年學生這一易情緒化、渴望先鋒思維的特殊群體沒有把握好教育的「度」。

兩部電影內容上可以說對立也可以說相同,《死亡詩社》中的「自由獨立」思想恰好對立《浪潮》的「極權主義」,內容相反但模式幾乎一模一樣的教育路線。最後的悲劇結尾與這部影片也驚人的類似,一個孩子吞槍自殺了,少數幾個保持頭腦清醒的學生也沒能挽回這個悲劇。雖然《浪潮》我更願意用一種非理性化的思路考慮,它的重點並不在教育上,但是也不妨礙從這個方面稍作對比。不聽從於自己者,必將聽命於他人。人一生總會有一些階段需要「聽於他人」的。而這個「他人」究竟值不值得聽,怎樣去聽,聽些什麼,實在是很重要啊。

⑶ 電影浪潮 觀後感

浪潮電影觀後感

誰能想像伍含,讓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和一群自由散漫的小青年轉變成一個集權主義者和一群納粹分子只需要五天時間?德國電影《浪潮》以一周"獨裁政治"課為背景,向人們展現了這樣一種可能性。

整個影片似乎都是圍繞集權主義展開的,但那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思想呢?或許集權主義就是一切決策都是獨裁者掌控的一種權力集中的 形式 吧。領導者利用他的絕對權威鼓動他的支持者做與道德法律相悖的事,從中獲得滿足和成就感,進而變得狂熱,踐踏法律 秩序 ,最終走向獨裁。

剛開始,所有學生都是具有自由和叛逆精神的,口頭上 也 對納粹深惡痛絕 ,但 賴訥 老師用集體意識和"紀律鑄造力量,團結鑄造力量"等說辭讓大家痴迷和盲從並製造歧視和仇恨,使學生們完全失去判斷。影片中有這么一幕:在課堂上的第二天, 賴訥 給大家調了座位,並將調整座位的原因說成是"我想打破平常的小團體。孫衡你們都有要好的朋友,這很重要。一個人的力量終歸有限,團結力量大,所以我讓一名差的學生,坐在一名成績好的學生邊上。"歧視是很明顯的,但他的理由卻是 " 團結 " .而且,當莫納質疑這種做法是在將所有壞學生拎出來展覽時,萊納抓住她的一個用詞,狡辯說:"我從來沒有提到過壞學生,只提到過成績差。"並以她和她的同桌舉例,將兩個人的缺點明白地指出,借口卻是很光鮮的。在大家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他緊接著話鋒一轉,說:"我們班作為一個集體,表現會更好,起碼比樓下的無政府班好!"成功地製造了一個假想敵 , 把大家帶 入 一種興奮的狀態,至於這個假想敵對大家起到了多大的刺激作用,從前面的踏步游戲中就可見一斑 了 .另外他還認可了抄襲行為,有同學問他們是否可以抄襲時, 賴訥 老師回答是的,理由是這樣做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利用集體意識掩蓋歧視,支持作假,利用假想敵製造仇恨,一氣呵成,幾乎沒有痕跡, 似乎 一切顛覆人類價值觀的事,在加上"團結就是力量,集體高於一切"的說詞後,就能得到大眾的普遍擁護――你如果反對,就是不服從集體,就是自私。

卡羅也參與了關於制服的討論,但她並沒有在第二天按照規定穿白襯衫去腔凱笑上課,這也可以看成是覺醒的表現,促使她覺醒的 也許 是女孩子愛美天性的伸張。這一天,她穿了一件紅色上衣去上課。路上,她男友說她自私,課堂上,她遭遇同學們異樣的目光和指責以及老師的'冷遇,在別的同學都為集體取了很激進的名字之後,她還是試圖用"變革者"這個溫和的名字,希望集體保持某種溫和的狀態。不過,整個集體都開始變得瘋狂,她的意見顯然不會有人響應。

莫娜的睿智和勇氣是我們很難做到的,而卡羅似乎更貼近我們,經歷了"盲從――覺醒――抗爭"的歷程,但是大多數人仍相信"浪潮"能夠用集體的力量戰勝一切敵人,盡管這 樣 是在顛覆 國家的 法制,但大家對此不僅毫無警惕,反而隨之瘋狂。

當我要反對這樣集端主義情緒的時候,卻是一點底氣也沒有的。在我們的社會里,普遍的不公正,黑惡勢力 的 猖獗,道德 的 墮落 , 不是我們每個人感覺到的事實嗎?而我們不是也 常常 看不到這些社會頑疾被有效醫治的任何希望嗎?我也不禁要提出疑問:即使對集權主義保持著十分警覺的人,在如今的社會土壤下,真的能夠抵擋住它那 巨大 的魅力嗎?

