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鄉戀是哪一部電影的主題曲

鄉戀是哪一部電影的主題曲

發布時間:2023-05-10 02:07:00

『壹』 鄉戀歌曲原唱

《鄉戀》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馬靖華填詞,張丕基譜曲、螞卜伏編曲,是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的插曲。歌曲發行於1979年,收錄於專輯《鄉戀-李谷一影視歌曲》中。

1980年2月,《鄉戀》入選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每周一歌》。1983年,李谷一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鄉戀》。弊嘩2008年,在「全國流行音樂盛典暨改革開放30年流行金曲授勛晚會」上,《鄉戀》獲得改革開放三十年流行金曲勛章。

創作背景:

1979年12月21日,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的插曲已經五易其稿。在插曲的錄制現場,導演馬靖華發現片子的插曲《思鄉曲》不理想。悶攜時任中央電視台製作部主任的宋培福和總錄音師曾文濟建議,詞曲都推翻重寫。於是,李谷一返回中央樂團住處,馬靖華留在辦公室連夜趕寫歌詞,張丕基等詞寫好後重新譜曲。

1979年12月22日早晨7點多,有人把馬靖華寫好的歌詞送到張丕的基家裡,該稿把歌名改成了《鄉戀》。張丕基越看越有感覺,有了創作的靈感,半個多小時之後完成了曲子。張丕基給譜曲的定位是要時尚一點,於是運用了架子鼓、電吉他、電子琴等樂器。

『貳』 歌曲《鄉戀》為什麼在當時剛演唱的時候引起了非議

《李谷一與<鄉戀>》是怎麼回事?鄧加榮 發布時間: 2007-12-07 16:16 光明日報新聞內情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早在1979年底,1980年初,中央電視台製作並播放了一部旅遊風光片電視劇《三峽傳說》,劇中有一首插曲名叫《鄉戀》,以擬人格的手法,表達了長江在流到秭歸,來到「生長明妃的當有村」這個奇妙地方,不免發出對我國一位奇絕女子王昭君的思念,從藝術角度上反映出王昭君在離開故鄉、遠去長安時對於鄉土的依依戀情。記得畫面上是一個古裝美人,在山青樹茂、水碧花紅的峽江上廣舒長袖,獨抒胸懷。《鄉戀》,就是這時配唱的一支曲子。按說,這是情景交融、山水和人物結合在一起時必然產生的感念和情思。

導演馬靖華原來填了一首詞,讓作曲家張丕基譜曲。詞曲完成後,交給歌唱家李谷一演唱。雖然三人的功底都是一流的,創作上也都用盡了心力,但是演出的效果卻並不理想,以至配唱剛一結束,錄音棚里就發生了互不相讓的爭吵。導演嫌曲調過於激昂,沒有一點抒情的味道。作曲家當然也有自己的理由,埋怨歌曲寫得不順。李谷一憑著一個歌唱家的直覺,也感到歌曲有些不妥,便回過頭來勸張丕基讓他修改,並向他保證一定要把這首歌唱好。

在李谷一的勸說下,雙方達成協議:都對原詞曲作修改,確切地說,都進行重新創作。因為抒發這種思鄉懷故之情,不細膩深沉舒緩,還真不能充分表達。

兩天之後,詞曲都已改好,再送到李谷一手上時,完全是另一番情景,另一種境界了。李谷一本人已受到了感動,因此在演唱時充滿了深情,那纏綿悱惻、不絕如縷的鄉思,那低回凄婉、如泣如訴的離愁,感人肺腑,撼人心弦。沒等曲終,她已經是淚流滿面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歌曲,拿到社會上去之後,竟然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後果。播出後,雖然很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街頭巷尾到處聽到人們哼唱的聲音;但是也有一片強烈的斥責、非議甚至是聲討征伐之聲。在報紙雜志上,經常看到批判的文章。有的說:「這首歌趣味不高,格調很低,在氣質、情趣、人物的品德和性格等方面都不夠健康」;有的說:「這首歌是灰暗的、頹廢的、低沉纏綿的靡靡之音」,非議最多的,是李谷一所採用的輕、氣聲唱法。

原來,早在為獲獎電影《小花》配唱插曲《妹妹找哥淚花流》、《絨花》和為電影《淚痕》配唱插曲《我心中的玫瑰》、《擦掉吧,傷心的淚》時,李谷一就大膽創新地嘗試將西洋歌劇和我國古典戲曲中曾經使用過的輕聲和氣聲唱法,巧妙地運用到現代歌曲上來。這一突破,使我國的歌壇立即為之耳目一新,像一股清新的風吹盪著人們束縛已久的心扉,那舒緩的輕聲和顫動的氣聲讓人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藝術享受和感情共鳴。就因為有了這一小小的創新,便使得李谷一的歌聲沁入到廣大群眾的心底,李谷一已經成為家喻戶曉、人人樂道的一個名字。電影百花獎評選時,《妹妹找哥淚花流》和《絨花》被評為最佳配唱歌曲。但與之同時,也招引來一片竊竊私語和各種非議之聲。有不少的人都認為這種唱法不正經、走了板,離經叛道,不符合社會主義藝術規律。於是,有不少好心的人出來向她發出警告:「應當止步了,再往前走就危險了!」

