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篇影評!!!!!!!!!!!!!
無疑,這是一部在伊朗肯定是要被列為「禁中之禁」的大禁片。
在伊朗它是被稱為「反伊朗」的,其實與其說它是「反伊朗」的,更確切的說,它應該是「反伊朗宗教專政制度」的。它像一把尖刀,直接頗開了伊朗這個神秘的文明古國,直白的將這個宗教國家的伊斯蘭專政政權對伊朗人民的迫害和打壓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也難怪該片在上映之初,伊朗政府就如臨大敵。電影在多的戛納電影節上獲得最高榮譽評委會大獎之後,伊朗本土卻公開譴責該片,有關人士Mehdi Halhor在接受伊朗半官方新聞機構Fars時,評價這部電影是「一部沒有真實描寫伊斯蘭革命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影片,」這位伊朗電影機構的負責人對於影片能夠獲獎絲毫沒有感到意外,認為「西方電影中敵對伊斯蘭教就是始於法國,因而這部「反伊朗」的影片《我在伊朗長大》才得以製作和在戛納電影節上得到大力推崇。」他還把這次獲獎形容為「一種反傳統的、不合時宜的行為」。
影片自從戛納斬獲大獎以來,一直受到伊朗官方的譴責。在即將舉行的泰國曼谷電影節上,影片原定於2007年7月19日作為第一部影片在開幕式放映的。贊助此次電影節活動的泰國旅遊局官員Chattan Kunjara na Ayudhya因為這部電影被邀與伊朗大使會晤,宣稱「雙方達成一致共識認為這部電影如果不放映的話,對泰伊兩國都有好處。」但是他並沒有指出取消放映該片能為泰國帶來怎樣的好處,只是提到「在藝術方面這是一部優秀的影片,但是我們還必須考慮到其他方面的因素和有可能產生的影響。」電影節主要負責人Kiriangsak Silakong對審查機構的這種做法感到十分遺憾,在接受泰國曼谷的《國家報》時認為「泰國觀眾無法看到這部電影,真的很糟糕。」而英國路透社還援引了他更進一步的評論「泰國已經在伊朗施加的壓力之下屈服……」
無疑,這是一部讓「伊朗政府」一度「心驚膽顫」,且對「其恨之入骨」的電影。為何一部動畫片能讓一個國家的政權如此坐如針氈?
電影描述一個具有「西方自由解放思想」的新時代伊朗女性從9歲到24歲的奔波生活。
電影是幽默的,電影中笑料百出,小女孩的古靈精怪,總是讓人忍俊不禁。而電影中那些80年代的流行音樂又是讓人那麼回味。特別是女主角失戀後,准備重新振作,高唱那首《洛奇》的主題曲《Eye of the Tiger》,更是經典的畫面。
電影又是嚴肅且壓抑的,在讓觀眾在了解這個女性的故事的同時,又向我們展現了她生活的大背景——現今仍然存活在「伊斯蘭宗教專政」下的伊朗。從1979年,她9歲時,人們還期盼著「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君主制的「巴勒維王朝」後,能得到自由民主,到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掌握政權,人民希望的破滅,女性被迫戴上面紗,數以萬計的人被投進監獄。從1988年,她18歲,兩伊戰爭結束,她回到伊朗,重回那個擁有「茉莉花香」的外婆的家鄉,到她24歲,迫於不適應社會的壓迫而再次離開家鄉,飛赴法國尋找生活的希望。電影在幽默搞笑的同時,又無時無刻的向我們描述一個性格直爽,思想新潮的女性在伊朗這個男尊女卑的社會下,生活的無奈和壓抑。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對封建君主制的「巴勒維王朝」的諷刺,更能看到對至今仍然統治伊朗的「伊斯蘭宗教專制制度」的批判。除外,從電影中西方國家向出於「兩伊戰爭」的伊朗和伊拉克都販賣武器 和 女主角在歐洲時,西方人對伊朗人的鄙視和認為伊朗只是「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恐怖主義、宗教狂熱的妖魔色彩」的國家的刻板印象。我們也可以看出電影對西方社會的批判。