【讀後手記】

抓住電影中文格爾、卡羅和莫娜三個人物的言行,概括他們的思想行動邏輯,既回顧介紹了有關電影情節,又點出問題的實質 ,在此基礎上,結尾段表達自己的沉重思考 .這樣"觀"與"感"有機結合,成為一體 ,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

⑷ 電影浪潮觀後感

看完《浪潮》,覺得是部讓人思索,引人思考的電影。影片所蘊含的思想耐人尋味,下面我想就信仰的缺失,民主與專制兩個方面談談自己淺薄的看法。

一、信仰的缺失

當心中已沒有對信仰的追求,價值的堅守,為統治者的意志所禁錮,吵余螞為掌權者的思想所束縛,或隨波逐流,人雲亦雲,縱然表面太平的社會卻是暗流涌動,危機四伏。影片中為何眾多同學對獨裁統治極力追隨,崇拜?探根溯源,我認為時一種信仰的缺失與內心的空虛。納粹,獨裁,專制,雖說不至於魂飛魄散般誇張,但也往往令人談之色變,聞之心驚。他們或許生活於所謂的民主社會當中,但這是為統治者所標榜的民主還是他們內心所期待的民主,是為統治者所強加的意識還是他們內心所追隨的價值,他們對浪潮的狂熱源於一時的沖動還是已久的期盼,是純屬巧合還是實屬必然?

我覺得這是一種必然,強扭的瓜不甜,強加的思想不牢,縱然一定時期,一定階段達到統治民意的效果,但結局往往卻是差強人意,人民總有幡然醒悟的時候。於是人們厭倦了這種所謂的正統思想,便去尋求新的思想,哪怕是偏激乃至錯誤的思想(思想其實沒有正誤之分,現在正確的思想置於一定歷史時期也許就是錯誤的思想,現在錯誤的思想置於一定歷史時期也許會是正確的思想)。民眾心中並無真正的信仰,但他們卻又極力想追求些什麼,因為人們的內心總要有一種價值去維系,一種精神去支撐,一種道德去約束,否者無異於水中浮萍,無異於行屍走肉,人既生於世,長於世,價值不存,意義不在,人生便也索然無味。而統治者的精神強製造就的不是虔誠的信仰,而是信仰的缺失。

對馬列信仰者寥寥無幾,虔誠者屈指可數。升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雖有些許絕對,但適用於大部分黨員黨員卻恰如其分,追名逐利,陞官發財。用貌似科學的理論去強加灌輸,我只想說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沒有一成不變的理論,一面強調毫不動搖,一面強調與時俱進,一面強調司法獨立,一面強調黨的利益至上。剝奪了民眾信仰的渠道與權利,又如何期待民眾的`信仰根深蒂固,又如何不引發諸多食品安全問題,真正的信仰是能使人全力而為,極力毀盯而做的。

大學之中開設思修、馬原、毛概。用此種方式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強化大學生的政治認同,實際效果卻是適得其反,大多數老師不會照本宣科,大多數的學生也不會深信不疑,反而更加叛逆。真正的信仰應該是真心而發,真心趨同的。最近,學校大搞唱紅歌,倍感荒唐之意,搞得不倫不類,令人啼笑皆非。不是真情所發,不是真情所至,全是假話,空話,套話,簡直不是人話,盡顯矯揉造作之態,盡露虛情假意之媚。「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的大學生風范盪然無存,領導強加意志,學生奉命而為,奈然為之,實屬不易,為那群所謂的領導哀之嘆之。沒有真正的信仰,怎可能流露出真摯的感情,讓學生被服從,讓耳朵被強奸。