但是,當時她配唱的一些歌曲,都是反映革命戰爭和反對「四人幫」迫害的政治性很強的題材,雖然歌曲的唱法有些創新,反感者卻不好說出更多的話來。等到《鄉戀》一出來,那郁積已久的李谷一唱法問題就徹底地爆發了。新舊觀念、新舊隔閡、新舊矛盾、新舊分歧,統統在這首歌曲上爆發了。什麼「嬌聲嗲氣呀,矯揉造作呀」,什麼「完全是毫無價值地模仿外來的流行歌曲」,「很像目前海外歌星們演唱流行歌曲的路子」,「同那裡的咖啡館、酒吧間、歌舞廳、夜總會等等資本主義社會的娛樂生活是一個味道」。有的說:「讓一位古代的巾幗英雄唱這樣靡靡之音,有損於人物的形象」;有的說:「用電吉他去配長袖曼舞的王昭君,不倫不類」。還有人寫打油詩藉以諷喻說:「昭君麗君都是君,不抱琵琶抱電子琴!」除了這些限於藝術范圍之內的爭論外,有些人更是廣泛地延伸,把社會上出現的嗽叭褲,港式頭和青少年犯罪等等,都與李谷一的歌聲連到一起。有人甚至搞形式邏輯的三段論證,把輕音樂、港台音樂和靡靡之音無間奏地連到一起;把抒情歌曲、流行歌曲和黃色歌曲無間奏地連到一起;把李香蘭、鄧麗君和李�君無間奏地連到一起。甚至,連過去曾經說過「什麼時候我都替李谷一講話」的人,現在也覺得她走得太遠了,「我們為李谷一同志現在選擇了這樣一條路子而感到惋惜。」至於過去就對李谷一唱法嫌棄和看不慣的人,就更是怒不可遏了。於是一時間,電閃雷鳴,冰雹雪霰,一齊向她襲擊過來。音樂界里,重新奏起《揚子江暴風雨》。

1980年4月間,她收到了中央樂團一位領導同志的信,警告她如果再走下去,這里便沒有適合她表現藝術才華的土壤了,只好請她另謀高就。這是一道很殘酷的逐客令。因為在當時的體制下,一個人一旦被某個單位開除,其他任何單位都不願意再收這位革員。試問,在這樣情況下她還能到哪裡去尋找適合表現自己才華的土壤呢?也就是在這個月份里,音樂界人士在北京召開了一個座談會。會上,音樂界一位負責人點名批判《鄉戀》,而且說得很具體:詞和曲的問題都不大,毛病就出在唱法上。他還告訴作曲家,如果找人重唱,可以開放綠燈,同意在電台和電視台上播出。看來一切都明朗了,跌落在《揚子江暴風雨》中的,只有李谷一一個人了。

與此同時,也還有一些生活上的事情也被當作炒作資料,被添油加醋地撥弄起來。有的人含蓄委婉地將李谷一因感情不合與金鐵林離婚的事,說是她由於生活上的曲折才把所有的歌兒都唱得過分憂郁、感傷;更有的人甚至巧笑俏罵,說她「要結一百次婚」。某個相聲演員竟然編成段子,說有個家庭婦女專愛無事生非地饒舌,逢人便講:「你知道嗎?李谷一又結婚了!嫁給百貨大樓的張秉貴,兩個人的結婚照都擺在照像館櫥窗里了。」有人去照像館看過之後對饒舌婦說:「那不是結婚照,櫥窗里的照片是分著擺的,一個在東,一個在西。」饒舌婦聽了一撇嘴說:「哎,你們不知道,昨天又離了!」

就是在這種氣候下,我和理由去采訪了李谷一。由於我倆對於中央樂團和門坎都不熟悉,通過別人幫助,我們的采訪一路順利,樂團的一些負責人和熟悉李谷一的一些同志,都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雖然大家對於李谷一的看法不盡相同,但都坦誠地、毫無保留地介紹了李谷一的情況和他們的看法。

當時李谷一正在外地演出,沒有能夠見到她的面。我們把外圍戰場打掃干凈後,便乘飛機追趕到上海。上海記者站同志聽說理由來了,大家都很熱情,大力配合,給我們提供了許多便利。

丁香盛開的5月,在花香醉人的春風中,我們隨著擁擠的人流走進了寬闊敞亮的體育館大廳,在一個偏角的位置上坐下來。今天中央樂團在這里演出,人們聽說有李谷一參加演出,深夜2點就冒著細雨排隊買票。一般的音樂節目很少在體育館里舉行,因為場子太大,如果賣不出那麼多票,場上稀稀落落的,效果便不好了。但是那天,18000個座位的上海體育館,全場爆滿。

李谷一身穿深紅色的長裙,最後一個走出來。她雖然步履輕盈,姿態優美,富有彈性,但是你稍微用心便會看得出來,她的臉色有些疲憊,心底藏著波瀾。她的歌唱得很動人,一啟唇,台下便悄然凝慮,針落有聲。她傾吐出來的,是人們都能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真實感情。

最後一個節目報出《鄉戀》時,我和理由都驚訝地對視了一下,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還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唱《鄉戀》嗎?後果將會怎麼樣呢?我們懷著既擔心又期盼的復雜心情,進入了她所創造的詩一般的藝術境界。三峽雄姿奇偉,氣象萬千,那懷志遠離的古代女子,一步一回首,顧盼流連的神態,清晰如畫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你的身影,

你的歌聲,

永遠印在我的心中。

昨天雖已消逝,

分別難重逢,

怎能忘記你的一片深情……

歌曲結束,場內人群的情緒達到了沸點,掌聲如春潮一般在大廳里激盪。李谷一隻好像運動員似的繞場一周,以答謝觀眾對她的一片盛情。

在上海,我們訪到了她。她說她很忙,樂團實行半獨立的經濟核算,樂團的開支主要依靠綜合樂隊的演出收入來維持。她說,這一年多來已經演出了200多場。除此之外,她還要給電影和電視劇配唱,幾乎沒有一點間歇。她簡單地列出個時間表給我們看。去年,在為電影《小花》配唱的前夜,她還在秦皇島舞台上為觀眾演出。她的節目提前了2個小時,為的是能夠趕上火車返回北京。夜裡12點到家,第二天清晨8點就趕到了北京電影製片廠錄音棚。上午一首《妹妹找哥淚花流》,下午一首《絨花》。第二天上午,又搭乘火車返回北戴河。下午6點鍾到,7點就又上台演出。今年3月,剛剛結束在北京的演出,就一路南下到了江浙,48天里演出了45場。這不,剛進5月就到了上海,接下來還要到天津、沈陽、大連、西安等地,年末還要趕到廣東、廣西。東西南北,春夏秋冬,場場都不能把她落下。觀眾見沒有李谷一出場,便紛紛向台上拋西紅柿和桃子。有一次她來到上海,下火車時已經是夜裡2點多鍾了,剛剛走進候車室就被鐵路員工們認出來。大家非讓她唱首歌不可,盛情難卻呀!於是,她就在候車室里清唱了一首。