加上電影極富個性創意的黑白簡明畫風,更是讓電影對觀眾充滿了吸引力。而黑白的畫風,其實更能恰如其分的襯托出女主角壓抑的生活狀態。
本片的影像風格,令俺想起小時候看過的連環畫。當然不是所有的連環畫都是這種風格,但至少有一類,就是這種畫風。
那時候不懂得啥「表現主義」之類的東東,現在也不懂,也不覺得《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的畫風就是表現主義了。本片畫面的線條雖然具有部分抽象性,但還是比較自然的形體輪廓,未必是每一根線條、每一坨色彩(這里只有黑與白)、每一個形體都用來表現情緒與感覺,其背景及整體構圖,也沒有太強的表達心理狀態的作用,至少個人覺得沒有突出到足以扣上「表現主義」帽子的程度。
事實上,在看開始幾分鍾的時候,本片甚至讓俺想起的是《櫻桃小丸子》。小女孩頑皮搗蛋、猛追法西斯幫凶小崽子等場景,讓俺想起古靈精怪、經常自我臭美的小丸子同志。當然,《伊朗》中的小女孩沒小丸子那麼單純,從而也就沒有小丸子那麼庸俗的幸福,一切都因為小女孩生活的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伊朗。
影片對那個時代伊朗「和諧」一面的描繪,簡直是濃墨重彩。從小女孩的角度講述這些「很好很強大」的故事,從故事本身的角度來說,固然是蠻不錯的,也有那麼一兩絲感人的情緒。但如果要縱向地比較,說這樣的內容、這樣的表現方式有多麼了不起、以至於必須獲個啥獎,俺就覺得不至於了。
對俺來說,這部分表現得太直接了,司馬昭之心太明顯了,反而降低了沖擊力。當然,愛看故事的,喜歡在故事裡多愁善感一下的,看看這些還是會很有感觸的。也許從小和諧到大的小可,已經變得鐵石心腸了么?悲哀。
讓俺感到驚訝的是,影片到中段突然筆鋒一轉,從「以小女孩的眼睛看世界」,變成以「世界的眼睛看小女孩」了。影片關注的對象,也似乎一下子從那個和諧的國家、民族與社會,聚焦到作為個體的主人公身上。單單這么描述,似乎轉折會很生硬。其實不然,影片在這里製造了個虛假的預期,它讓觀眾以為主人公出國之後,還會繼續關注國內大的事態,但沒想到卻盯住女孩自己的人生不放了。
另外一個驚喜,是從和諧社會出來的主人公,顯然比俺當年開放多了,聽的是「鐵娘子」(Iron Maiden),穿的是「Punk is not Dead」,玩的還是一夜情,而且對象是GAY,這就很超級行為藝術了。主人公的青年時期的諸多反叛與磨難,顯得「成長」的這個主題很突出,但未免太突出了點,搞得人拿「女性主義」的標簽到處貼。
「女性主義」不是不好,但是搞來搞去沒點新花樣就有些膩歪。剝除動畫的外衣,以真人演繹這點題材和內容的話,歐洲先鋒同學們難道不覺得炒了很多隔夜飯么?即使就這件相對於皮克斯動畫來說很另類的動畫外衣而言,也未必有多了不起,各種影像技巧無一不是很家常。
經歷,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也許有一天你會回頭發現,原來你站在見證歷史的舞台上,即使充當燈光下的配角都是值得的。
一直無法理解,中東地區那樣嚴密的宗教管制如何能夠讓人民信服,如何讓人民有生活在自己國土的優越感。這是不屬於自己的世界。於是,在廣州小北看到那麼多來自中東的女人在火熱的夏天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很是心疼,不都離開那個嚴密的國度了嗎?為什麼還要和自己過不去!朋友在巴基斯坦過得不算好,生活太平淡,甚至想給我買條美麗的裙子都找不到一個女人做參謀!這樣的國家在阿巴斯的手下變得更讓人敬而遠之,於是,我們再以輕松的眼光來審視,讓《我在伊朗長大》中的瑪贊來講述她的故事——