信仰的構建需要包容性的思想,兼容並蓄,讓民眾有選擇的權利,讓民眾有發言的機會。

二、 民主與專制

何謂民主,何謂專制?對於人文社會科學而言,恐怕沒有正確的答案,有人將民主界定為大多數人的統治,有人講民主界定為:民即是人民大眾,主即是當家做主,民主即人民當家做主。我覺得民主與專制都是相對而言,絕對的民主有時會成為絕對的專制,絕對的專制未嘗沒有民主的蹤影。

人是理性動物,毋庸置疑,但很多時候人卻表現為極致的不理性,前段時間,搶鹽風波,搶購日化品風波,便是最好的佐證。人的意志與激情總會在不經意間被發掘,激發,一發不可收拾。譬如人們都說要把一個無罪的人處死,結果無罪的人無辜而死。這種民主建立與非理性的基礎之上,權利無所約束,肆意而為,任意而行,於民無益,於事無濟,與法西斯何異。

我認為民主不能因為它是一種普世價值觀念,它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就一定好,民主的實施還需依賴一定的政治,經濟與民眾基礎。專制也不一定就一無是處,強權之下的效率恐怕是其他制度無可比擬的。無論民主還是專制,不應該僅僅追求一個過程,更應該對目的加以考量。心懷民眾,兼濟天下,真正能使民眾從中受益,讓利於民。要做到心懷民眾,就必須對權力加以限制和制約,絕對的權力意味著絕對的腐敗,絕對的權力也意味著絕對的專制。對權力的限制和制約必須通過合理的制度加以規范,並得到嚴格的遵循。這種合理的制度最終還是利益的分配,它需要制度的設計能統籌兼顧,對平等的主體不偏不倚。

法律在很多時候是制度構建的最好形式,以其成文性,穩定性,規范性而占絕對優勢。統治者的權力經過法律的制約,很大程度上能夠規避這種非理性的民主,讓權力在制度下運行,處於一種相對公開的方式,也可謂之「透明的權力」。法律的功用在很大程度上防治利力的濫用,約束非理性的發生,維持著社會公平正義,從而保障民主的實現。

⑸ 《浪潮》講了什麼如何評價

如果將電影的寓意引申開來,此片講述的是對「啟蒙」的反思。一直以來,存在兩種「啟蒙」觀。一個是發軔於蘇格蘭啟蒙運動的觀念,強調個人主義,主張知識是分立的,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理性做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還有一種是歐陸的啟蒙運動觀念,以康德為代表人物,在這一觀念里,真理是掌握在知識精英手中的,他們才真正能明辨是非、衡量善惡,公眾是蒙昧迷信的,需要被灌輸正確的觀念,才能脫離不成熟狀態,戰勝懶惰和怯懦。影片中的米格爾老師,實際上就是後一種啟蒙觀的化身,他是學生的靈魂工程師,也是「浪潮」的總設計師。他犯的錯誤是「致命的自負」,失去了闡釋和說服的耐心,將學生置於被動的位置上去經歷,而不是讓他們在自由的選擇中進行思考。本來所有人是被他引領才在這條道路上狼奔豕突的,眼看到了懸崖邊,這位領路人卻突然化身成救世主,告訴人們,游戲結束了,一切回復原狀,往回走才是正道。這就像一九四九年開始,你被老大哥灌輸了一種觀念,富裕是可恥的。然後到了一九七九年,突然老大哥告訴你,正確答案是,貧窮才是可恥的。這個版本的思想啟蒙運動,最終勝利的當然不可能是理性的知識,從頭至尾就只有權力的操弄而已。 回溯歷史來看,每一次極權主義的興起伴隨著轟轟烈烈的啟蒙運動,自稱具有先進思想的知識分子活躍其中,他們以教育群眾、改造人性為名,為全能的權力出謀劃策,製造出了千奇百怪的人間地獄。例如紅色高棉,高層人物都是留學法國的知識分子,師承啟蒙思想家法農和薩特,結果乾的全是慘絕人寰的骯臟事。當然這個話題,一扯就扯遠了,需要我們走進近現代的觀念史里去仔細檢視。到底啟蒙在何種意義上引發了極權主義,始終還是一個錯綜復雜的謎題。作為一部電影,它只是以一種簡單、生動、直觀的方式告訴我們,極權主義是一種知識分子現象。實際上,這是非常新穎的視角,至少在納粹題材的電影里,它顯得獨樹一幟,格外引人深思。依我之見,這部電影可以當成對《朗讀者》的一次有力反駁。在《朗讀者》裡面,面對極權主義,知識充當了救贖的力量,啟蒙最後驅除了「平庸的邪惡」。而這部《浪潮》卻從反方向說:知識可以成為權力的偽飾,啟蒙可以成為操縱的借口;極權主義沒有在歷史中消亡,他就在講台上發號施令,只是你們還沒有發現而已。