無論是在什麼地方,無論是在為誰演唱,她都認認真真,投入全部感情,每一個字都要用全部感情去熔煉、陶鑄。因此,每一首在觀眾聽起來悠揚優美,輕松自如的歌,對於歌唱者本人來說卻不是那麼輕松自如。人們看見的是亮晶晶的絲,卻不知道蠶是怎麼嘔心瀝血將它吐出來的。有一次她在沈陽演出,聲帶血管再一次破裂,當時便血流如注。一方藕荷色的手帕上綻開了幾朵血紅的桃花。她是一隻望春的杜鵑,聲聲啼血。

當談到《鄉戀》所引起的爭議時,她沖動地說:「我並不認為這是一首特別精湛的歌曲,只是真實地抒發了人們對家鄉故土的依戀感情而已。我在演唱時,根據詞曲創設的意境,採用了輕聲和氣聲的唱法,加重了人物的感情深度,因此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有人指責這種唱法是簡單地模仿港台流行歌曲,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事實上,輕聲和氣聲在西方歌劇和我國古代戲曲,甚至某些民歌的演唱中,都使用過。西方歌唱家常用嘆氣的聲音使氣息保持一定的深度,使喉頭放鬆達到聲音鬆弛的程度。至於輕聲,在我國戲曲中就更為多見。在《鄉戀》中,我更多地採用了輕聲,是因為輕聲更能夠表達王昭君離別時的憂傷和懷念的情緒。這無論如何,都不能與港台流行歌曲相提並論。有人說我拚命地學港台歌星。我怎麼學呢?每月工資只有49�50元,連一台錄音機都沒有。再說,一天到晚忙得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想學也沒功夫學呀!我今天之所以還有勇氣唱《鄉戀》,主要是因為有廣大群眾的支持。我每天都能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信。廣大觀眾和聽眾對我的支持,便是最大的鼓舞和力量。」

月末,我們從上海返回北京,接著又在北京訪問了許多與李谷一有過接觸往來的同志,其中包括《鄉戀》的作者馬靖華、張丕基和《妹妹找哥淚花流》的詞、曲作者凱傳、王酩等人。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金鐵林同志(當然,那時他還不是教授)。他雖然已與李谷一離婚了,但是聽說我們來采訪李谷一,還是顯出十分的高興和熱情,沒有絲毫因為個人生活上的事而留有什麼嫌隙。從這也看出,他們的離合是完全光明磊落的。6、7月的天氣,酷熱非凡,進屋還沒有坐下已是汗流浹背、嗓子冒煙。金鐵林是早有準備,立即從廚房裡捧出一個冰鎮西瓜,快馬金刀地切開招待我們。

他是行家,詳細地給我們介紹了李谷一歌唱的特點和藝術上的成就,特別是在輕聲、氣聲運用上的突破。他的稱贊是毫無保留的,說話時總是喜形於色,滿面生輝,得意之情溢於言表,他充滿信心地說:「我培養出了一個一流的歌唱家李谷一,還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培養出第二個、第三個這樣出色的人才。」我們聽了也很興奮,表示以後要做專題報道。可惜理由同志後來去了香港,我們沒有實現當年的諾言——對金鐵林的教學方法做專題報道。

1980年10月8日,我們的采訪稿《李谷一與〈鄉戀〉》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之後,在社會上發生了強烈的反響,讀者紛紛給報社和李谷一本人寫信,記得那時的登稿組,每日都要送過來一大捆讀者來信,不出三五天就要裝一麻袋。這些來信什麼人都有,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學生、幹部、教員、軍人、教師、科技工作者、文藝界同行,什麼年齡的都有,小至十幾歲的中學生,大至退休的老人。在大學里反應最為強烈,報紙拿到學生宿舍里時幾個人搶著看,因為等不及,只好將一張報紙裁成幾條大家交換著看。《光明日報》也在11月9日辟了專欄《對李谷一與〈鄉戀〉一文的反應》,摘要選登了一些來信,並加編者按語說:「10月8日本報第三版登出《李谷一與〈鄉戀〉》一文之後,引起強烈反應,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幾百封讀者來信,現摘登幾封如下。」

讀者來信絕大多數是支持李谷一的,喜歡她的演唱,不同意對她的創新和突破採取壓制態度。有個銀行幹部說:「我不曉得音樂,不知道什麼是『輕聲』、『氣聲』,只知道群眾喜歡聽李谷一的歌,只知道李谷一的歌能引起人們感情上的共鳴,能給人美的享受。」有位大學生說:「我第一次聽到李谷一唱《鄉戀》時都呆了,真像沉浸在夢境里似的。我還從來沒聽到過這樣打動人心的歌呢!」有位中學教師說:「不允許搞『創新獨白』,只准長歌頌雅,不準演員采風,稍一離格,即為異端,這符合藝術發展的規律嗎?如果天天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而連一首《鄉戀》都要打入冷宮,甚至槍斃,恐怕中國的歌壇上,就永遠只能欣賞『靠舵手』了!」

但也有一些反對者的來信。有人說《鄉戀》只是一首一般歌曲,「上海、天津體育館里的狂叫,也不能拿來作為《鄉戀》受群眾稱道的例子。幾千封支持的信,也說明不了問題。」認為《光明日報》是對李谷一過分渲染,「這種做法也有一個稱呼,叫做『捧殺』。」還有人用下流的話來諷刺作者,說:「為忠臣烈女贊頌者,義士也;為歌女聲妓捧場者,嫖客也。」