從他們長達8年的戰爭中,我看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子,經過了改革開放,邁過了一層層的經濟發展,那些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傷的人們才走出了它的陰霾。這是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理解的心緒,所以說,經歷真的是美妙,它承載了太多的喜怒哀樂,然而,它又催促著人在生活中成長。
瑪贊說,她在奧地利是外國人,回到了伊朗,她還是外國人。她的人生變得毫無意義,她總是在逃避自己的國家。我忽然有些理解那些海外遊子,他們何嘗不是飽嘗著這樣的心酸在生活著,即使他們擁有別人羨慕的一切,而他們卻在羨慕別人!瑪贊很有勇氣,很突破地和宗教老師頂嘴,在學校的大會上為了女性的公平和學校叫囂,然而,她在伊朗太渺小,這個被宗教包裝得失去本真的國家,不會給她任何機會平反。我可以想像在伊朗還有很多像瑪贊一樣內心掙扎著生活的女孩子,她們不甘於埋沒在頭巾里,她們不願意將青春隱藏得密密實實,甚至沒有和男友牽手的自由!
瑪贊為了逃避戰爭離開了德黑蘭,戰爭沒有將她打敗,卻被一場戀愛打敗。她回到德黑蘭,戰爭結束了,一切歸於假象中的平靜,假到甚至沒有人活得真實!瑪贊希望真實地活著,卻發現這個國度的宗教意識已經滲透到了整個國家的政治中,於是,一切變得比戰爭前還要糟糕,母親還是將瑪贊送到了國外,因為瑪贊對自由的追求讓她在德黑蘭舉步維艱。彷彿瑪贊像個被社會遺棄的孤兒,她的親人深深地愛著她,卻無力保護她,他們以為只能將她送離伊朗才能換來這個孩子的幸福,他們卻不知道,這個孩子更需要的是抓住愛的實在感,她已經飄泊了太久了,她的心輕得可以隨時被風吹走,然而,她卻不得不一直飄下去!有一天,瑪贊會死去,死的時候會很輕很輕,然後被風吹走,像羽毛一樣一直飄盪……
這一切都關於她的經歷,她的經歷讓她沒有安全感,讓她變得虛空!這是一個國家造就的悲哀。
我在廣州的第一處住所是獵德,聽說獵德是追求完美的道德的意思。在與獵德親密接觸的短暫的時間里,我經歷了它拆遷的過程,這是個巨大的工程,因為它的陳舊和它周圍集中的高檔CBD不合,於是出於經濟社會的原型,它被淘汰來適從這個社會的意識形態。《城市畫報》對獵德進行了全面的挖掘,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我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有它美好的點滴,而我當初看到的只是每天都必須面對的各類民工不安好心的眼光,這一切讓我心有餘悸。諷刺的是,我居然是那些將獵德推倒,還在一旁幸災樂禍的高級CBD們的同黨,我的工作就是在最高檔的CBD中炫耀我們的成就。雖然,現在我離開了那裡,但是我真切地感受到——我是幫凶,將獵德一步步推向了毀滅!
我一直認為廣州是文化氛圍濃厚的地方,但是你必須戴上眼鏡慢慢搜尋。循著《城市畫報》的腳步到了廣州,雖然現在已經離開了,我卻對廣州有了某種自私的情結。在廣州短暫停留的四個月里,我卻在獵德、冼村和車陂留下了深深的足跡,我不愛這些地方,我以為那裡都住著為了生活奔波勞碌,沒有任何精神生活的打工仔們。原來,我忽略了我生活中的美,我真的沒有仔細去研究過這些地方,在《城市畫報》上看到昔日獵德的身影,那些熟悉的畫面如泉涌般蔓延,我們曾經在樓頂聊天,面臨停電的大熱天我們暢快地吼著《死了都要愛》……曾經Ben送我回冼村時,對它充滿了鄙視,我也同樣忽視了它存在的意義。滿布的祠堂在向我展示著它的歷史,也許有一天這里的歷史也會被社會發展的腳步鏟平。在車陂的生活很愜意,因為那是辭職後的庸庸碌碌,我不知道我住的那棟樓里有沒有一位詩人,或者某個畫家正在為了他們的夢想奮斗,現在才知道我錯過了和才華相遇的機會!