⑹ 極權只需要五天——電影《浪潮》

(標題大概是連岳曾經一篇影評的一句精闢的總結,可惜找不到原文了。)

電影:浪潮 Die Welle   

製片國家/地區:德國 

上映日期:2008-03-13(德國)

影片用比較戲劇性的方式,還原了這樣一段真實的事件:

1967年4月的某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一所高中的歷史課上,課程正在研究納粹德國。教師Ron Jones的講授被一個學生的問題打斷:「為什麼德國人聲稱,他們對於屠殺猶太人並不知情?為什麼無論是市民、鐵路列車員、教師還是醫生都聲稱,他們並不清楚有關於集中營和人種滅絕的事實?為什麼有些人作為猶太人的鄰居甚至是朋友,卻稱這些事發生的時候他們並不在場?」Ron Jones一時並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他若有所思,突然有了一個決定,和同學們一起做一次大膽地實驗,並不是文章開頭提到的米爾格拉姆實驗,而是:重建微型納粹!

接下來的時間,Ron Jones與學生打成一片,卻以「領袖」的姿態,制定嚴苛的規則——比如要在固定時間做固定的事、固定的座次與坐姿等等。並不停向他的班級灌輸紀律性和集體精神。制定統一手勢與組織名稱「第三浪」,以示與非組織成員的人的區別。重復著「團結鑄造力量」這樣的口號,不停為學生「步道」,並強調「行動」的重要性。

僅僅三天時間,成員人數開始不斷增加。並且學生們真的開始「行動」了——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檢舉」他們的朋友或親人,只是因為後者質疑了「第三浪」。甚至一名叫Robert的同學開始自願伴隨Jones左右,為其當貼身保鏢。

「很快,事態的發展就失去了控制」,多年後,一位當時的學生回憶道。

每個參與者,包括Jones本人在內,在角色扮演與行為受控之間左右搖擺,漸漸失衡。第五天,Jones決定終止這項實驗。好在,真實故事裡的結局,並沒有像影片里那樣戲謔和血腥。

事情過後,每一個參與者,都不願承認自己如此輕易就被操控,對整個事件絕口不提。正如,二戰後的德國人一樣,沒有人願意回顧,以至於這場刻骨的悲劇逐漸被人事不關己的忘卻掉了。

當一個人還不那麼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目標是何處,自我意識尚且淡薄的時候,就容易被Jones這樣的人利用。他將自己的個人意圖,偷換成集體的利益;利用人的懶惰,讓大家放棄思考;用整齊劃一,磨滅個人特徵……繼而用排除異己來鞏固勢力——如果你和集體不一樣,那你就是自私的——於是新的納粹誕生了。

影片里,學生Marco說:「浪潮對我意義深遠。因為歸屬感。……你也清楚,你有一個完整的家庭。但我沒有。」(「浪潮」即電影中的組織名稱)