報紙雜志上接連出現了批判與反對的文章,一直延續1年多的時間。直到1981年11月還有人在《人民音樂》上發表長篇文章,指責《李谷一與〈鄉戀〉》的作者「所獲得的社會效果是運用誇大和歪曲事實的手法取得的」,聲色俱厲地警告作者說,「如果按照作者所提倡的新的美的探索繼續探索下去,其結果將不是實現了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需要的音樂美的創造,而是對這種音樂美的損害。作者寫作該文所表現出的作風,則是對我國優良的新聞道德美的損害。」

不僅如此,音樂界一些權威人士還在中央一家大報上組織專題論壇,名曰《關於當前音樂創作和表演的討論》,連續發表了數期,有不少音樂界權威人士寫文章批評李谷一唱法、批評《鄉戀》、批評長通訊《李谷一與〈鄉戀〉》。有位專家寫文章說:「有些歌唱演員為迎合少數觀眾的低級趣味,亦步亦趨地模仿某些港台歌星的庸俗風格。對此,一些人非但不幫助人們分辨真善美與假丑惡,反而大加贊揚,似乎這才是當今中國樂壇的正宗,這就使得通俗與庸俗、輕快與輕佻、灑脫與放盪、委婉細膩與矯揉造作等混為一談了。那些庸俗的捧場和廉價的喝彩,不僅污染了我們的音樂論壇,也會使被捧者誤入歧途。」

一天,我到李谷一的家裡,她當時的心情很復雜,但總的來說,對於《光明日報》對她的報道還是很感激的,她從床底下拉出一個大木桶來,裡面裝的都是讀者的來信,有7、800封。李谷一說:「我是含著眼淚讀這些信的。他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工人、學生、幹部、老人、孩子……通過這些信給我送來了莫大的溫暖和支持,給我莫大的鼓舞和力量。我唱的歌,吐的血,流的淚,受的委屈,比起這一片像海一樣的深情來,算得了什麼呢?」

我拿起那些各種筆跡,貼著各種郵票,蓋著各地郵戳的信,同樣感受到一股精神上的熱浪,激動的火花和樸素真摯的感情合流。我說的是「合流」,是恰如其分的,因為許多信的落款都寫著「我們一群十幾歲的年輕人」、「我和我身邊的同志」、「我們全班同學」、「我和我的全家」……

法國藝術大師羅丹曾經說過:「不公平的批評會激起人們的反感,會逼使他們在對於藝術家的同情上加以思考,更加明顯的把這種同情表露出來。」李谷一所遇到的情形,也正是這樣。就拿不久前在天津體育館里一次演出來說吧,原來節目單上並沒有《鄉戀》,但是觀眾在她謝幕時卻高聲喊《鄉戀》、《鄉戀》,沒有這個節目就不讓她退場。等她開口一唱,群眾就熱烈鼓掌,她是在群眾的掌聲節奏中把這首歌曲唱完的。難道,那些觀眾僅僅是為了欣賞藝術嗎?如果僅是為了欣賞藝術,就不會用掌聲來干擾她的優美歌聲了。觀眾的掌聲就是他們的發言,就是他們表達自己意見的一種方式。

對於一些報刊上發表的文章,她也感到很緊張,不斷地向我解釋說:「前次我有些激動,在介紹情況時說每月只拿49�50元工資拿什麼買錄音機,情況有點出入,今年我已經提了一級,工資長到55元了,而且也有了稿費,錄音機已經置了。關於演出的場次,你們寫半年200多場,我近來算了算,不是半年,而是1年。前幾天我已在報上做了解釋。」

我說:「這樣,你的經濟狀況要比過去好多了!」她笑著說:「我從來不裝窮,也不抱怨我的貢獻大收入少,對這些我是從不計較的。」說著,她還打開衣櫃,讓我看看她新做的幾件衣服,當然,也都是些普普通通的。

那天,談得很多,她請我留下來吃晚飯。她讓她的姨媽去買三毛錢的肉末,做了一頓炸醬面。說實在的,那時候人們的生活也就是這個水平;同時,也說明她這個人很實在,一心撲在事業上,對生活從不講究。

這一年,李谷一的歌越唱越火。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有李谷一的聲音,無處不在傳唱《鄉戀》。有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了李谷一的創新,那些非難和壓制的阻力終於沒有阻擋住時代的腳步。許多更年輕一點的歌手,又從李谷一的創新中進行更為大膽的創新,更有些人專門模仿李谷一的唱法,社會上經常聽到李谷二,李谷三之類的稱呼。

一天,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約我給他們寫一篇李谷一的專訪稿,於是我和電台記者再次來到李谷一家中。這時她已與肖卓能結婚,搬進海軍大院。這次她展示給我的,更多的是家庭女性的一面。她對丈夫很溫柔、體貼,對3歲的女兒關懷備至,說不盡的撫愛。丈夫對她也很好,關心她的事業,從各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李谷一說普通話有的字咬不準,我見他當場就給糾正了幾處。那天他不僅幫助了李谷一回答了不少記者提出的問題,而且還主動提出來要下廚房,親手燒幾道菜來招待我,並說:「聽說上次李谷一隻給你吃了三毛錢肉末的炸醬面,這次我來給你補上。」李谷一也笑笑指著丈夫說:「他的手藝比我強得多,很會做菜!」