終於,在今天,我深刻地意識到經歷的含義多麼巨大。我居然成為了見證獵德拆遷的其中一位外來者,這絕對是我的榮幸。至少在面對那些熟悉的畫面時,我的心中翻滾著回憶的酸楚。經歷,它可以改變一切——它將瑪贊推向了一生飄零的命運,卻教會了我珍惜現在的幸福!感謝神,我知道你為什麼將我引導到了東莞,我在這里真的開始享受專門性了!
Ⅱ 《我在伊朗長大》該怎麼永遠保持自尊和自我
我想,很多人對伊朗這個國家的印象都是這里有很多的石油,是個水比油貴的地方,而且這里也常常會發生一些戰爭和動亂。但是《我在伊朗長大》這部動漫卻是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們很多人對伊朗這個國家的看法,對伊朗有了更多的認識。
但是,重新回到伊朗的馬嘉發現她同樣融不進伊朗的生活,她有很多地方轎消是不能認同伊朗的做法的,馬嘉這個時候發現她無論手帆辯在哪裡都只是一個異鄉人,她再次選擇了逃離伊朗。我覺得一個人無論在哪裡,如果身後都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在支持的話,那麼他就有保持自尊和自我的底氣。所以,我們要更加努力地建設好我們的國家,也要在面對不同的文化時堅持文化自信,永遠不忘根。
Ⅲ 《我在伊朗長大》這部電影,伊朗方面對其中的內容有沒有進行明確的辯駁,答的好的給200分。。。
描寫的應該屬實,對當年的革命老百姓是有培賣上當受騙之感,專制國家就是這樣啦,說的話一向言不由衷,如果你去過伊朗,和老百姓交流一下,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對現在的政府是普遍不滿的,反而他們對官方一貫視為敵人的美國及改塌西方卻很有好感,官方和人民的觀念想法正好相反,伊朗人有出國風潮,年輕人普遍覺得呆在伊朗核中圓沒有什麼前途
Ⅳ 關於《我在伊朗長大》
動畫片《我在伊朗長大》用非常簡潔的手法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正如在瑪嘉•莎塔琵的原著圖畫中一樣,電影也是主要由一系列的單調的圖畫構成,黑白雙色,只是偶爾在灰度上有些細微差別。這個用自傳體方式講述的伊朗小姑娘的「成長的煩惱」,如此優雅、機智,讓人難以抗拒。
電影看上去固然簡朴,卻充滿溫馨和驚奇,才女莎塔琵把那些非常激烈的獨立精神和幽默感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對於德黑蘭和維也納城市道路和建築的描繪,藝術性地將普通地貌變成了一首詩歌。這註定不會是一部平庸之作,如若不然,影片也不可能吸引基婭拉•馬斯楚安尼、凱瑟琳•德納芙以及丹妮兒•達西兒這仨重量級的演員為它配音——三代女星分別為主角小女孩、女孩的媽媽和女孩的祖母配音。巧的是,德納芙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基婭拉的母親,而達西兒則在影片《柳媚花嬌》中扮演過德納芙的母親,盡管那已是40年前的事了。如此三人對角色的詮釋可謂又自然又完美。
故事裡的祖母是個堅定的、女家長式的人物,這個角色也是影片幽默的源泉之一。同時,這個角色也是影片女權傾向的具體化身。繼承了祖母的意志,小姑娘瑪嘉的骨血里也流含野淌著反叛精神,她將自由視為與生俱來的權利,並充滿勇氣地隨時准備著挑戰社會。