人都希望特立獨行,但更渴求同質與歸屬(於是特立獨行成了最流行的同質),因為與別人都不一樣總是要吃些苦頭的。

什麼是歸屬感?看上去它可以是家,是一個組織,一個目標,一句話,甚至一個個人。因為當你在找尋的時候,歸屬感可以是任何事。

而歸屬感的終點在哪,我認為,它是有穩定的核心的自我意識。

在我們成長的、找尋那個真實的自我的漫漫長旅中,請警惕地保護好自己。

因為,「浪潮」隨時會回來。

⑺ 晚上毛概課要看《浪潮》這部電影,求觀後感,謝謝各位大蝦~懸賞20分哦

1967年,美國加州一所高中,歷史教師羅恩•瓊斯(Ron Jones)為了讓學生們明白什麼叫法西斯主義,搞了一場教學實驗。他提出鏗鏘有力的口號,「紀律鑄造力量」、「團結鑄造力量」和「行動鑄造力量」,用嚴苛的規條束縛學生,向他們灌輸集體主義,要求他們絕對服從,遵守紀律。令人驚訝的是,學生們非常順從,步調一致地投入其中。他們精神抖擻,穿上制服,做課間操,互相監督,很快凝聚成一個新的團體。他們給這個團體命名為「浪潮」,還設計了一個標志性的動作:手臂從右往左,劃出一個波浪狀的曲線。學生們沒有意識到自己越來越像納粹分子,他們發傳單,印貼紙,拉攏新的成員。只用五天時間,這個班就由20人變成了200人。最後,瓊斯在學校大禮堂召開了一次大會,放映了一部第三帝國的影片:整齊劃一的制服和手勢,集體狂熱的崇拜和叫囂。學生們面面相覷,羞愧不已,沒想到自己這么輕易就被操縱了,心甘情願地當了一回沖鋒隊員。
《浪潮》根據這個故事改編而成,看完電影之後,真的很震撼,即使作為觀眾的角度一直以旁觀者的身份去看待,但當最後教師揭開謎底那一刻,真的覺得自己迷迷糊糊就被繞進去了。看完電影後,真的感覺到集體的力量很大,但是集體意志卻很難把握,只要有一點兒的偏差,整個方向就會偏移,團體就會面臨失敗甚至毀滅。所以企業能夠做大做久的很少很少,由此可以看出一個企業的決策層制定一個好戰略是多麼困難,要考慮多少東西。
另外,看《浪潮》,開始覺得小時候常說的「團結就是力量」真實了不少,的確團結不單是個人的疊加,當人們有了組織,就覺得個人很難實現的目標伸手可及,便會為之奮斗,把自己完全代人集體當中,ONE FOR ALL, ALL FOR ONE,一些不可能的任務便可以完成,當年中國就是這樣依靠團結走出最初的極度貧窮。
但是,凡事有個度,當組織變得過分狂熱,就會迷失自我,迷失方向,成為只由本能操縱的機器。電影裡面就是如此:「浪潮」里的人為了使組織壯大,四處塗鴉宣傳,拉攏會員,排斥非會員,為的是滿足自己的慾望,想看到自己的強大受崇拜。這讓我想到了文革、納粹、黑社會、六四,這些組織最初的目的都是好的,只是後來被部分人利用來實現自己的慾望,挑起組織成員的慾望,把組織引向一個錯誤的方向。以黑社會為例,最初的黑社會是為了保障平民不被官府欺壓,或者是為了反對清朝「外族」入侵,或者說是一種基層自治,後來被慾望控制,將手伸到老百姓的口袋裡,欺壓老百姓,追求崇高的地位,實際上也是一種獨裁者的思想。
追述西方政治學的傳統,對於民主制度以及自由主義的懷疑,既是保守主義政治學派的立論根基,也是對多年來政治實踐的一種總結意見。柏拉圖將民主制度看成是必然會滑向暴民政治的糟糕制度,在他看來,民主制度乃是一個充斥著不知限度與互相排斥的慾望的角斗場,最終將會讓一種壓倒性的激情變為專制統治其他的制度。而他的後繼者們則從小鬍子元首之流的發跡得出「軟弱的自由主義無法遏止專制的產生的結論。」在他們看來,一個一切觀點、宗教、偏好都具有平等價值的社會,實則是一個虛無主義的社會,而虛無主義社會帶來的價值觀的真空,唯有更強烈的、單一的價值觀的勝利才能填滿。——反對方可能會提出,小鬍子元首之流的上台,是利用的欺騙與歪曲的手段,並非是民主社會與自由主義的罪責,但他們也無法否認的是,一個能夠利用民眾的恐懼、偏見的煽動者是多麼的強大。更要命的是,一個相信個人權利與自由神聖不可侵犯的社會,在面對一個如斯強大的「僭主」時,完全束手無策:除非他們放棄自己的理想與原則,否則又如何去制止一個個體宣揚自己的政治理念呢?
2008年,德國年輕的導演丹尼斯.甘賽爾將羅恩.瓊斯的實驗搬上了銀幕,推出了電影《浪潮》。
影片一開始,著力描繪了乏味的現實生活,學校每個地方都充斥著隨心所欲的個人主義,做什麼事情都既艱難又虛無,令人厭倦:
話劇排練時,男生胡亂給劇本故事添加了《新龍門客棧》的台詞。水球比賽中,球員想展現個人英雄主義,而不願意傳球,結果失去了進攻良機。酒吧里,少年訴說:「當今的人想叛逆,卻找不到叛逆的方向……人人腦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們這一代人缺少的,是一個可以將我們團結在一起的目標。」另一個少年則說,你知道Google上搜索量最多的是誰?美國富家豪放女帕麗斯.希爾頓!
意志的沖突將毀滅你的親密關系
以色列哲學家馬丁.布伯稱,只要我們是將別人視為自己達到目標的工具和對象,那麼危險就已產生,不管這目標看起來是多麼美好。
回到卧室後,情慾高漲的馬爾科對卡羅提出性要求。但她說沒有興趣,我們計劃一下去西班牙的事吧。
此時,卡羅的意志是,我們計劃一下去旅遊的事情,而馬爾科的意志是性愛。卡羅沒順從馬爾科的意志,馬爾科也不想順從卡羅的意志,他說,我要去訓練,甩門離去了。