以後,我又為幾家文學雜志寄了報告文學《啼血杜鵑——李谷一》,《她在揚帆遠航》。

我最後見到她時,她已經是輕音樂團的團長了。為了籌建這個團,她費盡了苦心。雖有文化部領導和中央樂團的支持,但是,要在平地里創建這樣一個中國從未有過的新東西,困難和阻力之多是可以想像的,雖然中央的政策已經開放准允,但是有些人在感情上卻硬是不承認它。什麼輕音樂,流行歌,靡靡之音!文化部雖然支持,但只能給幾十個團員按月發工資,其他的經費一律自籌。辦公室和排練場都沒有。李谷一的家就是辦公室,她家那部電話就是傳達指令的發號台。團員們住在全城東西南北各個角落,要演出時就得一傳十,十傳百地向下發通知。團員們搭乘公共汽車滿頭大汗地擠過來,顧不得休息擦掉臉上的汗水就立即動手化妝上台。好在大家在她的感召下向心力很強,從來沒有一個人誤場的。即使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頭一年就到全國各地演出了150餘場,場場受到歡迎。團里接連培養出韋唯、付笛聲、任靜等一批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新星歌手。

劉秉義爽暢地對人說:「和李谷一在一起工作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作為一個著名歌唱家和司局級幹部,她沒有一點架子。在工作上雖然有些事情也會爭吵得臉紅脖子粗,可大家都不往心裡去,爭吵過後照樣又有說有笑,從不背地裡說長道短給人小鞋穿。遇到電視台或記者來拍照時,她總是把年輕的演員往前推,自己卻像個勤雜工,裝台、卸台什麼活都干!」文化部的一位負責人也說:「就部里直屬的13個藝術院團來說,以紀律嚴明,演出認真,輕音樂團當屬第一。」

李谷一在黨的關懷下,迅速地成長起來,1986年11月7日她入了黨。她說:「這個日子很好,是十月革命69周年,差1年就是70周年。」在說起入黨問題上,她還笑對我說:「我能入黨,老肖(她丈夫)對我幫助很大,他是老黨員,覺悟高,不僅主動擔起了家務,保證我在團里的工作,而且在思想政治上給予許多具體的幫助。」

這是我與李谷一同志最後一次見面時,她告訴我的,那是1990年夏出版局召開的一次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頒布執行而邀請各界代表出席的座談會上。會上,她的思路敏捷,言語犀利,又做了一次精彩生動的發言。

從那之後,我們就沒有再見面,聽說,她現在已調到東方歌舞團任黨委書記了。近年來雖然出台演出的次數少了,她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藝術管理和人才培養上,經她培養出來的走紅歌星難以計數。她的丈夫肖卓能還在某公司當總經理,女兒肖一(乳名寶寶)正讀大學,已是婷婷玉立的大姑娘了。

『叄』 李谷一的《鄉戀》 歌詞

《鄉戀》
作詞:馬靖華
作曲:張丕基
演唱:李谷一
你的身影,你的歌聲
永遠印在,我的心中
昨天雖已消逝,分別難相逢
怎能忘記,你的一片深情
昨天雖已消逝,分別難相逢
怎能忘記,你的一片深情
我的情愛,我的美夢
永遠留在,你的懷中
明天就要來臨,卻難得和你相逢
只有風兒,送去我的一片深情
明天就要來臨,卻難得和你相逢
只有風兒,送去我的深情
(3)鄉戀是哪一部電影的主題曲擴展閱讀:
《鄉戀》於1979年上線。歌曲時長03:15。是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的插曲。歌曲發行於1979年,收錄於專輯《鄉戀-李谷一影視歌曲》中,一上線就收到了廣泛的關注,收獲了眾多的喜愛。
1992年,該歌曲獲全國十大影視歌曲最佳歌曲獎。1994年,該歌曲獲得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中文金曲。1994年該歌曲獲得港商業電台「叱吒樂壇流行榜」全年播放次數第二名原創歌曲。1995年,該歌曲榮獲第二屆華語音樂榜中榜Channel
V中文Top20榜中榜歌曲獎。
《鄉戀》有眾多的翻唱版本,截止2019年1月,霍尊、龔玥、陳偉倫等都進行過翻唱。

『肆』 李古一的歌

李谷一的歌有《鄉戀》《絨花》《難忘今宵》《知音》《我和我的祖國》等。

1、《鄉戀》

《鄉戀》是一首由馬靖華作詞、張丕基作曲並編曲、李谷一演唱的國語歌曲,發布於1996年9月28日,收錄在專輯《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森乎集珍藏版》中。這首歌是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的插曲。

《鄉戀》旋律深沉舒緩,歌詞細膩感人,李谷一演唱柔美婉轉,使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歌壇為之耳目一新,像一股清新的風吹盪著人們束縛已久的心扉,讓人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藝術享受和感情共鳴。

『伍』 有哪些好聽的電影歌曲

本人收集的好聽的歌曲,希望喜歡

外國的:

I want it that way
MY love
SHow me
As long as you love me
Every body
Say good bye
Because of you
Blue-all rise
Promises don't come easy
Teddybear
Yesterday Once More
ScarboroughFair
My heart will go on
god is a girl
my heart will go on
we will rock you
one love
i will always love you
right here waiting
big big world
far away from home
seasons in the sun
the day you went away
lonely
you raise me up
when you believe
anyone of us
hotel california
i believe i can fly
better man
hey jude
only love
dying in the sun
here i am
say you say me
thank you
don\'t cry
just one last dance
tears in heaven
baby one more time
complicated
take me to your heart
without you
close to you
moon river
moonlight shadow
rhythm of the rain
shape of my heart
unchained melody
yellow
casablanca
in the end
no matter what
only time
the power of love
you are not alone
everybody
la isla bonita
never gone
never had a dream come true
sailing
forever
i swear
let it be
she
there you\'ll be
to be with you
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
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
careless whisper
kiss from a rose
lemon tree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somewhere i belong
the sound of silence
time of our lives
angel
are you the one
bye bye bye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everytime
flying without wings
i could be the one
命運(浪漫滿屋)
rising sun (34)
四季
because of you
因為是女子
不落的太陽
火花
COOL-戀愛頻率(韓文原版)
Dying - Maximilian Hecker
Iglife-姐姐
Leessang-我不是在笑
Loving You
MOSAE-是愛
Noracho-請選擇我吧
PSY-冠軍
Rain-「朋友」那一句
Sharp-眼淚
Tragedie-Hey Oh
XR-別哭
XR-走開
寶兒-Listen to my heart
寶兒-Winter Love
高耀太-飛翔
高耀太-英雄
李貞賢-瘋了
李貞賢-給我
李貞賢-你
李貞賢-一見鍾情
米娜-Kiss
瘋狂青蛙