瑪嘉生長的家族曾遭受迫害,後來隨著伊斯蘭革命的勝利,他們又得生活在毛拉的統治下。這段充滿戰爭、酷刑以及死亡的歷史,卻被莎塔琵以一種清新、諧趣的視覺形象表達。男人的胡須和女人的披巾就像黑洞一樣,吸噬了所有光亮。
瑪嘉遵循了她祖母的榜樣,立場始終強硬。不過,莎塔琵本人並沒有被「英雄主義」所限制,影片在思想尺度上的把握如同她的繪畫一樣簡潔而大膽,這個冷靜女子追求的是在情感上向觀眾尋共鳴,而非單純用標語的形式來獲得大家認同。
隨著故事的進展,出於安全考慮,瑪嘉被雙親送到了奧地利,她在異國被孤立的無望感是對她之前在德黑蘭時那股子焦躁的呼應,兩者同樣讓人心生悲傷。她幾乎在歐洲的朋克搖滾中迷失自我。在維也納的經歷,真正意義上讓她的痛楚顯現無遺——她獨自面對進退兩難的境地。
在展現這個難題的時候,影片並沒有讓問題變得過分容易或感性,片中人或多或少是導演莎塔琵自己年輕時候的寫照,他肆老團們時常出現的或沮喪或活潑的舉動,亦是她偶爾流露的自憐情緒的折射。而生活艱辛、資歷豐富的祖母則沒有太多時間作出左右為難,她必須快刀斬亂麻地做出抉擇,她已經老了。尚且年輕的孫女兒瑪嘉的選擇,則歸根結底是在延續她祖母的心願,或許,也是導演本人的心願。
在裂橘這部歡喜與哀愁交織著的影片中,色調經常是陰郁的,但同時又顯得大膽而反復無常。我想,對那些堅持世界完全可以用黑白兩色來表達的人們來說,這電影確是一次完美的詮釋。
與其說這是繪本,莫不如說是多格漫畫。黑白的色調,版畫般的質感,很有風格。作者瑪贊•莎塔碧生於伊朗,後來到歐洲求學並在世界范圍內發表漫畫作品,她在書中將自己對於伊朗這一神秘而古老國度的個人記憶描繪出來,表達方式是輕松幽默的,畫面內涵卻涉及成長、親情、宗教、政治等主題。 ——中華讀書報
人們談起這個偉大的文明古國,總是將她與原教旨主義,狂熱主義和恐怖主義聯系在一起。我們為一個在伊朗長大的伊朗人,知道這個形象遠非真實。
正因為此,創作《Persepolis:我在伊朗長大》對我來說才這么重要。我認為,不應該根據少數幾個極端分子的惡劣行為而對整個國家做出評判。我也不希望人們忘記那些為了捍衛自由而在獄中失去生命、在兩伊戰爭中喪生、在各種暴政統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離開親人和祖國的伊朗人。
人可以原諒,但絕不應該忘記。 ——瑪贊•莎塔碧
今天很興奮,因為我看到了近年來唯一觸動我心靈的影片。感謝還有瑪嘉•莎塔琵這樣執著的電影人給我帶來一部久違的、美妙的影片——《我在伊朗長大》。結構緊湊,很懂得鏡頭語言的運用,一部貌似簡單的平面動畫電影竟然讓我在電腦前老老實實地看了一個半小時。
這是一個孩子眼中祖國的歷史,描繪的是個人的成長:童年,少年,成年。一部看似沉重的歷史訴說卻不乏詼諧幽默的意味。黑白的回憶,彩色的現實。,獨裁與專制,革命與暴力,成長的快樂與哀傷摻雜著伊朗七十年代以來的歷史就這樣在個體的體驗中消解了。影片通過一個早熟而且直言的9歲女孩瑪嘉的眼睛,揭示了伊斯蘭革命後伊朗人民希望的破滅,女性被迫戴上面紗,數以萬計的人被投進監獄。聰明而大膽的瑪嘉,設法瞞過官方的爪牙,認識了朋克、ABBA和 IronMaiden樂隊,兩伊戰爭的爆發,讓人們的生活陷入無邊的恐懼中。隨著瑪嘉年齡的增長,她的大膽讓父母對她的安全越來越擔憂,她14歲那年,他們終於做出艱難決定,把她送往奧地利上學。