沖突,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誰都有自己的意志,而誰都想別人順從自己的意志,並且就算自己想順從對方的意志,也未必能知道對方的意志是什麼……所以,沖突會不斷產生。怎麼處理這些瑣細的沖突,是決定一個親密關系是否幸福的關鍵。
該怎麼處理瑣細的沖突呢?原則是就事論事。假設在事情A上發生沖突,就談A好了。但我們常用的辦法是,假設在A上發生了沖突,我去談B。
作為實驗班的「元首」,文格爾規定的制服是白襯衫和牛仔褲。卡羅穿著紅T恤上學。去學校的路上,馬爾科說,你之所以不穿白襯衫,是因為你正是老師所說的自私。
也許,他最想說的是,我想和你做愛時,你拒絕了我,你真自私。但是,他當時不能理直氣壯地這樣說,因為他的要求缺乏正確、偉大的含義,假若那時直接說卡羅自私,那勢必意味著他也一樣自私,為什麼非得要卡羅順從他的意志,而他就不能順從她的意志呢?所以,當時他只能找一個不那麼偉大的借口B——我要去訓練——而表達了他在A上的不滿。
但現在,有了浪潮,那就不一樣了。浪潮不只是我和你的,浪潮是我們幾十個人的,你可以不考慮我的感受,不為我的意志做犧牲,你總可以為這個集體犧牲吧?你做不到,所以你看,卡羅,你是多麼自私啊!
通過「為了浪潮」這個要正確、偉大很多的名義,馬爾科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指責卡羅。
想一想,這種沖突的延伸,或者說,意志較量的延伸,在你的生活中是何等常見,而它又是怎樣逐漸澆滅了你親密關系中的火焰。
擁抱細膩的情感才能遠離惡魔
因為種種原因,對很多人而言,為一個細膩的感情事件負細膩的責任,體會到其中模糊、溫暖而柔弱的情感體驗,這真的很不容易。
相比之下,我們寧願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來很有說服力的理由——其實是借口,好讓別人服從自己,好讓自己相信,自己的意志是正確的。
因為戲劇排練的事,卡羅和利薩發生了沖突。利薩不談排練的事,而說「你發火是因為浪潮沒有按照你的指揮發展」。一切都是因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個黑洞,把一切差異吸進去抹平,最後只歸結為兩點——你是「為了浪潮」還是為了你自己?
這樣吵架會變得容易很多,但總這樣說話,我們的心會變得越來越粗糙,離事情本身就越來越遠。國內導演極少能達到《浪潮》這種水準,或許最關鍵的原因就是我們愛說粗糙話。
細膩的情感終究還是最強大的力量之一。當馬爾科發現自己即將失去卡羅時,清醒了,要求文格爾終止浪潮運動。文格爾也意識到危險,結束了一星期的浪潮運動,但代價是,已將浪潮視為一切的蒂姆自殺了。
蒂姆什麼都沒有,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馬爾科沒有卡羅,那麼他會不會和蒂姆一樣放不下浪潮呢?歷史的回答是「yes」,將納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類似希特勒這樣的人,他們的感情世界是空白的。盡管希特勒有愛娃,但據說他從來沒和她做愛,愛娃對他而言只是一個木偶而已。
宣布結束浪潮運動前,文格爾還裝成元首的樣子,發表了一番激動人心的演講,使用了很多偉大的名義,譬如德國不能做全球化的輸家、我們打擊恐怖主義等,這都是一些常見的偉大名義,也即借口。
如果想徹底遠離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納粹主義,我們必須遠離這種粗糙的話語,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發生時的細膩感受。這樣做時,我們就與自己內心取得了聯系,這是我們立在這個世界上的根本
自由主義與民主社會的支持者面臨的正式這樣的兩難困局:要麼眼睜睜看著小鬍子元首們被民主制度一次次推上政治舞台;要麼犧牲自由社會的一部分特性與理想來阻止這類事情的發生,但是,我們能放棄的到底是多少呢?為了阻止我們要反對之物,我們將會在多大程度上變得與他們一樣?這無疑是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於自由主義者的心頭。
《浪潮》里的實驗,一方面似是為了提醒我們,自由主義與民主社會需要時刻警惕小鬍子元首的出現,另一方面,隱藏在其後的焦慮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民主社會中,誰來阻止「僭主」呢?如果每個人都是堅強而意志堅定的,似乎溫格爾的實驗就不會成功,但這可能么?在這里,自由主義者顯然無法回答好保守主義者的疑問:軟弱的個體,怎麼能夠擺脫、反抗被捲入一個強大群體中成為群氓的命運呢?
最後實驗的終結,一是依靠了溫格爾自身的「覺醒」——滑稽的是,先不論溫格爾自身之前是如何被實驗綁架的。這種依靠一個強大個體來主導群體的想法,不正是背離自由主義與民主社會的理想的么?其次,最後的槍響,讓每個參加實驗者受到深深的震動,這讓整個實驗抹上悲劇色彩的同時,又帶著無可遏制的譏諷:暴力,只有暴力是從不改變的,能夠震動人類,改變人類的手段。又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⑻ 如何評價電影《浪潮》