華語歌曲:

Elva is back (蕭亞軒)
愛情 (郭富城)
餘震 (張敬軒)
只對你有感覺 (飛輪海/hebe)
失常 (官恩娜)
風箏 (弦子)
唯舞獨尊 (蔡依林)
七夕 (Se7en)
西廂-後弦
昆明湖-後弦
九公主 (後弦)
親親 (梁靜茹)
一個人的行李 (戴佩妮)
將軍令 (吳克群)
夏雪 (飛輪海)
千里之外 (周傑倫)
離歌 (信樂團)
今天你要嫁給我 (陶喆/蔡依林)
我想更懂你 (潘瑋柏/蘇芮)
放生 (范逸臣)
願望 (胡彥斌)
做你的男人 (張信哲)
認真的雪 (薛之謙)
夜的第七章 (周傑倫)
千里之外 (周傑倫)
QQ愛
丁香花
秋天不回來
對不起我的最愛
回來我的愛
好想哭
香水有毒
赤道和北極
皇後與夢想
千里之外
隱形的翅膀
今天你要嫁給我
離歌
死了都要愛
親親
我想更懂你
舞娘
曹操
夜曲
三國戀
別說我的眼淚你無所謂
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
我的心太亂
我在身邊
黃昏
寂寞沙洲冷
十年
寂寞讓你更快樂
凍結
翅膀
還剩下什麼
開不了口
安靜
軌跡
擱淺
借口
晴天
心雨
退後
菊花台
冰雨
來生緣
白樺林
離歌
灰色空間
摺子戲
讓淚化作相思雨
陽光總在風雨後
對不起我愛你
最熟悉的陌生人

背叛情歌
第一滴淚
放生
I believe
拯救
我們這里還有魚
謝謝你的愛1999
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
樓下那個女人
白色戀人
下沙
親愛的不要離開我
春泥
你怎麼捨得我難過
那麼愛你為什麼
為什麼你背著我愛別人
單身情歌
神啊救救我吧
愛要怎麼說出口
熱血燃燒
友情歲月
你是我一生最愛的人
最終幻想主題曲(經典)
一場游戲一場夢
傷心1999
安妮
誰伴我闖盪
冷雨夜
無盡空虛
海闊天空
真的愛你
喜歡你
光輝歲月
認真的雪
狼愛上羊
愛我別走
不要再來傷害我
為什麼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經典)
曹操
求佛
我們的愛
Lydia
你的微笑
千年之戀
一直很安靜
逍遙嘆
六月的雨
終於明白
殺破狼
童話
約定
第一次
愛我就別傷害我
被愛傷過的人
過火
從開始到現在
做你的男人
愛如潮水
愛就一個字
太早
揮著翅膀的女孩
那些花兒
幸福背後
親愛的你怎麼不在我身邊
玫瑰花的葬禮
比我幸福
愛海滔滔
我們的紀念日
我想更懂你
火花
0.5英里
皇後與夢想
美人魚(徐若宣)
夏雪

『陸』 歌曲《九九艷陽天》《鄉戀》的作者以及其簡介,和此作品的創作背景簡介和作品分析

《九九》的是
胡石音/黃宗江 詞
高如星曲(1929~1971) 晉西興縣人
歌曲產生於1956年,在中國已經風靡了近50年
歷程:

許多人會唱這首歌,可很少有人知道作者是誰。這首歌的曲作者是年輕的作曲家高如星,他短暫的一生寫下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正當他創作盛年,「文革」風暴來臨,這位天才作曲家被迫害致死了。

1929年出生在晉西北的興縣,興縣是革命老區,是種地用钁掏、不長莊稼光長草的窮地方。令人驚奇的是,在那塊貧瘠的土地上,蘊含著豐富的民歌資源。高如星從小就會唱很多民歌,他不僅記得民歌的歌詞,還記得同一首歌詞幾種不同的音調,幾種不同的唱法。他是個放羊娃,當他放開羊群躺在半山中,望著藍天上飛旋的雄鷹,聽著樹叢中小鳥的鳴唱,往往情不自禁的哼唱起自己編的民歌來。1944年,抗日戰爭正在山西大地激烈進行,14歲的高如星參加了一二○師「戰斗劇社」。剛到劇社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習文化,學拉提琴,他的樂感節奏感都很強,隨後正式參加了樂隊演奏。1950年「戰斗劇社」接受了一項重要任務,要組織一個慰問團代表賀龍司令員、鄧小平政委去慰問在大風雪中艱苦奮戰在康藏的築路大軍。我和孟貴彬帶領一個演出小隊,隨慰問團,一路走,一路慰問演出。高如星是主要演員,他一會兒拉提琴,一會兒敲大鼓,還會跳踢踏舞。過了二郎山、大渡河,來到西康省康定城,康定是座名城,《康定情歌》享譽世界。再往前走,大雪封山,我們只好在康定待命,他把我們同住一座小樓的人召集起來,說:「我和孟貴彬合寫了一首歌,名叫《藏胞歌唱解放軍》,你們聽聽行不行。」唱完之後大家熱烈鼓掌,都說是首好歌。有的說「咱們有了《歌唱二郎山》,現在又有了《藏胞歌唱解放軍》太棒了」。有的說「男女聲二重唱這種形式很少,咱們是頭一家。」《藏胞歌唱解放軍》在築路部隊演出之後,很快在全國傳開,接著在1951年全軍文藝會演中獲獎。這是高如星的處女作,這大大激發了21歲年輕作者的創作熱情。