身在他鄉、孤獨脆弱的瑪嘉經受了青少年慣常的苦難折磨,而且經常被等同於她所逃離的宗教基要主義和極端主義,對此她毫不退縮,極力辯白,最終贏得了認可,甚至有了愛情的體驗,但是高中畢業後,瑪嘉又恢復到孑然一身,而且患上了嚴重的思鄉病。盡管這意味著她要重新戴起面紗,生活在一個專制的社會中,瑪嘉還是決定回到伊朗家人的身邊。經過一個艱難的調整期,瑪嘉進入藝術學校並嫁作人婦,她仍然沒有改變自己仗義執言的個性,繼續針砭時弊。24歲時她意識到,盡管自己是個道道地地的伊朗人,卻無法在這個國家生活,於是她做出了痛苦的決定,離開家鄉前往法國,盡管過去被烙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但她卻要追求一個樂觀光明的未來。
對於伊朗政府打壓這部電影,這是專制國家的一貫做法,電影就是電影,不是什麼政治宣言,請不要用骯臟的政治來玷污電影藝術,記得姜文曾經說過,電影就是表達個人體驗的東西,如果要強制他符合主流的口味,請你去看歷史書。因此《鬼子來了》被廣電總局禁了,但這部影片也成了中國抗日題材電影無法逾越的高峰!《我在伊朗長大》也符合這個規律,我敢斷言:這部影片是十年之內成長題材電影的巔峰之作,很希望不久以後也會出現一部《我在中國長大》,這部電影里沒有什麼主旋律,沒有花兒朵朵向太陽,也不會突出社會主義陽光下少年兒童的茁壯成長,唯一表現的就是在這個急劇變化的社會中個體的成長體驗,表達的是一雙純潔的眼睛中的真實的中國,真實的社會,真實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在港台地區的翻譯名字是「茉莉人生」,這個譯名別有一番韻味,彷彿瑪嘉祖母胸前的茉莉花香一樣伴隨著瑪嘉表裡如一地生活,在巴黎,維也納,還有……德黑蘭。
Ⅳ 跪求《我在伊朗長大》百度雲高清資源在線觀看,文森特·帕蘭德導演的
鏈接:
Ⅵ 電影觀後感1000字 我在伊朗長大觀後感
“你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小人
把他們逼得狗急跳牆是很愚蠢的
會讓你無法以真報怨
再沒有比怨恨和報復更糟的了
永遠持續自尊,忠於自我”
這是看完《我在伊朗長大》之後最為之感動的幾句話。看了三遍,而且每看一遍都感受不一樣,但唯有一點是沒變的:這部影片寫的是在伊朗動亂的大背景下一個女人的史詩,一段追求自由和本性的心靈之旅。瑪姬的外婆是整部影片的靈魂人物,雖戲份不多,但每次出場以及所講的話都是舉足輕重的,她教給瑪姬以及觀眾許多做人的道理,相信作者的漫畫也有懷念外婆的初衷。我想,影片最想表達的就是“永遠別忘了你是誰,也別忘了你的家鄉”。
其實影片能夠分為兩部分:以瑪姬第一次出國為界,前部分是以瑪姬的眼睛看世界,納蔽後部分是以世界的眼睛看瑪姬。由於影片是以黑白的動畫形式表現出來的,且小瑪姬天真活潑,讓觀眾透過她的眼睛看伊朗的政治、戰爭等問題時,沒有任何緊張感,反倒有點“黑色幽默”的感覺,讓人笑中帶淚。而我看到的伊朗,人民毫無自由、人權、幸福可言,就連最平常的聚會、喝酒、牽手甚至聽音樂都汪彎是不被允許的,但是,讓人又心生敬畏的是,伊朗人民並沒有放下追求,他們秘密地享受那一切,與政府做著無硝煙的斗爭。看著瑪姬在衣服上寫著“punkisnotdead”時,我明白,自由和權利是人們永遠追求的,政府無權剝奪,也剝奪不了的。