《浪潮》上映後引起了影評人以及眾多學者的強烈反響。該片是一個實驗,更是一曲極權主義的葬歌。影片以一個極貝戲劇張力的悲劇結尾告終,並且對於這冊胡場鬧劇注入了導演深沉的思考以及深刻州明攔的批判。該片給觀眾提供了一副生動的集權主義槐毀畫卷,同時也對現實世界中的"烏合之眾"進行了形象的描摹。

⑼ 浪潮電影講了什麼 浪潮電影內容簡述

1、《浪潮》是根據1967年發生在美國的真實的事件改編而成的電影,改成德國當下發生的事情。

2、故事說的是一位老師接了一個個自己本不喜歡的課!獨裁政治。為了能夠讓學生們能夠學這個課程,老師決定用一種另類的的方式讓學生們體驗一下什麼叫做獨裁政治,六天的過程里,同學賣迅們從配合老師的座位要求的紀律性,到一致的著裝的團結感,到一起滿大街貼圖片滿足感,到一起的聚會的開心,他們已經默默形成了一個小團體並且引以為榮,到後來一次水球比賽的打架事件開始意識到事悉配困情的嚴重,老師也開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不只是睜念上個課感受一下那麼簡單,老師決定終止這個事情,可是當老師非常有形式感地宣布解散的時候,一名狂熱份子受不了集體的解散射殺一名學生然後自殺了。最終老師也被警察帶走了。

閱讀全文

與電影浪潮的主題是什麼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