1953年,總政歌舞團以解放軍歌舞團名義出訪蘇聯的東歐各國,全團170多人。為了在國外展顯車容,我讓高如星負責整理全團隊伍。他熱情細致,把大小車和各車人數,安排得井井有條。為了和蘇聯十幾位司機搞好關系,他又開始學習俄語。莫斯科到處是高樓大廈,地鐵站富麗堂皇,特別是聽了許多歌唱家演唱的民歌和抒情歌曲,如《喀秋莎》、《山楂樹》、《遙遠……遙遠》、《伏爾加船夫曲》等,又聽了柴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伏夏克等大師的交響樂演奏會之後,從山西民歌的小天地,一下子來到如此博大的音樂世界,他震驚了,痴迷其中。他羨慕和崇拜蘇聯當時的音樂、歌曲,把發的一些零用費,全部買了蘇聯唱片。回國後他全身心地學習俄文,反復聽唱片,連穿衣服也學蘇聯人的樣子,還經常和一些蘇聯留學生聚會。1961年後,中蘇關系惡化,不少戰友提醒他不要和蘇聯學生多接近,他不聽,說:「我們和蘇聯人民還是友好的嘛。」後來有位朋友偷偷告訴他「你被懷疑了,」他說:「真是莫名其妙,我腦子里全是音符,懷疑我什麼。」在那個年代,他全裝著音符的腦子就是沒裝「階級斗爭」這根弦。從此開始了他一生的厄運,不久他被留黨察看,調離北京,離開八一電影製片廠,到武漢軍區文工團搞創作。

高如星在八一廠工作勤奮,幾年中他寫了《柳堡的故事》、《江山多嬌》、《回民支隊》、《野火春風斗古城》等20多部電影音樂。《九九艷陽天》是他24歲寫的《柳堡的故事》的插曲,此歌一出現到處傳唱。後來再黃宗江編劇的回憶中提到過:「我(黃宗江編劇)覺得這里應該有一段音樂,而且一定要是民歌體的,於是我就把想法告訴作曲高如星,這便誕生了傳唱半個世紀的經典———《九九艷陽天》。「高如星,小八路出身,真是一個天才。」我為高如星早逝感到惋惜。 」後來他又為北京電影廠寫的《汾水長流》插曲流傳甚廣。這首歌和《九九艷陽天》一樣,成為那時最流行的歌曲。
春節剛過,高如星就被突擊審訊。造反派瘋狂逼高如星交待「蘇修特務」罪行,交待寫《九九艷陽天》這首靡靡之音的罪惡目的。高如星拒不認罪,他們就晝夜車輪大戰,嚴刑逼供。高如星的肋骨被打斷插進肺裡面,他忍住劇烈疼痛,憤怒反駁,說「這是誣陷」。不久,肺部感染化濃,創傷部位發生癌變,發現時已是肺癌晚期。這時允許高如星去醫院看病,但是必須戴著手銬去。他忍受不了對他人格的屈辱,大聲說:「我不去,我寧願死。」在高如星臨終前三天,他讓王雲霞攙扶著去附近一家小照相館,照了一張夫妻合影。臨去時他說:「雲霞,幫我穿上軍裝,釘上帽徽、領章,將來讓咱們的孩子看看,他的父親不是壞人,是一位曾經南征北戰、堂堂正正的解放軍戰士。」高如星在彌留之際讓妻子給他唱唱《跟著我吧》,那首歌,妻子哽咽著唱不下去。剛從家鄉來照顧他的小侄女,眼淚汪汪地看著叔叔,輕聲說:「叔叔,我給你唱個歌吧。」她看見叔叔的頭微微動了一下,他輕輕地唱起「九九那個艷陽天啦哎嗨喲,十八歲的哥哥來到小河邊……」

42歲的高如星踏著他那優美的旋律,靜靜地……永遠走了……

「文革」結束以後,高如星追悼會在北京召開。武漢軍區代表鄭重宣布高如星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為他平反昭雪,推倒一切不實之詞,恢復名譽。

我親愛的小戰友,這顆明亮的小星,很快就從天空消逝了,但是他優美動聽的旋律,將長久要飄揚在人們的生活之中,飄揚在祖國的艷陽天空。

《鄉戀》
詞:馬靖華
曲:張丕基
1979年12月21日,在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插曲的錄制現場。

導演馬靖華焦躁地踱來踱去,片子的插曲《思鄉曲》不理想,沒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作曲家張丕基此時正患重感冒,而且已是五易其稿,「幾乎沒招了」。

剛剛錄完音的李谷一站在一旁心情復雜,這首歌曲高和寡,恐怕除專業演員外,誰也唱不了,很難在群眾中流行。

片子馬上要播出了,怎麼辦?大家連夜討論。張丕基面對大家的意見,萌生去意,說「要麼你們另請高明吧」。爭論一直持續到凌晨3點。

最後,時任中央電視台製作部主任的宋培福和當時的總錄音師曾文濟建議,詞曲都推翻重寫。於是,李谷一返回中央樂團住處,馬靖華留在辦公室連夜趕寫歌詞。張丕基先回家休息,等詞寫好後重新譜曲。

辛苦的夜晚,短暫的寧靜。所有人都沒料到,這一次重寫,竟導致了始料未及的軒然大波。

一曲風行

幾個小時之後,第二天早晨7點多,張丕基還沒起床,有人來敲家門,把馬靖華連夜趕寫好的歌詞送來了。

7歲的小女兒把歌詞遞到床前,張丕基匆匆瀏覽了一遍,感覺很順。這一稿,把歌名改成了《鄉戀》。歌詞的內容,是寫王昭君離開家鄉秭歸,踏上漫漫的和親路。深情的王昭君,一步一回頭。家鄉的山啊家鄉的水,從此告別江南路,終生胡馬依北風。