瑪姬出國後的生活是讓我感受比較深刻的:
1、縱使身處人群之中,還是會感覺孤獨;當適著說服自我已經找到歸宿時,還是會顯得格格不入。瑪姬試圖融入那個新環境,但作為一個伊朗人,她被當作野人,只是一個來自狂熱的宗教徒國家的野人。她學會吸煙、蹦迪這些年輕又近乎墮落的生活,她本應不困茄悶是這樣的女孩,她放下了自我的本性勉強自我學著別人生活,最後卻還是一個另類。
2、家是永遠包容我們的地方,受傷了,唯有父母會不加追問只求你能平安回家。當瑪姬打電話給父母時,電話那頭的父母搶著講話,千叮萬囑,母親最後說了名“多吃蔬菜和水果”,讓我潸然淚下,往往他們都是從最微小的地方關心著我們。
3、永遠忠於自我,作為一個女人就就應有她的氣節,而不是靠外表贏取別人的喜愛,靠裝可憐贏取別人的同情。人人都有選取,但萬萬不可選取陷害別人而滿足自我,那樣只會讓人更看不起你,即使是深愛你的家人。
4、婚姻永遠都不能成為束縛自我的枷鎖,如果你確定自我一個人會比跟那個混蛋一齊更幸福,那麼就勇敢地去追求自我想要的生活吧,一次婚姻的失敗是為了下一次的更好,但是也要認真對待自我的心。
5、“是恐懼讓我們失去自我意識,還把我們變成懦夫”,不要去逃避什麼,有膽量的人別人更欣賞。
6、不要忘記自我的根,自我的家鄉,自我是誰,“姑娘,你從哪裡來?”“伊朗”,電影到此戛然而止,留給人們的是感動、回憶與贊許。
瑪姬的成長歷史是豐富多彩的,她也告訴了每個人,自由是有代價的。茉莉人生,有了親情的陪伴以及外婆教與的為人之道,就足以芬芳整段人生旅程了。
Ⅶ 《我在伊朗長大》真實的伊朗的變化是什麼樣的
我覺得《我在伊朗長大》真實的伊朗的變化不是進步,而是退步,整個精神文明都在倒退。我以為《我在伊朗長大》是一部長篇小說,但當我買下它時,我發現它實際上是一本漫畫書。我甚至更驚訝。這是一本獲得了這么多獎項的漫畫書,於是我開始帶著極大的好奇心閱讀。 書中的漫畫都是黑白的,人物在日常生活中也很簡單。然而,簡潔的語言和簡單的圖片深刻地展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造成了嚴重的傷害,這不是進步,而是倒退,整個精神文明都在倒退。然而,伊朗人民正在內心反抗政府,悄悄地拿起天線了解其他國家事務,晚上關門窗,舉行聚會,白天用布包裹自己,晚上釋放自己的本性。所以我覺得《我在伊朗長大》真實的伊朗的變化不是進步,而是退步,整個精神文明都在倒退。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哦。
Ⅷ 電影我在伊朗長大用50字概括主要內容
《我在賀譽伊禪族段朗長大》穗御,述說了一個伊朗小女孩在伊斯蘭革命時期的成長故事。她經歷了全盤西化的巴列維王朝、伊斯蘭革命、霍梅尼政教合一的世俗政權。
Ⅸ 伊朗人如何看待我在伊朗長大的原型
覺得很真實。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友猜示當地評價在看本片想起了一路上真誠交流過的無數的伊朗人,高度贊美主人公形象好晌型是無比真實的,深刻反映了當時女性生存的困境,認為演繹的非常真實。
《我在伊朗長大》這部電影是伊朗女插畫家Marjane的同名漫畫改編的。這部電影是謹沒瑪珍的自傳,不僅向觀眾展現了伊朗的社會變化,也讓觀眾看到了瑪珍的變化與成長。