歌詞把秭歸的山水幻化成為昭君心目中的親人:「你的身影,你的歌聲,永遠映在我的心中。昨天雖已消逝,分別難重逢,怎能忘記你的一片深情……」

張丕基越看越有感覺,心裡萌動著創作的沖動,「首先歌名就好——《鄉戀》,其次處理方法也好,用擬人的方法,表達了王昭君對故土的依依戀情。」

張丕基靠在床頭,輕聲哼吟著。這位知名的作曲家,此前已經寫過很多深受群眾喜愛的歌曲,電視劇《尋找回來的世界》插曲,以及央視《夕陽紅》欄目的片頭曲都出自他的手。靈感來了,張丕基飛身下床,來到辦公室。半個多小時之後,曲子一揮而就。

張丕基說,他給《鄉戀》譜曲的定位是要「洋」一點,運用了當時很少使用的架子鼓、電吉他、電子琴。這下難壞了工作人員,因為這些樂器在「文革」中都是禁用的,是「資產階級的」。工作人員最後從海政歌舞團的倉庫里找來了架子鼓,還輾轉找到當時唯一能演奏電吉他的陳志。

12月23日晚,大雪紛飛。在當事人的回憶史料中,對這一幕有過生動描寫: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錄音室里,米黃色的天花板和深褐色的牆壁散射著柔和的燈光。李谷一站在房間的一角,穿一件絳紫色的毛衣,身段輕盈,舉止從容。當弦樂器和電吉他奏出過門的一刻,大家都屏住呼吸。

李谷一唱了,真摯、委婉,平白如話,在場的工作人員聽得如痴如醉。樂曲結束時,馬靖華竟然忘記發出指令關掉錄音機。

「你哭了!」張丕基看到李谷一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花。「我想起了我的家鄉嶽麓山。」李谷一說。

1979年12月31日晚上8點多,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之後的黃金時段播放了電視片《三峽傳說》,《鄉戀》這首歌隨片一起播出。

上海人最敏感。第二天,1980年1月1日,《文匯報》發出消息說,昨天中央電視台風光片播放的歌曲十分優美,得到大家的喜愛。

1980年2月,《鄉戀》入選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每周一歌》。當時的慣例是,每天中午12點到12點半,傍晚6點到6點半,播放一首歌曲,邊播邊教,整整一周。

在那個電視尚不普及的年代,《每周一歌》影響特別大,《鄉戀》因此一下子流行開來。張丕基還記得,當時很多人排隊買東西時都在哼唱這首歌。

李谷一從「歌壇新秀」一下變成「黃色歌女」

誰知,《鄉戀》流行開來,卻變成了罪孽,下面發生的事情令人啼笑皆非。

『柒』 鄉戀是電影插曲嗎


鄉戀-《三峽傳說》主題曲1979年12月31日晚上8點多,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之後的黃金時段播放了電視片《三峽傳說》,李谷一演唱的歌曲《鄉戀》隨片一起播出。第二天,1980年1月1日,上海《文匯報》發出消息說,中央電視台風光片播放的歌曲,十分優美,得到大家的喜愛。1980年2月,《鄉戀》入選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每周一歌》。在那個電視尚不普及的年代,《鄉戀》因此一下子流行開來。

『捌』 鄉戀愛的永恆原唱

《鄉戀愛的判州永恆》的原唱是陳奕迅。這首歌曲是他於2002年發行的專輯《黑白灰》中的一首歌曲,由陳奕迅作曲,黃偉文填詞。這首歌曲非常受歡迎,成為了陳奕迅的代表作之一。後來,這首歌曲也被翻唱多次,包括蔡依林粗猛、毛阿敏等歌岩沖橋手。

『玖』 鄉戀歌曲原唱

《鄉戀》歌曲原唱是李谷一。

《鄉戀》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馬靖華填詞,張丕基譜曲、編曲,備沖正是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的插曲。歌曲發行於1979年,收錄於專輯《鄉戀-李谷一影視歌曲》中。1980年2月,《鄉戀》入選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每周一歌》仿悔。

1983年,李谷一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判洞歡晚會上演唱《鄉戀》,2008年,在「全國流行音樂盛典暨改革開放30年流行金曲授勛晚會」上,《鄉戀》獲得改革開放三十年流行金曲勛章。

《鄉戀》並非一首歌那麼簡單,是改革開放初期文藝界內的一顆「信號彈」,它昭示著文藝應該告別統一、僵化的模式,告別千人一面,千曲一調,有嘗試,就有碰撞,甚至是論戰,進而「刮風下雨」,歌曲內容樸素,無出格之處。

創作背景:

1979年12月21日,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的插曲已經五易其稿,在插曲的錄制現場,導演馬靖華發現片子的插曲《思鄉曲》不理想。時任中央電視台製作部主任的宋培福和總錄音師曾文濟建議,詞曲都推翻重寫,於是,李谷一返回中央樂團住處,馬靖華留在辦公室連夜趕寫歌詞,張丕基等詞寫好後重新譜曲。

1979年12月22日早晨7點多,有人把馬靖華寫好的歌詞送到張丕的基家裡,該稿把歌名改成了《鄉戀》,張丕基越看越有感覺,有了創作的靈感,半個多小時之後完成了曲子,張丕基給譜曲的定位是要時尚一點,於是運用了架子鼓、電吉他、電子琴等樂器。

『拾』 李谷一的《鄉戀》 歌詞

(啦… 啦… 啦…)
《鄉戀》
演唱:李谷一
你的身影
你的歌聲
永遠印在 我的心中
昨天雖已消逝
分別難相逢
怎能忘陸叢記
你的一片深情
--- music ---
(啦… 啦… 啦…)
-- music --
我的情愛
我的美夢
永遠留在 你的懷中
明天就要來臨
卻難得和你相逢
只有風兒
送去我的一判大片深情
送去我的深掘悉豎情
啊… 啊… 啊… 啊…
冬日暖陽製作

http://music..com/song/509639

閱讀全文

與鄉戀是哪一部電影的主題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